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装订装置以及纸张装订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40705发布日期:2019-05-22 03:59阅读:889来源:国知局
纸张装订装置以及纸张装订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纸张装订装置以及纸张装订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一种纸张装订装置,将胶带粘贴于多张纸张的边缘部,将多张纸张彼此装订的纸张装订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至4)。

在使用该纸张装订装置时,使用者预先使多张纸张形成为沿着纸张的主面,在与纸张的边缘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基准方向上台阶状地错开的状态。并且,通过纸张装订装置,将胶带粘贴于多张纸张的边缘部。从而,使胶带粘贴于各纸张的面积增加,能够将胶带确实地粘贴于各纸张。

但是,当将胶带这样地粘贴于多张纸张时,随着纸张的数量增加,作为多张纸张整体,在基准方向上错开的长度变长,变得难以使用多张纸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纸张装订装置及纸张装订方法,抑制作为多张纸张整体的基准方向的长度,能够将胶带确实地粘贴于多张纸张。

实施方式的纸张装订装置包括:移动部,纸张摞连结体通过胶带粘贴于纸张摞中的多张纸张的边缘部而成,所述纸张摞通过所述多张纸张在厚度方向上重叠而成,所述移动部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夹持所述纸张摞连结体的同时使所述纸张摞连结体在沿着所述多张纸张的主面的基准方向上移动;以及弯曲部,使向所述基准方向中的第一方向移动的所述纸张摞的所述第一方向的端部弯曲,并使所述多张纸张各自的边缘部的位置彼此在所述基准方向上错开,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多张纸张的所述边缘部朝向所述多张纸张的外部。

在实施方式的纸张装订方法中,纸张摞连结体通过胶带粘贴于纸张摞中的多张纸张的边缘部而成,所述纸张摞通过所述多张纸张在厚度方向上重叠而成,在所述纸张装订方法中,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夹持所述纸张摞连结体的同时使所述纸张摞连结体在沿着所述多张纸张的主面的基准方向中的第一方向移动并且使所述纸张摞的所述第一方向的端部弯曲,并使所述多张纸张各自的边缘部的位置彼此在所述基准方向上错开,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多张纸张的所述边缘部朝向所述多张纸张的外部,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夹持所述纸张摞连结体的同时使所述纸张摞连结体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通过一实施方式的纸张装订装置装订的纸张摞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2为在一实施方式的纸张装订装置中剖切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3为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纸张装订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侧面观察一实施方式的纸张装订装置的粘贴单元的剖视图。

图5为从前方观察一实施方式的纸张装订装置的粘贴单元的立体图。

图6为从后方观察一实施方式的纸张装订装置的立体图。

图7为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纸张装订装置中的连杆机构的主视图。

图8为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纸张装订装置中的第一导向板及胶带座的侧视图。

图9为说明一实施方式的纸张装订方法中的移动、弯曲、按压工序的图。

图10为说明一实施方式的纸张装订方法中的返回工序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纸张装订装置、11…粘贴单元(粘贴部)、12c…底部(限制部)、67…移动部、68…弯曲部、69…按压部、201…纸张摞、202…纸张、202a…主面、202b…边缘部、206…胶带、211…纸张摞连结体、d…厚度方向、f…基准方向、f1…第一方向、f2…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的纸张装订装置及纸张装订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纸张装订装置为将胶带206确实地粘贴于图1所示的纸张摞201的装置。纸张摞201通过多张纸张202在多张纸张202的厚度方向d上重叠而构成。在此,规定沿着多张纸张202的主面202a、与多张纸张202的边缘部202b所延伸的延伸方向e正交(交叉)的基准方向f。例如在厚度方向d上观察时,各纸张202为分别具有在延伸方向e上延伸的边缘部(边缘部202b等)以及在基准方向f上延伸的边缘部的矩形状。

纸张摞201被预先以多张纸张202各自的边缘部202b的基准方向f的位置彼此相同的方式被整理。以下,将多张纸张202被这样整理的状态称为纸张摞201的排列状态。

在胶带206中,非粘接性的基材层206a和粘接性的粘接层206b层叠。基材层206a及粘接层206b的材质、厚度等没有特别的限定。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纸张装订装置1包括:粘贴单元(粘贴部)11、粘贴增强单元66。

