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装置、集尘部件和投影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87390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光源装置、集尘部件和投影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源装置和投影仪。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这样的投影仪:对从光源装置射出的光进行调制,形成与图像信息对应的图像,并将该图像放大投影到银幕等被投影面上进行显示。在这样的投影仪中,多使用具有超高压水银灯等光源灯以及在内部收纳该光源灯的外壳的光源装置。

在此,光源灯由于随时间老化等而存在破裂的可能性。该情况下,需要更换光源装置,但是,还需要使光源灯的碎片不会飞散至外部。因此,已知有下述这样的光源装置,该光源装置在用于将冷却空气导入上述外壳内的导入口以及用于将冷却空气排出至外壳外的排出口分别设置有网状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1774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此,光源灯的较大的碎片由于上述网状体而被抑制了飞散至外壳外的情况。但是,较小的碎片(粉尘)有时会由于光源灯破裂时的爆裂压力而通过该网状体。可以考虑缩小上述网状体的网眼,以抑制这样的碎片在更换光源装置时等飞散至投影仪外的情况。

但是,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缩小网状体的网眼的话,则空气通过该网状体时的阻力就会增大,因此,对光源灯进行冷却后的空气的排出效率降低,进而,光源灯的冷却效率降低。

尤其是,近年的投影仪中多采用发光亮度高的光源灯,与此相伴,点亮时的光源灯的温度也变得比以前高。根据该情况,由于冷却效率降低而引起的问题显著。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中的至少一部分,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光源装置、集尘部件和投影仪,能够在抑制光源灯的冷却效率降低的同时,抑制破裂时的光源灯的碎片的飞散。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投影仪的特征在于具有:光源装置,其具有光源灯和在内部收纳所述光源灯的外壳;管道,其供从所述外壳排出的空气流通;以及风扇,其将在所述管道内流通的空气排出至所述管道外,所述外壳具有将该外壳内的空气排出的排气口,所述管道具有:导入口,其与所述排气口对置,将从该排气口排出的空气导入到该管道内;分支部,其使从所述导入口被导入的空气分流;第1管道部,其与连结所述排气口的端缘的开口面垂直,并且沿着从所述排气口朝向所述导入口的方向即第1方向从所述分支部伸出,能够供经由所述分支部从所述导入口被导入的空气流通;以及第2管道部,其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从所述分支部伸出,能够供经由所述分支部从所述导入口被导入的空气流通,所述风扇配置在抽吸在所述第2管道部中流通的空气的位置上,所述第1管道部具有:多个侧壁部,所述多个侧壁部形成该第1管道部;开口部,其形成于所述多个侧壁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侧壁部,将在该第1管道部中流通的空气排出至该第1管道部外;以及网状体,其覆盖所述开口部。

在此,在光源灯未破裂的状态下,从外壳的排气口排出的空气从与该排气口对置的导入口被导入到管道内。通过利用上述风扇抽吸该空气而使得该空气从分支部在第2管道部中流通,并利用该风扇将该空气排出至管道外。这样,从外壳排出的空气被风扇抽吸而在管道内流通,并被排出至管道外。

另一方面,在光源灯破裂的情况下,含有光源灯的碎片(粉尘)的空气从排气口被排出,并经由上述导入口被导入到管道内。该空气的来自排气口的排气压力由于在光源灯破裂时所产生的爆裂压力而升高,因此,该空气向与排气口的开口面垂直的第1方向直线前进而经由分支部流入到第1管道部。在构成该第1管道部的多个侧壁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侧壁部形成有开口部,因此,流入到该第1管道部的空气经由该开口部而被排出至第1管道部外。在该空气通过覆盖开口部的网状体时,利用该网状体将上述碎片捕获并留在第1管道部内,从而抑制该碎片的飞散。

因此,无需缩小设置于光源装置的上述那样的网状体的网眼,就能够抑制光源灯的细小的碎片飞散,因此,能够在不降低光源装置的冷却效率的情况下抑制光源灯的碎片的飞散。

并且,光源装置一般构成为可更换。但是,如果在光源装置中设置不仅抑制光源灯的较大的碎片的飞散还抑制细小的碎片的飞散的结构,则不仅光源装置的价格容易升高,而且,如上所述,还有可能会导致光源灯的冷却效率降低。而且,如果在光源装置中设置这样的结构,则该光源装置会复杂化和大型化。

对此,通过使管道具有抑制上述碎片的飞散的结构,可以不在光源装置中设置捕获该碎片的结构。因此,能够在不降低冷却效率的情况下价格低廉地构成光源装置,除此之外,还能够抑制该光源装置的复杂化和大型化。

在上述第1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开口部是将在所述第1管道部中流通的空气排出至所述管道外的管道侧排气口。

根据上述第1方式,在第1管道部中流通后的空气经由开口部被排出至管道外。由此,能够抑制留在该第1管道部内的光源灯的碎片被风扇抽吸而飞散至第1管道部外的情况。此外,即使在非常细小的碎片与上述空气一同通过开口部的情况下,该碎片也会被排出至管道外,因此,能够抑制该碎片被上述风扇抽吸而被排出至投影仪外的情况。此外,由于该碎片难以位于光源装置附近,因此,能够抑制在更换光源装置时该碎片飞散的情况。

在上述第1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网状体配置在与所述第1方向大致垂直的位置上。

根据上述第1方式,能够构成为使在光源灯破裂时运送上述碎片且将上述碎片沿着上述第1方向从排气口排出的空气可靠地通过上述网状体,因此,能够利用网状体容易地捕获该碎片。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该光源灯的碎片被排出至投影仪外的情况。

在上述第1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开口部呈缝隙状形成在所述多个侧壁部中的与所述第1方向大致垂直的侧壁部的一端侧,所述网状体相对于所述开口部位于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一侧。

根据上述第1方式,上述开口部形成为缝隙状,因此,即使在光源灯的光从外壳的排气口漏出的情况下,与在侧壁部的整面形成有该开口部的情况相比,也能够抑制该光漏出至管道外。

此外,网状体相对于开口部位于与上述第1方向相反的一侧、即通过该开口部的空气的流动的上游侧。由此,与该网状体位于下游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将所捕获的碎片留在管道内。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该碎片被排出至管道外的情况。

在上述第1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管道部在向所述第1方向伸出之后,沿着所述第2方向伸出,所述开口部形成于所述多个侧壁部中的位于所述第2方向侧的侧壁部,使所述第1管道部与所述第2管道部连通。

在此,在光源灯未破裂的情况下,从光源装置的排气口排出的空气在第2管道部内流通,并被上述风扇抽吸。另一方面,在光源灯破裂的情况下,由于爆裂压力而从光源装置被排出的空气在第1管道部中流通,并在由网状体将上述碎片捕获之后,通过开口部流入到与第1管道部连通的第2管道部。

由此,在光源灯破裂的情况以及未破裂的情况中的各个情况下,能够构成为使从上述导入口被导入到管道内的空气在第2管道部中流通。由此,在光源灯破裂的情况以及未破裂的情况中的任何一种情况下,都能够利用风扇将从导入口被导入到管道内的空气排出至管道外。即,能够使被导入的空气的排出流路一致。因此,与在第1管道部中流通的空气(例如,在光源灯破裂时由于爆裂压力而被排出的空气)和在第2管道部中流通的空气(例如,对光源灯进行冷却后的空气)从彼此不同的开口部被排出至管道外的结构相比,能够简化管道的结构。

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光源装置具有:光源灯;和光源用壳体,其收纳有所述光源灯,所述光源用壳体具有:主体部,其具有收纳所述光源灯的收纳空间;和导风部,其将所述收纳空间内的空气引导至外部,所述主体部具有供所述收纳空间内的空气流出的流出口,所述导风部具有:分支部,其使从所述流出口被导入的空气分流;第1管道部,其沿着与连结所述流出口的端缘的开口面垂直的第1方向从所述分支部伸出,能够供被导入到所述导风部的空气经由所述分支部而流通;以及第2管道部,其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从所述分支部伸出,被导入到所述导风部的空气经由所述分支部流通,所述第1管道部具有:多个侧壁部,所述多个侧壁部形成所述第1管道部;第1开口部,其形成于所述多个侧壁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侧壁部,使在所述第1管道部内流通的空气流通至所述第1管道部的外部;以及网状体,其覆盖所述第1开口部,所述第2管道部具有使在内部流通的空气流通至所述第2管道部的外部的第2开口部。

根据上述第2方式,从主体部的流出口被排出的空气、即收纳光源灯的收纳空间内的空气从导入口被导入到导风部内。

在此,在光源灯破裂时以外的状态(光源灯未破裂的状态以及光源灯破裂之后的的状态)下,来自流出口的排气压力相对不高。因此,通过利用风扇来抽吸在第2管道部中流通后的空气,能够将对光源灯进行冷却后的空气排出至导风部的外部,进而排出至光源用壳体的外部。

另一方面,在光源灯破裂时,含有光源灯的碎片等粉尘的空气从流出口流入到导风部内。此时,由于光源灯的破裂而产生的爆裂压力而导致来自流出口的排气压力相对增高,因此,被导入到导风部内的空气向与流出口的开口面垂直的第1方向流通并从分支部流入到第1管道部。在构成该第1管道部的多个侧壁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侧壁部形成有第1开口部,因此,流入到第1管道部的空气经由该第1开口部而被排出至第1管道部的外部。在该空气通过第1开口部时,利用覆盖该第1开口部的网状体将上述粉尘捕获。由此,该粉尘被留在第1管道部内,因此,能够抑制粉尘(光源灯的碎片)的飞散。

因此,即使在流出口设有其它网状体的情况下,也无需缩小该其它网状体的网眼,就能够抑制光源灯的细小的碎片飞散至光源装置的外部,因此,能够在不降低光源灯的冷却效率的情况下抑制上述碎片的飞散。

在上述第2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开口部形成于形成所述第1管道部的多个侧壁部中的与所述第1方向大致垂直的侧壁部,将在所述第1管道部中流通的空气沿着所述第1方向排出至所述光源用壳体的外部。

并且,与第1方向大致垂直的状态包含与第1方向垂直的状态以及从该与第1方向垂直的状态稍稍倾斜的状态。

在此,上述收纳空间内的空气、即含有上述粉尘的空气由于在光源灯破裂时产生的爆裂压力而容易经由流出口、导入口和分支部流入到向第1方向伸出的第1管道部内。该第1管道部所具有的第1开口部形成于上述侧壁部,并将在该第1管道部中流通的空气沿着第1方向排出至光源用壳体的外部。由此,能够将在第1管道部中流通的空气迅速地从第1开口部排出,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在该第1管道部中流通的空气吹到侧壁部而逆流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含有粉尘的空气向第2管道部侧流通,能够抑制该粉尘被排出至光源用壳体的外部。

在上述第2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开口部形成为缝隙状,所述网状体相对于所述第1开口部位于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一侧。

在此,在主体部内的光源灯的光经由上述流出口漏出到该主体部的外部的情况下,如果上述第1开口部形成于与第1方向垂直的上述侧壁部的大致整面的话,则该光有可能会向第1方向行进,经由第1开口部漏出到导风部的外部,进而漏出到光源用壳体的外部。

对此,根据上述第2方式,通过将第1开口部形成为缝隙状,能够缩小该第1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因此,即使在上述光经由上述流出口而漏出到主体部的外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该光漏出到导风部的外部,进而漏出到光源用壳体的外部。

此外,网状体相对于第1开口部位于与上述第1方向相反的一侧、即通过该第1开口部的空气的流通方向的上游侧。由此,与该网状体位于下游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将所捕获的粉尘留在第1管道部内。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含有光源灯的碎片的粉尘被排出至光源用壳体的外部的情况。

在上述第2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网状体配置在与所述第1方向大致垂直的位置上。

根据上述第2方式,能够构成为使在光源灯破裂时包含上述粉尘并沿着上述第1方向从流出口排出的空气可靠地通过上述网状体,因此,能够容易利用该网状体捕获上述粉尘。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该光源灯的碎片被排出至第1管道部的外部、进而被排出至光源用壳体的外部的情况。

在上述第2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管道部在向所述第1方向伸出之后,沿着所述第2方向伸出,所述第1开口部形成于形成所述第1管道部的多个侧壁部中的位于所述第2方向侧的侧壁部,所述网状体配置在与所述第2方向大致垂直的位置上。

根据上述第2方式,由于光源灯的破裂产生的爆裂压力而从流出口向第1方向排出的空气在第1管道部内沿该第1方向流通,然后,再向与该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流通。然后,通过形成于在该第1管道部中位于第2方向侧的侧壁部的上述第1开口部和上述网状体而在第1管道部中流通后的空气被排出至该第1管道部的外部。

由此,通过使在第1管道部中流通的空气的流路的终端侧的第1管道部的形状成为死胡同状,由此能够容易将由上述网状体捕获的粉尘留在该第1管道部内。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含有光源灯的碎片的粉尘被排出至光源用壳体的外部的情况。

在上述第2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光源装置具有汇集部,所述汇集部将在所述第1管道部中流通并通过所述网状体后的空气与在所述第2管道部中流通后的空气汇集,所述汇集部具有将流入后的空气排出至所述光源用壳体的外部的排气口。

根据上述第2方式,能够将在第1管道部中流通后的空气和在第2管道部中流通后的空气汇集,并从排气口排出。因此,与将在第1管道部中流通后的空气和在第2管道部中流通后的空气从导风部中的不同的部位排出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用于导入从该导风部被排出的空气的管道等的结构。

另外,在排气口设有其它网状体的情况下,即使在光源装置被移动时等,由上述网状体捕获的粉尘向第2管道部侧移动了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上述其它网状体来抑制该粉尘从排气口飞散至导风部,进而飞散至光源用壳体的外部。

在上述第2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导风部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部拆装。

根据上述第2方式,导风部能够相对于主体部拆装,因此,能够将内部留有含有光源灯的碎片的粉尘的导风部从主体部卸下。因此,通过与光源灯的更换一同对导风部进行更换,能够制造光源装置。因此,能够提高光源装置的再使用性和循环性。

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投影仪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第2方式的光源装置;光调制装置,其对从所述光源装置射出的光进行调制;投影光学装置,其对由所述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光进行投影;以及外装壳体,其构成外装,所述光源装置以能够拆装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外装壳体内。

根据上述第3方式,能够起到与上述第1方式的光源装置相同的效果。此外,上述光源装置以能够拆装的方式配置在外装壳体内的位置,因此,在光源灯破裂时,能够在不使该光源灯的碎片飞散的情况下,将光源装置更换为新的光源装置。

在上述第3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投影仪具有分别配置在所述外装壳体内的管道和风扇,所述外装壳体具有将内部的空气排出的壳体侧排气口,所述管道连接所述导风部与所述壳体侧排气口,所述风扇配置在所述管道内,将在所述导风部中流通后的空气从所述壳体侧排气口排出至所述外装壳体的外部。

根据上述第3方式,通过连接导风部与壳体侧排气口的管道内的风扇的驱动,能够抽吸上述收纳空间内的空气(例如,对光源灯进行冷却后的空气),能够将该空气经由壳体侧排气口排出至外装壳体的外部。因此,能够提高光源灯的冷却效率。

