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07883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笔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笔
[0001]本申请是名称为“笔”、国际申请日为2011年I月31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1/051905、国家申请号为201180008420.9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笔。详细地说,涉及一种热变色性笔,其构成为在笔身的内部收容热变色性墨,在上述笔身的前端设置能够排出上述热变色性墨的笔尖,将上述笔身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地收容在杆筒内,并使上述笔身的笔尖能够从杆筒的前端孔出入。
【背景技术】
[0003]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如下热变色性笔(熱变色性筆記具),即,将笔身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地收容在杆筒(笔杆筒,軸筒)内,在杆筒的外表面上设置操作部,并使上述笔身的笔尖能够通过操作上述操作部从杆筒的前端孔出入,在上述笔身的内部收容热变色性墨(4 >_),在上述笔身的前端设置能够排出上述热变色性墨的笔尖,在上述杆筒的外表面上设置摩擦部,该摩擦部摩擦上述热变色性墨的笔迹,并能够利用此时产生的摩擦热使该笔迹热变色。
[0004]上述专利文献I是向前方按压杆筒后端的操作部的类型,在将摩擦部设置于操作部的情况下,当使用该摩擦部进行摩擦操作时,因被书写面而造成操作部向前方移动,有可能无法进行稳定的摩擦操作。特别是在采用如下类型的出入机构,即,采用无论是笔尖突出操作还是笔尖缩回操作均要向前方按压操作操作部的出入机构(所谓的双碰撞式),并且将摩擦部设置于操作部的情况下,在笔尖的突出状态下,操作体在前后方向上晃动,有可能无法进行稳定的摩擦操作。
[0005]另外,在专利文献I的图12中公开有如下结构,S卩,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地设置筒状的操作部,并在上述筒状的操作部的外表面突出设置能够夹在口袋等上的笔夹,在上述筒状的操作部的后端外表面上设置摩擦部。但是,由于该结构的热变色性笔在笔尖的出入操作时要按压摩擦部,因此摩擦部有可能会被手上的污渍等弄脏。而且,在以上述摩擦部被弄脏了的状态摩擦热变色性墨的笔迹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弄脏具有笔迹的被书写面(例如纸面)。
[0006]另外,在专利文献I的图15中公开有如下结构,即,具有出入机构,且在杆筒的后端外表面上设置了摩擦部,该出入机构为如下结构,即,从杆筒侧壁起向径向外侧突出有操作部,并通过克服向后方的作用力而向前方按压操作上述操作部,使笔尖从缩回状态成为突出状态(所谓的多芯型的侧滑块式)。但是,该结构的热变色性笔在笔尖从突出状态成为缩回状态时(解除笔尖突出状态时),必须操作其他安装在笔身上的操作体。因此,需要设置多个操作体(即多个突出部分),减少了外观设计上的自由度。而且,在将能够夹在口袋等上的笔夹设置于杆筒上的情况下,会进一步增加突出部分,从而减少外观设计上的自由度。
[0007]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8/105227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是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点的发明,其提供一种能够使用摩擦部进行稳定的摩擦操作,而且能够避免摩擦部被手上的污渍等弄脏,而且增加了外观设计上的自由度的热变色性笔。
[0009]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发挥以下作用效果的热变色性笔。
[0010](I)用户能够容易地学会操作方法,且操作方法简单。
[0011](2)能够容易地将笔夹体插入到滑动孔。
[0012](3)能够避免不必要地增长杆筒整体。
[0013](4)即使是在以笔尖突出状态把持笔夹体的附近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稳定的摩擦操作。
[0014](5)能够改善笔夹体的夹持性能并防止笔夹体的晃动。
[0015](6)当笔尖从突出状态成为缩回状态时,能够缓和施加在笔身上的冲击。
