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笔记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0240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笔记本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笔记本。
在本领域所公知的电子纸张中,对带电的着色粒子施加电场,从而使得这些粒子移动以便显示出图像。如在专利文献1中所披露的一样,采用这种电子纸张的一种技术被称为电子笔记本,其中以笔记本格式装订多张电子纸张。
在电子笔记本中所采用的电子纸张包括薄膜,该薄膜包含两种具有取决于电荷极性的不同颜色的带电粒子;第一基底,该第一基底具有第一电极;以及第二基底,该第二基底具有第二电极。通过按照夹层布置使薄膜介于第一和第二基底之间来一体地形成电子纸张。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电子纸张的情况下,在通过第一和第二电极对带电粒子施加电场时,具有与第一电极相反的极性的带电粒子被吸引到第一电极侧,而具有与第二电极相反的极性的带电粒子被吸引到第二电极。
因此,通过控制对带电粒子施加的电场的方向,能够控制带电粒子在电子纸张中的移动,并能够通过包含在这些粒子中的对比颜色形成图像。
电子笔记本包括多张以笔记本形式装订的这种电子纸张,从而有利于如包括多张装订纸张的正常笔记本一样管理这些电子纸张。
日本待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0-132121(第16段,图2等)发明内容发明要解决的问题但是,该传统电子纸张由于其包括薄膜、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在内的一体结构而不能像纸张一样处理。另外,在每张电子纸张上形成电极导致电极材料的安装成本以及在形成电极的过程中的额外劳动,从而导致制造电子笔记本的成本增大。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像普通纸张一样处理并能够以减少的成本制造的电子笔记本。
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实现这些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笔记本,它包括外壳;设置在该外壳中的片状显示介质,该片状显示介质包含带电粒子,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设置在外壳上的第一电极;以及设置在外壳上的第二电极。通过改变在显示介质与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之间的位置关系,电子笔记本采取布置状态或作为除了布置状态之外的状态的非布置状态,在布置状态下,显示介质介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从而显示介质的第一表面与第一电极对置,并且显示介质的第二表面与第二电极对置。
采用该结构,电子笔记本能够通过改变在显示介质与第一及第二电极之间的位置关系来采取布置状态或非布置状态。在布置状态下,显示介质介于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这些电极对包含在显示介质中的带电粒子施加电场。因此,带电粒子迁移至具有相反极性的电极。带电粒子的对比度形成能够重写的图像。在非布置状态下,显示介质没有介于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因此不对包含在显示介质中的带电粒子施加电场。因此,由于粒子在非布置状态下不移动,所以不能重写图像。
由于显示介质以及第一和第二电极被包括在同一外壳中,所以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布置状态或非布置状态,而无需形成连接到显示介质上的电极。因此,显示介质不丧失其作为片状介质的特性,并能够像纸张一样处理。
另外,显示介质包括多张显示介质。在布置状态下,优选的是,每张显示介质介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从而每张显示介质的第一表面与第一电极对置,并且每张显示介质的第二表面与第二电极对置。
采用该结构,在布置状态下,每张显示介质设置在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从而能够在每张上显示出不同的图像。另外,由于第一和第二电极共同用于在多张显示介质上显示图像,所以不必在一张显示介质上形成电极。因此,该结构降低了电极材料的成本并简化了形成这些电极的过程,从而导致总制造成本降低。
还期望的是,外壳包括介质支撑构件,该介质支撑构件支撑所有所述多张显示介质的端部。
采用该结构,介质支撑构件能够将所述多张显示介质非常像普通笔记本一样装订,由此当在多张显示介质上显示大量信息时便于读者浏览材料等。
还期望的是,第一电极形成在片状第一基底上,并且第二电极形成在片状第二基底上。
通过将第一和第二基底形成为片状形式,该结构能够产生总体较薄的电子笔记本。另外,由于显示介质能够被第一和第二基底夹着使得包含在介质中的粒子介于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所以能够容易地对显示介质施加电场。
该外壳还应该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控制对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的电子信号。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电子笔记本中,外壳包括用于控制对第一和第二电极施加的电子信号的控制单元,由此能够将所期望的图像显示在显示介质上。
