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量确定方法

文档序号:2774970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曝光量确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电摄影过程进行图像形成时的确定激光曝光量的技术。
背景技术
采用了电摄影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用于打印机、复印机等,特别是在业务用途中被广泛应用。在这种业务用途中,对字符、线图像的再现性、清晰度有很高的要求。
在采用电摄影方式或静电记录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通常用如下所述的电摄影过程进行图像形成。
首先,由带电部件使电摄影感光体或静电记录介质等像承载体的表面均匀带电(带电)。
接着,使与图像对应的光照射曝光部,将受光照射的部分的带电电荷除去。由此,形成与图像对应的静电潜像(形成潜像)。
然后,在显影部中将静电潜像显影为可见图像(调色剂显影)。
在转印部中将该调色剂像转印到转印材料上(转印),并进行定影(定影)。
另外,为了单独控制给像承载体表面的各区域的调色剂粒子的显影量,通过控制该区域的电荷量、即控制对该区域的激光曝光量来实现,为实现图像中的局部的高浓度,采用专门增大对该区域的激光曝光量的方法。此外,作为该激光曝光量的控制,采用PWM(脉宽控制)或强度调制。
可是,图像输出装置的分辨率,一般来说,不一定能高到满足所需要的分辨率。因此,当输出斜线部分等时,有时将产生锯齿形状。此外,图像输出的分辨能力,自然是以分辨率为单位,所以,例如线的粗细程度就以图像输出装置的分辨率为单位而增减。因此,在要进行细线的输出等时,将变成以图像输出装置的分辨率形成圆点后的输出,因而有时将变成比本来应输出的线的粗细程度粗的线,而不再是原来的细线。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即怎样用分辨率低的图像输出装置获得平滑的图像输出的问题的方法,有一种众所周知的“消除锯齿(anti-alias)处理”。
该消除锯齿处理,是在图像输出中经常使用的方法,通常采用被称作“过采样(over sampling)”的方法实现。即,以比图像输出装置的实际分辨率高的分辨率对打印图像数据进行扩展(过采样)后,按照与图像输出装置的实际分辨率相同的分辨率对该高分辨率图像数据进行分辨率变换,其结果是,可以从图像输出装置输出所得到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
例如,对于具有600dpi的分辨率(每英寸点数)的图像输出装置,当进行图像输出时,以2倍的分辨率即1200dpi的分辨率将输出图像数据扩展,然后进行分辨率变换,使其成为600dpi,最终从图像输出装置输出600dpi的图像数据。
当进行了这种消除锯齿处理时,对例如黑斜线的周边像素部分赋予与灰色相当的小的值作为像素值,在以往会产生锯齿形状的周边像素部分形成微小点,从而可以输出不产生锯齿形状的、平滑且与本来应输出的粗细程度相同的线。
以下,举实例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字符“H”的轮廓数据的图。图2是以600dpi将字符“H”扩展后的图。图3是表示用输出分辨率为600dpi的电摄影装置输出扩展后的数据的图像的图。
如图2所示,当以600dpi进行图像扩展时,将使字符的比例失去平衡,因而使字符的形状发生很大的变化。此外,字符的线宽也比原来粗了许多。其结果如图3所示,损害了打印质量。
为防止这种画质恶化,在消除锯齿处理中,首先,用比输出分辨率高的分辨率进行扩展。例如,如图4所示,用比“图像输出装置的分辨率600dpi”高的1200dpi的分辨率进行扩展。在这种情况下,图1中示出的轮廓数据的失衡较少。接着,对以1200dpi扩展后的数据进行分辨率变换,使其成为1/2的分辨率的600dpi(即与图像输出装置的分辨率相等)。该分辨率变换,例如,通过用如图5所示的2×2矩阵将1200dpi的数据在各2×2的区域内进行平均化而变换为600dpi的数据。在图5所示的例中,只需在1200dpi的2×2区域(即,600dpi的1个点的区域)内对1200dpi的数据的各像素进行平均,即可计算出600dpi的1个点的像素值。
例如,图4中示出的1200dpi数据被变换为如图6所示的600dpi数据。其结果是,从图像输出装置输出的打印图像,变成如图7所示的样子。即,可以看出,600dpi时产生的比例失衡及线宽的变化,在采用消除锯齿处理后输出时得到了较好的改进。并且,图8是表示600dpi、1200dpi的打印输出与以1200dpi扩展后进行分辨率变换而成为600dpi的打印输出的比较例的图。
另外,关于消除锯齿处理,如图9所示,通过对以往产生锯齿形状的区域输出中间色调而形成尺寸微小的点,从而可以在减小锯齿形状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并能忠实于原图像数据地进行输出,因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但是,在应用上述现有的消除锯齿处理方法时,有时会产生如下的问题。
