一种汉字书写练习方法

文档序号:2617035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汉字书写练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汉字书写练习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便于学习者进行观察、比较字形特点和欣赏汉字形体美,构建汉字圆形书写模型,提高汉字书写效率的书写技术。
背景技术
中国传统的临习书法主要有九宫格、田字格、米字格,一般将字形认作方块字形。目前小学生汉字书写基本上沿用这些方格。这些方格存在如下几点不便一是不利于练习者观察、比较字形的结构特点,书写指导难于到位,学生在方格中书写,不能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字体图形,也不能自觉地寻找形与线、线与点的交汇处,从而难以进行观察比较;再是这些方格不能很好地再现汉字的形体美,从而造成长期以来中小学生书写质量难以提高。为了提高写字效率,有必要进行书写方格的改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初学者进行观察比较,并能体验汉字的形体美、构建汉字圆形书写模型,提高写字效率的汉字书写练习方法。本发明的书写练习方法,用于楷书、行书、隶书、篆书四种书体。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汉字书写练习方法是,首先设制一个字体书写范围的椭圆,并在椭圆线上设置均布点,使学习者根据椭圆的弧线及均布点进行书写练习,然后根据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阶段相应减少乃至取消均布点。
作为上述方法的进一步说明,还可将椭圆形分割成若干个小半圆形或其他几何形体,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再将汉字的整个字形或各个偏旁部首,镶嵌在几何形体或各个小半圆形中,形成有物形特点的字体模型。
上述方法还可与传统的田字格结构,将所述椭圆叠加在田字格上,在学习的最后阶段取消椭圆内的交叉十字线。
上述方案中,所述学习初期阶段椭圆弧线上的均布点为八个,其椭圆中心点也设置有一点;学习第二阶段椭圆上的均布点为五个;学习第三阶段取消椭圆上的均布点。
所述椭圆弧线上的对应均布点之间还有连接虚线,根据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阶段相应减少乃至取消连接虚线。
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所述椭圆由大至小变化。
在书写时可将椭圆形弧线上的点作为参照点,相应汉字的主笔的起笔处、收笔处、折笔处会产生不固定的点,运用“点→点”对应的方法,书写前在弧线上的点与不固定的点之间找点,书写时在落笔前定点,书写后在点与点的比较中对点。
还可以椭圆形弧线上各点之间的小弧线为确定目测的标准线,相应汉字的主笔的起笔处、收笔处、折笔处会产生不固定的点,运用“线→点”结合的方法,书写前在弧线与不固定点之间找点,书写时在落笔前定点,书写后在线与点的比较中对点。
采用上述方式的本发明优点在于设计了椭圆形的样式,运用这种圆格,无论是字体的左偏旁还是字头书写,都能很巧妙地安排在椭圆形的弧线内,形成汉字美的形体。
这种方式把汉字规范在椭圆形的区域内,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整体的特点。加上多个均布点之后,以“瓢虫”的名字作为椭圆格的命名,不仅十分有趣,还能激起初学者丰富的联想;不但可以把汉字书法字帖的形体临写得维妙维肖,还能体验到汉字书写的形体美和情趣美。
本发明具有如下创新点1、把汉字的整体或部分形体看成是被弧线包容的形体,并进行恰当的设计,打破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认定的汉字方块形体的传统观点,形成以圆形字体为主的字形特征。
