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959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静电保护电路的显示器件。
背景技术
例如,在现有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器件中,具有如下结构为了防止开关用薄膜晶体管的静电引起的特性偏移和绝缘破坏等不良现象,在显示区域的外侧设置了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线和配置在各扫描线与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线之间的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用薄膜晶体管,上述显示区域在设置成矩阵形状的多根扫描线与多根数据线的各交点附近设置了像素电极和与该像素电极连接的开关用薄膜晶体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上述现有的液晶显示器件中,由于在显示区域的外侧设置了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线及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用薄膜晶体管、和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及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用薄膜晶体管,因此为了确保它们的配置区域,存在边框面积增大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93459号公报发明内容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小边框面积的显示器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发明的显示器件的特征是具有下述结构。
具备具有显示区域(3)和非显示区域的基板(1)。在上述基板(1)的上述显示区域(3)内形成有配置成矩阵形状的多个像素电极(4)、与上述各像素电极(4)相对应配置的显示元件、与上述各像素电极(4)连接的开关用薄膜晶体管(5)。并且,上述各开关用薄膜晶体管(5)上连接有提供扫描信号的扫描线(6)和提供数据信号的数据线(7)。上述基板(1)的上述非显示区域具有安装驱动上述扫描线(6)和上述数据线(7)中的至少一个的驱动用驱动器的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11、14),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11、14)中设置有静电保护电路(30、40)。
如果采用本发明,由于在基板上的显示区域外侧的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内设有静电保护电路,因此不需要用于配置静电保护电路的专用的配置区域,相应地能够减小边框面积。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件的主要部分的等价电路平面图。
图2是在图1所示的扫描线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设置的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电路的部分等价电路平面图。
图3是在图1所示的数据线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设置的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电路的部分等价电路平面图。
图4是图1所示的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的扫描线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内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6是图2所示的扫描线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内的其它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图3所示的数据线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内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8是图3所示的数据线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内的其它部分的剖视图。
图9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件的、与图7相同的剖视图。
图10是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件的、与图8相同的剖视图。
图11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件的、与图2相同的等价电路平面图。
图12是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件的、与图11相同的等价电路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图1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件的主要部分的等价电路平面图。该液晶显示器件通过大致方框形的密封部件(未图示)将有源基板1和位于该有源基板1上方的对置基板2贴合在一起,将液晶(未图示)密封在密封部件内侧的两基板1、2之间。此时,有源基板1的下边部分从对置基板2突出。下面,将该突出的部分称为突出部1a。而且,图1中用虚线围成的长方形区域为显示区域3。
在有源基板1上的显示区域3设有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电极4,具有与各像素电极4连接的源电极S的nMOS型开关用薄膜晶体管5,沿行方向延伸且用于对各开关用薄膜晶体管5的栅电极G供给扫描信号的扫描线6,以及用于对各开关用薄膜晶体管5的漏电极D供给数据信号的数据线7。
在此,图1中只表示了2个×3个像素电极4,这是为了使图面简化,实际上排列有数百个×数百个或这个数以上。在有源基板1上的显示区域3的周围,设置有方框形的公用线8和与其连接的公共连接焊盘9。公共连接焊盘9通过基板间导通材料(未图示)与设于对置基板2下表面的公用电极(未图示)连接着。
扫描线6的右端部,通过从显示区域3的右侧向下侧引出设置的扫描用引线10,同在有源基板1的突出部1a上右侧的、用虚线表示的扫描线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11内的上侧设置的扫描用输出端子(连接用端子)12连接。数据线7的下端部,通过在显示区域3的下侧引出设置的数据用引线13,同在有源基板1的突出部1a上的左侧的、用虚线表示的数据线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14内的上侧设置的数据用输出端子(连接用端子)15连接。
