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剂承载件、显影装置和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2264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调色剂承载件、显影装置和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等的例如显影辊的调色剂承载件、显影装置和成像设备。更准确地说,本发明涉及调色剂承载件和显影装置,其配置为通过运输在其外圆周表面跳跃的调色剂颗粒到面对潜像承载件的显影区域,并然后通过显影在潜像承载件上的静电潜像,以在潜像承载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此外,本发明涉及包括盖显影装置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在成像设备中提供的传统的显影装置,已知显影装置,其配置为通过使用在如显影辊的调色剂承载件的外圆周表面跳跃的调色剂颗粒来显影静电潜像(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第2003-255692号(下文中称为专利文件1))。在专利文件1中公开的显影装置中的作为调色剂承载件的显影辊包括圆柱部件和一对导电电极条。该圆柱部件由丙烯酸树脂制成,并设置有在圆周方向上交替排列并彼此电绝缘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极条分别连接到圆柱部件其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并且分别电连接到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电极由以下方式形成。首先,在切割步骤,每个在圆柱部件长度方向延伸的沟槽在圆柱部件的外圆周表面形成。之后,通过化学镀镍在圆柱部件的整个外圆周表面形成镀层。 然后,外圆周表面上的镀层的除了沟槽内部之外的部分在另一切割步骤中除去。由此,电极分别在沟槽内部形成。包括电极表面的圆柱部件的外圆周表面被整体以硅树脂覆盖。在这样制造的显影辊中,交流电源施加交流电压到一对电极,S卩,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显影辊中,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形成一个交变电场,由此使得调色剂颗粒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反复跳跃。更具体地,显影辊使得置于第一电极之上的调色剂颗粒浮起并落在第二电极上,然后从第二电极上再次浮起并落在第一电极上。显影辊绕其轴向中心旋转,并由此运输调色剂颗粒到面对潜像承载件的显影区域。显影辊通过使跳跃的调色剂被显影区域的静电潜像吸收而显影潜像承载件上的静电潜像。如上所述,专利文件1中描述的显影辊显影静电潜像并不是使用粘附到磁性载体或显影辊的外圆周表面的调色剂颗粒,而是使用由于跳跃而不发挥吸附力的调色剂颗粒。 用这种方式,显影辊可以通过使调色剂颗粒被潜像承载件的外圆周表面的承载静电潜像的部分吸收来执行低电压显影,该静电潜像部分与非图像形成部分的电势差仅为几十伏。然而,专利文件1中描述的显影辊,需要切割步骤以形成前述的沟槽以及去除镀层不需要的区域,并因此会随着步骤所需的时间增加而趋于使成本增大。此外,切割步骤中产生的碎片可能会使电极短路,或者显影辊可能因圆柱部件在形成沟槽的切割步骤中变形,而无法到达所需的精度。为解决专利文件1中描述的显影辊的问题,本发明的申请人提出了一种显影辊, 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各自通过围绕圆柱部件的外圆周表面螺旋缠绕大约30微米宽的金属箔而形成(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第2004-191835号(下文中称为专利文件2)和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第2007-86091号)。然而,在专利文件2所述的显影辊中,金属箔是螺旋缠绕的,因此缠绕的金属箔和圆柱部件之间往往会形成间隙。间隙的形成使得电极的制造难以达到需要的精度(换而言之,难以准确地在所需的位置形成电极)。此外,如上所述,由于电极由金属箔螺旋缠绕形成,缠绕的金属箔和圆柱部件之间形成间隙。随着老化,该间隙使得金属箔,即电极,离开圆柱部件上的位置或导致电极的耐久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外圆周表面设置有改进耐久性的电极的调色剂承载件、一种显影装置和一种成像设备。为达到以上目的,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调色剂承载件配置为传送跳跃的调色剂颗粒到面向潜像承载件的显影区域,并至少包括基体部件,其包括由绝缘体在基体部件外表面形成的绝缘层;和至少一个带状电极,其螺旋地形成在基体部件的外表面上。电极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即,电极的两侧倾斜,使得电极从基体部件侧向其最外侧逐渐变细,并形成为使电极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形成为平坦的,使得该中央部分的外表面与基体部件的外表面平行。