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书经文的装裱方法

文档序号:2662467阅读:15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书经文的装裱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一种血书经文的装裱方法,解决使用传统方法装裱血书经文时褶皱不能去除和血迹变色褪色的问题。血书经文的装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托画心,具体包括:画心背面朝上覆于画案上;将干燥的宣纸覆于画心上,刷平整,然后将清水呈雾状均匀喷湿干燥的宣纸,使宣纸散发出的潮气浸润画心;待画心伸展至几乎没有褶皱时,将隔离纸平整覆于画案上,将画心背面朝上覆于隔离纸上;将托纸刷浆糊,用宣纸吸取托纸上的水分;将托纸覆于画心上,刷平整。本发明有益效果:装裱血书经文时能去除褶皱,并且血迹保持清澈、血迹殷红,不会变色褪色;同时,经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装裱的血书经文,即使几百年后出现破损等,也可以通过揭裱等方式进行修复。
【专利说明】一种血书经文的装裱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书画装裱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血书经文的装裱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佛学大词典》对“血书”解释如下:又作血写。谓以血书写经文。如《梵网经》卷下所载:“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析骨为笔,书写佛戒。”又如《大智度论》卷十六所载:“若实爱法,当以汝皮为纸,以身骨为笔,以血书之。”后世以血书写经文之风,盖基于此。
[0003]《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血书”解释如下:(杂语)以血书经文也。梵网经下曰:“若佛子,常应一心受持读诵大乘经律。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析骨为笔,书写佛戒。(中略)常以七宝无价香花,一切杂宝为箱囊,盛经律卷。’《智度论》十六曰:“如爱法梵志,十二岁过阎浮提,求知圣法。(中略)婆罗门言:若实爱法,当以汝皮为纸,以身骨为笔,以血书之。当以与汝,即如其言破骨剥皮,以血书偈。”
[0004]在佛家经典中,尤以血经为至宝,珍藏寺内,秘不示人。所谓血经由来已久,是历代苦修僧依经论而动念,以取舌血或手臂血为上善,最终成壮举。如成都商报曾在2005年9月24日报道题为《血书经文首次公开亮相》的新闻:据悉,即将于28日在中国.成都佛教文化展展出的宝物中,除了赫赫有名的佛祖舍利、玄奘顶骨舍利外,还有很多展品也是平时秘不示人的佛教宝物,血书经文就是其中之一。将展出的血书经文是文殊院宝物,包括《华严经》等3部,在国内佛教界也属罕见。据介绍,这3部血写经书是清朝时文殊院的长老宗先大师、登云大师等3人所写。写血书经文是为表达对佛祖的虔诚。在献血写书之前,长老们必须先停食半年到一年的盐,这样才能保证血迹清澈、血迹殷红。长老们每天清晨起床,用针刺破舌头,将血滴在碟子里,再加一些朱砂混合,以血代墨,用毛笔抄写经文。
[0005]血书经文最近的报道是2013年9月23日长春晚报题为《王菲手抄血书佛经送友人》的新闻:……王菲近日还为好友及有缘人准备了非常特别的中秋节礼物,送出多本手抄佛经(《佛说长寿减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更以“三宝弟子王菲血书”为下款,字字朱红,足见修佛之心坚定虔诚。
[0006]血书经文不仅是发真心真愿、浸润佛法、修行证悟的过程,也是弘法利生,使人随喜弘法,为佛教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善事。但是,以前血书经文几乎均装订成册,没有装裱制作成挂轴、手卷等形式。此次发明人在按照传统方法装裱血书经文时遇到了褶皱不能去除和血迹变色褪色的问题。因此,为了保证血书经文装裱后血迹清澈、血迹殷红,且平整整齐,完好装裱血书经文,弘扬佛法,发明人打破传统装裱方法,研究出了一种血书经文的装裱方法。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提出一种血书经文的装裱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传统方法装裱血书经文时褶皱不能去除和血迹变色褪色的问题。
[0008]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9]一种血书经文的装裱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0]托画心,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1]画心背面朝上覆于画案上;