还优选的是,多个第一电极形成在第一基底上且成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直线形状,并且多个第二电极形成在第二基底上且成沿着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直线形状。
采用该结构,从基底侧观察到的线形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多个交点形成像素。通过根据所需的图像品质改变交点的数量即线形电极的数量,能够消除不必要的电极并降低电极材料的成本。换句话说,可以在需要高品质图像时增加线电极的数量,并且在不需要高品质图像时减少线电极的数量。
在另一个实例中,第一电极优选由设置在第一基底上的规定区域上的共用电极构成,并且第二电极优选由形成在第二基底上的与第一基底上的该规定区域对应的区域内的多个位置处的多个单独电极构成。
采用该结构,第一基底上的该规定区域具有共同电位。因此,在第二基底的与第一基底的该规定区域对应的区域中的那些单独电极的位置与像素对应。因此,通过将单独电极设置在第二基底的与第一基底的该规定区域对应的区域内的所期望位置处来显示出所期望的图像。
外壳优选包括基底支撑构件,该基底支撑构件支撑第一基底的端部和第二基底的端部,从而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对置。
采用该结构,基底支撑构件将第一和第二基底以笔记本形式装订,从而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对置。因此,显示介质只需介于第一和第二基底之间,由此防止显示介质设置成与第一基底的没有设置第一电极的表面或第二基底的没有设置第二电极的表面相对。因此,能够防止第一和第二基底布置在与根据设计的布置位置不同的位置。因此,能够防止显示不正确的图像并避免能够导致故障的因素。
另外,外壳优选包括大致形成为矩形形状的基底支撑构件,该基底支撑构件沿着外壳的一个边缘支撑第一基底的端部,并沿着显示介质的另一个边缘支撑第二基底的端部。
当该电子笔记本处于布置状态时,例如,第一基底从基底支撑构件的一个方向放下,其中具有第一电极的表面面向上。将显示介质层叠在第一电极上。第二基底从基底支撑构件的与第一方向不同的另一个方向铺设在显示介质上,其中形成有第二电极的表面面向下。
由于沿着第三支撑构件的不同边缘支撑第一和第二基底的端部,所以连接着每个基底的电极的电路能够设置在外壳的支撑着基底的每个边缘侧上。通过这样分割电路,能够降低每个电路的厚度并以良好的平衡将每个电路设置在外壳中。
该电子笔记本还包括片状电极基底,在该片状电极基底上形成有第一电极;头构件,该该头构件具有与电极基底对置的表面,在该表面上形成有第二电极;以及移动部分,该移动部分使头构件沿着电极基底的形成有第一电极的表面移动。显示介质应该介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
采用该结构,电极基底设置成使形成有第一电极的表面面向上。将显示介质层叠在电极基底上。在该状态下,在与显示介质对置的表面上形成有第二电极的头构件相对于电极基底的形成有第一电极的表面移动。
在该情况下,由于具有第二电极的头构件能够相对于电极基底移动,所以,即使在头构件的形成有第二电极的表面的面积小于电极基底的表面面积时,也能够在整个显示介质上形成图像。因此,通过减小头构件的形成有第二电极的表面,能够降低电极材料所需的成本。另外,通过用刚性材料形成头构件,第二电极能够形成在刚性表面上,由此在电极和显示介质之间保持大致均匀的间隙。因此,能够对显示介质施加大致均匀的电场,从而能够显示出高品质图像。
该电子笔记本还包括头构件,该头构件具有形成有第一电极的第一表面和形成有第二电极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以规定间隙对置;以及移动部分,该移动部分使头构件沿着与头构件的第一表面及头构件的第二表面大致平行的方向移动。显示介质应该介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
采用该结构,头构件具有两个以规定间隙彼此对置的表面,其中第一或第二电极中的一个形成在第一表面上,并且另一个形成在第二表面上。另外,显示介质介于这些对置表面之间,并且头构件能够相对于显示介质移动。
在该情况中,由于头构件能够相对于显示介质移动,所以,即使在头构件的形成有电极的两个对置表面具有比显示介质的表面面积小的表面面积时,也能够在整个显示介质上显示图像。因此,通过减小头构件的两个对置表面,能够降低电极材料所需的成本。另外,通过将电极形成在刚性表面上,能够使在电极和显示介质之间的间隙保持大致均匀,由此能够对显示介质施加大致均匀的电场,以便显示出高品质图像。
显示介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也应该可拆卸地安装在外壳上。
采用该结构,显示介质和电极能够分离。因此,能够携带显示介质自身以便降低容纳该介质所需的空间。另外,如果在显示介质或电极构件中出现故障,则只需拆去并更换故障部分,从而使得该电子笔记本更经济。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的透视图;图2(a)为显示介质的剖视图;图2(b)为介于第一和第二基底之间的显示介质的剖视图;图3(a)-(c)为其它显示介质的剖视图;图4为方框图,说明电子笔记本的电气结构;图5为说明图,说明使用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的方法;图6为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的透视图;图7为说明图,说明使用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的方法;图8(a)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的透视图;图8(b)为说明图,说明使用根据第三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的方法;图9(a)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的透视图;图9(b)为支撑在根据第四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上的头构件的剖视图;并且图10为透视图,示出使用TFT电极的电子笔记本变体。
