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9968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面板显示屏运用越来越广泛,宽屏技术成为其中的重要技术项,与此同时,显示面板窄下边框的技术也越来越重要。

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中的阵列基板上设置有多条交叉排列的数据线和扫描线,每条数据线在显示面板下边框的位置通过多条数据线引线引出,此处的数据线引线通常称为扇出走线布线。通常,多条数据线引线(扇出走线布线)位于同一层,采用相同的金属材料制成。由于工艺能力的限制,同层数据线引线的间隔为3μm,数据线引线的宽度也为3μm。由于数据线引线较多,所有数据线引线在同层并排设置使得布线空间变得很大,因此造成显示面板下边框无法变窄,难以实现窄下边框设计,无法满足人们对窄下边框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扇出走线布线结构采用双层布线设计,位于不同导体层上的一一对应的两条走线之间采用过孔连接,此种方式能够保证一一对应连接的各走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还能使得扇出走线的整体宽度变窄,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下边框设计。

本申请有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

扇出走线布线结构,所述扇出走线布线结构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

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所述第一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导体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所述扇出走线布线结构,包括:第一扇出走线组和第二扇出走线组;

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导体层,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的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导体层,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的第一部分中的各走线和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的第二部分中的各走线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过孔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中一一对应连接的的两条走线在所述第一导体层或所述第二导体层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第一导体层或所述第二导体层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不超出与所述第一过孔连接的两条走线的交叠区域所在的范围;

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组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导体层,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组的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导体层,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组的第一部分中的各走线和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组的第二部分中的各走线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过孔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组中一一对应连接的的两条走线在所述第一导体层或所述第二导体层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二过孔在所述第一导体层或所述第二导体层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不超出与所述第二过孔连接的两条走线的交叠区域所在的范围。

可选地,其中:

所述第一过孔的边缘相对于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中与所述第一过孔连接的两条走线的交叠区域边缘的距离0μm<L1<5μm。

可选地,其中:

所述第一过孔的边缘相对于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中与所述第一过孔连接的两条走线的交叠区域边缘的距离为1μm、2μm、3μm或4μm。

可选地,其中:

所述第二过孔的边缘相对于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组中与所述第二过孔连接的两条走线的交叠区域边缘的距离0μm<L2<5μm。

可选地,其中:

所述第二过孔的边缘相对于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组中与所述第二过孔连接的两条走线的交叠区域边缘的距离为1μm、2μm、3μm或4μm。

可选地,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阵列基板;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所述扫描线与所述数据线交叉设置;

多条所述数据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中的各走线和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组中的各走线一一对应连接。

可选地,其中:

多条所述数据线中,排序为奇数的数据线与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中的各走线一一对应连接,排序为偶数的数据线与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组中的各走线一一对应连接;或,多条所述数据线中,排序为偶数的数据线与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中的各走线一一对应连接,排序为奇数的数据线与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组中的各走线一一对应连接。

可选地,其中:

所述扫描线和所述第一导体层同层设置,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第二导体层同层设置。

可选地,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短接环和第二短接环;

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中各走线的远离所述显示区域的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短接环,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组中各走线的远离所述显示区域的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二短接环。

可选地,其中:

所述第一短接环与所述第一导体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二短接环与所述第二导体层同层设置;

或,

所述第一短接环和所述第二短接环与所述第一导体层同层设置;

或,

所述第一短接环和所述第二短接环与所述第二导体层同层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达到了如下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扇出走线布线结构采用双层的布线结构,第一扇出走线组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扇出走线组中的第二部分位于第一导体层,第一扇出走线中的第二部分和第二扇出走线组中的第一部分位于第二导体层,如此双层布线设计,位于不同导体层上的一一对应的两条走线之间采用过孔连接,且过孔在第一导体层或第二导体层所在平面的投影不超出与过孔连接的两条走线的交叠区域所在的范围,此种方式能够保证一一对应连接的各走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还能使得扇出走线的整体宽度变窄,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下边框设计。