图10是表示以1200dpi将字符“H”的轮廓字体扩展后、进行分辨率变换成为600dpi并输出的过程的图。图11是表示1200dpi扩展数据与600dpi输出数据的比较的图。在图中的1200dpi扩展数据中,字符“H”中的2条纵线的粗细程度如A和B所示是完全相同的。此外,在该AB之间也没有任何不同。与此相反,在600dpi输出数据中,字符“H”中的2条纵线A′和B′是不同的。
这种现象起因于线的部分是否位于2×2矩阵内。由于这种因分辨率变换时的条件差而引起的图像形成的差异,例如上述2条纵线对于(远观打印图像)观察者来说,未必会感觉到相同的浓度,并且使本应提供相同粗细程度(浓度)的图像无意地输出成不同的粗细程度(浓度)。
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在以高分辨率进行了过采样的阶段的图像数据中,当进行分辨率变换而变换为低分辨率时,在分辨率变换处理中对条件相同的区域以不同的条件进行处理,其结果是,被变换为不同的图像形成状态。因此,在成为各自不同的图像形成状态的各区域内,输出图像的浓度、形状将变得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课题而开发的,其目的是通过适当地设定电摄影过程的激光曝光量而防止图像的浓度、形状的不均匀,并能稳定地进行高画质的图像输出。
为达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曝光量确定方法,用于确定利用电摄影过程进行图像形成时的激光曝光量,包括扩展步骤,以比输出装置的实际分辨率高的分辨率扩展图像数据;分辨率变换步骤,对在上述扩展步骤中扩展了的高分辨率数据进行分辨率变换,使其成为上述输出装置的实际分辨率;曝光量确定步骤,确定进行图像形成时的激光曝光量,以使得预定的图像数据的浓度在图像形成前后为相同浓度;以及图像形成步骤,根据在上述曝光量确定步骤中确定的激光曝光量,对在上述分辨率变换步骤中进行了分辨率变换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形成。
另外,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设定在利用电摄影过程进行图像形成时的激光曝光量,包括扩展机构,以比输出装置的实际分辨率高的分辨率扩展图像数据;
分辨率变换机构,对用上述扩展机构扩展了的高分辨率数据进行分辨率变换,使其成为上述输出装置的实际分辨率;曝光量确定机构,确定进行图像形成时的激光曝光量,以使得预定的图像数据的浓度在图像形成前后为相同浓度;以及图像形成机构,根据用上述曝光量确定机构确定的激光曝光量,对用上述分辨率变换机构进行了分辨率变换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形成。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将通过附图和后文中的详细说明而得到明确。


图1是表示字符“H”的轮廓数据的图。
图2是以600dpi将字符“H”扩展后的图。
图3是表示由输出分辨率为600dpi的电摄影装置输出的图像的图。
图4是以1200dpi将字符“H”扩展后的图。
图5是用2×2矩阵将1200dpi的数据变换为600dpi的数据的图。
图6是通过分辨率变换将图4所示的1200dpi的数据变换为600dpi的数据的图。
图7是表示将图6所示的600dpi的数据打印后的打印图像的图。
图8是表示600dpi、1200dpi的打印输出,与以1200dpi扩展后进行分辨率变换而成为600dpi的打印输出的比较例的图。
图9是表示使锯齿形状的产生减少了的打印输出的图。
图10是表示以1200dpi将字符“H”的轮廓字体扩展后,进行分辨率变换而成为600dpi并输出的过程的图。
图11是表示1200dpi扩展数据与600dpi输出数据的比较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7种基准图案和所形成的测试纹样(test patch)的图。
图1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7种基准图案和所形成的测试纹样的图。
图1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图像数据和激光曝光量(校正)的关系的图。
图1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分辨率变换的矩阵的图。
图1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分辨率变换的一例的图。
图1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8种基准图案和所形成的测试纹样的图。
图1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8种基准图案和所形成的测试纹样的图。