以下,对于纸张装订装置1,沿着水平面,规定作为粘贴单元11以及粘贴增强单元66排列的方向即前后方向x并说明。将前后方向x中的、粘贴增强单元66相对于粘贴单元11的方向称为前方,将其相反方向称为后方。并且,沿着水平面,规定与前后方向x正交的左右方向y以及上下方向z。

粘贴单元11包括:框架12、第一手柄13、胶带送出部14、胶带切割部15、一对第一导向板16。

框架12通过钢板等形成为箱状。框架12以胶带送出部14以及胶带切割部15能够进行规定的动作的方式支承。在该例中,框架12也兼作粘贴增强单元66用的框架。

如图2至图5所示,胶带送出部14包括:第一轴18、第一缺齿齿轮19、第一正齿轮20、第一带轮22、第一传动带23、第二带轮24、送出辊25、26、供给辊28、卷取辊29。

第一轴18在框架12的后方的部分,以能够围绕沿着左右方向y的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框架12。第一手柄13被固定于第一轴18的左端部。第一手柄13能够围绕沿着左右方向y的旋转轴旋转。

第一缺齿齿轮19被固定于第一轴18的左端部。如图4所示,第一缺齿齿轮19包括:齿轮主体19a、多个齿19b。此外,在图4中,示意性示出多个齿19b。

齿轮主体19a形成为圆板状。多个齿19b在齿轮主体19a的外周面,设置于齿轮主体19a的周方向上的一部分的范围内。

如图4及图5所示,第二轴32及第三轴33以能够围绕沿着左右方向y的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框架12。第二轴32相比第一轴18配置于上方。第三轴33相比第二轴32配置于前方。

第一正齿轮20被固定于第二轴32。第一正齿轮20的齿能够与第一缺齿齿轮19的齿19b啮合。在第一缺齿齿轮19的齿19b与第一正齿轮20的齿啮合时,当使第一缺齿齿轮19旋转时,第一正齿轮20旋转。另一方面,在第一缺齿齿轮19的齿19b不与第一正齿轮20的齿啮合时,即使使第一缺齿齿轮19旋转,第一正齿轮20也不旋转。

如图3所示,第一带轮22相比第二轴32中的第一正齿轮20被固定于右侧。第一传动带23卷绕于第一带轮22。

如图4及图5所示,第二带轮24被固定于第三轴33。第一传动带23卷绕于第二带轮24。当第一带轮22旋转时,第一带轮22旋转的力经由第一传动带23被传递至第二带轮24,从而第三轴33旋转。

如图2所示,送出辊25、26以沿着左右方向y延伸的方式配置。送出辊26相比送出辊25配置于上方。

送出辊25被固定于第三轴33。送出辊26以能够围绕沿着左右方向y的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框架12。送出辊26通过未图示的弹簧被向下方施力。

供给辊28以及卷取辊29以能够围绕沿着左右方向y的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框架12。

供给辊28的下端部被配置于送出辊25、26的后方。胶带206a及剥离纸207以层叠的状态被卷绕于供给辊28。胶带206a为胶带206被较短地切割为一定长度之前的胶带。剥离纸207覆盖胶带206a的粘接层206b。

卷取辊29被配置于送出辊25、26的上方。剥离纸207被卷绕于卷取辊29。

如图2及图5所示,在剥离纸207被输送的路径上,配置有导销35和导辊36。导销35从胶带206a剥下剥离纸207。导辊36在剥离纸207被输送的路径上保持为使剥离纸207张紧的状态。

例如,通过未图示的连动机构,供给辊28对应于第二轴32旋转。如图6所示,第二传动带37卷绕于供给辊28及卷取辊29。因此,当第二轴32旋转时,供给辊28及卷取辊29旋转。

这样构成的胶带送出部14如下动作。

当使用者使第一手柄13旋转时,在第一缺齿齿轮19的齿19b啮合于第一正齿轮20的齿的期间(以下,也称为送出期间),送出部14如下动作。供给辊28旋转,将胶带206a及剥离纸207向前方送出。送出辊25、26旋转,将胶带206a及剥离纸207在上下方向z上夹持的同时向前方送出。导销35从胶带206a剥下剥离纸207。卷取辊29旋转,卷取剥离纸207。

