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52954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采用电子照相方式的打印机或复印机等典型图像形成装置,已知有具备感光鼓和中间转印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感光鼓承载静电潜像。中间转印单元将调色剂图像由该感光鼓转印到片材上。为了将代表全彩图像的由多个颜色构成的图像转印到片材上,中间转印单元具备中间转印带和一次转印辊。中间转印带与多个感光鼓相对并回转,通过施加于一次转印辊的一次转印电压而使调色剂由各感光鼓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

已知有中间转印单元及支撑感光鼓的鼓单元分别能够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装卸的技术。

如上述,在中间转印单元及鼓单元分别被安装到装置主体的情况下,装卸操作变得复杂。另外,具有如下问题:由于在一次转印辊对于感光鼓的定位中存在装置主体侧的多个部件,因此无法精度良好地实现两者的定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装置主体、多个感光鼓、多个显影装置、框架、中间转印单元、二次转印辊、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多个感光鼓围绕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轴心分别旋转驱动,在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所述多个显影装置与所述多个感光鼓分别相对配置,通过向所述感光鼓的所述周面供给调色剂而在所述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所述框架支撑所述多个感光鼓及所述多个显影装置,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沿所述第二方向装卸,并被定位固定在所述装置主体上。所述中间转印单元包括中间转印带、第一辊、第二辊和多个一次转印辊。所述中间转印带以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方式延伸设置,与所述多个感光鼓相对配置,并被回转驱动,以从所述多个感光鼓转印所述调色剂图像。所述第一辊在所述框架的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安装方向前端侧支撑所述中间转印带。所述第二辊在所述框架的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安装方向后端侧支撑所述中间转印带。多个所述一次转印辊在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内周部隔着所述中间转印带与所述感光鼓分别相对配置,并使所述调色剂图像由所述感光鼓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带上。通过被安装到所述框架,所述中间转印单元能够与所述框架一体地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装卸。所述二次转印辊以隔着所述中间转印带与所述第一辊相对的方式被配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上,并在与所述第一辊之间形成所述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上的二次转印区域。所述第一定位部被配置在所述中间转印单元及所述框架上,并在所述装置主体内进行所述中间转印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定位。所述第二定位部被配置在所述中间转印单元及所述装置主体上,并在所述装置主体内进行所述中间转印单元的所述安装方向前端侧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上的定位。

本发明能够容易进行中间转印单元相对于装置主体的装卸,并且精度良好地实现一次转印辊对于感光鼓的定位。

附图说明

图1A倾斜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

图1B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剖面。

图2A倾斜地表示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卸下供纸托盘和手动托盘的状态。

图2B倾斜地表示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卸下内盖的状态。

图2C放大并倾斜地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部分。

图3A倾斜地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单元。

图3B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单元的侧面。

图4倾斜地表示图像形成单元被安装到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状况。

图5A倾斜地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框架。

图5B倾斜地表示多个显影装置将被安装到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框架的状况。

图5C倾斜地表示多个感光鼓将被安装到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框架的状况。

图5D倾斜地表示中间转印单元将被安装到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框架的状况。

图5E倾斜地表示在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框架上安装有多个感光鼓及显影装置、中间转印单元的图像形成单元。

图6A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第一定位部的侧面。

图6B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定位部的一部分的侧面。

图6C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定位部的一部分的侧面。

图6D倾斜地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定位部。

图6E倾斜地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定位部的一部分。

图6F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定位部的一部分的后面。

图7A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个第一定位部的侧剖面。

图7B分解并倾斜地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定位部。

图7C分解并倾斜地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定位部。

图8A倾斜地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框架。

图8B放大并倾斜地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主体框架的一部分。

图8C倾斜地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单元。

图8D放大并倾斜地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单元的一部分。

图8E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第二定位部的剖面。

图9A倾斜地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框架。

图9B放大并倾斜地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主体框架的一部分。

图9C倾斜地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单元。

图9D放大并倾斜地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单元的一部分。

图9E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个第二定位部的剖面。

图10A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三定位部的剖面。

图10B倾斜地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第三定位部。

图10C倾斜地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个第三定位部。

图10D示意性地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三定位部被定位的状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例示串联方式的彩色打印机。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是例如复印机、传真装置及它们的复合机等。

