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整闪光灯光线强度及色温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5170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整闪光灯光线强度及色温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闪光灯的电子设备,尤指一种通过不同闪光灯视窗的切换或抽换以调整该闪光灯光线强度及色温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提供人们对美好时光加以纪念的方式有许多,而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实属相片,因为不论是旅行、聚会、甚至是一切值得纪念的时刻,都可借由相机加以记录,以供使用者日后的回忆。再者,基于数字相机(digital camera)在使用上具有自行将所摄得的图像数据传输至电子设备(例如计算机)中做修改处理的便利性,再加上其具有愈来愈轻、薄、短、小的特性,并且价格渐降,所以使用数字相机者日渐增多。
再者,相机为了补足照相时光线的不足,通常会利用闪光灯来补足光线。特别在一般的相机上都内建有一小型闪光灯,小型闪光灯具有体积小,可省去另外携带闪光灯的麻烦。
因此,公知的图像撷取装置在光源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图像撷取时,会利用闪光灯来进行明亮度补强。然而,闪光灯所输出的光线强度固定,亦即不论周遭光源强或弱、图像的距离远或近,都发出一定强度的光线。因此,固定光线强度的闪光灯使得撷取图像的明亮度以及对比度往往并非如使用者预期般的有良好的闪光效果。
再者,在不同的光源环境下拍照,闪光灯应配合实际光源做色温调整,然而因相机内置闪光灯仅有一种光线色温,故无法在不同光源环境皆提供合适色温的补光。
因此,由上可知,上述公知的闪光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与缺陷存在,而可待加以改善。
由以上原因,本设计人有感上述缺陷的可改善,且依据多年来从事此方面的相关经验,悉心观察且研究之,并配合学理的运用,而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闪光灯光线强度及色温的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利用双料射出技术,以射出不同颜色的闪光灯视窗,并且可于闪光指视窗的表面进行雾化或形成纹路,以配合实际环境光线的色温及亮度的需求做闪光灯视窗的选择调整(切换或抽换)。亦即,本实用新型可于不同的闪光灯视窗的表面制作不同密度的纹路或雾面(fog face),以产生不同光线亮度的需求,例如当光线不足而需要处理近拍时,由于使用闪光灯会产生打光过强而产生过度曝光的缘故,因此可切换到具有表面雾面处理或较密的纹路设计的闪光灯视窗来使用;或者,可利用不同颜色的闪光灯视窗,以产生不同光线色温的需求,例如在室内柔和光源的环境下(色温约3000K~3500K),则可切换到淡黄色的闪光灯视窗来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方案,提供一种可调整闪光灯光线强度及色温的电子设备,其包括一壳体、一闪光灯视窗组、及一调整元件。其中,该壳体具有一第一开孔、一第二开孔及一与该第二开孔相连通的闪光灯视窗容置空间;该闪光灯视窗组滑动地(slidably)设置于该壳体上并容置于该闪光灯视窗容置空间,并且该闪光灯视窗组至少具有一第一闪光灯视窗与一第二闪光灯视窗;以及,该调整元件设置于该壳体上并且曝露出该第一开孔,并且该调整元件连接于该闪光灯视窗组;借此,通过控制该调整元件,以选择该第一闪光灯视窗或该第二闪光灯视窗曝露出该壳体的第二开孔,进而使得该闪光灯所投射出的光线产生不同的强度及色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方案,提供一种可调整闪光灯光线强度及色温的电子设备,其包括一壳体及一闪光灯视窗组。其中,该壳体具有一侧边开孔及一与该侧边开孔相连通的闪光灯视窗容置空间;以及,该闪光灯视窗组至少具有一第一闪光灯视窗与一第二闪光灯视窗,其中该第一闪光灯视窗与该第二闪光灯视窗二者选择地(selectively)通过该侧边开孔而容置于该闪光灯视窗容置空间内;借此,通过选择该第一闪光灯视窗或该第二闪光灯视窗容置于该闪光灯视窗容置空间内,以使得该闪光灯所投射出的光线产生不同的强度及色温。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当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整闪光灯光线强度及色温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整闪光灯光线强度及色温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种使用状态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整闪光灯光线强度及色温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种使用状态的立体组合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闪光灯与壳体相配合的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整闪光灯光线强度及色温的电子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整闪光灯光线强度及色温的电子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其中一种使用状态的立体组合图;以及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闪光灯与壳体相配合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电子设备 100闪光灯200壳体 1 第一开孔 10第二开孔11闪光灯视窗容置空间 12闪光灯视窗组 2 第一闪光灯视窗 20第二闪光灯视窗 21调整元件 3发光模块 4 光源40反射罩41电子设备 100′闪光灯200′壳体 1′ 侧边开孔10′闪光灯视窗容置空间 12′闪光灯视窗组 2′ 第一闪光灯视窗 20′第二闪光灯视窗 21′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整闪光灯光线的强度及色温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第一种使用状态的立体组合图、第二种使用状态的立体组合图、及闪光灯与壳体相配合的剖视图。