在扫描线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11内的下侧,设有扫描用输入端子16。扫描用输入端子16通过在其下侧设置的扫描用引线17,同在其下侧设置的扫描用外部连接端子18连接。在数据线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14内的下侧设有数据用输入端子19。数据用输入端子19通过在其下侧设置的数据用引线20,同在其下侧设置的数据用外部连接端子21连接。公共连接焊盘9通过在其下侧设置的公共引线22,同在其下侧设置的公共外部连接端子23连接。
另外,虽然为了使图面简化而省略了图示,但在有源基板1的扫描线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11上还安装了内置扫描线驱动电路部的扫描线驱动芯片,该扫描线驱动电路部具有与扫描用输入端子16及扫描用输出端子12相对应的外部电极,扫描线驱动芯片的外部电极和扫描用输入端子16、以及扫描线驱动芯片的外部电极和扫描用输出端子12通过COG(Chip On Glass,芯片固定于玻璃上)法接合(bonding)起来。接合方法既可以用钎焊焊接方法,也可以是使用各向异性导电粘接材料的方法。
另外,在有源基板1的数据线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14上,还安装有内置数据线驱动电路部的数据线驱动芯片,数据线驱动芯片的外部电极和数据用输入端子19、以及数据线驱动芯片的外部电极和数据用输出端子15通过COG法接合起来。此时,接合方法既可以用钎焊焊接方法,又可以是使用各向异性导电粘接材料的方法。
接着,图2表示在扫描线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11设置的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电路30的一部分的等价电路平面图。在扫描线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11内设置有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线31。在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线31与各扫描用输出端子12(即图1所示的同扫描线6连接的扫描用引线10)之间并联设置有第1、第2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用薄膜晶体管(扫描线用静电保护元件)32、33。
此时,第1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用薄膜晶体32是二极管连接型的nMOS型,栅电极G及漏电极D同扫描用输出端子12连接,源电极S与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线31连接。第2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用薄膜晶体管33是浮栅型,栅电极G不与任何部分连接,成为浮置栅电极,漏电极D与扫描用输出端子12连接,源电极S与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线31连接。
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线31的一端部通过连接用薄膜晶体管34及连接用引线35,与图1所示的公用线8连接。此时,连接用薄膜晶体管34的栅电极G及漏电极D同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线31连接,源电极S通过连接用引线35同公用线8连接。
接着,图3表示在数据线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14设置的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电路40的一部分的等价电路平面图。在数据线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14内设有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在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与各数据用输出端子15(即图1所示的、同数据线7连接的数据用引线13)之间设有浮栅型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用薄膜晶体管(数据线用静电保护元件)42。
此时,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用薄膜晶体管42的栅电极G不与任何部分连接,是浮置栅电极,漏电极D与数据用输出端子15连接,源电极S与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连接。
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的一端部通过并联设置的第1、第2连接用薄膜晶体管43、44(连接用元件)和连接用引线45,同图1所示的公用线8连接。此时,第1连接用薄膜晶体管43的栅电极G及漏电极D同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连接,源电极S通过连接用引线45同公用线8连接。第2连接用薄膜晶体管44的栅电极G及漏电极D通过连接用引线45同公用线8连接,源电极S与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连接。
下面,说明该液晶显示器件的部分具体结构。首先,图4表示开关用薄膜晶体管5和像素电极4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在由玻璃等构成的有源基板1上表面的规定位置设有由铬等构成的栅电极G、与该栅电极G连接的扫描线6(参照图1)和与该扫描线6连接的扫描用引线10(参照图1)。
在包含栅电极G和扫描线6等的有源基板1的上表面,设有由氮化硅构成的栅极绝缘膜51。在栅电极G上的栅极绝缘膜51上表面的规定位置,设有由天然非晶硅形成的半导体薄膜52。在半导体薄膜52的上表面大致中央部设有由氮化硅形成的沟道保护膜(channelprotecting film)53。
在沟道保护膜53上表面的两侧以及这两侧的半导体薄膜52的上表面上,设有由n型非晶硅形成的欧姆接触层54、55。在一个欧姆接触层54的上表面及其附近的栅极绝缘膜51上表面的规定位置,设有由铬等形成的源电极S。在另一个欧姆接触层55的上表面及栅极绝缘膜51的上表面的规定位置,设有由铬等形成的漏电极D、与该漏电极D连接的数据线7和与该数据线7连接的数据用引线13(参照图1)。
其中,开关用薄膜晶体管5包括栅电极G、栅极绝缘膜51、半导体薄膜52、沟道保护膜53、欧姆接触层54、55、源电极S和漏电极D。
在开关用薄膜晶体管5和包含数据线7等的栅极绝缘膜51的上表面,设有由氮化硅形成的包覆膜56。在包覆膜56上表面的规定位置设有由ITO等透明导电材料形成的像素电极4。像素电极4通过在包覆膜56的规定位置设置的接触孔57同源电极S连接。
接着,图5表示扫描线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11内的第1、第2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用薄膜晶体管32、33、扫描用输出端子12和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线31的局部剖视图。第1、第2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用薄膜晶体管32、33的结构与图4所示的开关用薄膜晶体管5基本相同,包括栅电极G、栅极绝缘膜51、半导体薄膜52、沟道保护膜53、欧姆接触层54、55、源电极S和漏电极D。
