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融合五线谱与简谱且与钢琴键盘直观对应的空白乐谱及音符形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1940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融合五线谱与简谱且与钢琴键盘直观对应的空白乐谱及音符形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乐谱,尤其涉及一种融合五线谱与简谱且与钢琴键盘直观对应的空白乐谱及音符形式,属于音乐领域。
背景技术
长期通用的五线谱形式,以及长期通用的简谱形式。由于流传使用已久,各类乐理书籍都有全面的描述与介绍。但却存在以下问题与缺陷。
1、进入音乐世界的高门槛-五线谱。
a)可能是出于(几百年前)节省篇幅及纸张的需要,每一组五线谱(不包括上加线和下加线)要容纳大约14至15个音级。例如,G谱表容纳9个基本音级(以5线和4间代表)和5个变化音级(在线和间上加升半音号或降半音号而代表);F谱表容纳9个基本音级和6个变化音级。这是一个高度浓缩的体系。在如此狭小空间内容纳如此多的音级令到音级位置的记忆和辨认(识谱)成为一项难度相当大的任务。
b)升半音号与降半音号的应用是一种非直观的需死记硬背的技能。由它们衍生的乐曲调号更是复杂难解。有时还要将一个升了或降了半音的线或间用还原符号将其一部分还原成原来代表的音级。诸如此类的复杂规则增加了完全掌握五线谱的难度,也大大降低了完全掌握五线谱的机会。
c)因为现今几乎所有的钢琴乐谱都是用五线谱记录的,学生学习弹奏钢琴时,在缺乏一种与钢琴键盘更直观、更形象地相对应的乐谱形式的情况下,必须完全掌握五线谱。但由于上一节b)中解释的掌握五线谱的难度的问题,此过程成为了一个必须跨过的(但又非常高的)门槛。跨越此门槛所付出的努力与学生弹奏钢琴的技巧及才华的培养发展并无关系。
d)因为钢琴的键盘由低至高地排列了整个音乐体系所能用到的全部的音级,乐理的教学和研究通常以钢琴键盘为基础。但由于绝大多数的音乐都是用五线谱记录的,在缺乏一种与钢琴键盘更直观、更形象地相对应的乐谱形式的情况下,乐理的教学材料或教师通常是先花很大的篇幅或很长的授课时间来讲解如何用五线谱来书面表达钢琴上的(也就是音乐体系用到的)全部的音级。但由于五线谱的规则复杂难解(及难记),许多学生因不能完全掌握五线谱而失去了理解和掌握乐理的机会。
综上所述,五线谱的复杂难解(及难记)使其成为一个学习钢琴弹奏及进入音乐世界的高门槛。此门槛的高度使进入音乐世界的过程变的艰巨和痛苦,剥夺了很多人进入音乐世界,享受音乐世界,在音乐世界出类拔萃的机会。降低此门槛是本发明的一项宗旨。
2、音名与唱名不能兼顾通晓乐理的人都知道,五线谱以音名,即代表绝对音高的名称(如C、D、E、F、G、A、B,等)为基础。它很适合器乐谱记录与乐器的视奏,但不太方便视唱。简谱以唱名,即代表相对音高的名称(如大调的1、2、3、4、5、6、7,等,其中的主音1可等同于任何一个音名)为基础。它较容易视唱,而且对理解和掌握某些乐理,如调式与和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不适合记录乐器演奏的较复杂的乐曲。
因此,为了全面掌握音乐(包括视唱、视奏及乐理),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两种现有乐谱(五线谱及简谱)以及这两种乐谱之间的互译。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专业训练。
现有的音名与唱名不能兼顾的问题,增加了全面掌握音乐(包括唱、奏及乐理)的难度,从而限制了许多人在音乐世界的发展空间。
3.制作移调乐谱的难度简谱的移调非常容易,只要将乐曲的调的主音与新的音名等同便可(如1=D的D大调可移为1=E的E大调;又如6=D的D小调可移为6=E的E小调)。谱中所有唱名都不需改变。