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包括显影辊的成像设备的结构从正面看时的说明图;图2是图1所示的成像设备的显影辊的侧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显影辊的基本部分的横截面图;图4是示出图2所示显影辊的基本部分的放大图的平面图;图5是图2所示显影辊的芯部的侧视图;图6是图5所示的芯部在芯部上形成绝缘层并进一步在绝缘层上均勻地形成金属膜层后的侧视图;图7是对图6所示显影辊的金属膜层实施加工的表面加工设备的示意性结构的侧视图;图8是示出图7所示表面加工设备的激光束的光斑位置的解释性视图;图9是示出图7所示表面加工设备的激光束的光斑形状的解释性视图;图10是示出图7所示表面加工设备的激光束强度分布的解释性视图;图11是示出在图8所示位置的激光束的强度分布的解释性视图;图12是示出图7所示表面加工设备的激光束光斑定位于显影辊外圆周表面上的状态的解释性视图;图13是示出激光束在导致加工失败位置的强度分布的解释性视图;图14是示出另一个激光束在导致加工失败位置的强度分布的例子的解释性视图;图15是示出导致加工失败的激光束的光斑的位置的解释性视图1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影辊的侧视图;图17是图16所示显影辊的基本部分的横截面图;图18是示出图16所示显影辊的基本部分的放大图的平面图;图19是图7所示表面加工设备的改进例的示意性结构侧视图;图20是示出图19中的表面加工设备的激光束的光斑位置的解释性视图;图21是示出作为比较例的表面加工设备的示意性结构的解释性视图;图22是示出本发明改进例的激光束的光斑位置的解释性视图;图23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调色剂承载件的显影带的示例的透视图;和图M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调色剂承载件的显影带的另一示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如下。图1阐述了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成像设备101配置为在作为转印材料的记录片材107(图1所示)上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简称彩色图像。要指出的是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相应颜色的单元和其他组件将被在下面表示为分别地将Y、M、C、K附加在附图标记后面。如图1所示,成像设备101至少包括设备主体102、片材馈送单元103、阻挡辊对 110、转印单元104、定影单元105、多个激光写入单元122Y、122M、122C、122K,和多个处理盒 106Y、106M、106C、106K。设备主体102形成为例如盒状,并安装在地板上或类似处。设备主体102在其中装有片材馈送单元103、阻挡辊对110、转印单元104、定影单元105、多个激光写入单元122Y、 122M、122C、122K,和多个处理盒 106Y、106M、106C、106K。在设备主体102的下部设置有多个片材馈送单元103。每个片材馈送单元103包括片材馈送盒123,其中以堆叠的方式存放上述记录片材107 ;以及片材馈送辊124。片材馈送盒123可自由地从设备主体102取出和放入。片材馈送辊IM抵压片材馈送盒123顶部的记录片材107。片材馈送辊IM将顶部的记录片材107输送到转印单元104的输送带 129与每个处理盒106Y、106M、106C、106K中显影装置113的感光鼓108之间的空隙。输送带129以及感光鼓108将稍后详细描述。阻挡辊对110设置于从片材馈送单元103向转印单元104输送的记录片材107的输送路径上,并包括一对辊IlOa和110b。阻挡辊对110在一对辊IlOa和IlOb之间夹持记录片材107,并在调色剂图像能够精确覆盖到记录片材107上的时刻,输送夹持的记录片材 107到转印单元104与处理盒106Y、106M、106C、106K之间的空隙。转印单元104位于片材馈送单元103之上。转印单元104包括驱动辊127、从动辊 128、输送带129和转印辊130Y、130M、130C、130K。驱动辊127设置在记录片材107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并被如电机的驱动源驱动以旋转。从动辊1 被设备主体102可旋转地支撑,并设置在记录片材107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输送带1 形成为无端环状,并缠绕在前述驱动辊127和从动辊1 两者上。当驱动辊127被驱动旋转,输送带129以图1中逆时针方向绕前述驱动辊127和从动辊1 旋转(以环形方式转动)。
转印辊130Y、130M、130C、130K 和处理盒 106Y、106M、106C、106K 的相应的感光鼓 108夹持输送带1 和在输送带1 上输送的记录片材107。在转印单元104中,转印辊 130Y、130M、130C、130K分别地将由片材馈送单元103送出的记录片材107抵压向处理盒 106Y、106M、106C、106K的感光鼓108的外表面,由此将感光鼓108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片材107上。然后转印单元104将在其上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片材107输送向定影单元105。定影单元105设置于转印单元104在记录片材107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并包括在其之间夹持记录片材107的一对辊l(^a、105b。定影单元105在一对辊105a、10 之间夹持记录片材107时,挤压并加热从转印单元104输送的记录片材107,并由此将从感光鼓 108转印到记录片材107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记录片材107。激光写入单元122Y、122M、122C、12^(设置在设备主体102的上部。激光写入单元 122Y、122M、122C、122K对应于相应的处理盒106Y、106M、106C、106K。激光写入单元122Y、 122MU22CU22K施加激光束到感光鼓108的外表面,感光鼓108的外表面由稍后将描述的相应处理盒106Y、106M、106C、106K的充电辊109均勻地充电,并由此在感光鼓108上形成
