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出线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5919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扇出线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扇出线路(fan-out circuit),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阻抗差异小的扇出线路。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具有主动区(active area)以及周边线路区(peripheral circuitarea) 0主动区内配置有多个像素(pixel)以形成一像素阵列,周边线路区则设计有周边线路(peripheral circuit) 0每个像素皆包括一薄膜晶体管以及与此薄膜晶体管连接的一像素电极,且每个像素都被两条相邻的扫描线以及两条相邻的数据线包围。通常, 这些扫描线以及数据线会由主动区延伸至周边线路区,并通过前述的周边线路与驱动芯片 (driver IC)电性连接。一般而言,驱动芯片有特定的尺寸设计,所以周边线路会由连接扫描线与数据线的一端向驱动芯片所在区域集中而构成一扇出线路(fan-out circuit) 0扇出线路具有多条导线。随着驱动芯片与对应的扫描线的相对位置不同或是驱动芯片与对应的数据线的相对位置不同,各导线会具有不同的长度。一般来说,位于扇出线路的中心区域的导线具有较短长度,而位于扇出线路的外围区域的导线具有较长长度,导致导线间存在有显著的阻抗差异。为了避免导线之间的阻抗差异影响信号传输品质,缩小导线之间的阻抗差异为此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扇出线路,其扇出导线具有线宽不同的图案而有助于增加扇出导线之间的阻抗匹配性。本发明提出一种扇出线路。扇出线路包括多条扇出导线,其中至少一扇出导线包括一第一导线图案,第一导线图案包括至少一第一子图案与至少一第二子图案,至少一第一子图案与至少一第二子图案连接,至少一第一子图案具有一第一线宽与一第一长度,至少一第二子图案具有一第二线宽,其中第一线宽大于第二线宽,且第一长度不同于第二线觅ο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扇出线路中,至少部分扇出导线具有线宽不同的第一子图案与第二子图案,通过设计第一子图案与第二子图案的线宽与数目,可调整扇出导线的阻抗。如此一来,可使扇出线路的扇出导线具有相近的阻抗,以增加扇出导线之间的阻抗匹配性。另一方面,在具有上述设计的扇出导线的扇出线路中,可让间距中线宽比例小于导线之间最小距离的比例,因而减少扇出导线的图案密度,增加扇出导线的图案化制程可行度并降低工艺的困难度。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扇出线路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扇出线路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扇出线路的俯视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扇出线路100、100a 100f、102 扇出导线110、130:导线图案112、114:图案112a、112b、114a、114b 侧边120:转折部D:间距xl、x2、x3、zl 线宽yl、y2:长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例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扇出线路的俯视示意图。请参照图1,扇出线路10 包括多条扇出导线100、102,其中至少一扇出导线100包括一第一导线图案110,第一导线图案Iio包括至少一第一子图案112与至少一第二子图案114,至少一第一子图案112与至少一第二子图案114连接,至少一第一子图案112具有一第一线宽Xl与一第一长度yl, 至少一第二子图案114具有一第二线宽x2,其中第一线宽Xl大于第二线宽x2,且第一长度 yl不同于第二线宽x2。在本实施例中,扇出线路10例如是用于连接扫描线与驱动芯片或者是数据线与驱动芯片。特别注意的是,为了清楚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是以扇出线路10中仅一条扇出导线100具有第一导线图案110,而其余扇出导线102为具有相同线宽的导线为例,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换言之,在其他实施例中,扇出线路10可以包括多条具有第一导线图案110的扇出导线100,将于后文中其他实施例中进行说明。此外,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能增加扇出导线100、102之间的阻抗匹配性,是以位于扇出线路10的正中央的扇出导线100与其余扇出导线102作比较,然而所属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在实际应用上, 可根据需求对扇出线路的多条扇出导线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的扇出导线100中,第一导线图案110例如是包括多个第一子图案112 与多个第二子图案114,第一子图案112与第二子图案114例如是交错配置。也就是说,第一子图案112与第二子图案114彼此连接以构成第一导线图案110。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子图案112例如是具有一第一侧边11 与一第二侧边112b,各第二子图案114例如是具有一第三侧边IHa与一第四侧边114b。第二子图案114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三侧边IHa 与相邻的第一子图案112的第一侧边11 例如是对齐。第二子图案114中的至少一者的第四侧边114b与相邻的第一子图案112的第二侧边112b例如是对齐。在本实施例中,各奇数第二子图案114的第三侧边IHa与相邻的第一子图案112的第一侧边11 例如是对齐,各偶数第二子图案114的第四侧边114b与相邻的第一子图案112的第二侧边112b例如是对齐。
