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组合功能的中国建筑与园林仿真微缩景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8921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多组合功能的中国建筑与园林仿真微缩景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国传统建筑与结构及古典园林建筑领域,是对上述领域内技术及风格的实际再现。
现有的中国传统房屋,名胜古迹与园林的仿真建筑多采用以实物为原型,或依据史实考证,按比例进行微缩建造,如南京的明故宫,深圳的“锦绣中华”无锡的唐城,北京的大观园,河北的涿洲等。虽然以上建筑都能较好表现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及神韵,但游人离去时,仅能留存照片上的平面纪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大量生产的中国建筑与园林仿真微缩的解剖通用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中国传统建筑及古典园林中的亭台楼榭,房舍游廊,塔、桥等微缩并予以两次分解,再在生产的解剖通用件上给出简单的洞、孔、槽、榫、给其多结构与组合功能。现分述如下一、对中国房屋建筑、园林进行微缩解剖首先将微缩中国房屋解剖为建筑结构单元屋顶,基座,门与框,窗与框,楼板,墙,柱,栏杆,屋脊,宝顶,桥栏杆,桥面,桥坡,桥拱,桥柱脚。再将屋顶单元进一步分解成结构构件(1)将歇山顶两头剖开分成中间一段硬山(


图1)与两头两块歇山顶头(图2);(2)将庑殿顶两头剖开分成中间一段硬山(图5)与两头两块庑殿顶头(图6)。庑殿顶头亦即四角攒尖亭顶头;
(3)沿硬山脊(图5中段)垂直剖开成为两片单披(图3、4);(4)从四角攒尖亭顶正中垂直剖开成为两块四角攒尖亭顶头(图6),与两块庑殿顶头相同;(5)从园攒尖亭顶正中垂直剖开成为两块园攒尖亭顶头(图7);(6)从六角攒尖亭顶正中垂直剖开成为两块六角攒尖亭顶头(图8);(7)从八角攒尖亭顶正中垂直剖开成为两块八角攒尖亭顶头(图9);(8)从四角攒尖双亭顶正中相接处垂直剖开成为两块四角攒尖双亭顶头(
图10);(9)剖离前后歇山十字平脊顶之左右硬山,保留中段顶头(
图11-1、11-2)。
(10)剖离十字上下脊顶前后左右硬山,保留中段顶头(11-3、11-4);(11)十字平脊四面歇山角楼、亭顶,仅剖离下方墙门等(
图12);(12)剖下庑殿顶下檐即为重檐(
图13);(13)游廊顶近转弯处剖开,长廊按长短尺寸剖开(
图14);(14)盔顶、穹窿顶、毡包顶仅剖离下方墙门等;(15)分解宝塔同楼阁。各种亭顶头都是宝塔顶头,四角宝塔重檐同上,园塔剖下园弧重檐,六角塔剖下六角重檐,八角塔剖下八角重檐;(16)从屋顶、宝塔顶上剖下屋脊(图23)、宝顶(图24);
二、在上述分解后所得单元、构件上设置相应的孔、洞、榫槽、榫头,其具体结构特征为(1)大剖分屋顶开洞插脊(
图1-14)。屋顶与游廊顶的底面开洞插柱(
图1-14);(2)屋脊、宝顶下端出榫头插入屋顶(图23、24);(3)楼板正反两面四周开洞插柱;楼板中部开四孔穿插立柱;立柱穿过楼板下插基座上承屋顶(图27)楼板四周边沿出榫托单披、重檐;楼板正反两面柱洞内侧开槽插接门窗与框、栏杆、栏椅或内墙(图22);(4)单披、重檐底面开槽插接楼板边沿榫(图3、13);(5)栏椅下端出榫头插入基座或楼板(
图18);(6)基座开洞插柱、栏柱或栏椅(
