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8254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显示模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灯条的显示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性电子及通讯产品的发展,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已广泛地应用于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以及智能手机(smartphone)等产品。一般来说,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面板(displaypanel)及背光模块(backlightmodule)。背光模块的灯条的发光单元可提供光源至显示面板。

一种设计是通过提高ap比值(apratio)来改善混光不均匀造成的亮暗带周期性分布。其中a值为发光单元与显示面板的可视区之间的距离,p为相邻两发光单元中心之间的距离。

当使用双层(导电层)电路板设计用于电性串联的发光单元的布线时,虽可得宽度小的光源模块,但双层板的制造成本高。当使用成本较低的单层(导电层)电路板时,用于电性串联的发光单元的布线设计会受限于单层导电层。与所有光源串联组连接的第一外接线路与第二外接线路中至少一个必须占据远离显示面板的第二区域部分,因此第二区域部分的宽度无法缩减,在维持一既定期望a值的前提下,这会阻碍了显示模块薄化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显示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显示模块,其包括显示面板及光源模块。光源模块邻近显示面板。光源模块包括电路元件与第一光源串联组。第一光源串联组包括彼此电性串联且沿排列方向配置在电路元件上的发光单元。电路元件包括第一电路板区。第一电路板区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一导电层包括外接线路组。外接线路组包括第一外接线路与第二外接线路,分别接触发光单元的第 一外接触端与第二外接触端。发光单元的元件外边缘延伸相连而定义出对应排列方向且相对的第一虚拟边缘与第二虚拟边缘。第一虚拟边缘与第二虚拟边缘之间定义出配置区域。第一外接线路与第二外接线路分别具有在配置区域的边缘处的至少一个第一虚拟交点与至少一个第二虚拟交点。至少一个第一虚拟交点中与第一外接触端具有最短距离的一个及至少一个第二虚拟交点中与第二外接触端具有最短距离的一个皆位在第一虚拟边缘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显示模块,其包括显示面板及光源模块。光源模块邻近显示面板。光源模块包括电路元件与配置在电路元件上的发光单元。电路元件包括相邻近的第一电路板区与第二电路板区。第一电路板区包括m个导电层。m个导电层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二电路板区包括绝缘层与n个导电层。n个导电层包括第二导电层与第三导电层。绝缘层在第二导电层与第三导电层之间。第一电路板区的第一导电层电性连接第二电路板区的第三导电层。m与n为整数,m≥1,n>m。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绘示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模块的光源模块。

图2绘示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模块的示意图。

图3绘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显示模块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实施例的电路元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实施例的电路元件的连接部的透视示意图。

图中元件标号说明:

102:光源模块

104:电路元件

106:第一电路板区

107:第二电路板区

108:第一光源串联组

110:发光单元

112:内接线路

113:第一区域部分

114:内接触端

115:第二区域部分

116、216:第一外接线路

117:条状部分

118、218:第二外接线路

120、220:第一外接触端

121、123:外边缘

122、222:第二外接触端

124:排列方向

126:第一虚拟边缘

128:第二虚拟边缘

130:配置区域

132a、132b、132c、232a、332a:第一虚拟交点

134a、134b、134c、234a、334a:第二虚拟交点

150:第一导电层

152:第二导电层

153、156、158、164、166、170、174:绝缘层

154:第三导电层

160、162、168、172、176:粘着层

178、180、182、184、186、188:导电膜

190、194:导电通孔

192:共用导线

196、198:导电接脚

236a、236b:第二光源串联组

237:显示面板

238: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此发明的实施例是提出一种显示模块。显示模块的发光模块使用由不同导电层数目的电路板结构所构成的复合式电路元件,其中导电层数目较少的电路板结构可减少制造成本。例如使用单层电路板结构与双层电路板结构的复合式电路元件,可减少制造成本。此外,在单一个导电层的布线设计是使横跨光源串联组的外接线路集中在靠近显示面板的一侧,因此远离显示面板侧的区域部分能具有小的宽度,故能在维持期望a值的前提下,实现显示装置薄型化的需求。

须注意的是,本发明并非显示出所有可能的实施例,未于本发明提出的其他实施态样也可能可以应用。再者,图式上的尺寸比例并非按照实际产品等比例绘制。因此,说明书和图示内容仅作叙述实施例之用,而非作为限缩本发明保护范围之用。另外,实施例中的叙述,例如细部结构、制程步骤和材料应用等等,仅为举例说明之用,并非对本发明欲保护的范围做限缩。实施例的步骤和结构各的细节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根据实际应用制程的需要而加以变化与修饰。以下说明中,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或类似的符号标示。