本发明的第4方式的集尘部件的特征在于,所述集尘部件被组装于具有光源装置的投影仪中来使用,所述光源装置具有光源灯和收纳所述光源灯的光源用壳体,所述集尘部件在从所述光源用壳体流入的空气中收集粉尘,所述集尘部件具有:导入口,其将从所述光源用壳体的流出口流出的空气导入;分支部,其使从所述导入口被导入的空气分流;第1管道部,其沿着与连结所述流出口的端缘的开口面垂直的第1方向从所述分支部伸出,能够供经由所述分支部从所述导入口被导入的空气流通;以及第2管道部,其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从所述分支部伸出,能够供经由所述分支部从所述导入口被导入的空气流通,所述第1管道部具有:多个侧壁部,所述多个侧壁部形成所述第1管道部;第1开口部,其形成于所述多个侧壁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侧壁部,使在所述第1管道部内流通的空气流通至所述第1管道部外;以及网状体,其覆盖所述第1开口部,所述第2管道部具有第2开口部,所述第2开口部使在所述第2管道部内流通的空气流通至所述第2管道部外。

根据上述第4方式,从光源用壳体的流出口流出的空气从导入口被导入到集尘部件内。

在此,在光源灯破裂时以外的状态(光源灯未破裂的状态以及光源灯破裂之后的的状态)下,来自流出口的排气压力相对不高。因此,通过利用风扇等来抽吸在第2管道部中流通后的空气,能够将例如对光源灯进行冷却后的空气排出至集尘部件的外部。

另一方面,在光源灯破裂时,含有光源灯的碎片等粉尘的空气从流出口流入到集尘部件内。此时,由于光源灯的破裂产生的爆裂压力导致来自流出口的排气压力较高,因此,被导入到集尘部件内的空气向与流出口的开口面垂直的第1方向流通并从分支部流入到第1管道部内。在构成该第1管道部的多个侧壁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侧壁部形成有第1开口部,因此,流入到第1管道部的空气经由该第1开口部而被排出至第1管道部的外部。在该空气通过第1开口部时,利用覆盖该第1开口部的网状体将上述粉尘捕获。由此,该粉尘被留在第1管道部内,因此,能够抑制粉尘(光源灯的碎片)向集尘部件外的飞散。

因此,即使在流出口设有其它网状体的情况下,也无需缩小该其它网状体的网眼,就能够抑制光源灯的细小的碎片飞散至集尘部件的外部,因此,能够在不降低光源灯的冷却效率的情况下抑制上述碎片的飞散。

在上述第4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开口部形成于形成所述第1管道部的多个侧壁部中的与所述第1方向大致垂直的侧壁部,将在所述第1管道部中流通的空气沿着所述第1方向排出至该集尘部件的外部。

并且,与第1方向大致垂直的状态包含与第1方向垂直的状态以及从该与第1方向垂直的状态稍稍倾斜的状态。

在此,光源用壳体内的空气、即含有上述粉尘的空气由于在光源灯破裂时产生的爆裂压力而容易经由光源用壳体的流出口、集尘部件的导入口和分支部流入到向第1方向伸出的第1管道部内。该第1管道部所具有的上述第1开口部形成于与该第1方向大致垂直的侧壁部,使在该第1管道部中流通的空气沿着第1方向排出至集尘部件的外部。由此,能够将在第1管道部中流通的空气迅速地从第1开口部排出,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在该第1管道部中流通的空气吹到侧壁部而逆流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含有粉尘的空气向第2管道部侧流通,能够抑制该粉尘被排出至集尘部件的外部。

在上述第4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开口部形成为缝隙状,所述网状体相对于所述第1开口部位于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一侧。

在此,在光源灯的光从上述流出口漏出到外部的情况下,如果上述第1开口部形成于与第1方向垂直的上述侧壁部的大致整面的话,则漏出的光有可能会向第1方向行进,经由第1开口部漏出到集尘部件的外部。

对此,根据上述第4方式,通过将第1开口部形成为缝隙状,能够缩小该第1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因此,即使在上述光经由上述流出口漏出到光源用壳体的外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该光漏出到集尘部件的外部。

此外,网状体相对于第1开口部位于与上述第1方向相反的一侧、即通过该第1开口部的空气的流通方向的上游侧。由此,与该网状体位于下游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将所捕获的粉尘留在第1管道部内。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含有光源灯的碎片的粉尘被排出至集尘部件的外部的情况。

在上述第4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网状体配置在与所述第1方向大致垂直的位置上。

根据上述第4方式,能够构成为使在光源灯破裂时包含上述粉尘并沿着上述第1方向从流出口排出的空气可靠地通过上述网状体,因此,能够容易利用该网状体捕获上述粉尘。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该光源灯的碎片被排出至第1管道部的外部、进而被排出至集尘部件的外部的情况。

在上述第4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管道部在向所述第1方向伸出之后,沿着所述第2方向伸出,所述第1开口部形成于形成所述第1管道部的多个侧壁部中的位于所述第2方向侧的侧壁部,所述网状体配置在与所述第2方向大致垂直的位置上。

根据上述第4方式,由于光源灯的破裂产生的爆裂压力而从流出口向第1方向排出的空气在第1管道部内沿该第1方向流通,然后,再向与该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流通。然后,通过形成于在该第1管道部中位于第2方向侧的侧壁部的上述第1开口部和上述网状体而在第1管道部中流通后的空气被排出至该第1管道部的外部。

由此,通过使在第1管道部中流通的空气的流路的终端侧的第1管道部的形状成为死胡同状,由此能够容易将由上述网状体捕获的粉尘留在该第1管道部内。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含有光源灯的碎片的粉尘被排出至集尘部件的外部。

在上述第4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集尘部件具有汇集部,所述汇集部将在所述第1管道部中流通并通过所述网状体后的空气与在所述第2管道部中流通后的空气汇集,所述汇集部具有将流入后的空气排出至该集尘部件的外部的排气口。

根据上述第4方式,能够将在第1管道部中流通后的空气和在第2管道部中流通后的空气汇集,并从排气口排出。因此,与将在第1管道部中流通后的空气和在第2管道部中流通后的空气从集尘部件中的不同的部位排出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用于导入从该集尘部件被排出的空气的管道等的结构。

另外,在排气口设有其它网状体的情况下,即使在集尘部件被移动时等,由上述网状体捕获的粉尘向第2管道部侧移动了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上述其它网状体来抑制该粉尘从排气口飞散至集尘部件的外部。

本发明的第5方式的投影仪具有:外装壳体,其构成外装;光源装置;光调制装置,其对从所述光源装置射出的光进行调制;投影光学装置,其对由所述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光进行投影;以及上述第4方式的集尘部件,所述光源装置具有:光源灯;和光源用壳体,其收纳所述光源灯,并具有供对所述光源灯进行冷却后的空气流出的流出口,所述集尘部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将从所述流出口排出的空气经由所述导入口导入到内部的所述外装壳体内的位置。

根据上述第5方式,能够起到与上述第1方式的集尘部件相同的效果。此外,上述集尘部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在外装壳体内的位置上,因此,在光源灯破裂时,能够将集尘部件与光源装置一同更换,由此,能够将外装壳体内保持得清洁。

在上述第5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投影仪具有分别配置在所述外装壳体内的管道和风扇,所述外装壳体具有将内部的空气排出的壳体侧排气口,所述管道连接所述集尘部件与所述壳体侧排气口,所述风扇配置在所述管道内,将在所述集尘部件中流通后的空气从所述壳体侧排气口排出至所述外装壳体的外部。

根据上述第5方式,通过连接集尘部件与壳体侧排气口的管道内的风扇的驱动,能够抽吸上述光源用壳体内的空气(例如,对光源灯进行冷却后的空气),能够将该空气经由壳体侧排气口排出至外装壳体的外部。因此,能够提高光源灯的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装置主体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从光射出侧观察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光源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光源装置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电源装置和管道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7是示出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管道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管道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光源装置排出的空气的流路的图。

图10是示出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管道的变形的图。

图11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投影仪所具有的光源装置、电源装置和管道的图。

图12是示出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的管道的变形的图。

图13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14是示出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电源装置和管道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5是示出从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的光源装置流出的空气的流路的图。

图16是示出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的管道的变形的图。

图17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中的光源装置、电源装置和管道的剖视图。

图18是示出从上述第4实施方式中的光源装置流出的空气的流路的图。

图19是示出上述第4实施方式中的管道的变形的图。

图20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中的光源装置、电源装置和管道的剖视图。

图21是示出上述第5实施方式中的管道的变形的图。

图22是示出第6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23是示出上述第6实施方式中的光源装置、电源装置、集尘部件和管道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24是示出从上述第6实施方式中的光源装置流出的空气的流路的图。

图25是示出上述第6实施方式中的管道的变形的图。

图26是示出第7实施方式中的光源装置、电源装置、集尘部件和管道的剖视图。

图27是示出从上述第7实施方式中的光源装置流出的空气的流路的图。

图28是示出上述第7实施方式中的管道的变形的图。

图29是示出第8实施方式中的光源装置、电源装置、集尘部件和管道的剖视图。

图30是示出上述第8实施方式中的管道的变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投影仪的概要结构]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的外观的立体图。此外,图2是示出投影仪1的内部的图。另外,在图2中,省略了投影仪1所具有的装置主体3的一部分的图示。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对从收纳于内部的光源装置射出的光进行调制,形成与图像信息相对应的图像,并将该图像放大投影到银幕等被投影面上。如图1和图2所示,该投影仪1具有构成外装的外装壳体2(图1和图2)以及收纳于该外装壳体2内的装置主体3(图2)。

[外装壳体的结构]

如图1所示,外装壳体2整体具有大致长方体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由合成树脂形成的。该外装壳体2具有上方机壳21、下方机壳22、前方机壳23和后方机壳24,由这些部分进行组合而构成。

上方机壳21是由外装壳体2的顶面部2A以及左侧面部2E和右侧面部2F各自的一部分构成的。下方机壳22是由外装壳体2的底面部2B以及左侧面部2E和右侧面部2F各自的一部分构成的。前方机壳23和后方机壳24分别构成外装壳体2的正面部2C和背面部2D。

在顶面部2A拆装自如地安装有灯罩2A1,灯罩2A1覆盖内部收纳的光源装置41(图2)的配置位置。通过卸下该灯罩2A1,能够使该光源装置41露出,由此能够更换该光源装置41。

在正面部2C形成有大致半圆状的开口部2C1,该开口部2C1供从后述的投影光学装置46投影的图像通过。

在右侧面部2F形成有进气口2F1,外部的空气被后述的冷却装置6(图2)抽吸而经进气口2F1导入到外装壳体2内。

如图2所示,在左侧面部2E形成有排气口2E1,排气口2E1用于将在外装壳体2内流通并被供于冷却对象的冷却的空气排出。后述的管道7与该排气口2E1连接。

[装置主体的结构]

如图2所示,装置主体3相当于投影仪1的内部结构,具有图像形成装置4、电源装置5和冷却装置6。另外,虽然省略图示,装置主体3除了具有这些装置外,还具有控制投影仪1整体的动作的控制装置等。

[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

图3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4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像形成装置4在上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形成并投影与图像信息对应的图像。如图3所示,该图像形成装置4具有光源装置41、照明光学装置42,、色分离装置43、中继装置44、电光学装置45和投影光学装置46、以及支承这些装置的光学元件用壳体47。

光源装置41向照明光学装置42射出光束。该光源装置41具有光源灯411、反射器412和平行化透镜413、以及收纳这些元件的外壳414。后面详细叙述该外壳414。

照明光学装置42用于使与从光源装置41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垂直的面内的照度均匀化。该照明光学装置42按照来自光源装置41的光的入射顺序具有第1透镜阵列421、调光装置422、第2透镜阵列423、偏振光变换元件424以及重叠透镜425。

色分离装置43将从照明光学装置42入射的光束分离为红色(R)、绿色(G)、蓝色(B)这3个色光。该色分离装置43具有分色镜431、432和反射镜433。

中继装置44设置在被分离而成的3个色光中的、与其它色光相比光路较长的红色光的光路上。该中继装置44有入射侧透镜441、中继透镜443以及反射镜442、444。

电光学装置45根据图像信息对分离而成的各色光分别进行调制后,将该各色光合成。该电光学装置45具有针对各个色光而分别设置的场透镜451、入射侧偏光板452、作为光调制装置的液晶面板453(分别设红色、绿色和蓝色用的液晶面板为453R、453G、453B)和射出侧偏振光板454、以及作为将调制后的各色光合成形成投影图像的色合成光学装置的二向色棱镜455。

投影光学装置46将形成的投影图像放大投影到上述被投影面上。该投影光学装置46构成为组透镜,该组透镜具有多个透镜(省略图示)以及在内部收纳该多个透镜的镜筒461。

虽然省略详细的图示,光学元件用壳体47具有:元件收纳部件,其收纳各种光学元件;盖状部件,其封闭形成于该元件收纳部件的元件收纳用的开口部;以及支承部件,其支承投影光学装置46。在该光学元件用壳体47设定有照明光轴Ax,上述各装置41~46配置在相对于该照明光轴Ax的规定位置上。因此,在将光源装置41配置于光学元件用壳体47时,从该光源装置41射出的光的中心轴与照明光轴Ax一致。

[电源装置的结构]

返回图2,电源装置5配置在外装壳体2内的大致中央处。具体而言,电源装置5配置在沿背面部2D且沿右侧面部2F的构成为大致L字状的图像形成装置4的两端部(光源装置41的光射出侧的相反一侧的端部以及投影光学装置46的投影方向侧的端部)之间。虽然省略详细的图示,该电源装置5具有直交转换电路、电压转换电路和点亮控制电路。

直交转换电路将输入到背面部2D配设的输入连接器的商用交流电流转换为直流电流。电压转换电路根据所要进行供给的电子部件对转换后的直流电流进行升压和降压。点亮控制电路根据转换后的直流电流而生成交流矩形波电流,并将该电流供给至上述光源装置41,以使该光源装置41点亮。其中,点亮控制电路由上述控制装置进行控制。

[冷却装置的结构]

冷却装置6使从外装壳体2外被导入的冷却空气流通至构成装置主体3的冷却对象,对该冷却对象进行冷却。该冷却装置6具有风扇61~64和管道65、7。

风扇61、62是由离心力风扇(多叶片式风扇)构成的,以进气面朝向上述进气口2F1的方式配置在投影光学装置46与右侧面部2F之间。上述风扇61、62经由该进气口2F1抽吸外装壳体2外的空气并导入到外装壳体2内。然后,风扇61、62将所抽吸的空气经由管道65送出至上述各液晶面板453和射出侧偏振光板454附近,以对这些部件进行冷却。

风扇63是由离心力风扇构成的,配置在光源装置41附近。该风扇63抽吸外装壳体2内的空气并送出至光源装置41,由此对上述光源灯411进行冷却。

管道7在俯视观察时形成为大致L字状,配置在外装壳体2内的左侧面部2E侧的位置上。具体而言,管道7的一端侧的部位配置在光源装置41与电源装置5之间,另一端侧的部位配置在左侧面部2E与电源装置5之间。对光源装置41、照明光学装置42和电源装置5进行冷却后的空气以及在外装壳体2内流通后的空气被导入到该管道7的内部。后面详细叙述该管道7。

