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雕刻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141259发布日期:2020-09-08 13:42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雕塑制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型雕塑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大型雕塑制作过程较为繁琐,首先需要制作模型小稿,然后在放大模型小稿的比例,最后再用点线机或放大图纸手工制作成品;先有雕刻技术存在以下特点:雕刻质量无法控制、雕刻成本较高,且雕刻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较多,对大气污染较厉害,再加上大型雕塑的后续安装拼接难度高,导致最后的理想效果达成较为困难,因此,解决这一类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雕刻的制作方法,利用vr虚拟技术在虚拟场景内对即将雕刻的产品进行观察,并完善所发现的问题,以使得雕塑产品在实际雕刻时达到最优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雕刻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步骤一:确定泥塑小稿;

步骤二:利用三维扫描仪扫描泥塑模型或由工人采用3d软件来进行建模,来生成数据模型;

步骤三:将生成的数据模型导入到软件中,根据实际需求将雕塑模型放缩到实际的雕塑尺寸,并把按照实际比例缩放好的雕塑模型,导入到搭建好的虚拟场景内,并根据实际需求将按照实际比例缩放好的雕塑模型放入到相应的位置;

步骤四:用户利用vr设备进入场景;

步骤五:通过戴上vr设备来感受雕塑作品实际比例的虚拟效果,以及雕塑作品对周边环境的融合程度,并通过交互式手柄控制进行不同距离以及不同角度来观察雕塑作品,如果发现问题,则工人随时对相对应的问题进行解决,以达到人机交互的效果,最终利用vr设备辅助确定雕塑作品的最佳雕塑模型切割方案;

步骤六:雕塑模型确认后,根据雕塑产品的大小进行加工数据编程;

步骤七:将编好的加工数据程序直接输入到数控雕刻机中,进行湿式数控加工,并最终成型为所雕塑的产品。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vr设备包括有vr头显、交互式手柄和激光定位器,先将激光定位器固定安装好,然后由用户头戴vr头显,并手持交互式手柄来对虚拟常见内的雕塑产品进行操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vr虚拟技术在虚拟场景内对即将雕刻的产品进行观察,并完善所发现的问题,以使得雕塑产品在实际雕刻时达到最优的效果,并且数控雕刻机采用湿式雕刻,可以有效保证作品工艺水平,不仅为客户节省了大量时间及制作成本,也大大降低了雕刻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型雕刻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步骤一:确定泥塑小稿;

步骤二:利用三维扫描仪扫描泥塑模型或由工人采用3d软件来进行建模,来生成数据模型;

步骤三:将生成的数据模型导入到软件中,根据实际需求将雕塑模型放缩到实际的雕塑尺寸,并把按照实际比例缩放好的雕塑模型,导入到搭建好的虚拟场景内,并根据实际需求将按照实际比例缩放好的雕塑模型放入到相应的位置;

步骤四:用户利用vr设备进入场景;

步骤五:通过戴上vr设备来感受雕塑作品实际比例的虚拟效果,以及雕塑作品对周边环境的融合程度,并通过交互式手柄控制进行不同距离以及不同角度来观察雕塑作品,如果发现问题,则工人随时对相对应的问题进行解决,以达到人机交互的效果,最终利用vr设备辅助确定雕塑作品的最佳雕塑模型切割方案;

步骤六:雕塑模型确认后,根据雕塑产品的大小进行加工数据编程;

步骤七:将编好的加工数据程序直接输入到数控雕刻机中,进行湿式数控加工,然后通过人工的精修即可成型为最终的产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vr设备包括有vr头显、交互式手柄和激光定位器,先将激光定位器固定安装好,然后由用户头戴vr头显,并手持交互式手柄来对虚拟常见内的雕塑产品进行操作。

本发明首先根据泥塑小稿,放大到实际比例,并放入到虚拟场景中,工人利用vr头套设备,采用自然人机交互手段控制作品形式,进行工程作品仿真及场景体验,使用户身临其境,更直观的感受作品的实际效果,能够更快的发现作品存在的问题,并快速对其修改方案,满意后即可进行电脑模型分割以及数据编程,最后在由数控雕刻机采用湿式雕刻来达到成品的效果。

利用vr虚拟技术在虚拟场景内对即将雕刻的产品进行观察,并完善所发现的问题,以使得雕塑产品在实际雕刻时达到最优的效果,并且数控雕刻机采用湿式雕刻,本发明的雕刻方法不仅有效保证作品工艺水平,不仅为客户节省了大量时间及制作成本,也大大降低了雕刻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问题。

在2015年—2018年采用上述大型雕刻的制作方法,为印度制作大型理石宫殿工程,打破了传统制作工艺流程,完全采用此专利流程制作,时间节省了四分之三,人工缩减了10倍,生产中粉尘也得到了有效控制。而传统的工程,需要200人15年制作完成。采用

本技术:
技术制作用时只要四年,人员只要20人,即可完成等量的工程效果。

在2019年制作的广场雕塑“葛玄”总高35米,由深圳美院设计,采用本申请的雕刻工艺制作,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二,整体制作成本降低1倍,壁缝精确到毫米内,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型雕刻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步骤一:确定泥塑小稿;

步骤二:利用三维扫描仪扫描泥塑模型或由工人采用3d软件来进行建模,来生成数据模型;

步骤三:将生成的数据模型导入到软件中,根据实际需求将雕塑模型放缩到实际的雕塑尺寸,并把按照实际比例缩放好的雕塑模型,导入到搭建好的虚拟场景内,并根据实际需求将按照实际比例缩放好的雕塑模型放入到相应的位置;

步骤四:用户利用vr设备进入场景;

步骤五:通过戴上vr设备来感受雕塑作品实际比例的虚拟效果,以及雕塑作品对周边环境的融合程度,并通过交互式手柄控制进行不同距离以及不同角度来观察雕塑作品,如果发现问题,则工人随时对相对应的问题进行解决,以达到人机交互的效果,最终利用vr设备辅助确定雕塑作品的最佳雕塑模型切割方案;

步骤六:雕塑模型确认后,根据雕塑产品的大小进行加工数据编程;

步骤七:将编好的加工数据程序直接输入到数控雕刻机中,进行湿式数控加工,并最终成型为所雕塑的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雕刻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vr设备包括有vr头显、交互式手柄和激光定位器,先将激光定位器固定安装好,然后由用户头戴vr头显,并手持交互式手柄来对虚拟常见内的雕塑产品进行操作。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雕刻的制作方法,先根据小稿,放大到实际比例,放到虚拟场景,利用VR头套设备,采用自然人机交互手段控制作品形式,进行工程作品仿真及场景体验,使客户身临其境,更直观的感受作品的实际效果,能够实现发现问题,并修改方案,满意后进行电脑模型分割、数据编程,数控雕刻机湿式雕刻,有效保证了作品工艺水平,不仅为客户节省了大量时间及制作成本,也降低了雕刻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强;张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曲阳县众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2
技术公布日:2020.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