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握直式毛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9006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侧握直式毛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书写毛笔,便于掌握和长时间书写。
目前,公知毛笔的结构是由笔锋、笔杆两部分组成,笔锋笔杆平行。由于笔锋柔长,而中国传统书法的要求又是“中锋取势”,写字时笔锋应与纸面垂直,因而,必须采用一种与硬笔执笔方式完全不同的执笔方式,使笔杆直握,直式书写。然而,硬笔为当今通行用笔(如铅笔、钢笔、圆珠笔等),其握笔方式前后支点长,笔杆倾斜重心低,容易把握,也容易长时间书写。而软笔则与硬笔执笔习惯不同,往往熟悉硬笔书写的人,使用软笔总感不如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握直式毛笔,是对传统的直式软笔书写与当今世界通用的侧握式硬笔书写两种执笔方式的改造与融汇,能够以当今通行的侧握方式,进行软笔的直式书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制造一个特殊的弯头(2),将毛笔笔锋(1)装入一端,笔杆(5)接入另一端,从而使笔锋与笔杆成45°的角。在使用时,只要按照人们习惯的使用硬笔的侧握执笔方式,则笔锋便可与纸面垂直,从而实现中锋取势。若无此弯头,采用侧握执笔方式使用传统的毛笔,则笔锋势必倾斜于纸面,书写不利。稍不注意,笔锋的中部肚子便会蹭在纸上。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既可保留传统书写的优点,又能适应人们的书写习惯。从力学的角度而言,侧握时重心降低,更容易把握,书写也更加有力。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一是本实用新型的小楷与中楷结构图。
图二是本实用新型的大楷、长锋笔的结构图。
图三是本实用新型的大号抓笔的结构图。
图四是传统的毛笔一般结构图,小楷至抓笔均同一原理,做为对照。
图中(1)笔锋、(2)弯头、(3)弯头接口、(4)笔杆接口、(5)笔杆、(6)弯臂、(7)大弯臂在图一中,笔锋(1)与弯头(2)粘接,弯头接口(3)与笔杆接口(4)粘接或螺旋联接,笔锋与笔杆成45°角。为书写方便,弯头的弯曲部分应大于1cm。
在图二中,为适应比较大号的毛笔笔锋,将弯头延长为一段弯臂(6)。弯臂接于笔杆(5)前部以至中部,弯头整个弯曲的高度大于4cm,从而可使运笔更加灵活。
在图三中,为适应大号、长锋的毛笔笔锋写更大的字,弯头的大弯臂(7)更加延长,与笔杆(5)的尾端结合。整个弯头弯曲的高度大于6cm。
权利要求1.一种侧握直式毛笔,由笔锋(1)、弯头(2)、笔杆(5)组成,其特征在于笔锋与笔杆分别接于弯头两端,从而使笔锋与笔杆成45°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握直式毛笔。其特征在于用兽毛或塑料制成;弯头、笔杆用塑料、竹木、钢、景泰蓝、瓷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侧握直式毛笔,属文化学习用品领域。通过对传统的毛笔进行改造,在笔杆前部安装一种Z形的弯头(2),从而在侧握毛笔时,笔锋(1)能与纸面垂直,实现中锋取势,将中国现在的直握与斜握两种执笔方式统一到世界通行的侧握执笔方式上来,便于掌握与推广。弯头的材质可用塑料或不锈钢制造,联接处弯头(3)与笔杆(4)螺旋接合或粘合,毛笔笔头与弯头用胶接合。笔杆(5)可用竹木或塑料等制作。
文档编号B43K8/02GK2126518SQ9122751
公开日1993年1月6日 申请日期1991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2日
发明者刘相国, 刘军 申请人:刘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