图1绘示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模块的光源模块102,其包括电路元件104与配置在电路元件104的第一电路板区106上的第一光源串联组108。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区106是单层电路板,亦即导电层数目(m)为1,或只具有单一个导电层,因此形成在第一电路板区106中的线路皆为相同导电层。实施例中,第一光源串联组108包括k个发光单元110,k至少是2。图1所示的实施例是利用具有2个发光单元110的第一光源串联组108做说明。发光单元110可包括发光二极管。

电路元件104包括对应第一光源串联组108的内接线路组与外接线路组。内接线路组的内接线路112与发光单元110的内接触端114接触(电性连接且物理性连接)。外接线路组包括第一外接线路116与第二外接线路118,分别接触(电性连接且物理性连接)第一光源串联组108的第一外接触端120与第二外接触端122。沿着排列方向124配置的发光单元110通过内接线路112彼此电性 串联,并可分别借由第一外接线路116与第二外接线路118电性连接至外部负电极端与外部正电极端。

发光单元110的元件外边缘(例如发光二极管的外边缘121、123)延伸相连而定义出对应排列方向124且相对的第一虚拟边缘126与第二虚拟边缘128。第一虚拟边缘126与第二虚拟边缘128之间定义岀配置区域130。

实施例中,第一外接线路116与第二外接线路118的分布路径是分别从第一外接触端120与第二外接触端122先往电路元件104在第一虚拟边缘126外侧的第一区域部分113延伸,然后再往电路元件104在第二虚拟边缘128外侧的第二区域部分115延伸。此配置方式使得第一外接线路116与第二外接线路118分别具有在配置区域130的边缘(包括第一虚拟边缘126与第二虚拟边缘128)处的至少一个第一虚拟交点与至少一个第二虚拟交点,例如图1所示的第一虚拟交点132a、132b、132c及第二虚拟交点134a、134b、134c。

在第一虚拟交点132a、132b、132c中,第一虚拟交点132a与第一外接触端120之间具有最短的距离。在第二虚拟交点134a、134b、134c中,第二虚拟交点134a与第二外接触端122之间具有最短的距离。实施例中,第一虚拟交点132a与第二虚拟交点134a皆位在第一虚拟边缘126处。

图2绘示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模块的示意图。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37是液晶显示面板,光源模块102是用以提供光源至显示面板237的背光模块。其他实施例中,亦可根据本发明的概念应用至其他种类的显示模块。

光源模块102包括第二光源串联组236a、236b,其与第一光源串联组108的差异说明如下。第二光源串联组236a的第一外接线路216的延伸路经是从第一外接触端220向上往第一虚拟边缘126外侧的第一区域部分113跨过第二光源串联组236a,然后在第二外接触端222外侧的第二部分区域115向下往连接部238延伸。第二光源串联组236a的第二外接线路218的延伸路径是从第二外接触端222向下往连接部238延伸。第二光源串联组236b的第二外接线路218的延伸路经是从第二外接触端222向上往第一区域部分113跨过第二光源串联组236b,然后向下往连接部238延伸。第二光源串联组236b的第一外接线路216的延伸路径是从第一外接触端220向下往连接部238延伸。此配置方式使得第二光源串联组236a的第一外接线路216与配置区域130的边缘之 间距离最近的第一虚拟交点232a是在第一虚拟边缘126处,而第二光源串联组236a的第二外接线路218与配置区域130的边缘之间距离最近的第二虚拟交点234a是在第二虚拟边缘128处;且第二光源串联组236b的第一外接线路216与配置区域130的边缘之间距离最近的第一虚拟交点2a是在第二虚拟边缘128处,而第二光源串联组236b的第二外接线路218与配置区域130的边缘之间距离最近的第二虚拟交点334a是在第一虚拟边缘126处。

实施例中,第一光源串联组108的第一外接线路116与第二外接线路118的配置路径是分别从第一外接触端120与第二外接触端122往第一虚拟边缘126外侧的第一区域部分113分布,在跨过其他光源串联组(例如第二光源串联组236a、236b)之后,再往回向第二虚拟边缘128外侧的连接部238出线。

横跨光源串联组的第一光源串联组108的第一外接线路116、第二光源串联组236a的第一外接线路216与第二光源串联组236b的第二外接线路218是集中在靠近显示面板237的第一虚拟边缘126外侧的第一区域部分113,故第一区域部分113可设计成较大的宽度。此较大宽度的第一区域部分113能善佳占据发光单元110与显示面板237之间的(既定期望a值)距离空间。同时,远离显示面板237的第二虚拟边缘128外侧的第二区域部分115,其中没有横向的配线,因此可设计成较小的宽度,故在维持一既定期望a值的前提下,能实现显示装置薄型化的需求。