扫描用输出端子12是下层金属层12a和上层金属层12b的双层结构,下层金属层12a由在有源基板1的上表面设置的铬等形成,上层金属层12b通过设置于栅极绝缘膜51的接触孔57露出、且由在下层金属层12a的上表面及其周围的栅极绝缘膜51的上表面设置的铬等形成,扫描用输出端子12通过设置于包覆膜56的开口部58而露出。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线31由在栅极绝缘膜51的上表面设置的铬等金属层构成。
并且,第1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用薄膜晶体管32的栅电极G通过由在有源基板1的上表面设置的铬等形成的引线59,与扫描用输出端子12的下层金属层12a连接,漏电极D与扫描用输出端子12的上层金属层12b连接,源电极S与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线31连接着。第2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用薄膜晶体管33的栅电极G是浮置栅极(参照图2),漏电极D与扫描用输出端子12的上层金属层12b连接,源电极S与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线31连接。
接着,图6表示扫描线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11内的连接用薄膜晶体管34、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线31和公用引线35的局部剖视图。连接用薄膜晶体管34的结构与图4所示的开关用薄膜晶体管5的结构基本相同,包括栅电极G、栅极绝缘膜51、半导体薄膜52、沟道保护膜53、欧姆接触层54、55、源电极S和漏电极D。公用引线35由在有源基板1的上表面设置的铬等金属层构成。
并且,在栅极绝缘膜51的上表面设置的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线31的一端部,通过设置于栅极绝缘膜51的接触孔60,同在有源基板1的上表面与栅电极G连接设置的、由铬等构成的引线61连接,并且与连接用薄膜晶体管34的漏电极D连接。连接用薄膜晶体管34的源电极S通过设置于栅极绝缘膜51的接触孔62同公用引线35连接。
接着,图7表示数据线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14内的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用薄膜晶体管42、数据用输出端子15和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的局部剖视图。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用薄膜晶体管42的结构与图4所示的开关用薄膜晶体管5的结构基本相同,包括栅电极G、栅极绝缘膜51、半导体薄膜52、沟道保护膜53、欧姆接触层54、55、源电极S和漏电极D。
数据用输出端子15由在栅极绝缘膜51的上表面设置的铬等金属层构成。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由在有源基板1的上表面设置的铬等金属层构成。并且,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用薄膜晶体管42的栅电极G成为浮置栅极(参照图3),漏电极D与数据用输出端子15连接,源电极S通过设置于栅极绝缘膜51的接触孔63同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连接。
接着,图8表示数据线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14内的第1、第2连接用薄膜晶体管43、44、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和公用引线45的局部剖视图。第1、第2连接用薄膜晶体管43、44的结构与图4所示的开关用薄膜晶体管5的结构大致相同,包括栅电极G、栅极绝缘膜51、半导体薄膜52、沟道保护膜53、欧姆接触层54、55、源电极S和漏电极D。公用引线45由在有源基板1的上表面设置的铬等金属层构成。
并且,第1连接用薄膜晶体管43的栅电极G与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连接着。第2连接用薄膜晶体管44的栅电极G与公用引线45连接。第1连接用薄膜晶体管43的源电极S和第2连接用薄膜晶体管44的漏电极D,通过设置于栅极绝缘膜51的接触孔64同公用引线45连接着。第1连接用薄膜晶体管43的漏电极D和第2连接用薄膜晶体管44的源电极S,通过设置于栅极绝缘膜51的相同的接触孔65(图8为了便于表示分别表示),与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连接。
但是,该液晶显示器件中,如图5所示,扫描用输出端子12是下层金属层12a和上层金属层12b的双层结构,该下层金属层12a设置在有源基板1的上表面,该上层金属层12b通过设置于栅极绝缘膜51的接触孔57露出,且设于下层金属层12a的上表面及其周围的栅极绝缘膜51的上表面。
在此,如果参照图1、图5和图8进行说明,在有源基板1上用相同的金属材料、例如铬等在同一工序中一体地形成栅电极G、引线59和扫描用输出端子12的下层金属层12a。此时,同时地形成各扫描线6、扫描用引线10和方形的公用线8的除右边8a(参照图1)以外的三边。并且,同时一体地形成扫描用输入端子16、扫描用引线17和扫描用外部连接端子18。
而且,在形成栅极绝缘膜51、形成接触孔57、64、65(参照图8)之后形成各薄膜晶体管,但薄膜晶体管32、33的漏电极D与层叠在扫描用输出端子12的下层金属层12a上的扫描用输出端子12的上层金属层12b一体形成。通过扫描用输出端子12的上层金属层12b的形成,形成由下层金属层12a和上层金属层12b的双层结构构成的扫描用输出端子12,同时,各栅电极G和与其对应的各扫描线6通过扫描用引线10连接,并且通过扫描用引线10连接了薄膜晶体管32、33的漏电极D。
此外,在形成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用薄膜晶体管32、33的漏电极D和扫描用输出端子12的上层金属层12b的同时,形成各数据线7和与其对应的各数据用引线13,另外,形成第1、第2连接用薄膜晶体管43、44的漏电极D,形成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线31和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而且一体地形成数据用输入端子19、数据用引线20和数据用外部连接端子21,还形成方形的公用线8的右边8a和公共引线22。
因此,双层结构的扫描用输出端子12将与扫描线6相连接的扫描用引线10和第1、第2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用薄膜晶体管32、33的漏电极D连接起来,并且兼作用于连接保护用薄膜晶体管32的栅电极G和保护用薄膜晶体管32、33的漏电极的层间接触部,能够减少层间接触部的数量。此外,在该双层结构的扫描用输出端子12的上层金属层12b上,用倒装片(flip-chip)法直接接合扫描线驱动芯片的外部电极。
此外,该液晶显示器件如图1所示地在有源基板1上的显示区域3外侧的突出部1a上的扫描线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11内,设置了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线31、第1、第2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用薄膜晶体管32、33和连接用薄膜晶体管34,因此不需要用于配置它们的各自专用的配置区域,相应地能够缩小边框面积。
