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控制液晶屏背光亮度的控制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81581发布日期:2021-04-06 12:29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控制液晶屏背光亮度的控制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液晶屏背光亮度的控制板。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液晶屏的背光控制主要包括电流驱动和电压驱动二种模式,即通过将液晶屏的pwm(pulsewidth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的输入端直接连接到驱动芯片,由驱动芯片完成对输出电压或电流的调节,进而调节显示屏的亮度,这种形式实际上通过pwm驱动芯片内部完成数字到模拟的转换,该方法不仅会降低线性度,使精度变差,而且输出的电流、电压最大值受pwm占空比控制,当pwm发生错误时,会导致液晶屏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控制液晶屏背光亮度的控制板,控制精度较高,且比较安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控制液晶屏背光亮度的控制板,包括dc-dc转换器和开关元件,还包括逻辑处理器、比较驱动器、反馈比较器和电流采样元件,所述dc-dc转换器与液晶屏连接,外部pwm、en信号和所述反馈比较器的输出端与逻辑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逻辑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比较驱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比较驱动器的输出端与开关元件连接,用于控制开关元件的通断,进而对液晶屏的亮度进行控制,所述开关元件与液晶屏和电流采样元件连接,所述电流采样元件的输出端与反馈比较器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元件选用型号为2908的场效应管。

进一步的,所述电流采样元件包括四个相互并联的第一电阻r1。

进一步的,所述比较驱动器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与逻辑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负极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其输出端与开关元件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与与外部电源之间设置有相互并联的第一分压电阻r2和第二分压电阻r3,所述第二分压电阻r3上串联第一电容c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电源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接地端接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开关元件之间串联有第四电阻r4,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电源端之间并联有第五电阻r5。

进一步的,所述反馈比较器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与电流采样元件连接,正极输入端与外部电压连接,输出端与逻辑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二运算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与外部电压之间并联有第三分压电阻r5和第四分压电阻r6,所述第四分压电阻r6上串联第二电容c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用于控制液晶屏背光亮度的控制板,包括dc-dc转换器和开关元件、逻辑处理器、比较驱动器、反馈比较器和电流采样元件,dc-dc转换器与液晶屏连接,外部pwm、en信号和反馈比较器的输出端与逻辑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逻辑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比较驱动器的输入端连接,比较驱动器的输出端与开关元件连接,用于控制开关元件的通断,进而对液晶屏的亮度进行控制,开关元件与液晶屏和电流采样元件连接,电流采样元件的输出端与反馈比较器的输入端连接,外部控制信号en、pwm与反馈比较器的输出经逻辑处理器后,控制比较驱动器,进而控制开关元件的通断,从而控制液晶屏的背光亮度,控制精度较高,同时,电流采样元件将液晶屏的电流通过反馈比较器输入到逻辑处理器,能够实时调整开关元件的通断,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控制液晶屏背光亮度的控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比较驱动器、开关元件的电路图;

图3为反馈比较器、电流采样元件的电路图。

图中:1-dc-dc转换器,2-开关元件,3-逻辑处理器,4-比较驱动器,5-反馈比较器,6-电流采样元件,7-液晶屏,8-第一运算放大器,9-第二运算放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控制液晶屏背光亮度的控制板,包括dc-dc转换器1(directcurrent-directcurrentconverter,转变输入电压后有效输出固定电压的电压转换器)和开关元件2、逻辑处理器3、比较驱动器4、反馈比较器5和电流采样元件6,dc-dc转换器1与液晶屏7连接,外部pwm、en信号和反馈比较器5的输出端与逻辑处理器3的输入端连接,逻辑处理器3的输出端与比较驱动器4的输入端连接,比较驱动器4的输出端与开关元件2连接,用于控制开关元件2的通断,进而对液晶屏7的亮度进行控制,开关元件2与液晶屏7和电流采样元件6连接,电流采样元件6的输出端与反馈比较器5的输入端连接。

参见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开关元件2选用型号为2908的场效应管,场效应管的s极连接液晶屏发光管的阴极,场效应管的g极连接比较驱动器4的输出,场效应管的d极连接电流采样元件6。