[001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热变色性笔是如下的热变色性笔,gp,构成为在杆筒内收容笔身,该笔身在内部收容了热变色性墨,操作设置于所述杆筒的操作体而使上述笔身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使上述笔身的笔尖能够从笔的前端出入,其中,该热变色性笔设为如下结构,即,具有:摩擦部,其摩擦上述热变色性墨的笔迹,并能够利用此时产生的摩擦热使该笔迹热变色;和笔夹体,其作为至少一个上述操作体,该热变色性笔在上述杆筒的后端设置上述摩擦部,并且在上述杆筒的除后端以外的部位设置上述笔夹体。
[0017]另外,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笔是如下的笔,S卩,在杆筒内收容笔身,操作设置于所述杆筒的操作体而使上述笔身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使上述笔身的笔尖能够从笔的前端出入,其中,该笔设为如下结构,即,具有:笔夹体,其作为至少一个上述操作体;滑动孔,其设置于上述杆筒的侧壁,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出入机构,其通过向前方滑动操作配设于上述滑动孔的上述笔夹体,使上述笔身的笔尖从缩回状态成为突出状态,上述杆筒包括能够相互连结的多个零件,在构成上述杆筒的两个上述零件的各自的侧壁上,分别设置前方或后方开放且向前后方向延伸的第I长孔或第2长孔,当连结两个上述零件时,上述第I长孔以及上述第2长孔相互连通而形成上述滑动孔。
[0018]而且,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笔是如下的笔,S卩,在杆筒内收容笔身,操作设置于所述杆筒的操作体而使上述笔身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使上述笔身的笔尖能够从笔的前端出入,其中,该笔设为如下结构,即,具有:滑动孔,其设置于上述杆筒的侧壁,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出入机构,其通过向前方滑动操作配设于上述滑动孔的上述操作体,使上述笔身的笔尖从缩回状态成为突出状态,作为上述出入机构,在上述杆筒内具有:多个凸轮齿以及凸轮槽,其沿圆周方向交替地配置,且沿前后方向延伸;旋转构件,其能够旋转地配置在上述笔身的后部,且具有能够与上述凸轮齿、上述凸轮槽交替地相卡合的多个突条;多个其他的凸轮齿,其设置于上述操作体,且用于使上述旋转构件转动;和弹性体(弾発体),其向后方对上述笔身施力,上述操作体设置有收容在上述杆筒内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杆部,上述杆部与上述旋转构件以在前后方向具有间隙的状态相互卡定,通过克服上述弹性体的作用力而向前方滑动操作上述操作体,使上述突条在前后方向的不同的位置上交替地与上述凸轮齿、上述凸轮槽相卡合,使上述笔身的笔尖交替地成为突出状态、缩回状态。
[0019]另外,在本发明中,“前”指的是笔尖侧,“后”指的是与笔尖侧相反的一侧。另外,在本发明中,“笔尖缩回状态”指的是笔尖缩回到杆筒内的状态,“笔尖突出状态”指的是笔尖从杆筒的前端向外部突出的状态。另外,在本发明中,“笔尖缩回操作”指的是使得从笔尖突出状态成为笔尖缩回状态的操作,“笔尖突出操作”指的是使得从笔尖缩回状态成为笔尖突出状态的操作。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笔尖缩回状态的侧视图。
[0021]图2是图1的主视图。
[0022]图3是表示图1的笔尖突出状态的侧视图。
[0023]图4是图1的纵剖视图。
[0024]图5是图1的前杆的扩大纵剖视图。
[0025]图6是图1的中间杆的扩大纵剖视图以及旋转构件的扩大侧视图。
[0026]图7是图1的后杆的扩大纵剖视图以及摩擦部的扩大侧视图。
[0027]图8是图1的笔夹体的扩大侧视图。
[0028]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笔夹体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扩大纵剖视图。
[0029]图10是表示热变色性墨的变色行为的说明图。
[0030]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笔尖缩回状态的侧视图。
[0031]图12是图11的主视图。
[0032]图13是表示图11的笔尖突出状态的侧视图。
[0033]图14是图11的纵剖视图。
[0034]图15是图14的A— A线扩大剖视图。
[0035]图16是图14的B— B线扩大剖视图。
