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图章的书写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6263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图章的书写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有图章的书写用具,在该用具的前部具有书写元件,后部具有图章或印章。
传统公知的碰撞式圆珠笔包括由凸轮槽、碰撞杆和旋转凸轮件构成的碰撞机构,在该书写用具中,旋转凸轮件通过碰撞杆在沿长度方向上的运动而被卡在伸出的位置上或缩回的位置上,用这种方式使书写头可以伸出或缩回到前筒的笔头孔中。另一种公知的书写用具包括可拆卸地粘接到碰撞机构上或借助于夹持件连接的图章或印章,以便使图章伸出笔筒的后部。
然而,传统的装有图章的书写用具存在着一些不方便之处。特别是,当用者用手握着该书写用具的笔筒后部加盖图章时,碰撞机构偶然也会移动,使该书写用具的位置被收变,即使书写头伸出或缩回到前筒的笔尖孔中。此外,另一个缺点是由于加盖图章时的压力使图章在纵向方向移动而使加盖图章时多少是有些困难。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装有图章的书写用具包括由一筒帽部分和一前筒部分构成的一圆筒状空心筒;一个设置在筒帽部分的空腔内的碰撞机构;设置在前筒部分中并与碰撞机构相连的一个书写元件一个与笔筒的筒帽部分相连的图章,所连接的位置能使图章表面适当地伸出笔筒帽部分的后端位置;一个用于盖住图章面的碰撞盖,碰撞盖与碰撞机构相连而不与图章相接触,从而使碰撞盖的碰撞作用使卡在书写元件的书写头伸出或缩回到前筒的前端孔中的位置,或使铅笔芯脱离书写头的位置上。
还有,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是,具有上述的第一结构的带有图章的书写元件的特征在于,一个固定管与笔筒帽的内腔形成为一整体结构;一个图章被连接到该固定管的后部一个滑移管空套在到固定管的外部,以便与碰撞机构部分相连,一碰撞盖连接到滑移管的后端又可从其上取下。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在于,装有图章的书写用具包括一个由一个筒帽部分和与筒帽的前部相连的一前筒部分构成的圆柱形空心筒;一个设置在筒帽部分的内空腔的前部的碰撞机构部分;一个设置在前筒内并与碰撞机构部分的前部相连的书写元件(如图珠笔及其相似物);一个固定在筒帽部分的内部空腔的后部的夹持件;一个固定到夹持件后部的图章,其夹持的位置使图章表面适当地伸出筒帽部分的后端面;一个安装在夹持件外侧的滑移件,以便使之只能沿轴向方向移动,并且该滑移件与碰撞机构相连接;一个连接到滑移件上的、用于盖住图章表面的碰撞盖,以便使碰撞的轴向移动使书写元件卡在使该书写元件的书写头从设置在前筒前端的孔中伸出或使之缩回到该孔中的位置上。
由于按照本发明的带有图章的书写元件是这样构成的,图章可以被固定得用使图章面适当地伸出该帽的后端面,因而如果碰撞盖被取走而加压盖章时,当然不会发生碰撞移动。另一方面,在碰撞盖与滑移管相连时,由于碰撞盖的后端被碰撞,与滑移管相连的碰撞机构使圆珠笔或其它书写元件的书写头伸出或缩回到前筒前部的孔中。碰撞盖与滑移管相连,但并不与图章相接触,因此也可以防止在碰撞盖拿开时图章的不经意的滑出。