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胎青铜器皿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668762阅读:9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瓷胎青铜器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艺美术领域中仿青铜器皿的新的产品种类,特别是一种铜体内为瓷胎的仿青铜器皿,以及一种陶瓷工艺与金属热喷涂技术密切结合的制造方法。
现有的仿青铜器皿及其制作技术,均承袭传统,仿制技术历史悠久,所仿形器以锡青铜为基材,采用分体铸造后焊接成型或整体铸造的方法来获得。金属热喷涂技术在工业防腐领域中应用广泛,但用于工艺美术领域,尤其是陶瓷工业中的器皿生产,未见有产品面世,而市售所见仅有镀铜或钛的陶瓷工艺品。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瓷胎青铜器皿及其制造方法,其产品外观效果与传统仿青铜器皿完全相同,既具有观赏与收藏价值,又具备符合现代生活要求的实用性功能,且容易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首先制备出表面饰有青铜器纹样的泥胎,并在泥胎表面进行粗糙度处理使其方便与金属结合,经烧制成瓷胎后,用热喷涂法在其表面喷附一层铜体,再进行表面抛磨处理,腐蚀作旧处理及抛光处理至青铜器效果,最后经防腐处理完成。
青铜器是古华夏文明中始于4000年前青铜时代上古遗风的重要见证。用青铜制作兵器,是世界青铜文明的普遍现象,而用青铜同时制作代表王权象征的礼器-青铜器,则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特质。青铜器的种类繁多,史家将其分为食器(如鼎形器、
形器、
形器等)、酒器(如爵形器、
形器、尊形器、
形器、方彝形器、卣形器、壶形器、
形器、瓿形器、勺形器、鸟尊及兕觥等象形器)、水器(如盘形器、盂形器等)和乐器(如铃、钟、钲、镈、铙等)四种,其中以日常饮食所用的青铜器皿为主要代表,因其器形与纹饰精致华丽、气魄雄伟,冶铸工艺高超,后世对其仿制自唐、宋时期即已开始,如潍坊仿古铜器,即始于清乾隆年间。利用现代科技,开发出被称为“家国重器”的青铜器皿,将之美化并实用于现代生活,自有其褒扬华夏文明的重要动机所在。潍坊仿古铜器的方法,是模拟青铜时代的“块范法”,即用砂模对器形分体铸造,经焊接成型后,再对形器进行雕刻起楞和腐蚀作旧完成。现有技术因囿于传统制作工艺复杂,加之全部人工操作,耗工费料而成本高。且受铜质器皿笨重及内表面易锈蚀的局限,不符合现代生活用具的卫生标准,所制形器仅具观赏收藏价值,无法用于实用性器皿的制造和规模化生产。而目前市售的镀铜或钛的陶瓷工艺器,亦仅有装饰功用而无实用性功能。本发明由于采用了陶瓷工艺与金属热喷涂技术结合之长,在瓷胎内表面及器颈口部内外可以挂瓷釉,瓷胎外表面喷一层铜体再进行处理的方法,因此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仿青铜器皿所不具备的实用性功能,其产品外观效果仍保持青铜器皿的神韵,从而可能将青铜时代的风采再现于现代日常生活,也因此可能创发出传统仿青铜器皿中一种新的产品种类。在繁杂的青铜器皿种类里,唯酒器的形态多采多姿,充分展现了华夏酒文化的历史渊源,现有的仿青铜器大都以仿制器食或乐器、兵器、象形器及铜车马为主,而很少涉及酒器的仿制,而酒-中如有盖的卣、方彝等也确实为仿制技术增加了难度。本发明从设计和工艺上亦解决了此项问题,无论有盖或无盖的形器,均可设计成外有与形器浑然一体的装饰盖,内有具实用功能的器颈口,而器径口直径的大小,在装饰盖内径范围内任意设计。在下面要详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结构中,将以瓶形酒器为例详述,从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技术简便,重要工艺环节均可采用机械化辅助重复作业,容易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而且所制酒器比传统方法所制同形器从材耗及成本上要低几十倍,其成本仅为十几元到数十元人民币,与传统方法所制同形器的数千元至数万元市价相比,具有明显的工业及市场价值。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一种酒器的瓶体泥胎具体结构纵向半剖面图。