再者,该液晶显示器件中,由于在有源基板1上的显示区域3外侧的突出部1a上的数据线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14内,设置了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用薄膜晶体管42和第1、第2连接用薄膜晶体管43、44,因此不需要用于配置它们的各自专用的配置区域,相应地能够缩小边框面积。
下面,说明上述结构的液晶显示器件的静电保护动作。此时,由于开关用薄膜晶体管5的静电引起的不良只在正的静电侵入时产生,因此说明静电为正时的情况。
假设在某一根扫描线6上因某种原因从外部侵入了正的静电。这样一来,通过扫描用引线10及扫描用输出端子12连接在该扫描线6上的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用薄膜晶体管32成为导通状态,电流从该扫描线6经过与之相连的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用薄膜晶体管32流向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线31,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线31变成高电位。
当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线31变成高电位时,与其余的扫描线6连接的第2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用薄膜晶体管33成为导通状态,电流从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线31经过第2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用薄膜晶体管33流向其余的扫描线6,所有的扫描线6成为相同电位。
而且,当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线31成为高电位时,连接用薄膜晶体管34变成导通状态,电流从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线31经过连接用薄膜晶体管34流向公用线8,进一步经过公共连接焊盘9和基板间导通材料流向对置基板2的对置电极。因此,因某种原因从外部侵入扫描线6的正静电被放电,防止开关用薄膜晶体管5的因静电引起的特性偏移和绝缘破坏等不良现象。
此时,由于二极管连接型的连接用薄膜晶体管34只能朝着从漏电极D到源电极S的一个方向导通,因此即使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线31的电位高于公用线8的电位的情况下,电流也从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线31经过连接用薄膜晶体管34流向公用线8,不向其反方向流动,因此能够不增加消耗功率。
另一方面,假设某一根数据线7上因某种原因从外部侵入了正的静电。这样一来,与该数据线7相连的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用薄膜晶体管42成导通状态,电流从该数据线7经过与其相连的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用薄膜晶体管42流向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成为高电位。
当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成高电位时,与其余的数据线7相连的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用薄膜晶体管42成导通状态,电流从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经过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用薄膜晶体管42流向其余的数据线7,所有的数据线7成为相同电位。
而且,当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成高电位时,第1连接用薄膜晶体管43成导通状态,电流从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经过第1连接用薄膜晶体管43和公用引线45流向公用线8,进一步,经过公共连接焊盘9和基板间导通材料流向对置基板2的对置电极。因此,因某种原因从外部侵入数据线7的正静电被放电,防止开关用薄膜晶体管5的因静电引起的特性偏移和绝缘破坏等不良现象。
但是,当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的电位高于公用线8的电位时,第1连接用薄膜晶体管43成导通状态,电流从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流向公用线8。另一方面,当公用线8的电位高于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的电位时,第2连接用薄膜晶体管44成导通状态,电流从公用线8流向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并且,当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与公用线8之间的电位差小时,电流向哪个方向都难以流动,能够不容易增加消耗功率。
但是,如图7所示,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形成在有源基板1的上表面。因此,如图7所示,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用薄膜晶体管42的源电极S通过栅极绝缘膜51的接触孔63连接在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上。因此,需要接触孔63。下面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是不需要接触孔63的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图9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件的与图7相同的剖视图。该液晶显示器件中,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用薄膜晶体管42的源电极S与在栅极绝缘膜51的上表面设置的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连接。因此,不需要图7所示的接触孔63,能够进一步减少层间接触部。
另外,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件中,如与图8相同的剖视图的图10所示,即使将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设置在栅极绝缘膜51的上表面,也需要用于将第1连接用薄膜晶体管43的源电极S和第2连接用薄膜晶体管44的漏电极D连接到公用引线45上的接触孔64,和用于将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连接到第1连接用薄膜晶体管43的栅电极G上的接触孔65。
(第三实施方式)图11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件的与图2相同的等价电路平面图。在该液晶显示器件中,与图2所示结构的不同点在于,省略了第2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用薄膜晶体管33,将连接用薄膜晶体管34的源电极S连接到设于扫描线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11内的Vgl端子71上。
