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拓蓝机及拓蓝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9209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拓蓝机及拓蓝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景泰蓝产品的生产工艺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拓蓝机及拓蓝系统。
背景技术
景泰蓝产品作为传统的手工艺品,无论是居家摆设,还是古物收藏都很受消费者欢迎。景泰蓝产品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主要包括制胎、拓蓝、掐丝、点蓝、烧蓝以及磨光等步骤。其中,拓蓝就是将设计好的图案绘制到胎体上。掐丝就是用镊子将事先做好的柔软、薄而细的并具有韧性的紫铜丝,按照胎体上的图案,用手掐(掰、弯)折叠翻卷制成各种纹样,蘸上白芨或浆糊粘在胎体上。点蓝是把事先备好的珐琅釉料,依照图案所标示的颜 色,用由铜丝锤制成的小铲形工具(行话称蓝枪),一铲铲地填充入焊好的紫铜丝纹饰空隙中。烧蓝是将整个胎体填满色釉后,拿到炉温大约800摄氏度的高炉中烘烧,色釉由砂粒状固体熔化为液体,待冷却后成为固着在胎体上的绚丽的色釉。拓蓝是景泰蓝产品制作工艺中一个重要的步骤,由于完全要用手工制作完成,因此对制作人员要求高、人工成本高且效率比较低。雕刻工艺是用雕刻刀在基材上雕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与拓蓝工艺有相似的地方。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能够在木材、大理石等基材上进行自动雕刻的雕刻机。然而,自动雕刻机的技术并不能适应景泰蓝产品制作工艺中的拓蓝工艺。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拓蓝机及拓蓝系统,以提高景泰蓝制作的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自动拓蓝机包括操作台、胎体放置架、拓蓝笔支撑架和拓蓝笔,所述操作台为长方体柜式结构,其顶部第一端设置有胎体放置架。所述胎体放置架包括下部为长方体上部为三角体状的夹具安装架、旋转夹具和夹在旋转夹具中间的胎体支撑杆;该夹具安装架的第一端面与操作台第一端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旋转夹具安装在夹具安装架的第二端面上;该胎体支撑杆平行于操作台的顶面。所述拓蓝笔支撑架为一直角弯折状支撑架,包括第一立柱和与之垂直的横梁支撑架;所述第一立柱与操作台顶面垂直,安装在操作台顶部第二端的第一角;所述横梁支撑架与操作台顶面平行,第一端架设在所述胎体放置架顶端,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立柱顶端相连。所述拓蓝笔可沿横梁支撑架滑动的安装在该横梁支撑架上,且位置与所述胎体支撑杆相对应。较佳地,所述拓蓝机还包括拓蓝笔安装件;所述横梁支架设置有从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的两条平行的第一滑轨;所述拓蓝笔安装件包括安装板和拓蓝笔安装部分,拓蓝笔通过拓蓝笔安装部分安装在安装板的前面,安装板的背面安装有与第一滑轨配合的第一滑轨配合结构。较佳地,所述拓蓝机还包括安装在操作台顶面可沿操作台顶面滑动的胎体固定件,该胎体固定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顶部的固定部分,该固定部分与胎体支撑杆的位置对应,用于固定胎体的底部。较佳地,所述操作台顶部设置有从旋转夹具对应位置开始延伸到第二端的两条平行的第二滑轨;所述胎体固定件底座的底部安装有与第二滑轨配合的第二滑轨配合结构。较佳地,所述第一滑轨配合结构和第二滑轨配合结构为带槽结构或球式轴承结构。较佳地,所述胎体固定件底座为长方体结构,固定部分包括平行与操作台底面的圆柱部分和与之同轴的圆锥部分,该圆锥部分的椎尖与胎体支撑杆的中心向对应。 较佳地所述胎体固定件固定部分的圆锥部分进一步包覆有软性材料套。较佳地,所述拓蓝笔包括笔架、笔筒、笔芯和弹簧。所述笔架包括上、下两个具有中间通孔的长方形片状结构,它们通过两个螺栓间隔连接;所述笔架包括上笔架和下笔架,上笔架为包括竖直长方片和水平长方片的直角弯折状结构,竖直长方片上具有用于与所述安装板连接的螺孔,水平长方片上具有通孔,用于拓蓝笔运动过程中,容纳笔芯。所述下笔架与上笔架的水平长方片平行,为具有中间通孔的长方形片状结构;上笔架和下笔架通过两个螺栓间隔连接。所述笔筒安装在下笔架的中间通孔上,其顶端和底端分别露出下笔架的上方和下方,且底端的直径大于顶端的直径。所述笔芯和弹簧安装在笔筒内部,笔芯的头部从所述笔筒底端伸出。较佳地,所述拓蓝笔安装部分内部具有上台阶结构和下台阶结构;该上台阶结构与所述上笔架的水平长方片相配合;下台阶结构与所述下笔架相配合;所述拓蓝笔的笔芯头部伸出所述拓蓝笔安装部分。