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带有图章的书 写用具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各个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按照本发明的带有图章的书写用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各个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以下将参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和图2分别是显示本发明带有图章的书写用具的剖视图和各个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首先,描述该带有图章的书写用具的碰撞机构。参看附图,该书写用具的笔筒由帽1,装饰环38和前筒14构成。帽1是管状件,其与前管部分2和后管部分3为一整体结构,前管部分2在相对凸台1c的前部带有螺纹2b(或弹性接触部分),后管部分3在该管腔的内部具有从凸台1c向后伸出的内管。内管由后端部分31、在该管腔内的凸台32和凸轮槽2a构成。在帽1后部的侧面上具有笔夹3c,装饰环38通过靠在该帽前管部分2的后端的凸台1c上而连接在帽上。槽1a在帽1中部的内周面上形成。当在碰撞杆4前部形成的凸轮部分5装入上述的凸轮槽2a中时,碰撞杆4设置成能沿长度方向相对后管部分3移动。旋转凸轮件7的凸轮部分9靠在凸轮部分5的前端,凸轮件7安置得使该凸轮部分9也由凸轮槽2a所接收。
这样构成的碰撞机构与一般公知的碰撞机构相类似。该旋转凸轮件7的后部具有向后延伸的管轴8,管8的后端部的底部是封闭的。管轴8插入到也在碰撞杆4中向后延伸的管轴6的中心腔中。旋转凸轮件7可相对碰撞杆4自由转动,并能相对碰撞杆4在适当范围内沿轴向移动。在这种装配中,管轴8和碰撞杆4分别用在外周面上的凸起和在中心腔内侧壁上的凸起相互倚靠而装配在一起,以便使管轴8和碰撞杆4可以通过凸起对凸起接合而不能相互滑出(未显示)。
其次,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构成笔筒一部分的帽1的内腔与固定管30形成整体,并且在其中设置有碰撞机构。在图2的分解立体图中显示了固定管30附近的一个特殊的结构实例。在这里,固定30由两个扇形翼缘34和一个在该翼缘34的后部向后延伸的装配管部分33构成,两个扇形翼缘34决定了两个切成的窗口35。该装配管部分33在其侧部的合适位置上开有槽缝36,以便在其接触以后将要描述的图章体上时能在径向向内适当地弹性变形,以便牢固地夹住图章。
滑移管12包括在其中部的隔板12b,在隔板前部设置有其上切出两个窗口44的前管部分42。在隔板12b的后部设置有通过凸台45相连的稍大直径的后管部分41,该后管部分41也有两个切出的窗口43。接合部分46在后管部分41的后端的周边上形成,该接合部分46用于与另一个碰撞盖15的接合部分12e(将在以后描述)接合,又可以与之拆开。在这里,窗口43所构成的形状应能可滑动地导引固定管30的翼缘34。
带有以上所述的各个部件的滑移管12可以连同螺旋弹簧10一起插入到帽1的内腔中,该弹簧被放在凸台45与帽1内的凸台1b之间,并在其间被压缩。接着,将具有翼缘34的固定管30插入到滑移管12的后管部分41的内腔中,翼缘34为沿着窗口43的周边壁所导引。当装配管33的前端靠在隔板12b上时,翼缘34的边缘配入到设置在该内腔周边壁上的槽1a中,以便将固定管30与帽1固定成整体。在这种情况下,将碰撞杆4的管轴6的后部装配到前管部分42的孔中,直到管轴6的后端基本上靠在隔板12b的前侧为止。一种可替代的结构是,可以通过将翼缘34的边缘与帽1的内腔周边壁相连接而将帽1与固定管30模制成一整体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帽1由对应于该前管部分2和后管部分3的、可以被固连在一起的分离部件构成,以便能将滑移管12插入。