图2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图像数据和激光曝光量(校正)的关系的图。
图21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分辨率变换的矩阵的图。
图22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的基准图案和所形成的测试纹样的图。
图2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输出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像形成的实际分辨率为600dpi的图像输出装置内,对于字符、向量图像等区域,首先以1200dpi的高分辨率将图像数据扩展,然后,用2×2矩阵对1200dpi数据进行分辨率变换而成为600dpi数据,在对该600dpi数据进行各种变换(激光曝光量校正等)后,进行图像输出。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原来1200dpi下配置本身是相同的,但分辨率变换的条件不同,所以,形成在600dpi下成为不同的图像形成状态的基准图案的测试纹样,并在中间转印带上读取该测试纹样,设定激光曝光量,以使其输出结果相接近,其结果是,生成对采用了分辨率变换的区域所使用的“激光曝光量校正表”。
<装置结构>
图2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输出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在图23所示的例中,作为图像输出装置,是以激光打印机为例进行说明的,但本发明并不只限于此,也可以应用于电摄影方式的复印机或传真装置。
图23中示出的2300是个人计算机(PC)等的主计算机,按照预定的应用程序指示对所生成的文档或图像的打印。2310是激光打印机,根据从主计算机2300发送来的打印数据、例如页描述语言(PDL),进行图像形成。
在打印机2310中,2311是打印机控制器,处理从主计算机2300发送来的打印数据。2312是数据处理和生成单元,进行将在后文中详细说明的分辨率变换和激光曝光量的设定。2313是激光驱动器,根据由数据处理和生成单元设定的激光曝光量,驱动半导体激光器2314。2315是图像形成单元,根据来自半导体激光器2314的激光曝光而形成图像。
以下,参照图12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激光打印机2310(在图12中称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输出装置的结构的图。如图1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是具有如下动作方式的电摄影装置,即,通过激光的曝光,在带电感光鼓1201的表面上描绘潜像,由显影装置1202对该潜像进行调色剂显影,并将调色剂像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203上,再将调色剂像从中间转印带1203转印到转印纸1204上而形成打印图像,并由定影部1205对该打印图像进行定影。
<图像扩展>
从个人计算机(PC)等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的PDL,在“图像扩展部”1210中扩展为光栅数据。对每个图像类别进行向该光栅图像的扩展,例如,“字符·向量图像”和“照片图像”分别进行处理。这里,以1200dpi的分辨率将“字符·向量图像”扩展后,使其成为1200dpi的光栅数据。
<分辨率变换>
接着,在“分辨率变换部”1211中如图5所示那样用((1/4、1/4)、(1/4、1/4))这样的2×2矩阵,使2×2的区域平均化,由此对以1200dpi扩展后的字符·向量部的图像数据进行分辨率变换,使其成为600dpi。进行了该分辨率变换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212内,并用“激光曝光量校正表(LUT)”1213确定曝光量,在由“PWM”1214进行PWM调制后,被输入到“激光驱动器”1215,通过由“激光发光部”1216使各激光器发光而在对应的感光鼓1201上描绘潜像,形成打印图像。
以下,说明在图1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非图像形成中形成基准图案的测试纹样、读取该测试纹样、并根据所读取的测试纹样的浓度生成激光曝光量校正表的第1实施方式的激光曝光量设定方法。
<基准图像形成、基准图像读取、曝光量校正>
首先,在非图像形成中,形成图13、图14所示的a′、b′、c′、d′、e′、f′、g′7种测试纹样和h。而图13、图14中示出的a~h是对应的基准图案,h是纯色(solid)图像的基准图案。
然后,由浓度传感器1206测定在中间转印带1203上形成的测试纹样的浓度。
图14中示出的a′、b′、c′、d′分别是对1200dpi的线图像数据a、b、c、d进行了分辨率变换的结果。该a和b原本是相同的图案(其中,只是位置不同),c和d同样是位置不同但图案相同。