本申请中,第一扇出走线组的第一部分中的各走线和第一扇出走线组的第二部分中的各走线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过孔一一对应连接,第一扇出走线组中一一对应连接的的两条走线在第一导体层或第二导体层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且第一过孔在第一导体层或第二导体层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不超出与第一过孔连接的两条走线的交叠区域所在的范围;第二扇出走线组的第一部分中的各走线和第二扇出走线组的第二部分中的各走线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过孔一一对应连接,第二扇出走线组中一一对应连接的的两条走线在第一导体层或第二导体层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且第二过孔在第一导体层或第二导体层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不超出与第二过孔连接的两条走线的交叠区域所在的范围。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的上述设计,使得第一扇出走线组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各走线能够可靠连接,同时使得第二扇出走线组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各走线也能够可靠连接。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的一种构成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中扇出走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2b为图2a中的扇出走线结构沿A-A向的剖视图;

图2c为图2a中的扇出走线结构沿B-B向的剖视图;

图2d为图2a中的扇出走线结构沿C-C向的剖视图;

图2e为本申请中扇出走线布线结构采用双层设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f为对比实施例中扇出走线组采用同层设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扇出走线组中与第一过孔连接的两条走线的交叠区域与第一过孔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扇出走线组中与第二过孔连接的两条走线的交叠区域与第二过孔的位置示意图;

图5为扇出走线交叠区域与过孔的位置关系的第一种对比示意图;

图6为扇出走线交叠区域与过孔的位置关系的第二种对比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包括短接环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包括短接环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包括短接环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包括短接环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耦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耦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参见图1所示为本申请所述显示面板100的构成示意图,该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域10和非显示区域20;

扇出走线布线结构23,扇出走线布线结构23位于非显示区域20;

第一导体层81和第二导体层82,第一导体层81和第二导体层82之间设置有绝缘层83,参见图2a、图2b、图2c和图2d,图2a为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中扇出走线结构的示意图,图2b为图2a中的扇出走线结构沿A-A向的剖视图,图2c为图2a中的扇出走线结构沿B-B向的剖视图,图2d为图2a中的扇出走线结构沿C-C向的剖视图;

参见图2a-图2d,扇出走线布线结构23,包括:第一扇出走线组21和第二扇出走线组22;

第一扇出走线组21的第一部分211位于第一导体层81,第一扇出走线组21的第二部分212位于第二导体层82,第一扇出走线组21的第一部分211中的各走线和第一扇出走线组21的第二部分212中的各走线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过孔31一一对应连接,参见图2b和图2c,第一扇出走线组21中一一对应连接的的两条走线在第一导体层81或第二导体层82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第一过孔31在第一导体层81或第二导体层82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不超出与第一过孔31连接的两条走线的交叠区域所在的范围,参见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扇出走线组中与第一过孔连接的两条走线的交叠区域与第一过孔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地,参见图2b和图2c,本申请中第一过孔31在第一导体层81或第二导体层82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不超出与第一过孔31连接的第一扇出走线组21的第一部分211以及第二部分212的交叠区域。图2b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扇出走线组21的第一部分211以及第二部分212的在第一导体层81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是完全交叠的,除了图2b的此种方式外,第一扇出走线组21的第一部分211以及第二部分212的在第一导体层81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也可以体现为部分交叠。

本申请中,参见图2b和图2d,第二扇出走线组22的第一部分221位于第二导体层82,第二扇出走线组22的第二部分222位于第一导体层81,第二扇出走线组22的第一部分221中的各走线和第二扇出走线组22的第二部分222中的各走线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过孔32一一对应连接,第二扇出走线组22中一一对应连接的的两条走线在第一导体层81或第二导体层82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第二过孔32在第一导体层81或第二导体层82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不超出与第二过孔32连接的两条走线的交叠区域所在的范围,参见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扇出走线组中与第二过孔连接的两条走线的交叠区域与第二过孔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地,参见图2b和图2d,第二过孔32在第一导体层81或第二导体层82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不超出与第二过孔32连接的第二扇出走线组22的第一部分221以及第二部分222的交叠区域。图2b所示实施例中,第二扇出走线组22的第一部分221以及第二部分222的在第一导体层81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是完全交叠的,除了图2b的此种方式外,第二扇出走线组22的第一部分221以及第二部分222的在第一导体层81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也可以体现为部分交叠。