图16);大型基座柱洞内侧开槽插接门窗与框或内墙(
图16-1、16-7、16-16);(7)各段墙体之一端开槽插接另一段墙体(
图17);(8)桥坡面、桥拱面两侧开槽插接桥栏(图25);(9)曲桥面开洞插栏杆或栏椅。曲桥底面开洞插曲桥柱脚(图26);在上述单元和构件结构特征基础上,采用榫柱插洞、榫槽插接、堆叠和相靠等结构形式,即能将上述结构件及结构单元组合拼装成仿真微缩建筑物,配以微缩匾联字画、假山游船、花草树木、雀鸟灯具等,即可构成中国建筑与园林仿真微缩景观。
三、本实用新型的微缩建筑物形状、特色及结构单元、构件数量是以小说《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为依托,其结构单元和结构件的数量总合为3398只,列表如下
结构单元、构件名称数量表———————————————————— 计量单位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虽以小说《红楼梦》中大观园为依托完成特色设计,但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提供给拼装者的并不止一个固定的设计,而是房子从房顶到房基,以及假山雀鸟、花草树木等在中国园林的概念内,在本品结构原则内有完全的可改换可移动性,可结构组合出尽量多的景观。任何一座中国园林,可生产该园林的全部微缩仿真构件,即为该园林的专用旅游纪念品。本品在操作者手中能够真实再现各种风格的中国传统建筑和古典园林。一旦大量产出,即是纯粹中国特色的装饰,也是中国房屋古建筑教学的直观教具,是深具中国特色的礼品,甚宜安慰海外华裔的乡思乡情,是设计新造中国园林的选型工具,它既能让人们领略到蕴藏在其中的传统美,又能使人们了解到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结构特征。设计本品的经济目的是为南京创造一个名牌新品,为各地创造一些就业机会。

图1,歇山顶分解图。
附图2,歇山顶头各方向视图。
2-1正视图 2-2侧视图 2-3仰视图附图3,硬山分解图。
附图4,单披视图。
4-1侧视图 4-2仰视图附图5,庑殿顶分解图。
附图6,庑殿顶头各方向视图。
6-1正视图 6-2仰视图附图7,圆攒尖顶分解图。
7-1俯视图 7-2仰视图 7-3正视图附图8,六角攒尖顶分解图。
8-1俯视图 8-2仰视图 8-3正视图附图9,八角攒尖顶分解图。
9-1俯视图 9-2仰视图 9-3正视图附
图10,四角攒尖双亭顶分解图。
10-1俯视图 10-2仰视图 10-3正视图。

图11,十字脊分解图。
11-1前后歇山十字平脊俯视
图11-2前后歇山十字平脊正视
图11-3十字上下脊俯视
图11-4十字上下脊正视图附
图12,十字歇山四角亭顶分解图。
12-1俯视图 12-2仰视图 12-3侧视图附
图13,重檐。
13-1俯视图 13-2正视
图13-3背视图 13-4仰视图附
图14,游廊顶构件
图14-1游廊顶1 14-2游廊顶214-3游廊顶3 14-4游廊顶414-5游廊顶5 14-6游廊顶614-7游廊顶7 14-8游廊顶8附
图15,柱示意图。
15-1立柱 15-2曲桥柱脚 15-3栏柱附
图16,基座。
16-1方形房基 16-2方形亭基 16-3圆形亭基16-4六边形亭基 16-5八边形亭基
16-6长条形游廊房基 16-7矩形房基16-8双顶亭基 16-9游廊基116-10游廊基2 16-11游廊基316-12游廊基4 16-13游廊基516-14游廊基6 16-15游廊基716-16多层楼阁房基附
图17,墙体。
17-1隔(内)墙侧视图 17-2隔(内)墙正视
图17-3平头墙侧视图 17-4平头墙正视
图17-5带檐墙侧视图 17-6带檐墙平视
