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699104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液晶显示装置(10)具备:LED(17);液晶面板(11);栅极侧柔性基板(28),其与液晶面板(11)的端部连接;导光板(16),其以与液晶面板(11)重叠的方式配置;光学构件(15),其配置于液晶面板(11)和导光板(16)之间;保持构件(HM),其具有以夹着的方式保持液晶面板(11)、光学构件(15)以及导光板(16)的框架(13)和底座(14);遮光部(23A),其阻挡存在于比遮光部(23A)靠外侧的光直接进入液晶面板(11)的端部,具有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以及入射光限制部(30),其设置于光学构件(15)并且配置于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内,从而限制存在于比遮光部(23A)靠外侧的光通过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直接进入液晶面板(11)的端部。
【专利说明】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以电视接收装置为首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元件逐渐从现有的布劳恩管向液晶面板、等离子显示面板等薄型的显示面板发展,使图像显示装置的薄型化成为可能。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其使用的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而另外需要背光源装置作为照明装置,背光源装置根据其原理的不同,大体分为直下型和边光型。为了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进一步薄型化,优选使用边光型背光源装置,作为其一例,已知下述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背光源装置。
[0003]现有技术文献_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特开2002-1748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_6]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7]在上述的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采用了由表侧的面板按压构件和里侧的面板支承构件夹着液晶面板的结构。在此,在要求制造成本的削减、进一步薄型化等的情况下,例如可以考虑将里侧的面板支承构件取消。然而,该面板支承构件具有从里侧支撑液晶面板的端部而阻 挡来自里侧的光入射到液晶面板的端面的功能,因此,若简单地将面板支承构件取消,则有如下可能:来自里侧的光入射到液晶面板的端面,产生漏光。
[0008]本发明是基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抑制产生漏光。
_9]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0]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备:光源;显示面板,其利用上述光源的光进行显示;面板连接构件,其与上述显示面板的端部连接,以从上述端部向外侧突出的方式配置;导光板,其以相对于上述显示面板重叠于与该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侧相反的一侧的方式配置,并且端面与上述光源配置为相对状;光学构件,其配置于上述显示面板和上述导光板之间;保持构件,其具有一对保持部,该一对保持部收纳上述光源和上述面板连接构件,并且以从上述显示面侧及上述显示面侧的相反侧夹着的方式保持上述显示面板、上述光学构件以及上述导光板;遮光部,其以横跨一对上述保持部中的配置于上述显示面侧的上述保持部和上述导光板的方式配置,至少阻挡存在于比上述遮光部靠外侧的光直接进入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端部,具有使上述面板连接构件插通的插通槽部;以及入射光限制部,其设置于上述光学构件并且配置于上述插通槽部内,从而限制存在于比上述遮光部靠外侧的光通过上述插通槽部直接进入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端部。
[0011]这样,从光源发出的光在入射到导光板的端面后经过光学构件,从而一边被赋予规定的光学作用一边被导向显示面板,因此,利用该光将图像显示于显示面板。在此,显示面板、光学构件以及导光板在以相互重叠的方式配置的状态下由保持构件具有的一对保持部以从显示面侧及其相反侧夹着的方式保持,不是如以往那样在导光板及光学构件和显示面板之间隔着面板支承构件的构成,因此,有可能产生向显示面板的端部的漏光。在这方面,如上所述,遮光部以横跨一对保持部中的配置于显示面侧的保持部和导光板的方式配置,因此,至少能够阻挡存在于比遮光部靠外侧的光直接进入显示面板的端部。
[0012]此外,该遮光部具有使以从显示面板的端部向外侧突出的方式配置的面板连接构件插通的插通槽部,因此,存在于比遮光部靠外侧的光有可能通过插通槽部直接进入显示面板的端部的面板连接构件的连接部位。然而,如上所述,在光学构件中设置有配置于插通槽部内的入射光限制部,因此,能够利用该入射光限制部来限制存在于比遮光部靠外侧的光通过插通槽部直接进入显示面板的端部的面板连接构件的连接部位。这样,遮光部的遮光功能由入射光限制部补充,从而能够很好地抑制向显示面板的端部的漏光,能够使显示面板所显示的图像的显示质量良好。
[0013]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优选下面的构成。
[0014](I)上述入射光限制部以与上述面板连接构件相比在沿着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端部的方向的形成范围较大的方式形成。这样,利用与面板连接构件相比在沿着显示面板的端部的方向的形成范围较大的入射光限制部,能够良好地限制存在于比遮光部靠外侧的光进入插通于插通槽部的面板连接构件,因此,也能够良好地限制向显示面板的端部的面板连接构件的连接部位的入射光。
[0015](2)上述插通槽部包括:第I插通槽部,其使上述面板连接构件插通;以及第2插通槽部,其与上述第I插通槽部相比形成范围较大,使上述入射光限制部插通,上述第2插通槽部的槽边缘与上述入射光限制部的朝向上述面板连接构件侧的面抵接。这样,能使第I插通槽部的形成范围成为使面板连接构件插通所需的最小限度的大小,因此,能够尽可能大地确保遮光部的遮光范围,能够进一步提高遮光性能。而且,使入射光限制部插通的第2插通槽部的槽边缘与入射光限制部的朝向面板连接构件侧的面抵接,从而能够防止在入射光限制部和第2插通槽部的槽边缘之间产生间隙,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入射光限制部的入射光限制性能。
[0016](3)上述入射光限制部夹在上述第2插通槽部的槽边缘和上述导光板之间。这样,除了能防止在入射光限制部和第2插通槽部的槽边缘之间产生间隙,还能防止在入射光限制部和导光板之间产生间隙,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入射光限制部的入射光限制性能。
[0017](4)上述入射光限制部的外端部与上述面板连接构件的突出前端部相比配置于外侦U。这样,利用与面板连接构件的突出前端部相比外端部配置于外侧的入射光限制部,能够良好地限制存在于比遮光部靠外侧的光进入插通于插通槽部的面板连接构件,因此,也能够良好地限制向显示面板的端部的面板连接构件的连接部位的入射光。
[0018](5)上述入射光限制部的外端部与上述遮光部的外端部相比配置于外侧。这样,利用与遮光部的外端部相比外端部配置于外侧的入射光限制部,能够良好地限制存在于比遮光部靠外侧的光进入插通槽部,因此,也能够良好地限制向显示面板的端部的面板连接构件的连接部位的入射光。
[0019](6)上述入射光限制部的外端部与上述导光板的端面相比配置于外侧。这样,利用与导光板的端面相比外端部配置于外侧的入射光限制部,即使在光从导光板的端面漏出的情况下,也能够良好地限制该光进入插通槽部,因此,还能够进一步良好地限制向显示面板的端部的面板连接构件的连接部位的入射光。
[0020](7)上述入射光限制部在从上述显示面侧观看时具有比上述面板连接构件范围大的大小。这样,利用在从显示面侧观看时具有比面板连接构件范围大的大小的入射光限制部,能够良好地限制存在于比遮光部靠外侧的光进入插通于插通槽部的面板连接构件,因此,也能够良好地限制向显示面板的端部的面板连接构件的连接部位的入射光。
[0021](8)上述遮光部从一对上述保持部中的配置于上述显示面侧的上述保持部朝向上述导光板侧突出,其突出端面与上述导光板抵接。这样,通过使从配置于显示面侧的保持部朝向导光板侧突出的遮光部的突出端面与导光板抵接,能够从显示面侧支撑导光板。遮光部具有使面板连接构件插通的插通槽部,被设为相对于面板连接构件排列于沿着显示面板的端部的方向的位置关系,在设定其形成范围时能够利用面板连接构件从显示面板的端部的突出尺寸。由此,能够充分地确保遮光部的机械强度,因此,除了能够稳定地支撑导光板以外,还能够使该显示装置保持为窄边框。
[0022](9)上述光学构件层叠配置有多个,多个上述光学构件各自设置有上述入射光限制部。这样,通过将多个光学构件各自设置的各入射光限制部配置于插通槽部内,能够得到更高的入射光限制性能。
[0023](10)上述入射光限制部与上述光学构件一体形成。这样,与将入射光限制部设为独立于光学构件的部件的情况相比,光学构件的制造变得容易且生产性优异。
[0024](11)上述入射光限制部形成为从上述光学构件的端部向外侧突出的悬臂状。这样,在组装光学构件时,入射光限制部能够以从内侧插入插通槽部的方式组装,因此,作业性优异。
[0025](12)上述面板连接构件、上述入射光限制部以及上述插通槽部沿着上述显示面板的端部间断地排列配置有多个,设置有连接部,该连接部相对于上述遮光部配置于外侧,并且将相邻的上述入射光限制部彼此相连。这样,相邻的入射光限制部彼此由连接部相连,从而各入射光限制部不易受到损伤等,能够更可靠地发挥其入射光限制性能。
[0026](13)上述显示面板为在一对基板间封入液晶而成的液晶面板。这种显示装置作为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应用于各种用途,例如能够用作电视、个人计算机的显示器等,特别是,作为大型画面用是合适的。
[0027]发明效果
[0028]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产生漏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电视接收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性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0030]图2是电视接收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后视图(背面图)。
[0031]图3是示出构成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单元的示意性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0032]图4是示出液晶显示装置的沿短边方向的截面构成的截面图。
[0033]图5是示出液晶显示装置的沿着长边方向的截面构成的截面图。
[0034]图6是示出液晶显示装置的沿着短边方向的截面构成的图,是将柔性基板(共同紧固用螺钉插通孔)切断的放大截面图。
[0035]图7是示出液晶显示装置的沿着短边方向的截面构成的图,是将遮光部(散热构件用螺钉插通孔)切断的放大截面图。
[0036]图8是液晶面板、光学构件以及框架的后视图。
[0037]图9是液晶面板、光学构件以及框架中的遮光部和入射光限制部附近的放大后视图。
[0038]图10是图9的x-x线截面图。
[0039]图11是图9的x1-xi线截面图。