风扇64是由轴流风扇构成的。该风扇64配置在管道7内,用于将在管道7内流通后的空气经由排气口2E1排出至外装壳体2外。

[外壳的结构]

图4是从光射出侧观察光源装置41的立体图,图5是从左侧面部414E侧观察光源装置41的侧视图。

在此,对构成光源装置41的外壳414进行说明。

如图4和图5所示,外壳414具有主体部415(图4和图5)和管道部件416(图4)。并且,将这些部件进行组合而形成外壳414的顶面部414A、底面部414B、正面部414C、背面部414D、左侧面部414E和右侧面部414F。

主体部415由含有玻璃填料的合成树脂形成,除了具有收纳有上述光源灯411和反射器412的收纳空间S(参照图6)外,还安装有平行化透镜413。换而言之,该收纳空间S是由主体部415的内表面和反射器412的内表面形成的空间,并且是配置有光源灯411的空间。

虽然省略图示,在该主体部415的右侧面部的顶面部414A侧和底面部414B侧的位置上分别形成有用于将空气导入该主体部415内的导入口。并且,在其右侧面部,以覆盖这些导入口的方式安装有管道部件416。

在构成左侧面部414E的主体部415的左侧面部形成有排气口4151、4152。

排气口4151用于将被导入到主体部415内并对光源灯411进行冷却后的空气排出至外壳414外。该排气口4151形成为大致矩形状,在该排气口4151的内侧配置有网状体4153,网状体4153在光源灯411破裂时抑制较大的碎片飞散至外部。

排气口4152将在反射器412的背面(光出射侧的相反一侧的面)侧流通并对该反射器412进行冷却后的空气排出至外壳414外。

管道部件416具有向正面部414C侧开口的导入口4161,该导入口4161与上述风扇63的喷出口连接。在该导入口4161内配置有网状体4162,网状体4162在光源灯411破裂时抑制碎片的飞散。

此外,虽然省略图示,在管道部件416内设有流路切换部件,该流路切换部件借助自重沿铅直方向移动,使经由导入口4161被导入到管道部件416内的空气朝向铅直方向上方流通。

在这样的外壳414中,上述流路切换部件根据光源装置41的姿态而移动,由此将被导入到管道部件416内的空气的流通方向向铅直方向上方变更。该空气经由在主体部415的右侧面部形成的上述导入口中的位于铅直方向上方的导入口被导入到主体部415内,并从上方吹向光源灯411。由此,能够有效地对光源灯411进行冷却。

然后,被供于光源灯411的冷却的空气(以下,称作光源冷却空气)经由上述排气口4151被排出至外壳414外,流入与该排气口4151对置的管道7内。

[管道的结构]

图6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4和电源装置5与管道7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并且,在之后的说明中,Z方向表示来自光源装置41的光的射出方向,X方向和Y方向表示与该Z方向垂直且彼此垂直的方向。在投影仪1以上述底面部2B与载置面对置且Z方向沿水平方向的姿态载置于该载置面上的情况下(以正置姿态设置的情况下),Y方向指从底面部2B朝向顶面部2A的方向(从下方朝向上方的方向),X方向指从背面部2D朝向正面部2C的方向(从Z方向观察时,从右至左)。

管道7将对图像形成装置4和电源装置5等进行冷却后的空气导入到内部,利用内部设置的风扇64使该空气经由排气口2E1排出至外装壳体2外。如图6所示,该管道7具有与光源装置41、照明光学装置42和电源装置5对置的大致L字状的导入部71、以及与该导入部71连接的配置部73。

图7是从与Z方向相反的一侧观察管道7的立体图,图8是从Z方向侧观察管道7的立体图。

如图7和图8所示,这样的管道7具有:位于Y方向的相反一侧的管道主体7S;和相对于该管道主体7S位于Y方向侧的盖状部件7T。并且,将这些部件进行组合而构成管道7,构成供空气流通至内部的导入部71和配置部73。

[导入部的结构]

如图6所示,导入部71与图像形成装置4和电源装置5分别对置,并将对这些装置进行冷却后的空气导入到内部。该导入部71具有导入口711~715、分支部716以及管道部717~720。

导入口711以与上述排气口4151对置的方式形成在导入部71的与光源装置41的左侧面部414E对置的面上。该导入口711的大致矩形状的开口面(连结形成开口的端缘的假想面)的面积大于排气口4151的开口面4151A,构成为使从该排气口4151被排出的空气大致全部经由导入口711流入到导入部71内。

分支部716位于导入口711的内侧,与后述的管道部717、718连通。经由导入口711被导入该分支部716的空气中的、来自排气口4151的排气压力高的空气经由该分支部716流入到管道部717内。此外,利用配置于后述的配置部73的风扇64的抽吸力使该排气压力低的空气经由分支部716流入到管道部718内。

管道部717相当于本发明的第1管道部。如图6所示,该管道部717是下述这样的管道部:与排气口4151的开口面4151A垂直,并且沿着从该排气口4151朝向导入口711的方向即第1方向A1(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与X方向平行的方向),从分支部716延伸。该管道部717由侧壁部7171~7174(关于Y方向侧的侧壁部,参照图示)形成,侧壁部7171~7174由管道主体7S和盖状部件7T形成。

在这些侧壁部中的位于第1方向A1侧的侧壁部7173,在Y方向上细长的缝隙状的开口部7176形成于该侧壁部7173的Z方向侧的端部。

此外,在管道部717内,金属制的网状体7177相对于开口部7176以与第1方向A1垂直的方式固定于上述第1方向A1的相反一侧。该网状体7177形成为板状,具有捕获在管道部717内沿着第1方向A1流通的空气中含有的粉尘(例如,光源灯411的碎片)的功能。由于由这样的网状体7177捕获的粉尘具有质量,因此会沿铅直方向(即,Y方向的相反方向)落下而留在管道部717内。

并且,在形成管道部717的侧壁部中的、位于Z方向侧且沿XY平面的侧壁部7171形成导入口711的端缘。该侧壁部7171形成为:即使在外壳414内的光源冷却空气由于光源灯411破裂时的爆裂压力而向相对于上述第1方向A1倾斜的方向(随着沿与X方向相同的方向即第1方向A1流通而向Z方向侧倾斜的方向)流通的情况下,也会将该光源冷却空气引导至管道部717内。

管道部718相当于上述第1方式中的第2管道部,与上述管道部717一起与分支部716连通。该管道部718是下述这样的管道部:沿着与上述第1方向A1交叉的方向即第2方向A2(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与第1方向A1垂直的方向且Z方向的相反方向)从分支部716延伸。这样的管道部718具有将在内部流通的空气引导至配置于后述的配置部73的风扇64的功能。即,当驱动风扇64时,从导入口711被导入到分支部716的空气由于该风扇64的抽吸力而流入到管道部718内,在该管道部718中流通,并被引导至风扇64。

如图6和图7所示,导入口712在导入部71的与图像形成装置4对置的面上形成在与Z方向相反一侧的端部附近。即,导入口712位于比导入口711靠与Z方向相反一侧的位置。该导入口712将从上述排气口4152(参照图4和图5)排出的空气、即对反射器412的背面侧进行冷却后的空气导入到导入部71内。

管道部719与上述管道部718连通,用于将经由导入口712被导入的空气引导至该管道部718。

导入口713在导入部71的与图像形成装置4对置的面上呈大致矩形地形成在Z方向侧的端部附近。即,导入口713位于比导入口711靠Z方向侧的位置。该导入口713用于将对照明光学装置42(例如,调光装置422和偏振光转换元件424)进行冷却后的空气导入到导入部71内。

如图7和图8所示,管道部720具有一对连通部7201、7202(设Y方向侧的连通部为7201,设与Y方向相反一侧的连通部为7202),该一对连通部7201、7202从Y方向侧以及与Y方向相反一侧夹着上述管道部717。上述连通部7201、7202用于将从导入口713导入的空气引导至上述管道部718。

导入口714、715在呈大致L字状形成的导入部71上形成在沿着X方向且与电源装置5对置的部位。

如图8所示,在Y方向侧呈缝隙状地形成有多个导入口714,在Z方向侧的端面上呈大致L字状地形成有导入口715。经由上述导入口714、715将外装壳体2内的空气(例如,对电源装置5进行冷却后的空气)导入到导入部71内。

[配置部的结构]

配置部73与上述导入部71连接。具体而言,配置部73形成为从导入部71的沿X方向的部位向与Z方向相反一侧突出。在该配置部73内配置有上述风扇64。即,风扇64在管道7内被配置成能够使从导入口711被导入的空气从分支部716流入管道部718,并抽吸在该管道部718中流通的空气。

该配置部73具有连接部731,连接部731向Z方向的相反方向(即,通过风扇64实现的空气的排出方向)进一步突出。如图7所示,该连接部731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在左侧面部2E的内侧与上述排气口2E1连接。

利用配置在这样的配置部73内的该风扇64而在上述管道部718内流通后的空气、以及经由导入口714、715被导入到内部的空气被该风扇64抽吸,经由连接部731从排气口2E1排出至外装壳体2外。

[在光源灯未破裂的情况下从光源装置被导入的空气的流路]

图9是示出从光源装置41被导入到管道7内的空气的流路的图。并且,在图9中,以实线箭头L1示出光源灯411未破裂的状态下的该空气的流路,以单点划线箭头L2示出光源灯411破裂的情况下的该空气的流路。

外壳414内的光源冷却空气经由与上述排气口4151对置的导入口711而被导入到导入部71(管道7)内。

在此,在光源灯411未破裂的状态下,光源冷却空气利用外壳414内的对流而从上述排气口4151排出,因此,来自排气口4151的光源冷却空气的排气压力并不是那么高。因此,如利用图9的实线箭头L1所示,利用风扇64的抽吸力而使从该排气口4151和导入口711被导入到导入部71内的光源冷却空气从分支部716沿着上述第2方向A2(Z方向的相反方向)流通,由此,使所述光源冷却空气流入到管道部718内。

该光源冷却空气在管道部718中流通并被风扇64抽吸之后,经由与连接部731连接的排气口2E1而被排出至外装壳体2外。

[在光源灯破裂的情况下从光源装置被导入的空气的流路]

另一方面,在光源灯411破裂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在外壳414内由于破裂而产生爆裂压力,因此,来自排气口4151的光源冷却空气的排气压力高于该光源灯411未破裂的状态下的排气压力。具体而言,该光源冷却空气到达分支部716的时刻的排气压力高于该分支部716的基于风扇64的抽吸压力。因此,如以图9的单点划线箭头L2所示,在光源灯411破裂时从排气口4151排出的空气经由导入口711而被导入到导入部71内之后,从分支部716沿着上述第1方向A1流通,流入到管道部717内。

该光源冷却空气在管道部717内沿着上述第1方向A1流通并通过网状体7177,经由开口部7176而被排出至管道7外。

在此,在光源灯411破裂时从排气口4151排出的光源冷却空气中还含有该光源灯411的碎片即粉尘。在该光源冷却空气通过网状体7177的过程中,利用该网状体7177来捕获该粉尘。由于这样的粉尘具有质量,因此在上述爆裂压力消退之后会沿铅直方向落下而留在管道部717内。

另一方面,在该爆裂压力消退之后,如上所述,经由导入口711而被导入到导入部71内的空气利用风扇64的抽吸力从分支部716流入到管道部718内。这样,在没有产生上述爆裂压力的情况下,空气难以在管道部717中流通。因此,由上述网状体7177捕获的粉尘容易留在管道部717内而难以排出至管道7外。

并且,在图9中,虽然省略了流路的图示,但无论在光源灯411未破裂的情况下还是已破裂的情况下,利用上述风扇64的驱动而对反射器412的背面侧进行冷却后的空气经由导入口712和管道部719流入到管道部718内,对上述照明光学装置42进行冷却后的空气经由导入口713和管道部720流入到管道部718内。在该管道部718内流通的空气与对电源装置5进行冷却并经由导入口714、715(参照图8)被导入到导入部71内的空气一起被风扇64抽吸,从排气口2E1排出至外装壳体2外。

[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具有以下的效果。

如上所述,在光源灯411未破裂的状态下,利用对流而从排气口4151排出的空气从与该排气口4151对置的导入口711被导入到管道7内。利用风扇64的抽吸力而使该空气从分支部716流动到管道部718内,并利用该风扇64将该空气排出至管道7外,进而排出至外装壳体2外。

另一方面,在光源灯411破裂的情况下,含有该光源灯411的碎片(粉尘)的光源冷却空气从排气口4151被排出,并经由上述导入口711被导入到管道7内。该空气的来自排气口4151的排气压力由于在光源灯411破裂时所产生的爆裂压力而升高,因此,该空气向上述第1方向A1直线前进而经由分支部716流入到管道部717。在此,由于在形成管道部717的侧壁部7173形成有开口部7176,因此,流入到该管道部717的空气经由该开口部7176而被排出至管道部717,进而被排出至管道7外。在该空气通过网状体7177时,该空气中含有的碎片被该网状体7177捕获,从而该碎片的飞散被抑制。

因此,无需缩小排气口4151内设置的网状体4153的网眼,就能够抑制光源灯411的细小的碎片的飞散,因此,能够在不降低光源装置的冷却效率的情况下抑制光源灯411的碎片的飞散。

并且,在投影仪1中,根据光源灯411破裂及寿命等原因而将光源装置41构成为可更换。在此,虽然能够利用上述网状体4153来捕获光源灯411的较大的碎片,但如果在光源装置41中设置连细小的碎片都能够捕获的结构,则不仅光源装置41的价格容易升高,而且,如上所述,还有可能会导致光源灯411的冷却效率降低。而且,如果在光源装置41中设置这样的结构,则该光源装置41会复杂化和大型化。

对此,通过使管道7具有用于抑制光源灯411的碎片的飞散的结构,除了能够抑制光源装置41的结构复杂化和大型化外,还能够在不会降低冷却效率的情况下价格低廉地构成光源装置41。

在管道部717中流通后的空气经由开口部7176被排出至管道7外。由此,该空气在管道部717内不停顿地从开口部7176被排出,因此,能够抑制从光源装置41送来而留在管道部717内的光源灯411的碎片被风扇64抽吸而被排出至外装壳体2外的情况。此外,即使在非常细小的碎片与上述空气一同通过网状体7177和开口部7176的情况下,该碎片也会被排出至管道7外的位置且外装壳体2内的位置。因此,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光源灯411的碎片被排出至外装壳体2外的情况。

管道部717内的网状体7177配置在与第1方向A1大致垂直的位置上。由此,能够构成为:在光源灯411破裂时,含有碎片且沿着第1方向A1从排气口4151被排出的空气可靠地通过上述网状体7177。因此,能够容易地利用网状体7177来捕获该碎片,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该碎片被排出至外装壳体2外。

开口部7176呈缝隙状地形成于与第1方向A1大致垂直的侧壁部7173的Z方向侧的端部。由此,在光源装置41,即使在光源灯411的光从排气口4151漏出的情况下,与在侧壁部7173的大致整面形成有开口部7176的情况相比,也能够抑制该光漏出至管道7外的情况。

此外,网状体7177相对于开口部7176位于与第1方向A1相反一侧、即通过该开口部7176的空气的流路的上游侧。由此,与该网状体7177位于下游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将所捕获的碎片留在管道7内。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该碎片被排出至管道7外的情况。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