这样,在送出期间内,胶带206a通过胶带送出部14被向前方送出一定长度。

如图2及图3所示,胶带切割部15包括:第一锥齿轮39、第二锥齿轮40、第二缺齿齿轮41、连杆机构42、旋转刀具43、胶带座44。

第一锥齿轮39被同轴地固定于第一轴18。第二锥齿轮40被固定于第四轴48的后端部。第四轴48以能够围绕沿着前后方向x的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框架12。

第二缺齿齿轮41被固定于第四轴48的前端部。如图3及图7所示,第二缺齿齿轮41与第一缺齿齿轮19同样地构成,包括齿轮主体41a和多个齿41b。多个齿41b在齿轮主体41a的外周面,设置于齿轮主体41a的周方向上的一部分的范围内。

如图7所示,连杆机构42使用公知的切比雪夫连杆机构。以下,以将连杆机构42的结构简化后的示例进行说明。例如,连杆机构42包括:第二正齿轮50、第一连杆构件51、第二连杆构件52。

第二正齿轮50被固定于第五轴55。第五轴55以能够围绕沿着前后方向x的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框架12。

第二正齿轮50的齿能够与第二缺齿齿轮41的齿41b啮合。在第二缺齿齿轮41的齿41b与第二正齿轮50的齿啮合时,当使第二缺齿齿轮41旋转时,第二正齿轮50旋转。另一方面,在第二缺齿齿轮41的齿41b不与第二正齿轮50的齿啮合时,即使使第二缺齿齿轮41旋转,第二正齿轮50也不旋转。

第一连杆构件51及第二连杆构件52形成为棒状。

第一连杆构件51的第一端部通过第一销56能够旋转地连接于第二正齿轮50的外边缘部。在第一连杆构件51的第二端部通过第二销57而能够旋转地连接有旋转刀具43。

第二连杆构件52的第一端部通过第三销58而能够旋转地连接于框架12。第二连杆构件52的第二端部通过第四销59而能够旋转地连接于第一连杆构件5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

在此,将第五轴55的中心与第一销56的中心的距离设为l1。同样地,将第一销56的中心与第四销59的中心的距离设为l2。将第四销59的中心与第二销57的中心的距离设为l3。将第五轴55的中心与第三销58的中心的距离设为l4。将第三销58的中心与第四销59的中心的距离设为l5。此时,在该例的连杆机构42中,以距离l1~l5满足(1)式的方式进行设定。

l1:l2:l3:l4:l5=1:2.5:2.5:2:2.5(1)

如后所述,当旋转刀具43向下方移动时,胶带座44配置于与旋转刀具43的下端部接触的位置。

这样构成的胶带切割部15如下动作。

当使用者使第一手柄13旋转时,在第二缺齿齿轮41的齿41b啮合于第二正齿轮50的齿的期间(以下,也称为切割期间),胶带切割部15如下动作。第二正齿轮50经由第二缺齿齿轮41向围绕第五轴55的方向a1旋转。在旋转刀具43向下方移动的状态下,在与胶带座44接触的同时向方向a2移动。此时,旋转刀具43切断胶带206a。此外,当旋转刀具43切断胶带206a时,剥离纸207被从胶带206a剥离。胶带206a中,以粘接层206b相比基材层206a位于上方的方式而配置。

当使第一手柄13进一步旋转时,在旋转刀具43向上方移动的状态下,在离开胶带座44的位置向方向a3移动。

由于将切比雪夫连杆机构用于连杆机构42,因此,在使旋转刀具43接触于胶带座44而切断胶带206a之后,能够在使旋转刀具43离开胶带座44的状态下返回原来的位置。

在使第一手柄13旋转一圈的期间内,前述的送出期间和切割期间以期间不重复地各产生一次的方式,决定第一缺齿齿轮19的多个齿19b的范围以及第二缺齿齿轮41的多个齿41b的范围。因此,在使第一手柄13旋转一圈时,在送出期间内,胶带206a被向前方送出一定长度。并且,在切割期间内,一定长度的胶带206a被切断而成为胶带206。

