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镜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52736阅读:2037来源:国知局
智能镜面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镜面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家居系统已逐渐普及开来,各种智能电视、智能冰箱等日常用品都已经渗入大众生活中,而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镜子一直还是只能起到传统的反射观察的作用。镜子作为日常家居不可缺少的物品之一,其具有较大的平板面积,非常适合附加上智能显示和智能触控设备,使其更好地为人类的日常生活服务。

现有的镜面的智能化技术通常采用单向透光镜,通过感应器控制显示画面和反光镜功能,其显示方式单一,缺少人机交互,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显示方式多样的智能镜面系统。

一种智能镜面系统,包括:

镜面单元,具有镜面;以及

触控显示件,包括相互配合的显示模块及触控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包括自发光单元以及依次叠设的第一偏光单元、液晶单元及第二偏光单元,所述第二偏光单元设于所述镜面上,所述自发光单元设于所述第一偏光单元与所述液晶单元之间或者设于所述第一偏光单元远离所述液晶单元的表面上;所述第一偏光单元与所述第二偏光单元配合用以控制所述液晶单元呈现全黑态、部分黑态或透明态。

上述智能镜面系统具有触控和显示功能,使用户的生活更加智能化。上述智能镜面系统结合镜面单元、液晶单元和自发光单元,实现了多种显示方式,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可方便用户在日常使用镜子的同时进行信息阅读等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模块位于所述显示模块远离所述镜面单元 的表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模块嵌入所述显示模块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模块嵌入所述液晶单元内;

或者,所述触控模块位于所述液晶单元远离所述第二偏光单元的表面所在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晶单元为扭曲向列或平面转换模式的液晶显示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发光单元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聚合物发光二极管或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镜面系统还包括用于为所述镜面单元提供照明的光源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镜面系统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显示模块及所述触控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上设有多个按键,所述多个按键分别用于触发不同状态,所述状态包括所述液晶单元与自发光单元的状态组合,其中所述液晶单元的状态包括全黑态、部分黑态和透明态,所述自发光单元包括关闭和打开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镜面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摄像头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镜面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语音模块。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智能镜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方式的智能镜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又一实施方式的智能镜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又一实施方式的智能镜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又一实施方式的智能镜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智能镜面系统的模块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智能镜面系统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及图6所示,一实施方式的智能镜面系统10,包括镜面单元100、触控显示件200、光源模块300、处理器400、摄像头模块500及语音模块600。

镜面单元100具有镜面110。在本实施方式中,镜面单元100为单面镜,即只有一面为镜面。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镜面单元100也可以为双面镜。

触控显示件200设于镜面110上。触控显示件200包括相互配合的显示模块210及触控模块220。显示模块210设于镜面110上,触控模块220可以设于显示模块210远离镜面110的表面上,也可以嵌入在显示模块210内。

显示模块210包括第一偏光单元212、液晶单元214、第二偏光单元216及自发光单元218。第一偏光单元212、液晶单元214及第二偏光单元216依次叠设,第二偏光单元216设于镜面110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自发光单元218设于第一偏光单元212远离液晶单元214的表面上。自发光单元218可以处于打开状态,以提供光线,也可以处于关闭状态,不提供光线。如图2所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自发光单元218也可以设于第一偏光单元212与液晶单元214之间。