在上述投影仪1中,为下述这样的结构:风扇64将被导入到管道7内的空气经由外装壳体2的左侧面部2E上形成的排气口2E1排出。即,在上述投影仪1中,以使空气的抽吸方向和排出方向沿着Z方向的相反方向的方式将风扇64配置在管道7内。但是,也可以采用下述管道来代替这样的管道7:以使空气的抽吸方向和排出方向沿着X方向的方式将风扇64配置于该管道中。

图10是示出作为上述管道7的变形的管道7A的图。

如图10所示,作为管道7的变形的管道7A除了具有配置部73A来代替配置部73外,还具有与管道7相同的结构和功能。

配置部73A位于导入部71的X方向侧的端部。在该配置部73A内,以使空气的抽吸方向和排出方向沿着X方向的方式配置有由轴流风扇构成的风扇64。

这样的配置部73A所具有的连接部731A形成为向配置于配置部73A内的风扇64的排出侧、即相对于风扇64的X方向侧突出,该连接部731A与正面部2C的内表面连接。

在采用这样的管道7A的情况下,采用下述这样的外装壳体2,该外装壳体2在左侧面部2E未形成有排气口2E1,而是在正面部2C形成有排气口(省略图示)。并且,连接部731A在正面部2C的内侧与该排气口连接,由风扇64形成的排出空气从正面部2C侧被排出至外装壳体2外。

根据具有这样的管道7A的投影仪1,也能够起到与具有上述管道7的投影仪1相同的效果。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虽然具有与上述投影仪1相同的结构,但是,在光源灯411破裂时含有碎片的空气所流通的管道部的结构不同这方面与该投影仪1有差异。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已经说明的部分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部分,标记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图11是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B所具有的图像形成装置4的一部分、电源装置5和管道7B的XZ平面的剖视图。详细来说,图11是示出从光源装置41在管道7B内流通的空气的流路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B除了具有管道7B来代替管道7外,具有与上述投影仪1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如图11所示,管道7B具有导入部71B和配置部73。

导入部71B与导入部71同样地,从Y方向侧观察时,构成为大致L字状,具有沿Z方向的部位以及沿X方向的部位。该导入部71B除了具有形状和结构与管道部717不同的管道部717B外,具有与上述导入部71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即,导入部71B具有导入口711~715、分支部716以及管道部717B、718~720

管道部717B与上述管道部717同样地,是从分支部716沿着上述第1方向A1延伸的管道部。在光源灯411破裂时从排气口4151向第1方向A1排出并经由导入口711被导入到导入部71B内的空气在该管道部717B中流通。

这样的管道部717B与上述管道部717同样地,由位于Z方向侧的侧壁部7171、位于Z方向的相反一侧的侧壁部7172、位于X方向侧的侧壁部7173、位于Y方向的相反一侧的侧壁部7174以及位于Y方向侧的侧壁部(省略图示)包围。

在此,在管道部717B,在侧壁部7173未形成有开口部7176,而是在位于上述第2方向A2的侧壁部7172形成有开口部7176。并且,该开口部7176使管道部717B与管道部718连通。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部7176虽然形成为具有较大的开口面的矩形状,但也可以形成为缝隙状。

此外,在该开口部7176内设有上述网状体7177。另外,也可以将网状体7177设置成在Z方向侧或与Z方向相反一侧覆盖该开口部7176。

[从光源装置导入的空气的流路]

在上述光源灯411未破裂的状态下,与上述管道7、7A同样地,利用对流而从上述排气口4151排出的光源冷却空气如图11中由实线箭头L3所示的那样从导入口711被导入到导入部71B内。并且,利用风扇64的抽吸力使该光源冷却空气从分支部716沿着上述第2方向A2流入到管道部718内。该光源冷却空气在该管道部718中流通并被风扇64抽吸,经由连接部731和排气口2E1而被排出至外装壳体2外。

另一方面,在光源灯411破裂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在外壳414内产生爆裂压力,因此,从排气口4151排出的光源冷却空气(含有光源灯411的碎片等)的排气压力高于该光源灯411未破裂的状态下的排气压力。因此,如图11中由单点划线箭头L4所示,该空气沿着上述第1方向A1流通并从导入口711被导入到导入部71B内,然后,从分支部716流入到管道部717B内。

流入到管道部717B内的光源冷却空气与形成该管道部717B的侧壁部7173碰撞而压力减弱,该空气的流通方向由于经由开口部7176作用的风扇64的抽吸力而变更为沿上述第2方向A2的方向。该光源冷却空气中含有的上述碎片在通过开口部7176的过程中被网状体7177捕获之后,沿铅直方向落下而留在管道部717B内。此外,通过开口部7176后的空气流入到管道部718内,与上述同样地,被风扇64抽吸。由此,能够抑制该碎片被排出至管道7B外的情况。

并且,在图11中,省略了流路的图示,与光源灯411有无破裂无关地,利用风扇64的驱动对反射器412的背面侧进行冷却后的空气经由导入口712和管道部719流入到管道部718内,此外,对上述调光装置422和偏振光转换元件424进行冷却后的空气经由导入口713和管道部720流入到管道部718内。而且,对电源装置5进行冷却后的空气经由导入口714(在图11中,省略图示)、715流入到导入部71B内,与在管道部718内流通的空气汇合。然后,上述空气与上述同样地,被风扇64从排气口2E1排出至外装壳体2外。

[第2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B,除了能够起到与上述投影仪1相同的效果外,还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

在光源灯411未破裂的情况下,从上述排气口4151排出的空气在管道部718内流通,并被风扇64抽吸。

另一方面,在光源灯411破裂的情况下,对于由于爆裂压力而从排气口4151排出的光源冷却空气,在该空气中含有的碎片被网状体7177捕获之后,经由开口部7176流入到与管道部717连通的管道部718。

由此,在光源灯411破裂的情况以及未破裂的情况的各情况下,能够构成为使从上述导入口711被导入到管道7B内的空气最终在管道部718中流通,并能够利用风扇64将该空气排出至管道7B外。即,能够使该空气的排出方向一致。因此,与在管道部717中流通的空气和在管道部718中流通的空气从彼此不同的开口部被排出至管道外的结构相比,能够简化管道7B的结构。

[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

在上述管道7B中,将配置于配置部73内的风扇64配置成:使空气的抽吸方向和排出方向沿着Z方向的相反方向。对此,与上述管道7A同样地,也可以采用下述管道来代替管道7B:以使空气的抽吸方向和排出方向沿着X方向的方式来配置风扇64。

图12是作为管道7B的变形的管道7C、图像形成装置4的一部分以及电源装置5的XZ平面的剖视图。

如图12所示,作为管道7B的变形的管道7C除了具有配置部73A来代替配置部73外,具有与管道7B相同的结构和功能。

配置部73A与管道7A中的配置部73A同样地,位于导入部71B的X方向侧的端部,在该配置部73A内,以使空气的抽吸方向和排出方向沿着X方向的方式配置有由轴流风扇构成的风扇64。

这样的配置部73A具有连接部731A,连接部731A与上述同样地,向配置于配置部73A内的风扇64的排出侧、即相对于风扇64的X方向侧突出,该连接部731A与正面部2C的内表面连接。

在采用这样的管道7C的情况下,与上述同样地,采用排气口(省略图示)形成于正面部2C的外装壳体2,由配置于配置部73A内的风扇64形成的排出空气从正面部2C侧被排出至外装壳体2外。

根据具有这样的管道7C的投影仪1B,也能够起到与具有上述管道7B的投影仪1B相同的效果。

[第3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具有与上述投影仪1相同的结构。在此,在上述投影仪1中,与光源装置41的外壳414对置配置的管道7具有:管道部717,其设置有在光源灯411破裂时用于捕获飞散的粉尘的网状体7177;和管道部718,对光源灯411进行冷却后的空气在该管道部718中流通。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中,光源装置具有上述管道部。在这方面,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与上述投影仪1有差异。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已经说明的部分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部分,标记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图1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D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D具有外装壳体2以及收纳于该外装壳体2内的装置主体3D,具有与上述投影仪1相同的功能。此外,装置主体3D具有图像形成装置4D、电源装置5和冷却装置6D。

图像形成装置4D除了具有光源装置41D来代替光源装置41外,具有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4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冷却装置6D(对管道65省略图示)除了具有管道7D来代替管道7外,具有与上述冷却装置6相同的结构和功能。

图14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4D和电源装置5与管道7D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换而言之,是示出光源装置41D和管道7D的沿XZ平面的截面的图。

如图14所示,光源装置41D除了具有壳体417来代替外壳414外,具有与上述光源装置41相同的结构和功能。

壳体417相当于上述第2方式中的光源用壳体。该壳体417与外壳414同样地,具有:上述主体部415;上述管道部件416,其安装于该主体部415的右侧面部(X方向的相反一侧的侧面部);以及导风部418,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主体部415的左侧面部415E(与上述外壳414的左侧面部414E的主体部415的部位对应)。

并且,在主体部415除了形成有收纳光源灯411和反射器412的收纳空间S外,还安装有平行化透镜413。

[导风部的结构]

导风部418是安装于主体部415并将从该主体部415的排气口4151排出的上述光源冷却空气引导至后述的管道7D的管道部件,除此之外,也是在光源灯411破裂时用于抑制该光源灯411的碎片飞散的集尘部件。该导风部418具有:构成上述管道7的导入部71的导入口711;与分支部716和管道部717、718同样的导入口4181;分支部4182;以及上述第1管道部D1和第2管道部D2。

导入口4181与主体部415的排气口4151的形状对应地形成为大致矩形状。在将导风部418安装于主体部415时使该导入口4181与该排气口4151对置,从排气口4151排出的空气经由导入口4181被导入到导风部418内。

分支部4182与上述分支部716同样地,位于导入口4181的内侧,与第1管道部D1和第2管道部D2分别连通。经由导入口4181被导入该分支部4182的空气中的、来自排气口4151的排气压力高的空气经由该分支部4182流入到第1管道部D1内。另一方面,来自排气口4151的排气压力低的空气则借助与导风部418D连接的管道7D内配置的风扇64的抽吸力而经由分支部4182流入到第2管道部D2内。

第1管道部D1是下述这样的管道部:与排气口4151(相当于本发明的流出口)的开口面4151A垂直,并且沿着从该排气口4151朝向导入口4181的方向即第1方向B1(X方向)从分支部4182延伸。

该第1管道部D1由与上述管道部717的侧壁部7171~7174同样的侧壁部D11~D14(关于Y方向侧的侧壁部,参照图示)形成。其中,在位于第1方向B1侧的侧壁部D13的Z方向侧的端部形成有在Y方向上细长的缝隙状的上述开口部D16。

此外,在第1管道部D1内,与上述网状体7177同样的金属制的网状体D17以与该第1方向B1垂直的方式相对于开口部D16固定于与第1方向B1相反的一侧。即,网状体D17相对于开口部D16配置在从导入口4181被导入的空气在第1管道部D1中流通的流通方向的上游侧。该网状体D17形成为板状,用于捕获在第1管道部D1内沿着第1方向B1流通的空气中含有的粉尘(例如,光源灯411的碎片)。

并且,在形成第1管道部D1的侧壁部中的、位于Z方向侧且沿XY平面的侧壁部D11与上述侧壁部7171同样地形成导入口4181的端缘。因此,即使在主体部415内的空气由于光源灯411破裂时的爆裂压力而随着朝向第1方向B1向Z方向侧倾斜的方向从排气口4151流通的情况下,该空气也沿着侧壁部D11流通,并被引导至第1管道部D1内。

第2管道部D2是下述这样的管道部:沿着与上述第1方向B1交叉的方向即第2方向B2(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与第1方向B1垂直的方向,Z方向的相反方向)从分支部4182延伸。该第2管道部D2具有下述这样的功能:当将安装有导风部418的光源装置41D收纳于外装壳体2内并与管道7D连接时,将对光源灯411进行冷却后的上述光源冷却空气引导至配置于该管道7D内的风扇64。

在此,如上所述,虽然利用外壳415内的对流而将对光源灯411进行冷却后的光源冷却空气从排气口4151排出,但是,来自该排气口4151的光源冷却空气的排气压力并不是那么高。另一方面,第2管道部D2的终端与内部配置有风扇64的管道7D的导入口7D12对置,因此,在第2管道部D2内,风扇64的抽吸力起作用。因此,从排气口4151被导入到导风部418内的空气除了在光源灯411破裂时外,从分支部4182向第2管道部D2流通,经由该第2管道部D2的终端的X方向侧的端面上形成的开口部D21流入到管道7D内。在该开口部D21内配置有与网状体D17同样的网状体D22。但是,也可以不具有该网状体D22。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导风部418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主体部415进行拆装并被安装于该主体部415,由此构成光源装置41D的壳体417。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与主体部415一体地形成导风部418的结构。

[管道的结构]

管道7D是下述这样的部件:当将光源装置41D收纳于光学元件用壳体47的光源收纳部471中时,与上述导风部418连接,将被导入到该导风部418内的空气经由排气口2E1引导至外装壳体2的外部。该管道7D具有导入部7D1和上述配置部73。

其中,在配置部73内,以使空气的抽吸方向和排出方向沿着Z方向的相反方向的方式来配置上述风扇64。

导入部7D1与上述导入部71同样地,与光源装置41D和电源装置5对置,并将对这些装置进行冷却后的空气导入到内部。该导入部7D1具有连接部7D11以及导入口7D12、7D13、714(在图14中省略图示)、715。

连接部7D11是在管道7D中与上述导风部418和左侧面部415E对置的部位,此外,还作为下述这样的引导部发挥功能:与上述导风部418和左侧面部415E接触,在将光源装置41D沿着Y方向的相反方向插入到外装壳体2内并收纳于上述光源收纳部471中时,对该光源装置41D向光源收纳部471的收纳进行引导。

导入口7D12形成在连接部7D11的与上述开口部D21对应的位置上,用于将在导风部418的第2管道部D2中流通的空气导入到导入部7D1内。

导入口7D13形成在连接部7D11的与上述排气口4152对应的位置上,用于将对反射器412的背面部进行冷却后的空气导入到导入部7D1内。

导入口714、715与在上述管道7中的情况同样地,在导入部7D1上形成于与电源装置5对置的部位,用于将外装壳体2内的空气(例如,对电源装置5进行冷却后的空气)导入到导入部7D1内。

[光源灯破裂时以外的状态下从光源装置被导入的空气的流路]

图15是示出从光源装置41D流出的空气的流路的图。在该图15中,利用实线箭头M1示出光源灯411破裂时以外的该空气的流路,以单点划线箭头M2示出光源灯411破裂时的该空气的流路。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光源灯411破裂时以外的状态(光源灯411未破裂的状态和破裂了之后的状态)下,上述主体部415的收纳空间S内的空气(例如光源冷却空气)流向由图15中的箭头M1所示的流路。

具体而言,该空气借助主体部415内的对流从排气口4151被排出,经由导入口4181流入到导风部418内。在该导风部418中的第2管道部D2内,风扇64的抽吸力起作用,因此,流入到该导风部418内的空气利用风扇64的抽吸力而从分支部4182沿着上述第2方向B2流入到第2管道部D2内。然后,在第2管道部D2内流通后的空气经由开口部D21和导入口7D12被导入到导入部7D1内,被风扇64从排气口2E1排出至外装壳体2外。