图1倾斜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观。图1B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构造的剖面。该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具有箱型的筐体结构的装置主体11。在该装置主体11内内置有:供纸部12,用于供给片材;图像形成单元10,包括成像单元13及中间转印单元14;二次转印辊26;未图示的调色剂补给部,用于向成像单元13补给调色剂;以及定影部16,用于实施将形成在片材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片材上的处理。另外,在装置主体11的上部具有排纸托盘171,该排纸托盘171排出由定影部16实施定影处理后的片材。

在装置主体11的上表面适当位置上设置有未图示的操作面板,该操作面板用于对片材的输出条件等进行输入操作。在该操作面板上设置有电源键、用于输入输出条件的触摸板和各种操作键。在装置主体11内,进一步在成像单元13的右侧位置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片材运送路径11A。在片材运送路径11上,设置有用于向适当位置运送片材的运送辊对。另外,在片材运送路径11中的后述的二次转印区域的上游侧设置有对准辊对。对准辊对进行片材的偏斜矫正,并且在规定的时机向二次转印区域送入片材。片材运送路径11A为从供纸部12至排纸托盘171、且经由成像单元13(二次转印区域)及定影部16运送片材的运送路径。

供纸部12具备供纸盒121、取纸辊122及供纸辊对123。供纸盒121被能够插拔地安装在装置主体1的下方位置上,储存层叠有多张片材的片材束。供纸盒121具备起升板121S。

取纸辊122逐张抽出储存在供纸盒121中的片材束的最上面的片材。供纸辊对123将由取纸辊122抽出的片材送出到片材运送路径11A上。供纸部12进一步具备手动托盘124和取纸辊125。手动托盘124为用于载置手动放置的片材的托盘。当手动供给片材时,如图1B所示,手动托盘124从装置主体11的前面开放。取纸辊125抽出被放置在手动托盘124上的片材。从手动托盘124朝向后方,延伸设置有手动运送路径11C。片材经由手动运送路径11C被搬入到片材运送路径11A中。

图像形成单元10包括成像单元13及中间转印单元14。成像单元13被配置在图像形成单元10的下方部分,中间转印单元14被配置在图像形成单元10的上方部分。

成像单元13为用于形成待转印到片材上的调色剂图像的单元。成像单元13具备用于形成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的多个单元。作为该单元,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从中间转印带141的旋转方向上游侧朝向下游侧(从图1B所示的前方朝向后方)依次配设的、使用品红(M)色显影剂的品红色用单元、使用青(C)色显影剂的青色用单元、使用黄(Y)色显影剂的黄色用单元以及使用黑(Bk)色显影剂的黑色用单元。各单元分别具备感光鼓20(图像承载体)、配置在感光鼓20的周围的带电装置21、显影装置23及清洁装置25。另外,各单元通用的曝光装置22被配置在图像形成单元的下方。曝光装置22具备第一曝光装置22A和第二曝光装置22B。

感光鼓20绕其轴心旋转驱动,并在其周面形成静电潜像及调色剂图像。此外,感光鼓20的旋转轴心沿与中间转印带14的旋转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左右方向)延伸。作为该感光鼓20,可使用采用非晶硅(a-Si)系材料的感光鼓。另外,如图1B所示,与各色对应的多个感光鼓20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前后方向或水平方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

带电装置21使感光鼓20的表面均匀地带电。作为带电装置21,可采用利用接触带电方式的带电装置。带电装置21具备带电辊和用于去除附着在所述带电辊上的调色剂的带电清洁刷。曝光装置22具有光源和多面镜、反射镜、偏转镜等各种光学器件。曝光装置22通过对均匀带电的感光鼓20的周面照射基于图像数据调制的光来形成静电潜像。另外,清洁装置25清扫调色剂图像转印后的感光鼓20的周面。

显影装置23向感光鼓20的周面供给调色剂,以对形成在感光鼓20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显影装置23用于由调色剂和载体构成的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23向感光鼓20的周面供给调色剂,从而使静电潜像显影。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色剂具备带有正极性电荷的特性。此外,如图1B所示,与各色对应的多个显影装置23与感光鼓20分别相对配置。