在本实施例中,将扇出导线100、102的中线之间的距离定义为间距(pitch)D,其中扇出导线100的线宽(Xl)/间距⑶的比例例如是10%以上90%以下。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线宽xl例如是10 μ m,第二线宽x2例如是8 μ m至3 μ m,扇出导线100的间距D例如是27μπι。在本实施例中,扇出导线100的第一子图案112的第一线宽xl例如是与其余扇出导线102的线宽zl相同。换言之,若将扇出导线100视为包括多个凹陷的主体,其中主体的线宽为xl,凹陷的深度为(xl-x2),且相邻的凹陷的开口方向不同,而其余扇出导线102 则为具有线宽zl的主体,且这些扇出导线102的主体不包括凹陷。一般来说,在扇出线路中,位于中心区域的扇出导线的长度会短于位于扇出线路的外围区域的扇出导线,导致位于中心区域的扇出导线的阻抗小于外围区域的扇出导线, 使得扇出导线间存在有显著的阻抗差异。然而,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位于中心区域的扇出导线100的长度实质上短于位于扇出线路10的外围区域的扇出导线102,但由于扇出导线 100是由具有线宽Xl的第一子图案112与具有线宽小于Xl的X2的第二子图案114所形成,因此其整体阻抗比具有相同长度且具有固定线宽xl的导线来得大。举例来说,与具有线宽为10 μ m且长度为3000 μ m的导线相比,如图1所示的具有xl = 10 μ m、x2 = 3 μ m、 yl/y2 = 1/10(其中y2为第二子图案114的长度)的扇出导线100的阻抗可提升至约三倍左右。换言之,中心区域的扇出导线100使用第一子图案112与第二子图案114的设计来提升其阻抗,以增加中心区域的扇出导线100与外围区域的扇出导线102之间的阻抗匹配性,进而避免显示画面有显示瑕疵(mura)。特别一提的是,本文所述的中心区域与外围区域仅是为了帮助理解本发明在扇出导线的设计的相对位置描述,而非用以指定为特定位置,举例来说,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是以位于中心的扇出导线100与其余扇出导线 102比较,因而将扇出导线100定义为位于中心区域,而其余扇出导线102定义为位于外围区域,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则是将扇出导线IOOa IOOe定义为位于中心区域,以及将扇出导线IOOf定义为位于外围区域,至于在第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则是将扇出导线102定义为位于中心区域,以及将扇出导线100定义为位于外围区域。另一方面,随着显示面板的周边线路区的面积缩减与像素数目增加的趋势,扇出导线的间距面临进一步缩小的问题,如此一来扇出导线的图案密度势必增加,使得扇出导线的图案化工艺不易进行。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具有线宽xl的第一子图案112与具有线宽小于xl的x2的第二子图案114所形成的扇出线路100,因具有线宽x2的第二子图案 114可增加线路阻值,使得具有线宽xl的第一子图案112在间距(pitch)D所占有的宽度可被减少,以及减少扇出导线的图案密度,增加扇出导线的图案化工艺可行度。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线宽Xl例如是ΙΟμπι,第二线宽X2例如是8μπι至3μπι,扇出导线100、102的间距D例如是27 μ m。第一线宽xl占有间距(pitch)D的宽度比例为37% (10ym/27ym), 间距(pitch)D中导线之间最小距离的比例为63% (17 μ m/27 μ m),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让间距中线宽比例(37%)小于导线之间最小距离之比例(63%),因而减少扇出导线的图案密度,增加扇出导线的图案化制程可行度并降低工艺的困难度。第二实施例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扇出线路的俯视示意图。请参照图2,扇出线路10 包括多条扇出导线IOOa 100f,其中至少一扇出导线IOOa IOOf包括一第一导线图案 110,第一导线图案110包括至少一第一子图案112与至少一第二子图案114,至少一第一子图案112与至少一第二子图案114连接,至少一第一子图案112具有一第一线宽xl与一第一长度yl,至少一第二子图案114具有一第二线宽x2,其中第一线宽xl大于第二线宽x2, 且第一长度yl不同于第二线宽x2。在本实施例中,扇出线路10例如是用于连接扫描线与驱动芯片或者是数据线与驱动芯片。扇出导线IOOa IOOf例如分为两部分排列于一虚拟中心线(即扇出导线IOOa的中线)的两侧,且该两部分例如是对应虚拟中心线而彼此对称,且扇出导线IOOa IOOf依序由内向外排列。在本实施例的扇出导线IOOa IOOf中,在第一子图案112的长度yl为定值的状况下,第一导线图案110的第一子图案112的数目例如是由扇出导线IOOa至扇出导线IOOf 递减。再者,在扇出导线IOOa IOOf中,第一导线图案110例如是包括多个第一子图案 112与多个第二子图案114,第一子图案112与第二子图案114例如是交错配置,其中各第一子图案112例如是具有一第一侧边11 与一第二侧边112b,各第二子图案114例如是具有一第三侧边IHa与一第四侧边114b。