静电潜像。处理盒106Y、106M、106C、106K设置在转印单元104和相应的激光写入单元122Y、 122M、122C、122K之间。处理盒106Y、106M、106C、106K可拆卸且可安装在设备主体102上。 处理盒106Y、106M、106C、106K在记录片材107输送方向上彼此并排地设置。如图1所示,每个处理盒106Y、106M、106C、106K包括盒壳体111、作为充电装置的充电辊109、感光鼓(相当于潜像承载件)108、作为清洁装置的清洁刮板112和显影装置 113。因此,成像设备101至少包括充电辊109、感光鼓108、清洁刮板112和显影装置113。盒壳体111可拆卸且可安装到设备主体102上,在其中装载有充电辊109、感光鼓 108、清洁刮板112和显影装置113。充电辊109给感光鼓108的外表面均勻地充电。感光鼓108设置为距稍后将描述的显影装置113的显影辊115 —定距离。感光鼓108形成为实心的或空心的圆柱形,以绕其轴向中心旋转。感光鼓108具有通过相应一个激光写入单元122Y、122M、122C、12^(在其外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感光鼓108通过吸引调色剂颗粒T到静电潜像,显影在其外表面上形成并承载的静电潜像(如图3所示)。感光鼓108转印如此获得的调色剂图像到位于感光鼓108和输送带1 之间的记录片材107。在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片材107之后,清洁刮板112清除转印后残存在感光鼓108外表面的残余调色剂颗粒。如图1所示,显影装置113至少包括显影剂供给单元114和作为调色剂承载件的显影辊115。显影剂供给单元114其中装有显影剂。显影剂包括调色剂颗粒T和磁性载体(也称为磁粉)。调色剂颗粒T是精细的圆形颗粒,其使用乳液聚合的方法或悬浮聚合的方法制造。在此,调色剂颗粒T可通过研磨混合和散布了各种染料或颜料的合成树脂块获得。调色剂颗粒τ的平均颗粒直径在3微米到7微米之间,包含3微米和7微米。同时,磁性载体可通过研磨过程或其他类似的过程形成。磁性载体的平均颗粒直径在20微米到50微米之间,包括20微米和50微米。显影剂供给单元114供给调色剂颗粒T和磁性载体,S卩,显影剂到显影辊115的外表面,同时,搅动调色剂颗粒T和磁性载体。
显影辊115形成为近似圆柱型,设置在显影剂供给单元114和感光鼓108之间,绕其轴向中心被未示出的驱动源驱动旋转,显影辊115的轴向中心平行于感光鼓108的轴向中心。显影辊115距感光鼓108 —定距离设置。显影辊115和感光鼓108之间的空间形成显影区域R,在该区域可通过使感光鼓108吸收显影剂中的调色剂颗粒T,来显影静电潜像以获得调色剂图像。在该显影区域R中,显影辊115和感光鼓108彼此面对。如图2和图3所示,显影辊115包括圆柱形的基体部件1,一对形成在基体部件1 的外表面上的电极条2 (仅在图2示出),至少一对电极3a、北(相当于至少一个电极),和一保护层4(仅在图3中示出)。如图2所示,基体部件1包括芯部5以及绝缘层6,芯部5作为基部金属由可导电金属例如铝合金制成。绝缘层6在芯部5的大直径部分7的整个外表面形成均勻的厚度。 芯部5整体包括圆柱形的大直径部分7和一对小直径部分8,该对小直径部分8与大直径部分7同心的设置,并且形成为圆柱形,分别从大直径部分7的两个端部表面突出,如图5所示。大直径部分7和小直径部分8均形成为具有在其轴向中心方向均一的外部直径。不言而喻地,大直径部分7形成为具有比小直径部分8大的外部直径。绝缘层6由绝缘属性的合成树脂制成。这样,基体部件1的外表面设置有绝缘体制成的绝缘层6。在此,绝缘层6 的外表面作为基体部件1的外表面。电极条2和电极3a、3b由导电金属制成。电极条2和电极3a、3b由具有相同厚度的相同金属形成。所述一对电极条2形成在基体部件1的绝缘层6的外表面轴向中心方向的两个端部。每个电极条2整个围绕相应的基体部件1的绝缘层6的外表面端部形成,并在与轴向中心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另外,彼此邻近的相应对电极条2的边缘部分各自形成为如图4所示的锯齿形。电极对3a、3b为带状,并彼此间隔一定距离平行设置于基体部件1的绝缘层6的外表面上的电极条2之间。电极对3a、3b中的每一个在基体部件1的绝缘层6的外表面形成为螺旋状。换而言之,电极对3a、3b中的每一个形成为具有与基体部件1轴向中心倾斜的纵轴,并在其整个长度上形成为相对于电极条2倾斜成均一的倾角θ (如图4所示)。此外,电极对3a、3b中的电极3a与电极条2中的一个是连续的,并因此与电极条2中的一个连接;同时与另一个电极条2分隔,并因此与另一个电极条2绝缘。电极对3a、3b中的另一个电极北与电极条2中的另一个是连续的,并因此与电极条2中的另一个连接;同时与该一个电极条2分隔,并因此与该一个电极条2绝缘。此外,电极对3a、3b中的每一个形成为具有这样的横截面,即电极3a或北的两侧都是倾斜的,使得电极3a或北可以从基体部件1 一侧向其最外侧逐渐变细。进而,每一个电极3a、!3b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形成为平坦的,因此使得该中央部分的外表面与基体部件的绝缘层6的外表面在横截面上平行(如图3所示)。保护层4由绝缘合成树脂制成,并覆盖电极条2、电极3a、!3b和绝缘层6的整个表 在具有前述结构的显影辊115中,交流电压通过电极条2施加于电极对3a、3b,并由此在电极对3a、!3b之间形成交变电场。由此,显影辊115使得调色剂颗粒T在彼此相邻的电极3a、!3b之间反复来回跳跃。通过这种方式,显影辊115吸收从显影剂供给单元114 供给的显影剂,并使得调色剂颗粒T在其外圆周表面跳跃。然后,当被驱动绕感光鼓108和显影剂供给单元114之间的轴向中心旋转的同时,显影辊115通过使在其外圆周表面跳跃的调色剂颗粒T被静电潜像吸收,而显影感光鼓108上的静电潜像。具有前述结构的显影辊115采用如下的方式制造。首先,如图5所示的芯部5作为单独单元采用前述的如铝合金的金属整体的形成。然后,由均一厚度的绝缘合成树脂制成的绝缘层6在芯部5的大直径部分7的整个外表面上形成。之后,如图6所示,前述金属制成的用以形成电极条2和电极3a、3b的金属箔23均勻地在绝缘层6的整个外表面上形成。在此之后,金属箔23除电极3a、!3b和电极条2外的不必要部分被如图7所示的表面加工设备30清除。然后,由此得到的绝缘层6和其他部分被保护层4覆盖。如图7所示,表面加工设备30包括基部9、保持单元10、作为旋转驱动单元的电机 11、作为移动手段工具的工具移动单元12、激光照射器13和未示出的控制装置。基部9形成为平板状并安装在工厂的地板上、工作台上等。基部的上表面放置成与水平方向平行。基部9形成为矩形平面形状。保持单元10包括固定保持部分14和滑动保持部分15。固定保持部分14包括设置为从基部9的纵向端部向上垂直延伸的固定杆16,和设置在固定杆16上端部的旋转卡盘 17。旋转卡盘17形成为厚圆盘形,并被固定杆16的上端部支撑,以绕其自身中心可旋转。 旋转卡盘17的旋转中心放置为与基部9的表面平行。滑动保持部分15包括滑动件19、滑动杆20和设置在滑动杆20上端部的旋转卡盘 21。