此时,在Vgl端子71上被提供了施加在非选择状态的扫描线6上的负电压(例如Vgl=-20~-15V)。该非选择状态的扫描线6的电位Vgl(-20~-15V)低于公用线8的电位(例如Vcom=-5~+5V)。因此,电流从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线31经过连接用薄膜晶体管34流向Vgl端子71。
(第四实施方式)图12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件的与图11相同的等价电路平面图。在该液晶显示器件中,与图11所示结构的不同点在于,省略了连接用薄膜晶体管34,将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线31的一端部连接到Vgl端子71上。这样一来,电流也可以从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线31直接流向Vgl端子71。
(其他实施方式)在图3所示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第1连接用薄膜晶体管43的源电极S和第2连接用薄膜晶体管44的栅电极G、漏电极D与图11所示一样地连接到Vgl端子71上。并且,在图3所示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第1、第2连接用薄膜晶体管43、44,而是与图12所示情况相同地将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的一端部连接到Vgl端子71上。
而且,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扫描线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11与数据线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14分离,但市场上有将扫描线驱动用驱动器和数据线驱动用驱动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中的驱动器出售,当使用这种单芯片驱动器时,也可以连续地形成扫描线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和数据线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在该区域内连续或者分开形成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电路和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电路。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扫描线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11和数据线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14形成在作为有源基板1的一边的突出部1a上,但也可以使有源基板的多个边作为突起部,在各突出部形成扫描线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和数据线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分别在各区域设置静电保护电路。
而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静电保护电路不必整个形成在驱动器安装区域内,也可以使静电保护电路的一部分超出驱动器安装区域。
而且,虽然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是用液晶显示器件作为显示器件的情况,但也可以应用于有机EL、场致发光设备等具有其它显示元件的显示器件。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显示区域(3)和非显示区域的基板(1);在上述基板(1)上的上述显示区域(3)内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电极(4);与上述各像素电极(4)相对应配置的显示元件;与上述各像素电极(4)连接的开关用薄膜晶体管(5);用于对上述各开关用薄膜晶体管(5)供给扫描信号的扫描线(6);以及用于对上述各开关用薄膜晶体管(5)供给数据信号的数据线(7);上述基板(1)的上述非显示区域包括安装有驱动上述扫描线(6)和上述数据线(7)中的至少一个的驱动用驱动器的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11、14),在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11、14)设有静电保护电路(30、4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静电保护电路(30、40)是与上述扫描线(6)连接的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电路(3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电路(30)具有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线(31)和配置在上述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线(31)与上述各扫描线(6)之间的扫描线用静电保护元件(32、3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扫描线用静电保护元件(32、33)包括二极管连接型薄膜晶体管(32),该二极管连接型薄膜晶体管(32)在上述扫描线(6)上产生的静电的作用下导通,并将该静电从上述扫描线(6)流向上述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线(31)。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扫描线用静电保护元件(32、33)包括浮栅型薄膜晶体管(33)。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扫描线用静电保护元件(32、33)包括二极管连接型薄膜晶体管(32)和与上述二极管连接型薄膜晶体管并联配置的浮栅型薄膜晶体管。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连接上述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电路(30)与上述各扫描线(6)的扫描用引线(10);在上述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11)内设有连接了上述扫描用引线(10)及上述扫描线用静电保护元件(32、33)的扫描用输出端子(1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各扫描用输出端子(12)具有为了连接扫描线驱动芯片的外部电极而露出在外部的露出部分。