2、汉字椭圆形的美是通过椭圆的弧线标识出来的,所以,我们在田字格上加入一个如瓢虫形状的椭圆形体。这样,汉字的整个形体或部分偏旁部首便包容在椭圆的弧形之中了,使汉字的形和我们设计的椭圆形合二为一。通过不断地观察汉字的形和本项发明的瓢虫形状的椭圆形体整合,从而确立“心中有形”、“心中有型”的意识,达到“胸有成竹”的目的。
3、汉字圆形的美,是通过各种弧线的组合展示出来的。为了进一步帮助初学者观察、分析汉字各个部首偏旁所处的位置以及各种笔画走向,本项发明在椭圆形内设计了四组线和三组几何形体。
首先设计四组线,第一组长轴线和短轴线;第二组为大弧线上弧线、下弧线,左弧线、右弧线;第三组为中弧线左上弧线、右上弧线,左下弧线、右下弧线;第四组为小弧线上左小弧线段、上右小弧线段,下左小弧线段、下右小弧线段,左上小弧线段、左下小弧线段,右上小弧线段,右下小弧线段。
再把弧线与横中线、竖中线的组合便有如下的半圆形、小半圆形,小扇形。
第一组上半圆形,下半圆形;左半圆形,右半圆形。
第二组上扇形,下扇形;左扇形,右扇形。
第三组上左小扇形,上右小扇形;下左小扇形,下右小扇形;左上小扇形,左下小扇形;右上小扇形,右下小扇形。
这些弧线和几何形体既是练习者进行观察比较字形结构特点的重要依据,也是确立“心中有线”、“心中有形”、“心中有型”意识的重要手段。
4、由于把汉字的体形从总体上看作是圆形的,把偏旁部首看作是半圆形、小半圆形或扇形。因此,对字形观察、比较则采取双向的方法和步骤。即“型→形→线→点”和“点→线→形→型”的方法和顺序。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是“型→形→线→点”步步细察到位的方法为一般的方法;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是“点→线→形→型”进行观察、归类,将汉字各偏旁部首进行多个“点”,多条“线”进行切割、组合,能动地将汉字书写的形体看成是由多个小几何形组成的一个大几何形体,进而将汉字的各种形体简约成十多种字体模型。在练习过程中,以上两种方法是交替进行的。于是,便有了汉字形体的“蘑菇体”、“骏马体”“灯笼体”、“鸡蛋破壳体”、“圆柱花瓶体”、“半包围分享体”、“木屋体”、“三角体”、“不规则四边体”。单是“正蘑菇体”又分长脚蘑菇和短脚蘑菇,还有倒蘑菇、侧蘑菇。
5、为了让初学者对字形的观察、比较更到位,本项发明设计了九个点来引导练习者达到“心思细腻、一丝不苟”的境界。
(1)这九个点分别为A、B、C、D点,我们叫其为上点、下点、左点、右点。A和C左上弧线中间的点叫“左上点”;A和D右上弧线上的点叫“右上点”;C和B左下弧线中间的点叫“左下点”;B和D右下弧线中间的点叫“右下点”。以上在弧线上的点共8个点,再加上AB和CD纵横两条虚线相交的点,为“中点”便组成了瓢虫形状的椭圆形体的九点。九星瓢虫书写圆格便由此命名。这些点的最大作用是引导练习者对于笔画书写的起笔和收笔的关注,培养深入细致的关注意识。
(2)如何使练习者在书写过程中获得“心中有线”的意识,我们要引导练习者把“线”的重点落实在小弧线段上。主要有上左小弧线段;上右小弧线段;下左小弧线段;下右小弧线段;左上小弧线段;左下小弧线段;右上小弧线段;右下小弧线段。在观察、比较时,这些小弧线段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们是确定目测的标准线。
(3)以上的九点是静态的点,由于有了大弧线、中弧线、小弧线的标识,在具体实施书写练习时,还能衍生出三个动态的点,即“相触点”、“相近点”、“相交点”。所谓动态的点,指笔画的起笔和收笔在弧线上的相对位置上,这些点都不是固定不变的。
所谓相触点,即书写笔画的起笔和收笔与椭圆形内某小段弧线内侧形成相触的状态。其要么刚好落在弧线的某个位置上,形成相触点;如果笔画超出了弧线,便形成笔画与弧线相交,那么,这一点便是相交点。所谓相近点,即是所书写的笔画起笔和收笔与弧线上某个位置相靠近。
(4)在进行书写过程中,还要强化“点”的意识,要善于去“找点”、“定点”、“对点”。所谓找点,就是书写前要找到字帖在椭圆形内主要笔画的各个点和临写椭圆形内主要笔画的各个点位置相对应。所谓定点,就是落笔前,要准确地确定字帖中椭圆形中的各个点,要和临写的椭圆形空格点一一对应。对点,就是在书写以后,找到字帖在椭圆形内主要笔画的各个点和临写的主要笔画在椭圆形内的各个点位置相比较,看差距有多少。