滑动件19设置为可沿基部9的表面,S卩,沿着旋转卡盘17的轴向中心滑动。此外,滑动件19配置为旋转卡盘21在轴向中心方向的位置可根据需要适当的固定。滑动杆20设置为从滑动件19向上垂直延伸。旋转卡盘21形成为厚圆盘形,并且附接到附接在滑动杆20上端部的电机11的输出轴。旋转卡盘21的旋转中心放置成与固定保持部分14的旋转卡盘17共轴。上述保持单元10保持显影辊115如下。首先,已具有均勻形成的金属箔23但并未去除不需要部分的显影辊115定位在旋转卡盘17和21之间定位,且滑动保持部分15与固定保持部分14分离。在此之后,在保持单元10中,显影辊115两端的小直径部分定位在旋转卡盘17、21内部,同时滑动保持部分15朝向固定保持部分14移动,然后滑动件19被固定,且显影辊115被保持在旋转卡盘17、21之间。使用这样的方式,保持单元10将显影辊115支撑在旋转卡盘17、21之间。电机11附接到滑动保持部分15的滑动杆20的上端部。电机11驱动并旋转卡盘 21并使其绕其中心旋转。电机11通过驱动和旋转旋转卡盘21,旋转保持在旋转卡盘17、21 之间的显影辊115。工具移动单元12包括线性导轨M和未示出的移动执行机构。线性导轨M包括轨道25和滑动件沈。轨道25放置在基部9上。轨道25形成为直线型,并排列为使得轨道 25的纵向平行于基部9的纵向,即,保持在旋转卡盘17、21之间的显影辊115的轴向中心。 滑动件26支撑在轨道25上,以沿轨道25的纵向可移动。移动执行机构安装在基部9上并沿着基部9的长度方向滑动滑动件26,即沿着保持在旋转卡盘17、21之间的显影辊115的轴向中心滑动滑动件26。激光照射器13附接于杆状且从滑动件沈向上延伸的工具主体27上。激光照射器13施加作为高能光束的激光束L于均勻形成在保持在旋转卡盘17、21之间的显影辊115中的基体部件1的绝缘层6的外表面上的金属箔23上。此外,激光照射器13围绕轴向中心的圆周方向通过附接到工具主体27的未示出的旋转驱动源,根据需要适当的改变。
激光照射器13包括配置为发射激光束L的激光振荡器,和配置为整形激光振荡器发射的激光束L的光束整形系统,以使激光束L施加到外表面上的光斑S (如图9所示)成矩形,并具有近似如图10所示的矩形的强度分布。光束整形系统包括两对彼此弯曲成正交的柱面透镜,其圆柱形表面面对激光振荡器。所述两对柱面透镜在激光束L的光轴方向上排列。激光照射器13通过用激光束L照射金属箔23升华形成金属箔23的金属,并去除激光束L照射部分的金属箔23。通过这种方式,激光照射器13从金属箔23去除电极条2和电极3a、北之外的不需要部分。控制装置是包括公知的RAM、R0M、CPU和其他组件的计算机。控制装置连接到作为旋转驱动单元的电机11、工具移动单元12的移动执行机构、前述的旋转驱动源、激光照射器13等等,并通过控制这些单元控制整个表面加工设备30.为了从金属箔23去除不需要部分,并仅在基体部件1的绝缘层6的外表面上留下电极条2和电极3a、3b,控制装置使得转驱动源将激光照射器13关于轴向中心的方向设定为预定方向。在此,让θ (度,如图4所示)为基体部件1的绝缘层6上的光斑S的外部边缘相对于显影辊115的轴向中心的正交方向(电极条2的纵向方向)的倾斜角。然后,在此设定的关于轴向中心的方向可依照公式1表示θ = sin_1(mX (a+b)/2mr)......公式 1其中a表示每个电极3a、3b的宽度;b表示电极3a、3b之间的空间的宽度;r表示显影辊115的半径;并且m表示显影辊115轴向中心方向上排列的电极3a、!3b部分的数量。对于方向设置,控制装置从电极3a、3b的宽度a、电极3a、!3b之间的空间的宽度b、 显影辊115的半径r、和显影辊115轴向中心方向上排列的电极3a、!3b部分的数量m获得上述的倾斜角θ (度)。然后,控制装置正确地调整激光照射器13的方向,使得光斑S的外部边缘相对于电极条2的纵向方向的倾斜角可以为θ。在此之后,控制装置使得激光照射器13执行照射激光束L足够长的特定固定时间以去除不需要部分中的金属箔23,并接着使得作为旋转驱动单元的电机11关于显影辊115 轴向中心旋转显影辊115,同时使得移动执行机构沿着显影辊115的轴向中心(在纵向方向上)移动激光照射器13。然后,控制装置使得激光照射器13在控制下再次执行照射激光束 L足够长的固定时间以去除不需要部分中的金属箔23,使得激光束L的光斑S中具有充分稳定的强度的部分F,如图10所示,可以如图11所示地在其间没有任何间隔地排列在显影辊115中心轴线方向上,换而言之,这样光斑S可以在显影辊115的中心轴线方向上部分地相互重叠,如图8所示。控制装置反复地使得激光照射器13执行激光束L的照射,使得电机11旋转显影辊115,并使得移动执行机构相对于显影辊115在轴向中心方向移动激光照射器13,即激光束L,从而,如上所述,由此从金属箔23去除的不需要部分,以仅在基部部分1的外表面上留下电极条2和电极3a、3b。使用这种方式,在激光束L的矩形光斑S的外边缘相对于显影辊115中的基体部件1的轴向中心倾斜的情况下,金属箔23被激光束L照射,同时,与基体部件1关于轴向中心的旋转相关联,激光束L相对基体部件1在轴向中心方向移动,使得光斑S可以在基体部件1的轴向中心方向上相互之间部分地重叠。此时,因为下面的原因光斑S在基体部件1的轴向中心方向相互之间部分地重叠。如图13和14所示,如果在激光束L的光斑S中具有基本上恒定的强度的部分F在显影辊115的轴向中心方向上相互隔开,由于显影辊115的外表面的弯曲,如图12所示,在光斑S的边缘部分处发生焦点位置和激光束L的加工位置之间的偏差D。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5所示,残留了金属箔23的不需要部分,并且残留的金属箔23导致了在相邻电极3a,北之间的短路。具有前述结构的显影辊113充分搅动显影剂供给单元114中的调色剂颗粒T和磁性载体,并且使得搅动的显影剂通过使用电极3a,北被显影辊115的外表面所吸收。之后, 随着旋转显影辊115,显影装置113将在电极3a、北之间跳跃的显影剂中的调色剂颗粒T搬运至显影区域R。通过这种方式,显影装置113携载显影辊115上的显影剂到显影区域R, 并通过显影感光鼓108上的静电潜像形成调色剂图像。显影装置113清除显影过的显影剂并将其返回显影剂供给单元114。然后,收集到显影剂供给单元114的显影过的显影剂再次与其他显影剂充分搅拌,并用于显影感光鼓 108上的静电潜像。具有前述的结构的成像设备101通过下面的方式在记录片材107上形成图像。 首先,成像设备101旋转感光鼓108,并使用充电辊109对感光鼓108的外表面均勻充电到-700V。