光源模块102可更包括导光板(未显示),将从发光单元110射出的光线导向显示面板237。实施例中,导光板可设计成粗糙表面以进一步提升混光情况。

图3绘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显示模块的示意图,其与图2的显示模块的差异说明如下。连接部238是设计在配置于左边两个的第二光源串联组236a与第二光源串联组236b之间。第二光源串联组236a的发光单元110其中一个是配置第一光源串联组108在右侧,其余则配置在左侧。

实施例中,电路元件104是使用由不同导电层数目的电路板结构所构成的复合式电路元件,其中导电层数目较少的电路板结构可减少制造成本。举例来说,电路元件104是使用包括单层电路板结构与双层电路板结构的复合式结构,其中由于单层电路板结构的制造成本比双层电路板结构低,因此可降低电路元件104整体的制造成本。使用双层电路板结构可更弹性地设计出线配置。

图4是根据一实施例的电路元件104的剖面示意图。电路元件104包括相邻近的第一电路板区106与第二电路板区107。第一电路板区106包括m个导电层。第二电路板区107包括n个导电层。m与n为整数。m≥1。n>m。

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区106的m个导电层包括第一导电层150。一实施例中,举例来说,第一电路板区106是单层电路板结构,亦即m个导电层只具有第一导电层150,或m=1。

实施例中,第二电路板区107的n个导电层包括第二导电层152与第三导电层154。一实施例中,举例来说,第一电路板区106是双层电路板结构,亦即m个导电层可只具有第二导电层152与第三导电层154,或m=2。

第一导电层150可物性直接连接、或电性连接第三导电层154。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区106与第二电路板区107可通过堆叠膜的设计使得第一导电层150与第三导电层154可位在堆叠中的相同高度位置、可为共平面结构、可具有相同厚度、可同时形成、或可为一连续(物性连接)的导电薄膜。

举例来说,第二电路板区107的第二导电层152与第三导电层154可形成在绝缘层153的上、下表面上(因此绝缘层153位在第二导电层152与第三导电层154之间),且绝缘层156与绝缘层158可分别借由粘着层160与粘着层162贴附在第二导电层152与第三导电层154上。第一电路板区106的第一导电层150可形成在绝缘层164上。绝缘层166可通过粘着层168贴附至绝缘层164。绝缘层170可通过粘着层172贴附至绝缘层166。绝缘层174可通过粘着层176贴附至第一导电层150。

一实施例中,举例来说,电路元件104的第一电路板区106与第二电路板区107可为软性电路板,薄膜可选用可挠性的材料。举例来说,如图4所示,第一导电层150、第二导电层152、第三导电层154可包括导电膜178、180、182、184、186、188。一实施例中,导电膜178、180、182为碾压(rolledandannealed;ra)金属膜,导电膜184、186、188为金属镀膜,材质可为铜(cooper)或其它合适的导电材料。绝缘层153、156、158、164、166、170、174可包括聚酰亚胺(polyimide;pi)或其它合适的介电材料。粘着层160、162、168、172、176可包括由流胶形成的胶层,例如玻离纤维树脂(简称pp)、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等。实施例中,各导电层并不限于如图所示的二层膜结构,也可为单一 导电(或金属)膜或更多导电(或金属)膜的多层膜结构。绝缘层不限于如图所示的单层结构,也可为多层结构。

图5是根据一实施例的电路元件104的连接部238的透视示意图。第一外接线路116包括在第一电路板区106的第一导电层150(图4)与第二电路板区107的第三导电层154(图4)。第二外接线路118包括在第一电路板区106的第一导电层150,并借由在第二电路板区107中第二导电层152与第三导电层154(图4)之间的导电通孔190电性连接至由第二导电层152形成的共用导线192,共用导线192借由导电通孔194电性连接至由第三导电层154形成的导电接脚196。第一外接线路116在第二电路板区107中形成的导电接脚198与导电接脚196构成连接部238的金手指部分,可用以电性连接至其他外部电子装置。第二光源串联组236a、236b(图2、图3)的第一外接线路216情况可类似第一外接线路116,第二外接线路218情况可类似第二外接线路118,故不再赘述。一实施例中,不同第二外接线路118(及第二外接线路218)所共接的导电接脚196是电性连接正电极端(例如vcc),且分开电性连接至不同第一外接线路116(及第一外接线路216)的导电接脚198是电性连接至负电极端(例如vfb)。

本发明的电路元件104并不限于上述由单层电路板结构与双层电路板结构的复合式结构,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使用其他不同导电层数目的复合式电路板结构。

根据上述实施例,发光模块的电路元件包括单层电路板与双层电路板的复合式结构,因此可减少制造成本。此外,单层电路板结构的导线布线设计是使外接线路横跨光源串联组的部分集中在靠近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部分,因此远离显示面板侧的第二区域部分能具有小的宽度,故能在维持期望a值的前提下,实现显示装置薄型化的需求。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