图2是图1酒器瓶体的外装饰瓶盖泥胎的纵向半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瓶形酒器的具体结构纵向半剖面图。
参照附图,一个由陶瓷注浆法工艺制备出的酒器瓶体泥胎[1]和一个装饰性瓶盖泥胎[2],分别被注浆成型,其表面在注浆时已制备上凹凸的青铜纹样[3],该纹样可以是青铜器皿所特有的纹饰中的任何一种及其组合。在瓶盖[2]圆形盖口内侧凸起3个等距离的定位紧固罗纹柱[4],该柱数量也可以是2个或4个,其功用是将装饰性瓶盖[2]与瓶体[1]紧密配合,使酒器浑然一体。瓶体[1]上的内藏式瓶颈[5]制备有3条等距离的定位紧固罗纹[6],该罗纹可以是凸起或凹进口的,其数量也可以是2个或4个,其功用是将瓶盖[2]定固在瓶体[1]上。在瓶颈[5]上的内藏式瓶口[7]是具有实用性功能的重要器口,既可以是便于密封的瓶形口,也可以是杯状的容器口。当泥胎制备好后,可对瓶体[1]的内表层与瓶颈[5]外表面挂瓷釉,再将瓶盖[2]与瓶体[1]结合,在瓶形外表面喷附注浆用泥浆[8],使其表面粗糙以便于加强以后喷涂金属时的结合强度,喷浆可在旋转的工装具上进行。喷浆后的泥胎即可烧制成瓷胎瓶体[9]与瓷胎瓶盖[10],将其分别置于有减速装置的旋转工装夹具上,用电弧法喷涂铜丝,使瓷胎表面附着深层厚度为0.3毫米的铜体[11]。喷涂的方法也可以是火焰喷涂法,喷层的厚度也可以是0.3~1毫米,喷涂用的铜丝可以是直径为1~2毫米的黄铜丝或紫铜丝及锡青铜丝。喷铜后进行抛磨处理时,可以是将瓶形酒器放入振动抛光机内抛磨,待铜表面氧化层部分或全部抛掉后,即取出浸入浓度为40g/l硫酸镍铵和40g/l硫酸钠混合液中浸泡20~30分钟,至铜表面腐蚀出古绿色时取出清洗,再经布轮抛光机将表面抛至要求的青铜器皿效果,最后进行的防腐处理,可以是喷涂清漆法,也可以是表面挂低温无色釉第二次烧成的方法。
权利要求
1.一个表面饰有青铜纹样[3]的瓷胎瓶体[9]和瓷胎瓶盖[10],被喷附上一层铜体[11],成为一种瓷胎青铜器皿其特征是瓶体[9]的颈部[5]与瓶口[7]被隐藏在装饰性瓶盖[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规定的瓷胎青铜器皿,其特征是瓶颈[5]上有定位坚固罗纹[6],便于将瓶盖[10]固定在瓶体[9]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规定的瓷胎青铜器皿,其特征是瓶盖[10]口内侧有定位坚固罗纹柱[4],使瓶盖[10]与瓶体[9]能够紧密配合成整体。
4.一种利用陶瓷工艺与金属热喷涂技术制造瓷胎青铜器皿的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制备出表面饰有青铜纹样的泥胎,并对泥胎表面进行粗糙度处理,经烧制成瓷胎后,用热喷法对其喷附一层铜体,再对其表面进行抛磨、作旧、抛光及防腐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规定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泥胎表面粗糙度处理时,可以是用喷泥浆的方法,也可以是刷或拉毛面的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4规定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抛磨处理时,可以是用振动抛光机抛磨氧化层的方法。
7.根据权利要求4规定的方法,其特征是在防腐处理时,可以是在铜休表面挂低温釉经第二次烧成的方法。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艺美术领域中瓷胎青铜器皿及其制造方法。利用陶瓷工艺制备表面饰有青铜器纹样的瓷胎,在其表面用金属热喷涂法喷附一层铜体,经抛磨,作旧及表面处理至青铜器效果。本发明所制形器,纹饰华美,造型逼真,融现代陶瓷技艺与古代青铜艺术于一体,既具有观赏收藏价值,又具备实用性功能,可用于工艺品与现代生活所需的茶、餐具及酒器等实用性器皿的工业化规模生产。
文档编号B44C1/26GK1080595SQ9311128
公开日1994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9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9日
发明者全本善, 牛希鹏, 方益鸣, 杨得庆 申请人:全本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