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原理演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3491阅读:17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浮力原理演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本实用新型为教学仪器,由透明材料、金属材料等制作。
二、液体的浮力是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如果物体浸在液体中,其下表面不与液体接触,就不会受到向上的浮力。这种现象,能够清楚地说明浮力产生的原理。但生活中很难见到这种现象,中学物理教学的现有仪器中,尚无专门的仪器对此进行演示。
三、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明度大、可见度大、操作方便、效果稳定的仪器,以解决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这一课题。
四、其设计方案是(1)用透明材料制作一个外大、内小的双层水槽,其底部有三个孔,其中两个孔用管a连接内、外水槽底部,另一个孔用管b与外界大气相通。
(2)制作一个浮子,其下表面的尺寸与小水槽截面相同,经研磨,能与小水槽顶部密切吻合,不漏水;浮子上表面有一金属丝制作的小钩子。
(3)用金属材料制作一个支架,支撑以上设备。
五、演示过程
(1)将双层水槽放在支架上,将大、小水槽底部的连通管a关闭,把浮子置于小水槽顶部,使其密切吻合。
(2)向大水槽中缓慢注水,水面逐渐上升,直到超过浮子顶部,浮子没有上浮。用弹簧秤钩住浮子顶部的小钩,用力向上提,当拉力稍大于浮子重量时,浮子没有被提起来。
(3)将连通管a开通,大水槽中的水通过连通管a进入小水槽,同时,小水槽中的空气由管b中排出。当水充满小水槽,并对浮子底部产生向上的压力后,浮子浮出水面。
以上过程显示,浮子底部不与液体接触,就不受向上的浮力,受到的是液体对浮子顶部向下的压力;同时对比地说明,浮子底部与水接触,并受到向上的压力后,就产生了浮力。
(4)将管a重新关闭,用手将浮子压在小水槽顶部,同时将管b向下移动到管中水面低于浮子底部,然后放开压住浮子的手,浮子不能上浮。
(5)缓慢地向上移动管b,当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水对浮子底部产生足够的压力,浮子又会浮出水面。
以上(4)、(5)说明,浮子底部虽与液体接触,但不一定受到向上的浮力。
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水槽由透明物质构成,可见度大,适宜于课堂演示;
(2)用对比的实验方法,使学习者印象深刻、易于理解;(3)操作比较简便,重复性较好,实验效果稳定;(4)填补了中学物理实验设备的一个不足,解决了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八、该仪器曾获国家教育委员会一九八六年全国普教优秀自制教具评选三等奖。
九、附图
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一为双层水槽的立体图。标号①是指大水槽,标号②是指小水槽。材料为透明塑料。
图二是双层水槽的剖视图。
图三是浮子的立体图。标号⑦是浮子主体,标号⑨是顶部的金属小钩。
图四是支架的立体图。材料为铝合金型材。
图五是总装配图。其中标号①是指大水槽;标号②是指小水槽;标号③是指连通管a;标号④是指管a的阀门;标号⑤是指连通管b;标号⑥是指支架;标号⑦是指浮子;标号⑧是指固定管b的夹子。
权利要求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浮力原理演示器,其特征是1、主体为一透明的双层水槽,底部有三个孔,其中两个孔用管导a经阀门连通,另一孔用管道b与外界大气连通,管a有阀门控制,管b可上下移动;
2.浮子底部与小水槽顶部经过研磨,两者密切吻合,不漏水。当浮子置于小水槽上,可以保证大水槽中的水不进入小水槽,又可保持小水槽底部与外界大气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教学仪器。其主体由透明的双层水槽和浮子构成。当浮子置于内层小水槽顶部时,密切吻合。向大水槽中注水,水面超过浮子顶部,浮子仍不上浮。将内、外水槽底部连通,水通过连通管进入小水槽,与浮子底部接触,产生向上的压力,浮子立即浮上水面。这一实验,说明了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向下的压力差,解决了物理教学中的一个课题。
文档编号G09B23/00GK2057773SQ8921833
公开日1990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1989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1989年10月18日
发明者周名川 申请人:周名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