但是,音乐世界中绝大多数的乐曲是以五线谱形式来记录的,而五线谱的移调却非常繁杂、费时、费力、且容易出错。而改变谱号或调号的方法虽然快捷,但对于很多不够精通五线谱的人来讲,这通常却会令移调后的乐谱变得非常难读。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学习钢琴弹奏及进入音乐世界的高门槛、使音名和唱名能够兼顾、并且使制作移调乐谱变得非常简单的融合五线谱与简谱且与钢琴键盘直观对应的乐谱形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融合五线谱与简谱且与钢琴键盘直观对应的空白乐谱及音符形式,采用双色音条系统表示普通五线谱的线、间、以及线与间上可能标注的升半音号(#)或降半音号(b),该系统由两种不同颜色的横向音条上下排列组成,其中两种不同颜色音条分别对应钢琴的黑白琴键,音条由下至上的排列次序与钢琴琴键由左至右的排列次序相同,选用音条的数目可根据需记录的乐曲所覆盖的音域而定,最多可与钢琴的琴键数目(88)相等,也就是说最多可包含整个音乐体系所所有的标准音高,根据不同水平的使用者的需要在所选择的一根音条、部分音条、或全部音条的左边开头位置标明该(各)音条所代表的音高。
采用五线谱惯用的移动八度记号(8或8va)的方法、上、下加音条来临时覆盖所选用的贯穿始终的音条所代表的音域以外的音域的方法、或以上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来减少所用音条的数目。
代表黑键的音条可以与代表白键的音条同宽,也可以比代表白键的音条窄一些,例如与钢琴黑白键的宽度比例一样。
用简谱唱名符头表示普通符头,所述简谱唱名符头由普通符头加简谱唱名标记而成,简谱唱名标记加在符头的内部或附近,所标简谱唱名为该音符代表的音高在所记录的乐曲的调中的简谱唱名,特殊的调式,在数字唱名旁边可加注升半音号(#)或降半音号(b)。
根据融合五线谱与简谱且与钢琴键盘直观对应的空白乐谱形式获得或制作移调乐谱的方法,由于该空白乐谱格式中的每一音条都代表音列中的一个音,在每一音条的宽度都相同的时候,只需将一首乐曲的内容(所有音符及其它标记)集体于空白乐谱格式中上、下移动,便可转移该乐曲的调,且得到该乐曲移调后的新乐谱。
在填写乐谱时,音符的符头应被填写在音条范围内,最好上下居中。音条的颜色包括所有彩色、白色、黑色、和不同程度的灰色。
音符和其它标记的颜色可选用上述空白乐谱格式两种音条颜色以外的第三种颜色,以便于辨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尤其便于钢琴的学习、练习、演奏、同时也能大大帮助乐理学习,有效降低上述“进入音乐世界的高门槛”的问题。
2.本发明可以令使用者同时对代表绝对音高的音符(音名)与该音符在该乐曲中代表的简谱唱名一目了然,有效解决了上述现有背景技术的音名与唱名不能兼顾的问题。
3.更加方便、准确、快捷的获得或制作移调乐谱的方法。


图1为本发明融合五线谱与简谱且与钢琴键盘直观对应的空白乐谱及音符形式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融合五线谱与简谱且与钢琴键盘直观对应的空白乐谱及音符形式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3为图1移调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融合五线谱与简谱且与钢琴键盘直观对应的空白乐谱及音符形式,该格式除以下描述的各方面外,其他方面可全部沿用通常使用的五线谱的规范。
本发明以双色音条系统1取代五线谱的线与间的系统普通五线谱的线、间、以及线与间上可能标注的升半音号(#)或降半音号(b)全部被横向的音条所取代。该音条系统由多条两种不同颜色的横向音条上下排列组成。本实施例采用灰色的音条代表钢琴的黑键,白色的音条代表钢琴的白键。较低位置的音条代表钢琴上较靠左手的琴键(较低的音),而较高位置的音条则代表钢琴上较靠右手的琴键(较高的音)。两种颜色的音条的由下至上的排列次序与钢琴黑白琴键的由左至右的排列次序相同。也就是说每一音条都代表钢琴上的一个琴键,也就是音列中的一个音级。由于钢琴上有若干对彼此相邻的白键(如E键与F键;B键与C键,等),在它们之间可有一条细线,以帮助区分两条颜色相同但彼此相邻的代表白键的音条。
在填写乐谱时,音符的符头应被填写在音条范围内,上、下居中。
一音符于本发明之空白乐谱格式上的位置(所在音条)与在钢琴上弹奏该音符的位置(应弹奏的琴键)直观对应。代表黑键的音条可以与代表白键的音条同宽,也可以比代表白键的音条窄一些,例如与钢琴黑白键的宽度比例一样。