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扫描线用静电保护元件(32、33)具有多个电极(G、S、D);上述扫描用输出端子(12)由与上述扫描线用静电保护元件(32、33)的一个电极(G)连接的下层金属层(12a)和连接在上述扫描线用静电保护元件(32、33)的其它电极(D)上的上层金属层(12b)的层叠结构构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扫描线用静电保护元件(32、33)是具有栅电极(G)、源电极(S)和漏电极(D)的薄膜晶体管;下层金属层(12a)与上述栅电极(G)连接,上述上层金属层(12b)与上述漏电极(D)连接。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形成在上述基板(1)上并围绕上述显示区域(3)周围的公用线(8)。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电路(30)具有使上述扫描线(6)上产生的静电经过上述扫描线用静电保护元件(32、33)流向上述公用线(8)的连接用元件(34)。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用元件(34)具有栅电极(G)、源电极(S)和漏电极(D),并包括连接了上述栅电极(G)及上述漏电极(D)的二极管连接型薄膜晶体管(32)。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静电保护电路(30、40)是连接在上述扫描线(6)上的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电路(30)和连接在上述数据线(7)上的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电路(40)。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静电保护电路(30、40)是连接在上述数据线(7)上的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电路(40)。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电路(40)具有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和配置在上述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与上述各数据线(7)之间的数据线用静电保护元件(42)。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数据线用静电保护元件(42)是浮栅型薄膜晶体管。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线(41)设置在与上述数据线(7)相同的层(51)上。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连接上述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电路(40)和上述各数据线(7)的数据用引线(13),在上述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14)内设有连接了上述数据用引线(13)及上述数据线用静电保护元件(42)的数据用输出端子(15)。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各数据用输出端子(15)具有为了连接数据线驱动芯片的外部电极而露出在外部的露出部分。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形成在上述基板(1)上并围绕上述显示区域(3)周围的公用线(8)。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电路(40)具有使上述数据线(7)上产生的静电经过上述数据线用静电保护元件(42)流向上述公用线(8)的连接用元件(43、44)。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连接用元件(43、44)具有栅电极(G)、源电极(S)和漏电极(D),并包括连接有栅电极(G)和漏电极(D)的一对薄膜晶体管(43、44)。
24.一种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电极(4);与上述各像素电极(4)对应配置的显示元件;与上述像素电极(4)连接的开关元件(5);安装有通过上述开关元件(5)驱动上述显示元件的驱动用驱动器、且排列了与上述驱动用驱动器的外部电极连接的连接用端子(12、15)的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11、14);以及配置在上述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11、14)内的静电保护电路(30、40)。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静电保护电路(30、40)具有静电保护线(31、41)和配置在上述静电保护线(31、41)与上述开关元件(5)之间的静电保护元件(32、33、42)。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开关元件(5)是具有栅电极(G)、源电极(S)和漏电极(D)的薄膜晶体管,上述静电保护电路(30、40)是对上述薄膜晶体管的栅电极(G)供给扫描信号的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电路(30)。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开关元件(5)是具有栅电极(G)、源电极(S)和漏电极(D)的薄膜晶体管,上述静电保护电路(30、40)是对上述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极(D)供给数据信号的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电路(40)。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开关元件(5)是具有栅电极(G)、源电极(S)和漏电极(D)的薄膜晶体管,上述静电保护电路(30、40)包括对上述薄膜晶体管的栅电极(G)供给扫描信号的扫描线用静电保护电路(30)和对上述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极(D)供给数据信号的数据线用静电保护电路(40)。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能够缩小边框面积的显示器件。该显示器件具备具有显示区域(3)和非显示区域的基板(1)。在上述基板(1)上的上述显示区域(3)内,形成有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电极(4)、与上述各像素电极(4)相对应配置的显示元件、与上述各像素电极(4)连接的开关用薄膜晶体管(5)。而且,上述各开关用薄膜晶体管(5)上连接有供给扫描信号的扫描线(6)和供给数据信号的数据线(7)。上述基板(1)的上述非显示区域具有安装用于驱动上述扫描线(6)和上述数据线(7)中的至少一个的驱动用驱动器的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11、14),在驱动用驱动器安装区域(11、14)设有静电保护电路(30、40)。
文档编号G02F1/133GK101078845SQ20071010419
公开日2007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3日
发明者中村弥生 申请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