中间转印单元14被配置在设置于多个成像单元13的上方的空间中。中间转印单元14具备中间转印带141、驱动辊142、张紧辊143和多个一次转印辊24。

中间转印带141为环形的带状旋转体,并以其周面侧与各感光鼓20的周面分别相对配置的方式架设在驱动辊142及张紧辊143上。中间转印带141沿前后方向回转驱动,并将由多个感光鼓20转印的调色剂图像承载在表面上。中间转移带141为具有由基层、弹性层及涂层构成的层叠结构的导电性软质带。

驱动辊142在中间转印单元14的右端侧张紧架设中间转印带141,并使中间转印带141回转驱动。驱动辊142由金属辊构成。张紧辊143在中间转印单元14的左端侧张紧架设中间转印带141。张紧辊143对中间转印带141赋予张力。

多个一次转印辊24在中间转印带141的内周部隔着中间转印带141与感光鼓20分别相对配置。其结果,一次转印辊24在其与感光鼓20之间形成一次转印区域(一次转印夹持部)。一次转印辊24使调色剂图像由感光鼓20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41上。如图1B所示,一次转印辊24与各色的感光鼓20分别相对配置。一次转印辊24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辊,与中间转印带141一同旋转。

二次转印辊26隔着中间转印带141与驱动辊142相对配置。二次转印辊26被压接到中间转印带141的周面而在其与驱动辊142之间形成二次转印区域(二次转印夹持部)。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41上的调色剂图像在所述二次转印部被二次转印到由供纸部12供给的片材上。如后述,二次转印辊26在装置主体11的内部被能够旋转地支撑。

定影部16具备:定影辊,在内部具备加热源;和加压辊,与定影辊相对配置并形成定影区域(定影夹持部)。供给到定影部16中的片材通过所述定影区域,从而被加热加压。由此,被转印到片材上的调色剂图像在所述二次转印区域被定影在片材上。

排纸托盘171通过使装置主体11的上面部111T(参照图1A)凹陷而形成。实施定影处理后的片材经由延伸设置至定影部16的上部的片材运送路径16,从排出口115排出到排纸托盘171上。此外,当在片材双面上形成图像时,单面上形成有图像的片材经由双面运送路径11B再次被搬入到片材运送路径11A中。

图2A倾斜地表示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卸下供纸托盘121及手动托盘124的状态。图2B倾斜地表示从图2A的图像形成装置1进一步卸下内盖11F(参照图2A)的状态。图2C放大并倾斜地表示图2B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一部分。图3A倾斜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单元。图3B表示图像形成单元的侧面。另外,图4倾斜地表示图像形成单元10被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置主体11上的状况。此外,在包含图2C的以后的图中,当局部图示时,用波浪线表示折断线。

参照图1A及图2A,图像形成单元10具备被配置在手动托盘124的内侧的内盖11F。内盖11F为当手动托盘124相对于装置主体11开放时挡住装置主体11的内部的盖。内盖11F在装置主体11的内部被配置在供安装供纸托盘121的托盘安装部12S的上方。当从装置主体11卸下内盖11F时,如图2B所示,图像形成单元10露出。在图2B及图2C中,露出图像形成单元10的中间转印单元14中包括的中间转印带141。

在包括成像单元13及中间转印单元14的状态下,如图4所示,图像形成单元10相对于装置主体11能够装卸。在图3A至图4中,用箭头DS表示图像形成单元10对于装置主体11的安装方向。前述的中间转印带141以沿图像形成单元10的安装方向(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延伸设置。驱动辊142(第一辊)在图像形成单元10(后述的成像框架10F)的安装方向前端侧支撑中间转印带141,张紧辊143(第二辊)在图像形成单元10的安装方向后端侧支撑中间转印带141。

接着,参照图5A至图5E对图像形成单元10的构造进行说明。图像形成单元10具备成像框架10F(框架)。成像框架10F为用于支撑多个感光鼓20、显影装置23及中间转印单元14的金属制框架。图5A倾斜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框架10F。图5B倾斜地表示多个显影装置23将被安装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框架10F的状况。图5C倾斜地表示多个感光鼓20将被安装到成像框架10F的状况。图5D倾斜地表示中间转印单元14将被安装到成像框架10F的状况。图5E倾斜地表示在成像框架10F上安装有多个感光鼓20及显影装置23、中间转印单元14的图像形成单元。