[光源灯破裂时从光源装置被导入的空气的流路]

另一方面,在光源灯411破裂时,如上所述,在主体部415内由于破裂而产生爆裂压力,因此,来自排气口4151的上述收纳空间S内的空气的排气压力高于在该光源灯411破裂时以外的排气压力,并且高于在上述分支部4182起作用的风扇64的抽吸压力。因此,在光源灯411破裂时从排气口4151排出的空气流向由图15中的箭头M2所示的流路。

具体而言,该空气经由导入口4181被导入到导风部418内之后,从分支部4182沿着上述第1方向B1流通而流入到第1管道部D1内。该空气在第1管道部D1内沿着上述第1方向B1直线前进而通过网状体D17。由此,该空气中含有的粉尘被网状体D17捕获并在上述爆裂压力消退之后沿铅直方向(即,Y方向的相反方向)落下而留在第1管道部D1内。此外,去除该粉尘后的空气通过开口部D16而被排出至第1管道部D1的外部、即壳体417(光源装置41D)的外部。

另一方面,在伴随着光源灯411破裂的爆裂压力消退之后,如上所述,经由导入口4181被导入到导风部418内的空气流向由箭头M1所示的流路。即,该空气利用风扇64的抽吸力而从分支部4182流入到第2管道部D2内。这样,在上述爆裂压力消退的情况下,空气难以向第1管道部D1流通,因此,由上述网状体D17捕获的粉尘容易留在第1管道部D1内,难以被排出至导风部418外。

并且,虽然省略了图示,对反射器412的背面侧进行冷却后的空气以及对电源装置5进行冷却后的空气与光源灯411的状态无关地,利用上述风扇64而经由导入口7D13、714、715被导入到导入部7D1内。上述空气也被风扇64抽吸而从排气口2E1被排出至外装壳体2外。

[第3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D,能够起到与上述投影仪1相同的效果。

从主体部415的排气口4151(流出口)被排出的空气、即收纳光源灯的收纳空间S内的空气从导入口4181被导入到导风部418内。

在此,在光源灯411破裂时以外的状态下,来自排气口4151排气压力相对不高。因此,第2管道部D2内的空气被风扇64抽吸,由此能够将对光源灯411进行冷却后的空气排出至导风部418的外部,进而排出至作为光源用壳体的壳体417的外部。

另一方面,在光源灯411破裂时,含有该光源灯411的碎片等粉尘的空气从排气口4151被导入到导风部418内。此时,由于上述爆裂压力而导致来自排气口4151的排气压力较高,因此,被导入到导风部418内的空气向与排气口4151的开口面4151A垂直的第1方向B1直线前进而从分支部4182流入到第1管道部D1。在构成该第1管道部D1的侧壁部形成有开口部D16(第1开口部),因此,流入到该第1管道部D1的空气经由该开口部D16而被排出至第1管道部D1的外部。此时,利用覆盖开口部D16的网状体D17来捕获该空气中含有的粉尘,由此将该粉尘留在第1管道部D1内。

因此,无需缩小设置于排气口4151的网状体4153的网眼,就能够抑制光源灯411的细小的碎片飞散至光源装置41D的外部,因此,能够在不降低该光源装置41D的冷却效率的情况下抑制上述碎片的飞散。

在此,上述收纳空间S内的空气(含有上述粉尘的空气)由于光源灯411破裂时产生的爆裂压力而从排气口4151向第1方向B1被排出,因此,容易在该第1方向B1上流入到从分支部4182伸出的第1管道部D1内。该第1管道部D1所具有的开口部D16在该第1管道部D1上形成于与第1方向B1侧垂直的侧壁部D13,使在第1管道部D1中流通的空气沿着第1方向B1排出。由此,能够讯速地将利用网状体D17捕获了粉尘后的空气排出至第1管道部D1的外部。因此,能够抑制含有粉尘的空气逆流而向第2管道部D2侧流通,能够抑制该粉尘被排出至壳体417的外部。

由于开口部D16形成为缝隙状,因此,能够缩小侧壁部D13上的开口部D16的开口面积。因此,即使在光源灯411的光经由排气口4151而漏出到主体部415的外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该光漏出到导风部418的外部,进而漏出到壳体417的外部。

此外,网状体D17相对于开口部D16位于与第1方向B1相反的一侧、即通过该开口部D16的空气的流通方向的上游侧。由此,与该网状体D17位于下游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将所捕获的碎片留在第1管道部D1内。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含有光源灯411的碎片的粉尘被排出至壳体的外部的情况。

网状体D17配置在与第1方向B1大致垂直的位置上。由此,能够构成为使由于上述爆裂压力而沿着第1方向B1从排气口4151排出的空气(含有上述粉尘的空气)可靠地通过该网状体D17,能够容易利用该网状体D17捕获上述粉尘。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光源灯411的碎片被排出至第1管道部D1的外部、进而被排出至外壳417的外部的情况。

导风部418相对于主体部415能够拆装,因此,能够将内部留有含有光源灯411的碎片的粉尘的导风部418从主体部415卸下。因此,通过与光源灯411的更换一同对导风部418进行更换,能够制造出光源装置41D。因此,能够提高光源装置41D的再使用性和循环性。

[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

图16是作为管道7D的变形的管道7E、光源装置41D以及电源装置5的XZ平面的剖视图。

在上述管道7D中,将风扇64以这样的方式配置在配置部73内:使空气的抽吸方向和排出方向沿着Z方向的相反方向。对此,也可以是,采用具有配置部73A代替配置部73的管道7E(图16),与上述管道7A、7C同样地,将风扇64以使空气的抽吸方向和排出方向沿着X方向的方式配置在该管道7E内。在采用这样的管道7E的情况下,与上述同样地,采用排气口(省略图示)形成于正面部2C的外装壳体2。

[第4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具有与上述投影仪1D相同的结构。在此,在该投影仪1D的导风部418中,位于第1管道部D1和第2管道部D2的终端的开口部D16、D21形成在彼此远离的位置上。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中,与上述管道7B同样地,供在第1管道部和第2管道部流通后的空气排出的各开口部形成在接近的位置上。在这方面,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与上述投影仪1D有差异。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已经说明的部分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部分,标记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图17是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F所具有的光源装置41F、电源装置5和管道7F的XZ平面的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F除了具有光源装置41F和管道7F来代替光源装置41D和管道7D外,具有与上述投影仪1D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其中,如图17所示,光源装置41F除了具有导风部418F来代替418外,具有与上述光源装置41D相同的结构和功能。

[导风部的结构]

导风部418F与上述导风部418同样地,作为下述这样的管道部件发挥功能: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主体部415的左侧面部415E并构成上述壳体417,将从该主体部415的排气口4151排出的空气引导至管道7F。此外,导风部418F还作为这样的集尘部件发挥功能:在光源灯411破裂时对含有该光源灯411的碎片的粉尘进行收集,以抑制该粉尘飞散。

该导风部418F具有上述导入口4181和分支部4182以及第1管道部F1和第2管道部F2。

第1管道部F1是下述这样的管道部:沿着上述第1方向B1从分支部4182伸出之后,沿着与该第1方向B1垂直的上述第2方向B2伸出。该第1管道部F1由形成导入口4181的Z方向侧的端缘的侧壁部F11和侧壁部F12~F15(关于Y方向侧的侧壁部,参照图示)形成,该第1管道部F1中沿第2方向B2伸出的部分被侧壁部F12~F15和Y方向侧的侧壁部如死胡同那样封闭。

在形成该封闭部分的侧壁部之一且位于第2方向B2侧的侧壁部F12形成有开口部F16,在该开口部F16内,以与第2方向B2垂直的方式设有与上述网状体D17同样的金属制的网状体F17。该网状体F17形成为板状,用于捕获在第1管道部D1内流通的空气中含有的粉尘(例如,光源灯411的碎片)。另外,也可以将网状体F17设置成在第2方向B2侧(与Z方向相反一侧)或与第2方向B2相反一侧(与Z方向侧)覆盖该开口部F16。

第2管道部F2是沿着上述第2方向B2从分支部4182延伸的管道部。该第2管道部F2具有下述这样的功能:在光源灯411破裂时以外的时候,利用由风扇64形成的抽吸力使从上述主体部415被导入到导风部418F内的空气的大致全部流通,并将该空气引导至管道7F。

形成该第2管道部F2的终端部分的侧壁部中的第1方向B1(X方向)侧的侧壁部是形成第1管道部F1的侧壁部F15,在该侧壁部F15的比上述侧壁部F12靠第2方向B2侧的位置上形成有开口部F21。并且,在第2管道部F2流通后的空气经由该开口部F21被排出至导风部418F的外部,进而被排出至光源装置41F的外部。另外,在开口部F21内配置有与上述网状体F17同样的网状体F22。

这样,开口部F21和上述开口部F16在彼此垂直的侧壁部F15、F12上形成于彼此比较接近的位置。并且,管道7F的连接部7F11以覆盖上述开口部F16、F21的方式与导风部418F连接。

另外,导风部418F虽然为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主体部415的结构,但是,也可以与上述导风部418同样地与主体部415形成为一体。

[管道的结构]

管道7F与上述管道7D同样地,将从光源装置41F排出的空气经由排气口2E1引导至外装壳体2外。该管道7F具有导入部7F1和配置有上述风扇64的配置部73。

导入部7F1与上述导入部71、7D1同样地,与光源装置41F和电源装置5对置,并将对这些装置进行冷却后的空气导入到内部。该导入部7F1具有连接部7F11以及导入口7F12、7F13、7D13、714(在图17中省略图示)、715。

连接部7F11与上述连接部7D11同样地,是在管道7F中与上述导风部418F和左侧面部415E对置的部位,还作为与上述导风部418F和左侧面部415E接触并对该光源装置47F向光源收纳部471的收纳进行引导的引导部发挥功能。

导入口7F12、7F13在连接部7F11上形成在与上述开口部F16、F21对应的位置上。并且,将在第1管道部F1中流通并从开口部F16流出的空气经由导入口7F12导入到导入部7F1内,此外,将在第2管道部F2中流通并从开口部F21流出的空气经由导入口7F13导入到导入部7F1内。

导入口7D13形成在连接部7F11的与上述排气口4152对应的位置上,经由该导入口7D13将对反射器412的背面部进行冷却后的空气导入到导入部7F1内。

导入口714、715在导入部7F1上形成在与电源装置5对置的面上。

[光源灯破裂时以外的状态下从光源装置被导入的空气的流路]

图18是示出从光源装置41F流出的空气的流路的图。在该图18中,利用实线箭头M3示出光源灯411破裂时以外的该空气的流路,以单点划线箭头M4示出光源灯411破裂时的该空气的流路。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光源灯411破裂时以外的状态下,上述主体部415的收纳空间S内的空气(例如光源冷却空气)流向由图18中的箭头M3所示的流路。

具体而言,该空气借助主体部415内的对流而从排气口4151流出,并从上述排气口4151经由导入口4181流入到导风部418F内。该空气被配置在管道7F内的风扇64抽吸而主要在第2管道部F2内流通。然后,该空气经由开口部F21和导入口7F13被导入到导入部7F内,被风扇64从排气口2E1排出至外装壳体2外。

[在光源灯破裂时从光源装置被导入的空气的流路]

另一方面,在光源灯411破裂时,上述收纳空间S内的空气由于上述爆裂压力而流向由图18中的箭头M4所示的流路。

具体而言,该空气从排气口4151沿着上述第1方向B1被排出,然后,经由导入口4181流入到导风部418F内,再从分支部4182流入到第1管道部F1内。该第1管道部F1从分支部4182沿着第1方向B1伸出之后,再沿着第2方向B2伸出,因此,由于上述爆裂压力而被排出的空气在该第1管道部F1内流通,并通过形成于终端处的第2方向B2侧的侧壁部F12的开口部F16内的网状体F17。利用该网状体F17来捕获该空气中含有的粉尘,将该粉尘留在形成为死胡同状的第1管道部F1的终端部分。另一方面,去除粉尘后的空气经由形成于与开口部F16对应的位置上的导入口7F12而被导入到管道7F内,被风扇64从排气口2E1排出至外装壳体2外。

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对反射器412的背面侧进行冷却后的空气以及对电源装置5进行冷却后的空气与上述同样地,与光源灯411的状态无关地,利用上述风扇64经由导入口7D13、714、715被导入到导入部7F1内。然后,上述空气也从排气口2E1被排出至外装壳体2外。

[第4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D,除了能够起到与上述投影仪1相同的效果外,还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

第1管道部F1向第1方向B1伸出之后,沿着第2方向B2伸出,供在该第1管道部F1内流通后的空气向外部流出的开口部F16形成于位于第2方向B2侧的侧壁部F12上。由此,通过使在第1管道部F1中流通的空气的流路的终端侧的该第1管道部F1的形状成为死胡同状,由此能够容易将由覆盖开口部F16的网状体F17捕获的粉尘留在该第1管道部F1内。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含有光源灯411的碎片的粉尘被排出至外壳417的外部的情况。

此外,通过将网状体F17以与该第2方向B2垂直的方式配置在第1管道部F1的沿着第2方向B2伸出的部位,从而能够容易地从通过该网状体F17的空气中捕获上述粉尘。

[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

图19是作为管道7F的变形的管道7G、光源装置41F以及电源装置5的XZ平面的剖视图。

在上述管道7F中,将风扇64以这样的方式配置在配置部73内:使空气的抽吸方向和排出方向沿着Z方向的相反方向。对此,也可以是,采用具有配置部73A代替配置部73的管道7G(图19),将风扇64在该管道7G内配置成:使空气的抽吸方向和排出方向沿着X方向。在采用这样的管道7G的情况下,采用排气口(省略图示)形成于正面部2C的外装壳体2。

[第5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具有与上述投影仪1F相同的结构。在此,上述投影仪1F的导风部418F为下述这样的结构:使在第1管道部F1和第2管道部F2中流通后的空气经由形成于第1管道部F1和第2管道部F2各自的终端的开口部F16、F21而向管道7F内流通。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中,导风部将在第1管道部和第2管道部流通后的空气汇集,并使所述空气从一个排气口向管道流通。在这方面,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与上述投影仪1F有差异。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已经说明的部分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部分,标记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图20是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H所具有的光源装置41H、电源装置5和管道7H的XZ平面的剖视图,并且是示出从光源装置41H在管道7H内流通的空气的流路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H除了具有光源装置41H和管道7H来代替光源装置41F和管道7F外,具有与上述投影仪1F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其中,如图20所示,光源装置41H除了具有导风部418H来代替导风部418F外,具有与上述光源装置41F相同的结构和功能。

[导风部的结构]

导风部418H与上述导风部418、418F同样地,具有下述功能: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主体部415的左侧面部415E,用于将从该主体部415的排气口4151排出的空气引导至管道7F。此外,导风部418H具有在光源灯411破裂时抑制该光源灯411的碎片飞散的功能。