附图标记的说明1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2支撑外壳(支撑构件)3显示介质组(显示介质、用于电子笔记本的显示介质)
4 电极构件(用于电子笔记本的电极构件)6 框架(支撑构件)7、8、9显示介质10 第一基底10a第一电极10b共用电极11 第二基底11a第二电极11b单独电极13 胶囊14 分散流体15 白色带电粒子16 黑色带电粒子25 控制单元53、55 头构件100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200根据第三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300根据第四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实施发明的最佳模式接下来将在参照这些附图的同时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1的透视图。该电子笔记本1通过对带电着色粒子施加电场以便使这些粒子移动来显示出图像。该电子笔记本1包括支撑外壳2、显示介质组3和电极构件4。支撑外壳2具有矩形形状,并且支撑显示介质组3和电极构件4。显示介质组3安装在支撑外壳2的一个边缘(图1中左边的边缘)上,而电极构件4安装在支撑外壳2的另一个边缘(图1中右边的边缘)上。
支撑外壳2由矩形底板5和沿着该底板5的周缘安装的框架6构成。
底板5支撑整个电子笔记本1。底板5在安装有显示介质组3的边缘上包括图中未示出的紧固件,用来与笔记本中的页面类似地支撑显示介质组3的边缘。底板5形成为稍大于显示介质组3和电极构件4,从而能够将显示介质组3和电极构件4层叠在底板5的顶部上。
框架6在与支撑外壳2的支撑显示介质组3的那侧相反的边缘上包括图中未示出的另一个紧固件,用来像笔记本页面一样支撑电极构件4。控制单元25(参见图4)内装到框架6中,以便控制对形成于电极构件4上的电极施加的电信号。框架6比底板5厚,以便具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控制单元25。
在框架6的表面上还设置按钮式电源开关6a和连接器6b。电源开关6a由包括在控制单元25中的CPU26(参见图4)管理。在CPU26检测出已经压下电源开关6a时,CPU26对电源开关6a供应电力。连接器6b通过电缆连接到外部装置上,并且接收从外部装置输入的数据以便在显示介质组3上显示出图像。
显示介质组3由三张柔性片状显示介质7、8和9构成。但是,显示介质片数不限于三片,只要存在至少一片。显示介质7、8和9中的每一张包含带电粒子。通过从电极构件4施加电场来使带电粒子移动以在显示介质7、8和9上显示出图像。通过重新施加电场能够重写该图像。下面对显示介质7、8和9的结构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电极构件4与显示介质组3分开设置,并且由片状第一基底10和片状第二基底11构成。电极构件4优选由聚酯薄膜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酰胺、聚酰亚胺、聚苯硫醚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形成。但是,PET由于其低价和高强度所以是这些聚酯薄膜中最优选的。电极构件4的厚度优选在0.025mm与0.3mm之间,并且最优选在0.05mm与0.1mm之间。
第一电极10a形成在第一基底10的与第二基底11对置的表面上,并且第二电极11a形成在第二基底11的与第一基底10对置的表面上。第一电极10a和第二电极11a通过优选使用金属例如金、银、铜或铝;氧化铟、氧化锡、氧化铟锡(ITO)或导电性合成树脂材料进行蒸汽沉积或溅射形成。通过第一电极10a和第二电极11a对包含在显示介质7、8和9中的带电粒子施加电场。
第一电极10a在第一基底10上形成为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多条直线(由图1(a)中的点线表示)。第一电极10a在图1(a)中用点线表示,因为图1中的视图显示出在形成第一电极10a的相反侧上的表面。但是,如上所述,第一电极10a实际上形成为连续直线,而不是虚线。第二电极11a在第二基底11上形成为沿着与第一方向大致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多条直线。
通过这样形成第一基底10上的第一电极10a和第二基底11上的第二电极11a,从而在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11叠置时通过相交的第一电极10a和第二电极11a来形成多个点。
当显示介质7、8和9中的任一张介于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11之间并且通过第一电极10a和第二电极11a对包含在介入的显示介质7、8和9中的带电粒子施加电场时,这些粒子根据电荷的极性分别向第一电极10a和第二电极11a迁移。当多个粒子在显示介质7、8或9的表面附近移动时,所述多个粒子中的对比颜色在显示介质7、8或9上产生出所期望的图像。