[0040]图12是图10和图11的xi1-xii线截面图。
[0041]图13是示出液晶显示装置的沿着短边方向的截面构成的图,是示出组装构成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单元的各构成部件的作业步骤的截面图。
[0042]图14是示出液晶显示装置的沿着长边方向的截面构成的图,是示出组装构成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单元的各构成部件的作业步骤的截面图。
[0043]图15是示出组装构成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单元的各构成部件的作业步骤的图10和图11的xi1-xii线截面图。
[0044]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遮光部、入射光限制部以及连接部附近的放大后视图。
[0045]图17是图16的xvi1-xvii线截面图。
[0046]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栅极侧柔性基板和入射光限制部的形成范围的截面图。
[0047]图1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光学构件和入射光限制部的截面构成的截面图。
[0048]图20是图19的χχ-χχ线截面图。
[0049]图2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光学构件和入射光限制部的截面构成的截面图。
[0050]图2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光学构件和入射光限制部的截面构成的截面图。
[0051]图2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沿着长边方向的截面构成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2]<实施方式I >
[0053]根据图1至图15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在本实施方式中,示例出液晶显示装置10。此外,在一部分附图中示出了 X轴、Y轴以及Z轴,各轴方向以成为各附图所示的方向的方式描画。另外,将图4和图5所示的上侧设为表侧,将上述图下侧设为里侧。
[0054]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视接收装置TV具备以下部分而成:液晶显示单元(显示单元)LDU ;各种基板PWB、MB、CTB,其装配于液晶显示单元LDU的里面侧(背面侧);盖构件CV,其以覆盖各种基板PWB、MB、CTB的方式装配于液晶显示单元LDU的里面侧;以及台座ST,由台座ST将液晶显示单元LDU的显示面支撑为沿着铅垂方向(Y轴方向)的状态。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是从上述的构成的电视接收装置TV至少将用于接收电视信号的构成(主基板MB的调谐部等)除去而成的。如图3所示,液晶显示单元LDU整体上呈横长的方形(矩形、长条状),具备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面板11和作为外部光源的背光源装置(照明装置)12,它们是由作为构成液晶显示装置10的外观的外观构件的框架(配置于显示面Ilc侧的保持部、一方保持部)13和底座(配置于与显示面Ilc侧相反的一侧的保持部、另一方保持部)14 一体地保持的构成。可以说这些框架13和底座14构成了保持构件HM。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底座14构成外观构件和保持构件HM的一部分,并且构成背光源装置12的一部分。
[0055]首先,说明液晶显示装置10的里面侧的构成。在构成液晶显示装置10的里侧的外观的底座14的里面,如图2所示,在X轴方向在分开的2个位置装配有一对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方式的台座装配构件STA。这些台座装配构件STA的截面形状呈底座14侧的面开口的大致沟道型,在与底座14之间形成的空间内插入有台座ST的一对支柱部STb。此夕卜,台座装配构件STA内的空间能使与背光源装置12具有的LED基板18连接的配线构件(电线等)通过。台座ST包括:台座部STa,其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平行;以及一对支柱部STb,其从台座部STa沿着Y轴方向立起。盖构件CV由合成树脂制成,以如下方式装配:在X轴方向横穿一对台座装配构件STA,并覆盖底座14的里面的一部分,具体地说,覆盖图2所示的下侧大约一半程度。在该盖构件CV和底座14之间形成能将下面说明的各种基板PWB、MB、CTB等部件收纳的部件收纳空间。
[0056]如图2所示,各种基板PWB、MB、CTB包含电源基板PWB、主基板MB以及控制基板CTB0电源基板PWB也可以说是该液晶显示装置10的电力提供源,能向其它各基板MB、CTB以及背光源装置12具有的LED17等提供驱动电力。因此,可以说电源基板PWB兼作“驱动LED17的LED驱动基板(光源驱动基板)”。主基板MB至少具有能接收电视信号的调谐部和对接收到的电视信号进行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部(图像处理部与调谐部均未图示),能将处理后的图像信号向下面说明的控制基板CTB输出。此外,该主基板MB在该液晶显示装置10连接有未图示的外部的图像再现设备时,被输入来自该图像再现设备的图像信号,因此,能用图像处理部处理该图像信号后将其向控制基板CTB输出。控制基板CTB具有如下功能:将从主基板MB输入的图像信号变换为用于驱动液晶的信号,并将该变换后的用于驱动液晶的信号向液晶面板11提供。
[0057]如图3所示,构成液晶显示装置10的液晶显示单元LDU是将其主要的构成部件收纳于在构成表侧的外观的框架(前框架)13和构成里侧的外观的底座(后底座)14之间形成的空间内而成的。收纳于框架13和底座14内的主要的构成部件至少包含液晶面板11、光学构件15、导光板16以及LED单兀(光源单兀)LU。其中,液晶面板11、光学构件15以及导光板16在相互层叠的状态下被其表侧的框架13和里侧的底座14以夹着的方式保持。背光源装置12包括光学构件15、导光板16、LED单元LU以及底座14,为从上述的液晶显示单元LDU将液晶面板11和框架13除去的构成。构成背光源装置12的LED单元LU在框架13和底座14内以从其短边方向(Y轴方向)的两侧方夹着导光板16的方式构成对,并在导光板16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排列配置2组,总共设置有4个。LED单元LU包括:LED17,其为光源;LED基板(光源基板)18,其安装有LED17;以及散热构件(散热片,光源装配构件)19,其装配有LED基板18。以下,说明各构成部件。[0058]如图3所示,液晶面板11在俯视时呈横长的方形(矩形、长条状),为如下构成:透光性优异的一对玻璃制成的基板IlaUlb以隔开规定的间隔的状态贴合,并且在两基板IlaUlb间封入有液晶。一对基板IlaUlb中,表侧(正面侧)为CF基板11a,里侧(背面侦D为阵列基板lib。其中,在阵列基板11b,设置有:开关元件(例如TFT),其与相互正交的源极配线和栅极配线连接;像素电极,其与该开关元件连接;以及取向膜等。具体地说,在阵列基板Ilb中,排列设置有多个TFT和像素电极,在这些TFT和像素电极的周围,以环绕的方式配设有多条呈格子状的栅极配线和源极配线。栅极配线和源极配线分别与TFT的栅极电极和源极电极连接,像素电极与TFT的漏极电极连接。另外,在阵列基板11b,设置有与栅极配线平行并且俯视时与像素电极重叠的电容配线(辅助电容配线、存储电容配线、Cs配线),电容配线和栅极配线以在Y轴方向交替地排列的方式配置。另一方面,在CF基板11a,设置有:R(红色)、G(绿色)、B (蓝色)等各着色部以规定排列配置的彩色滤光片、相对电极以及取向膜等。此外,在两基板IlaUlb的外侧分别配置有偏振板(省略图示)。
[0059]如图4和图5所示,构成液晶面板11的一对基板I la、I Ib中的阵列基板I Ib的俯视时的大小形成得比CF基板Ila大,以其端部比CF基板Ila向外侧突出的方式配置。具体地说,阵列基板Ilb以其外周端部在整周上比CF基板Ila的外周端部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得比CF基板Ila大一圈。在构成阵列基板Ilb的外周端部的一对长边侧端部中的Y轴方向控制基板CTB侧(图3所示的跟前侧、图4所示的左侧)的长边侧端部,设置有多个从上述的源极配线引出的源极侧端子部,如图3所示,各源极侧端子部连接有源极侧柔性基板(面板连接构件、源极驱动器)26。源极侧柔性基板26在X轴方向即沿着阵列基板Ilb的长边侧端部的方向间断地排列配置有多个,从阵列基板Ilb的长边侧端部沿着Y轴方向向外侧突出。另一方面,在构成阵列基板Ilb的外周端部的一对短边侧端部中的一方(图3所示的远侧、图5所示的左侧)短边侧端部,设置有多个从上述的栅极配线和电容配线引出的栅极侧端子部,各栅极侧端子部连接有栅极侧柔性基板(面板连接构件、栅极驱动器)28。栅极侧柔性基板28在Y轴方向即沿着阵列基板Ilb的短边侧端部的方向间断地排列配置有多个,从阵列基板Ilb的短边侧端部沿着X轴方向向外侧突出。
[0060]如图3所示,各柔性基板26、28具备包括具有绝缘性和可挠性的合成树脂材料(例如聚酰亚胺类树脂等)的膜状的基材和安装在该基材上的用于驱动液晶的驱动器(面板驱动部件)DR,基材上具有多条配线图案(未图示),并且该配线图案与安装在基材的中央附近的驱动器DR连接。源极侧柔性基板26的一端部经由各向异性导电膜(ACF)与阵列基板Ilb的源极侧端子部压接连接,另一端部经由各向异性导电膜(ACF)与后述的印刷基板27具有的端子部压接连接。该印刷基板27经由未图示的配线构件与上述的控制基板CTB连接,能将从控制基板CTB输入的信号(给栅极配线的扫描信号、给源极配线的数据信号、给电容配线的电容信号等)传送到源极侧柔性基板26。另一方面,栅极侧柔性基板28的一端部经由各向异性导电膜与阵列基板Ilb的栅极侧端子部压接连接。在阵列基板11b,形成有将源极侧端子部和栅极侧端子部之间连接的中继配线(未图示),从源极侧柔性基板26和源极侧端子部经由该中继配线向栅极侧端子部和栅极侧柔性基板28传送信号(给栅极配线的扫描信号、给电容配线的电容信号等)。由此,液晶面板11基于从控制基板CTB输入的信号将图像显示于其显示面11c。
[0061]如图4和图5所不,该液晶面板11以层叠于下面说明的光学构件15的表侧(光出射侧)的方式放置,其里侧的面(里侧的偏振板的外表面)与光学构件15几乎无间隙地紧贴。由此,能防止尘埃等侵入液晶面板11和光学构件15之间。液晶面板11的显示面Ilc包括:显示区域,其处于画面中央侧,能显示图像;以及非显示区域,其处于画面外周端侦牝呈环绕显示区域的周围的框状(边框状)。此外,上述的各端子部和各柔性基板26、28配置于非显示区域。
[0062]如图3所示,光学构件15与液晶面板11同样在俯视时呈横长的方形,其大小(短边尺寸和长边尺寸)被设为比液晶面板11稍小的程度。光学构件15以层叠于下面说明的导光板16的表侧(光出射侧、液晶面板11侧)的方式放置,以夹在上述的液晶面板11和导光板16之间的状态配置。光学构件15均呈片状,并且3片层叠地配置。具体地说,光学构件15从里侧(导光板16侧)按顺序包括扩散片15a、透镜片(棱镜片)15b以及反射型偏振片15c。此外,3片的各片15a、15b、15c俯视时的大小为大致相同的程度。
[0063]其中,配置于最里侧(与光出射侧相反的一侧、导光板16侧)的扩散片15a被设为在由大致透明的(透光性优异的)合成树脂制成且片状的基材内分散设置有多个扩散颗粒的构成,具有使透射的光扩散的功能。在层叠方向(Z轴方向)配置于中央的透镜片15b包括由大致透明的合成树脂制成且片状的基材和层叠于基材的板面而形成的棱镜层,能对透射光赋予聚光作用。配置于最表侧(光出射侧、液晶面板11侧)的反射型偏振片15c例如具有由折射率相互不同的层交替地层叠而成的多层结构,被设为使来自导光板16的光中的P波透射而使s波向导光板16侧反射的构成。返回导光板16侧的s波被后述的导光反射片20等反射到表侧从而分离为s波和P波,然后再次前往反射型偏振片15c而用作出射光,因此,光的利用效率(亮度)优异。