本申请中的扇出走线布线结构23采用双层的布线结构,第一扇出走线组21中的第一部分211和第二扇出走线组22中的第二部分222位于第一导体层81,第一扇出走线中的第二部分212和第二扇出走线组22中的第一部分221位于第二导体层82,参见图2e,图2e为本申请中扇出走线布线结构采用双层设置的一种示意图,此时,相邻两条走线之间沿者布线宽度方向的间距为d1。若将第一扇出走线组21和第二扇出走线组22设为同一导体层上时,第一扇出走线组21中的各走线和第二扇出走线组22中的各走线均需并排设置,参见图2f,图2f为对比实施例中扇出走线组采用同层设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f中,相邻两条走线之间的间距为d2。考虑到工艺的可行性,同层设置时相邻两条走线之间的距离d2需要达到一定的数值,而采用双层设置时,由于相邻两条走线分别位于不同导体层,相邻两条走线之间的间距d1可设置得小于同层设置时相邻两条走线之间的间距d2。本申请将第一扇出走线组21和第二扇出走线组22采用双层布线设计,使相邻两条走线位于不同的导体层,因此相邻两条走线之间沿着布线宽度方向的间距可变小,与此同时整个扇出走线布线结构的布线宽度也将减小,因此,本申请所采用的双层布线设计,使得扇出走线布线结构23的整体宽度变窄,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下边框设计。

此外,本申请中第一扇出走线组21的第一部分211中的各走线和第一扇出走线组21的第二部分212中的各走线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过孔31一一对应连接,第一扇出走线组21中一一对应连接的两条走线在第一导体层81或第二导体层82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部分交叠,且第一过孔31在第一导体层81或第二导体层82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不超出与第一过孔31连接的两条走线的交叠区域所在的范围;第二扇出走线组22的第一部分221中的各走线和第二扇出走线组22的第二部分222中的各走线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过孔32一一对应连接,第二扇出走线组22中一一对应连接的两条走线在第一导体层81或第二导体层82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且第二过孔32在第一导体层81或第二导体层82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不超出与第二过孔32连接的两条走线的交叠区域所在的范围。第一过孔31和第二过孔32的上述设计,使得走线在过孔处的截面面积大于或等于对应过孔的面积,即走线在过孔处可完全覆盖过孔且在过孔处相连的两走线的接触面积等于过孔的横截面积,使得第一扇出走线组21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各走线能够可靠连接,同时使得第二扇出走线组22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各走线也能够可靠连接。

进一步地,本申请中第一过孔31的边缘相对于第一扇出走线组21中与第一过孔31连接的两条走线的交叠区域边缘的距离0μm<L1<5μm,参见图3。图3体现了第一过孔31和与其连接的两条走线的交叠区域25之间的位置关系。将第一过孔31的边缘相对于第一扇出走线组21中与第一过孔31连接的两条走线的交叠区域边缘的距离设计为0μm<L1<5μm,两条走线在第一过孔31处的连接面积即为过孔的大小。

当过孔大小保持不变,将L1设计得小于0μm时,金属走线和绝缘层过孔之间的关系如图5所示,图5为扇出走线交叠区域与过孔的位置关系的第一种对比示意图,与图3所示实施例相比,图5中的过孔与图3中的过孔大小一致,而与过孔连接的两条走线的交叠区域变小,此时,两条走线在过孔处的连接面积将小于过孔的大小,与本申请图3实施例相比,此种方式不利于过孔和走线之间的可靠连接。

当过孔大小保持不变,将L1设计的大于5μm时,走线绝缘层和金属过孔之间的关系如图6所示,图6为扇出走线交叠区域与过孔的位置关系的第二种对比示意图,与图3所示实施例相比,图6中增加了与过孔连接的两条走线的宽度,使得交叠区域的宽度变大,虽然两条走线在过孔处的连接面积与图3相同,都为过孔的大小,但图6实施例增加了走线的宽度,从而增加了整个扇出走线的宽度,此种设计不利于实现窄边框的设计。因此,与图5和图6所示实施方式相比,本申请图3所示实施例中0μm<L1<5μm的设计,既能够确保过孔与走线中金属的可靠电连接,还不会增加扇出走线的整体宽度,有利于实现窄下边框的设计。