图17-7波浪墙正视图 17-8马头墙侧视
图17-9马头墙正视图附
图18,栏椅。
18-1栏椅正视图 18-2栏椅侧视
图18-3栏椅俯视图附
图19,栏杆。
19-1栏杆正视图 19-2栏杆侧视图附图20,窗。
附图21,门。
附图22,楼板。
22-1前后抱厦十字形楼板正视图22-2前后抱厦十字形楼板俯视图22-3十字形飞檐楼板俯视图22-4正、长方形飞檐楼板俯视图附图23,屋脊。
23-1歇山顶屋脊正视图(局部)
23-2正脊正视
图123-3庑殿顶屋脊正视图(局部)23-4岔脊正视图 23-5正脊正视图2附图24,各式宝顶。
附图25,拱桥分解图。
25-1拱桥栏杆正视图 25-2桥坡俯视图25-3桥坡正视图 25-4桥拱俯视图25-5桥拱正视图附图26,曲桥分解图26-1曲桥面俯视图 26-2曲桥面仰视图26-3曲桥栏杆俯视图 26-4曲桥栏杆正视图附图27,楼阁组装示意图。
27-1楼阁组装正视图 27-2楼阁组装侧视图附图28,拱桥组装正视图。
附图29,曲桥组装正视图。
附图30,大观园中潇湘馆组装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例。
实施例一为多层楼阁(附图27)。图中,1是房基(
图16-16),2是栏杆(
图19),3是栏柱(
图15-3),4是门(图21),5是立柱(
图15-1),6是楼板(图22-4),7是重檐(
图13),8是窗(图20),9是歇山顶头(图2),10是硬山(图3),11是屋脊(图23-1),12是单披(图4)。基座为矩形多层楼阁房基,将四根立柱插入房基中部四个圆洞中,门窗、栏杆插接房基的榫槽内,栏柱插入房基边沿的洞内,然后将矩形楼板平插入四立柱,并插接门窗与框,栏杆于楼板底面槽内,插入栏杆于楼板底面边沿洞内,完成第一层楼。再在楼板上面两侧边沿出榫处插接重檐后侧的槽内,另两侧插接单披后侧的槽内。再在重檐单披内侧楼板上洞内插栏柱,在栏柱内侧楼板上槽内插接门窗与框或栏杆,完成第二层楼。重复上述步骤,再向上构造,直到顶层,选用歇山顶头和硬山组合而成的歇山顶,加盖在该多层楼阁的顶部,再在歇山顶上加装屋脊。至此一座多层楼阁构建完毕。
若将歇山顶头换为庑殿顶头(图6)则本楼阁变形为庑殿顶楼阁。相同方法,选用前后歇山十字脊顶头(
图11-1)代替硬山,与歇山顶头相拼等,楼阁可变化多种楼顶外形。
实施例二为拱桥的构建。将桥拱12与桥坡13相靠组合,再将桥栏杆14的下沿插接于桥拱和桥坡面两侧的槽内。(图25、28)实施例三为曲桥的构建。将曲桥柱脚15插入曲桥面下方的洞内。再将曲桥栏椅17的榫头插入曲桥面上方的洞内(图26、29)。
实施例四是以小说《红楼梦》大观园中的潇湘馆来设计构思的(图30),图中1是房基(
图16-1),4是门(图21),7是重檐(
图13),8是窗(图20),10是硬山顶(图3),11是屋脊(图23-5),18是栏椅(
图18),19是立柱(
图15-1),20是游廊顶(
图14),21是内隔墙(
图17-2),22是平头墙(
图17-5)。具体构建过程类似以上实施例,不外乎榫柱插洞、榫槽插接,相靠堆砌等结构特征。
移动微缩潇湘馆内各段厢、廊、墙、门。拼装者可得多样合理摆布的小院景点。