接下来,将书写元件24如图珠笔等的后部装入到旋转凸轮件7的管轴8的口中。回位弹簧27装到该书写元件24的笔管25上,以使弹簧的后端顶靠在该管25的侧壁上所形成的突起25a上。使其内腔部分具有螺纹14a的前筒14通过将螺纹部分2b与螺纹部分14a相配合而与帽1的前管部分2连接。(一种可替代的形式是,前筒14可以通过该两个元件的弹性接触而与前管部份2相连接)。在这种状态下,回位弹簧27的前端顶靠在前筒14的腔内的前部所设置的肋板状的凸台37上,以便在任何时候都迫使书写元件(如图珠笔)向后。
图章组件20包括安装件21,安装在该安装件21的后管部分21c的后侧上的图章体22,和盖住图章的罩23,该罩固定到后管部分21c上。安装件21的前管部分21a的孔通过适当的摩擦接触接收固定管30的装配管部分33。图章体22由具有渗透细孔的多孔材料构成,以便可以浸渍印墨。图章体22上具有一图章面22a,面22a上可刻上名字或其它印记。在这里,图章体22被安装得使图章面22a适当地伸出帽1的后端面。如果需要的话,印墨缓冲架和填料也可以被选择放入到图章体22与安装件21之间。
为了盖住图章表面22a,碰撞盖15与帽1的后端相连。碰撞盖15具有一接合部分12e,该部分与设置在滑移管122的后管部分中的另一接合部分46相接合,并可与之分开。在这种上情况下,这些接合部分也可由凸起的接合构成。一种可替代的结构是,这些接合部分也可以形成凸凹件的接合,在这种情况下,这一时接合部分间的关系是可以转换的。透明的冠状件19固定碰撞盖15的后端。此外,其上印有在图章上的名字或其它印记内容的显示板或类似件(未展示)被放置在其内侧所形成的空隙28处。
图3和图4分别是展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和分解立体图。以下将参照这些附图描述该实施例。
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的带有图章的书写用具有基本上类似于图1和图2所示的前述实施例中所用的碰撞机构。特别是,帽1是由前管部分2和后管部分3构成的空心圆柱体。前管部分2在其前部具有螺纹2b,在其后端的外周面上具有伸出的钩状件2c。窗口3d被设置在后管部分3的前侧,该窗口3d位于面向钩状件2c的位置处,并穿入到后管部分3的内腔中。凸轮槽2a在前管部分2的后部的内壁上形成,并且在该凸轮槽2a的后端处形成一个凸台3b。笔夹3c设置在后管部分3的后部侧壁上。肋状凸台3a在后管部分3的内腔的前部周壁上形成。当在碰撞杆4的前部所形成的凸轮部分5由前述的凸轮槽2a所接收时,碰撞杆4被装配成可以相对前管部分2沿长度方向移动。带有凸轮部分9的旋转凸轮件7设置成能使凸轮部分9也由轮槽2a所接收,该凸轮部分9靠在凸轮部分5的前端。这样构成的碰撞机构类似于已经在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中描述过的一般公知的碰撞机构。旋转凸轮件7在其后部配置有带有向后延伸的管轴8。管轴8装配到同样也在碰撞杆4中向后延伸的管轴6的中心腔中。旋转凸轮件7能相对碰撞杆4自由转动,并可相对碰撞4在合适的范围内沿轴向移动。在这种装配中,管轴8和碰撞杆4分别用在外周面上的凸起和在中心腔内侧壁上的凸起相互贴靠而装配在一起,从而使管轴8和碰撞杆4可以通过凸起与凸起的接合而不能相互滑出(未显示)。设置凸起的原因将在后面详细叙述,但其直接的意图是可以在前筒14从帽1上卸下之后,当拿出书写元件时简单地防止旋转凸轮件7滑出。
其次,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碰撞机构设置在帽1的内腔的前部,而夹持件11固定在该内腔的后部。夹持件11附近的特殊结构的实例显示在图4的分解立体图中。在这里,夹持件11包括两个导引件11a,该两个导引件11a朝前部延伸,并且在其它们之间确定了两个导引槽11b。具有窗口状止卡件11d的夹持件11c设置在每个导引片11a前部。在夹持部分11后部设置一个具有合适的细长缝的装配管部分11e,以便使其能弹性变形。夹持件11由具有良好弹性的树脂整体模制而成。