可选地,本申请可将第一过孔31的边缘相对于第一扇出走线组21中与第一过孔31连接的两条走线的交叠区域边缘的距离L1设计为1μm、2μm、3μm或4μm,只要在0μm<L1<5μm范围内即可。

进一步地,本申请第二过孔32的边缘相对于第二扇出走线组22中与第二过孔32连接的两条走线的交叠区域边缘的距离0μm<L2<5μm,参见图4。图4所示实施例与图5和图6的对比情况可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与图5和图6的对比情况,二者的对比逻辑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与图3所示实施例类似地,图4所示实施例将第二过孔32的边缘相对于第二扇出走线组22中与第二过孔32连接的两条走线的交叠区域边缘的距离设计为0μm<L2<5μm,既能够确保过孔与走线中金属的可靠电连接,还不会增加扇出走线的整体宽度,同样有利于实现窄下边框的设计。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生产,本申请可将第二过孔32的边缘相对于第二扇出走线组22中与第二过孔32连接的两条走线的交叠区域边缘的距离L2设计为1μm、2μm、3μm或4μm,只要在0μm<L1<5μm范围内即可。

参见图7所示,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包括短接环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本申请中的显示面板100,进一步包括: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包括:位于显示区域10的多条扫描线40和多条数据线50,多条扫描线40与多条数据线50交叉设置;

多条数据线50分别与第一扇出走线组21中的各走线和第二扇出走线组22中的各走线一一对应连接。

本申请中,采用双层布线设置的第一扇出走线组21和第二扇出走线组22将数据线50引出,与现有技术中单层布线的扇出走线相比,大大减小了扇出走线的整体宽度,从而使得本申请中的显示面板100更加容易实现窄下边框的设计。

本申请中的多条数据线50中,排序为奇数的数据线50与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21中的各走线一一对应连接,排序为偶数的数据线50与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组22中的各走线一一对应连接,参见图7所示。当然,多条数据线50中,排序为偶数的数据线50也可与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21中的各走线一一对应连接,排序为奇数的数据线50也可与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组22中的各走线一一对应连接,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上述方案中,相邻两条数据线50分别与位于不同导体层的相邻的第一扇出走线组21中的一走线和第二扇出走线组22中的一走线相连。与相邻数据线50相连的相邻两条扇出走线位于不同的导体层,相邻两条扇出走线之间沿着布线宽度方向的间距可变小,与此同时整个扇出走线结构的布线宽度也将减小,因此在有限的布线空间内有效减小了相邻两条数据线50所连接的两条扇出走线之间的间距,不仅能够满足窄边框的发展趋势,还能够有效避免相邻两条数据线50所连接的两条扇出走线间发生短路的现象。

为了简化制作工艺,本申请中将扫描线40和第一导体层同层设置,将数据线50和第二导体层同层设置。由于第一扇出走线组21的第一部分211位于第一导体层,和数据线50不同层,因此,在将数据线50与第一扇出走线组21的第一部分211进行连接时,需要采用过孔33连接,如图7所示。而由于第二扇出走线的第一部分也位于第二导体层,与数据线50同层,因此第二扇出走线的第一部分可以与数据线50采用同层同材料设置,直接形成电连接,无需使用过孔,参见图7所示。