通过将第一电极10a及第二电极10a与显示介质7、8和9分开设置,从而该优选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1可以构造成比传统电子笔记本薄,在传统电子笔记本中,第一电极10a和第二电极10a一体地结合在显示介质中。因此,显示介质7、8和9中的每一张能够具有与实际纸张类似的柔性,从而能够给显示介质组3赋予接近正常笔记本的品质的品质。另外,消除了在显示介质7、8和9中的每一张上形成电极的需要,这能够降低电极材料所需的成本并简化电极形成过程,由此降低总制造成本。
图2(a)为剖视图,示出显示介质7。其它显示介质8和9构造成与显示介质7相同。显示介质7由柔性片状薄膜12以及密集布置在薄膜12顶部上的球形胶囊13构成。这些胶囊13无色透明,并且通过粘接剂例如丙烯酸树脂或水性聚合物质例如聚乙烯醇固定到薄膜12上。
薄膜12优选由例如用聚乙烯、聚丙烯、聚酰胺、聚酰亚胺、聚苯硫醚或PET形成的聚酯薄膜构成,并且最优选由PET形成,这是因为PET的低价和高强度。另外,薄膜12具有在0.025mm与0.3mm之间且最优选在0.05mm与0.1mm之间的厚度。
每个胶囊13填充有无色透明的绝缘分散流体14。在分散流体14内分散具有正电荷的白色带电粒子15和具有负电荷的黑色带电粒子16作为上述带电粒子。
图2(b)为沿着与第一电极10a的纵向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剖视图,示出介于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11之间的显示介质7。在该图中,为了说明,将第二电极11a描绘为四条直线。另外,虽然在该优选实施方案中该图描绘出与第二电极11a的每条直线对应的两个胶囊13,但是与每一电极直线对应的胶囊13的数量不限于两个。
如图2(b)所示,在显示介质7介于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11之间的情况下,对第一电极10a施加负电压,并且对图2(b)中从左到右第一个和第三个第二电极11a施加正电压。因此,介于第一电极10a与第一个及第三个第二电极11a之间的胶囊13中的带正电的白色带电粒子15被吸引到第一电极10a侧,而相同胶囊13中的带负电的黑色带电粒子16被吸引到第二电极11a侧。因此,在黑色带电粒子16被吸引到第二电极11a侧的区域中,在从第二基底11上方(沿着箭头A所示的方向)观察时,这些胶囊13中的黑色带电粒子16隐藏了白色带电粒子15。因此,从第二基底11上方的视点(根据箭头A)看到黑色带电粒子16的黑颜色。
另外,当对第一电极10a施加正电压、并对沿着图2(b)中从左到右方向的第二个和第四个第二电极11a施加负电压时,介于第一电极10a与第二个及第四个第二电极11a之间的胶囊13中的带正电的白色带电粒子15被吸引到第二电极11a,而在相同胶囊13中的带负电的黑色带电粒子16被吸引到第一电极10a侧。因此,在该情况中,在白色带电粒子15被吸引到第二电极11a侧的区域中,在从第二基底11上方(沿着箭头A的方向)观察时,白色带电粒子15现在覆盖黑色带电粒子16,从而白色带电粒子15的白颜色对于观察者而言呈现在第二基底11上方(沿着箭头A的方向观察)。
作为另一个实例,通过对第一电极10a施加0V的电压即通过使第一电极10a接地,并且对按照从图2(b)中左边开始顺序的第一个和第三个第二电极11a施加正电压、且对按照从图2(b)左边开始顺序的第二个和第四个第二电极11a施加负电压,能够获得上述相同的结果。
因此,通过对形成所期望的直线的第一电极10a和第二电极11a的极性进行控制来调节着色带电粒子15和16的迁移,从而能够通过白色带电粒子15和黑色带电粒子16的对比度在显示介质7上形成图像。
图3(a)-(c)为剖视图,示出显示介质7的替换实例,其中图2(a)中所述的显示介质7中相同的部分和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以避免重复说明。
在图3(a)中所示的显示介质7a中,每个胶囊13填充有颜色为黑色的绝缘分散流体17。在该分散流体17中分散带正电的白色带电粒子15。
当具有这种结构的显示介质7a如上所述介于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11之间、并对第一电极10a施加正电压且对第二电极11a施加负电压时,白色带电粒子15向第二电极11a侧迁移。因此,白色带电粒子15覆盖了着黑色的分散流体17,并且白色带电粒子15的白颜色呈现在显示介质7a的表面上。
相反,在对第一电极10a施加负电压并对第二电极11a施加正电压时,白色带电粒子15迁移到第一电极10a侧。因此,白色带电粒子15淹没在黑色分散流体17中,从而分散流体17的黑颜色呈现在该表面上。
如同图2(a)中的显示介质7一样,显示介质7a也能够通过分散流体17和白色带电粒子15的对比颜色显示出图像。
图3(b)中所示的显示介质7b和图3(c)中所示的显示介质7c包括两个柔性薄膜21和22,这两个柔性薄膜21和22以规定的距离面对设置;以及分隔壁23,这些分隔壁23将薄膜21和22之间的空间分隔成小室。代替上述胶囊13,这些小室中的每个小室填充有分散流体。与薄膜12一样,薄膜21和22优选由具有0.05mm到0.1mm的厚度的PET形成。
如同图2(a)中所示的显示介质7一样,图3(b)中所示的显示介质7b中的每个小室填充有无色透明的绝缘分散流体14,并且分散流体14包含带正电的白色带电粒子15和带负电的黑色带电粒子16。
如同图3(a)中所示的显示介质7a中一样,图3(c)的显示介质7c中的每个小室填充有黑色绝缘分散流体17,并且分散流体17包括带正电的白色带电粒子15。
因此,可以使用显示介质7a、7b或7c代替显示介质7来显示出与在使用显示介质7时所获得的那些图像类似的图像。