6、本发明可采用瓢虫字的自主命名。由于学生有了对书写笔画的起笔和收笔位置在椭圆形弧线上“相触点”“相交点”“相近点”的认识,只要学生在临写前以数数目的方式对字帖中的“相触点”和“相交点”“相近点”进行数数,看看这个字的起笔和收笔有多少个地方在和弧线相触、相交、相近,从而确定这个字是多少星瓢虫字。这样做,学生对“点”的认识到对整个字的认识都处在能动的状态中,学习书写的兴趣深厚,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
本发明方法最适合初学者使用,到了基本掌握练习方法后,便将部分的点隐去;到了比较熟练练习后便将所有的点隐去,这样简约的图形圆格,更有利于整体把握字形。随着初学者练习技能水平的提高,观察力越强,心越细,因此,在设计时图形圆格初学者的稍大,掌握一定的技能者稍小。本发明设计三种大小不同规格的圆格。
本发明的特点及运用效果1 本发明设计指导方法明确。这种图形圆格设计,有两条思路第一条思路是从局部到整体,把字体的各个笔画起笔和收笔位置用点来确定,再用“线”连结起来,然后把几条“线”组合成“面”,再把几个几何形体的“面”,组合成适合同类字形的字体模型,从而构建了汉字书写模型。第二条思路,从整体到局部,从“型”到“面”再到“线”,最后到“点”。本设计操作性强,利于指导,也利于自学。
2 本发明设计把“点”作为观察、比较的着眼点和参照点,把“小弧线段”作为确定目测的标准线,使练习者在书写时达到“心思细腻、一丝不苟”的境界。在整个书写过程中,点与点,点与线,线与线,线与面的观察比较,使笔画的起笔和收笔位置在椭圆形中形成了“相触”、“相近”、“相交”的态势。使临写的达到十分满意的效果。
3 本发明设计符合初学者的认知规律,从兴趣开始,由整体观察,到细微的局部观察,方法到位,效果明显。本发明设计通过学生主动的对汉字书写的有关瓢虫字的命名,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书写的自主性、积极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初学者的习字水平以及观察力、鉴赏力普遍得到提高。从而使练习者达到对书法字帖的临写近似复制、拷贝的效果,简称为汉字书写克隆。本发明方法对全面提高初学者,特别是小学生汉字书写水平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图1为本发明第一步圆格设计结构示意图;图2至图5为本发明图1的分解图;其内的虚线相应减少;图6至图8为本发明图1的特例图,
图9为本发明的特例图,圆形五星点设计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圆形九星点设计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第二步圆格设计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第三步圆格设计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左偏旁形成的小半圆形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左偏旁“扌”在圆格中的位置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在圆格中字头形成的小半圆形示意图;图16为本发明字头“禾”在圆格中的位置示意图;图17为本发明字体下部分形成的小半圆形示意图;图18为本发明“心字底”在圆格中位置示意图;图19为本发明在圆格中,上扇形示意图;图20为本发明“廿”头在圆格中位置示意图;图21为本发明在圆格中,左扇形示意图;图22为本发明“氵”在圆格中位置示意图;图23为本发明在圆格中,下扇形在位置示意图;图24为本发明“小”在圆格中的位置示意图;图25为本发明长方形特例在圆格中的位置示意图;图26为本发明“四