滑移件12在其前面的中心部分具有管状座12a,并且该滑移件12具有隔板12,该隔板在该管状座的周边具有狭长切口12c。滑移件12在其后部还有一装配管部分12d,该装配管部分12d在其周边侧面上设置有由槽、凸起等形成的连接部分12e。
以上述的各个构件将夹持件11的导引片11a装配进滑移件12的狭缝口12c中,以便使滑移件12可以沿轴向移动。将这样装配好的夹持件11和滑移件12及螺旋弹簧10插入到帽1的后管部分3的内腔中,螺旋弹簧10的后端顶靠在隔板12b的前侧。在这种按排中,能迫使螺旋弹簧的前端靠在后管部分3内的凸台3b上,同时让夹持件11的夹持片11c通过相应的窗口3d,以使窗口状的止卡件11d被装配到前管部分2的相应的突起钩状件2c上。在这种状态下,夹持件11就可以固定在后管部分3的内侧,滑移件12被支撑得仅可以在轴向方向相对于夹持件11移动。在下一个步骤中,装配中间筒13,以便盖住前管部分2。中间筒的这种装配夹紧了已连接的部分,从而加强了后管部分3与夹持件11之间的钩与止卡件连接的连接状态。
在装配过程的该步骤中,将碰撞杆4和旋转凸轮件7装入到前管部分2中。然后,将碰撞杆4装配成与滑移件12相连接。此外,设置在碰撞杆4的轴6的后部伸出部分中的接合部分6a适当地与设置在滑移件12的的座12a的腔中的接合部分(未示出)相接合,以使滑移件12与碰撞杆4(因此也就是与碰撞机构)相连接。由于碰撞杆4和旋转凸轮件7通过凸起与凸起的接合而防止了相互滑出,因而,正如以上所述的那样,当书写元件被拿出时,旋转凸转件7将不会掉出来。
接下来,将如圆珠笔一类的书写元件24的后部装入旋转凸轮件7的管轴8的腔中。回位弹簧27装配到书写元件的管25中,以使弹簧的后端顶靠在管25上所形成的突起25a上。在其内腔带有螺纹部分2b的前筒14通过将该螺纹部分14a与螺纹部分2b相配合而与帽1的前管部分2相连。(也可以用能使前筒14和前管部分2相连接的弹性接触来替代)。在这种状态下,回位弹簧27的前端顶靠在前筒14的内腔内侧的前部所形成的肋14b的肋状凸台14c上,以便在任何时候都迫使书写元件(如图珠笔)向后。这一机构与图1和图2所示的情况是相似的。
图章组件20的连接机构和过程等也基本上与图1和图2所示的情况相类似。更确切地说,图章组件20由安装件21,在安装件21的后管部分21c的侧面安装的图章体22及盖住图章的罩23构成,罩23固定到后管部分21c上。安装件21的前管部分21a在其腔内通过合适的摩擦接触而接收夹持件11的装配管部分11e。图章体22由具有渗透微孔的多孔材料构成,以便使之能够浸渍墨汁。并且,图章体22具有一图章面22a,其上可以刻上姓名或其它印记。在这里,图章体22的安装应使图章面22a适当地伸出帽1的后端面。如果需要,可以在图章22与安装件21的后端之间有选择地放入印墨缓冲垫和填料。
将具有接合部分(未显示)的碰撞盖15连接于帽1的后端,以便盖住图章组件20,该碰撞盖15可与滑移件12的装配管部分12d上设置的另一个接合部分12c相连接并可将之拆开。在这种情况下。接合部分也形成凸起与凸起的接合。一种可替代的形式是,接合部分可以形成凸起与凹陷的接合,其中,该对接合部分间关系可以转换。另外,在该实施例中,为了构造碰撞盖15,管件1b在其后部边缘具有一切口16b,以便使窗口16a可以借助于该切口16b能产生沿径向回缩弹性变形,同时冠形座17在其内腔壁上具有一肋17a,该肋将被装入切口16b中,该冠形座17还有一将与窗口16a相接合的凸起17b,从而使管件冠形座17相固定。然后,将具有粘结标签18的透明的冠状件19与冠形座17相固定,在标签18上可以写入名字或其它印记。