较佳地,所述拓蓝机进一步包括一个拓蓝机机柜;所述拓蓝机机柜包括机柜本体和基座;其中,机柜本体为正面定端具有斜坡的长方形柜体;其正面与拓蓝机的胎体放置架和胎体固定件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玻璃窗。 较佳地,所述拓蓝机机柜的左右两侧,分别开有通风窗。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了一种自动拓蓝系统,包括上述的自动拓蓝机,及一个控制计算机;所述控制计算机通过控制电缆与所述拓蓝笔和旋转夹具分别相连,通过控制旋转夹具的旋转及拓蓝笔在拓蓝笔支撑架上的滑动,实现拓蓝笔在胎体上绘制图画。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见,这种自动拓蓝机在操作台上设置旋转夹具,将胎体支撑杆夹在旋转夹具上,并将拓蓝笔设置与操作台上与胎体支撑杆对应的位置,通过控制旋转夹具的旋转及拓蓝笔在拓蓝笔支撑架上的滑动,实现了拓蓝笔在胎体上自动绘制图画。因此,应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拓蓝工艺的自动化,从而提高景泰蓝制作的生产效率。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自动拓蓝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实施例中拓蓝笔的结构示意图;[0027]图3为图I所示实施例中自动拓蓝机的机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拓蓝机及拓蓝系统,实现了拓蓝工艺的自动化。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的拓蓝机包括操作台I、胎体放置架2、拓蓝笔支撑架3和拓蓝笔4。如图I所示,操作台I为长方体柜式结构,其顶部第一端设置有胎体放置架2。胎体放置架2包括下部为长方体上部为三角体状的夹具安装架21、旋转夹具22和夹在旋转夹具22中间的胎体支撑杆23。位于该夹具安装架21左面的第一端面与位于操作台左面的第一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旋转夹具22安装在位于夹具安装架21右侧的第二端面上,该胎体支撑杆23平行于操作台I的顶面。如图I所示,拓蓝笔支撑架3为一直角弯折状支撑架,包括第一立柱31和与之垂·直的横梁支撑架32。所述第一立柱31与操作台I顶面垂直,安装在操作台I顶部第二端的第一角。所述横梁支撑架32与操作台I顶面平行,第一端架设在所述胎体放置架2顶端,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立柱31顶端相连。拓蓝笔4可沿横梁支撑架32滑动的安装在该横梁支撑架32上,且位置与所述胎体支撑杆23相对应。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动拓蓝机还包括拓蓝笔安装件5。横梁支架32设置有从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的两条平行的第一滑轨321。拓蓝笔安装件5包括安装板51和拓蓝笔安装部分52。拓蓝笔4通过拓蓝笔安装部分52安装在安装板51的前面,安装板51的背面安装有与第一滑轨321配合的第一滑轨配合结构。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动拓蓝机还包括安装在操作台I顶面可沿操作台I顶面滑动的胎体固定件6。该胎体固定件6包括底座61和设置在底座61顶部的固定部分62,该固定部分62与胎体支撑杆23的位置对应,用于固定胎体的底部。图I中,操作台I顶部设置有从旋转夹具22对应位置开始延伸到第二端的两条平行的第二滑轨11。胎体固定件6底座61的底部安装有与第二滑轨11配合的第二滑轨配合结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滑轨配合结构和第二滑轨配合结构为带槽结构或球式轴承结构。如图I所示,胎体固定件底座61为长方体结构,固定部分62包括平行与操作台底面的圆柱部分和与之同轴的圆锥部分,该圆锥部分的椎尖与胎体支撑杆23的中心向对应。本实施例中,胎体固定件固定部分62的圆锥部分可以包覆有软性材料套,具体地,可以是橡胶材料的包覆套。实际应用中,胎体支撑杆23可以采用木质杆或硬质塑料杆。胎体通常是带底座的花瓶状结构,在放置胎体时,将胎体的顶部开口从胎体支撑杆23的自由端套在胎体支撑杆23上,然后将胎体固定件6沿第二滑轨11推到胎体的底部后,固定部分62的圆锥尖顶住该胎体的底部,从而固定胎体。本实施例中的拓蓝笔如图2所示,包括笔架41、笔筒42、笔芯43和弹簧。所述笔架41包括上笔架411和下笔架412。上笔架411为包括竖直长方片和水平长方片的直角弯折状结构,竖直片上具有螺孔(图4中未示出),用于与拓蓝笔安装件5的安装板51连接,以将拓蓝笔安装到拓蓝笔安装件5上,水平片上具有通孔,用于拓蓝笔运动过程中,容纳拓蓝笔笔芯。下笔架412与上笔架411的水平长方片平行,为具有中间通孔的长方形片状结构。如果图4所示,上笔架411和下笔架412通过两个螺栓间隔连接。所述笔筒42安装在下笔架412的中间通孔上,其顶端421和底端422分别露出下笔架412的上方和下方,且底端422的直径大于顶端421的直径。笔芯43和弹簧安装在笔筒42内部,笔芯43的头部从所述笔筒42底端伸出。为使该拓蓝笔安装到拓蓝笔安装部分52中,本实施例中的拓蓝笔安装部分52内部具有上台阶结构和下台阶结构。该上台阶结构与拓蓝笔4中的上笔架411的水平长方片相配合;下台阶结构与拓蓝笔的下笔架412相配合。拓蓝笔4的笔芯头部伸出所述拓蓝笔安装部分52。