”在圆格中的位置示意图;图27为本发明正方形特例在圆格中的位置示意图;图28为本发明“周”在圆格中的位置示意图;图29为本发明长方形特例在圆格中的位置示意图;图30为本发明“目”在圆格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上部方形,下部半圆形组合成的倒蘑菇体体模型示意图;图32为本发明“果”字在圆格中的位置示意图;图33为本发明上部为半圆形,下部方形组合成的正蘑菇体体模型示意图;图34为本发明“香”字在圆格中的位置示意图;图35为本发明左部半圆形,右部方形组合成的侧蘑菇体体模型示意图;图36为本发明“和”字在圆格中的位置示意图;图37为本发明左边半圆形内边不规则,右边半圆形内边不规则组合成的鸡蛋破壳体字体模型示意图;图38为本发明“教”字在圆格中的位置示意图;图39为本发明梯形几何形体;图40为本发明“天”字在圆格中的位置示意图;图41为本发明三角形几何形体;图42为本发明“土”字在圆格中的位置示意图;图43为本发明倒三角形几何形体;图44为本发明“下”字在圆格中的位置示意图;图45为本发明金鱼体几何形体;图46为本发明“冬”字在圆格中的位置示意图;图47为本发明五角星几何形体;图48为本发明“六”字在圆格中的位置示意图;图49为本发明“女”字在圆格中的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方法是将椭圆形与田字格叠加结合而设计的方案,其正方格边框1.8厘米,椭圆形内长轴和短轴的长度分别是1.35厘米和1.25厘米。椭圆弧线和田字格的横中线、竖中线相交的点分别为A点、B点、C点、D点,也叫上点、下点、左点、右点;AC弧线中间的点叫左上点,也叫“1点”,AD弧线中间的点叫右上点,也叫“2点”;CB弧线中间的点叫左下点,也叫“3点”;DB弧线中间的点叫右下点,也叫“4点”;再加上椭圆形中心的点叫中点(O),共九个点。
如图2、图3所示,是从图1分解出来的,成为米字圆格和田字格。
两个圆格设计了一组直线AB为竖中线,CD为横中线;AO为上竖中线,OB为下竖中线;CO为左横中线,OD为右横中线。
这两个图由大至小还确定了三组弧线第一组大弧线“C→A→D”上弧线,“C→B→D”下弧线;“A→C→B”左弧线,“A→D→B”右弧线。
第二组中弧线“C→A”左上弧线,“D→A”右上弧线;“C→B”左下弧线,“D→B”右下弧线。
第三组小弧线“A→1”弧线叫“上左小弧线段”;“A→2”弧线叫“上右小弧线段”;“B→3”弧线叫“下左小弧线段”;“B→4”弧线叫“下右小弧线段”;“C→1”弧线叫“左上小弧线段”;“C→3”弧线叫“左下小弧线段”;“D→2”弧线叫“右上小弧线段”,“D→4”弧线叫“右下小弧线段”。
图4所示,设计了一组四条线“1→2”为上横线,“3→4”为下横线;“1→3”左竖线,“2→4右竖线。
以上圆格设计适合初学者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使用。
图5设置了两组斜线“1→O”为左上斜线,“3→O”为左下斜线;“2→O”为右上斜线;“4→O”右下斜线。
图6、图7、图8为椭圆格中各线段在部分点上的组合,形成正三角倒三角几何形。
图9为椭圆格的特例,五星点是椭圆形上的均布点。
如图10所示,椭圆形上设置了八个均布点,隐去了长轴线和短轴线。
如图11所示,正方格边框1.5厘米,椭圆形内长轴和短轴的长度分别是1.2厘米和1.1厘米。保留图1中的左上点(1)、右上点(2)、左下点(3)、右下点(4),将上点、下点、左点、右点、中点隐去。本圆格设计适合于基本掌握以上方法的学习者如小学三四年级学生使用。
如图12所示,正方格边框1.25厘米,椭圆形内长轴和短轴的长度分别是1.0厘米和0.9厘米。同时将图11中的上点、下点、左点、右点隐去。本圆格设计适合于有较熟练掌握以上习字方法的学习者如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使用。
如图13,把“亻”、“扌”、“彳”、“氵”等左偏旁看作是一个左弧小半圆,这是从整体观察字体的方法之一。如图14,在椭圆格上书写左偏旁“扌”,横画起笔、竖钩的起笔和收笔、提画的起笔都在左弧线附近。