[0064]导光板16包括折射率充分高于空气且大致透明的(透光性优异的)合成树脂材料(例如PMMA等丙稀酸树脂、聚碳酸酷等)。如图3所不,导光板16与液晶面板11和光学构件15同样在俯视时呈横长的方形,并且呈厚度比光学构件15的厚度大的板状,其主面的长边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短边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且正交于主面的板厚方向与Z轴方向一致。如图4和图5所示,导光板16的俯视时的大小(短边尺寸和长边尺寸)比液晶面板11和光学构件15大,并且以其端侧部分16EP比液晶面板11的端部向外侧突出的方式配置。具体地说,导光板16以其端侧部分16EP在整周上比液晶面板11的阵列基板Ilb的外周端部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得比液晶面板11大一圈。导光板16层叠于光学构件15的里侧,以夹在光学构件15和底座14之间的方式配置。该导光板16以被分开配置于其短边方向的两侧方的成对的LED单元LU在Y轴方向夹着的方式配置,短边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导入来自LED17的光。并且,该导光板16具有使从其短边方向的两端部导入的LED17的光以一边在内部传导一边前往光学构件15侧(表侧)的方式立起而出射的功能。此外,使导光板16如上所述比液晶面板11和光学构件15大的理由(确保端侧部分16EP的理由)是:充分地确保从LED17入射的光在内部传导的距离,由此,出射光不易产生不匀,另外,导光板16的端侧部分16EP与比其靠中央侧的部分相比出射光容易产生不匀,当将来自该端侧部分16EP的出射光用于图像的显示时显示质量会不好。
[0065]如图4所不,该导光板16的板面(主面)中的朝向表侧的板面(与光学构件15相对的面)成为使内部的光朝向光学构件15和液晶面板11出射的光出射面16a。与导光板16的板面相邻的外周端面中的沿着X轴方向呈长条状的长边侧的两端面(短边方向的两端部具有的两端面)各自以与LED17 (LED基板18)隔开规定的空间正对的方式呈相对状,它们成为入射从LED17发出的光的一对光入射面16b。该光入射面16b成为沿着X轴方向和Z轴方向(LED基板18的主板面)平行的面,并成为与光出射面16a大致正交的面。另夕卜,LED17和光入射面16b的排列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并与光出射面16a平行。由于该光入射面16b与LED17呈相对状,因此也可以说构成了“LED相对端面(光源相对端面)”。而另一方面,导光板16的与板面相邻的外周端面中的沿着Y轴方向呈长条状的短边侧的两端面(长边方向的两端部具有的两端面)各自成为与LED17不相对的LED非相对端面(光源非相对端面)16d。导光板16的端侧部分16EP中的具有LED非相对端面16d的部分即短边侧的端侧部分16EP也包括从表侧观看时为与栅极侧柔性基板28重叠的位置关系的部分。
[0066]在导光板16的里侧即与光出射面16a相反的一侧的板面(与底座14相对的面)16c,如图4和图5所示,以覆盖其大致整个区域的方式设置有能使从该板面16c向里侧外部出射的光反射而向表侧立起的导光反射片(反射构件)20。换言之,导光反射片20以夹在底座14和导光板16之间的方式配置。该导光反射片20由合成树脂制成,表面呈光的反射性优异的白色。在导光反射片20中,如图4所示,至少其短边尺寸比导光板16的短边尺寸大,其两端部比导光板16的光入射面16b靠LED17地突出配置。利用该导光反射片20的突出部位(长边侧的两端部)能使从LED17朝向底座14侧斜向前进的光高效地反射而前往导光板16的光入射面16b。此外,在导光板16的光出射面16a或者其相反侧的板面16c中的至少任一方,以具有规定的面内分布的方式图案化有使内部的光反射的反射部(未图不)或者使内部的光散射的散射部(未图不),由此,来自光出射面16a的出射光被控制为在面内成为均匀的分布。
[0067]接着,依次说明构成LED单元LU的LED17、LED基板18以及散热构件19的构成。如图3和图4所示,构成LED单元LU的LED17被设为由树脂材料将LED芯片密封到固定于LED基板18的基板部上而成的构成。安装于基板部的LED芯片的主发光波长为I种,具体地说,使用发蓝色的单色光的LED芯片。另一方面,在密封LED芯片的树脂材料中分散配合有由从LED芯片发出的蓝色的光激发而发规定的颜色的光的荧光体,整体上发大致白色光。此外,作为荧光体,例如能够从发黄色光的黄色荧光体、发绿色光的绿色荧光体以及发红色光的红色荧光体中适当组合使用或者单独使用其中任一个。该LED17被设为与面对LED基板18的安装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与导光板16的光入射面16b正对的相对面)成为主发光面17a的所谓顶面发光型。
[0068]如图3和图4所示,构成LED单元LU的LED基板18呈沿着导光板16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光入射面16b的长边方向)延伸的细长的板状,以其板面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平行的姿势即与导光板16的光入射面16b平行的姿势收纳于框架13和底座14内。LED基板18的长度尺寸为导光板16的长边尺寸的大致一半程度的大小。上述构成的LED17被表面安装于LED基板18的板面中的内侧即朝向导光板16侧的板面(与导光板16相对的面),在此为安装面18a。在LED基板18的安装面18a,沿着其长度方向(X轴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且一列地(直线地)并列配置有多个LED17。即,可以说在背光源装置12的长边侧的两端部分别沿着长边方向间断地并列配置有多个LED17。在X轴方向相邻的LED17间的间隔即LED17的排列间距大致相等。此外,LED17的排列方向与LED基板18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一致。在LED基板18的安装面18a形成有配线图案(未图示),该配线图案包括金属膜(铜箔等),沿着X轴方向延伸并且横穿LED17群而将相邻的LED17彼此串联连接,形成于该配线图案的两端部的端子部经由连接器、电线等配线构件与电源基板PWB连接,从而向各LED17提供驱动电力。隔着导光板16成对的LED基板18以LED17的安装面18a呈相互相对状的姿势收纳于框架13和底座14内,因此,分别安装于成对的LED基板18的各LED17的主发光面17a呈相对状,并且各LED17的光轴与Y轴方向大致一致。另夕卜,LED基板18的基材由例如铝等金属制成,在其表面隔着绝缘层形成有已说明的配线图案(未图示)。此外,作为LED基板18的基材所用的材料,也可以使用陶瓷等绝缘材料。
[0069]如图3和图4所示,构成LED单元LU的散热构件19由例如铝等热传导性优异的金属制成。散热构件19具备:LED装配部(光源装配部)19a,其装配有LED基板18 ;以及散热部1%,其与底座14的板面为面接触,散热构件19呈截面大致L字型的弯曲形状。散热构件19的长度尺寸为与上述的LED基板18的长度尺寸大致相同的程度的大小。构成散热构件19的LED装配部19a呈与LED基板18的板面和导光板16的光入射面16b平行的板状,其长边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短边方向与Z轴方向一致,厚度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在LED装配部19a中的内侧的板面即朝向导光板16侧的板面装配有LED基板18。LED装配部19a的长边尺寸与LED基板18的长边尺寸大致相等,但短边尺寸比LED基板18的短边尺寸大。而且,LED装配部19a的短边方向的两端部从LED基板18的两端部沿着Z轴方向向外突出。LED装配部19a中的外侧的板面即与装配有LED基板18的板面相反的一侧的板面与后述的框架13具有的螺钉装配部(固定构件装配部)21呈相对状。S卩,LED装配部19a以介于框架13的螺钉装配部21和导光板16之间的方式配置。LED装配部19a被设为如下方式:从下面说明的散热部1%的内侧的端部即LED17(导光板16)侧的端部沿着Z轴方向(液晶面板11、光学构件15和导光板16的重叠方向)向表侧即框架13侧立起。
[0070]如图3和图4所示,散热部19b呈与底座14的板面平行的板状,其长边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短边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厚度方向与Z轴方向一致。散热部19b被设为如下方式:从LED装配部19a的里侧的端部即底座14侧的端部沿着Y轴方向朝向外侧即与导光板16侧相反的一侧突出。散热部19b的长边尺寸与LED装配部19a大致相同。散热部19b中的里侧的板面即朝向底座14侧的板面的整个区域与底座14的板面为面接触。而且,散热部19b中的表侧的板面即与面对底座14的接触面相反的一侧的板面和后述的框架13具有的螺钉装配部21呈相对状,并且与螺钉装配部21的突出端为面接触。即,散热部19b以夹在(介于)框架13的螺钉装配部21和底座14之间的方式配置。由此,随着点亮而从LED17产生的热经由LED基板18、LED装配部19a以及散热部19b向具有底座14和螺钉装配部21的框架13传输从而向液晶显示装置10的外部高效地扩散,因而不易滞留于内部。并且,该散热部1%利用螺钉构件(固定构件)SM相对于螺钉装配部21保持为装配状态,具有用于使该螺钉构件SM通过的插通孔1%1。
[0071]然后,说明构成外观构件和保持构件HM的框架13和底座14的构成。框架13和底座14均由例如铝等金属制成,与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情况相比,机械强度(刚性)和热传导性均较高。即,也可以说构成框架13和底座14的材料均是具有遮光性的遮光性材料。如图3所示,这些框架13和底座14将成对的LED单元LU分别收纳于其短边方向的两端部(两长边侧端部),并且以从表侧和里侧夹着的方式保持相互层叠配置的液晶面板11、光学构件15以及导光板16。[0072]如图3所示,框架13以环绕液晶面板11的显示面Ilc的显示区域的方式整体上呈横长的框状。框架13包括:面板按压部13a,其与液晶面板11的显示面Ilc平行,并且从表侧按压液晶面板11 ;以及侧壁部13b,其从面板按压部13a的外周侧部分朝向里侧突出,框架13的截面形状为大致L字型。其中,面板按压部13a沿着液晶面板11的外周侧部分(非显示区域、边框部分)呈横长的框状,并且能在大致整周上从表侧按压液晶面板11的外周侧部分。面板按压部13a具有如下宽度:其不仅能从表侧覆盖液晶面板11的外周侧部分,还能从表侧覆盖与液晶面板11的外周侧部分相比在辐射方向配置于外侧的光学构件15和导光板16的外周侧部分、以及各LED单兀LU。面板按压部13a中的朝向表侧的外表面(与面对液晶面板11的相对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与液晶面板11的显示面Ilc同样,露出到液晶显示装置10的表侧外部,与液晶面板11的显示面Ilc 一起构成液晶显示装置10的正面。另一方面,侧壁部13b呈从面板按压部13a的外周侧部分(具体地说外周端部)朝向里侧突出的大致方筒状。侧壁部13b能在整周上环绕收纳于内部的液晶面板11、光学构件15、导光板16以及各LED单元LU,并且还能在大致整周上环绕里侧的底座14。侧壁部13b的沿着液晶显示装置10的周方向的外表面露出到液晶显示装置10的周方向外部,构成液晶显示装置10的顶面、底面、两侧面。
[0073]如图8所示,具有上述的基础构成的框状的框架13是由按每个边(各长边部分和各短边部分)分割的4个分割框架13S组装而成的。具体地说,分割框架13S包括:一对长边侧分割框架13SL,其构成框架13 (面板按压部13a和侧壁部13b)的各长边侧部分;以及一对短边侧分割框架13SS,其构成各短边侧部分。长边侧分割框架13SL包括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截面大致L字型的棱柱构件,而短边侧分割框架13SS包括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截面大致L字型的棱柱构件。由此,在制造各分割框架13S时,能采用例如将金属材料挤压成形的制造方法,因此,与利用金属材料的切削等制造方法制造框状的框架13的情况相比,能够谋求制造成本的低廉化。相邻的长边侧分割框架13SL和短边侧分割框架13SS各自的延伸方向的端部彼此连结,从而构成了框状的框架13。如图8所示,作为该长边侧分割框架13SL和短边侧分割框架13SS的连结部位(框架13的接缝)的各端部在俯视时相对于X轴方向和Y轴方向均呈倾斜状,具体地说,被设为沿着将面板按压部13a的各角部的内端位置和外端位置连接的直线的形状。此外,长边侧分割框架13SL除了覆盖液晶面板11、光学构件15以及导光板16以外,还覆盖各LED单元LU (参照图6),因此,与不覆盖LED单元LU的短边侧分割框架13SS(参照图10)相比形成得相对较宽。