本实施例中,拓蓝笔芯和弹簧安装在拓蓝笔筒内部,在拓蓝过程中,由于弹簧的作用,使得拓蓝笔芯能够上下方向,随胎体表面的上下起伏而上下移动,以防止拓蓝笔划伤胎体。实际应用时,拓蓝笔还连接有控制电缆,通过控制电缆控制笔芯在拓蓝过程中进行上、下运动。另外,为了防止在拓蓝过程中胎体上沉积灰尘,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了一个拓蓝机机柜。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拓蓝机机柜包括机柜本体51和基座52。其中,机柜本体51为正面定端具有斜坡的长方形柜体。其正面与拓蓝机的胎体放置架和胎体固定件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玻璃窗511。本实施例中,玻璃窗511为对开门式,以方便胎体的安装/拆卸及操作人员观察。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通风,拓蓝机机柜的左右两侧,分别开有通风窗51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自动拓蓝系统的具体实施例,包括上述的自动拓蓝机,及一个控制计算机。所述控制计算机通过控制电缆与所述拓蓝笔和旋转夹具分别相连,通过控制旋转夹具的旋转及拓蓝笔在拓蓝笔支撑架上沿第一滑轨的滑动,实现拓蓝笔在胎体上绘制图画。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为控制计算机设置控制机柜,可以采用常用的铁皮机柜。由上述的实施例可见,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拓蓝机及拓蓝系统,能够实现拓蓝工艺的自动化,从而提高景泰蓝制作的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拓蓝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胎体放置架、拓蓝笔支撑架和拓蓝笔; 所述操作台为长方体柜式结构,其顶部第一端设置有胎体放置架; 所述胎体放置架包括下部为长方体上部为三角体状的夹具安装架、旋转夹具和夹在旋转夹具中间的胎体支撑杆;该夹具安装架的第一端面与操作台第一端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旋转夹具安装在夹具安装架的第二端面上;该胎体支撑杆平行于操作台的顶面; 所述拓蓝笔支撑架为一直角弯折状支撑架,包括第一立柱和与之垂直的横梁支撑架;所述第一立柱与操作台顶面垂直,安装在操作台顶部第二端的第一角;所述横梁支撑架与操作台顶面平行,第一端架设在所述胎体放置架顶端,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立柱顶端相连; 所述拓蓝笔可沿横梁支撑架滑动的安装在该横梁支撑架上,且位置与所述胎体支撑杆相对应。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拓蓝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拓蓝笔安装件; 所述横梁支架设置有从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的两条平行的第一滑轨; 所述拓蓝笔安装件包括安装板和拓蓝笔安装部分,拓蓝笔通过拓蓝笔安装部分安装在安装板的前面,安装板的背面安装有与第一滑轨配合的第一滑轨配合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拓蓝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操作台顶面可沿操作台顶面滑动的胎体固定件,该胎体固定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顶部的固定部分,该固定部分与胎体支撑杆的位置对应,用于固定胎体的底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拓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顶部设置有从旋转夹具对应位置开始延伸到第二端的两条平行的第二滑轨; 