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除LED载板的线屏及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52558发布日期:2022-08-06 08:18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除LED载板的线屏及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免除led载板的线屏及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免除led载板的线屏及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种类广泛,其中,近年出现的户外大屏幕led屏获得了行业和用户的关注,即使一定程度镂空其依然需要载板,参见图1。此外,本领域也开始出现具有通孔或透明载板的屏,具备一定的透光能力。
3.然而,led屏的载板增加了成本且无法适用于各种需要变形安装的场景,且载板上的焊点带来了良率的问题。本领域亟需开发能够有效降低led屏总体成本和改善良率的新型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除led载板的线屏,包括:
5.多组彼此平行的柔性线路,和设置在每组柔性线路上的多个led发光体;
6.对于每组柔性线路,其中,
7.每个led发光体包括该led发光体的编码信息;
8.所述线路为三线制,包括如下三条线:
9.第一连接线,用于电性连接每个led发光体的供电正极/vcc端;
10.第二连接线,用于电性连接每个led发光体的供电负极/gnd端;
11.第三连接线,用于电性连接每个led发光体的数据信号输入引脚din端以提供数据信号;
12.且每个led发光体根据该led发光体的编码信息,从所述数据信号中获取针对该led发光体的对应数据信号。
13.优选的,
14.所述柔性线路的外部包有一定透光率的材料。
15.优选的,
16.所述多组柔性线路,从首端到尾端,均彼此不相接触。
17.优选的,
18.所述多组柔性线路,彼此之间的间隙供空气通过。
19.优选的,
20.对于每组柔性线路,其具有如下任一特点:
21.(1)从首端到尾端,其能够裁剪为多个部分;
22.(2)从首端或尾端,其能够拼接同样结构的线屏的一组柔性线路;
23.(3)所述多个led发光体为并联关系。
24.优选的,
25.所述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第三连接线,大致平行。
26.优选的,
27.所述多组柔性线路,设置为平行的多个行/列。
28.优选的,
29.所述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第三连接线,均设置为单股或多股线。
30.优选的,
31.所述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第三连接线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类型引脚、多个第二类型引脚、多个第三类型引脚;
32.每个第一类型引脚,用于电性连接每个led发光体的供电正极/vcc端;
33.每个第二类型引脚,用于电性连接每个led发光体的供电负极/gnd端;
34.每个第三类型引脚,用于电性连接每个led发光体的数据信号输入引脚din端以提供数据信号。
35.此外,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免除led载板的线屏。
36.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降低led屏总体成本和改善良率,甚至能改善透光率和电流承受能力。
附图说明
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38.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led屏的实物图;
39.图2为现有技术中一种led屏的结构示意图;
40.图3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led屏的结构示意图;
41.图4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免除led载板的线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图1至图4,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43.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4.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4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行”、“列”、“平行”、“垂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
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6.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48.参见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免除led载板的线屏,包括:
49.多组彼此平行的柔性线路,和设置在每组柔性线路上的多个led发光体;
50.对于每组柔性线路,其中,
51.每个led发光体包括该led发光体的编码信息;
52.所述线路为三线制,包括如下三条线:
53.第一连接线,用于电性连接每个led发光体的供电正极/vcc端;
54.第二连接线,用于电性连接每个led发光体的供电负极/gnd端;
55.第三连接线,用于电性连接每个led发光体的数据信号输入引脚din端以提供数据信号;
56.且每个led发光体根据该led发光体的编码信息,从所述数据信号中获取针对该led发光体的对应数据信号。
57.对于上述实施例而言,其仅仅采用了三线制,且相比现有技术不仅免除了载板,还免除了数据信号输出引脚dout及其线路,图4恰恰示意了一组柔性线路的结构示意图。
58.将图4与图2对比,图2示意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led屏的结构:
59.图2的控制器虽然也只利用了一路数据信号,即data1,这一点与本发明图4所示的只有din一路数据信号表面上相同,但是:
60.在图2中沿着从右至左的顺序,却能够发现:图2中,其为了实现断点续传的功能,其data1不仅直接连接到第一个led发光体的din1引脚,而且还连接到了第二个led发光体的din2引脚,以此来确保,即使第一个led发光体工作不正常导致其dout无法发出有效信号时,第二个led发光体依然能够通过din2引脚获得来自data1的数据信号。如果第一个led发光体工作正常,dout将转发出一个经过第第一个led发光体所处理过的data1信号并传入第二个led发光体的din1引脚。第三个led发光体,类似。
61.显而易见,对于图2所示意的现有技术:其传输数据信号的主要引脚是din1,只有当din1收不到信号或工作不正常时,din2起到冗余的作用。而且,din1的信号默认来自前级的dout,din2的信号默认来自前级的din1。对于后级而言,该后级的din1中输入的信号本身经过了前级的处理,所以该后级能够直接获取该后级对应的数据信号;或者,该后级对于其din2中输入的信号,经过该后级按照固定处理算法处理,依然能使得该后级获取该后级对应的数据信号。换言之,即使图2中右侧,靠近控制器的第一个led发光体工作不正常,其后级第二个led发光体也会工作正常。只有第一个led发光体、第二个led发光体都故障时,其余后级才会出现大面积故障的情况。也就是说,对于图2所示的断点续传方案,如果连续2个发光体都故障,那么相应的后级将整体故障。
62.本发明相比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能完全免除掉承载线路的载板,且进一步免除掉din2引脚/端子以及对应的布线,因为本发明是每个led发光体本身有自身对应的编码信
息,其只需要根据该led发光体的编码信息,从所述数据信号中获取针对该led发光体的对应数据信号即可,从而确保各个led发光体正常工作。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则完全不依靠led发光体的编码,而是:要么由前级处理数据信号后通过dout传给下一级,要么下一级根据din2的信号,按照固定的处理算法处理后,获取自身该级所需要的数据信号后,并继续通过dout向后传送。本发明中的编码信息指的是每个led发光体的地址编码信息或id编码信息,以区分各个led发光体,该信息可以通过otp的方式或其他烧录技术硬性存储在led发光体中,并改变有关存储元件的状态以此固化、硬性的存储。