通过照射激光束到每个感光鼓108的外表面上,感光鼓108被激光束曝光以减少图像部分的电压到-150V。从而,静电潜像在感光鼓108的外表面形成。然后当静电潜像位于显影区域R,-550V的显影偏压施加到静电潜像。通过该电压的施加,在显影装置113的显影辊115的外表面上跳跃的显影剂中的调色剂颗粒T被感光鼓108的外表面吸收,以显影静电潜像。如此,调色剂图像形成在感光鼓108的外表面上。成像设备101将片材馈送单元103的片材馈送辊IM和其他组件搬运的记录片材 107定位在处理盒106Y、106M、106C、106K的感光鼓108和转印单元104之间的位置处,并且转印感光鼓108外表面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到记录片材107上。成像设备101通过定影单元 105定影记录片材107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这种方式,成像设备101在记录片材107上形成彩色图像。与此同时,残留在感光鼓108上没有被转印的调色剂颗粒T被清洁刮板112收集。 去除了残留调色剂颗粒的感光鼓108被未示出的放电灯初始化并用于下一次图像形成过程。此外,前述的成像设备101执行过程控制以防止图像随环境改变或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特别是,检测每个显影装置113的显影性能。例如,在显影偏压保持恒定的条件下,将特定的调色剂图案的图像形成在感光鼓108上,通过未示出的光学传感器检测图像密度,并依据密度的变化确定显影性能。然后,改变调色剂密度的目标值,以使显影性能可以与特定的目标显影性能相同。如此,图像质量可以保持稳定。例如,当被光学传感器探测到的调色剂图案的图像密度低于目标显影密度时,例如,作为未示出的驱动手段的CPU控制电机驱动电路,以搅动显影剂供给单元114中的显影剂,使得调色剂密度可以增加。另一方面,当被光学传感器探测到的调色剂图案的图像密度高于目标显影密度时,CPU控制电机驱动电路以使调色剂密度可以降低。在此,调色剂密度被未示出的调色剂密度传感器检测。 顺便提及,形成在感光鼓108上的调色剂图案的图像密度可能受显影辊115引起的周期性图像密度不均衡的影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不同。在此实施例中,螺旋状形成在外圆周表面的电极3a、3b中的每一个,形成为在其横截面上向其最外侧逐渐变细。由此,增加了电极3a、3b中的每一个与基体部件1相接触的区域。这使得电极3a、!3b不易从基体部件1上剥落,并且由此可改善电极3a、3b的耐久性。此外,在显影辊115中,电极对3a、!3b设置在基体部件1外表面上,从而可靠地使得调色剂颗粒T在电极3a、!3b之间跳跃。由此,显影辊115可以可靠地执行低电压显影。另外,利用作为高能量束的激光束L的照射,通过去除均勻形成在基体部件1的整个外表面上的金属箔23的不需要部分来形成电极3a、3b。在被激光束L照射的部分中的金属膜可以确定地去除。这使得可以获得高精度的电极3a、3b,即,确保精确地在期望位置形成电极3a、3b。另外,金属箔23被激光束L照射,该激光束L的光斑S的外部边缘相对于基体部件1的轴向中心倾斜,同时与基体部件1关于轴向中心的旋转相关联,激光束L相对于基体部件1在轴线方向移动,使得光斑S可以在基体部件1的轴向中心方向部分地彼此之间相互重叠。通过这样的加工,可以确定地获得螺旋状的电极3a、3b,并且防止相邻的电极3a、 3b的短路。由于彼此相邻的电极条2的各自的边缘部分都是形成为锯齿形,电极条2也可以在激光束L的矩形光斑S的外部边缘保持倾斜的状态下制造。由此,可以减少电极3a、!3b 形成所需的时间,从而减少显影辊115的成本。由于显影辊115的基体部件形成为圆柱形,显影辊115被可用作所谓的显影辊。此外,由于显影装置113包括上述的显影辊115,其中的电极3a、!3b可被制造得不易从基体部件1剥落,并且因此增加了耐久性。另外,由于成像设备101包括上述的显影装置113,其中的电极3a、!3b可被制造得不易从基体部件1剥落,并且因此增加了耐久性。接着,将要参照附图16至18描述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影辊115。在此,与前述的第一实施例同样的单元和部分将被指定同样的附图标记,并且对其的描述将被省略。在此实施例中,如图16至18所示,显影辊115仅设置单个电极3。该单个电极3 与一对电极条2的每个都相连接。电极3是带状的,并且形成于基体部件1的绝缘层6的外表面上的电极条2之间。电极3在基体部件1的绝缘层6的外表面上形成为螺旋状。此外,电极3形成为具有这样的横截面,即电极3的两边都是倾斜,使得电极3可从基体部件 1侧向其最外侧逐渐变细,如图17所示。此外,电极3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形成为平坦的,以便在其横截面中该中央部分的外表面与基体部件的绝缘层6的外表面平行,如图17 所示。在具有前述结构的显影辊115中,交流电压施加到电极3和基体部件1的芯部5, 并且因此,电极3和基体部件1的芯部5在之间形成交变的电场。从而,如图17所示,显影辊115使得调色剂颗粒T跳跃,从而在彼此相邻的电极3和基体部件1,如绝缘层6的外表面之间反复地往复。按照这种方式,显影辊115吸收由显影剂供给单元114供给的显影剂, 并且使得调色剂颗粒T在其外部圆周表面上跳跃。接着,显影辊115通过被驱动以围绕在感光鼓108和显影剂供给单元114之间的轴向中心旋转,通过使在其外圆周表面上跳跃的调色剂颗粒T被静电潜像吸收,显影辊115显影感光鼓108上的静电潜像。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过使用在图7中所示的前述表面加工设备30去除金属箔23的不需要的部分,从而形成电极3和电极条2,正如第一实施例中的情况所示。在这个实施例中,螺旋地形成在外圆周表面上的电极3形成为在横截面上向其最外侧逐渐变细。因此,电极3与基体部件1接触的区域能够增加。这使得电极3不易从基体部件1剥落,从而能够改进电极3的耐久性。此外,在显影辊115中,单个电极3设置在基体部件1的外表面上。施加电压,使得交变的电场能够在电极3和基体部件1的芯部5之间形成,这可靠地使得调色剂颗粒T在电极3和位于电极3的彼此相邻的两个部分之间的基体部件1的外表面的部分之间跳跃。 因此,显影辊115能够可靠地执行低压显影。在本发明中,表面加工设备30可以包括多个如图19所示的激光照射器13。