如图2及图3所示,一对第一导向板16,通过前后方向x成为厚度方向的板材形成。一对第一导向板16在前后方向x上空开间隙配置。如图8所示,一对第一导向板16在下端部相比胶带座44配置于前方且上方的状态下,被固定于框架12。

在制造通过旋转刀具43切断的胶带206时,胶带206配置于一对第一导向板16的下方。此时,如下配置胶带206:胶带206从一对第一导向板16中的前方的第一导向板16延伸至前方,胶带206从一对第一导向板16中的后方的第一导向板16延伸至后方。

在一对第一导向板16之间,将纸张摞201向图1至图8所示的基准方向f中的、从多张纸张202的边缘部202b朝向多张纸张202的外部的第一方向f1供给。多张纸张202的边缘部202b为纸张摞201的第一方向f1的端部。

于是,构成了胶带206粘贴于纸张摞201中的多张纸张202的边缘部202b的纸张摞连结体211。此时,胶带206以粘接层206b成为内侧的方式粘贴于纸张摞201。粘贴单元11将胶带206粘贴于多张纸张202的边缘部202b。

如图2及图3所示,粘贴增强单元66包括:移动部67、弯曲部68、按压部69。

移动部67包括:第二手柄72、第一驱动辊73、第二驱动辊74、第一传动带75、第一从动辊76、第二从动辊77。

如图2所示,在框架12的前后方向x的中间部,第一轴80及第二轴81以能够围绕沿着左右方向y的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框架12。第二轴81相比第一轴80配置于后方且上方。

第一驱动辊73被固定于第一轴80中的左右方向y的中央部。第二手柄72被固定于第一轴80的左端部(参照图3)。第二手柄72能够围绕沿着左右方向y的旋转轴旋转。

第二驱动辊74被固定于第二轴81中的左右方向y的中央部。第二驱动辊74的直径小于第一驱动辊73的直径。第二驱动辊74的后端部的位置以及第一驱动辊73的后端部的位置在前后方向x上彼此相同。

第一传动带75分别卷绕于第一驱动辊73以及第二驱动辊74。

第三轴82相比第一轴80配置于后方。第三轴82通过支承构件83,以能够围绕沿着左右方向y的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的同时,被朝向前方施力。第一轴80以及第三轴82的位置在上下方向z上相互相同。

第四轴84相比第二轴81配置于后方。第四轴84通过支承构件85,以能够围绕沿着左右方向y的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的同时,被朝向前方施力。第二轴81以及第四轴84的位置在上下方向z上相互相同。

支承构件83、85被固定于框架12。

第一从动辊76被固定于第三轴82中的左右方向y的中央部。第二从动辊77被固定于第四轴84中的左右方向y的中央部。从动辊76、77的直径以及第二驱动辊74直径相互相同。

第一驱动辊73和第一从动辊76在前后方向x上接触或者对置。第二驱动辊74和第二从动辊77在前后方向x上接触或者对置。从动辊76、77能够抵抗支承构件83、85的作用力而向后方移动。

当使第二手柄72旋转时,第一驱动辊73经由第一轴80旋转。进一步,第一驱动辊73旋转的力经由第一传动带75被传递至第二驱动辊74,第二驱动辊74旋转。

这样,第一驱动辊73及第一从动辊76、第二驱动辊74及第二从动辊77的各个在厚度方向d上夹持纸张摞连结体211的同时,使其在基准方向f上移动。

通过第二驱动辊74及第二从动辊77形成的夹持部n1相比粘贴单元11的一对第一导向板16配置于下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导向板89相比通过第一驱动辊73及第一从动辊76形成的夹持部n2配置于下方。此外,通过第二导向板89及第一驱动辊73构成使多张纸张202的边缘部202b弯曲的弯曲部68。

第二导向板89包括:第一分割片90和第二分割片91。第一分割片90以随着朝向前方而逐渐朝向下方的方式倾斜。在第一分割片90的前端部设置有朝向后方且下方倾斜地突出的突部92。