图4为方框图,示出电子笔记本1的电气结构。内装到框架6中的控制单元25包括CPU26、ROM27、RAM28、X轴显示驱动器29、Y轴显示驱动器30、接口31、电源32和EEPROM33。
CPU26为用于执行存储在ROM27中的控制程序的计算装置。ROM27为用来存储由CPU26执行的控制程序的非易失性非可重写存储装置。这些控制程序根据存储在EEPROM33中的图像数据提供用于对第一电极10a和第二电极11a施加电信号以便在显示介质7、8和9上显示出图像的指令。RAM28为用于在CPU26执行存储于ROM27中的控制程序时暂时存储由CPU26使用的数据的易失性存储器。
X轴显示驱动器29对第一电极10a施加电信号,用于形成在形成于第一基底10上的多条直线之中所期望的直线。Y轴显示驱动器30对第二电极11a施加电信号,用于形成在形成于第二基底11上的多条直线之中所期望的直线。接口31包括连接器6b(参见图1),并且用来从外部装置接收要显示在显示介质7、8和9上的图像数据。电源32包括电源开关6a(参见图1),并且用来供应使电子笔记本1运行所需的电力。EEPROM33为用于存储借助接口31接收到的数据的可重写存储器。EEPROM33为非易失性存储器,并且因此即使在电源断开时也保留所存储的数据。
图5说明使用电子笔记本1的方法。让我们考虑在显示介质7上显示所期望的图像的实例。首先,将第一基底10铺设在底板5的顶部上。接下来,将显示介质7层叠在第一基底10上,并且将第二基底11层叠在显示介质7的顶部上。
由于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11如笔记本的页一样支撑在框架6上,所以能够正确地布置这些基底而不弄错层叠顺序。
这样,显示介质7介于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11之间,并且相交的第一电极10a和第二电极11a在显示介质7上形成多个点。
当控制单元25在该状态下对规定的第一电极10a和第二电极11a施加电信号时,介于这些第一电极10a和第二电极11a之间的胶囊13中的白色带电粒子15和黑色带电粒子16分别向第一电极10a侧和第二电极11a侧迁移。
这样,能够通过呈现在显示介质7的表面上的白色和黑色对比度显示出图像。另外,通过扫描施加有电压的直线并且使对第一电极10a和第二电极11a施加的极性反转,从而能够将显示在显示介质7上的图像重写。另外,由于白色带电粒子15和黑色带电粒子16即使在电源切断时也保持它们的状态,所以在电源切断之后也保持所显示出的图像。
为了在显示介质8上显示出所期望的图像,可以将显示介质7放置在底板5上,之后可以如上所述将第一基底10、显示介质8和第二基底11顺序层叠在显示介质7的顶部上,使得显示介质8介于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11之间。
图6为透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100,其中相同的部分和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以避免重复说明。
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100与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1的不同之处在于用于支撑第二基底11的位置。
具体地说,在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1中,按照笔记本的方式沿着框架5的同一侧支撑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11的边缘。但是,在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100中,沿着框架6的不同侧支撑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11的边缘。
接下来,将对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100进行说明。在该电子笔记本100中,X轴显示驱动器29和Y轴显示驱动器30分离地设置在上述控制单元25中。更具体地说,X轴显示驱动器29沿着支撑第一基底10的侧面内装到框架6中,而Y轴显示驱动器30沿着支撑第二基底11的侧面内装到框架6中。
通过这样将X轴显示驱动器29和Y轴显示驱动器30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中,与当X轴显示驱动器29和Y轴显示驱动器30设置在相同位置中时相比能够更平衡地形成框架6的尺寸。因此能够减小框架6的总厚度。
图7说明使用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100的方法。为了在显示介质7上显示出规定图像,如图7(a)所示,例如首先将第一基底10放置在底板5上。接着,如图7(b)所示,将显示介质7放置在第一基底10的顶部上。接着,如图7(c)所示,将第二基底11放置在显示介质7的顶部上。这样,如图7(d)所示,显示介质7介于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11之间。
如对第一实施方案中的电子笔记本1所描述的一样,在该状态下通过在第一电极10a和第二电极11a上施加电压,从而介于这些电极之间的白色带电粒子15和黑色带电粒子16迁移,以在显示介质7上显示出可重写图像。
接下来,将对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200进行说明。图8(a)为透视图,示出电子笔记本200,其中相同的部分和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以避免重复说明。
