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变压器中连接螺栓发热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05288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模拟变压器中连接螺栓发热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模拟变压器中连接螺栓发热的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变压器是电网的重要设备之一,担负着电网输送电能的任务。当前,变压器漏磁会在连接变压器上、下油箱的连接螺栓上产生涡流,从而引起连接螺栓发热。若变压器的连接螺栓出现大面积过热,将会导致变压器连接螺栓处的密封圈加速老化,降低变压器密封性能,引起变压器漏油,严重时可能造成主变压器停运,极大地影响了变压器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0003]为此,需要运行维护人员定期对变压器进行红外诊断,查找发热螺栓。为了提高运行维护人员的红外诊断水平,需要对维护人员进行红外诊断培训,以使维护人员了解连接螺栓的发热过程,保证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0004]然而,现有技术中没有模拟连接螺栓发热的装置,无法对维护人员进行培训,此夕卜,若采用真实的变压器进行培训,导致成本太高。由此,如何在实验室设置等同于变压器漏磁引起发热的连接螺栓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变压器中连接螺栓发热的装置。
[0006]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变压器中连接螺栓发热的装置,包括:
[0007]设置有空腔的连接螺栓、包裹U型电阻丝的电阻、用于密封所述空腔的螺钉、用于为所述U型电阻丝提供电流的电源控制箱;
[0008]所述螺钉的中间设置有用于穿出所述U型电阻丝的两个端头的通孔;
[0009]其中,所述电阻放置在所述空腔中,所述螺钉安装在所述空腔的出口,所述U型电阻丝的两个端头从所述通孔中穿出分别连接所述电源控制箱的两个输出端。
[0010]可选地,所述电源控制箱包括:交流电源和开关;
[0011]其中,所述交流电源的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U型电阻丝的一个端头,所述交流电源的另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开关的一端,所述开关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U型电阻丝的另一个端头。
[0012]可选地,所述电源控制箱还包括:用于调节电流的可调电阻;
[0013]所述可调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U型电阻丝的一个端头,所述可调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一输出端。
[0014]可选地,所述空腔的内壁为螺纹结构。
[0015]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模拟变压器中连接螺栓发热的装置,通过在连接螺栓中设置空腔,进而将包裹有U型电阻丝的电阻放置在所述空腔内,通过螺钉将空腔密封,进而使U型电阻丝的两个端头伸出在螺钉外,并实现与电源控制箱电连接组成回路,可使电阻丝发热,可在实验室中实现模拟变压器中连接螺栓发热的过程。
【附图说明】
[0016]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模拟变压器的示意图;
[0017]图1B为图1A中的模拟连接螺栓发热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1C为图1A中的模拟连接螺栓发热的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A为图1C中的连接螺栓的主视图;
[0020]图2B为图1C中连接螺栓的俯视图;
[0021 ]图3A为图1C中螺钉的主视图;
[0022]图3B为图1C中螺钉的俯视图;
[0023]图4为图1C中的电阻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图1B中电源控制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图1A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模拟变压器的示意图,图1B示出了模拟连接螺栓发热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C示出了的模拟连接螺栓发热的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A至图1C所示,本实施例的模拟变压器中连接螺栓发热的装置可包括:设置有空腔2的连接螺栓1、包裹U型电阻丝6的电阻5、用于密封所述空腔2的螺钉3、用于为所述U型电阻丝6提供电流的电源控制箱7。
[0026]在本实施例中,螺钉3的中间设置有用于穿出所述U型电阻丝6的两个端头的通孔4;
[0027]其中,所述电阻5放置在所述空腔2中,所述螺钉3安装在所述空腔2的出口,所述U型电阻丝的两个端头从所述通孔4中穿出分别连接所述电源控制箱7的两个输出端。
[0028]可选地,在具体应用中,可将U型电阻丝的两个端头与螺钉3的远离电阻的一端齐平,如图1C所示,以实现培训的目的。
[0029]本实施例中的模拟变压器中连接螺栓发热的装置,能在实验室模拟变压器中连接螺栓的发热过程,效果逼真,操作简便,能很好的实现培训效果,提高培训效率。
[0030]为更清楚的了解说明本发明的模拟连接螺栓发热的装置的结构,以下对各部件进行分开说明。
[0031]如图2A和图2B所示,图2A示出的是连接螺栓的主视结构,图2B示出的是连接螺栓的俯视结构,本实施例中的连接螺栓I的中间设置有空腔2,其用于放置电阻5。应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连接螺栓I仅用于模拟使用,不作为变压器中的连接螺栓。另外,本实施例中不限定空腔2的直径的大小,能够容纳电阻5即可。