第二分割片91从第一分割片90的前端部向前方延伸。在第二分割片91的前端部,可以形成有在上下方向z上贯通第二分割片91的缺口(未图示)。第二分割片91相比第一驱动辊73配置于下方。

例如,第二导向板89通过突部92被支承于框架12,能够围绕沿着左右方向y的轴线旋转。就第二导向板89而言,在以第二分割片91朝向下方移动的方式被弹簧93施力的状态下,被保持于图2的位置。第二导向板89通过接触未图示的保持构件等,被保持于图2的位置。

当抵抗弹簧93的作用力而使第二导向板89围绕突部92旋转时,第二导向板89移动至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也就是说,第一分割片90朝向下方移动,第二分割片91朝向上方移动。

此外,第二导向板89可以被固定于框架12。

缺口12b形成于框架12中的左右方向y成为厚度方向的侧板12a。为了避免与纸张摞连结体211的干涉,缺口12b以相对于夹持部n1、n2以及第二导向板89与第一驱动辊73的间隙,对应于左右方向y的方式形成。

缺口12b相对于第一驱动辊73的下端部,相比对应于左右方向y的位置延伸至前方的底部12c。

当纸张摞连结体211从后方接触缺口12b的底部12c时,纸张摞连结体211不能进一步向前方(第一方向f1)移动。缺口12b的底部12c作为限制纸张摞连结体211的前方的移动范围的限制部而发挥作用。

第五轴96相比第一驱动辊73配置于下方。第五轴96通过支承构件97,以能够围绕沿着左右方向y的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的同时,被朝向上方施力。支承辊98被固定于第五轴96中的左右方向y的中央部。通过上述的第五轴96、支承构件97以及支承辊98,构成将胶带206朝向多张纸张202的边缘部202b按压的按压部69。

此外,支承辊98也可以通过形成于第二导向板89的第二分割片91的缺口,能够向第二分割片91的上方移动。

下面,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纸张装订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粘贴工序(动作1)中,使用者使第一手柄13向规定的方向旋转一圈。于是,如图8所示,被切断的胶带206配置于一对第一导向板16的下方。此时,胶带206以粘接层206b位于上方的方式配置。将在一对第一导向板16之间处于对齐状态的纸张摞201向第一方向f1供给。于是,纸张摞201通过纸张摞201的自重相对于胶带206向下方移动,如图1所示,胶带206卷付于多张纸张202的边缘部202b。构成了胶带206粘贴于纸张摞201中的多张纸张202的边缘部202b的纸张摞连结体211。

纸张摞连结体211由于自重向第二驱动辊74以及第二从动辊77的夹持部n1落下。

接着,在移动、弯曲、按压工序(动作3)中,使移动部67的第二手柄72向规定的方向旋转。从而,通过第二驱动辊74及第二从动辊77、第一驱动辊73及第一从动辊76在厚度方向d上夹持纸张摞连结体211的同时,使纸张摞连结体211向第一方向f1(下方)移动。并且,通过弯曲部68,使多张纸张202的边缘部202b在分别平行于厚度方向d以及基准方向f的面上弯曲。

在通过第二驱动辊74及第二从动辊77夹持纸张摞连结体211时,第二从动辊77对应于纸张摞连结体211的厚度而在前后方向x上移动。关于第一从动辊76也与第二从动辊77同样。

在使多张纸张202的边缘部202b弯曲时,多张纸张202的边缘部202b接触第二导向板89的第一分割片90。纸张摞连结体211抵抗弹簧93的作用力而使第二导向板89围绕突部92旋转。纸张摞连结体211在第一驱动辊73与第二导向板89之间沿着第一驱动辊73的外周面移动。由于第二导向板89的第二分割片91以接近第一驱动辊73的下端部的方式向上方(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移动,因此,能够使多张纸张202的边缘部202b确实地完全。

通过移动部67使构成纸张摞连结体211的各纸张202向下方移动的移动量彼此相同。另一方面,弯曲的多张纸张202中的内侧的纸张202和外侧的纸张202的曲率半径不同。

因此,如图9所示,多张纸张202各自的边缘部202b的位置在沿着主面202a的基准方向f上相互错开。具体而言,越内侧的纸张202的边缘部202b,越配置于向第一方向f1推进的位置。