参照图5A,成像框架10F在上下方向上具有规定高度,沿前后及左右方向延伸。成像框架10F具备框架右壁10FR、框架左壁10FL、框架前壁10FA、框架后壁10FB和框架肋10FC。框架右壁10FR和框架左壁10FL分别为竖立设置在成像框架10F的左右方向的端部的侧壁。框架前壁FA及框架后壁10FB分别划定成像框架10F的前面部及后面部。另外,框架前壁10FA及框架后壁10FB连接框架右壁10FR及框架左壁10FL。另外,框架肋10FC为在框架前壁10FA与框架后壁10FB之间,连接框架右壁10FR及框架左壁10FL的多个连结部件。如图5A所示,成像框架10F具备上面部开口的开口部。在成像框架10F的内部形成有供各单元安装的空间部。

当图像形成单元10被安装到装置主体11时,预先将多个感光鼓20、显影装置23及中间转印单元14安装到成像框架10F上。首先,如图5B所示,多个显影装置23从成像框架10F的上方经由所述开口部将被安装到成像框架10F的内部。其结果,显影装置23的未图示的显影辊相对于成像框架10F被定位。显影辊向感光鼓20供给调色剂。

另外,如图5C所示,分别包括感光鼓20的多个鼓单元从成像框架10F的上方经由所述开口部将被安装到成像框架10F的内部。其结果,多个感光鼓20的旋转轴心相对于成像框架10F被定位。另外,各色的感光鼓20与显影装置23的显影辊之间的间隔被确定。

之后,如图5D所示,中间转印单元14以挡住成像框架10F的上面部(开口部)的方式将被安装到成像框架10F上。中间转印单元14具备单元左壁14L和单元右壁14R。单元左壁14L及单元右壁14R为在中间转印单元14的左右方向上在端部沿前后方向较长延伸的侧壁。单元左壁14L及单元右壁14R由树脂材料构成。前述的驱动辊142、张紧辊143及一次转印辊24被能够旋转地支撑在单元左壁14L及单元右壁14R上。当中间转印单元14被安装到成像框架10F时,如图5E所示,多个感光鼓20及显影装置23与中间转印单元14成为一体的图像形成单元10。如此,多个感光鼓20、多个显影装置23及中间转印单元14能够沿相同的安装方向容易地安装到成像框架10F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成像框架10F支撑多个感光鼓20及多个显影装置23,并能够相对于装置主体11沿前后方向装卸。并且,中间转印单元14能够与成像框架10F一体地相对于装置主体11装卸。因此,容易实现中间转印单元14相对于装置主体11的装卸。

此外,成像框架10F在装置主体11的内部被定位固定。详细而言,在框架右壁10FR及框架左壁10FL的安装方向前端部所具备的一对框架固定部10FT(参照图5A)被插入到装置主体11内的未图示的插入孔中。此外,在图5A中,虽然只出现框架右壁10FR侧的框架固定部10FT,但在框架左壁10FL的前端部也具备同样的固定部。通过一对框架固定部10FT,在装置主体11的内部固定成像框架10F的上下及左右方向的位置。另外,参照图5E,成像框架10F具备右紧固部10P及左紧固部10Q。右紧固部10P及左紧固部10Q分别具备螺钉用的孔部。当图像形成单元10被安装到装置主体11时,如图2C所示,右紧固部10P及左紧固部10Q分别与装置主体11内部的框架(未图示)相对配置。当成像框架10F通过螺钉被紧固到装置主体11时,由右紧固部10P及左紧固部10Q来固定成像框架10F的前后方向位置。其结果,在装置主体11的内部,多个感光鼓20及多个显影装置23的位置被确定。