[0036]图17是图11的笔尖突出状态的纵剖视图。
[0037]图18是图11的前杆的扩大纵剖视图。
[0038]图19是图11的中间杆的扩大主视图。
[0039]图20的(a)是图19的C—C线剖视图,(b)是图19的D—D线剖视图,(C)是图19的E—E线剖视图,(d)是图19的F—F线剖视图。
[0040]图21是图11的中间杆的扩大纵剖视图。
[0041]图22是图11的后杆的扩大主视图。
[0042]图23是图22的G—G线剖视图。
[0043]图24是图11的后杆的扩大纵剖视图。
[0044]图25是表示图11的后杆与摩擦部间的安装状态的扩大纵剖视图。
[0045]图26是省略了图11的笔夹体的要部扩大主视图。
[0046]图27是图11的笔夹体的扩大纵剖视图。
[0047]图28是去除了图11的笔夹体的圆筒体的笔夹体主要部分的扩大侧视图。
[0048]图29是图11的笔夹体的圆筒体的扩大主视图。
[0049]图30是图11的笔夹体的圆筒体的扩大俯视图。
[0050]图31是图11的笔夹体的圆筒体的扩大纵剖视图。
[0051]图32是图11的旋转构件的扩大主视图。
[0052]图33是图11的旋转构件的扩大纵剖视图。
[0053]图34是表示图11的笔夹体的主要部分、圆筒体、旋转构件、中间杆以及后杆的分解图。
[0054]图35是图11的笔尖突出状态(图17)的要部扩大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5]整体说明
[005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热变色性笔是如下的热变色性笔,SP,在杆筒内收容笔身,该笔身在内部收容了热变色性墨,操作设置于所述杆筒的操作体以使上述笔身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使上述笔身的笔尖能够从笔的前端出入,其中,该热变色性笔设为如下结构,即,具有:摩擦部,其摩擦上述热变色性墨的笔迹,并能够利用此时产生的摩擦热使该笔迹热变色;和笔夹体,其作为至少一个上述操作体,该热变色性笔在上述杆筒的后端设置上述摩擦部,并且在上述杆筒的除后端以外的部位设置上述笔夹体。
[0057]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使摩擦部与笔夹体(操作体)独立地设置于杆筒的后端,在摩擦操作时,摩擦部不会向前方移动,从而使使用了摩擦部的摩擦操作稳定。另外,由于当进行笔尖出入的操作时不需要与摩擦部相接触,因此能够避免摩擦部被手上的污渍等弄脏。
[0058]优选将上述的本发明的热变色性笔设为如下结构,S卩,仅具有单一的上述笔夹体作为上述操作体,通过操作单一的上述笔夹体,使上述笔身的笔尖成为突出状态以及缩回状态。
[0059]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以单一的笔夹体来进行笔尖出入的操作,不需要在杆筒上设置多个操作体(即多个突出部分)。而且,由于作为操作体的笔夹体兼用作能够夹在口袋等上的笔夹,因此在外观上,能够取消作为操作体的突出部分,增加了热变色性笔在设计上的自由度,能够获得漂亮的外观。
[0060]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热变色性笔中,也可以将上述杆筒设为由能够相互连结的多个零件构成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可以将将上述杆筒设为如下结构,即,上述杆筒的包含后端在内的部分由作为上述零件的后杆构成,且在上述后杆的后端部设置上述摩擦部。即,构成本热变色性笔的杆筒既可以是一根的筒状体,也可以是使多个零件相互连结而形成的一根的筒状体。
[0061]优选将上述的本发明的热变色性笔设为如下结构,S卩,该热变色性笔在上述杆筒的侧壁设置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动孔,该热变色性笔具有出入机构,该出入机构通过向前方滑动操作配设于上述滑动孔的上述笔夹体,使上述笔身的笔尖从缩回状态成为突出状
??τ O
[0062]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向前方滑动操作笔夹体,能够使笔尖成为突出状态以及缩回状态(所谓的双碰撞(夂7''少7、y夕)式的出入机构),操作方法简单,且用户能够容易地学会操作方法。
[0063]优选将上述的本发明的热变色性笔设为如下结构,S卩,上述杆筒由能够相互连结的两个以上的零件构成,在构成上述杆筒的两个上述零件的各自的侧壁上,分别设置前端或后端开放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I长孔或第2长孔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