胶带206在多张纸张202的厚度方向d上被拉伸。

纸张摞连结体211接触框架12的缺口12b的底部12c,即使使第二手柄72旋转,纸张摞连结体211也不再能够向第一方向f1移动的话,则停止第二手柄72的旋转。于是,按压部69的支承辊98,朝向在基准方向f上相互错开的多张纸张202各自的边缘部202b,将胶带206向上方按压。胶带206的粘接层206b进入在厚度方向d上相邻的多张纸张202的边缘部202b之间。

接着,在返回工序(动作5)中,使第二手柄72向规定的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从而,通过第二驱动辊74及第二从动辊77、第一驱动辊73及第一从动辊76在厚度方向d上夹持纸张摞连结体211的同时,使纸张摞连结体211向与第一方向f1相反的第二方向f2移动。

于是,由于越内侧的纸张202的边缘部202b越向第二方向f2推进,因此,如图10所示,成为多张纸张202各自的边缘部202b的基准方向f的位置彼此相同的纸张摞201的对齐状态。在胶带206的粘接层206b进入多张纸张202的边缘部202b之间的状态下,胶带206在厚度方向d上收缩。当胶带206返回原先的长度时,以将纸张202的边缘部202b彼此向厚度方向d拉近的方式收缩。因此,胶带206确实地被粘贴于多张纸张202的边缘部202b。

第二导向板89通过弹簧93的作用力而返回图2所示的位置。如上,纸张装订方法的全部工序结束,制造了胶带206被确实地粘贴于多张纸张202的边缘部202b的纸张摞连结体211。

如以上所说明的,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纸张装订装置1以及纸张装订方法,通过移动部67(在移动、弯曲、按压工序中)使纸张摞连结体211向第一方向f1移动的同时,在通过弯曲部68使多张纸张202的边缘部202b弯曲时,多张纸张202各自的边缘部202b在基准方向f上相互错开。此时,在厚度方向d上被拉伸的胶带206进入多张纸张202的边缘部202b之间的状态下,胶带206在厚度方向d上收缩。当胶带206返回原先的长度时,以将纸张202的边缘部202b彼此向厚度方向d拉近的方式收缩。因此,胶带206确实地被粘贴于多张纸张202的边缘部202b。

并且,当通过移动部67使纸张摞连结体211在第二方向f2上移动时,在胶带206粘贴于纸张摞201的状态下,纸张摞201成为对齐状态。由于纸张摞201成为对齐状态,所以作为多张纸张202整体的基准方向f的长度,被抑制为纸张202的一张的长度。

因此,抑制作为多张纸张202整体的基准方向f的长度,能够将胶带206确实地粘贴于多张纸张202

纸张装订装置1具备按压部69。从而,能够将胶带206更确实地粘贴于多张纸张202的边缘部202b。

纸张装订装置1具备粘贴单元11。因此,纸张装订装置1能够自动地进行将胶带206粘贴于多张纸张202的边缘部202b的粘贴工序。

纸张装订装置1具备缺口12b的底部12c因此,能够抑制纸张摞连结体211在纸张装订装置1内过度地向第一方向f1移动。此外,在纸张摞连结体211接触缺口12b的底部12c的状态下,由于能够通过按压部69按压胶带206,因此,能够通过按压部69确实地使胶带206按压。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纸张装订装置1可以不具备粘贴单元11而仅通过粘贴增强单元66构成。这种情况下,使用者预先将胶带206粘贴于对齐状态的纸张摞201而构成纸张摞连结体211。并且,将该纸张摞连结体211插入粘贴增强单元66而使用。

纸张装订装置1也可以不具备按压部69。缺口12b的底部12c可以不形成于框架12。

使用者通过手动使手柄13、72旋转而使第一轴18、80旋转,但也可以通过电机等使第一轴18、80自动地旋转。

根据以上说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通过具有弯曲部68,抑制作为多张纸张202整体的基准方向f的长度,能够将胶带206确实地粘贴于多张纸张202。

已经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上述实施方式仅为例示,并无意限定发明的范围。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上述的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与包含于发明的范围或主旨同样地,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和其均等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