接着,对与成像框架10F一同被安装到装置主体11的内部的中间转印单元14的定位进行说明。

关于第一定位部

图像形成单元10具备第一定位部。第一定位部被配置在中间转印单元14及成像框架10F上,在装置主体11内进行中间转印单元14在前后方向(第二方向)上的定位。图6A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一部分的第一定位部的侧面。图6B及图6C表示图6A的第一定位部的局部侧面。图6D倾斜地表示图6A的第一定位部。图6E倾斜地表示图6A的第一定位部的一部分。图6F表示图6A的第一定位部的局部的后面。

参照图6A至图6F,中间转印单元14具备第一单元固定部31(第一定位部)。另外,成像框架10F具备第一框架固定部32(第一定位部、第四定位部)。第一单元固定部31及第一框架固定部32构成本发明的第一定位部。

第一单元固定部31被配置在中间转印单元14的单元右壁14R的后端侧。同样,第一框架固定部32在上下方向上以与第一单元固定部31相对的方式被配置在成像框架10F的框架右壁10FR上。

如图6D所示,第一单元固定部31为从单元右壁14R突出设置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突起部。第一单元固定部31的右侧面及下面部开口。并且,在第一单元固定部31的内部形成有突起收容部31S。第一框架固定部32经由第一单元固定部31的下面部被插入到突起收容部31S中。

第一单元固定部31具备弯曲肋310、第一顶板部31T和第一前面部31F。弯曲肋310为被配置在第一单元31的右下部的肋部分,第一顶板部31T为划定第一单元固定部31的上面部的顶板。第一前面部31F划定第一单元固定部31的前面部。

另一方面,参照图6C及图6E,第一框架固定部32为从框架右壁10FR的上面部朝向上方突出设置的突起。第一框架固定部32具备面向前后左右的四面。第一框架固定部32具备突起前面部32A、突起后面部32B和突起右面部32R。

如前述,当中间转印单元14从上方被安装到成像框架10F时,第一框架固定部32进入到第一单元固定部31的内部。此时,第一框架固定部32的突起前面部32A与第一单元固定部31的第一前面部31F(参照图6D)抵接,第一框架固定部32的突起后面部32B和第一单元固定部31中的与第一前面部31F相对的面抵接。其结果,中间转印单元14的单元右壁14R侧在前后方向上被定位固定到成像框架10F。

图7A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另一个第一定位部的侧剖面。图7B倾斜地表示图7A的第一定位部。图7C倾斜地表示图7A的第一定位部。

参照图7A至图7C,中间转印单元14具备第二单元固定部41(第一定位部)。另外,成像框架10F具备第二框架固定部42(第一定位部)。第二单元固定部41及第二框架固定部42与前面的第一单元固定部31及第一框架固定部32一同,构成本发明的第一定位部。

第二单元固定部41被配置在中间转印单元14的单元左壁14L的后端侧。同样,第二框架固定部42在上下方向上以与第二单元固定部41相对的方式被配置在成像框架10F的框架左壁10FL上。

第二单元固定部41为从单元左壁14L突出设置的大致コ字状的突起。此外,如图7B所示,第二单元固定部41被配置在驱动辊142的驱动辊轴142S的正前侧。第二单元固定部41具备后肋411和前肋412。后肋411及前肋412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并分别被配置为沿上下方向延伸。在后肋411与前肋412之间插入第二框架固定部42。后肋411具备后突起411A。另外,前肋412具备前突起412A。后突起411A及前突起412A为从后肋411及前肋412以彼此相对的方式突出设置的爪部。

另一方面,第二框架固定部42被配置在框架左壁10FL的里侧(内面部)(参照图7C)。第二框架固定部42具备前限制面42A和后限制面42B。前限制面42A及后限制面42B为在前后方向上以彼此面向相反侧的方式竖立设置的壁面。此外,前限制面42A相当于在框架左壁10FL的里面突出设置的长方体形状的内侧突部421的前面部。前限制面42A与后限制面42B之间的前后方向的间隔被设定为与第二单元固定部41的后肋411与前肋412之间的间隔大致相等。

如前述,当中间转印单元14从上方被安装到成像框架10F时(参照图7C的箭头),第二框架固定部42插入到第二单元固定部41的内部(参照图7B的箭头)。并且,如图7A所示,第二框架固定部42的后限制面42B与后肋411的后突起411A抵接,前限制面42A与前肋412的前突起412A抵接。其结果,中间转印单元14的单元左壁14L侧在前后方向上被定位固定到成像框架10F。