如图15,上半圆形在椭圆格上的位置,把木字头、禾字头等安排在上半圆形的位置。如图16,“禾”字头在圆格上的位置。
如图17把小字底、木字底、四点底等字体结构看作是下弧小半圆,这是从整体观察字体的方法之一。如图18把“心”字底写在椭圆格的下部。
如图19,把竹字头、草字头、宝盖头等字头看作是上扇形,这是从整体观察字体的方法之一。如图20在椭圆格上书写草字头“廿”,在上扇形中的位置。
如图21,把左偏旁的“氵”、“冫”,看作是左扇形,这是从整体观察字体的方法之一。如图22,把左偏旁的“氵”写在椭圆格的左部,三点水的起笔都在左弧线上。
如图23,把底部为“小”“灬”的部首,看作是下扇形,这是从整体观察字体的方法之一。如图24,把“小”放在椭圆格的下部,使“小”刚好套入下扇形。
如图25,把扁形的字看成是长方形,,这是从整体观察字体的方法之一。如图26,把“四”字等长方形的字,放在椭圆格方格的中间。
如图27,把方框的字,看成是正方形,这是从整体观察字体的方法之一。如图28,把“面”字等正方形的字,放入椭圆格的方格中间。
如图29,把长瘦框的字,看成是长方形,这是从整体观察字体的方法之一。图30把“目”字放入椭圆格方格的中间。
如图31将果、杂、集、朵等木字底的形体看成是由两个几何形组成的一个大几何形体,组成了倒蘑菇字体模型。如图32,在椭圆格中书写“果”字,刚好套入倒蘑菇体字体模型中。
如图33,将香、春、杏、察、吞等的形体看成是几个有木字底的形体看成是由几个小几何形组成的一个大几何形体,构成了正蘑菇体字体模型。图34,在椭圆格中书写“香”字,刚好套入正蘑菇体字体模型中。
如图35,将和、扣、如等的字体看成是由几个小几何形组成的一个大几何形体,构成了侧蘑菇体字体模型。如图36,在椭圆格中书写“和”字,刚好套入侧蘑菇体字体模型中。
如图37,将左右结构相等的如“放”、“教”、“林”、“酸”等字体看成是由两个边线不规则的半圆形组成,构成了鸡蛋破壳体的字体模型。如图38,椭圆格中的“教”字,刚好套入鸡蛋破壳体的体字体模型中。
如图39,将“天”、“王”、“五”等字看成是梯形几何形,这是整体观察字体的方法之一。图40,将“天”字放在椭圆格方格的中间,长撇和长捺都在左下点和右下点,整体字成梯形。
如图41,将“土”、“上”、“尖”等字看成是三角形,这是整体观察字体的方法之一。图42,将“土”字放在椭圆格方格的中间,长横都在左下点和右下点,整个字成三角形。
如图43,将“下”、“万”、“方”等字看成是倒三角形,这是整体观察字体的方法之一。图44,将“下”字放在椭圆格方格的中间,长横在左上点和右上点,竖在中竖线的点上,整个字成倒三角形。
如图45,将“冬”、“务”、“条”等字看成是两个倒正方形,这是整体观察字体的方法之一。图46,将“冬”字放在椭圆格方格的中间,长撇和长捺收笔都在左下斜线和右下斜线附近,整个字成金鱼形。
如图47、将“六”、“女”、“大”等字看成是五角形体,这是整体观察字体的方法之一。图48至图50,将“六”、“大”、“女”字放在椭圆格五角形体中间,整个字成三角星形。
具体方法是为了使本发明九星瓢虫圆格书写技术得以应用,在指导书写前,先要制作成用九星瓢虫圆格书写的字帖,以便练习者能对照临写。
图1是本发明设计的总的圆格,图2图至图5为其分解图。圆格设计适合于初学者使用,由于圆格比较大,弧线清晰,而且有九个点,为刚初学写汉字的练习者提供了观察与比较的参照点。指导书写前,要学生明确各弧线、各个点的名称、位置,并能做到眼到、心到、手到。要不断增强“心中有型”、“心中有形”“心中有线”“心中有点”的意识。
这几个圆格设计既适合不同字形结构的观察书写,又适合初学者者使用。
图6至图8是九星圆格的特例,适合观察、书写部分独体结构的字。图9是一种特殊的圆格,其圆格内均布着5个点,是为个别独体字而设计的。图10是九星圆格的典型样式,椭圆形上设置了八个均布点,隐去了长轴线和短轴线,是圆形书写方法的最基本的设计。
图11适合初步掌握了练习方法以后使用的圆格。由于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习者初步学会了从整体观察入手,逐步增强了“心中有形”、“心中有线”、“心中有点”的意识。于是,图11圆格设计隐去了五个点,保留左上点、左下点、右上点、右下点。在指导书写前,要初学者明确各弧线上的一些点不见了,但在你的心中,仍然要有那些点的位置,在指导书写时,强调要整体把握字形的大致特点,要求观察时,一定要深入细致、准确、快捷地找到汉字各部分各笔画在弧线上的位置。