[0074]在面板按压部13a的比侧壁部13b靠内(靠导光板16)的位置,如图4和图5所示,一体形成有装配螺钉构件(固定构件)SM的螺钉装配部(固定构件装配部)21。螺钉装配部21从面板按压部13a的内面沿着Z轴方向朝向里侧突出,并且呈沿着面板按压部13a的各边(X轴方向或者Y轴方向)延伸的横长的大致块状。螺钉装配部21分别设置于面板按压部13a的各边,并且各自具有涵盖各边的整个长度的长度尺寸。如图8所示,螺钉装配部21分别分开设置于构成框架13的各分割框架13S,当组装各分割框架13S时,整体上呈与方筒状的侧壁部13b的内面在整周上相连的框状。如图4和图5所示,在螺钉装配部21形成有槽部21a,槽部21a朝向里侧开口,并且能将螺钉构件SM紧固。槽部21a沿着螺钉装配部21的长度方向涵盖大致整个长度地形成,其宽度尺寸为比螺钉构件SM的轴部稍小的程度的大小。螺钉装配部21在Z轴方向以介于框架13的面板按压部13a和底座14之间的方式配置。
[0075]如图4所示,长边侧的一对螺钉装配部21在Y轴方向以介于框架13的各侧壁部13b和构成LED单元LU的各散热构件19的LED装配部19a之间的方式配置,在与LED装配部19a之间具有规定的间隔。并且,如图6和图7所示,一对散热构件19中的处于俯视时与源极侧柔性基板26重叠的位置关系的散热构件19和装配该散热构件19的螺钉装配部21之间为能收纳印刷基板27的基板收纳空间BS。S卩,印刷基板27夹设在螺钉装配部21和LED装配部19a之间。印刷基板27由合成树脂制成,呈沿着螺钉装配部21和LED装配部19a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延伸的横长的板状,以其板面与LED装配部19a的外侧(与LED基板18侧相反的一侧)的板面平行的姿势,换言之,以长边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短边方向与Z轴方向一致、厚度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的姿势,收纳于上述的基板收纳空间BS内。在印刷基板27上,多个源极侧柔性基板26沿着该印刷基板27的长边方向间断地排列配置,并且其另一侧的端部各自相连接。与该印刷基板27及液晶面板11的阵列基板Ilb连接的源极侧柔性基板26沿着Y轴方向横穿LED装配部19a、LED基板18以及LED17。另外,该印刷基板27具有使FPC的一端侧插入而连接的连接部(与FPC均未图示),该FPC的另一端侧通过形成于底座14的FPC插通孔(未图示)向底座14的里侧外部引出并且与控制基板CTB连接。
[0076]在面板按压部13a中的比螺钉装配部21靠内的位置,如图4和图5所示,一体形成有以横跨面板按压部13a和导光板16的端侧部分16EP的方式配置的遮光部23。该遮光部23介于液晶面板11的端部所面临的第I空间SI和导光板16的端侧部分16EP具有的端面(光入射面16b或者LED非相对端面16d)所面临的第2空间S2之间而将两空间S1、S2间划分为在光学上独立,由此具有阻挡光在两空间S1、S2间往来的遮光功能。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是液晶面板11、光学构件15以及导光板16直接叠合的结构,即使是不具备如以往那样介于导光板和液晶面板之间的面板支承构件的结构,也能够防止来自第2空间S2的光进入第I空间SI而直接进入液晶面板11的端部。该遮光部23从面板按压部13a的各边的内面沿着Z轴方向(螺钉装配部21的突出方向)朝向里侧(导光板16)分别突出,并且呈沿着面板按压部13a的各边延伸的细长的大致块状。遮光部23分别设置于面板按压部13a的各边,并且各自具有涵盖各边的整个长度的长度尺寸。如图8所示,遮光部23与上述的螺钉装配部21同样,分别分割设置于构成框架13的各分割框架13S,当组装各分割框架13S时,整体上呈配置于面板按压部13a (导光板16)的整周的大致框状。
[0077]如图4和图5所示,遮光部23被设为在俯视时(从显示面Ilc侧观看时)与导光板16中的比液晶面板11向外侧突出的端侧部分16EP重叠的配置,其突出前端面与导光板16的端侧部分16EP的表侧的面即光出射面16a抵接。因此,遮光部23能以与后述的底座14之间夹着导光板16的状态从表侧(显不面Ilc侧)支撑导光板16,具有导光板支撑功能。导光板16的端侧部分16EP被在大致整周上呈大致框状的遮光部23从表侧按压。遮光部23所抵接的导光板16的端侧部分16EP的长边侧部分是具有面对LED17的光入射面16b的端部,因此,通过利用遮光部23支撑导光板16,能稳定地维持LED17和光入射面16b在Z轴方向的位置关系。
[0078]如图4所示,整体上呈框状的遮光部23中的设置于长边侧分割框架13SL并且沿着面板按压部13a的长边延伸的一对长边侧的遮光部23以介于液晶面板11的端部所面临的第I空间SI与导光板16的光入射面16b和LED17所面临的第2空间S2之间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阻挡不通过导光板16地向液晶面板11的端部直接入射的来自LED17的光。此外,在一对长边侧的遮光部23中的俯视时处于与源极侧柔性基板26重叠的位置关系的遮光部23中,如图6和图7所示,用于使源极侧柔性基板26插通的源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3a以沿着X轴方向间断地并列多个的方式切开形成,其配置与各源极侧柔性基板26的配置一致。
[0079]在面板按压部13a的内缘部,如图4和图5所示,向里侧即液晶面板11侧突出的按压突起24 —体形成。按压突起24的突出前端面装配有缓冲构件24a,按压突起24能隔着该缓冲构件24a从表侧按压液晶面板11。如图8所示,该按压突起24和缓冲构件24a与上述的螺钉装配部21同样,在构成框架13的各分割框架13S中,被设为沿着各边延伸的方式并按每个边分别分割设置,当组装各分割框架13S时,整体上呈在面板按压部13a的内周缘部配置于整周的框状。
[0080]如图3所示,底座14以从里侧在大致整个区域内覆盖导光板16和LED单元LU等的方式整体上呈横长的大致浅盘状。该底座14中的朝向里侧的外表面(与面对导光板16和LED单元LU的相对面相反的一侧的面)露出到液晶显示装置10的里侧外部而构成了液晶显示装置10的背面。底座14具有:底板部14a,其与导光板16同样呈横长的方形;以及一对LED收纳部(光源收纳部)14b,其从底板部14a的两长边侧端部分别向里侧台阶状地突出,并且收纳LED单元LU。
[0081]如图3和图4所示,可以说底板部14a呈能从里侧支承导光板16的短边方向的中央侧的大部分(除去了短边方向的两端部分的部分)的平板状,构成了对导光板16的支承部。如图5所示,底板部14a中的长边方向的两端侧部分与导光板16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相比分别向外侧延伸,并且作为从外部安装用于将框架13和底座14固定为组装状态的螺钉构件(固定构件)SM的一对螺钉安装部(固定构件安装部)14al。
[0082]如图3和图4所示,LED收纳部14b以从底板部14a的短边方向的两侧夹着底板部14a的方式配置,并且与底板部14a相比向里侧凹入一截,从而能收纳LED单元LU。LED收纳部14b包括:螺钉安装部(固定构件安装部)14bl,其与底板部14a平行,并且从外部安装螺钉构件SM ;以及一对侧板部14b2,其从螺钉安装部14bl的两端部朝向表侧分别立起,一对侧板部14b2中的内侧的侧板部14b2与底板部14a相连。并且,在LED收纳部14b的螺钉安装部14bI,以与其内面面接触的状态配置有构成LED单元LU的散热构件19的散热部19b。另外,LED收纳部14b的外侧的侧板部14b2插入到长边侧的螺钉装配部21和侧壁部13b之间所具有的间隙,从而具有在Y轴方向相对于框架13定位底座14的功能。
[0083]这样,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底座14的外周侧部分中的两长边侧部分形成有构成LED收纳部14b的一对螺钉安装部14bl,而在两短边侧部分形成有构成底板部14a的一对螺钉安装部14al。在底板部14a具有的一对螺钉安装部14al和LED收纳部14b具有的一对螺钉安装部14bl,分别开口地形成有多个分别使螺钉构件SM通过的螺钉插通孔25。各螺钉安装部14al、14bl配置为俯视时与框架13的螺钉装配部21重叠,形成于各螺钉安装部14al、14bl的各螺钉插通孔25与螺钉装配部21的槽部21a连通。因此,螺钉构件SM从底座14的里侧(与显示面Ilc侧相反的一侧)沿着Z轴方向(液晶面板11、光学构件15以及导光板16的重叠方向)通过螺钉插通孔25,并且以夹着各螺钉安装部14al、14bl的状态紧固于螺钉装配部21的槽部21a。当紧固螺钉构件SM时,在槽部21a,利用形成于螺钉构件SM的轴部的螺纹牙,螺刻形成螺纹槽。此外,在形成于LED收纳部14b具有的一对螺钉安装部14bl的螺钉插通孔25,如图6所示,存在仅使螺钉构件SM的轴部通过的大小的共同紧固用螺钉插通孔25A,如图7所示,存在不仅使螺钉构件SM的轴部通过还使头部通过的大小的散热构件用螺钉插通孔25B,通过前一类螺钉构件SM发挥将散热部19b和收纳底板部14bl共同紧固而装配于螺钉装配部21的功能,而通过后一类螺钉构件SM发挥仅将散热部1%装配于螺钉装配部21的功能。
[0084]此外,如图5和图8所示,如上所述,栅极侧柔性基板28以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连接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11的外周端部中的一短边侧端部,该栅极侧柔性基板28配置于俯视时与导光板16的短边侧的端侧部分16EP重叠的位置。而另一方面,遮光部23整体上呈大致框状,并且以横跨面板按压部13a和导光板16的端侧部分16EP的方式配置,并且从表侧支撑端侧部分16EP,因此,配置于从表侧(显示面Ilc侧)观看时在大致整周上与端侧部分16EP重叠的位置。因此,遮光部23中的对应于俯视时与上述的栅极侧柔性基板28重叠的端侧部分16EP的部分即构成图5和图8所示的左侧的短边的遮光部23A需要设为避免与栅极侧柔性基板28的干扰的结构。此外,以下,在特别要说明遮光部23中的栅极侧柔性基板28侧的部分时,对其附图标记23附上尾标A。在此,如果采用通过设为使遮光部相对于栅极侧柔性基板28向外侧偏离的配置构成来避免相互的干扰的方法,则会产生液晶显示装置的边框部分变宽而无法保持窄边框的问题,若要避免该问题,则又有可能产生如下问题:无法充分地确保遮光部的宽度,从而无法得到支撑导光板16所需的机械强度。
[0085]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至图11所示,在从表侧观看时与栅极侧柔性基板28重叠的遮光部23A设置有使栅极侧柔性基板28插通的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在此基础上,将用于限制来自该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的入射光的入射光限制部30设置于光学构件15。具体地说,遮光部23A利用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避免与栅极侧柔性基板28的干扰,并且被设为沿着作为其连接部位的液晶面板11的短边侧端部(Y轴方向)相对于栅极侧柔性基板28排列的位置关系,因此,在设定遮光部23A的形成范围时,能够利用栅极侧柔性基板28从液晶面板11的短边侧端部突出的尺寸。由此,能够充分地确保遮光部23A的机械强度,能够稳定地支撑导光板16,并且能够将液晶显示装置10保持为窄边框。此外,栅极侧柔性基板28由于插通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其外端部(从液晶面板11的端部突出的端部)与遮光部23A的外端部相比配置于外侧。即,栅极侧柔性基板28沿着遮光部23A的宽度方向贯通遮光部23A。