该导风部418H除了具有导风部418F所分别具有的导入口4181、分支部4182、第1管道部F1和第2管道部F2外,还具有汇集部H1。

汇集部H1用于汇集在第1管道部F1和第2管道部F2中流通后的空气。从Y方向侧观察时,该汇集部H1在各管道部F1、F2中流通的空气的流通方向的下游侧,利用侧壁部F12、F15以及与上述侧壁部F12、F15分别对置的侧壁部H2形成为大致三角形形状。换而言之,汇集部H1形成在相对于第1管道部F1的终端的第2方向B2侧(Z方向的相反侧)的位置且相对于第2管道部F2的终端的第1方向B1侧(X方向侧)的位置上。

在第1管道部F1中流通后的空气经由开口部F16流入该汇集部H1,在第2管道部F2中流通后的空气经由开口部F21流入该汇集部H1。然后,上述空气经由形成于侧壁部H2的排气口H3而流出至导风部8H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开口部F16、F21和排气口H3分别配置有网状体F17、F22、H4。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仅在开口部F16和排气口H3的一方配置有网状体。此外,也可以不具有设置于开口部F21的网状体F22。

此外,导风部418H也可以相对于主体部415不能够拆装,与上述同样地,也可以与主体部415形成为一体。

[管道的结构]

管道7H与上述管道7F同样地,经由排气口2E1将从光源装置41H排出的空气引导至外装壳体2外。该管道7H具有导入部7H1和配置有上述风扇64的配置部73。

导入部7H1与光源装置41H和电源装置5对置,并将对这些装置进行冷却后的空气导入到内部。该导入部7H1除了具有连接部7H11和导入口7H12来代替连接部7F11和导入口7F12、7F13外,具有与导入部7F1相同的结构。即,导入部7H1具有连接部7H11以及导入口7H12、7D13、714(在图20中省略图示)、715。

连接部7H11与上述同样地,是在管道7H中与导风部418H和左侧面部415E对置的部位,还作为与上述导风部418H和左侧面部415E接触并对该光源装置47H向光源收纳部471的收纳进行引导的引导部发挥功能。

导入口7H12在连接部7H11上形成在与上述排气口H3对应的位置上。在导风部418H中流通并从排气口H3被排出的空气经由该导入口7H12而被导入到导入部7H1内。

[光源灯破裂时以外的状态下从光源装置被导入的空气的流路]

在光源灯411破裂时以外的状态下,如图20中的实线箭头M5所示,主体部415的收纳空间S内的空气从上述排气口4151经由导入口4181而流入到导风部418H内。该空气被上述风扇64抽吸而主要在第2管道部F2内流通。然后,该空气在汇集部H1流通,然后,经由排气口H3和导入口7H12被导入到管道7H内,被风扇64从排气口2E1排出至外装壳体2外。

[光源灯破裂时从光源装置被导入的空气的流路]

在光源灯411破裂时,与具有上述导风部418F的光源装置41F的情况同样地,如图20中的双点划线箭头M6所示,收纳空间S内的空气由于上述爆裂压力而从排气口4151沿着上述第1方向B1被排出,经由导入口4181流入到导风部418H内。然后,该空气从分支部4182沿着第1管道部F1流通,到达位于第2方向B2侧的开口部F16。在该空气通过开口部F16时,利用网状体F17将该空气中含有的粉尘捕获。然后,去除了粉尘后的空气在汇集部H1流通,然后,如上述箭头M5所示,经由排气口H3和导入口7H12被导入到管道7H内,被风扇64从排气口2E1排出至外装壳体2外。

此外,与上述同样地,对反射器412的背面侧进行冷却后的空气以及对电源装置5进行冷却后的空气与光源灯411的状态无关地,利用上述风扇64经由导入口7D13、714、715被导入到导入部7H1内,并被上述风扇64排出至外装壳体2外。

[第5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H,除了能够起到与上述投影仪1F相同的效果外,还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

导风部418H通过具有汇集部H1而能够将在第1管道部F1中流通后的空气和在第2管道部F2中流通后的空气汇集,并从一个排气口H3排出。因此,与采用将在各管道部F1、F2中流通后的空气从各不相同的部位排出的上述导风部418F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用于导入从导风部418H流出的空气的管道7H的结构。

另外,利用设置于排气口H3的网状体H4,即使在由网状体F17捕获的粉尘向第2管道部F2侧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该粉尘飞散至导风部418F,进而飞散至壳体417的外部的情况。而且,通过在供在第2管道部F2中流通后的空气通过的开口部F21也设置网状体F22,能够可靠地抑制上述粉尘向壳体417外的飞散。

[第5实施方式的变形]

图21是作为管道7H的变形的管道7I、光源装置41H以及电源装置5的XZ平面的剖视图。

在上述管道7H中,将风扇64以这样的方式配置在配置部73内:使空气的抽吸方向和排出方向沿着Z方向的相反方向。对此,也可以采用具有配置部73A代替配置部73的管道7I(图21),并在该管道7I内以空气的抽吸方向和排出方向沿着X方向来配置风扇64。在采用这样的管道7I的情况下,采用排气口(省略图示)形成于正面部2C的外装壳体2。

[第6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6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具有与上述投影仪1相同的结构。在此,在该投影仪1中,上述管道7构成为具有捕获含有破裂的光源灯411的碎片的粉尘的结构。对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中,具有:管道,其固定于外装壳体2内,以代替该管道7;和集尘部件,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外装壳体2内,与该管道和光源装置连接,用于捕获从光源装置41的排气口4151流出的上述粉尘。在这方面,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与上述投影仪1有差异。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已经说明的部分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部分,标记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图2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L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2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L具有外装壳体2和装置主体3L,具有与上述投影仪1相同的功能。

其中,装置主体3L具有冷却装置6L来代替冷却装置6,而且,除了具有集尘部件8外,具有与上述装置主体3相同的结构。此外,冷却装置6L除了具有管道7L来代替管道7外,具有与冷却装置6相同的风扇61~64。

[集尘部件的结构]

图23是示出光源装置41、电源装置5、集尘部件8和管道7L的位置关系的图,换而言之,图23是示出这些部件的沿XZ平面的截面的图。

集尘部件8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管道7L中,具有将从光源装置41排出的空气引导至管道7L的功能。此外,集尘部件8具有下述这样的功能:在上述光源灯411破裂时,在从光源装置41排出的空气中捕获光源灯411的碎片等粉尘,将该粉尘留在内部。该集尘部件8通过卸下上述灯罩2A1(参照图1)而露出,并经由被该灯罩2A1封闭的开口部(省略图示)而在外装壳体2内进行拆装。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集尘部件8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管道7L。

如图23所示,这样的集尘部件8具有导入口81、分支部82、第1管道部83和第2管道部84。

导入口81与主体部415的排气口4151的形状对应地形成为大致矩形状。在将集尘部件8安装于管道7L并将光源装置41收纳于光学元件用壳体47的光源收纳部471中时,该导入口81与上述排气口4151对置,将从该排气口4151排出的空气经由导入口81导入到集尘部件8内。

分支部82与上述分支部716同样地,位于导入口81的内侧,与第1管道部83和第2管道部84分别连通。在该分支部82,经由导入口81被导入到集尘部件8内的空气中的、来自排气口4151的排气压力高的空气沿着与排气口4151的开口面4151A垂直且从该排气口4151朝向导入口81的方向即第1方向C1(在本实施方式中为X方向)向第1管道部83侧流通。另一方面,来自排气口4151的排气压力低的空气则借助配置在与集尘部件8对置的管道7L内的风扇64的抽吸力而沿着与上述第1方向C1交叉的方向即第2方向C2(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从Y方向侧观察时与第1方向C1垂直的方向,是Z方向的相反方向)向第2管道部84侧流通。

第1管道部83是沿着上述第1方向C1(即X方向)从分支部82延伸的管道部。该第1管道部83由与上述管道部717的侧壁部7171~7174同样的侧壁部831~834(关于Y方向侧的侧壁部,参照图示)形成。其中,在位于第1方向C1侧的侧壁部833的Z方向侧的端部形成有在Y方向上细长的缝隙状的上述开口部836。该开口部836用于将在第1管道部83中流通后的空气沿着该第1方向C1排出至第1管道部83的外部,进而排出至集尘部件8的外部且管道7L外的部位。

此外,在第1管道部83内,在相对于开口部836的与第1方向C1相反一侧,以与该第1方向C1垂直的方式固定有与上述网状体7177同样的金属制的网状体837。即,网状体837相对于开口部836配置在从导入口81被导入的空气在第1管道部83中流通的流通方向的上游侧。该网状体837形成为板状,用于捕获在第1管道部83内沿着第1方向C1流通的空气中含有的粉尘(例如,光源灯411的碎片)。

并且,在形成第1管道部83的侧壁部中的、位于Z方向侧且沿XY平面的侧壁部831与上述侧壁部7171同样地形成导入口81的端缘(Z方向侧的端缘)。因此,即使在主体部415内的空气由于光源灯411破裂时的爆裂压力而随着朝向第1方向C1向Z方向侧倾斜的方向从排气口4151流通的情况下,该空气也沿着侧壁部831流通,并被引导至第1管道部83内。

第2管道部84是沿着上述第2方向C2(即Z方向的相反方向)从分支部82延伸的管道部。该第2管道部84具有将对光源灯411进行冷却并从排气口4151排出的上述光源冷却空气引导至配置于管道7L内的风扇64的功能。

在此,如上所述,虽然利用外壳415内的对流而将对光源灯411进行冷却后的光源冷却空气从排气口4151排出,但是,来自该排气口4151的光源冷却空气的排气压力并不是那么高。另一方面,第2管道部84的终端与内部配置有风扇64的管道7L的导入口7L12对置,因此,在第2管道部84内,风扇64的抽吸力起作用。因此,从排气口4151经由导入口81被导入到集尘部件8内的空气除了在光源灯411破裂时外,从分支部82在第2管道部84内流通,经由该第2管道部84的终端的X方向侧的端面上形成的开口部841流入到管道7L内。在该开口部841内配置有与网状体837同样的网状体842。但是,也可以不具有该网状体842。

[管道的结构]

管道7L是下述这样的部件:利用设置于内部的风扇64抽吸从光源装置41流入到集尘部件8的空气,并将该空气经由排气口2E1引导至外装壳体2的外部。该管道7L具有导入部7L1和上述配置部73。

其中,在配置部73内,如上所述,以使空气的抽吸方向和排出方向沿着Z方向的相反方向的方式来配置上述风扇64。

导入部7L1与上述导入部71同样地,与光源装置41、电源装置5和集尘部件8对置,并将在上述光源装置41和电源装置5中流通后的空气导入到内部。该导入部7L1具有连接部7L11以及导入口7L12、7L13、714(在图23中省略图示)、715。

连接部7L11是在管道7L中与光源装置41的左侧面部414E和集尘部件8对置的部位。该连接部7L11是被安装部,该集尘部件8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该被安装部,此外,该连接部7L11也是引导部,在沿着Y方向的相反方向将光源装置41插入到外装壳体2内时,所述引导部与上述左侧面部414E抵接,对光源装置41向光源收纳部471中的收纳进行引导。

导入口7L12形成在连接部7L11的与上述开口部841对应的位置上,用于将在集尘部件8的第2管道部84中流通后的空气导入到导入部7L1内。

导入口7L13形成在连接部7L11的与上述排气口4152对应的位置上,用于将对反射器412的背面部进行冷却后的空气导入到导入部7L1内。

导入口714、715与在上述管道7中的情况同样地,在导入部7L1上形成于与电源装置5对置的部位,用于将外装壳体2内的空气(例如,对电源装置5进行冷却后的空气)导入到导入部7L1内。

[在光源灯破裂时以外的状态下从光源装置被导入的空气的流路]

图24是示出从光源装置41F流出的空气的流路的图。在该图24中,利用实线箭头N1示出光源灯411破裂时以外的该空气的流路,利用单点划线箭头N2示出光源灯411破裂时的该空气的流路。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光源灯411破裂时以外的状态(光源灯411未破裂的状态和破裂之后的状态)下,上述主体部415的收纳空间S内的空气(例如光源冷却空气)流向由图24中的箭头N1所示的流路。

具体而言,该空气借助主体部415内的对流从排气口4151被排出,经由导入口81流入到集尘部件8内。如上所述,在该集尘部件8中的第2管道部84内,风扇64的抽吸力起作用。因此,利用风扇64的抽吸力使流入到集尘部件8内的空气从分支部82沿着上述第2方向C2流入到第2管道部84内。然后,在第2管道部84内流通后的空气经由开口部841和导入口7L12被导入到管道7L的导入部7L1内,被风扇64从排气口2E1排出至外装壳体2外。

[在光源灯破裂时从光源装置被导入的空气的流路]

另一方面,在光源灯411破裂时,如上所述,在主体部415内由于破裂而产生爆裂压力,因此,来自排气口4151的上述收纳空间S内的空气的排气压力高于该光源灯411破裂时以外的排气压力,并且高于在上述分支部82起作用的风扇64的抽吸压力。因此,在光源灯411破裂时从排气口4151排出的空气流向由图24中的箭头N2所示的流路。

具体而言,该空气经由导入口81被导入到集尘部件8内之后,从分支部82沿着上述第1方向C1流通而流入到第1管道部83内。该空气在第1管道部83内沿着上述第1方向C1直线前进而通过网状体837。由此,该空气中含有的上述粉尘被网状体837捕获并在上述爆裂压力消退之后沿铅直方向(即,Y方向的相反方向)落下而留在第1管道部83内。此外,去除该粉尘后的空气沿着该第1方向C1通过开口部836,并被排出至第1管道部83的外部,进而,被排出至集尘部件8的外部且管道7L的外部。

另一方面,在伴随着光源灯411破裂的爆裂压力消退之后,如上所述,经由导入口81被导入到集尘部件8内的空气流向由箭头N1所示的流路。即,该空气利用风扇64的抽吸力而从分支部82流入到第2管道部84内。这样,在上述爆裂压力消退了的情况下,空气难以向第1管道部83流通,因此,由上述网状体837捕获的粉尘容易留在第1管道部83内,难以被排出至集尘部件8外。

并且,虽然省略了图示,对反射器412的背面侧进行冷却后的空气以及对电源装置5进行冷却后的空气与光源灯411的状态无关地,利用上述风扇64经由导入口7L13、714、715被导入到导入部7L1内。上述空气也被风扇64抽吸而从排气口2E1被排出至外装壳体2外。

[第6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L,能够起到与上述投影仪1相同的效果。

从外壳414的排气口4151(光源用壳体的流出口)流出的空气从导入口81被导入到集尘部件8内。

在此,在光源灯411破裂时以外的状态(光源灯411未破裂的状态以及光源灯411破裂之后的状态)下,来自排气口4151的排气压力相对不高。因此,利用由与集尘部件8连接的管道7L内的风扇64形成的抽吸力使被导入到该集尘部件8内的空气在第2管道部84内流通并流入到管道7L内,由此,能够将对光源灯411进行冷却后的空气排出至集尘部件8的外部。

另一方面,在光源灯411破裂时,含有该光源灯411的碎片等粉尘的空气从排气口4151流入到集尘部件8内。此时,由于光源灯411的破裂而产生的爆裂压力而导致来自排气口4151的排气压力较高,因此,被导入到集尘部件8内的空气向与排气口4151的开口面4151A垂直的第1方向C1流通并从分支部82流入到第1管道部83内。在构成该第1管道部83的侧壁部833形成有开口部836(第1开口部),因此,流入到该第1管道部83内的空气经由该开口部836而被排出至第1管道部83的外部。在该空气通过开口部836时,利用覆盖该开口部836的网状体837将上述粉尘捕获。由此,该粉尘被留在第1管道部83内,因此,能够抑制粉尘向集尘部件8外的飞散。