当以1200dpi扩展时,尽管a′和b′或c′和d′是基本相同的图案,但经过了向600dpi进行发病率变换时的采用了2×2矩阵的平均缩小过程后,在曝光图案上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另外,e′、f′、g′,同样也是对1200dpi的线图像数据e、f、g进行了分辨率变换的结果。这里,e、f、g原本是相同的点图案,但在将分辨率向600dpi变换时根据为进行平均化而使用的2×2矩阵的配置方式,分辨率变换为600dpi后的图像数据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通常,在电摄影技术中,在描绘曝光图案不同的潜像时,其打印图像浓度一般是不同的。即,产生如下问题以1200dpi扩展时原本应为相同的线、字符图像,在将分辨率变换为600dpi后输出的打印图像中将变成不同的线、字符。
例如,当考虑反复描绘粗细程度相同的线的图案时,将产生如下问题尽管想以相同的粗细程度输出这些线,但这些线的粗细程度每隔1条都要改变。即使原来是以提高线、字符图像等的画质为目的消除锯齿处理(过采样)技术,当发生了上述问题时,也不能充分实现提高线、字符图像的画质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课题,在第1实施方式中,通过由浓度传感器1206在中间转印带1203上读取在非图像形成中形成的7种测试纹样a′、b′、c′、d′、e′、f′、g′和h,并测定浓度,在激光曝光量设定部1217中生成激光曝光量校正表并在LUT1213内进行设定,以使得进行激光曝光量校正而使a′和b′或c′和d′具有相同的浓度。
具体地说,按以下的步骤生成如图15所示那样的激光曝光量校正表。此外,这里,图像数据按0~255的256级进行处理。
由浓度传感器1206测定中间转印带1203上的测试纹样h,并将与实现最高浓度的图像数据255对应的激光曝光量设定为使图像图案h能够实现“基准纯色浓度”的曝光量。
(2)对在中间转印带1203上形成的c′、d′及e′、g′的浓度进行比较,并确定与图像数据128对应的激光曝光量,以使两者各自的浓度相等。这里,测试纹样c′仅由图像数据0(与图像数据0对应的激光曝光量另行设定)和255构成,并且已在上面的工序中确定了激光曝光量。相反,测试纹样d′仅由图像数据128形成,所以,通过将c′、d′进行比较,可以唯一地确定与图像数据128对应的激光曝光量。
另外,测试纹样e′也仅由图像数据0和255构成,并已在上面的工序中确定了激光曝光量。相反,测试纹样g′由图像数据128、0形成,所以,通过将e′、g′进行比较,可以唯一地确定与图像数据128对应的激光曝光量。
另外,当从测试纹样c′、d′及e′、g′求得的与图像数据128对应的激光曝光量不同时,可以设定为其中间值等。
(3)对在中间转印带1203上形成的测试纹样e′、f的浓度进行比较,并决定与图像数据64对应的激光曝光量,以使两者各自的浓度相等。这里,与上面的工序一样,与测试纹样e′对应的图像数据0、255所对应的激光曝光量也已确定,而且测试纹样f′是由图像数据64、0构成的图案,所以,可以唯一地确定与图像数据64对应的激光曝光量。
(4)对在中间转印带1203上形成的a′和b′进行比较,并决定与图像数据192对应的激光曝光量,以使两者的浓度相等。这里也与上面的工序一样,与测试纹样b′对应的图像数据0、64、255所对应的激光曝光量也已确定,而且测试纹样a′是由图像数据0、192构成的图案,所以,可以唯一地确定与图像数据192对应的激光曝光量。
(5)在上面的工序中,在确定了与图像数据0、64、128、192、255对应的激光曝光量,并需要确定与除此以外的图像数据对应的激光曝光量时,可以根据这些值进行适当的插值、近似等而设定。
分辨率成为重要的是二值数据(与灰阶图像不同,灰阶并不重要),当用2×2分辨率变换矩阵进行分辨率变换而从1200dpi二值数据变换为600dpi多值数据时,在0~255的数据内仅使用0、64、128、192、255。即,在第1实施方式中,当通过分辨率变换而从1200dpi二值数据变换为600dpi多值数据时,对所出现的所有多值输出进行设定。
经过这样的过程,通过进行适当的激光曝光量设定,当在电摄影装置中进行了采用过采样的消除锯齿处理时,可以解决本来相同的图像图案在分辨率变换后被变换成不同的图像形成状态,并因此而进行不同浓度的输出这样的问题。
如上所述,按照第1实施方式,通过在非图像形成过程中形成基准图案的测试纹样,并在中间转印带上读取该测试纹样而生成对进行了分辨率变换的区域使用的“激光曝光量校正表”,并设定适当的曝光量,从而在进行了采用过采样的消除锯齿处理时,可以防止本来相同的图像图案在分辨率变换后变换成不同的图像形成状态,并因此以不同的图像浓度进行输出。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是假定在分辨率变换中使用的矩阵的系数保持一定而生成激光曝光量校正表的,但本发明并不只限于此,即使根据输出结果,变更在分辨率变换中使用的矩阵的系数(例如增减)等也可以取得同样的效果。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