普通五线谱从头到尾以五条线为主,并用上、下加线来覆盖五条线以外的音域。为了避免使用过多的上加线或下加线,人们通常用谱号来定义某五条线所代表的音域。比如,G谱号为高音谱号,F谱号为低音谱号,C谱号为中音谱号。加上谱号的一组五线谱通常叫做谱表。一行独立使用的谱表通常叫单行谱表。一些音域较宽的乐器的记谱通常使用花连大谱表,即用花连线把高音谱表和低音谱表连起来一起用。与五线谱不同,本发明并不限制音条的数目,也不需要将多个谱表连起来使用。本发明只用一个谱表,选用音条的数目可根据需记录的乐曲所覆盖的音域而定,最多可与钢琴的琴键数目(88)相等,也就是说最多可包含整个音乐体系所所有的标准音高。因此,本发明不再需要谱号,但可根据不同水平的使用者的需要在所选择的一根音条(例如选择所记录乐曲的调的主音所在的音条)、所选择的部分音条、或全部音条的左边开头位置标明该(等)音条所代表的音高。所有代表钢琴白键的音条的音高可采用普通钢琴乐理中使用的与之相对应的钢琴白键的音名来标记,例如A2、B2、C1、D1、E1、F1、G1、A1、B1、C、D、E、F、G、A、B、c、d、e、f、g、a、b、c1、d1、e1、f1、g1、a1、b1、c2、d2、e2、f2、g2、a2、b2、c3、d3、e3、f3、g3、a3、b3、c4、d4、e4、f4、g4、a4、b4、c5。所有代表钢琴黑键的音条的音高可采用与之相邻并在其下方的代表钢琴白键的音条的音名加升半音号(#)来标记,或可采用与之相邻并在其上方的代表钢琴白键的音条的音名加降半音号(b)来标记。如图1标记2所示。
为节约乐谱的篇幅,不同的使用者可视需要采取以下三种方法来减少所用音条的数目,从而限制谱表的宽度1)采用五线谱惯用的移动八度记号(8或8va)。2)采用上、下加音条来临时覆盖所选用的贯穿始终的音条所代表的音域以外的音域。3)以上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此项发明尤其便于钢琴的学习、练习、演奏、同时也能大大帮助乐理学习,有效降低上述“进入音乐世界的高门槛”的问题。
一种称为简谱唱名音符的音符格式。该格式除以下描述的各方面外,其他方面均可沿用普通五线谱音符的形式与用法。
本发明以简谱唱名符头3取代五线谱的普通符头。简谱唱名符头由普通符头加简谱唱名标记而成。简谱唱名标记可加在符头的内部或附近。所标简谱唱名为该音符代表的音高在所记录的乐曲的调(例如C大调,G小调等)中的唱名。根据乐理及按照简谱惯例,总共有七个唱名,分别用七个阿拉伯数字1、2、3、4、5、6、7代表,分别被唱作Do、Re、Mi、Fa、Sol、La、Si。按其它不同的特殊调式的需要,在数字唱名旁边可加注升半音号(#)或降半音号(b)。
人们通常会在普通简谱的数字唱名的上方(或下方)加一个或多个圆点,表示将其代表的音移高(或移低)一个或几个八度来唱或奏。由于本发明之简谱唱名音符会出现在代表不同音高的音条上,这些移八度圆点可以省略。
由于普通五线谱符头有空心的和实心的(代表不同的发音长度),如选择在符头内部加注数字唱名及升半音号(#)或降半音号(b),则可在空心符头内用黑体字来加注,而在实心符头内则用镂空字或与该符头不同颜色的字来加注。
此项发明可以令使用者同时对代表绝对音高的音符(音名)与该音符在该乐曲中代表的简谱唱名一目了然,有效解决了上述现有背景技术的音名与唱名不能兼顾的问题。
将上述两项发明结合会给使用者带来更多更大的好处。音符和其它标记的颜色可选用上述空白乐谱格式两种音条颜色以外的第三种颜色,以便于辨认。图1、2、3种都选用了白色音条代表白色钢琴键,灰色音条代表黑色钢琴建,黑色简谱唱名音符,视觉效果良好。
如图1和3所示,空白乐谱格式当所有的音条的宽度都相同时,可给我们一种比任何现有方法都更加方便、准确、快捷的获得或制作移调乐谱的方法。由于该格式中的每一音条都代表音列中的一个音,且每一音条的宽度都相同,故只须将一首乐曲的内容(所有音符及其它标记)集体上下移动便可转移该乐曲的调,且得到该乐曲移调后的新乐谱。根据乐理,一首乐曲的主音(大调中的1、小调中的6)所处的音条所代表的音名即是该乐曲的调名。例如,一首大调乐曲的主音1处于代表G的音条上,则该乐曲为G大调。又如,一首小调乐曲的主音6处于代表A的音条上,则该乐曲为A小调。此项发明可解决上述背景技术3.中描述的问题。图1中的乐曲(在将所有音符向上推移一音条后)的调由C大调移为#C大调。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音条的宽度与音条代表的钢琴琴键的宽度成比例。
