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眼球教学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1647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人体眼球教学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人体眼球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学校中的眼科学生或医院眼科刚刚参加工作的临床医生,由于对人体眼 球组成结构的理解和认识只是停留在教科书中的认识,没有一个立体的、感性认识眼球模 型,从而导致由于缺少临床经验,在对某些眼病的识别上或培养学生掌握眼球中一些病变 的诊断上都是通过对患者直接检查的临床实践来进行,这样就给教学或临床造成很多麻 烦,如初学者未掌握技术要领和技术方法,其在实践诊疗过程中,检查时间过长,这对患者 造成因光照过强而带来痛苦,此外,在现实情况下,经常存在没有典型病例患者的情况,导 致教学无法进行。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教师将人体眼球模型教学仪作为临床教学用 具,解决了学生对人体眼球结构仅仅停留在教科书中的认识,为学生或没有临床经验的医 生对眼部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实践指导。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人体眼球教学仪,包括模拟眼球壁、 模拟角膜、模拟虹膜、模拟晶状体、模拟玻璃体、模拟前房、模拟视神经,其主要特征是模拟 眼球壁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模拟巩膜、模拟脉络膜、模拟视网膜;模拟眼球从前到后依次设有 模拟角膜、模拟虹膜、模拟晶状体、模拟玻璃体;在模拟角膜和模拟虹膜之间留有一空腔作 为模拟前房;在模拟虹膜后面安装的模拟晶状体为双凸透镜的透明体;模拟玻璃体充满模 拟眼球的4/5空腔;在模拟眼球壁后方设有与模拟视网膜连接的、具有凹状结构的模拟视 神经。所述模拟眼球壁采用石膏或木材制成。所述模拟角膜由透明的硬塑料制成。所述模拟虹膜由棕黄色硬塑料制成并且中间设有模拟瞳孔。所述模拟晶状体由无色透明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通过提供人体眼球教学仪,供老师教学使用 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为缺少临床经验的医生或学生感性的了 解人体眼球结构提供训练模型的目的。

图1是人体眼球教学仪总体结构图。图2是人体眼球教学仪分体爆炸结构图。其中,1、模拟角膜,2、模拟虹膜,3、模拟晶状体,4、模拟玻璃体,5、模拟巩膜,6、模 拟脉络膜,7、模拟视网膜,8、模拟视神经,9、模拟前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人体眼球教学仪,包括模拟眼球壁、模拟角膜1、模拟虹膜 2、模拟晶状体3、模拟玻璃体4、模拟前房9、模拟视神经8 ;其中,模拟眼球壁由外向内依次 设置模拟巩膜5、模拟脉络膜6、模拟视网膜7 ;模拟眼球从前到后依次设有模拟角膜1、模拟 虹膜2、模拟晶状体3、模拟玻璃体4 ;在模拟角膜1和模拟虹膜2之间留有一空腔作为模拟 前房9 ;在模拟虹膜2后面安装的模拟晶状体3为双凸透镜的透明体;模拟玻璃体4充满模 拟眼球的4/5空腔;在模拟眼球壁后方设有与模拟视网膜7连接的具有凹状结构的模拟视 神经8。模拟眼球壁由石膏或木材制成;模拟角膜1由透明硬塑料制成;模拟虹膜2由棕 黄色硬塑料制成并且中间设有模拟瞳孔;模拟晶状体3由无色透明材料制成。通过采用人体眼球教学仪作为临床教学用具,解决了学生对人体眼球结构仅仅停 留在教科书中的认识,为学生或没有临床经验的医生对眼部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实践指导。
权利要求一种人体眼球教学仪,包括模拟眼球壁、模拟角膜、模拟虹膜、模拟晶状体、模拟玻璃体、模拟前房、模拟视神经,其特征为模拟眼球壁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模拟巩膜、模拟脉络膜、模拟视网膜;模拟眼球从前到后依次设有模拟角膜、模拟虹膜、模拟晶状体、模拟玻璃体;在模拟角膜和模拟虹膜之间留有一空腔作为模拟前房;在模拟虹膜后面安装的模拟晶状体为双凸透镜的透明体;模拟玻璃体充满模拟眼球内的4/5空腔;在模拟眼球壁后方设有与模拟视网膜(7)连接的、具有凹状结构的模拟视神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眼球教学仪,其特征为模拟眼球壁采用石膏或木材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眼球教学仪,其特征为模拟角膜由透明的硬塑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体眼球教学仪,其特征为模拟虹膜由棕黄色硬塑料制成 并且中间设有模拟瞳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体眼球教学仪,其特征为模拟晶状体由无色透明材料制成。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体眼球教学仪,属于医疗器械领域,该教学仪主要包括模拟眼球壁、模拟角膜、模拟虹膜、模拟晶状体、模拟玻璃体、模拟前房、模拟视神经,其主要特征是模拟眼球壁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模拟巩膜、模拟脉络膜、模拟视网膜;模拟眼球从前到后依次设有模拟角膜、模拟虹膜、模拟晶状体、模拟玻璃体;在模拟角膜和模拟虹膜之间留有一空腔作为模拟前房;在模拟虹膜后面安装的模拟晶状体为双凸透镜的透明体;模拟玻璃体充满模拟眼球的4/5空腔内;在模拟眼球壁后方,设有与模拟视网膜连接的、具有凹状结构的模拟视神经。本申请通过提供人体眼球教学仪,供老师教学使用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也为缺少临床经验的医生或学生感性的了解人体眼球结构提供训练模型的目的。
文档编号G09B23/28GK201638451SQ20102016365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0日
发明者刘学英 申请人:刘学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