其中,第一偏光单元212与第二偏光单元216配合用以控制液晶单元214呈现全黑态、透明态或部分黑态(透明区域与非透明区域同时存在)。具体的,通过控制第一偏光单元212与第二偏光单元216的全部偏振光不发生振动方向的偏转,液晶单元214呈现全黑态;通过控制第一偏光单元212与第二偏光单元216的全部偏振光发生振动方向的偏转,液晶单元214呈现透明态;通过控制第一偏光单元212与第二偏光单元216的部分偏振光发生振动方向的偏转,液晶单元214呈现部分黑态。偏振光可以为线偏振光,也可以为椭圆偏振光。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控模块220位于显示模块210远离镜面单元100的表面上。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触控模块220可以位于液晶单元214远离第二偏光单 元216的表面所在的一侧。如图3所示,触控模块220位于液晶单元214与自发光单元218之间。如图4所示,触控模块220位于第一偏光单元212与自发光单元218之间。如图5所示,触控模块220也可以位于第一偏光单元212与液晶单元214之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触控模块220也可以嵌入自发光单元218内。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液晶单元214为扭曲向列(Twisted Nematic,TN)模式的液晶显示单元。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液晶单元214(In-Plane Switching,IPS)也可以为平面转换模式的液晶显示单元。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自发光单元218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自发光单元218也可以包括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olymer Light-Emitting Oiode,PLED)或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s Light Emitting Diode,QLED)。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自发光单元218还包括彩色滤光片。

上述智能镜面系统10至少存在如下六种状态:

(1)当液晶单元214呈现全黑态,自发光单元218关闭时,上述智能镜面系统10为闭合状态,显示为全黑。此时,由于液晶单元214的遮挡,光线不能到达镜面110上。

(2)当液晶单元214呈现透明态,自发光单元218关闭时,上述智能镜面系统10为镜面状态,可对光线进行镜面反射。此时,光线能到达镜面110上,上述智能镜面系统10与普通镜子的功能相同。

(3)当液晶单元214呈现部分黑态,自发光单元218关闭时,上述智能镜面系统10可在镜面110上显示黑色图案。此时,液晶单元214上同时存在透明区域与非透明区域,镜面110与透明区域对应的部分和普通镜子的功能相同,镜面110与非透明区域对应的部分上可以显示文字,从而方便用户在正常使用镜子的同时进行信息阅读,例如,阅读新闻。

(4)当液晶单元214呈现全黑态,自发光单元218打开时,上述智能镜面系统10为黑底彩色显示状态。此时,由于液晶单元214的遮挡,光线不能到达镜面110上,上述智能镜面系统10与具有触控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的功能相同, 例如,手机、平板等等。

(5)当液晶单元214呈现透明态,自发光单元218打开时,上述智能镜面系统10为镜面110彩色显示状态。此时,在方便用户在正常使用镜子的同时进行信息阅读,例如,彩色图片。

(6)当液晶单元214呈现部分黑态,自发光单元218打开时,上述智能镜面系统10为黑色加彩色显示状态。此时,在方便用户在正常使用镜子的同时进行信息阅读,例如,彩色图片与文字。

上述智能镜面系统10具有触控和显示功能,使用户的生活更加智能化。上述智能镜面系统10结合镜面单元100、液晶单元214和自发光单元218,实现了多种显示方式,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可方便用户在日常使用镜子的同时进行信息阅读等操作。

光源模块300用于为镜面单元100提供照明,从而能有效增强照明和显示的清晰度和亮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模块300设于镜面单元100的侧面。其中,当上述智能镜面系统10处于(1)与(4)这两种状态时,光源模块300可以处于关闭状态(不提供光线)。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镜面单元100及触控显示件200均呈方形,光源模块300包括四条条状光源,四条条状光源分别设于镜面单元100的四个侧面处。其中,每一条状光源包括多颗间隔排布的LED。

如图6所示,处理器400分别与显示模块210及触控模块220连接,处理器400上设有多个按键,多个按键分别用于触发不同状态。状态包括液晶单元214与自发光单元218的状态组合。其中,按键可以为机械按键,也可以为虚拟按键。

摄像头模块500与处理器400连接。也即上述智能镜面系统10配置有摄像头模块500,从而用户在使用镜子梳妆时,可以把自己不同的状态通过拍照的方式储存下来,然后对比选出一种理想的状态。此外,还可以在处理器400上设置对比软件,由对比软件为用户挑选出理想的状态。此时,上述智能镜面系统10可以相当于用户的外形管家,可为用户在使用镜子梳妆时提供智能化的建议。

语音模块600与处理器400连接。从而可以通过语音的方式来操作上述智 能镜面系统10,非常便于用户使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