电流采样元件6包括四个相互并联的第一电阻r1,其均为一端与开关元件2的d极连接,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r1的阻值均为0.27欧姆,液晶屏7的最大亮度时的电流是1.2a,经电流采样元件6后,电压为0.1v,接到反馈比较器5的负端,依据液晶屏的特点,反馈比较器5的最大接收电流是1.8a,对应的反馈电压是0.14v,所以反馈比较器5的正端输入电压确定为0.14v。

比较驱动器4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8,第一运算放大器8的正极输入端与逻辑处理器3的输出端连接,负极输入端与外部电源(5v)连接,其输出端与开关元件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8的负极输入端与与外部电源之间设置有相互并联的第一分压电阻r2和第二分压电阻r3,第二分压电阻r3上串联第一电容c1。

第一运算放大器8的电源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接地端接地,第一运算放大器8的输出端与开关元件2之间串联有第四电阻r4,第一运算放大器8的输出端与电源端之间并联有第五电阻r5。

反馈比较器5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9,第二运算放大器9的负极输入端与电流采样元件6连接,正极输入端与外部电压连接,输出端与逻辑处理器3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9的正极输入端与外部电压之间并联有第三分压电阻r5和第四分压电阻r6,第四分压电阻r6上串联第二电容c2,第三分压电阻r5和第四分压电阻r6的阻值为10k,270欧姆。

本实用新型的外部控制信号en、pwm与反馈比较器5的输出经逻辑处理器3后,控制比较驱动器4,进而控制开关元件2的通断,从而控制液晶屏7的背光亮度。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控制液晶屏背光亮度的控制板,包括dc-dc转换器(1)和开关元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逻辑处理器(3)、比较驱动器(4)、反馈比较器(5)和电流采样元件(6),所述dc-dc转换器(1)与液晶屏(7)连接,外部pwm、en信号和所述反馈比较器(5)的输出端与逻辑处理器(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逻辑处理器(3)的输出端与比较驱动器(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比较驱动器(4)的输出端与开关元件(2)连接,用于控制开关元件(2)的通断,进而对液晶屏(7)的亮度进行控制,所述开关元件(2)与液晶屏(7)和电流采样元件(6)连接,所述电流采样元件(6)的输出端与反馈比较器(5)的输入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液晶屏背光亮度的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元件(2)选用型号为2908的场效应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液晶屏背光亮度的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采样元件(6)包括四个相互并联的第一电阻r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液晶屏背光亮度的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驱动器(4)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8),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8)的正极输入端与逻辑处理器(3)的输出端连接,负极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其输出端与开关元件(2)的输入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液晶屏背光亮度的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8)的负极输入端与外部电源之间设置有相互并联的第一分压电阻r2和第二分压电阻r3,所述第二分压电阻r3上串联第一电容c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液晶屏背光亮度的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8)的电源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接地端接地,第一运算放大器(8)的输出端与开关元件(2)之间串联有第四电阻r4,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8)的输出端与电源端之间并联有第五电阻r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液晶屏背光亮度的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比较器(5)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9),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9)的负极输入端与电流采样元件(6)连接,正极输入端与外部电压连接,输出端与逻辑处理器(3)的输入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液晶屏背光亮度的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运算放大器(9)的正极输入端与外部电压之间并联有第三分压电阻r5和第四分压电阻r6,所述第四分压电阻r6上串联第二电容c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液晶屏背光亮度的控制板,涉及显示器控制领域,该控制板包括包括DC‑DC转换器和开关元件、逻辑处理器、比较驱动器、反馈比较器和电流采样元件,所述DC‑DC转换器与液晶屏连接,外部PWM、EN信号和所述反馈比较器的输出端与逻辑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逻辑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比较驱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比较驱动器的输出端与开关元件连接,用于控制开关元件的通断,进而对液晶屏的亮度进行控制,所述开关元件与液晶屏和电流采样元件连接,所述电流采样元件的输出端与反馈比较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控制精度较高,且比较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周传煌;江从茂;刘珺钰;耿磊;曹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华之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