可将本发明的乐谱形式印制成空白乐谱格式,以方便使用者以手写、打字、复写等方式填写音符及其它标记,来进行创作、抄写、或出版乐谱的工作。
也可设计制作使用本发明的空白乐谱及音符形式的计算机(电脑)软件,以方便使用者进行创作、抄写、拷贝、传送、输入、输出、出版、或印制乐谱的工作。还可以令这类软件具有利用本发明的移调方法来方便使用者获得或制作移调乐谱的功能。
也可将现有的五线谱或简谱的乐谱资料转变为使用本发明的空白乐谱及音符形式的乐谱,出版书籍和教材,使广大音乐工作者和爱好者受益。
也可出版一种书籍,将乐曲的内容(所有音符及其它标记)与本发明的空白乐谱格式分别印制,且将其一印于透明材料上,以方便使用者将两者重叠后相对移动而达到快速获得转调乐谱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融合五线谱与简谱且与钢琴键盘直观对应的空白乐谱及音符形式,其特征在于采用双色音条系统表示普通五线谱的线、间、以及线与间上可能标注的升半音号(#)或降半音号(b),该系统由两种不同颜色的横向音条上下排列组成,其中两种不同颜色音条分别对应钢琴的黑白琴键,音条由下至上的排列次序与钢琴琴键由左至右的排列次序相同,选用音条的数目可根据需记录的乐曲所覆盖的音域而定,最多可与钢琴的琴键数目(88)相等,也就是说最多可包含整个音乐体系所所有的标准音高,根据不同水平的使用者的需要在所选择的一根音条、部分音条、或全部音条的左边开头位置标明该(各)音条所代表的音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合五线谱与简谱且与钢琴键盘直观对应的空白乐谱及音符形式,其特征为采用五线谱惯用的移动八度记号的方法,上、下加音条来临时覆盖所选用的贯穿始终的音条所代表的音域以外的音域的方法、或以上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来减少所用音条的数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融合五线谱与简谱且与钢琴键盘直观对应的空白乐谱及音符形式,其特征为代表黑键的音条与代表白键的音条宽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一种融合五线谱与简谱且与钢琴键盘直观对应的空白乐谱及音符形式的融合五线谱与简谱且与钢琴键盘直观对应的空白乐谱并配合一种新的“简谱音符”的乐谱形式,即融合五线谱与简谱且与钢琴键盘直观对应的乐谱形式,其特征为用简谱唱名符头表示普通符头,所述简谱唱名符头由普通符头加简谱唱名标记而成,简谱唱名标记加在符头的内部或附近,所标简谱唱名为该音符代表的音高在所记录的乐曲的调中的唱名,特殊的调式,在数字唱名旁边可加注升半音号(#)或降半音号(b)。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融合五线谱与简谱且与钢琴键盘直观对应的空白乐谱形式获得或制作移调乐谱的方法,其特征为将一首乐曲的内容(所有音符及其它标记)集体于空白乐谱格式中上、下移动,便可转移该乐曲的调,且得到该乐曲移调后的新乐谱。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五线谱与简谱且与钢琴键盘直观对应的空白乐谱及音符形式,采用双色音条系统表示普通五线谱的线、间、以及升降半音号,该系统由两种不同颜色的横向音条上下排列组成,分别对应钢琴的黑白琴键,音条由下至上的排列次序与钢琴琴键由左至右的排列次序相同,选用音条的数目可根据需记录的乐曲所覆盖的音域而定,最多可包含整个音乐体系所有的标准音高,在所选择的一根音条、部分音条、或全部音条的左边开头位置标明该(各)音条所代表的绝对音高(音名),并在音符上加注简谱唱名。本发明便于钢琴的学习、练习、演奏,方便制作移调乐谱,同时也能大大帮助乐理学习,并有效解决了现有背景技术音名与唱名不能兼顾的问题。
文档编号G09B15/00GK101075381SQ200610072528
公开日2007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2日
发明者郝佳 申请人:郝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