在扇出导线IOOa的第一导线图案110中,各奇数第二子图案114的第三侧边IHa与相邻的第一子图案112的第一侧边11 例如是对齐, 各偶数第二子图案114的第四侧边114b与相邻的第一子图案112的第二侧边112b例如是对齐。另一方面,如扇出导线IOOc IOOe所示,第二子图案114(以最下方的第二子图案 114为例)的任一侧边lHa、l 14b亦可以不与第一子图案112的侧边112a、112b对齐,换言之,第二子图案114例如是与第一子图案112的中间部分连接而不是与侧边112a、112b连接。此外,如扇出导线IOOf所示,第一子图案112与第二子图案114也可以皆通过同一侧边112a、lHa彼此相连。换言之,本发明未限制第一子图案112与第二子图案114的连接方式,且未对第二子图案114的长度y2加以限制。再者,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是以第一导线图案110包括线宽为xl的第一子图案112与线宽为x2的第二子图案114,但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线图案110可以更包括线宽为x4的第三图案,其中x4小于xl。换言之,所属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依照需求而在第一导线图案110中设计具有不同线宽的图案。在本实施例中,将扇出导线IOOa IOOf的中线之间的距离定义为间距(pitch)D, 其中扇出导线100a IOOf的线宽(xl)/间距⑶的比例例如是10%以上90%以下。在本实施例中,扇出导线IOOa IOOf的间距D例如是27 μ m。在本实施例中,扇出导线IOOb IOOf例如是更包括转折部120与第二导线图案 130,其中转折部120连接第一导线图案110与第二导线图案13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线图案130例如是包括一直线导线图案,且直线导线图案具有线宽x3。在本实施例中,扇出导线IOOa IOOf的第一子图案112的线宽xl例如是10 μ m、第二子图案114的线宽x2 例如是3μπι至8μπκ第二导线图案130的线宽χ3例如是5μπι。在本实施例中,扇出导线 IOOa IOOf的各第一子图案112的线宽xl例如是相同的,且各第二子图案114的线宽x2 例如是相同的,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在另一实施例中(未绘示),位于中心区域的扇出导线IOOa IOOe的各第二子图案114的线宽x2例如是小于位于外围区域的扇出导线IOOf的各第二子图案114的线宽x2,以增加位于中心区域的扇出导线的阻抗,使扇出线路的扇出导线具有相近的阻抗。再者,在又一实施例中(未绘示),为了进一步调整扇出导线IOOa IOOf的阻抗,第二导线图案130也可以具有与第一导线图案110相似的结构, 也就是包括第一导线图案112与第二导线图案114。在本实施例中,扇出导线IOOa IOOf使用第一子图案112与第二子图案114的
6设计来提升其阻抗,以增加中心区域的扇出导线IOOa IOOe与外围区域的扇出导线IOOf 之间的阻抗匹配性,进而避免显示画面有显示瑕疵。另一方面,在具有上述设计的扇出导线的扇出线路中,可让间距中线宽比例小于导线之间最小距离的比例,因而减少扇出导线的图案密度,增加扇出导线的图案化制程可行度并降低工艺的困难度。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是以增加位于中心区域的扇出导线的阻抗,以提升中心区域的扇出导线与外围区域的扇出导线之间的阻抗匹配性为例,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接下来将介绍以降低位于中心区域的扇出导线的阻抗的方式来提升中心区域的扇出导线与外围区域的扇出导线之间的阻抗匹配性。第三实施例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扇出线路的俯视示意图。请参照图3,扇出线路10 包括多条扇出导线100、102,其中至少一扇出导线100包括一第一导线图案110,第一导线图案Iio包括至少一第一子图案112与至少一第二子图案114,至少一第一子图案112与至少一第二子图案114连接,至少一第一子图案112具有一第一线宽Xl与一第一长度yl, 至少一第二子图案114具有一第二线宽x2,其中第一线宽Xl大于第二线宽x2,且第一长度 yl不同于第二线宽x2。特别注意的是,为了清楚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是以扇出线路10仅一条扇出导线100具有第一导线图案110,而其余扇出导线102为具有相同线宽的导线为例, 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的扇出导线100中,第一导线图案110例如是包括多个第一子图案112 与多个第二子图案114,第一子图案112与第二子图案114例如是交错配置。也就是说,第一子图案112与第二子图案114彼此连接以构成第一导线图案110。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子图案112例如是具有一第一侧边11 与一第二侧边112b,各第二子图案114例如是具有一第三侧边IHa与一第四侧边114b。第二子图案114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三侧边114a与相邻的第一子图案112的第一侧边11 例如是对齐。在本实施例中,各奇数第二子图案114 的第三侧边IHa与相邻的第一子图案112的第一侧边11 例如是对齐,各偶数第二子图案114的第四侧边114b与相邻的第一子图案112的第二侧边112b例如是对齐。