当然,除了采用图7的设计方式外,本申请还可将扫描线40和第二导体层同层设置,将数据线50和第一导体层同层设置。此时,由于第一扇出走线的第一部分位于第一导体层,和数据线50同层,因此第一扇出走线的第一部分可以与数据线50采用同层同材料设置,直接形成电连接,无需使用过孔;而由于第二扇出走线的第一部分位于第二导体层,与数据线50不同层,因此,在将数据线50与第二扇出走线的第一部分进行连接时,需要采用过孔34连接,如图8所示,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包括短接环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进一步地,本申请中的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一短接环61和第二短接环62;参见图7和图8,从图7和图8可看出,第一扇出走线组21中各走线的远离显示区域10的一端分别连接到第一短接环61,第二扇出走线组22中各走线的远离显示区域10的一端分别连接到第二短接环62。如此设计,通过上述第一短接环61或第二短接环62将检测信号分别传输至第一扇出走线组21和第二扇出走线组22中的各走线,以实现对与第一扇出走线和第二扇出走线连接的数据线50进行短路不良的检测,从而能够尽早的发现不良现象,有利于提高产品良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不影响显示面板100的整体厚度,本申请中的第一短接环61可与第一导体层同层设置,第二短接环62可与第二导体层同层设置。由于第一扇出走线21的第二部分位212于第二导体层,与第一短接环61不同层,因此在将第一扇出走线21的第二部分212中的各走线与第一短接环连接时,需要采用过孔35连接;而由于第二扇出走线22的第二部分222位于第一导体层,与第二短接环62不同层,第二扇出走线22的第二部分222中的第二走线和第二短接环62连接时,需采用过孔36实现电连接,参见图10,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包括短接环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除了上述方式外,本申请中的第一短接环61还可与第二导体层同层设置,第二短接环62可与第一导体层同层设置。由于第一扇出走线21的第二部分位212于第二导体层,与第一短接环61同层,因此在将第一扇出走线21的第二部分212中的各走线与第一短接环61连接时,可直接形成电连接;由于第二扇出走线22的第二部分222位于第一导体层,与第二短接环62位于同一层,因此,第二扇出走线22的第二部分222中的第二走线和第二短接环62可采用同层同材料设置,直接形成电连接,也无需采用过孔连接,参见图9,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包括短接环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当然,本申请中的第一短接环61和第二短接环62也可同层设置,例如将第一短接环61和第二短接环62同时设置到第一导体层上或同时设置到第二导体层上。当将将第一短接环61和第二短接环62同时设置到第一导体层上时,由于第二扇出走线22的第二部分222位于第一导体层,第一扇出走线21的第二部分212位于第二导体层,因此,第二扇出走线22的第二部分222可直接与第二短接环62电连接,第一扇出走线21的第二部分212需通过过孔35与第一短接环61电连接,参见图7。当将第一短接环61和第二短接环62同时设置到第二导体层上时,由于第二扇出走线22的第二部分222位于第一导体层,第一扇出走线21的第二部分212位于第二导体层,因此,第二扇出走线22的第二部分222需通过过孔36与第二短接环62电连接,而第一扇出走线21的第二部分212可直接与第一短接环61电连接,参见图8。

通过以上各实施例可知,本申请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扇出走线布线结构采用双层的布线结构,第一扇出走线组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扇出走线组中的第二部分位于第一导体层,第一扇出走线中的第二部分和第二扇出走线组中的第一部分位于第二导体层,如此双层布线设计,位于不同导体层上的一一对应的两条走线之间采用过孔连接,且过孔在第一导体层或第二导体层所在平面的投影不超出与过孔连接的两条走线的交叠区域所在的范围,此种方式能够保证一一对应连接的各走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还能使得扇出走线的整体宽度变窄,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下边框设计。

第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的显示面板中,第一扇出走线组的第一部分中的各走线和第一扇出走线组的第二部分中的各走线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过孔一一对应连接,第一扇出走线组中一一对应连接的的两条走线在第一导体层或第二导体层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且第一过孔在第一导体层或第二导体层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不超出与第一过孔连接的两条走线的交叠区域所在的范围;第二扇出走线组的第一部分中的各走线和第二扇出走线组的第二部分中的各走线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过孔一一对应连接,第二扇出走线组中一一对应连接的的两条走线在第一导体层或第二导体层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且第二过孔在第一导体层或第二导体层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不超出与第二过孔连接的两条走线的交叠区域所在的范围。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的上述设计,使得第一扇出走线组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各走线能够可靠连接,同时使得第二扇出走线组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各走线也能够可靠连接。

第三、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的显示面板中,位于阵列基板上的数据线通过第一扇出走线组和第二扇出走线组引出,并连接到第一短接环或第二短接环,通过第一短接环和第二短接环可以对数据线进行短路不良的检测,从而能够尽早发现线路不良,有利于提高产品良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