[0012]将干燥的宣纸覆于所述画心上,刷平整,然后将清水呈雾状均匀喷湿所述干燥的宣纸,使所述宣纸散发出的潮气浸润所述画心;
[0013]待所述画心伸展至几乎没有褶皱时,将隔离纸平整覆于画案上,将所述画心背面朝上覆于所述隔离纸上;
[0014]将托纸刷浆糊,用宣纸吸取托纸上的水分;
[0015]将所述托纸覆于所述画心上,刷平整。
[0016]进一步地,所述将干燥的宣纸覆于所述画心上,刷平整,然后将清水呈雾状均匀喷湿所述干燥的宣纸,使所述宣纸散发出的潮气浸润所述画心的步骤具体为:
[0017]将一层干燥的宣纸覆于所述画心上,刷平整;
[0018]将两层宣纸覆于所述一层干燥的宣纸上,刷平整;
[0019]将清水呈雾状均匀喷湿所述两层宣纸,使所述两层宣纸散发出的潮气透过所述一层干燥的宣纸浸润所述画心。
[0020]优选地,所述一层干燥的宣纸具体为单宣。
[0021 ] 优选地,所述两层宣纸具体为两层夹宣。
[0022]进一步地,所述将托纸刷浆糊,用宣纸吸取托纸上的水分的步骤具体为:
[0023]将托纸刷浆糊,用单宣吸取托纸上的水分,当托纸上的水分较多时,用单宣多次吸取托纸上的水分。
[0024]进一步地,将所述托纸覆于所述画心上,刷平整后,当覆于所述画心上的所述托纸水分多时,用宣纸覆于所述托纸上刷平整以吸取水分。
[0025]优选地,覆于所述托纸上刷平整以吸取水分的宣纸具体为单宣。
[002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27]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血书经文的装裱方法,装裱血书经文时能去除褶皱,并且血迹保持清澈、血迹殷红,不会变色褪色,装裱好的血书经文可以进行展出,弘扬佛法,为佛教事业作出卓越贡献;同时,经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装裱的血书经文,即使几百年后出现破损等,也可以通过揭裱等方式进行修复。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9]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首先对出现的名词进行解释:
[0030]画心:一张绫絹或宣纸经过绘画或书写以后,称为画心。
[0031]托画心:画心由于着墨或着色会出现褶皱不平的现象,同时,画心的四边还需要镶接各种材料作为保护和装饰,为了使画心平整及与四周镶接的材料厚薄均匀,需要在画心背面粘一层纸,这就叫托画心。它是影响裱件质量的最重要的一道工序。
[0032]单宣:宣纸品种之一,质较薄。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我在上海所见的,除上述二种外,仅有单宣、夹宣(或云即夹贡)、玉版宣、煮睡了。”
[0033]夹宣:亦作双宣。指双层或多层的宣纸。分为夹宣、二层夹和三层夹。现代装裱多用其覆褙用。夹宣是在抄制时与单宣的抄制手法不同或纸浆稠而使纸加厚,是一种在抄造时需经二次或三次抄制的加厚宣纸。
[003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血书经文的装裱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5]托画心,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6]画心背面朝上覆于画案上;
[0037]将一层干燥的宣纸覆于画心上,刷平整;
[0038]将两层宣纸覆于一层干燥的宣纸上,刷平整;
[0039]将清水呈雾状均匀喷湿两层宣纸,使两层宣纸散发出的潮气透过一层干燥的宣纸浸润画心,通过潮气的浸润使画心伸展开,另外,本步骤可以与上一步骤置换,对最终装裱的完成没有影响;
[0040]待画心伸展至几乎没有褶皱时,将隔离纸平整覆于画案上,将画心背面朝上覆于隔离纸上,其中,几乎没有褶皱是一个关键点,因为如果褶皱过多,画心装裱完成后不平整,而如果完全没有褶皱,则可能此时画心已经水分过多,血书经文会化开,另外,隔离纸平整覆于画案上时,其光滑面朝上,即隔离纸隔水防粘的一面与血书经文的血迹接触;
[0041]将托纸刷浆糊,用单宣吸取托纸上的水分,当托纸上的水分较多时,用单宣多次吸取托纸上的水分,其中,具体是用单宣吸取托纸上没有刷浆糊的一面,以避免单宣将托纸上刷好的浆糊吸走;
[0042]将托纸覆于画心上,刷平整,当覆于画心上的托纸水分多时,用宣纸覆于托纸上刷平整以吸取水分。
[0043]其中,隔离纸是指用于隔水防粘,避免画心背面朝上覆于画案上时血书经文粘贴在画案上,具体可以为胶膜、胶带的保护纸,即将胶膜、胶带揭去后剩下的保护纸,也可以为防粘I吴等。
[0044]其中,优选地,所述一层干燥的宣纸具体为单宣。
[0045]其中,优选地,所述两层宣纸具体为两层夹宣。
[0046]其中,优选地,覆于托纸上刷平整以吸取水分的宣纸具体为单宣。
[0047]需要说明的是,将一层干燥的单宣覆于画心上,是因为单宣较薄,潮气容易透过,且潮气透过的量容易把握;将两层夹宣覆于一层干燥的单宣上,是因为夹宣较厚,吸水性和吸水量较大,适合放置在单宣上作为湿润源;将托纸刷浆糊用单宣吸取托纸上的水分和覆于托纸上刷平整以吸取水分的宣纸具体为单宣,是因为此时吸水量不易过大,使用单宣比较合适。