因此,无需缩小设置于排气口4151的网状体4153的网眼,就能够抑制光源灯411的细小的碎片飞散至集尘部件8的外部,因此,能够在不降低光源灯411的冷却效率的情况下抑制上述碎片的飞散。

外壳414的收纳空间S内的空气(含有上述粉尘的空气)由于光源灯411破裂时产生的爆裂压力而容易经由排气口4151、导入口81和分支部82流入到向第1方向C1伸出的第1管道部83内。该第1管道部83所具有的开口部836形成于与该第1方向C1大致垂直的侧壁部833,用于使在该第1管道部83中流通的空气沿着第1方向C1排出至集尘部件8的外部。由此,能够将在第1管道部83中流通的空气迅速地从开口部836排出,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在该第1管道部83中流通的空气吹到侧壁部833而逆流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含有粉尘的空气向第2管道部84侧流通,能够抑制该粉尘被排出至集尘部件8的外部。

在此,在光源灯411的光从排气口4151漏出到外部的情况下,如果上述开口部836形成于与第1方向C1垂直的侧壁部833的大致整面,则漏出的光有可能会向第1方向C1行进,经由开口部836漏出到集尘部件8的外部。

对此,通过将开口部836形成为缝隙状,能够缩小该开口部836的开口面积。因此,即使在上述光经由排气口4151而漏出到外壳414的外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该光漏出到集尘部件8的外部。

此外,网状体837相对于开口部836位于与第1方向C1相反的一侧、即通过该开口部836的空气的流通方向的上游侧。由此,与该网状体837位于下游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将所捕获的粉尘留在第1管道部83内。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含有光源灯411的碎片的粉尘被排出至集尘部件8的外部的情况。

网状体837配置在与第1方向C1大致垂直的位置上。由此,能够构成为使光源灯411破裂时包含上述粉尘并沿着第1方向C1从排气口4151被排出的空气可靠地通过上述网状体837,因此,能够利用该网状体837容易地捕获上述粉尘。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光源灯411的碎片被排出至第1管道部83的外部、进而被排出至集尘部件8的外部的情况。

集尘部件8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外装壳体2内配置的管道7L的连接部7L11。由此,在光源灯411破裂时,能够与光源装置41一起更换集尘部件8,由此,能够使外装壳体2内保持清洁。

通过连接集尘部件8与排气口2E1(壳体侧排气口)的管道7L内的风扇64的驱动,能够抽吸上述外壳414的收纳空间S内的空气(例如,对光源灯411进行冷却后的空气),能够将该空气经由排气口2E1排出至外装壳体2的外部。因此,能够提高光源灯411的冷却效率。

[第6实施方式的变形]

图25是作为管道7L的变形的管道7M、光源装置41以及电源装置5的XZ平面的剖视图。

在上述管道7L中,将风扇64以这样的方式配置在配置部73内:使空气的抽吸方向和排出方向沿着Z方向的相反方向。对此,也可以是,采用具有配置部73A代替配置部73的管道7M(图25),与上述管道7A、7C同样地,将风扇64以使空气的抽吸方向和排出方向沿着X方向的方式配置在该管道7M内。在采用这样的管道7M的情况下,与上述同样地,采用排气口(省略图示)形成于正面部2C的外装壳体2。

[第7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7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具有与上述投影仪1L相同的结构。在此,在该投影仪1L的集尘部件8中,位于第1管道部83和第2管道部84的终端的开口部836、841形成在彼此远离的位置上。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中,与上述管道7B同样地,供在第1管道部和第2管道部流通后的空气排出的各开口部形成在接近的位置上。在这方面,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与上述投影仪1L有差异。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已经说明的部分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部分,标记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图26是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N所具有的光源装置41、电源装置5、集尘部件8N和管道7N的XZ平面的剖视图。

如图2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N除了具有集尘部件8N和管道7N来代替集尘部件8和管道7L外,具有与上述投影仪1L相同的结构和功能。

[集尘部件的结构]

集尘部件8N与上述集尘部件8同样地,具有作为下述这样的管道部件的功能: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管道7L的导入部7L1(详细来说是连接部7L11),将从光源装置41的排气口4151排出的空气引导至管道7N。此外,集尘部件8N具有下述这样的功能:在光源灯411破裂时对含有该光源灯411的碎片的粉尘进行收集,抑制该粉尘飞散。

这样的集尘部件8N具有上述导入口81和分支部82、以及第1管道部85和第2管道部86。

第1管道部85是主要供由于在光源灯411破裂时产生的爆裂压力而从排气口4151流出的上述收纳空间S内的空气流通的管道部,从分支部82沿着上述第1方向C1伸出,然后,沿着与该第1方向C1垂直的上述第2方向C2伸出。该第1管道部85由形成导入口81的Z方向侧的端缘的侧壁部851和侧壁部852~855(关于Y方向侧的侧壁部,参照图示)形成,该第1管道部85中沿着第2方向C2的伸出部分被侧壁部852~855和Y方向侧的侧壁部如死胡同那样封闭。

在形成该封闭部分的侧壁部之一且位于第2方向C2侧的侧壁部852形成有开口部856。与上述网状体837同样的金属制的网状体857以与第2方向C2垂直的方式设置于该开口部856内。该网状体857形成为板状,用于捕获在第1管道部85内流通的空气中含有的粉尘(例如,光源灯411的碎片)。另外,也可以将网状体857设置成在第2方向C2侧(与Z方向相反一侧)或与第2方向C2相反一侧(Z方向侧)覆盖该开口部856。

第2管道部86是主要在光源灯411破裂时以外的时候供从排气口4151流出的上述收纳空间S内的空气流通的管道部,从分支部82沿着上述第2方向C2伸出。即,第2管道部86具有下述这样的功能:在光源灯411破裂时以外的时候,利用由风扇64形成的抽吸力使从上述主体部415被导入到集尘部件8N内的空气的大致全部流通,并将该空气引导至管道7N。

形成该第2管道部86的终端部分的侧壁部中的第1方向C1(X方向)侧的侧壁部是形成第1管道部85的侧壁部855,在该侧壁部855的比上述侧壁部852靠第2方向C2侧的位置上形成有开口部861。并且,在第2管道部86中流通后的空气经由该开口部861被排出至集尘部件8N的外部。另外,在开口部861内配置有与上述网状体857同样的网状体862。

这样,开口部861和上述开口部856在彼此垂直的侧壁部855、852上形成于彼此比较接近的位置。并且,管道7N的连接部7N11以覆盖上述开口部856、861的方式与集尘部件8N连接。

[管道的结构]

管道7N是下述这样的部件:与上述管道7L同样地,利用风扇64抽吸从光源装置41流入到集尘部件8N的空气,并将该空气经由排气口2E1引导至外装壳体2外。该管道7N具有导入部7N1和上述配置部73。

导入部7N1与上述导入部71、7L1同样地,与光源装置41、电源装置5和集尘部件8N对置,并将对上述光源装置41和电源装置5冷却后的空气导入到内部。该导入部7N1具有连接部7N11以及导入口7N12、7N13、7L13、714(在图26中省略图示)、715。

连接部7N11与上述连接部7L11同样地,是在管道7N中与上述光源装置41的左侧面部414E和集尘部件8N对置的部位。该连接部7N11是安装有集尘部件8N的被安装部,,也是对光源装置41向光源收纳部471中的收纳进行引导的引导部。

导入口7N12、7N13在连接部7N11上形成在与上述开口部856、861对应的位置上。并且,在第1管道部85中流通并从开口部856流出的空气经由导入口7N12被导入到导入部7N1内,并且,在第2管道部86中流通并从开口部861流出的空气经由导入口7N13被导入到导入部7N1内。

导入口7L13形成在连接部7N11的与上述排气口4152对应的位置上,经由该导入口7L13将对反射器412的背面部进行冷却后的空气导入到导入部7N1内。

导入口714、715在导入部7N1上形成在与电源装置5对置的面上。

[在光源灯破裂时以外的状态下从光源装置被导入的空气的流路]

图27是示出从光源装置41流出的空气的流路的图。在该图27中,利用实线箭头N3示出光源灯411破裂时以外的该空气的流路,利用单点划线箭头N4示出光源灯411破裂时的该空气的流路。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光源灯411破裂时以外的状态下,上述主体部415的收纳空间S内的空气(例如光源冷却空气)流向由图27中的箭头N3所示的流路。

具体而言,该空气借助主体部415内的对流而从排气口4151流出,并从上述排气口4151经由导入口81流入到集尘部件8N内。该空气被与该集尘部件8N连接的管道7N内的风扇64抽吸而主要在第2管道部86内流通。然后,该空气经由开口部861和导入口7N13被导入到导入部7N内,被风扇64从排气口2E1排出至外装壳体2外。

[在光源灯破裂时从光源装置被导入的空气的流路]

另一方面,在光源灯411破裂时,上述收纳空间S内的空气由于上述爆裂压力而流向由图27中的箭头N4所示的流路。

具体而言,该空气从排气口4151沿着上述第1方向C1被排出,然后,经由导入口81流入到集尘部件8N内,再从分支部82流入到第1管道部85内。该第1管道部85从分支部82沿着第1方向C1伸出,然后,再沿着第2方向C2伸出,因此,由于上述爆裂压力而被排出的空气在该第1管道部85内流通,并通过形成于终端处的第2方向C2侧的侧壁部852的开口部856内的网状体857。利用该网状体857来捕获该空气中含有的粉尘,将该粉尘留在形成为死胡同状的第1管道部85的终端部分。另一方面,去除粉尘后的空气经由形成于与开口部856对应的位置上的导入口7N12而被导入到管道7N内,被风扇64从排气口2E1排出至外装壳体2外。

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对反射器412的背面侧进行冷却后的空气以及对电源装置5进行冷却后的空气与上述同样地,与光源灯411的状态无关地,利用上述风扇64经由导入口7L13、714、715被导入到导入部7N1内。然后,上述空气也从排气口2E1被排出至外装壳体2外。

[第7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N,除了能够起到与上述投影仪1L相同的效果外,还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

第1管道部85向第1方向C1伸出,然后,再沿着第2方向C2伸出,供在该第1管道部85内流通后的空气向外部流出的开口部856形成于位于第2方向C2侧的侧壁部852上。由此,通过使在第1管道部85中流通的空气的流路的终端侧的该第1管道部85的形状成为死胡同状,由此能够容易将由覆盖开口部856的网状体857捕获的粉尘留在该第1管道部85内。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含有光源灯411的碎片的粉尘被排出至集尘部件8N的外部的情况。

此外,通过将网状体857以与该第2方向C2垂直的方式配置在第1管道部85上的沿着第2方向C2伸出的部位,从而能够容易地从通过该网状体857的空气中捕获上述粉尘。

[第7实施方式的变形]

图28是作为管道7N的变形的管道7P、光源装置41、电源装置5和集尘部件8N的XZ平面的剖视图。

在上述管道7N中,将风扇64以这样的方式配置在配置部73内:使空气的抽吸方向和排出方向沿着Z方向的相反方向。对此,也可以采用具有配置部73A代替配置部73的管道7P(图28),并在该管道7P内以使空气的抽吸方向和排出方向沿着X方向的方式来配置风扇64。在采用这样的管道7P的情况下,采用排气口(省略图示)形成于正面部2C的外装壳体2。

[第8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8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具有与上述投影仪1N相同的结构。在此,上述投影仪1N的集尘部件8N为下述这样的结构:使在管道部85、86中流通后的空气经由分别形成于第1管道部85和第2管道部86的终端的开口部856、861而向管道7N内流通。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中,集尘部件汇集在第1管道部和第2管道部中流通后的空气,并使所述空气从一个排气口向管道流通。在这方面,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与上述投影仪1N有差异。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已经说明的部分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部分,标记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图29是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Q所具有的光源装置41、电源装置5、集尘部件8Q和管道7Q的XZ平面的剖视图,并且是示出从光源装置41经由集尘部件8Q而向管道7Q流通的空气的流路的图。

如图2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Q除了具有集尘部件8Q和管道7Q来代替集尘部件8N和管道7N外,具有与上述投影仪1N相同的结构和功能。

[集尘部件的结构]

集尘部件8Q与上述集尘部件8、8N同样地,具有下述功能: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管道7Q,将从光源装置41的排气口4151排出的空气引导至管道7Q。此外,集尘部件8Q具有在光源灯411破裂时抑制该光源灯411的碎片飞散的功能。

该集尘部件8Q除了具有上述集尘部件8N的结构外,还具有汇集部87。即,集尘部件8Q具有导入口81、分支部82、第1管道部85和第2管道部86、以及汇集部87。

汇集部87用于汇集在第1管道部85和第2管道部86中流通后的空气。从Y方向侧观察时,该汇集部87在各管道部85、86中流通的空气的流通方向的下游侧,利用侧壁部852、855以及与上述侧壁部852、855分别对置的侧壁部871而形成为大致三角形形状。换而言之,汇集部87形成在相对于第1管道部85的终端的第2方向C2侧(Z方向的相反侧)的位置且相对于第2管道部86的终端的第1方向C1侧(X方向侧)的位置上。

在第1管道部85中流通后的空气经由开口部856流入到该汇集部87,在第2管道部86中流通后的空气经由开口部861流入到该汇集部87。然后,上述空气经由形成于侧壁部871的排气口872而流出至集尘部件8Q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开口部856、861和排气口872分别配置有网状体857、862、873。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仅在开口部856和排气口872的一方配置有网状体。此外,也可以不具有设置于开口部861的网状体862。

[管道的结构]

管道7Q与上述管道7N同样地,经由排气口2E1将从光源装置41向集尘部件8Q流出的空气引导至外装壳体2外。该管道7Q具有导入部7Q1和配置有上述风扇64的配置部73。

导入部7Q1与上述导入部7N1同样地,与光源装置41、电源装置5和集尘部件8Q对置,并将在上述光源装置41和电源装置5中流通后的空气导入到内部。该导入部7Q1除了具有连接部7Q11和导入口7Q12来代替连接部7N11和导入口7N12、7N13外,具有与导入部7N1相同的结构。即,导入部7Q1具有连接部7Q11以及导入口7Q12、7L13、714(在图29中省略图示)、715。

连接部7Q11与上述连接部7N11同样地,是在管道7Q中与光源装置41的左侧面部414E和集尘部件8Q对置的部位。该连接部7Q11是被安装部,该集尘部件8Q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该被安装部,此外,该连接部7Q11也是与上述左侧面部414E抵接并对光源装置41向光源收纳部471中的收纳进行引导的引导部。

导入口7Q12在连接部7Q11上形成在与上述排气口872对应的位置上。在集尘部件8Q中流通并从排气口872被排出的空气经由该导入口7Q12而被导入到导入部7Q1内。

[在光源灯破裂时以外的状态下从光源装置被导入的空气的流路]