所述胎体固定件底座的底部安装有与第二滑轨配合的第二滑轨配合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拓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配合结构和第二滑轨配合结构为带槽结构或球式轴承结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拓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固定件底座为长方体结构,固定部分包括平行于操作台底面的圆柱部分和与之同轴的圆锥部分,该圆锥部分的椎尖与胎体支撑杆的中心向对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拓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固定件固定部分的圆锥部分进一步包覆有软性材料套。
8.如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拓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拓蓝笔包括笔架、笔筒、笔芯和弹簧; 所述笔架包括上、下两个具有中间通孔的长方形片状结构,它们通过两个螺栓间隔连接;所述笔架包括上笔架和下笔架,上笔架为包括竖直长方片和水平长方片的直角弯折状结构,竖直长方片上具有用于与所述安装板连接的螺孔,水平长方片上具有通孔,用于拓蓝笔运动过程中,容纳笔芯; 所述下笔架与上笔架的水平长方片平行,为具有中间通孔的长方形片状结构;上笔架和下笔架通过两个螺栓间隔连接; 所述笔筒安装在下笔架的中间通孔上,其顶端和底端分别露出下笔架的上方和下方,且底端的直径大于顶端的直径; 所述笔芯和弹簧安装在笔筒内部,笔芯的头部从所述笔筒底端伸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拓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拓蓝笔安装部分内部具有上台阶结构和下台阶结构; 该上台阶结构与所述上笔架的水平长方片相配合;下台阶结构与所述下笔架相配合; 所述拓蓝笔的笔芯头部伸出所述拓蓝笔安装部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拓蓝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拓蓝机机柜; 所述拓蓝机机柜包括机柜本体和基座; 其中,机柜本体为正面定端具有斜坡的长方形柜体;其正面与拓蓝机的胎体放置架和胎体固定件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玻璃窗。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拓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拓蓝机机柜的左右两侧,分别开有通风窗。
12.—种自动拓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拓蓝机,及一个控制计算机; 所述控制计算机通过控制电缆与所述拓蓝笔和旋转夹具分别相连,通过控制旋转夹具的旋转及拓蓝笔在拓蓝笔支撑架上的滑动,实现拓蓝笔在胎体上绘制图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拓蓝机,包括操作台、胎体放置架、拓蓝笔支撑架和拓蓝笔;所述操作台顶部第一端设置有胎体放置架;胎体放置架包括夹具安装架、旋转夹具和夹在旋转夹具中间的胎体支撑杆;该夹具安装架的第一端面与操作台第一端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旋转夹具安装在夹具安装架的第二端面上;该胎体支撑杆平行于操作台的顶面;所述拓蓝笔支撑架为一直角弯折状支撑架,包括第一立柱和与之垂直的横梁支撑架;所述拓蓝笔可沿横梁支撑架滑动的安装在该横梁支撑架上,且位置与所述胎体支撑杆相对应。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自动拓蓝机和控制计算机的拓蓝系统。应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拓蓝工艺的自动化,从而提高景泰蓝制作的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44C1/00GK202593152SQ20122014966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0日
发明者孙占军, 李伟冰, 陈晖 , 赵军, 杨博, 衣福成, 钟连盛 申请人:北京市东城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