激光照射器13可以在显影辊115的轴向中心方向上排列,并且可以同时执行多个激光束L的照射,以形成电极3,3a,3b。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多个激光束L的同时照射,需要形成电极3, 3a,北的时间能够减少,从而能够实现显影辊115的成本减小。进一步,在这个情况下,不需要将激光照射器13设置在如图21所示的圆周方向上,这允许表面加工设备30的结构的简化。此处,在图19到20中,在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相同单元和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并且其说明在此省略。此外,在本发明中,激光照射器13的光束成形系统可以整形激光束L,使得光斑S 能够具有如图22所示的平行四边形形状。另外,在本发明中,分别在图23和M中所示的显影带观可以用作调色剂承载件。 显然,该显影带观的基体部件1形成为环形带(无端环形带)形状。此处,在图22到M 中,与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同的单元和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其说明在此省略。进一步,在本发明中,取代使用激光束L加工,例如可以执行多种加工的任意一种,例如,放电加工,和使用作为高能束的电子束、离子束或等离子体的加工,只要该加工能够升华并且去除金属箔23的不需要部分。接着,本发明的发明人制造显影辊115,该显影辊115具有在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例子1]在例子1中,利用铝合金制造芯部5,其大直径部分7的外直径设定为20mm,之后, 施加5 μ m厚度的聚酰亚胺前体到大直径部分7的外表面。此后,芯部5和聚酰亚胺前体在 150度加热30分钟,之后在350度加热60分钟,以形成绝缘层6。通过沉积1 μ m厚的铜到绝缘层6的整个外表面以形成金属箔23。前述表面加工设备30使用激光束L照射金属箔 23的不需要部分,从而形成电极条2和电极3a,北。在例子1中,使用具有1064nm波长的YAG激光,并且使用万花筒(kaleidoscope), 该万花筒具有四块呈矩形形状相互结合在一起的镜子,它们的镜面朝内。通过使用万花筒, 激光束L被整形为具有形状如图10所示的强度分布。当然,在加工中,包括上述万花筒的激光照射器13在轴向中心方向上相对于显影辊115运动,并且显影辊115同时旋转。此外,在例子1中的加工中,金属箔23的大约300 μ m宽度的部分被显影辊115 的外表面上的光斑S去除,该光斑被设定成每个边为300 μ m的正方形。此外,激光照射器13设置为,具有IkHz的振荡频率和IOW的输出功率,并且每次激光振荡器13相对运动 250 μ m,执行激光束L的照射。在例子1中,轴向中心方向的速度设置为160mm/s,并且显影辊115的转数设置为185rpm。利用这些设置,加工每个显影辊115需要的时间为53秒。在上述方法中,形成了在前述实施例中以轴向中心方向间隔排列的80个电极3a, 3b部分和两个电极条2。由于电极3a,3b设置为具有200 μ m的宽度a并且其间具有宽度 b为300 μ m的空间,加工中前述的光斑S的倾角θ通过上述的公式1计算为39. 5度。另外,由于加工由倾斜的光斑S执行,每个相互邻近的电极条2的边缘部分都形成为锯齿形状。由于加工由在轴向中心方向上彼此局部重叠的光斑S执行,因此,光斑S的轨迹形成在绝缘层6上。如果电极3a,3b形成为与轴向中心方向平行,需要1 个电极3a,3b部分。相比之下,在第一实施例中,电极3a,3b部分的需要数量能够减少大约2/3。基于此,显而易见的是,相比对于前述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常规显影辊的制造时间来说,加工时间能够更短。 之后,施加5μπι厚度的硅树脂到加工后的表面以形成前述的保护层4。使用例子1中的显影辊115在记录片材107上形成图像的过程中,交流电压施加到电极3a,3b,由此,电极3a,北在其间形成交变的电场。位于电极3a,3b中的电极3a上方的调色剂颗粒T漂浮并落在另一电极北上,之后从另一电极北漂浮并再次落在电极3a 上。当反复这种跳跃时,调色剂颗粒T由随着显影辊115的旋转产生的表面运动被传递至显影区域R。在显影区域R中,调色剂颗粒T漂浮到感光鼓108上的静电潜像附近,并且在被由静电潜像形成的电场吸引的同时,被静电潜像所吸收,而不再落回显影辊115的电极3a, 北。由于具有这种结构,替代粘附到显影辊115或磁性载体的调色剂颗粒T,因为跳跃而不施加吸附力的调色剂颗粒T可以被用于显影。[例子2]在例子2中,芯部5利用铝合金制造,其大直径部分7的外直径设定为16mm,之后, 在大直径部分7的外表面上沉积0. 5 μ m厚的二氧化硅,以形成绝缘层6。通过沉积1 μ m厚的铝合金到绝缘层6的整个外表面以形成金属箔23。前述表面加工设备30使用激光束L 照射金属箔23的不需要部分,从而形成电极条2和电极3a,3b。在例子2中,通过使用具有1064nm波长的YAG激光器和罩式均化器(top hat homogenize!·),激光束L的被整形为具有形状如图10所示的强度分布。当然,在该加工中, 激光照射器13在轴向中心方向上相对于显影辊115运动,并且显影辊115同时旋转。此外,在例子2中的加工中,金属箔23的大约100 μ m宽度的部分被显影辊115的外表面上的光斑S去除,该光斑S被设定成100 μ mX 200 μ m的矩形形状。此外,激光照射器13设置为,具有2kHz的振荡频率和7W的输出功率,并且每次激光振荡器13相对运动 180 μ m,执行激光束L的照射。在例子2中,轴向中心方向的速度设置为^Omm/s,并且显影辊115的转数设置为300rpm。利用这种设置,加工每个显影辊115需要的时间为190秒。以上述方式,形成了在前述实施例中以轴向中心方向间隔排列的180个电极3a, 3b部分和两个电极条2。由于电极3a,3b设置为具有100 μ m的宽度a并且其间具有宽度b 为IOOym的空间,加工中光斑S的前述倾角θ通过上述的公式1计算为45. 7度。另外,由于加工由倾斜的光斑S执行,每个相互邻近的电极条2的边缘部分都形成为锯齿形状。由于加工由在轴向中心方向上彼此部分地重叠的光斑S执行,因此,光斑S的轨迹形成在绝缘层6上。之后,沉积0. 5 μ m厚的二氧化硅到所形成的表面以形成保护层4。
