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打格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58070阅读:2195来源:国知局
多用打格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打格尺,主体为板状结构,主体的底边为直边,顶边由至少两个阶梯部组成;阶梯部由逐一升高的阶梯边构成。该多用打格尺可在打格的过程中保证表格和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多用打格尺无刻度的情况下,也能绘制横平竖直的表格线,制表效率大大提高。
【专利说明】
多用打格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打格尺,用于空白纸面或板报的制格工具。
【背景技术】
[0002]在数字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都过多的依赖电脑制图、制表,但是对于学生或没有电脑制表的场合通常采用格尺做为制表工具,不仅制表繁琐,而且表格线容易横向或纵向偏移,影响表格的整体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用打格尺,该多用打格尺可在打格的过程中保证表格和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多用打格尺无刻度的情况下,也能绘制横平竖直的表格线,制表效率大大提高。
[0004]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用打格尺,主体为板状结构,主体的底边为直边,顶边由至少两个阶梯部组成;阶梯部由逐一升高的阶梯边构成。
[0005]所述的阶梯部的每个阶梯边的高度差相等,每个阶梯边的宽度相对。
[0006]所述的阶梯部的阶梯边左右对称。
[0007]所述的主体上无刻度或在直边上设置刻度。
[0008]所述的阶梯部采用的较短的线段作为顶端线段。
[0009]该多用打格尺以直边作为画线边,用阶梯边作为衡量制格宽度的基准,通过采用不同阶梯边作为基准,制出的表格宽度不同,从而省略了采用格尺制格,进行尺寸测量的繁琐步骤,使手工制表更省事,提高了制表效率。在主体上至少设置两个以上的阶梯部,从而保证两个点形成一条直接的原理,保证待画直线与基准线平行。
[0010]将阶梯边采用高度差相等和阶梯边相等的结构,充分了解阶梯部的尺寸对应关系,使制表更得;L.、应手。
[0011 ]将阶梯部的阶梯边设置左右对称,从而每个阶梯部多了一个基准边,从而划线基准更容易观察和测量。
[0012]多用打格尺即使没有刻度,也能根据阶梯边的高度差得出两边个距离,也可根据需要在主体上设置刻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多用打格尺实施例一结构不意图。
[0014]图2为多用打格尺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多用打格尺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一
[0017]如图1所示,一种多用打格尺,主体I为板状结构,主体I的底边为直边2,顶边由两个阶梯部3组成;阶梯部3由逐一升高的阶梯边4构成。其中阶梯部3的每个阶梯边3的高度差相等,每个阶梯边3的宽度相对。
[0018]实施例二
[0019]如图2所示,所述的每个阶梯部3的阶梯边3左右对称,且在主体I上设置三个阶梯部3。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0020]实施例三
[0021]如图3所示,为保证顶部遮盖线段较少,采用的较短的线段作为阶梯部3的顶端线段,在主体I上设置左右对称的两个阶梯部3。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
【主权项】
1.一种多用打格尺,其特征在于:主体(I)为板状结构,主体(I)的底边为直边(2),顶边由至少两个阶梯部(3)组成;阶梯部(3)由逐一升高的阶梯边(4)构成,阶梯部(3)的阶梯边(4)左右对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打格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阶梯部(3)的每个阶梯边(4)的高度差相等,每个阶梯边(4)的宽度相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打格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I)上无刻度或在直边(2)上设置刻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打格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阶梯部(3)采用的较短的线段作为顶端线段。
【文档编号】B43L13/00GK205439707SQ201521101765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8日
【发明人】张宝元
【申请人】张宝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