根据第三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200包括矩形支撑基底40、头单元50、显示介质组3、以及第一基底10。头单元50包括头构件53、两个支撑块51、和导杆52。头构件53用来替换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1和电子笔记本100中的第二基底11。头构件53具有第二电极53a,这些第二电极53a形成在与层叠在第一基底10上的显示介质7、8和9对置的表面上。
支撑块51在与装订显示介质组3的侧面相反的侧面上从支撑基底40的角部竖立。导杆52架设在两个支撑块51之间。头构件53按照能够沿着导杆52往复移动的方式安装在导杆52上。因此,头构件53能够相对于显示介质7、8和9移动。
在支撑基底40的与按照笔记本的方式支撑显示介质组3的侧面不同的侧面上支撑第一基底10的一个边缘,从而第一基底10能够沿着与显示介质组3不同的方向翻转。第一基底10也可以一体地形成在支撑基底40上而不是被支撑在一个端部处。
支撑基底40沿着头构件53的往复移动方向形成得比显示介质7、8和9以及第一基底10长。支撑基底40的比显示介质7、8和9延伸地更远的那部分用作头构件53的等待位置。当处于等待位置中时,头构件53不与设置在支撑基底40上的显示介质7、8和9或第一基底10重叠。
图8(b)说明使用根据第三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200的方法。让我们考虑使用电子笔记本200在显示介质7上形成所期望的图像的情况。如图8(b)所示,首先将头构件53放置在支撑基底40上的等待位置中。在该状态下,第一基底10放置在支撑基底40上,之后将显示介质7层叠在第一基底10的顶部上。随后使头构件53沿着导杆52从等待位置移动到显示介质7上方的位置。
这时,显示介质7的一部分介于第一基底10和头构件53之间。如对第一实施方案中的电子笔记本1所描述的一样,在该状态下通过对形成在第一基底10上的第一电极10a和形成在头构件53上的第二电极53a施加电压,从而介于这些电极之间的白色带电粒子15和黑色带电粒子16迁移,以在显示介质7的介于这些电极之间的区域中显示出图像。通过使头构件53在显示介质7的整个表面上移动,能够在整个显示介质7上显示出图像。
在根据上述第三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200中,头构件53具有比第一和第二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第二基底11大的刚性。因此,第二电极53a的表面能够形成有大致均匀的平面度,由此在第二电极53a和显示介质之间保持大致均匀的间隙。因此,能够对显示介质施加大致均匀的电场,从而能够形成高品质图像。另外,由于第二电极53a形成在较小的表面上,所以能够降低电极材料所需的成本。
接下来,将对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300进行说明。图9(a)为透视图,示出根据第四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300,其中与第三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200相同的部分和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以避免重复说明。图9(b)为剖视图,示出安装在根据第四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300上的头构件55。
代替根据第三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200中的头构件53,根据第四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300包括具有以规定间隙彼此面对的两个表面的头构件55。第一电极56a形成在头构件55的一个表面上,而第二电极57a形成在对置的表面上。根据第四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300还包括支撑基底60来代替第三实施方案的支撑基底40。该支撑基底60没有分配如针对第三实施方案的头构件53所述的等待位置,而是形成为稍大于显示介质7、8和9。显示介质7、8和9设置在头构件55的两个对置表面之间。
头构件55包括下板56,该下板56具有形成有第一电极56a的表面;上板57,该上板57具有形成有第二电极57a的表面;和间隔件58,该间隔件58从下板56的端部竖立。在间隔件58中设置转轴59。上板57可转动地支撑在转轴59上。因此,通过借助转轴59使上板57向上转动,能够将显示介质7、8和9插入在上板57和下板56之间。
让我们考虑使用具有这种结构的电子笔记本300在显示介质7上形成所期望的图像的情况。首先,头构件55移动到导杆52的一个端部,并且头构件55的上板57向上转动。接着,将显示介质7铺设在下板56上,并且上板57向下转动,从而显示介质7的一部分介于头构件55的下板56和上板57之间。如对第一实施方案中的电子笔记本1所描述的一样,这时通过对第一电极56a和第二电极57a施加电压,从而介于这些电极之间的白色带电粒子15和黑色带电粒子16迁移,以在显示介质7的介于这些电极之间的那部分中显示出图像。通过使头构件55在显示介质7的整个表面上移动,能够在显示介质7上显示出所期望的图像。
根据上述第四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300,头构件55使得能够不只是如在根据第三实施方案的头构件53中一样的其中一种电极上形成表面,而是在两种电极上都形成表面以形成有大致均匀的平面度,由此在两种电极和显示介质之间保持大致均匀的间隙。因此,能够对显示介质施加大致均匀的电场以便显示出高品质图像。另外,也能够降低电极材料的成本。