63.正是由于本发明能够免除掉载板、免除掉din2此类冗余引脚和其连接前级din1的布线,以及免除掉后级din1连接前级dout的布线,而仅仅采用三线制连接所有的led发光体,所以,本发明能够显著降低布线复杂度及其总体成本,也能够显著降低故障率改善良率。典型的,由于本发明中第三连接线作为数据信号线,直接与每个led发光体的din连接,而每个led发光体有其自身的编码信息并正确的从数据信号线上获取到自身发光体所对应的数据信号,且每个led发光体自身都连接对应的vcc和gnd,那么,当任意一个led发光体故障后,甚至连续两个led发光体或者更多个发生故障后,本发明的免除led载板的线屏依然能够确保其余发光体的工作。
64.另外,将本发明与图3所示的现有技术相比:
65.图3的控制器相比图2增添了一路数据信号,即data2,这一点与本发明图4所示的只有din一路数据信号不同。显而易见,图3相比图2的现有技术,线路更加复杂,更容易比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增加故障。
66.综上,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降低led屏总体成本和改善良率,而且由于免除了载板,还进一步提高了透光率。
67.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68.所述柔性线路的外部包有一定透光率的材料。
69.一定透光率,例如是接近完全透明的情况,或者是半透明的情况,这取决于免除led载板的线屏希望达到什么样的视觉效果。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发明免除载板且布线数量减少,那么在满足透明度的前提下,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更能够提高已有布线的线宽以改善承受电流的能力。
7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71.所述柔性线路的外部包覆绝缘材料。
7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73.所述柔性线路为透明的漆包线。
7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75.所述多组柔性线路,从首端到尾端,均彼此不相接触。
76.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77.所述多组柔性线路,彼此之间的间隙供空气通过。
78.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79.对于每组柔性线路,其具有如下任一特点:
80.(1)从首端到尾端,其能够裁剪为多个部分;
81.(2)从首端或尾端,其能够拼接同样结构的线屏的一组柔性线路;
82.(3)所述多个led发光体为并联关系。
83.能够理解,对于上述(1)和(2),只需要裁剪后的各个部分,或者拼接的各个部分,对应的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第三连接线功能正常即可。
84.此外,对于每个免除led载板的线屏而言,其中的多个led发光体优选为并联关系,这是因为并联时,更加有利于裁剪和拼接。优选为并联,意味着并不完全排除其他连接方式,无论串联或并联抑或混联,均需满足基本的耐电压、耐电流的要求。
85.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86.所述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第三连接线,大致平行。
87.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88.所述多组柔性线路,设置为平行的多个行/列。
89.对于上述2个实施例,能够理解,各个连接线之间平行、多组柔性线路设置为平行的多个行/列,均有利于视觉效果。
9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91.所述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第三连接线,均设置为单股或多股线。
9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93.所述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第三连接线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类型引脚、多个第二类型引脚、多个第三类型引脚;
94.每个第一类型引脚,用于电性连接每个led发光体的供电正极/vcc端;
95.每个第二类型引脚,用于电性连接每个led发光体的供电负极/gnd端;
96.每个第三类型引脚,用于电性连接每个led发光体的数据信号输入引脚din端以提供数据信号。
97.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ed发光体包括贴片式的led。
98.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ed发光体包括:至少1个led灯珠芯片和任何连接所述led灯珠芯片的ic或其他元器件。
99.需要说明的是,就led的发光而言,无论是ac还是dc驱动,led自身最低要求是两线供电。由于led芯片技术的发展,即使没有驱动ic,也能利用占用面积较小的一定数量led芯片形成led发光体,并直接被ac或dc驱动。
100.此外,需要说明的是,led的驱动领域中,已经出现利用供电线例如零火线/正负极线,在供电的同时传送数据信号的技术。这相当于一种载波技术。这意味着,即使没有第三连接线,只通过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其同样能够传送数据信号。无论该数据信号是针对不同led发光体、还是针对单个led发光体中不同led芯片的特定编码信号,无论该数据信号是具体led发光体/led芯片的地址编码信号、还是照明或显示的颜色的色彩信号,都可以利用此种载波技术实现相应数据信号的传送。
101.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102.每组柔性线路中,所述多个led发光体等间距的设置。
10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104.多组柔性线路中,每一行/列的led发光体,在该行/列内,相邻的led发光体被等间距的设置。
105.能够理解,以上这两个实施例,均有利于实现等间距的视觉效果。
106.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107.所述多个led发光体之间共地。
108.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109.在每组柔性线路的两端,还设置有:
110.用于电性连接led发光体的数据信号输入引脚din端。
111.如此,即使涉及数据信号输入,所述载板同样能够与相同结构的线屏中对应的柔性线路前后级联。
11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113.每个led发光体的编码信息均不相同。
11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115.每个led发光体的编码信息代表每个led发光体的id或该led发光体在免除led载板的线屏中的地址。
116.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117.每个led发光体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括该led发光体的编码信息。
118.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119.所述led发光体的编码信息预先烧录到每个led发光体。
12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121.所述免除led载板的线屏可以安装在任何表面或者安装在任何夹层中间。
122.此外,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免除led载板的线屏。
12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