本发明的带有图章的书写用具的实施例是按如上所述而构成的。即,可以从图1和图2,也可以从图3和图4所述的实施例中看出,由于图章面22a被装配得可伸出帽1端面的位置,因而如果盖章时按压该图章表面,将不会碰到书写元件。另一方面,当碰撞盖15连接到滑移件12上时,当推压碰撞盖15的后端时,滑移件12就移动,从而使滑移件12与碰撞机构相联系而使书写元件24的书写头26伸出前筒14的笔尖孔14d或从该孔中缩回。由于碰撞盖15顶靠在滑移件12上而不与图章组件20接触,因而它可以消除当卸下碰撞盖15时由于不慎而造成的图章组件20掉出的缺陷。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碰撞机构的构成得能使书写元件24(如圆珠笔)的书写头26可以伸出前筒14的笔头孔14d或缩回该孔中,然而,当书写元件为一自动铅笔时,可以让滑移管12与例如,铅芯套相连联系,而作为供给机构后部的碰撞操作部分。
正如已经所述的本发明的带有图章的书写用具的结构和操作那样,它可以防止在盖章时由于碰撞使书写头无意识地伸出或缩回的问题。此外,由于图章不会由盖章时的压力而移动,因而容易进行加盖图章。另一个优点是当拆下碰撞盖时图章将不会无意中滑出。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图章的书写用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一筒帽部分和一前筒部分构成的圆筒状的空心笔筒;一个设置在筒帽部分的空腔内的碰撞机构;一个设置在前筒部分中并与碰撞机构相连的书写元件;一个与笔筒筒帽部分相连的图章,连接的位置使图章面适当地伸出筒帽部分的后端面;一个用于盖住图章面的碰撞盖,碰撞盖与碰撞机构相连但不与图章相接触,从而书写元件能通过碰撞盖的碰撞作用而卡在使书写元件的书写头伸出或缩回到前筒前端孔的位置上,或使一铅笔芯从书写头伸出的位置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图章的书写用具,其特征在于,一个固定管与所述筒帽的内腔形成一整体结构;图章与所述固定管的后部连接;滑移管空套在固定管的外侧,以便使之与碰撞机构部分相连,碰撞盖连接到所述滑移管的后端并可将之拆下。
3.一种带有图章的书写元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由一筒帽部分和与一个筒帽的前部相连的前筒部分构成的圆筒状空心筒;一个设置在筒帽部分的内腔前部的碰撞机构部分;一个设置在前筒内与碰撞机构部分的前部相连的书写元件;一个固定在筒帽部分的内腔后部的夹持件;一个与夹持件的后部相连的图章,其连接位置使图章面适当地伸出筒帽的后端面;一个安装在夹持件外侧的滑移件,以便使之只沿轴向方向移动,并且滑移件5碰撞机构相连接。一个用于盖住所述图章面的碰撞盖,该碰撞连接所述的滑移件上,从而使书写元件通过碰撞盖的轴向移动而卡在使书写元件的书写头伸出设置在所述前筒前端的孔的位置,或缩回到该孔中的位置上。
全文摘要
一种带有图章的书写用具,在其圆柱形笔筒帽内腔中具有碰撞机构。其外部安装有滑移件的固定管或夹持件固定在帽1的腔内中。书写用具还包括设置在碰撞机构之前的书写元件,及与圆柱笔筒帽相连的图章体,图章体设置在使图章面适当地伸出筒帽部分的后端面的位置上。与碰撞机构相连的碰撞盖连接在滑移件上,以便盖住图章面同不与图章接触。碰撞盖的碰撞动作使得书写元件卡在该书写元件的书写头伸出或缩回设置在前筒前端的孔内的位置。另外,碰撞动作也能使铅芯伸出书写端。
文档编号B43M1/00GK1097691SQ9410329
公开日1995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3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3日
发明者関口直树, 高力规, 磯田隆史 申请人:三菱铅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