如上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中间转印单元14被安装到成像框架10F时,通过第一单元固定部31、第一框架固定部32、第二单元固定部41及第二框架固定部42,中间转印单元14的前后方向的位置相对于成像框架10F被固定。并且,通过成像框架10F被安装到装置主体11,从而借助成像框架10F固定中间转印单元14在装置主体11内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当中间转印单元14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偏移时,中间转印单元14内的各色的一次转印辊24与各色的感光鼓20的位置发生偏移。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不借助装置主体11内的部件的情况下,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中间转印单元14内的一次转印辊24与感光鼓20的定位。其结果,能够良好地维持一次转印辊24与感光鼓20的平行度(各自的轴心彼此的平行程度)。由此,能够使调色剂图像由各感光鼓20精度良好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41上。因此,抑制在中间转印带141上多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的偏移。

关于第二定位部

另外,图像形成单元10具备第二定位部。第二定位部被配置在中间转印单元14及装置主体11上,从而在装置主体11内进行中间转印单元14的安装方向前端侧(后端侧)的上下方向(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定位。装置主体11具备主体框架11。主体框架11为构成装置主体11的金属制框架。图8A倾斜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框架11。图8B放大并倾斜地表示图8A的主体框架11H的一部分。图8C倾斜地表示中间转印单元14。图8D放大并倾斜地表示图8C的中间转印单元14的一部分。图8E表示图像形成单元10的一个第二定位部的剖面。

参照图8A,主体框架11H由大致长方体形状构成。在主体框架11H的内部收容有图像形成单元10的各单元。主体框架11H具备右主体框架11H1、左主体框架11H2、前主体框架11H3和后主体框架11H4。右主体框架11H1及左主体框架11H2分别为具备大致矩形形状的板金,并沿上下方向竖立设置。前主体框架11H3及后主体框架11H4为在主体框架11H的前后连接右主体框架11H1及左主体框架11H2的框架。在图8A中,前述的图像形成单元10从主体框架11H的前方通过前主体框架11H3的下侧,从而被安装在主体框架11H的内部。

主体框架11H具备轴承固定部51(参照图8A、图8B)(第二定位部、被嵌合部)。轴承固定部51构成本实施方式的一个第二定位部。轴承固定部51在右主体框架11H1的内壁面(左侧面)上,被配置在后主体框架11H4的上端部附近。如图8B所示,轴承固定部51具备前方开口的大致U字形状部分。在该U字形状部分形成有轴承进入部51S。在轴承进入部51S中嵌合后述的轴承142B。为了划定轴承进入部51S,轴承固定部51具备右上限制面511、右下限制面512和右后限制面513。右上限制面511划定轴承进入部51S的上面部。右下限制面512被配置在右上限制面511的下方,划定轴承进入部51S的下面部。右上限制面511及右下限制面512由沿前后方向(水平方向)延伸的平面构成。右后限制面513在上下方向上连结右上限制面511及右下限制面512的后端部。另外,在右上限制面511的前端部连结有右上锥部511A。右上锥部511A由前端沿图像形成单元10的安装方向(参照图8B的箭头D81)下降的倾斜面构成。同样,在右下限制面512的前端部连结有右下锥部512A,该右下锥部512A由前端沿图像形成单元10的安装方向上升的倾斜面构成。

另外,轴承固定部51具备二次转印辊右轴承部53。二次转印辊右轴承部53被配置在轴承进入部51S的下方。二次转印辊右轴承部53为具备前端从下方且后方朝向上方且前方上升的倾斜形状的槽部。二次转印辊右轴承部53能够旋转地轴支撑二次转印辊26的未图示的轴的一端。其结果,轴承固定部51还具备将二次转印辊26定位在装置主体11内的功能。此外,二次转印辊26利用未图示的弹簧朝向安装在装置主体11内的中间转印单元14的驱动辊142偏压。