然而,如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本发明未限制第一子图案112与第二子图案114的连接方式,且未对第二子图案114的长度y2加以限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线宽Xl例如是12 μ m,第二线宽x2例如是10 μ m。特别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扇出导线100的第一子图案112的第二线宽X2例如是与其余扇出导线 102的线宽zl相同。换言之,若将扇出导线100视为包括多个突出部的主体,其中主体的线宽为x2,突出部的宽度为(xl-x2),且相邻的突出部的突出方向不同,而其余扇出导线102 则具有与x2相同线宽zl的主体,且这些扇出导线102的主体不包括突出部。一般来说,在扇出线路中,位于中心区域的扇出导线的长度会短于位于扇出线路的外围区域的扇出导线,导致位于中心区域的扇出导线的阻抗小于外围区域的扇出导线, 使得扇出导线间存在有显著的阻抗差异。然而,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位于外围区域的扇出导线100的长度长于位于中心区域的扇出导线102,但由于扇出导线100是由具有线宽X2的第二子图案114与具有线宽大于x2的Xl的第一子图案112所形成,因此其整体阻抗比具有相同长度且具有固定线宽x2的导线来得小。换言之,外围区域的扇出导线100使用第一子图案112与第二子图案114的设计来降低其阻抗,以增加中心区域的扇出导线102与外围区域的扇出导线100之间的阻抗匹配性,进而避免显示画面有显示瑕疵。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扇出线路中,至少部分扇出导线具有线宽不同的第一子图案与第二子图案,通过设计第一子图案与第二子图案的线宽与数目,可调整扇出导线的阻抗。如此一来,可使扇出线路的扇出导线具有相似的阻抗,以增加扇出导线之间的阻抗匹配性,进而避免显示画面有显示瑕疵。此外,在具有上述设计的扇出导线的扇出线路中,可让间距中线宽比例小于导线之间最小距离的比例,因而减少扇出导线的图案密度,增加扇出导线的图案化工艺可行度并降低工艺的困难度。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扇出线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扇出导线,其中至少一扇出导线包括一第一导线图案,该第一导线图案包括至少一第一子图案与至少一第二子图案,该至少一第一子图案与该至少一第二子图案连接,该至少一第一子图案具有一第一线宽与一第一长度,该至少一第二子图案具有一第二线宽, 其中该第一线宽大于该第二线宽,且该第一长度不同于该第二线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出线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第一子图案的一侧边与该至少一第二子图案的一侧边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出线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导线图案包括多个第一子图案与多个第二子图案,这些第一子图案与这些第二子图案交错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扇出线路,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第一子图案具有一第一侧边与一第二侧边,各该第二子图案具有一第三侧边与一第四侧边,这些第二子图案中的至少一者的该第三侧边与相邻的该第一子图案的该第一侧边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扇出线路,其特征在于,这些第二子图案中的至少一者的该第四侧边与相邻的该第一子图案的该第二侧边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扇出线路,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奇数第二子图案的该第三侧边与相邻的该第一子图案的该第一侧边对齐,各该偶数第二子图案的该第四侧边与相邻的该第一子图案的该第二侧边对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出线路,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转折部与一第二导线图案, 其中该转折部连接该第一导线图案与该第二导线图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扇出线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导线图案包括一直线导线图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出线路,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扇出导线的线宽/间距的比例为10%以上90%以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扇出线路。扇出线路包括多条扇出导线,其中至少一扇出导线包括一第一导线图案,第一导线图案包括至少一第一子图案与至少一第二子图案,至少一第一子图案与至少一第二子图案连接,至少一第一子图案具有一第一线宽与一第一长度,至少一第二子图案具有一第二线宽,其中第一线宽大于第二线宽,且第一长度不同于第二线宽。
文档编号G02F1/13GK102385179SQ20111032980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6日
发明者杨峻铭, 林圣智, 林文宜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