[0086]另一方面,当将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形成于遮光部23A时,如图10所示,由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将液晶面板11的端部所面临的第I空间SI和导光板16中的从表侧观看时与栅极侧柔性基板28重叠的端侧部分16EP具有的LED非相对端面16d所面临的第2空间S2连通,因此,有如下可能:从端侧部分16EP的LED非相对端面16d漏出到第2空间S2的光通过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进入第I空间SI侧,向液晶面板11的端部的栅极侧柔性基板28的连接部位直接进入。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构件15中,设置有配置于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内的入射光限制部30,从而能够限制存在于遮光部23A的外侧的第2空间S2的光通过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直接进入配置于内侧的第I空间SI的液晶面板11的端部的栅极侧柔性基板28的连接部位。这样,能够利用入射光限制部30补充遮光部23A的遮光功能,由此,能够抑制向液晶面板11的端部的漏光,将显示的图像的显示质量保持得较高。以下,详细说明入射光限制部30和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的构成。
[0087]如图8和图9所示,入射光限制部30呈从光学构件15的外周端部中的一短边侧端部即从表侧观看时与栅极侧柔性基板28重叠的端部与栅极侧柔性基板28同样地向外侧突出的悬臂状,与光学构件15 —体形成。入射光限制部30的俯视时的配置与栅极侧柔性基板28和遮光部23A的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相同,具体地说,沿着光学构件15的短边侧端部(Y轴方向)间断地排列配置有3个。该入射光限制部30分别设置于全部3片光学构件15(扩散片15a、透镜片15b、反射型偏振片15c),从其表侧观看的大小(平面形状)均大致相同。
[0088]如图10所示,入射光限制部30的外端部(从光学构件15的端部突出的端部)在X轴方向与栅极侧柔性基板28和遮光部23A的外端部相比配置于外侧。而且,入射光限制部30的外端部在X轴方向与导光板16的短边侧的端侧部分16EP具有的LED非相对端面16d相比向外侧突出地配置。入射光限制部30的外端部到达朝向螺钉装配部21的内侧的侧面的附近位置。由此,从导光板16的LED非相对端面16d漏出的光在第2空间S2中难以进入比入射光限制部30 (光学构件15)靠表侧,由此,可更有效地限制向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的入射光。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入射光限制部30以其宽度尺寸即在沿着连接有栅极侧柔性基板28的液晶面板11的短边侧端部的方向(Y轴方向)的形成范围比栅极侧柔性基板28大的方式形成。因此,入射光限制部30在从表侧观看时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两方向具有比栅极侧柔性基板28涵盖更大范围的大小。栅极侧柔性基板28的整个区域被入射光限制部30从里侧覆盖,因此,从配置于入射光限制部30的里侧的导光板16的LED非相对端面16d漏出的光难以进入栅极侧柔性基板28,由此,也可有效地限制向连接有栅极侧柔性基板28的液晶面板11的端部的入射光。
[0089]如图12所示,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沿着遮光部23A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贯通遮光部23A,从而使第I空间SI和第2空间S2连通,并且朝向里侧即导光板16侧开口。并且,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包括:第I插通槽部29a,其使栅极侧柔性基板28插通,形成范围相对较小;以及第2插通槽部29b,其与第I插通槽部29a相比形成范围相对较大,使入射光限制部30插通,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具有2级的形成宽度。具体地说,第I插通槽部29a以其在Y轴方向的形成范围比栅极侧柔性基板28大而比入射光限制部30小的方式设定,由此,其仅容许使栅极侧柔性基板28插通。S卩,可以说第I插通槽部29a形成为使栅极侧柔性基板28插通的最小限度的大小,由此,能够使向第I插通槽部29a的入射光尽可能少。另一方面,第2插通槽部29b以其在Y轴方向的形成范围比入射光限制部30大的方式设定,由此,容许入射光限制部30的插通。插通于该第2插通槽部29b的入射光限制部30与插通于第I插通槽部29a的栅极侧柔性基板28在Z轴方向在分开的位置配置为相对状。该第2插通槽部29b的槽边缘与入射光限制部30的表侧的(朝向栅极侧柔性基板28侧的)面抵接。换言之,在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的槽边缘的两侧端部,设置有朝向里侧(导光板16侧)突出的抵接部31,该抵接部31的突出端面与相对的入射光限制部30的表侧的面抵接。入射光限制部30夹在抵接部31 (第2插通槽部29b的槽边缘)和导光板16之间。由此,在入射光限制部30和抵接部31 (第2插通槽部29b的槽边缘)之间可能产生的间隙以及在入射光限制部30和导光板16之间可能产生的间隙均难以产生,从而能够更可靠地限制漏光。
[0090]本实施方式是如上所述的结构,然后,说明其作用。在制造液晶显示装置10时,以将分别单独制造的各构成部件(框架13、底座14、液晶面板11、光学构件15、导光板16、LED单元LU等)相互组装的方式进行。在组装时,全部各构成部件以使图4和图5所示的姿势在Z轴方向上下翻转而成的姿势组装。首先,如图13和图14所示,使构成部件中的框架13成为其里侧的面朝向铅垂方向的上侧的姿势并安置于未图示的作业台上。此外,预先将4个分割框架13S相互连结,从而框架13整体上形成为框状。
[0091]如图13和图14所示,液晶面板11在已预先使长边侧的一端部与源极侧柔性基板26和印刷基板27连接而短边侧的一端部与栅极侧柔性基板28连接的状态下供组装。使液晶面板11相对于以上述的姿势安置的框架13设为其CF基板Ila成为铅垂方向的下侧而阵列基板Ilb成为铅垂方向的上侧的姿势并组装。这时,如图13所示,印刷基板27被设为其板面沿着框架13的长边侧的螺钉装配部21的朝向液晶面板11侧的面的姿势并装配于螺钉装配部21。因此,源极侧柔性基板26在中途弯曲为大致L字型。在该装配过程中,将各源极侧柔性基板26相对于被设为俯视时重叠的位置关系的遮光部23的各源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3a—边在X轴方向定位一边插通。另一方面,如图14所示,将各栅极侧柔性基板28相对于被设为俯视时重叠的位置关系的短边侧的遮光部23A的各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的第I插通槽部29a —边在Y轴方向定位一边插通。另外,液晶面板11的表侧的面被装配于框架13的按压突起24的缓冲构件24a支承而实现缓冲。
[0092]然后,将各光学构件15依次直接层叠配置于液晶面板11的里侧的面上。这时,如图14和图15所示,将设置于各光学构件15的短边侧的端部的入射光限制部30相对于形成于框架13的遮光部23A的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 —边在Y轴方向定位一边插通。入射光限制部30插通于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中的宽度相对较大的第2插通槽部29b,并且其外端部在X轴方向配置于比栅极侧柔性基板28和遮光部23A的外端部靠外侧。由此,栅极侧柔性基板28的整个区域被入射光限制部30从里侧覆盖。
[0093]另一方面,如图13所示,将预先由LED17、LED基板18以及散热构件19 一体化而成的LED单元LU组装于框架13。LED单元LU在被设为LED17朝向框架13的中央侧(内侧)并且散热构件19的散热部19b与框架16的螺钉装配部21相对的姿势的状态下,装配到框架13的各长边侧的螺钉装配部21。在已将各LED单元LU装配于各螺钉装配部21的状态下,使散热部1%具有的各插通孔19bl与螺钉装配部21的槽部21a连通。另外,关于一对LED单元LU中的处于俯视时与源极侧柔性基板26重叠的位置关系的LED单元LU,当散热构件19装配于螺钉装配部21时,在其LED装配部19a和螺钉装配部21之间形成有基板收纳空间BS,印刷基板27收纳于此。在这样将LED单元LU装配于螺钉装配部21后,接着,从里侧使螺钉构件SM通过散热部19b的规定的插通孔19bl而与螺钉装配部21的槽部21a螺合。将散热构件19的散热部19b夹持于该螺钉构件SM的头部和螺钉装配部21之间,从而将LED单元LU在组装下面说明的底座14之前的阶段相对于螺钉装配部21保持为装配状态(参照图7)。此外,将LED单元LU组装于框架13的时机可以是组装光学构件15之前,或者也可以是组装液晶面板11之前。[0094]在结束将LED单元LU相对于螺钉装配部21进行螺钉固定的作业后,如图13和图14所示,将导光板16直接层叠配置到配置于最里侧的光学构件15的里侧的面上。这时,导光板16中的比液晶面板11的端部向外侧突出的端侧部分16EP被框架13的遮光部23从表侧即从组装时的铅垂方向的下侧支撑。该遮光部23整体上呈仿照导光板16的外形的大致框状,因此,导光板16的端侧部分16EP在大致整周上被遮光部23支撑。这时,如图14和图15所示,导光板16的端侧部分16EP中的俯视时与栅极侧柔性基板28侧重叠的端侧部分16EP以在与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的抵接部31 (第2插通槽部29b的槽边缘)之间夹着入射光限制部30的方式配置。由此,导光板16及入射光限制部30及抵接部31之间均难以产生间隙。在结束导光板16的组装后,接着,进行将导光反射片20直接层叠配置于导光板16的与光出射面16a相反的一侧的板面16c上的作业。
[0095]在如上所述将液晶面板11、光学构件15、导光板16以及LED单元LU组装于框架13后,接着,进行组装底座14的作业。如图13和图14所示,底座14在被设为其表侧的面朝向铅垂方向的下侧的姿势的状态下组装于框架13。这时,将底座14中的两LED收纳部14b的外侧的各收纳侧板部14b2插入到框架13的两长边侧的侧壁部13b和螺钉装配部21之间的间隙,从而相对于框架13在Y轴方向定位底座14。在组装过程中,预先装配于散热构件19和螺钉装配部21的螺钉构件SM的头部通过底座14的两LED收纳部14b的各散热构件用螺钉插通孔25B(参照图7)。并且,在底座14中的底板部14a与导光板16(导光反射片20)抵接,底板部14a的各LED安装部14al与各螺钉装配部21抵接,各LED收纳部14b的LED安装部14bl与各散热构件19的散热部19b抵接后,使螺钉构件SM从里侧分别通过底板部14a的LED安装部14al具有的各螺钉插通孔25和各LED收纳部14b的LED安装部14bl具有的各共同紧固用螺钉插通孔25A,使该螺钉构件SM与螺钉装配部21的槽部21a螺合。利用该螺钉构件SM使LED单元LU和底座14相对于螺钉装配部21保持为装配状态(参照图6)。以这种方式装配的各螺钉构件SM配置于构成液晶显示装置10的里侧的外观的底座14的里面侧,因此,从表侧即从使用液晶显示装置10的使用者侧难以直接被视觉识别,从而液晶显示装置10的外观简洁,设计性较高。
[0096]如上所述,完成液晶显示单元LDU的组装。其后,相对于液晶显示单元LDU将台座装配构件STA和各种基板PWB、MB、CTB组装到其里面侧,然后,组装台座ST和盖构件CV,由此,制造液晶显示装置10和电视接收装置TV。以这种方式制造的液晶显示装置10除了由从显示面Ilc侧按压液晶面板11的框架13和构成背光源装置12的底座14分别构成了外观以外,液晶面板11和光学构件15直接层叠,因此,与如以往那样除了具有框架13和底座14以外还另外具有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机箱、介于液晶面板11和光学构件15之间而使两者保持非接触的面板支承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相比,可削减部件个数和组装工时,从而使制造成本低廉化并且实现薄型化和轻量化。