参照图8C及图8D,中间转印单元14具备驱动辊齿轮142G和轴承142B(圆筒部)(第二定位部、圆筒部)。另外,前面的单元右壁14R具备右前端壁14R1。右前端壁14R1相当于单元右壁14R的后端部。作为驱动辊142的旋转轴的驱动辊轴142S被轴支撑在右前端壁14R1上。驱动辊齿轮142G为以与右前端壁14R1的右侧面相对的方式固定到驱动辊轴142S上的齿轮。此外,在图8D中,省略被配置在驱动辊齿轮142G的外周面上的轮齿。当包括中间转印单元14的图像形成单元10被安装到装置主体11时,驱动辊齿轮142G与未图示的驱动电机连结。其结果,驱动辊142借助驱动辊齿轮142G而旋转,从而中间转印带141被回转驱动。

轴承142B以与驱动辊齿轮142G邻接的方式被配置在驱动辊轴142S的轴心上。轴承142B为外嵌到驱动辊轴142上的球轴承。轴承142B与前述的轴承固定部51一同,构成本实施方式的一个第二定位部。

当包括中间转印单元14的图像形成单元10被安装到装置主体2内时,中间转印单元14的轴承142B沿图8B的箭头D81方向进入到轴承进入部51S中。此时,通过右上锥部511A及右下锥部512B顺利地实现轴承142B的进入。并且,如图8E所示,轴承142B的上端部与右上限制面511抵接,轴承142B的下端部与右下限制面512抵接。其结果,轴承142B与轴承固定部51嵌合,从而在中间转印单元14的右端侧固定驱动辊142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

图9A倾斜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体框架11H。图9B放大并倾斜地表示图9A的主体框架11H的一部分。图9C倾斜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单元14。图9D放大并倾斜地表示图9C的中间转印单元14的一部分。图9E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另一个第二定位部的剖面。

主体框架11H具备套筒固定部61(参照图9A、图9B)(第二定位部、被嵌合部)。套筒固定部61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另一个第二定位部。套筒固定部61在左主体框架11H2的内壁面(右侧面)上,被配置在后主体框架11H4的上端部附近。如图9B所示,套筒固定部61具备前方开口的大致U字形状部分。在该U字形状部分形成有套筒进入部61S。在套筒进入部61S中嵌合驱动辊套筒142H(参照图9D)。为了划定套筒进入部61S,套筒固定部61具备左上限制面611、左下限制面612和左后限制面613。左上限制面611划定套筒进入部61S的上面部。左下限制面612被配置在左上限制面611的下方,从而划定套筒进入部61S的下面部。左上限制面611及左下限制面612由沿前后方向(水平方向)延伸的平面构成。左后限制面613在上下方向上连结左上限制面611及左下限制面612的后端部。另外,在左上限制面611的前端部连结有左上锥部611A。左上锥部611由前端沿图像形成单元10的安装方向(参照图9B的箭头D91)下降的倾斜面构成。同样,在左下限制面612的前端部连结有左下锥部612A,该左下锥部612A由前端沿图像形成单元10的安装方向上升的倾斜面构成。

另外,套筒固定部61具备二次转印辊左轴承部63。二次转印辊左轴承部63被配置在套筒进入部61S的下方。二次转印辊左轴承部63为具备前端从下方且后方朝向上方且前方上升的倾斜形状的槽部。二次转印辊左轴承部63能够旋转地轴支撑二次转印辊26的未图示的轴的另一端。其结果,套筒固定部61还具备将二次转印辊26定位在装置主体11内的功能。此外,二次转印辊26的左端部也通过未图示的弹簧朝向安装在装置主体11内的中间转印单元14的驱动辊142偏压。

参照图9C及图9D,中间转印单元14具备驱动辊套筒142H(第二定位部、圆筒部)、C型夹142E和前述的轴承142B。驱动辊轴142S的左端部被轴支撑在单元左壁14L的后端部。

前述的轴承142B在单元左壁14L侧也被配置在驱动辊轴142S的轴心上(参照图9E)。轴承142B为外嵌到驱动辊轴142S上的球轴承。

驱动辊套筒142H被配置在轴承142B的径向外侧。驱动辊套筒142H具备供插通轴承142B的未图示的轴孔。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辊套筒142H由单元左壁14L的一部分构成,并与单元左壁14L一体地树脂成型。如图9D及图9E所示,驱动辊套筒142H具备在轴承142B的径向外侧朝向左方延伸的圆筒形状。驱动辊套筒142H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另一个第二定位部。C型夹142E在轴承142B的轴向外侧(左端侧)被嵌入到驱动辊轴142S上。C型夹142E防止轴承142B的脱离。