使用例子2中的显影辊115在记录片材107上形成图像的过程中,交流电压施加到电极3a,3b,由此,电极3a,北在其间形成交变的电场。位于电极3a,3b中的电极3a上方的调色剂颗粒T漂浮并落在另一电极北上,之后从另一电极北再次漂浮并落在电极3a 上。当反复这种跳跃时,调色剂颗粒T由随着显影辊115旋转产生的表面运动被传递至显影区域R。在显影区域R中,调色剂颗粒T漂浮到感光鼓108上的静电潜像附近,并且由于被由静电潜像形成的电场的吸引,而被静电潜像所吸收,而不再落回显影辊115的电极3a, 北。由于具有这种结构,替代粘附到显影辊115或磁性载体上的调色剂颗粒T,因为跳跃而不施加吸附力的调色剂颗粒T可以被用于显影。另外,在例子2中,由于铝合金比铜具有更高的吸光率,激光束L能够设置为比前面描述的例子1中的激光束更低的输出功率。[例子3]在例子3中,芯部5利用铝合金制造,其大直径部分7的外直径形成为10mm,之后, 施加3 μ m厚度的聚酰亚胺前体到大直径部分7的外表面。此后,芯部5和聚酰亚胺前体在 150度加热30分钟,之后在350度加热60分钟,以形成绝缘层6。通过沉淀1 μ m厚的铜到绝缘层6的整个外表面,以形成金属箔23。前述表面加工设备30使用激光束L照射金属箔 23的不需要部分,从而形成电极条2和电极3。在例子3中,通过使用具有1064nm波长的YAG激光器和罩式均化器(top hat homogenize!·),激光束L的被整形为具有形状如图10所示的强度分布。当然,在这加工中, 激光照射器13在轴向中心方向上相对于显影辊115运动,并且显影辊115同时旋转。此外,在例子3中的加工中,金属箔23的大约150 μ m宽度的部分被显影辊115的外表面上的光斑S去除,该光斑S设定成100 μ mX 200 μ m的矩形形状。此外,激光照射器13 设置为,具有3kHz的振荡频率和9W的输出功率,并且每次激光振荡器13相对运动250 μ m, 执行激光束L的照射。在例子3中,轴向中心方向的速度设置为240mm/s,并且显影辊115 的转数设置为1360rpm。利用这种设置,加工每个显影辊115需要的时间为40秒。在上述方法中,形成了在前述实施例中以轴向中心方向间隔排列的40个电极3部分和两个电极条2。由于电极3设置为具有100 μ m的宽度a并且其间具有宽度b为100 μ m 的空间,加工中在光斑S的前述倾角θ通过上述的公式1计算为18. 5度。另外,由于加工由倾斜的光斑S执行,每个相互邻近的电极条2的边缘部分都形成有锯齿形状。由于加工由在轴向中心方向上彼此局部重叠的光斑S执行,因此,光斑S的轨迹形成在绝缘层6上。 之后,施加0. 8 μ m厚度的硅树脂到加工后的表面以形成前述的保护层4。使用例子3中的显影辊115在记录片材107上形成图像的过程中,交流电压施加到电极3和芯部5,由此,在其间形成交变的电场。位于电极3上方的调色剂颗粒T漂浮并落在绝缘层6的外表面上,之后从绝缘层6的外表面再次漂浮并落在电极3上。当反复这种跳跃时,调色剂颗粒T由随着显影辊115旋转产生的表面运动被传递至显影区域R。在显影区域R中,调色剂颗粒T漂浮到感光鼓108上的静电潜像附近,并且在被由静电潜像形成的电场的吸引的同时,被静电潜像所吸收,而不再落回显影辊115的电极3。利用具有这种结构,替代粘附到显影辊115或磁性载体的调色剂颗粒T,因为跳跃而不施加吸附力的调色剂颗粒T可以被用于显影。[例子4]在例子4中,芯部5利用铝合金制造,其大直径部分7的外直径设定为16mm,之后,在大直径部分7的外表面上沉积厚度为0. 5 μ m的二氧化硅,以形成绝缘层6。通过沉积 1 μ m厚的铝合金到绝缘层6的整个外表面,以形成金属箔23。前述表面加工设备30使用激光束L照射金属箔23的不需要部分,从而形成电极条2和电极3a,3b。在例子4中,通过使用具有1064nm波长的YAG激光器和罩式均化器(top hat homogenize!·),激光束L的被整形为具有形状如图10所示的强度分布。当然,在加工中,激光照射器13在轴向中心方向上相对于显影辊115运动,并且显影辊115同时旋转。另外, 在例子4中,通过使用由金属制造的遮光板,光束的光斑S形成为平行四边形。此外,在例子4中的加工中,金属箔23的大约100 μ m宽度的部分被显影辊115的外表面上的光斑S去除,该光斑S被设定为两边之间间隔为100 μ m并且高度为200 μ m的平行四边形。此外,激光照射器13设置为具有2kHz的振荡频率和7W的输出功率,并且每次激光振荡器13相对运动180 μ m,执行激光束L的照射。在例子4中,轴向中心方向的速度设置为沈Omm/s,并且显影辊115的转数设置为300rpm。利用这种设置,用于每个显影辊 115的加工时间需要190秒。以上述方式,形成了在前述实施例中以轴向中心方向间隔排列的180个电极3a, 3b和两个电极条2。由于电极3a,3b设置为具有100 μ m的宽度a并且其间具有宽度b为 100 μ m的空间,加工中光斑S的前述倾角θ通过上述的公式1计算为45. 7度。另外,由于加工由倾斜的光斑S执行,每个相互邻近的电极条2的边缘部分都形成有锯齿形状。由于加工是以在轴向中心方向上彼此局部重叠的光斑S执行,因此,光斑S的轨迹形成在绝缘层 6上。之后,沉积0. 5 μ m厚的二氧化硅到加工后的表面以形成保护层4。使用例子4中的显影辊115在记录片材107上形成图像的过程中,交流电压施加到电极3a,3b,由此,电极3a,3b在其间形成交变的电场。位于电极3a,3b中的电极3a上方的调色剂颗粒T漂浮并落在另一电极北上,之后从另一电极北再次漂浮并落在电极3a上。 当反复这种跳跃时,调色剂颗粒T由随着显影辊115旋转产生的表面运动被传递至显影区域R。在显影区域R中,调色剂颗粒T漂浮到感光鼓108上的静电潜像附近,并且在被由静电潜像形成的电场的吸引的同时,而被静电潜像所吸收,而不再落回显影辊115的电极3a, 北。由于具有这种结构,替代粘附到显影辊115或磁性载体的调色剂颗粒T,因为跳跃而不施加吸附力的调色剂颗粒T可以被用于显影。另外,在例子4中,由于铝合金比铜具有更高的吸光率,激光束L能够设置为比前面描述的例子1中的激光束更低的输出功率。在前述提及的成像设备101中,每个处理盒106Y、106M、106C、106K都包括盒壳体 111、充电辊109、感光鼓108、清洁刮板112和显影装置113。然而,在本发明中,每个处理盒106Y、106M、106C、106K可以仅仅至少包括显影装置113,并且不必须包括盒壳体111、充电辊109、感光鼓108或者清洁刮板112。与此同时,在前述实施例中,成像设备101包括可拆卸且可安装于设备主体102上的处理盒106Y、106M、106C、106K。然而,在本发明中,成像设备101可以仅仅至少包括显影装置113,并且不必须包括处理盒106Y、106M、106C、106K。根据本发明,每个螺旋地形成在外部圆周表面上的带状电极形成为在其横截面上向其最外侧逐渐变细。因此,电极与基体部件相接触的区域能够增大。这使得电极不易从基体部件剥落,并且因此能够改进电极的耐久性。调色剂承载件设置有一对设置在基体部件的外表面上的电极,并且因此能够可靠地使得调色剂颗粒在电极之间跳跃。因而,调色剂承载件能够可靠地执行低电压显影。