由图中可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调整闪光灯200光线色温(color temperature)及强度(intensity)的电子设备100,其包括一壳体1、一闪光灯视窗组2、及一调整元件3。其中该电子设备100可为一机械式相机(mechanical camera)、数字相机(digitalcamera)、数字摄像机(video camera)、或任何会使用到该闪光灯200的电子设备。
再者,该壳体1具有一第一开孔10、一第二开孔11及一与该第二开孔11相连通的闪光灯视窗容置空间12,并且该闪光灯视窗组2滑动地(slidably)设置于该壳体1上并容置于该壳体1的闪光灯视窗容置空间12内。此外,该闪光灯视窗组2至少具有一第一闪光灯视窗20与一第二闪光灯视窗21,其中该第一闪光灯视窗20与该第二闪光灯视窗21的表面具有不同密度的纹路或雾面(fog face);或者,可利用双料射出技术,将该第一闪光灯视窗20与该第二闪光灯视窗21射成不同颜色的视窗,以控制不同的光线色温,其中该第一闪光灯视窗20与该第二闪光灯视窗21可为压克力或任何塑料材料。
然而,上述所揭露的闪光灯视窗的数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只要是超过二种以上不同类型的闪光灯视窗的应用,皆为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此外,有关该等闪光灯视窗的不同设计(例如上述所揭露的不同表面纹路密度或不同颜色)亦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凡利用不同样式的闪光灯视窗而使得该闪光灯200产生不同光线色温及光线强度效果的设计,皆为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畴。
另外,该调整元件3设置于该壳体1上并曝露出该第一开孔10,并且该调整元件3连接于该第一闪光灯视窗20与该第二闪光灯视窗21。借此,使用者可借由控制该调整元件3,以选择该第一闪光灯视窗20或该第二闪光灯视窗21曝露出该壳体1的第二开孔11(如图2或图3所示),进而使得该闪光灯200所投射出的光线产生不同的强度及色温,其中该第二开孔11的大小与该第一闪光灯视窗20及该第二闪光灯视窗21相同。
再者,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整闪光灯光线强度及色温的电子设备,更进一步包括一与该第二开孔11相对应的发光模块4,其中该发光模块4具有一光源40及一用于反射该光源40的反射罩41。此外,该发光模块4可利用卡合或任何固定方式设置于该壳体1上。
因此,使用者可依据外界环境的亮度,并通过该调整元件3的切换,以使得该第一闪光灯视窗20或该第二闪光灯视窗21曝露出该壳体的第二开孔11。然后,再通过该发光模块4所产生的光束投向该第一闪光灯视窗20,以产生一第一预定(predetermined)的光线色温及光线强度;或者是,通过发光模块4所产生的光束投向该第二闪光灯视窗21,以产生一第二预定(predetermined)的光线色温及光线强度。
请参阅图5至图7所示,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整闪光灯光线强度及色温的电子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第二实施例的其中一种使用状态的立体组合图、及第二实施例的闪光灯与壳体相配合的剖视图。由图中可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调整闪光灯200′光线的色温(color temperature)及强度(intensity)的电子设备100′,其包括一壳体1′及一闪光灯视窗组2′。
其中,该壳体1′具有一侧边开孔10′及一与该侧边开孔10′相连通的闪光灯视窗容置空间12′。再者,该闪光灯视窗组2′至少具有一第一闪光灯视窗20′与一第二闪光灯视窗21′,其中该第一闪光灯视窗20′与该第二闪光灯视窗21′二者选择地(selectively)通过该侧边开孔10′而容置于该闪光灯视窗容置空间12′内。
此外,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是该第一闪光灯视窗20′与该第二闪光灯视窗21′的表面具有不同密度的纹路或雾面(fog face);或者,可利用双料射出技术,将该第一闪光灯视窗20′与该第二闪光灯视窗21′射成不同颜色的视窗,以控制不同的光线色温,其中该第一闪光灯视窗20与该第二闪光灯视窗21可为压克力或任何塑料材料。
然而,上述所揭露的闪光灯视窗的数量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只要是超过二种以上不同类型的闪光灯视窗的应用,皆为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此外,有关该等闪光灯视窗的不同设计(例如上述所揭露的不同表面纹路密度或不同颜色)亦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凡利用不同样式的闪光灯视窗而使得该闪光灯200′产生不同光线色温及光线强度效果的设计,皆为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畴。
借此,通过选择该第一闪光灯视窗20′或该第二闪光灯视窗21′容置于该闪光灯视窗容置空间12′内,以使得该闪光灯200′所投射出的光线产生不同的强度及色温(如第六图所示)。其中该侧边开孔10′的大小系与该第一闪光灯视窗20′及该第二闪光灯视窗21′相同。