[0048]托画心采用上述步骤,即可以避免采用传统装裱方法时血书经文褶皱不能去除和血迹变色褪色。
[0049]上述托画心完成之后,接下来是上墙正平,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50]将托好的画心四周略施浆糊,从画案上揭起,提画上墙,画心背面朝外反贴,自然干燥后起下;
[0051]其中,画心与墙之间留有间隙,以避免画心上的血书经文粘在墙上。
[0052]其中,优选地,所述墙为木板墙或纸墙。
[0053]上墙正平的目的,是使已经托裱好的画幅能平整挺括,便于装裱、观赏。此道工序虽然简单,但是实际操作难度很大。
[0054]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一般书画作品装裱时,会采用热合整平机代替上墙正平的步骤,以加快装裱速度,但在进行血书经文装裱时,不能采用任何加热的方式,以避免血迹受热后颜色发生变化。
[0055]上述上墙正平完成之后,接下来是方裁等步骤,因其基本不会影响血书经文,在此不再赘述。
[0056]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血书经文的装裱方法,装裱血书经文时能去除褶皱,并且血迹保持清澈、血迹殷红,不会变色褪色,装裱好的血书经文为卷轴或手卷等形式,可以进行展出,弘扬佛法,为佛教事业作出卓越贡献;同时,经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装裱的血书经文,即使几百年后出现破损等,也可以通过揭裱等方式进行修复。其中,通过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血书经文的装裱方法,成功装裱了 53米长的血书经文。
[005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血书经文的装裱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托画心,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画心背面朝上覆于画案上; 将干燥的宣纸覆于所述画心上,刷平整,然后将清水呈雾状均匀喷湿所述干燥的宣纸,使所述宣纸散发出的潮气浸润所述画心; 待所述画心伸展至几乎没有褶皱时,将隔离纸平整覆于画案上,将所述画心背面朝上覆于所述隔离纸上; 将托纸刷浆糊,用宣纸吸取托纸上的水分; 将所述托纸覆于所述画心上,刷平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书经文的装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干燥的宣纸覆于所述画心上,刷平整,然后将清水呈雾状均匀喷湿所述干燥的宣纸,使所述宣纸散发出的潮气浸润所述画心的步骤具体为: 将一层干燥的宣纸覆于所述画心上,刷平整; 将两层宣纸覆于所述一层干燥的宣纸上,刷平整; 将清水呈雾状均匀喷湿所述两层宣纸,使所述两层宣纸散发出的潮气透过所述一层干燥的宣纸浸润所述画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书经文的装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层干燥的宣纸具体为单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书经文的装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层宣纸具体为两层夹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书经文的装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托纸刷浆糊,用宣纸吸取托纸上的水分的步骤具体为: 将托纸刷浆糊,用单宣吸取托纸上的水分,当托纸上的水分较多时,用单宣多次吸取托纸上的水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书经文的装裱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托纸覆于所述画心上,刷平整后,当覆于所述画心上的所述托纸水分多时,用宣纸覆于所述托纸上刷平整以吸取水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书经文的装裱方法,其特征在于,覆于所述托纸上刷平整以吸取水分的宣纸具体为单宣。
【文档编号】B44C7/00GK104275980SQ201410313332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日
【发明者】王春凤 申请人:王春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