15
调色剂承载件在基体部件的外表面设置有单个电极。施加电压,使得交变的电场能够在电极和基体部件的芯部之间形成,这可靠地使得调色剂颗粒T在电极和位于电极的每相邻两个部分之间的基体部件的外表面部分之间跳跃。由此,调色剂承载件能够可靠地执行低电压显影。用高能束照射,通过去除金属箔的不需要部分来制造电极,该金属箔均勻地形成在基体部件的整个外表面。被激光照射部分的金属箔能够可靠地去除。这使得获得具有高精度的电极变得可能,即,可靠地在所需的位置准确地形成电极。金属箔被激光束照射,该光束的光斑的外部边缘相对于基体部件的轴向中心倾斜,同时光束与基体部件关于轴向中心的旋转相关联地相对于基体部件在轴线方向移动, 使得光斑S能够在基体部件的轴向中心方向上部分地彼此重叠。通过这个加工,螺旋状电极能够准确地获得,并且相邻电极之间也能够防止短路。通过多个光束的同时照射,形成电极需要的时间能够被减少,从而,能够实现调色剂承载件的成本节省。由于彼此相邻的相应电极条的边缘部分各自形成为锯齿状,在光束的矩形光斑的外部边缘保持倾斜的同时,电极条也能够制造。因此,形成电极需要的时间能够被减少,这使得调色剂承载件的成本节省得以实现。由于基体部件形成为圆柱状,调色剂承载件也用作所谓的显影辊。基体部件形成为环形带状,因此,也能够用作所谓的显影带。由于根据本发明的显影装置包括前述的调色剂承载件,其中的电极能够制造为不易从基体部件剥落,从而能够改进耐久性。此外,由于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包括上述显影装置、其中的电极能够制造为不易从基体部件剥落,从而能够改进耐久性。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并非限于前述提及的实施例。换而言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前提下,本发明能够实施为多种修改和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调色剂承载件,该调色剂承载件将在其外圆周表面上跳跃的调色剂颗粒搬运到面对潜像承载件的显影区域,该调色剂承载件包括基体部件,该基体部件包括在基体部件外表面上的至少一个绝缘层,该绝缘层由绝缘体制成;和至少一个带状电极,该带状电极螺旋状地形成在基体部件的外表面上;其中所述电极形成为具有这样的横截面,即,在该横截面中,电极从基体部件侧向其最外侧逐渐变细,并形成为在宽度方向的中心部分为平坦的,以使得中心部分的外表面与基体部件的外表面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承载件,其中电极设置为一对电极,所述一对电极以一定间隔设置在基体部件的外表面上,并且施加电压到该一对电极,使得在该一对电极之间形成交变电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承载件,其中电极设置为单个电极,并且电压施加于该电极和基体部件的导电芯部,使得交变电场在该电极和该芯部之间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承载件,其中电极以如下方式形成,即使用高能束照射均勻形成在基体部件的整个外表面上的金属箔,以去除该金属箔的不需要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色剂承载件,其中金属箔被光束照射,该光束的矩形光斑的外部边缘相对于基体部件的轴向中心倾斜, 同时与基体部件关于其轴向中心的旋转相关联,光束相对于基体部件在基体部件的轴向中心方向移动,以使得光斑在基体部件的轴向中心方向部分地彼此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色剂承载件,其中作为光束,多条光束同时照射以形成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色剂承载件,其中与电极相连接的电极条分别设置在基体部件的外表面在轴向中心方向上的两个相应端部上,每个电极条在与轴向中心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彼此相邻的相应电极条的边缘部分形成为锯齿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承载件,其中基体部件形成为圆柱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承载件,其中基体部件形成为环形带状。
10.一种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包括调色剂承载件,该调色剂承载件将在其外圆周表面上跳跃的调色剂颗粒搬运到面对潜像承载件的显影区域,该显影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承载件。
11.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至少包括潜像承载件、充电装置和显影装置, 该成像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影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色剂承载件、显影装置和成像设备。该显影装置包括调色剂承载件(显影辊)。显影辊包括基体部件、电极条、一对电极、和保护层。基体部件包括导电芯部和形成在芯部外表面的绝缘层。电极条和电极对由导电金属制成,并且设置在绝缘层的外表面。电极条和电极对以使用激光束照射并由此去除金属箔的不需要部分的方式形成。每个电极螺旋状地形成在基体部件的外表面,并形成为在其横截面上向其最外侧逐渐变细。
文档编号G03G15/08GK102207710SQ20111014189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8日
发明者小鹰一广, 远藤弘之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