图12圆格设计适合熟练书写者使用。这时,其方格以及椭圆形的轴线长短都比图11要小,同时取消了椭圆内的十字交叉线。这时,习字者的书写能达到字形在我心中,整体而又准确地把握汉字的形体特点。要大胆书写,提高书写速度。
图13和图14,在进行书写前,要认真读帖,整体感知字形偏旁部首的特点,用图13的左半圆形去观察“亻”、“扌”、“彳”、“氵”等左偏旁的字。具体书写时要认真看清图14椭圆格上“扌”左偏旁每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位置,横画起笔与左上弧线段中间部分“相近”,竖钩的起笔和收笔的位置分别在上左小弧线段中间和下左小弧线段中间“相触”,提画的起笔与左下小弧线段“相交”。
图15和图16,在进行书写前,要认真读帖,整体感知字形偏旁部首的特点,用图15的上半圆形去观察“木”、“和”、“雨”等字头的字。具体书写时要认真看清图16椭圆格上“禾”字头每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位置,平撇与上点“相近”,横画的起笔和收笔位置与左上点、右上点偏下,“相近”。撇捺的收笔刚好对准左点和右点“相近”。
图17和图18,在进行书写前,要认真读帖,整体感知字形偏旁部首的特点,用图17的下半圆形去观察“木”、“心”等字底的字。具体书写时要看清图18心字底,其第一笔垂点收笔,卧钩的收笔,都在下弧线上;且与椭圆形的左下点“相触”,卧钩的收笔与右下点“相触”。第二点“挑点”在椭圆形的中点上,第三点“侧点”靠近右点,下一些。
图19和图20,在进行书写前,要认真读帖,整体感知字形偏旁部首的特点,用图19的小扇形去观察竹字头、廿字头、草字头、穴字头等字头的字。具体书写时,要认真看清图20椭圆格上“廿”字头笔画的起笔和收笔位置,长横起笔在左上点位置“相近”,收笔在右上点位置,“相触”。
图21和图22,在进行书写前,要认真读帖,整体感知字形、偏旁部首的特点,要用图21的左小扇形去观察“氵”、“冫”等字旁。具体书写时,要仔细观察图22“氵”的第一侧点、第二侧点、挑点的起笔刚好与弧线“相近”、“相触”、“相交”。它们的收笔刚好对准圆格中心点。
图23和图24,在进行书写前,要认真读帖,整体感知字形、偏旁部首的特点,要用图23的下小扇形去观察“灬”、“小”等字底。具体书写时,要仔细观察图24“小”字底第一笔竖钩起笔刚好在中心点位置。撇点、长点的收笔刚好在左下点和右下点位置。
图25和图26,在进行书写前,要认真读帖,整体感知字形、偏旁部首的特点,要用图25的长方形去观察“四”、“二”等字。具体书写时,要仔细观察图26“四”字第一笔和第二笔横折的折笔与左点和右点“相近”。横折的横部分,以及最后一笔画远离上横线和下横线。
图27和图28,在进行书写前,要认真读帖,整体感知字形、偏旁部首的特点,要用图27的正方形去观察“面”、“西”等字。具体书写时,要仔细观察图28“面”字四个角,分别在左上点、右上点,左下点、右下点的位置,均为“相近”。
图29和图30在进行书写前,要认真读帖,整体感知字形、偏旁部首的特点,要用图29的长方形去观察“目”、“月”等字。具体书写时,要仔细观察图30“目”字的横折的横部分和这个字最后一横在上横线和下横线的附近,竖画和横折的折部分都和上横线和下横线“相近”或“相触”。
图31和图32,在进行书写前,要认真读帖,整体感知字形特点,先把果、杂、集、朵等有木字底的字看成是倒蘑菇字体模型。具体书写时,要将上部分收紧,“日”应当离椭圆形的左上点、上点、右上点稍远。木字底的的撇画、竖画、捺画收笔都在椭圆形的下弧线上,撇画与左下点“相触”、竖画与下点“相近”、捺画与右下点“相触”。“果”字叫四星瓢虫字。
图33和图34,在汉字书写前,要认真读帖,整体感知字形特点,将“香”、“春”、“杏”、“察”、“吞”等上部为圆弧形,中部展开,下部收缩的字,看成是正蘑菇字体模型。具体书写时,在椭圆形中书写“香”字,“禾”字头的平撇画起笔在上点与右上点的弧线段之间,“相近”;撇画收笔在左点和左下点之间的弧线上,“相触”;捺画收笔与右点“相触”,“日”字底两竖收笔都与下弧线“相触”,且靠近下点。“香”字叫五星瓢虫字。