在光源灯411破裂时以外的状态下,如图29中的实线箭头N5所示,主体部415的收纳空间S内的空气从上述排气口4151经由导入口81而流入到集尘部件8Q内。该空气被上述风扇64抽吸而主要在第2管道部86内流通。然后,该空气在汇集部87流通,然后,经由排气口872和导入口7Q12被导入到管道7Q内,被风扇64从排气口2E1排出至外装壳体2外。

[在光源灯破裂时从光源装置被导入的空气的流路]

在光源灯411破裂时,与上述投影仪1N的情况同样地,如图29中的双点划线箭头N6所示,收纳空间S内的空气由于上述爆裂压力而从排气口4151沿着上述第1方向C1被排出,经由导入口81流入到集尘部件8Q内。然后,该空气从分支部82沿着第1管道部85流通,到达位于第2方向C2侧的开口部856。在该空气通过开口部856时,利用网状体857将该空气中含有的粉尘捕获。然后,去除了粉尘后的空气在汇集部87流通,然后,如上述箭头N5所示,经由排气口872和导入口7Q12被导入到管道7Q内,被风扇64从排气口2E1排出至外装壳体2外。

此外,与上述同样地,对反射器412的背面侧进行冷却后的空气以及对电源装置5进行冷却后的空气与光源灯411的状态无关地,利用上述风扇64经由导入口7L13、714、715被导入到导入部7Q1内,并被上述风扇64排出至外装壳体2外。

[第8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Q,除了能够起到与上述投影仪1N相同的效果外,还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

集尘部件8Q通过具有汇集部87而能够将在第1管道部85中流通后的空气和在第2管道部86中流通后的空气集中,并从一个排气口872排出。因此,与采用将在各管道部85、86中流通后的空气从彼此不同的部位排出的上述集尘部件8N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用于导入从该集尘部件8Q流出的空气的管道7Q的结构。

另外,即使在利用设置于排气口872的网状体873而使得由网状体857捕获的粉尘向第2管道部86侧移动了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该粉尘飞散至集尘部件8Q的外部。而且,通过在供在第2管道部86中流通后的空气通过的开口部861也设置网状体862,能够可靠地抑制上述粉尘向集尘部件8Q外的飞散。

[第8实施方式的变形]

图30是作为管道7Q的变形的管道7R、光源装置41、电源装置5和集尘部件8Q的XZ平面的剖视图。

在上述管道7Q中,将风扇64以这样的方式配置在配置部73内:使空气的抽吸方向和排出方向沿着Z方向的相反方向。对此,也可以采用具有配置部73A代替配置部73的管道7R(图30),并在该管道7R内以空气的抽吸方向和排出方向沿着X方向的方式来配置风扇64。在采用这样的管道7R的情况下,采用排气口(省略图示)形成于正面部2C的外装壳体2。

[各实施方式的变形]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在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或改良等包含于本发明。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从Y方向侧观察时,管道7、7A~7I、7L~7N、7P~7R形成为大致L字状。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管道的形状也可以是管道部717、717B进一步向第1方向A1伸出的大致U字状。即,可以适当地变更管道的形状。

在上述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管道7、7A~7C为下述这样的结构:管道部717、717B的至少一部分沿着与作为连结排气口4151的端缘的平面的开口面4151A垂直的第1方向A1从分支部716伸出,并且,管道部718的至少一部分从该分支部716沿着与第1方向A1垂直的第2方向A2伸出。其中,第1方向A1在投影仪1、1B是沿X方向的方向,第2方向A2是沿Z方向的相反方向的方向。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在排气口4151形成于向Z方向开口的位置的情况下,第1方向A1也可以是沿Z方向的方向,第2方向A2也可以是与该Z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可以适当地变更光源装置41中的排气口4151的位置,并且,在投影仪中,考虑到光源装置41的结构和排气口4151的位置等,可以分别适当地变更与上述开口面4151A垂直的第1方向A1以及与该第1方向A1垂直的第2方向A2的方向。

同样地,在上述第3~第8实施方式中,将第1方向B1、C1设为沿X方向的方向,将第2方向B2、C2设为Z方向的相反方向。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第2方向B2、C2设为沿Z方向的方向。即,考虑到光源装置41、41D、41F、41H的结构和排气口4151的位置等,可以分别适当地变更第1方向B1、C1以及与该第1方向B1、C1交叉的第2方向B2、C2的方向。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管道部717所具有的开口部7176在该管道部717中形成于位于第1方向A1侧的侧壁部7173。此外,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该开口部7176在管道部717中形成于位于第2方向A2侧的侧壁部7172。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开口部7176也可以在管道部717中形成于与第2方向A2相反一侧的侧壁部7171,也可以形成于分别与第1方向A1和第2方向A2垂直的方向的侧壁部(例如,侧壁部7174)。即,开口部7176的形成位置可以是任意侧壁部。而且,也可以构成为:通过了形成于管道部717的侧壁部7173的开口部7176后的空气在管道部718中流通。该情况下,也可以将开口部7176形成在侧壁部7173上的与Z方向相反一侧的位置上,将通过该开口部7176后的空气引导至管道部718。

同样地,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导风部418中,用于排出在第1管道部D1中流通后的空气的开口部D16在该第1管道部D1中位于第1方向B1,并且形成于与该第1方向B1大致垂直的侧壁部D13。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开口部D16也可以不形成于侧壁部D11,也可以形成于位于Y方向侧的侧壁部(省略图示)或位于与Y方向相反一侧的侧壁部D14。即,开口部D16的位置可以是第1管道部D1的任何位置。

此外,在上述第6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集尘部件8中,用于排出在第1管道部83中流通后的空气的开口部836在该第1管道部83中位于第1方向C1,并且形成于与该第1方向C1大致垂直的侧壁部833。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开口部836也可以不形成于侧壁部831,也可以形成于位于Y方向侧的侧壁部(省略图示)或位于与Y方向相反一侧的侧壁部834。即,开口部836的位置可以是第1管道部83的任何位置。

在上述第1、第3和第6实施方式中,构成为:板状的网状体7177、D17、837配置在与第1方向A1、B1、C1垂直的位置上。但是,并不限于此。即,网状体7177、D17、837只要配置在覆盖开口部7176、D16、836的位置上且能够在从光源装置41、41D排出的空气中捕获光源灯411的碎片(粉尘),则可以配置在任意的方向和位置上。例如,也可以将网状体7177、D17、837在第1方向A1、B1、C1上倾斜地进行配置。

此外,上述各网状体不限于金属制,只要能确保强度和耐久性,也可以是树脂制成等。

在上述第1、第3和第6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将开口部7176、D16、836在侧壁部7173、D13、833的Z方向侧的端部形成为缝隙状。但是,并不限于此。即,如果不考虑遮光性等,则也可以将开口部7176、D16、836例如形成于侧壁部7173、D13、833的中央,并且,也可以不是缝隙状。

在上述第1、第3和第6实施方式中,构成为:网状体7177、D17、837相对于开口部7176、D16、836位于与第1方向A1、B1、C1相反的一侧(即,通过开口部7176、D16、836的空气的流路的上游侧)。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该网状体7177、D17、837嵌入于开口部7176、D16、836中。并且,也可以将网状体7177、D17、837以覆盖开口部7176、D16、836的方式配置在相对于该开口部7176、D16、836的下游侧(第1方向A1、B1、C1侧)。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除了将风扇64以使空气的抽吸方向和排出方向沿着Z方向的相反方向的方式配置在管道7、7B、7D、7F、7H、7L、7N、7Q内外,还以使空气的抽吸方向和排出方向沿着X方向的方式配置在管道7A、7C、7E、7G、7I、7M、7P、7R内。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以使空气的抽吸方向和排出方向沿着Y方向或Y方向的相反方向的方式将风扇64配置在管道内。该情况下,可以将利用风扇64排出空气的外装壳体2的排气口形成于顶面部2A或底面部2B。即,在上述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在光源灯411未破裂的状态下,只要能够使被导入到管道内的空气向管道部718流通,风扇64的位置不受限制。此外,在上述第3和第5实施方式中,在光源灯411未破裂的状态下,只要能够使被导入到导风部418、418F、418H内的空气向第2管道部D2、F2流通,风扇64的位置不受限制。而且,在上述第6和第8实施方式中,在光源灯411未破裂的状态下,只要能够使被导入到集尘部件8、8N、8Q内的空气向第2管道部84、86流通,风扇64的位置不受限制。

此外,风扇64不限于轴流风扇,也可以是离心力风扇(多叶片式风扇)例如,也可以将由离心力风扇构成的风扇64配置成进气面朝向Z方向侧,排气面朝向X方向侧。换而言之,也可以以使空气的抽吸方向沿着Z方向的相反方向且排出方向沿着X方向的方式将该风扇64配置在配置部73A内。

在上述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为下述这样的结构:将由网状体7177捕获的光源灯411的碎片留在管道部717、717B内。此外,在上述第3~第5实施方式中,为下述这样的结构:将由网状体D17、F17捕获的光源灯411的碎片留在第1管道部D1、F1内。而且,在上述第6~第8实施方式中,为下述这样的结构:将由网状体837、857捕获的光源灯411的碎片留在第1管道部83、85内。对此,根据网状体7177、D17、F17、837、857的配置位置而在管道部717、717B和第1管道部D1、F1、83、85上形成向铅直方向凹陷的凹部,使由网状体7177、D17、F17、837、857捕获的碎片(粉尘)落下到该凹部内,从而更可靠地使碎片不会飞散。

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利用位于第1方向B1的相反侧的网状体D17覆盖光源装置41D的位于第1管道部D1的终端的开口部D16,并且,在位于第2管道部D2的终端的开口部D21内配置有网状体D22。此外,在上述第4实施方式中,在光源装置41F的位于第1管道部F1的终端的开口部F16和位于第2管道部F2的终端的开口部F21分别设有网状体F17、F22。而且,在上述第5实施方式中,在光源装置41H中的汇集部H1的排气口H3设有网状体H4。并且,根据这些结构来抑制光源灯411的碎片等粉尘飞散至导风部418、418F、418H的外部。但是,并不限于这样仅利用网状体来抑制该粉尘从开口部和排气口飞散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当从光源收纳部471卸下光源装置41D、41F、41H时,利用挡板封闭上述开口部D16、D21、F16、F21和排气口H3,当将该光源装置41D、41F、41H安装于光源收纳部471后,再敞开上述开口部D16、D21、F16、F21和排气口H3。该情况下,例如,在将灯罩2A1安装于顶面部2A时,利用灯罩2A1按压设置于光源装置41D、41F、41H的按钮、杆等操作部件,由此使上述挡板向敞开方向移动而使开口部D16、D21、F16、F21和排气口H3敞开,在卸下灯罩2A1时,使上述挡板向封闭方向移动而将开口部D16、D21、F16、F21和排气口H3封闭。另外,即使在与上述开口部和排气口对应地设置网状体的情况下,如上所述,该网状体的配置位置可以在开口部和排气口内,可以在通过该开口部的空气的流通方向的上游侧,也可以在下游侧。

在上述第6实施方式中,利用位于第1方向C1的相反侧的网状体837覆盖集尘部件8的位于第1管道部83的终端的开口部836,并且,在位于第2管道部84的终端的开口部841内配置有网状体842。此外,在上述第7实施方式中,在集尘部件8N的位于第1管道部85的终端的开口部856和位于第2管道部86的终端的开口部861分别设有网状体857、862。而且,在上述第8实施方式中,在集尘部件8Q中的汇集部87的排气口872设有网状体873。并且,根据这些结构来抑制光源灯411的碎片等粉尘飞散至集尘部件8、8N、8Q的外部。但是,并不限于这样仅利用网状体来抑制该粉尘从开口部和排气口飞散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当从外装壳体2卸下集尘部件8、8N、8Q时,利用挡板封闭上述开口部836、841、856、861和排气口872,在将该集尘部件8、8N、8Q安装于外装机壳2后,再敞开上述开口部836、841、856、861和排气口872。该情况下,例如,将灯罩2A1安装于顶面部2A时,利用灯罩2A1按压设置于集尘部件8、8N、8Q的按钮、杆等操作部件,由此使上述挡板向敞开方向移动以使开口部836、841、856、861和排气口872敞开,在卸下灯罩2A1时,使上述挡板向封闭方向移动以将开口部836、841、856、861和排气口872封闭。另外,即使在与上述开口部和排气口对应地设置网状体的情况下,如上所述,该网状体的配置位置可以在开口部和排气口内,可以在通过该开口部的空气的流通方向的上游侧,也可以在下游侧。

在上述第6~第8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集尘部件8、8N、8Q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管道7L~7N、7P~7R中,通过将集尘部件8、8N、8Q安装于上述管道7L~7N、7P~7R而使光源装置41与管道7L~7N、7P~7R连接。但是,安装集尘部件8、8N、8Q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管道7L~7N、7P~7R,也可以是外装壳体2内的其它结构。例如,也可以在外装壳体2的内表面设置安装部,集尘部件8、8N、8Q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该安装部。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光源装置41、41D、41F、41H具有:光源灯411、反射器412和平行化透镜413;以及作为光源用壳体的外壳414,其在内部收纳上述部件。不限于在投影仪中设置一个这样的光源装置41的结构,也可以设置多个光源装置。该情况下,也可以与各个光源装置对应地设置上述集尘部件和管道,也可以构成为利用一个管道来收集从各光源装置排出的空气。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从Y方向侧观察时,图像形成装置4、4D构成为大致L字状。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从Y方向侧观察时,图像形成装置构成为大致U字状。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投影仪1、1B、1D、1F、1H、1L、1N、1Q具有3个液晶面板453(453R、453G、453B)。但是,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对使用2个以下或4个以上液晶面板的投影仪应用本发明。此外,所采用的液晶面板也不限于光入射面与光射出面不同的透过型的液晶面板453,也可以使用光入射面与光射出面相同的反射型的液晶面板。而且,只要是能够通过对入射光进行调制形成与图像信息对应的图像的光调制装置,也可以使用利用了微镜、例如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数字微镜元件)等的设备等液晶以外的光调制装置。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图像的投影方向与该图像的观察方向大致相同的前式投影仪(front type projector)1、1B、1D、1F、1H、1L、1N、1Q。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对投影方向与观察方向为彼此相反的方向的后式投影仪(rear type projector)应用本发明。

标号说明

1、1B、1D、1F、1H、1L、1N、1Q:投影仪;2:外装壳体;2E1:排气口(壳体侧排气口);41、41D、41F、41H:光源装置;411:光源灯;414:壳体(光源用壳体);415:主体部;4151:排气口(流出口);4151A:开口面;417:壳体(光源用壳体);418、418F、418H:导风部;4182:分支部;453(453R、453G、453B):液晶面板(光调制装置);46:投影光学装置;64:风扇;7、7A~7I、7L~7N、7P~7R:管道;711:导入口;716:分支部;717、717B:管道部(第1管道部);718:管道部(第2管道部);7171~7174:侧壁部;7176:开口部;7177:网状体;8、8N、8Q:集尘部件;81:导入口;82:分支部;83、85、D1、F1:第1管道部;831~834、851~855、D11~D14、F11~F15:侧壁部;836、856、D16、F16:开口部(第1开口部);837、857、D17、F17:网状体;84、86、D2、F2:第2管道部;841、861、D21、F21:开口部(第2开口部);87、H1:汇集部;872、H3:排气口;A1、B1、C1:第1方向;A2、B1、C2:第2方向;S:收纳空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