第2实施方式的装置结构,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图12相同,因而,这里将其说明省略。在第2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在分辨率变换中使用的矩阵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采用使600dpi的网格(box)相对于如图16所示的1200dpi的网格偏移半个像素的矩阵。
<分辨率变换>
在第2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在“分辨率变换部”1211中用如图16所示的矩阵对以1200dpi扩展后的字符、向量部分的图像数据进行平均化,从而进行分辨率变换,使其成为600dpi。但是,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这里采用使600dpi的网格相对于1200dpi的网格偏移半个像素的矩阵进行平均化处理,由此进行分辨率变换。因此,在分辨率变换后的线、字符的画质上产生若干差异。
图1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分辨率变换的一例的图。图17中示出的1′是按第1实施方式对1200dpi的1个点的斜线进行分辨率变换后的结果,该2′是按第2实施方式进行分辨率变换后的结果。如上所述,在基于第1实施方式的分辨率变换中,在2×2矩阵内包含有4个1200dpi像素,而在该4个像素之间没有任何差异,所以,分辨率变换后将失去与该4个像素的差异有关的信息。换句话说,当想要输出位于2×2矩阵内的图案时,不能得到1200dpi的位置分辨率。因此,例如,如1′的箭头指示的部分所示,将发生不能取得锯齿形状改善效果的情况。
与此不同,基于第2实施方式的分辨率变换,如果是大于1200dpi的1个点的图案,就必然以跨越多个矩阵的状态进行分辨率变换。即,保持1200dpi的位置分辨率地进行分辨率变换。因此,即使在刚才提到的1200dpi的1个点宽的斜线的例子的情况下,如2′所示,也不会失去锯齿形状改善效果。
<基准图像形成、基准图像读取、曝光量校正>
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在非图像形成中,形成图18、图19中示出的i′、j′、k′、l′、m′、n′、o′、h的8种测试纹样。对于所形成的测试纹样,由浓度传感器1206在中间转印带1203上进行浓度测定。
具体地说,按以下的步骤生成如图20所示那样的激光曝光量校正表。此外,这里,图像数据按0~255的256级来处理。
(1)由浓度传感器1206测定中间转印带1203上的测试纹样h的浓度,并将与实现最高浓度的图像数据255对应的激光曝光量设定为使图像图案h能够实现“基准纯色浓度”的曝光量。
(2)确定与图像数据64(=255×(4/16))对应的激光曝光量,以使得在中间转印带1203上形成的测试纹样i′清楚地成为点图像。
(3)对在中间转印带1203上形成的测试纹样i′、k′的浓度进行比较,并确定与图像数据32(=255×(2/16))对应的激光曝光量,以使得两者的浓度相同。另外,因为测试纹样i′已在上面的工序中确定,所以,可以唯一地确定与图像数据32对应的激光曝光量。
(4)对在中间转印带1203上形成的i′、j′的浓度进行比较,并确定与图像数据16(=255×(1/16))对应的激光曝光量,以使得两者的浓度相同。
(5)对在中间转印带1203上形成的l′、m′的浓度进行比较,并确定与图像数据128(=255×(8/16))对应的激光曝光量,以使得两者的浓度相同。
(6)对在中间转印带1203上形成的n′、o′的浓度进行比较,并确定与图像数据192(=255×(12/16))对应的激光曝光量,以使得两者的浓度相等。
(7)在上面的工序中,确定了与图像数据0、16、32、64、128、192、255对应的激光曝光量,对于与除此以外的图像数据对应的激光曝光量,通过根据这些值进行适当的插值、近似来进行设定。
通过在第2实施方式中按上述的工序进行适当的激光曝光量设定,当在电摄影装置中进行了采用过采样的消除锯齿处理时,可以解决本来相同的图像图案在分辨率变换后被变换成不同的图像形成状态,并因此以不同的图像浓度进行输出这样的问题。同时,如上所述,通过使600dpi的网格相对于1200dpi的网格偏移半个像素,可以保持1200dpi的位置分辨率地进行分辨率变换,因此可以进行更稳定且高画质地输出。
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是假定在分辨率变换中使用的矩阵的系数保持一定而生成激光曝光量校正表的,但本发明并不只限于此,根据输出结果变更在分辨率变换中使用的矩阵的系数(例如增减)等也可以取得同样的效果。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