图35和图36,在书写前要认真读帖,整体感知字形特点,把“和”、“扣”、“如”等左部成半圆,右部收缩的字看成是侧蘑菇体字体模型。具体在椭圆格中书写“和”字,“禾”字旁的平撇画起笔在上点稍偏下“相近”;横画起笔、撇画收笔、竖画收笔都在左弧线上,“相触”或“相交”;“口”字旁折笔与横画收笔都在右点的弧线上“相触”。“和”字叫六星瓢虫字。
图37和图38,在书写前要认真读帖,整体感知字形特点,把“放”、“教”、“林”、“酸”等左右结构相等的字体看成是由两个不规则的半圆形组成,构成了鸡蛋破壳体的字体模型。具体书写时,在椭圆格中书写“教”字,左旁的竖画起笔在上左小弧线段中间“相触”,横画起笔和竖钩画收笔起与左上小弧线和下左弧线“相近”,撇画收笔在左下弧线段上“相交”;右旁的短撇起笔在上右弧线之间“相触”;短横收笔在右上小弧线段之间,“相近”;捺画收笔刚好落在右下点中,“相交”。“教”字叫七星瓢虫字。
图39和图40,在书写前要认真读帖,整体感知字形特点,将“天”、“王”、“五”等字看成是梯形几何形字体模型。具体指导书写时,将“天”字放在椭圆格方格的中间,上面两横要短,下部的长撇和长捺要展开,长撇和长捺都在左下点和右下点,整体字成梯形。“天”字叫二星瓢虫字。
图41和图42,在书写前要认真读帖,整体感知字形特点,将“土”、“上”、“尖”等字看成是三角形字体模型。图42将“土”字放在椭圆格方格的中间,第一横短,与横中线重叠,竖画与在竖中线重叠,长横的起笔和收笔都在左下点和右下点,整个字成三角形。“土”字叫二星瓢虫字。
图43和图44,在书写前要认真读帖,整体感知字形特点,将“下”、“万”、“方”等字看成是倒三角形字体模型。图44,将“下”字放在椭圆格方格的中间,长横基本与上横线重叠,起笔和收笔在左上点和右上点,竖与中竖线重叠,整个字成倒三角形。“下”字叫三星瓢虫字。
图45和图46,在书写前要认真读帖,整体感知字形特点,将“冬”、“务”、“条”等字看成是两个倒正方形字体模型。图46,将“冬”字放在椭圆格方格的中间,长撇和长捺收笔都在左下斜线和右下斜线附近,短撇起笔和下面的两点都在竖中线上,整个字成金鱼形。“冬”字叫四星瓢虫字。
如图47和图48、图49,在书写前要认真读帖,整体感知字形特点,将“六”、“女”、“大”等字看成是五角形体字体模型。图48、图49将“六”、“女”字放在椭圆格五角形体中间,“六”的第一笔“点”的起笔,横画的起笔和收笔,都和左上角和右上角附近,撇点与长点的收笔都在左下点和右下点的附近。整个字成五角星形。两个字叫五星瓢虫字。
权利要求
1.一种汉字书写练习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设制一个字体书写范围的椭圆,并在椭圆线上设置均布点,使学习者根据椭圆的弧线及均布点进行书写练习,然后根据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阶段相应减少乃至取消均布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书写练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椭圆形分割成小半圆形,用于书写汉字的偏旁部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书写练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形范围之内还设制成封闭的几何形体组合,构成有各种物形特征的字体模型,用于书写相应的字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书写练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弧线上的对应均布点之间还有连接虚线,根据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阶段相应减少乃至取消连接虚