[0032]优选地,空腔2的内壁可为螺纹结构,由此可较好的放置电阻5。在具体应用中,为减少制备工艺的复杂度,且不影响上述装置的使用,可在连接螺栓I的内部制备内壁为螺纹结构的空腔。
[0033]图3A示出了的是螺钉的主视结构,图3B为螺钉的俯视图,本实施例的螺钉3用于密封连接螺栓I的空腔2。螺钉3中的通孔4用于使U型电阻丝6的端头伸出。应说明的是,位于连接螺栓内的U型电阻丝6的两个端头是未接触的。图3B中仅示出一个通孔4。在具体应用中,螺钉3上可设置两个通孔4,该通孔4用于使U型电阻丝6的端头伸出。特别地,U型电阻丝6与螺钉3是绝缘的。
[0034]图4示出了电阻5的结构,该电阻5包裹有U型电阻丝6,且在电阻内部U型电阻丝是未形成闭合回路的。由于U型电阻丝6可通电发热,热传导至电阻5,进而电阻5可为发热电阻。在本实施例中,电阻5将热传导至连接螺栓1,由此可实现连接螺栓I的发热,且是连接螺栓I中心的发热,与实际应用中变压器的连接螺栓内部磁通密度过高引起的发热过程基本一致。
[0035]另外,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源控制箱7可包括:交流电源10和开关11 ;
[0036]所述交流电源10的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U型电阻丝6的一个端头,所述交流电源10的另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开关11的一端,所述开关11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U型电阻丝6的另一个端头。
[0037]优选地,所述电源控制箱7还包括:用于调节电流的可调电阻9,如图1A和图1B所示;可调电阻9的一端电连接所述U型电阻丝6的一个端头,所述可调电阻9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交流电源10的一输出端。
[0038]在本实施例中,交流电源10为整个电路提供电能,开关11用来控制整个回路的通断,可调电阻9可以调节U型电阻丝6的发热功率。当开关11合上时,电阻5发热,将热量传递给连接螺栓1,使连接螺栓呈高温状态。
[0039]在具体应用中,如图1A左侧图和图1B下侧图所示,可调电阻9的一端可通过导线8电连接所述电阻丝6的一端,所述可调电阻9的另一端与所述交流电源10的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交流电源10的另一输出端与所述开关1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开关11的另一端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电阻丝6的另一端。
[0040]本实施例中的模拟变压器中连接螺栓发热的装置的电路控制简单,连接螺栓的温度可调,能够满足不同的发热功率,且本实施例中用于发热的U型电阻丝设置隐蔽,模拟效果逼真,能很好的实现培训效果,提高培训效率。
[004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模拟变压器中连接螺栓发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有空腔(2)的连接螺栓(I)、包裹U型电阻丝(6)的电阻(5)、用于密封所述空腔(2)的螺钉(3)、用于为所述U型电阻丝(6)提供电流的电源控制箱(7); 所述螺钉(3)的中间设置有用于穿出所述U型电阻丝的两个端头的通孔(4); 其中,所述电阻(5)放置在所述空腔(2)中,所述螺钉(3)安装在所述空腔(2)的出口,所述U型电阻丝的两个端头从所述通孔(4)中穿出分别连接所述电源控制箱(7)的两个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箱(7)包括:交流电源(10)和开关(11); 其中,所述交流电源(10)的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U型电阻丝(6)的一个端头,所述交流电源(10)的另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开关(11)的一端,所述开关(11)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U型电阻丝(6)的另一个端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箱(7)还包括:用于调节电流的可调电阻(9); 所述可调电阻(9)的一端电连接所述U型电阻丝(6)的一个端头,所述可调电阻(9)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交流电源(10)的一输出端。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2)的内壁为螺纹结构。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变压器中连接螺栓发热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设置有空腔(2)的连接螺栓(1)、包裹U型电阻丝(6)的电阻(5),用于密封所述空腔(2)的螺钉(3)、用于为所述U型电阻丝(6)提供电流的电源控制箱(7);所述螺钉(3)的中间设置有用于穿出所述U型电阻丝的两个端头的通孔(4);所述电阻(5)放置在所述空腔(2)中,所述螺钉(3)安装在所述空腔(2)的出口,所述U型电阻丝的两个端头从所述通孔(4)中穿出分别连接所述电源控制箱(7)的两个输出端。上述装置结构简单,且能够在实验室中模拟变压器中发热的连接螺栓。
【IPC分类】G09B23/18
【公开号】CN105023488
【申请号】CN201410178530
【发明人】陈昱同, 杨冬冬, 王天正, 俞华, 梁基重, 刘杨, 王志鹏, 刘永鑫, 高鹏, 芦竹茂, 马丽强, 李艳鹏
【申请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4年4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