虽然已经参照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案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在其中作出许多变型和变体,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例如,根据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1和电子笔记本100可以构造成使得显示介质组3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底板5上,从而使得显示介质组3能够与电极构件4分离。底板5和框架6也可以彼此可拆卸地安装,从而显示介质组3和电极构件4能够分离。另外,通过将电极构件4构造成可拆卸地安装在框架6上,从而显示介质组3和电极构件4能够分离。类似地,根据上述第三和第四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200和电子笔记本300可以构造成使得显示介质组3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支撑基底40和支撑基底60上。这样,显示介质组3分别能够与第一基底10以及头构件53和头构件55分离。
通过这样使显示介质组3和电极构件4能够分离,从而能够用不同的显示介质组3或电极构件4更换显示介质组3和电极构件4。例如,通过用另一个显示介质组3更换显示介质组3,能够保存显示在所有显示介质7、8和9上的图像,并能够显示和保存另外的图像。另外,当在电极构件4中出现不能修理的故障而显示介质组3仍然正确工作时,通过用另一个电极构件4更换电极构件4,能够单独更换电极构件4。
另外,虽然在上述优选实施方案中薄膜12只设置在显示介质7的一个表面上,但是薄膜12同样可以设置在显示介质7的显示表面上,只要薄膜12由透明聚乙烯薄膜或PET薄膜形成就行。但是,如果薄膜太厚,则显示介质7不仅将丧失柔性,而且还将降低用于所施加电压的对显示区域施加的实际电场。因此,当薄膜设置在显示表面上时,优选的是该薄膜的厚度不大于0.025mm。
在上述优选实施方案中,第一电极10a和第二电极11a为线形。但是,如图10所示,第一电极10a可以被由薄膜晶体管(TFT)构成的单独电极10b替换,同时可以用接地共用电极11b替换第二电极11a。多个单独电极10b设置在第一基底10上,并且控制单元25能够对这些单独电极10b中的每个单独电极10b施加所期望的电压。共用电极11b另一方面设置在整个第二基底11上并接地。
采用这种结构,对单独电极10b施加的正电压产生出从单独电极10b朝向共用电极11b的电场。对单独电极10b施加负电压产生出从共用电极11b朝向单独电极10b的电场。通过对这些单独电极10b中的每个单独电极10b施加规定电压,共用电极11b能够在介于单独电极10b和共用电极11b之间的显示介质7、8和9上显示出所期望的图像。由于共用电极11b这样形成在第二基底11的整个表面上,所以对应单独电极10b的位置形成像素。因此,由于能够简单地通过增加单独电极10b的数量来增加像素数量,所以能够以甚至更高的品质显示图像。
另外,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1和电子笔记本100中,在显示介质7等介于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11之间以便将第二基底11压向底板5之后,可以将透明加压构件放置在第二基底11的顶部上。
通过将这种加压构件设置成将第二基底11压向显示介质7等,能够对显示介质7等施加均匀的电场。因此,能够显示出高品质图像。
另外,在根据上述第三和第四实施方案的电子笔记本200和电子笔记本300中,头构件53和55沿着显示介质7等的纵向方向往复移动。但是,头构件53和55的往复移动方向不限于该纵向方向。例如,导杆52可以沿着与该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从而头构件53和55能够沿着导杆52在该方向上往复移动。
另外,根据第三和第四实施方案的头构件53和头构件55分别可以可转动地设置。采用这种结构,能够从支撑基底40中消除头构件53的等待位置,从而使得整个装置更紧凑。
工业实用性本发明的电子笔记本能够代替普通笔记本被携带。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笔记本(1,100,200,300),它包括外壳(2);设置在所述外壳(2)中的片状显示介质(7,8,9),该片状显示介质(7,8,9)包含带电粒子(15,16),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设置在所述外壳(2)上的第一电极(10a);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2)上的第二电极(11a),其中,通过改变在所述显示介质(7,8,9)与所述第一电极(10a)及所述第二电极(11a)之间的位置关系,电子笔记本(1,100,200,300)采取布置状态或作为除了布置状态之外的状态的非布置状态,在布置状态下,所述显示介质(7,8,9)介于所述第一电极(10a)和所述第二电极(11a)之间,从而所述显示介质(7,8,9)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电极(10a)对置,并且所述显示介质(7,8,9)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电极(11a)对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笔记本(1,100,200,300),其中所述显示介质(7,8,9)包括多张显示介质(7,8,9),