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书写练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叠加在田字格上,且椭圆中心点与田字格中心点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汉字书写练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学习初期阶段椭圆弧线上的均布点为八个,其椭圆中心点也设置有一点;学习第二阶段椭圆上的均布点为五个;学习第三阶段取消椭圆上的均布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汉字书写练习方法,其特征在于,汉字书写时以椭圆弧线上的8个点作为确定笔画的起笔和收笔位置的目测参照点,在各点的相对位置上产生相近点、相触点、相交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汉字书写练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椭圆形弧线上8个点之间形成的8条小弧形线段作为汉字书写时确定笔画的起笔和收笔位置的目测标准线,在各小弧线段的相对位置上产生相近点、相触点、相交点。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汉字书写练习方法,其特征在于,书写时将椭圆形弧线上的点作为参照点,相应汉字的主笔的起笔处、收笔处、折笔处会产生不固定的点,运用“点→点”对应的方法,书写前在弧线上的点与不固定的点之间找点,书写时在落笔前定点,书写后在点与点的比较中对点。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汉字书写练习方法,其特征在于,书写时以椭圆形弧线上各点之间的小弧线为确定目测的标准线,相应汉字的主笔的起笔处、收笔处、折笔处会产生不固定的点,运用“线→点”结合的方法,书写前在弧线与不固定点之间找点,书写时在落笔前定点,书写后在线与点的比较中对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汉字书写练习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所述椭圆由大至小变化。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汉字书写练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练习方法主要用于楷书书体、行书书体、隶书书体、篆书书体的书写。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汉字书写练习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设制一个字体书写范围的椭圆,并在椭圆线上设置均布点,使学习者根据椭圆的弧线及均布点进行书写练习,然后根据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阶段相应减少乃至取消均布点。同时,把椭圆形分割成若干个小半圆形,作为整体感知汉字各个偏旁部首的手段,并将字形进行由“点→线→形”的观察、归类,组成多种便于观察理解的字体模型。采用上述方式的书写练习方法能激发写字兴趣,增强心中有点、心中有型的书写意识,提高人们对字形特征的观察能力和对汉字美的欣赏水平,对全面提高汉字书写质量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本发明设计用于楷书、行书、隶书、篆书四种书体的书写练习。
文档编号G09B11/00GK1702701SQ2005100342
公开日2005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2日
发明者丘荣泰 申请人:丘荣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