再者,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整闪光灯光线强度及色温的电子设备,更进一步包括一与该侧边开孔10′相对应的发光模块4,其中该发光模块4具有一光源40及一用于反射该光源40的反射罩41。此外,该发光模块4可利用卡合或任何固定方式设置于该壳体1′上。
因此,使用者可依据外界环境的亮度,抽换该第一闪光灯视窗20′或该第二闪光灯视窗21′以与该发光模块4配合。然后,再通过该发光模块4所产生的光束投向该第一闪光灯视窗20′,以产生一第一预定(predetermined)的光线色温及光线强度;或者是,通过发光模块4所产生的光束投向该第二闪光灯视窗21′,以产生一第二预定(predetermined)的光线色温及光线强度。
但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最佳之一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所有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凡符合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精神与其类似变化的实施例,皆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中,任何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可轻易思及的变化或修饰皆可涵盖在本案的专利保护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整闪光灯光线强度及色温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其具有一第一开孔、一第二开孔及一与该第二开孔相连通的闪光灯视窗容置空间;一闪光灯视窗组,其滑动地设置于该壳体上并容置于该闪光灯视窗容置空间,并且该闪光灯视窗组至少具有一第一闪光灯视窗与一第二闪光灯视窗;以及一调整元件,其设置于该壳体上并曝露出该第一开孔,并且该调整元件连接于该闪光灯视窗组;借此,通过控制该调整元件,以选择该第一闪光灯视窗或该第二闪光灯视窗曝露出该壳体的第二开孔,进而使得该闪光灯所投射出的光线产生不同的强度及色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闪光灯光线强度及色温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闪光灯视窗与该第二闪光灯视窗的表面具有不同密度的纹路或雾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闪光灯光线强度及色温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闪光灯视窗与该第二闪光灯视窗具有不同的颜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闪光灯光线强度及色温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更进一步包括一与该第二开孔相对应的发光模块,并且该发光模块设置于该壳体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整闪光灯光线强度及色温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发光模块所产生的光束投向该第一闪光灯视窗,以产生一第一预定的光线色温及光线强度,并且该发光模块所产生的光束投向该第二闪光灯视窗,以产生一第二预定的光线色温及光线强度。
6.一种可调整闪光灯光线强度及色温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其具有一侧边开孔及一与该侧边开孔相连通的闪光灯视窗容置空间;以及一闪光灯视窗组,其至少具有一第一闪光灯视窗与一第二闪光灯视窗,其中该第一闪光灯视窗与该第二闪光灯视窗二者选择地通过该侧边开孔而容置于该闪光灯视窗容置空间内;借此,通过选择该第一闪光灯视窗或该第二闪光灯视窗容置于该闪光灯视窗容置空间内,以使得该闪光灯所投射出的光线产生不同的强度及色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整闪光灯光线强度及色温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闪光灯视窗与该第二闪光灯视窗的表面具有不同密度的纹路或雾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整闪光灯光线强度及色温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闪光灯视窗与该第二闪光灯视窗具有不同的颜色。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整闪光灯光线强度及色温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更进一步包括一与该侧边开孔相对应的发光模块,并且该发光模块设置于该壳体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整闪光灯光线强度及色温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发光模块所产生的光束投向该第一闪光灯视窗,以产生一第一预定的光线色温及光线强度,并且该发光模块所产生的光束投向该第二闪光灯视窗,以产生一第二预定的光线色温及光线强度。
专利摘要一种可调整闪光灯光线强度及色温的电子设备,其包括壳体、闪光灯视窗组及调整元件。该壳体具有一第一、第二开孔及一与该第二开孔相连通的闪光灯视窗容置空间;该闪光灯视窗组滑动地设置于该壳体上并容置于该闪光灯视窗容置空间,并且该闪光灯视窗组至少具有一第一及第二闪光灯视窗;该调整元件设置于该壳体上并且曝露出该第一开孔,并且该调整元件连接于该闪光灯视窗组;借此,通过控制该调整元件,以选择该第一闪光灯视窗或该第二闪光灯视窗曝露出该壳体的第二开孔,进而使得该闪光灯所投射出的光线产生不同的强度及色温。
文档编号G03B15/03GK2914141SQ20062011385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8日
发明者何进兴 申请人: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