[0097]当接通以上述方式制造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电源时,如图4所示,接受来自电源基板PWB的电力提供,从控制基板CTB将各种信号经由印刷基板27和各柔性基板26、28 (各驱动器DR)提供到液晶面板11来控制其驱动,并且驱动构成背光源装置12的各LED17。来自各LED17的光由导光板16引导后透射过光学构件15,由此,被变换为均匀的面状的光后照射到液晶面板11,从而将规定的图像显示于液晶面板11。详细说明背光源装置12的作用的话,当使各LED17点亮时,如图6所示,从各LED17出射的光向导光板16的光入射面16b入射。入射到光入射面16b的光在导光板16与外部的空气层的界面发生全反射或被导光反射片20反射等而在导光板16内传导的过程中,被未图示的反射部或者散射部反射或者散射,由此,从光出射面16a出射而照射光学构件15。
[0098]在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中,导光板16和光学构件15直接层叠于液晶面板11,而不是如以往那样隔着面板支承构件的构成,因此,有可能产生向液晶面板11的端部的漏光。在这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和图11所示,遮光部23以横跨框架13的面板按压部13a和导光板16的端侧部分EP的方式配置,由此,能够阻挡来自导光板16的端侧部分16EP所面临的第2空间S2的光进入液晶面板11的端部所面临的第I空间SI而直接进入液晶面板11的端部。
[0099]然而,在呈框状的遮光部23中的被设为俯视时与栅极侧柔性基板28重叠的位置关系的遮光部23A,形成有用于使栅极侧柔性基板28插通的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因此,关于液晶面板11的端部中的连接有栅极侧柔性基板28的部位,来自第2空间S2的光容易通过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进入第I空间SI侧。在这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和图10所示,光学构件15设置有配置在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内的入射光限制部30,因此,即使光从导光板16的端侧部分16EP的LED非相对端面16d漏出到第2空间S2,该光也会入射到入射光限制部30或被入射光限制部30吸收或者反射,从而难以通过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能够使其透射光量变少。由此,能够限制光从比遮光部23A靠外侧的第2空间S2通过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进入比遮光部23A靠内侧的第I空间SI,从而能够抑制性液晶面板11的端部的栅极侧柔性基板28的连接部位的直接漏光。
[0100]而且,如图9和图10所示,入射光限制部30的外端部在X轴方向与栅极侧柔性基板28的外端部相比配置于外侧,并且入射光限制部30在Y轴方向的形成范围与栅极侧柔性基板28相比涵盖较大的范围,从表侧观看时具有与栅极侧柔性基板28相比涵盖较大的范围的大小,因此,来自第2空间S2的光难以进入栅极侧柔性基板28,由此,能够有效地限制光直接进入液晶面板11的端部的栅极侧柔性基板28的连接部位。而且,入射光限制部30的外端部与遮光部23A的外端部和导光板16的LED非相对端面16d相比配置于外侧,因此,从LED非相对端面16d漏出到第2空间S2的光更难以进入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由此,还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限制向液晶面板11的端部的入射光。此外,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具有2级的形成宽度,成为在设置于其槽边缘的抵接部31和导光板16的端侧部分16EP之间夹着入射光限制部30的结构,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发挥入射光限制部30的入射光限制性能,能够更好地防止向液晶面板11的端部的漏光。
[0101]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0具备:LED (光源)17 ;液晶面板(显示面板)11,其利用LED17的光进行显示;栅极侧柔性基板(面板连接构件)28,其与液晶面板11的端部连接,以从端部向外侧突出的方式配置;导光板16,其以相对于液晶面板11重叠于与液晶面板11的显示面Ilc侧相反的一侧的方式配置,并且作为端面的光入射面16b与LED17配置为相对状;光学构件15,其配置于液晶面板11和导光板16之间;保持构件HM,其具有作为一对保持部的框架13和底座14,框架13和底座14收纳LED17和栅极侧柔性基板28,并且以从显示面Ilc侧及显示面Ilc侧的相反侧夹着的方式保持液晶面板11、光学构件15以及导光板16 ;遮光部23A,其以横跨作为一对保持部的框架13和底座14中的配置于显示面Ilc侧的保持部即框架13与导光板16的方式配置,至少阻挡存在于比遮光部23A靠外侧的光直接进入液晶面板11的端部,具有使栅极侧柔性基板28插通的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插通槽部)29 ;以及入射光限制部30,其设置于光学构件15并且配置于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内,从而限制存在于比遮光部23A靠外侧的光通过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直接进入液晶面板11的端部。
[0102]这样,从LED17发出的光入射到作为导光板16的端面的光入射面16b后通过光学构件15 —边被赋予规定的光学作用一边被导向液晶面板11,因此,利用该光将图像显示于液晶面板11。在此,液晶面板11、光学构件15以及导光板16在以相互重叠的方式配置的状态下被作为保持构件HM具有的一对保持部的框架13和底座14以从显示面Ilc侧及其相反侧夹着的方式保持,不是如以往那样在导光板16及光学构件15与液晶面板11之间隔着面板支承构件的构成,因此有可能产生向液晶面板11的端部的漏光。在这方面,如上所述,遮光部23A以横跨作为一对保持部的框架13和底座14中的配置于显示面Ilc侧的保持部即框架13与导光板16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至少阻挡存在于比遮光部23A靠外侧的光直接进入液晶面板11的端部。
[0103]此外,该遮光部23A具有使以从液晶面板11的端部向外侧突出的方式配置的栅极侧柔性基板28插通的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因此,存在于比遮光部23A靠外侧的光有可能通过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直接进入液晶面板11的端部的栅极侧柔性基板28的连接部位。然而,如上所述,在光学构件15中,设置有配置于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内的入射光限制部30,因此,利用该入射光限制部30,能够限制存在于比遮光部23A靠外侧的光通过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直接进入液晶面板11的端部的栅极侧柔性基板28的连接部位。这样,遮光部23A的遮光功能被入射光限制部30补充,由此,能够很好地抑制向液晶面板11的端部的漏光,能够使液晶面板11所显示的图像的显示质量良好。
[0104]另外,入射光限制部30以与栅极侧柔性基板28相比在沿着液晶面板11的端部的方向的形成范围较大的方式形成。这样,利用与栅极侧柔性基板28相比在沿着液晶面板11的端部的方向的形成范围较大的入射光限制部30,能够良好地限制存在于比遮光部23A靠外侧的光进入插通于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的栅极侧柔性基板28,因此,也能够良好地限制向液晶面板11的端部的栅极侧柔性基板28的连接部位的入射光。
[0105]另外,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包括:第I插通槽部29a,其使栅极侧柔性基板28插通;以及第2插通槽部2%,其与第I插通槽部29a相比形成范围较大,使入射光限制部30插通,作为第2插通槽部29b的槽边缘的抵接部31与入射光限制部30的朝向栅极侧柔性基板28侧的面抵接。这样,能将第I插通槽部29a的形成范围设为使栅极侧柔性基板28插通所需最小限度的大小,因此,能够尽可能大地确保遮光部23A的遮光范围,能够进一步提高遮光性能。而且,作为使入射光限制部30插通的第2插通槽部29b的槽边缘的抵接部31与入射光限制部30的朝向栅极侧柔性基板28侧的面抵接,从而能够防止在入射光限制部30和作为第2插通槽部29b的槽边缘的抵接部31之间产生间隙,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入射光限制部30的入射光限制性能。
[0106]另外,入射光限制部30夹在作为第2插通槽部29b的槽边缘的抵接部31和导光板16之间。这样,不仅能防止在入射光限制部30和作为第2插通槽部29b的槽边缘的抵接部31之间产生间隙,还能防止在入射光限制部30和导光板16之间产生间隙,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入射光限制部30的入射光限制性能。[0107]另外,入射光限制部30的外端部与栅极侧柔性基板28的突出前端部相比配置于外侧。这样,利用与栅极侧柔性基板28的突出前端部相比外端部配置于外侧的入射光限制部30,能够良好地限制存在于比遮光部23A靠外侧的光进入插通于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的栅极侧柔性基板28,因此,也能够良好地限制向液晶面板11的端部的栅极侧柔性基板28的连接部位的入射光。
[0108]另外,入射光限制部30的外端部与遮光部23A的外端部相比配置于外侧。这样,利用与遮光部23A的外端部相比外端部配置于外侧的入射光限制部30,能够良好地限制存在于比遮光部23A靠外侧的光进入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因此,也能够良好地限制向液晶面板11的端部的栅极侧柔性基板28的连接部位的入射光。
[0109]另外,入射光限制部30的外端部与作为导光板16的端面的LED非相对端面16d相比配置于外侧。这样,利用与作为导光板16的端面的LED非相对端面16d相比外端部配置于外侧的入射光限制部30,即使在光从作为导光板16的端面的LED非相对端面16d漏出的情况下,也能够良好地限制该光进入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因此,还能够进一步良好地限制向液晶面板11的端部的栅极侧柔性基板28的连接部位的入射光。
[0110]另外,入射光限制部30在从显示面Ilc侧观看时具有比栅极侧柔性基板28涵盖更大范围的大小。这样,利用从显示面Ilc侧观看时具有比栅极侧柔性基板28涵盖更大范围的大小的入射光限制部30,能够良好地限制存在于比遮光部23A靠外侧的光进入插通于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的栅极侧柔性基板28,因此,也能够良好地限制向液晶面板11的端部的栅极侧柔性基板28的连接部位的入射光。
[0111]另外,遮光部23A从作为一对保持部的框架13和底座14中的配置于显示面Ilc侧的保持部即框架13朝向导光板16侧突出,其突出端面与导光板16抵接。这样,通过使从作为配置于显示面Ilc侧的保持部的框架13朝向导光板16侧突出的遮光部23A的突出端面与导光板16抵接,能够从显示面Ilc侧支撑导光板16。遮光部23A具有使栅极侧柔性基板28插通的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被设为相对于栅极侧柔性基板28沿着液晶面板11的端部的方向排列的位置关系,因此,在设定其形成范围时,能够利用栅极侧柔性基板28从液晶面板11的端部突出的尺寸。由此,能够充分地确保遮光部23A的机械强度,因此,不仅能够稳定地支撑导光板16,还能够将该显示装置保持为窄边框。