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多组合功能的中国建筑与园林仿真微缩景观,其特征在于它将中国传统建筑及古典园林中的亭台楼榭,房舍游廊,塔、桥等微缩并分解成以下建筑结构单元基座、门与框、窗与框、楼板、墙、柱、栏杆、屋顶、屋脊、宝顶、桥栏杆、桥面、桥坡、桥拱、桥柱脚,并在其上设置相应的孔、洞、榫头、榫槽,其中(1)基座上开洞可插柱、栏柱或栏椅;大型基座柱洞内侧开槽插接门窗与框或内墙;(2)楼板正反两面四周开洞可插柱;楼板中部开四孔可穿插立柱;立柱穿过楼板下插基座上承屋顶,楼板四周边沿出榫托单披、重檐;楼板正反两面柱洞内侧开槽插接门窗与框、栏杆、栏椅或内墙;(3)墙体分段,各段墙体之一端开槽插接另一段墙体;(4)栏椅下端出榫头可插入基座或楼板;(5)桥坡面、桥拱面两侧开槽插接桥栏;(6)曲桥面开洞插栏杆或栏椅,曲桥底面开洞插曲桥柱脚;(7)屋顶单元进一步分解成结构构件a、将歇山顶两头剖开分成中间一段硬山与两头两块歇山顶头b、将庑殿顶两头剖开分成中间一段硬山与两头两块庑殿顶头,庑殿顶头亦即四角攒尖亭顶头;c、沿硬山脊垂直剖开成为两片单披,单披底面开槽插接楼板边沿榫;d、从四角攒尖亭顶正中垂直剖开成为两块四角攒尖亭顶头,与两块庑殿顶头相同;e、从园攒尖亭顶正中垂直剖开成为两块园攒尖亭顶头;f、从六角攒尖亭顶正中垂直剖开成为两块六角攒尖亭顶头;g、从八角攒尖亭顶正中垂直剖开成为两块八角攒尖亭顶头;h、从四角攒尖双亭顶正中相接处垂直剖开成为两块四角攒尖双亭顶头;i、剖离前后歇山十字平脊顶之左右硬山,保留中段顶头;j、剖离十字上下脊顶前后左右硬山,保留中段顶头;k、十字平脊四面歇山角楼、亭顶,仅剖离下方墙门等;l、剖下庑殿顶下檐即为重檐,重檐底面开槽插接楼板边沿榫;m、游廊顶近转弯处剖开,长廊按长短尺寸剖开n、盔顶、穹窿顶、毡包顶仅剖离下方墙门等;o、分解宝塔同楼阁,各种亭顶头都是宝塔顶头,四角宝塔重檐同上,园塔剖下园弧重檐,六角塔剖下六角重檐,八角塔剖下八角重檐;上述重檐底面开槽插接楼板边沿榫;p、从屋顶、宝塔顶上剖下屋脊、宝顶;大部分屋顶开洞插脊,屋顶与游廊顶的底面开洞插柱;屋脊、宝顶下端出榫头插入屋顶在上述单元和构件结构特征基础上,采用榫柱插洞、榫槽插接、堆叠和相靠等结构形式,即能将上述结构件及结构单元组合拼装成仿真微缩建筑物,配以微缩匾联字画、假山游船、花草树木、雀鸟灯具等,即可构成中国建筑与园林仿真微缩景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组合功能的中国建筑与园林仿真微缩景观,其特征在于建筑结构单元和结构构件的数量总合为3398只,列表于下结构单元、构件名称数量表——————————————————计量单位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功能组合功能的中国建筑与园林仿真 微缩景观,其特征在于拱桥由桥拱、桥坡和桥栏杆构成,桥拱和 桥坡上表面有榫槽,桥拱与桥坡之间采用相靠法靠接,桥栏杆与桥 拱、桥坡之间采用榫槽插接法相插接;曲桥由曲桥面、曲桥栏椅和 曲桥柱脚构成,曲桥面的上、下面均有圆洞,曲桥栏椅插入到曲桥 面上的圆洞中,而曲桥柱则插入到曲桥面下面的圆洞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多组合功能的中国建筑与园林防真微缩景观,其特点在于,它首先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物分解成若干建筑结构单元,并对其中某些单元,如屋顶,进一步分解为结构构件,这些结构单元和构件采用简单的榫柱插洞、榫槽相接,相靠、堆砌等连接方法即能够组合拼装出多种形式和风格的中国传统建筑和古典园林景观。本实用新型既可作为旅游景点的纪念品,也可作为装饰品、教具、玩具、园林建筑实物模型等。它能使人们了解到中国园林建筑的结构特征。
文档编号B44C5/00GK2210110SQ93237430
公开日1995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13日
发明者金玲琍 申请人:金玲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