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66137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系统,属于数字展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积淀了大量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并代代相传。这些遗产包括自然形成或人文创作的景观、古迹、遗址、建筑和文物等,不仅具有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同时还反映了文化的多样性,体现了不同地区和时代的人文、艺术、历史、地理、科技等特色,为科学研究与文化传承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来源。然而,随着长时间的自然变迀或灾害、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人类其它各种活动的影响,一些遗产遭到破坏甚至不复存在。通过先进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来保存、展示和传承文化遗产信息已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人们最初采用摄影、摄像等保存技术来记录遗产的信息,然而,由于照片或录像带的老化、失真等问题导致这些资料很难被长期保存。而采用计算机保存及展示,由于受到存储空间的限制,使计算机保存方法不能囊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量数据内容。同时,由于其显示形式的单一不能满足人们身临其境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系统,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所述数字化展示系统包括文字处理单元1、图像处理单元2、音频处理单元3、视频处理单元4、数据融合复原单元5、数字信息提取单元6、大容量数据库7、三维重构单元8、网络呈现单元9、立体成像显示单元10和平面成像显示单元11;所述文字处理单元1、图像处理单元2、音频处理单元3和视频处理单元4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融合复原单元5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数据融合复原单元5的数据输出端与数字信息提取单元6的信息提取端相连;所述数据融合复原单元5的存储信号输出端与大容量数据库7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数字信息提取单元6的信息输出端与三维重构单元8的重构信息输入端相连;所述数字信息提取单元6的平面显示输出端与平面成像显示单元11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三维重构单元8的网络信号输出端与网络呈现单元9的网络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三维重构单元8的立体显示端与立体成像显示单元10的成像输入端相连。
[0005]优选地,所述大容量数据库7包括存储层、组织层和数据访问层;所述存储层为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所述组织层为基于HBase的结构化数据组织系统;所述数据访问层为交互接口。
[0006]优选地,所述三维重构单元8利用Esteban和Schmitt算法实现三维图像的重构。
[0007]优选地,所述网络呈现单元9包括WEB3D网络单元和移动网络单元。
[0008]优选地,所述立体成像显示单元10为三维全景展示台。
[0009]优选地,所述平面成像单元11以嵌入数字水印方式实现平面成像。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1 ]具有大容量数据库,能够提供和储存全方位的文字、图画及视频信息,高质量的三维立体重构及立体成像技术增强了人类体验的沉浸感、交互性和想象力。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受实施例的限制。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和“竖着”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亦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16]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组”、“多根”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17]以下实施方式中所用材料、仪器和方法,未经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材料、仪器和方法,均可通过商业渠道获得。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文字处理单元1、图像处理单元2、音频处理单元3、视频处理单元4、数据融合复原单元5、数字信息提取单元6、大容量数据库7、三维重构单元8、网络呈现单元9、立体成像显示单元10和平面成像显示单元11;文字处理单元1、图像处理单元2、音频处理单元3和视频处理单元4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融合复原单元5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数据融合复原单元5的数据输出端与数字信息提取单元6的信息提取端相连;数据融合复原单元5的存储信号输出端与大容量数据库7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数字信息提取单元6的信息输出端与三维重构单元8的重构信息输入端相连;数字信息提取单元6的平面显示输出端与平面成像显示单元11的信号输入端相连;三维重构单元8的网络信号输出端与网络呈现单元9的网络信号输入端相连;三维重构单元8的立体显示端与立体成像显示单元10的成像输入端相连。大容量数据库7包括存储层、组织层和数据访问层;存储层为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组织层为基于HBase的结构化数据组织系统;数据访问层为交互接口。三维重构单元8利用Esteban和Schmitt算法实现三维图像的重构。网络呈现单元9包括WEB3D网络平台和移动网络平台,立体成像显示单元10为三维全景展示平台,平面成像单元11以嵌入数字水印方式实现平面成像。可以防止各种恶意攻击、篡改或侵权行为,从而对数字化之后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有效的传播。
[0019]文字处理单元1、图像处理单元2、音频处理单元3、视频处理单元4分别对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信息进行处理,并传输到数据融合复原单元5中,通过数据融合复原单元5对所有信息进行融合复原,同时将信息存入大容量数据库7。大容量数据库7包括存储层、组织层和数据访问层;所述存储层为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所述组织层为基于HBase的结构化数据组织系统;所述数据访问层为交互接口。该方法在HDFS基础上增加了小文件存储管理策略,将大量的小文件打包成大的聚簇文件后,一起保存到HDFS中,该策略相比于原始的HDFS,有效地减少了大量小文件对主节点的内存消耗,提高了文件写入性能,同时为聚簇文件中的小文件建立文件索引,降低了文件的读取时问。三维重构单元8利用Esteban和Schmitt算法实现三维图像建立。Esteban与Schmitt是一种通过校准一系列彩色图像对物体的三维几何造型和纹理进行高精度绘制的算法。该算法的核心是基于一个可变形的模型,通过轮廓驱动的约束和纹理驱动的约束实现物体的空间信息重建,从而对雕塑文物/展品的色彩、形态、材质及纹理进行快速三维建模。最后,通过立体成像显示单元10和平面成像显示单元11展示非文化物质遗产相关信息,同时通过网络呈现单元9实现非文化物质遗产相关信息的共享。
[0020]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的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各种改动和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主权项】
1.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文字处理单元(I)、图像处理单元(2)、音频处理单元(3)、视频处理单元(4)、数据融合复原单元(5)、数字信息提取单元(6)、大容量数据库(7)、三维重构单元(8)、网络呈现单元(9)、立体成像显示单元(10)和平面成像显示单元(11); 所述文字处理单元(I)、图像处理单元(2)、音频处理单元(3)和视频处理单元(4)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融合复原单元(5)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数据融合复原单元(5)的数据输出端与数字信息提取单元(6)的信息提取端相连;所述数据融合复原单元(5)的存储信号输出端与大容量数据库(7)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数字信息提取单元(6)的信息输出端与三维重构单元(8)的重构信息输入端相连;所述数字信息提取单元(6)的平面显示输出端与平面成像显示单元(11)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三维重构单元(8)的网络信号输出端与网络呈现单元(9)的网络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三维重构单元(8)的立体显示端与立体成像显示单元(10)的成像输入端相连。2.权利要求1所述数字化展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容量数据库(7)包括存储层、组织层和数据访问层;所述存储层为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所述组织层为基于HBase的结构化数据组织系统;所述数据访问层为交互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呈现单元(9)包括WEB3D网络单元和移动网络单元。4.权利要求1所述数字化展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成像显示单元(10)为三维全景展示台。5.权利要求1所述数字化展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成像单元(11)以嵌入数字水印方式实现平面成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系统,属于数字展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容量小,真实感低等问题。该数字化展示系统包括文字处理单元、图像处理单元、音频处理单元、视频处理单元、数据融合复原单元、数字信息提取单元、大容量数据库、三维重构单元、网络呈现单元、立体成像显示单元和平面成像显示单元;文字处理单元、图像处理单元、音频处理单元和视频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融合复原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数据融合复原单元的数据输出端与数字信息提取单元的信息提取端相连;数据融合复原单元的存储信号输出端与大容量数据库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具有存储容量大,真实感强等特点。
【IPC分类】G09F9/00, G02B27/22
【公开号】CN205177307
【申请号】CN201520949333
【发明人】宋昌江, 朱国强, 何艳, 丛晓丹, 周钰琢, 王云龙, 张宇, 吴冈
【申请人】黑龙江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