[0112]另外,光学构件15层叠配置有多个,多个光学构件15各自设置有入射光限制部30。这样,通过将分别设置于多个光学构件15的各入射光限制部30配置于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内,能够得到更高的入射光限制性能。
[0113]另外,入射光限制部30与光学构件15 —体形成。这样,与将入射光限制部30设为独立于光学构件15的部件的情况相比,光学构件15的制造变得容易,生产性优异。
[0114]另外,入射光限制部30形成为从光学构件15的端部向外侧突出的悬臂状。这样,在组装光学构件15时,能够以从内侧插入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9的方式组装入射光限制部30,因此,作业性优异。
[0115]<实施方式2>
[0116]根据图16或者图17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在该实施方式2中示出如下构成:利用连接部32将相邻的入射光限制部130相连。此外,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I同样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0117]如图16和图1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入射光限制部130与栅极侧柔性基板128和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129同样,沿着Y轴方向间断地排列配置有多个,但相邻的入射光限制部130彼此利用连接部32相连。由此,能够谋求入射光限制部130的强化,在进行组装作业时,即使入射光限制部130碰到其它构件等也不易产生损伤等。连接部32与入射光限制部130 —起一体形成于光学构件115。连接部32相对于遮光部123A在X轴方向配置于外侧,并且与入射光限制部130中的从光学构件115的突出前端侧部分相连。即,可以说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构件115为如下构成:其栅极侧柔性基板128侧的端部从表侧观看时扩展至与栅极侧柔性基板128和遮光部123A重叠的位置,在该重叠部分中的与遮光部123A的重叠部位形成有用于使遮光部123A通过的开口部33。入射光限制部130和连接部32的外端部均在X轴方向配置于比导光板116的LED非相对端面116d靠外侧,因此能够使从LED非相对端面116d漏出到第2空间S2的光难以进入比入射光限制部130和连接部32靠表侦牝能够发挥更高的入射光限制性能。
[0118]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栅极侧柔性基板128、入射光限制部130以及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129沿着液晶面板111的端部间断地排列配置有多个,设置有相对于遮光部123A配置于外侧并且将相邻的入射光限制部130彼此相连的连接部32。这样,通过利用连接部32将相邻的入射光限制部130彼此相连,各入射光限制部130不易受到损伤等,能够更可靠地发挥其入射光限制性能。
[0119]<实施方式3>
[0120]根据图18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在该实施方式3中,示出如下构成:变更了入射光限制部230的形成范围,并随之变更了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29的结构。此外,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I同样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
[0121]如图1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入射光限制部230在Y轴方向的形成范围设为与栅极侧柔性基板228相同的程度。与此对应,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29在Y轴方向的形成范围设为比栅极侧柔性基板228和入射光限制部230稍大的程度,在Z轴方向在整个区域内是恒定的。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229,未形成上述的实施方式I所记载的抵接部31 (参照图12)。
[0122]<实施方式4>
[0123]根据图19或者图20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在该实施方式4中,示出如下构成:仅在多个光学构件315中的一部分设置有入射光限制部330。此外,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I同样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
[0124]如图19和图2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入射光限制部330仅设置于3片层叠配置的光学构件315中的配置于最里侧的扩散片315a,未设置于其它透镜片315b和反射型偏振片315c。即使是这样的构成,也能够利用入射光限制部330良好地限制向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329的入射光。构成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329的第2插通槽部329b在Z轴方向的尺寸设为仅使设置于扩散片315a的I片入射光限制部330插通的程度的大小。构成第2插通槽部32%的槽边缘的抵接部331与导光板316之间夹着设置于扩散片315a的I片入射光限制部330。
[0125]<实施方式5>
[0126]根据图2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在该实施方式5中,示出如下构成:将入射光限制部430设为独立于光学构件415的部件。此外,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I同样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
[0127]如图2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入射光限制部430设为独立于光学构件415的部件,通过装配到光学构件415被一体化。入射光限制部430插通于栅极侧柔性基板429,并且呈外端部与导光板416的LED非相对端面416d相比配置于外侧的大小的片状,利用粘接材料等固定材料贴附于光学构件415中的配置于最里侧的扩散片415a的短边侧的端部。入射光限制部430贴附于扩散片415a的里侧的面,以在Z轴方向介于扩散片415a和导光板416之间的方式配置。并且,该入射光限制部430具有遮光性,因此,能够良好地吸收或反射从导光板416的LED非相对端面416d漏出的光,由此,能够高效地阻挡向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429的入射光。此外,入射光限制部430能设为向透光性片的表面涂敷或者印刷遮光材料而成的构成,或者也能使用包括遮光性材料的片材。
[0128]<实施方式6>
[0129]根据图2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在该实施方式6中,示出如下构成:使入射光限制部530具有遮光功能。此外,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I同样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
[0130]如图2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入射光限制部530中设置有面状遮光部34。面状遮光部34是通过向光学构件515中的配置于最里侧的扩散片515a具有的入射光限制部530的里侧的面即与导光板516相对的面涂敷或者印刷遮光材料而形成的。面状遮光部34形成于入射光限制部530的大致整个区域。利用该面状遮光部34能够良好地吸收或反射从导光板516的LED非相对端面516d漏出的光,由此,能够高效地阻挡向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529的入射光。
[0131]<实施方式7>
[0132]根据图2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在该实施方式7中示出如下构成:液晶面板611的短边侧的两端部连接有栅极侧柔性基板628。此外,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I同样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
[0133]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611的短边侧的两端部,如图23所示,分别连接有栅极侧柔性基板628。在遮光部623中的短边侧的两遮光部623A,分别形成有使栅极侧柔性基板628插通的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629。并且,在光学构件615的短边侧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配置于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629内的入射光限制部630。这样,栅极侧柔性基板628、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629以及入射光限制部630等以成为图23所示的左右对称的方式设置。
[0134]<其它实施方式>
[0135]本发明不限于根据上述记述和附图进行了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如下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0136](I)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不出了入射光限制部的外端部与导光板的LED非相对端面相比配置于外侧的构成,但入射光限制部的外端部设为与导光板的LED非相对端面呈齐平面状的配置的实施方式、入射光限制部的外端部与导光板的LED非相对端面相比配置于内侧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
[0137](2)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入射光限制部的外端部与栅极侧柔性基板的外端部相比配置于外侧的构成,但入射光限制部的外端部设为与栅极侧柔性基板的外端部呈齐平面状的配置的实施方式、入射光限制部的外端部与栅极侧柔性基板的外端部相比配置于内侧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
[0138](3)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入射光限制部的外端部与遮光部的外端部相比配置于外侧的构成,但入射光限制部的外端部设为与遮光部的外端部呈齐平面状的配置的实施方式、入射光限制部的外端部与遮光部的外端部相比配置于内侧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