其中,在布置状态下,每张显示介质(7,8,9)介于所述第一电极(10a)和所述第二电极(11a)之间,从而每张显示介质(7,8,9)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电极(10a)对置,并且每张显示介质(7,8,9)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电极(11a)对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笔记本(1,100,200,300),其中所述外壳(2)包括介质支撑构件(5),该介质支撑构件(5)支撑所有所述多张显示介质(7,8,9)的端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笔记本(1,100,200,300),其中所述第一电极(10a)形成在片状第一基底(10)上,并且所述第二电极(11a)形成在片状第二基底(11)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笔记本(1,100,200,300),还包括控制单元(25),该控制单元(25)控制对所述第一电极(10a)和所述第二电极(11a)施加的电子信号。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笔记本(1,100,200,300),其中多个所述第一电极(10a)形成在所述第一基底(10)上且成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直线形状,并且多个所述第二电极(11a)形成在所述第二基底(11)上且成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直线形状。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笔记本(1,100,200,300),其中所述第一电极(10a)由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10)上的规定区域上的共用电极(10b)构成,并且所述第二电极(11a)由形成在所述第二基底(11)上的与所述第一基底(10)上的所述规定区域对应的区域内的多个位置处的多个单独电极(11b)构成。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笔记本(1,100,200,300),其中所述外壳(2)包括基底支撑构件(6),该基底支撑构件(6)支撑所述第一基底(10)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基底(11)的端部,从而所述第一电极(10a)与所述第二电极(11a)对置。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笔记本(100),其中所述外壳(2)包括大致形成为矩形形状的基底支撑构件(6),该基底支撑构件(6)沿着外壳(2)的一个边缘支撑所述第一基底(10)的端部,并沿着显示介质的另一个边缘支撑所述第二基底(11)的端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笔记本(200),还包括片状电极基底(10),在该片状电极基底(10)上形成有所述第一电极(10a);头构件(53),该头构件(53)具有与所述电极基底(10)对置的表面,在该表面上形成有所述第二电极(11a);以及移动部分(52),该移动部分(52)使所述头构件(53)沿着所述电极基底(10)的形成有所述第一电极(10a)的表面移动,其中所述显示介质(7,8,9)介于所述第一电极(10a)和所述第二电极(11a)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笔记本(300),还包括头构件(55),该头构件(55)具有形成有所述第一电极(10a)的第一表面和形成有所述第二电极(11a)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以规定间隙对置;以及移动部分(52),该移动部分(52)使所述头构件(55)沿着与所述头构件(55)的第一表面及所述头构件(55)的第二表面大致平行的方向移动,其中所述显示介质(7,8,9)介于所述第一电极(10a)和所述第二电极(11a)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笔记本(1,100,200,300),其中所述显示介质(7,8,9)、所述第一电极(10a)和所述第二电极(11a)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外壳(2)上。
全文摘要
电子笔记本包括外壳;设置在该外壳中的片状显示介质,该片状显示介质包含带电粒子,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设置在外壳上的第一电极;以及设置在外壳上的第二电极。通过改变在显示介质与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之间的位置关系,电子笔记本采取布置状态或作为除了布置状态之外的状态的非布置状态,在布置状态下,显示介质介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从而显示介质的第一表面与第一电极对置,并且显示介质的第二表面与第二电极对置。
文档编号G09F9/37GK1914554SQ200580004008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3日
发明者服部康弘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