第3实施方式的结构,与在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图12相同,因而,这里将其说明省略。在第3实施方式中,在分辨率变换中使用的矩阵与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不同,对图21所示的1200dpi的网格采用4×4矩阵。此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进行多个测试图案输出,当对其进行测定时,不是通过浓度测定而是通过位置测定进行激光曝光量的设定。
<分辨率变换>
图21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分辨率变换的矩阵的图。在第3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是4×4矩阵,因而当表示所有的与600dpi像素对应的矩阵时,在图中很难进行识别,所以,这里在600dpi的4个像素中只表示一个矩阵。
在第3实施方式中,当进行从1200dpi向600dpi的分辨率变换时,用如图21所示的4×4矩阵进行平均化处理,所以,1200dpi的各点必然以相同的条件分解到600dpi中的周围四点,而且任何一点的图像形成状态在强度上相等。不同之处仅在于该四个点之间的强度平衡。因此,与在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矩阵相比,作为输出图像图案,在各种图案中都能以比较近似的条件进行输出。
但是,1200dpi中的各点是加权地分配到周围4点的,所以,按该加权的强度顺序输出的点的重心位置将发生变化。例如,在如图22所示的1200dpi中的1点6空的线图案的情况下,可以看出,每隔1条线其左右的权值的平衡将发生变化。当输出这样的图案时,如不进行适当的曝光量校正,则存在着每1条线的线间隔发生变化的问题。在图22所示的例子的情况下,线间隔A和线间隔B之间将产生长度差。
为解决上述课题,在第3实施方式中,在非图像形成中形成基准图案的测试纹样,并生成激光曝光量校正表,以防止输出图像的重心失衡。
<基准图像形成、基准图像读取、曝光量校正>
在第3实施方式中,在非图像形成中形成使A部以一定间隔重复的图案A,以及使B部以一定间隔重复的图案B。在电摄影技术中,当两条线的间隔较近时以较高的浓度输出,所以,如果在图案A、B之间线间隔不同,则检测图案A、B之间的平均浓度差。因此,如果要使得在图案A、B之间不产生平均浓度差,则应使图案A、B之间的线间隔都相等。
因此,在第3实施方式中,检测在中间转印带1203上形成的图案A、B的平均浓度,并设定与图像数据106(=255×(2+3+3+2)/24)及64(=255×(1+2+2+1)/24)对应的激光曝光量,以使两者平均浓度相同。
如上所述,按照第3实施方式,对于在电摄影装置中使用了消除锯齿技术时,输出图像中的线等的输出位置产生偏移的问题,通过输出测试图案并设定适当的激光曝光量比,可以防止输出图像的重心平衡产生不均匀的偏移,并能进行稳定且高画质地输出。
另外,与上述的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一样,在第3实施方式中,也是假定在分辨率变换中使用的矩阵的系数保持一定而生成激光曝光量校正表的,但本发明并不只限于此,根据输出结果变更在分辨率变换中使用的矩阵的系数(例如增减)等也可以取得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是以图案A、B的平均浓度测定来代替图案A、B之间的线间隔的测量的,但并不只限于此,通过直接测量线、点等的输出位置,当然也能取得同样的效果。
如上所述,在采用过采样实现消除锯齿处理的电摄影装置中,在非图像形成中以“尽管本来在高分辨率扩展时是相同的图像图案,但在分辨率变换后成为不同的图像形成状态的图案”作为测试图案来形成,对该测试图案进行测定,确定对采用了分辨率变换的区域使用的“激光曝光量校正表”或分辨率变换中所使用的参数,以使得“尽管本来在高分辨率扩展时是相同的图像图案,但在分辨率变换后成为不同的图像形成状态的图案”成为相同,由此,当进行了采用过采样的消除锯齿处理时,可以通过适当的曝光控制而防止本来相同的图像图案在分辨率变换后被变换成不同的图像形成状态,并因此而以不同的图像浓度进行输出的情况。
另外,本发明既适用于由多个设备(例如,主计算机、接口设备、读取器、打印机等)构成的系统,也可以适用于由1个设备构成的装置(例如复印机、传真装置等)。
另外,显然,通过将记录了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软件程序代码的记录介质提供给系统或装置,并由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CPU或MPU)读出并执行存储在记录介质内的程序代码,也可以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从记录介质读出的程序代码本身就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存储了该程序代码的记录介质就构成本发明。
作为用于提供该程序代码的记录介质,可以采用例如软盘(Floppydisc,注册商标)、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CD-R、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ROM等。