[0139](4)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3中,示出了入射光限制部在沿着液晶面板的端部的方向的形成范围比栅极侧柔性基板的相应形成范围大或与其相同的构成,但入射光限制部在沿着液晶面板的端部的方向的形成范围比栅极侧柔性基板的相应形成范围小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
[0140](5)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除了实施方式3以外)中,示出了在将入射光限制部在沿着液晶面板的端部的方向的形成范围设为比栅极侧柔性基板的相应形成范围大的构成的基础上,将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设为2级的形成宽度,但也可以将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的形成宽度设为在整个区域内恒定。
[0141](6)在上述的实施方式4中,示出了仅在光学构件中的扩散片中设置有入射光限制部,但也可以仅在透镜片或者反射型偏振片中设置入射光限制部。另外,设置入射光限制部的光学构件的片数也可以设定为比光学构件的总数少且为多个。
[0142](7)在上述的实施方式5中,示出了仅在光学构件中的扩散片具有的入射光限制部中设置有面状遮光部,但也可以仅在透镜片具有的入射光限制部或者反射型偏振片具有的入射光限制部中设置面状遮光部。另外,设置面状遮光部的光学构件的片数也可以设定为比光学构件的总数少且为多个。
[0143](8)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设置有配置于使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的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内的入射光限制部的情况,但设置有配置于使源极侧柔性基板插通的源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内的入射光限制部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
[0144](9)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源极侧柔性基板仅与液晶面板的一长边侧端部连接的构成,但本发明也能应用于源极侧柔性基板与液晶面板的两长边侧端部均连接的实施方式。
[0145](10)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作为面板连接构件的栅极侧柔性基板具有可挠性的构成的情况,但是使用了不具有可挠性的硬质的构成的面板连接构件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
[0146](11)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作为与液晶面板的端部连接的面板连接构件,示出了使用了具有用于驱动液晶的驱动器的栅极侧柔性基板的情况,但使用了具有驱动器以外的部件的面板连接构件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
[0147](12)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 LED单元(LED基板)以与导光板的两长边侧的端部分别相对的方式配置有一对的情况,但例如LED单元以与导光板的两短边侧的端部分别相对的方式配置有一对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
[0148](13)除了上述的(12)以外,LED单元(LED基板)以与导光板的两长边和两短边的各端部分别相对的方式各配置有一对而总共配置有4个的实施方式、相反地LED单元以仅与导光板的一长边或者一短边的端部相对的方式配置有I个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另外,LED单元以与导光板的任意3边的各端部分别相对的方式配置有3个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
[0149](14)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 LED单元(LED基板)相对于导光板的I边配置有2个,但LED单元也可以相对于导光板的I边配置有I个或者3个以上。
[0150](15)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电源基板具有向LED提供电力的功能的构成,但使向LED提供电力的LED驱动基板从电源基板独立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
[0151](16)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主基板中设置有调谐部的实施方式,但使具有调谐部的调谐基板从主基板独立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
[0152](17)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例出将液晶面板具有的彩色滤光片的着色部设为R、G、B这3种颜色的情况,但也能将着色部设为4色以上。
[0153](18)在上述的 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用LED作为光源,但也可以使用有机EL等其它光源。
[0154](19)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使用TFT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开关元件,但本发明也能应用于使用TFT以外的开关元件(例如薄膜二极管(TFD))的液晶显示装置,除了能应用于进行彩色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外,还能应用于进行黑白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
[0155](20)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例出使用了液晶面板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但本发明也能应用于使用了其它种类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0156](21)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例出具备调谐部的电视接收装置,但本发明也能应用于不具备调谐部的显示装置。
[0157]附图标记说明
[0158]10…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1、111、611"液晶面板(显示面板),11c...显示面,13…框架(保持部),14…底座(保持部),15、115、315、415、515、616…光学构件,16、116、316、416、516…导光板,16b…光入射面(端面),16d、116d、416d、516d…LED非相对端面(端面),17…LED (光源),23、623…遮光部,23A、123A、623A…遮光部,28、128、228、628...栅极侧柔性基板(面板连接构件),29、129、229、329、429、529、62士..栅极侧柔性基板插通槽部(插通槽部),29a…第I插通槽部,29b、329b...第2插通槽部,30、130、230、330、430、530、630…入射光限制部,31、331…抵接部(第2插通槽部的槽边缘),32…连接部,HM…保持构件,TV...电视接收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显不装直,具备: 光源; 显示面板,其利用上述光源的光进行显示; 面板连接构件,其与上述显示面板的端部连接,以从上述端部向外侧突出的方式配置; 导光板,其以相对于上述显示面板重叠于与该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侧相反的一侧的方式配置,并且端面与上述光源配置为相对状; 光学构件,其配置于上述显示面板和上述导光板之间; 保持构件,其具有一对保持部,该一对保持部收纳上述光源和上述面板连接构件,并且以从上述显示面侧及上 述显示面侧的相反侧夹着的方式保持上述显示面板、上述光学构件以及上述导光板; 遮光部,其以横跨一对上述保持部中的配置于上述显示面侧的上述保持部和上述导光板的方式配置,至少阻挡存在于比上述遮光部靠外侧的光直接进入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端部,具有使上述面板连接构件插通的插通槽部;以及 入射光限制部,其设置于上述光学构件并且配置于上述插通槽部内,从而限制存在于比上述遮光部靠外侧的光通过上述插通槽部直接进入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 上述入射光限制部以与上述面板连接构件相比在沿着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端部的方向的形成范围较大的方式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 上述插通槽部包括:第I插通槽部,其使上述面板连接构件插通;以及第2插通槽部,其与上述第I插通槽部相比形成范围较大,使上述入射光限制部插通, 上述第2插通槽部的槽边缘与上述入射光限制部的朝向上述面板连接构件侧的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上述入射光限制部夹在上述第2插通槽部的槽边缘和上述导光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上述入射光限制部的外端部与上述面板连接构件的突出前端部相比配置于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上述入射光限制部的外端部与上述遮光部的外端部相比配置于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上述入射光限制部的外端部与上述导光板的端面相比配置于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上述入射光限制部在从上述显示面侧观看时具有比上述面板连接构件范围大的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上述遮光部从一对上述保持部中的配置于上述显示面侧的上述保持部朝向上述导光板侧突出,其突出端面与上述导光板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上述光学构件层叠配置有多个,多个上述光学构件各自设置有上述入射光限制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上述入射光限制部与上述光学构件一体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上述入射光限制部形成为从上述光学构件的端部向外侧突出的悬臂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上述面板连接构件、上述入射光限制部以及上述插通槽部沿着上述显示面板的端部间断地排列配置有多个, 设置有连接部,该连接部相对于上述遮光部配置于外侧,并且将相邻的上述入射光限制部彼此相连。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上述显不面板为在一对基板间封入液晶而成的液晶面板。
15.一种电视接收装置, 具备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103988120SQ201280061263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6日
【发明者】增田裕亮, 友政雅俊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