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菌细胞囊泡粘连于目的区室的模型教具

文档序号:26127205发布日期:2021-08-03 13:12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菌细胞囊泡粘连于目的区室的模型教具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菌细胞囊泡粘连于目的区室的模型教具。



背景技术:

在生物学领域,真菌细胞运输囊泡粘连于目的区室的三种形式。

活化。囊泡与目的区室受体膜发生融合,首先需要囊泡表面rabgtpase的活化。rabgtpase是一类小分子gtpase,作为囊泡融合的分子开关,是囊泡融合的关键蛋白。在相应的rab鸟苷酸交换因子(rab-gef)作用下,囊泡上的rabgtpase转变为rabgtp活性状态,进而介导后续的囊泡融合过程。

粘连。粘连作用存在三种可能的机制:1、囊泡膜上的rabgtp与目的膜上的活性多亚基粘连复合体(multisubunittetheringcomplexe,mtc)相互识别并结合,从而使囊泡与目的区室发生粘连;2、囊泡膜上的包被蛋白(coat)与目的膜上的多亚基粘连复合体相互识别并实现粘连;3、在rabgtp作用下,囊泡膜与目的膜上的卷曲螺旋黏附因子(coiled-coiltether,cct)相互配对并结合,作为囊泡膜与目的区室间的桥梁,使囊泡与目的区室发生粘连。

锚定。当囊泡与目的区室发生粘连后,囊泡膜上的v-snare与目的膜上带有地址签的t-snare蛋白相互配对并结合,从而使囊泡稳定锚定于目的膜。囊泡与目的区室的粘连是一种松散的相互作用,而锚定是一种紧密、稳定的相互作用(watersetal.1999)。

融合。囊泡膜与目的膜间相互结合的snare折叠成特异性的四螺旋束状复合物,使囊泡膜与目的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相互靠近并进行融合,囊泡内容物释放至目的区室内部或质膜外(jahnandscheller,2006)。

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一般采用图片或者动画形式进行讲解。但是图片或者动画都是平面的,不够生动,学生对于真菌细胞运输囊泡粘连于目的区室的三种形式还是理解的不够透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维立体的真菌细胞囊泡粘连于目的区室的模型教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菌细胞囊泡粘连于目的区室的模型教具,包括底座、本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和第三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的末端活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二连接体的末端活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三连接体的末端活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

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棒形体、折角体、球体,所述第二连接体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棒形体、折角体、v形体,所述第三连接体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梭状体,

所述本体包括环形体及设置在所述环形体内圈的灯罩,所述环形体内圈内固定设置有led灯带,所述环形体内圈设置有电线槽,所述电线槽内设置有与所述led灯带电连接的电线,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电源。

上述技术方案中,电源可以采用可充电的锂电池,采用锂电池时在底座上相应的设置有充电口。电源也可采用干电池。

灯罩采用透明的柔性材料制作,具有弹性。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环形体内圈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一端与所述灯罩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充气装置。

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充气装置为电动气泵。

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第三连接体内部设置有电线槽,所述电线通过所述电线槽连接电源与led灯及电动气泵。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底面上设置有电池槽。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源设置有与其配合的遥控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遥控装置可以控制电动气泵对灯罩充气,也可以控制led的明灭及亮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三维立体结构,能够帮助使用者了解真菌细胞囊泡粘连于目的区室的生物学特性;

2.本实用新型的本体具有发光及充气特点,可以有效地吸引使用者观察本模型教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其中:1、底座;2、本体;3、棒形体;4、折角体;5、球体;6、v形体;7、梭状体;8、灯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实施例:参照图1所示,一种真菌细胞囊泡粘连于目的区室的模型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本体2,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的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和第三连接体,第一连接体的末端活动设置在本体2上,第二连接体的末端活动设置在本体2上,第三连接体的末端活动设置在本体2上;

第一连接体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棒形体3、折角体4、球体5,第二连接体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棒形体3、折角体4、v形体6,第三连接体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梭状体7,

本体2包括环形体及设置在环形体内圈的灯罩8,环形体内圈内固定设置有led灯带,环形体内圈设置有电线槽,电线槽内设置有与led灯带电连接的电线,底座1内设置有电源。

环形体内圈设置有通气孔,通气孔一端与灯罩8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充气装置。

充气装置为电动气泵。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第三连接体内部设置有电线槽,电线通过电线槽连接电源与led灯及电动气泵。

底座1的底面上设置有电池槽,电池槽内设置有干电池。

电源设置有与其配合的遥控装置。遥控装置可以控制电动气泵对灯罩8充气,也可以控制led的明灭及亮度。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法:

底座1代表目的区室,本体2代表囊泡,球体5代表rabgtp,折角体4代表mtc,v形体6代表coat,棒形体3代表snare,7代表rabgtp。

真菌细胞运输囊泡粘连于目的区室的三种形式。

粘连。粘连作用存在三种可能的机制:

1、囊泡膜上的rabgtp与目的膜上的活性多亚基粘连复合体(multisubunittetheringcomplexe,mtc)相互识别并结合,从而使囊泡与目的区室发生粘连;

2、囊泡膜上的包被蛋白(coat)与目的膜上的多亚基粘连复合体相互识别并实现粘连;

3、在rabgtp作用下,囊泡膜与目的膜上的卷曲螺旋黏附因子(coiled-coiltether,cct)相互配对并结合,作为囊泡膜与目的区室间的桥梁,使囊泡与目的区室发生粘连。

使用者在使用时,利用本模型教具的各个部分展示上述真菌细胞运输囊泡粘连于目的区室的各形式及描述原理。

本实施例结构简单,生动形象,不仅能够展示真菌细胞运输囊泡粘连于目的区室的生物学特性还能吸引使用者的注意力,能够有效地加深使用者对于真菌细胞运输囊泡粘连于目的区室的理解和记忆。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