另外,不仅通过由计算机执行所读出的程序代码,可以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显然也包括由在计算机上运行的OS(操作系统)等根据该程序代码的指示执行实际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该处理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情况。
进而,显然,将从记录介质读出的程序代码写入插在计算机内的功能扩展卡或与计算机连接的功能扩展单元所备有的存储器后,由该功能扩展卡或功能扩展单元所具有CPU等根据该程序代码的指示,执行实际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该处理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情况也包括在内。
如上所述,按照实施例,通过适当地设定电摄影过程的激光曝光量,可以防止图像的浓度、形状的不均匀,并能稳定且高画质地输出图像。
以上,通过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权利要求所述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曝光量确定方法,用于确定利用电摄影过程进行图像形成时的激光曝光量,包括扩展步骤,以比输出装置的实际分辨率高的分辨率扩展图像数据;分辨率变换步骤,对在上述扩展步骤中扩展了的高分辨率数据进行分辨率变换,使其成为上述输出装置的实际分辨率;曝光量确定步骤,确定进行图像形成时的激光曝光量,以使得预定的图像数据的浓度在图像形成前后为相同浓度;以及图像形成步骤,根据在上述曝光量确定步骤中确定的激光曝光量,对在上述分辨率变换步骤中进行了分辨率变换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光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分辨率变换步骤中,用预定大小的矩阵对上述高分辨率数据进行平均,并进行分辨率变换,使其成为上述输出装置的实际分辨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光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分辨率变换步骤中,用与预定大小的矩阵的网格偏移了半个像素的矩阵对上述高分辨率数据进行平均,并进行分辨率变换,使其成为上述输出装置的实际分辨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光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曝光量确定步骤中,形成虽然本来是相同的图像图案但却成为不同的图像形成状态的预定图案,测定所形成的预定图案的浓度,并根据其测定结果确定上述激光曝光量,以使得上述预定图案的浓度在图像形成前后为相同浓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光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曝光量确定步骤中,形成以一定间隔重复的预定图案,测定所形成的预定图案的浓度,并根据其测定结果确定上述激光曝光量,以使得在上述预定图案之间不产生平均浓度差。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设定在利用电摄影过程进行图像形成时的激光曝光量,包括扩展机构,以比输出装置的实际分辨率高的分辨率扩展图像数据;分辨率变换机构,对用上述扩展机构扩展了的高分辨率数据进行分辨率变换,使其成为上述输出装置的实际分辨率;曝光量确定机构,确定进行图像形成时的激光曝光量,以使得预定的图像数据的浓度在图像形成前后为相同浓度;以及图像形成机构,根据用上述曝光量确定机构确定的激光曝光量,对用上述分辨率变换机构进行了分辨率变换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曝光量确定方法。在图像扩展部中,以比输出装置的实际分辨率高的分辨率扩展图像数据;在分辨率变换部中,对扩展了的高分辨率数据进行分辨率变换,使其成为输出装置的实际分辨率;在曝光量设定部中,输出基准图案,由浓度传感器测定其浓度,并根据该测定结果生成电摄影过程的激光曝光量校正表并设定LUT,以使得分辨率变换后的预定图像数据的浓度在图像形成前后为相同浓度,由此防止图像的浓度、形状的不均匀,并能稳定且高画质地进行图像输出。
文档编号G03G15/043GK1540449SQ20041003270
公开日2004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22日
发明者平林纯, 芜木浩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