当包括中间转印单元14的图像形成单元10被安装到装置主体11内时,中间转印单元14的驱动辊套筒142H沿图9B的箭头D91方向进入到套筒进入部61S。此时,能够通过左上锥611A及左下锥612A顺利地实现驱动辊套筒142H的进入。并且,如图9E所示,驱动辊套筒142H的上端部与左上限制面611抵接,驱动辊套筒142H的下端部与左下限制面612抵接。其结果,通过驱动辊套筒142H嵌合在套筒固定部61中,从而在中间转印单元14的左端侧固定驱动辊142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

如上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中间转印单元14及装置主体11上配置的第二定位部,实现中间转印单元14在安装方向前端侧(后端侧)的上下方向(第三方向)上的定位。因此,在不借助成像框架10F的情况下,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中间转印单元14的驱动辊142与装置主体11侧的二次转印辊26之间的定位。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右侧的轴承142B及驱动辊套筒142H分别与轴承固定部51及套筒固定部61嵌合,从而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中间转印单元14的驱动辊142在装置主体11内的定位。另外,轴承固定部51及套筒固定部61均具备能够旋转地支撑二次转印辊26的二次转印辊右轴承部53及二次转印辊左轴承部63。因此,能够更加精度良好地进行中间转印单元14的驱动辊142与装置主体11侧的二次转印辊26的定位。此外,如前述,通过第一定位部来定位中间转印单元14中的、连结驱动辊142及二次转印辊26的轴线彼此的方向(前后方向)。另外,通过二次转印辊26所具备的未图示的偏压弹簧,稳定地维持驱动辊142及二次转印辊26的二次转印夹持压力。另一方面,通过上述的第二定位部来定位与连结驱动辊142及二次转印辊26的轴线彼此的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下方向、第三方向)。因此,能够抑制二次转印区域在片材运送方向上偏离,调色剂图像被稳定地二次转印到片材上。

关于第三定位部

另外,图像形成单元10具备第三定位部。第三定位部被配置在中间转印单元14及装置主体11上,并且在装置主体11内进行中间转印单元14的安装方向后端侧(前端侧)的上下方向(第三方向)上的定位。图10A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第三定位部的正面。图10B倾斜地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一个第三定位部。图10C倾斜地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另一个第三定位部。图10D示意性地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第三定位部被定位的状况。

中间转印单元14具备右抵接部14P(抵接部)和左抵接部14Q(抵接部)。右抵接部14P为从单元右壁14R的上端面的前端部朝向上方突出设置的薄板状突起。在俯视观察时,右抵接部14P具备矩形形状。同样,左抵接部14Q为从单元左壁14L的上端面的前端部朝向上方突出设置的薄板状突起。在俯视观察时,左抵接部14Q具备矩形形状。右抵接部14P及左抵接部14Q作为在中间转印单元14的安装方向后端侧沿左右方向隔开间隔配置一对的抵接部来发挥功能。

另外,装置主体11具备右被抵接部10X1(参照图10C)(被抵接部)和左被抵接部10X2(参照图10B)(被抵接部)。右被抵接部10X1相当于前述的前主体框架11H3的下端面的右端部。同样,左被抵接部10X2相当于前述的前主体框架11H3的下端面的左端部。右被抵接部10X1及左被抵接部10X2分别与右抵接部14P及左抵接部14Q在上下方向上相对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右抵接部14P、左抵接部14Q、右被抵接部10X1及左被抵接部10X2构成第三定位部。

参照图10D,中间转印单元14进一步具备辊偏压弹簧24S(偏压部件)和弹簧收容部14R2。辊偏压弹簧24S为朝向感光鼓20偏压一次转印辊24的螺旋弹簧。能够通过辊偏压弹簧24S的偏压力稳定地维持一次转印夹持压力。弹簧收容部14R2为形成在单元左壁14L及单元右壁14R上的コ字型收容部。弹簧收容部14R2收容辊偏压弹簧24S。如图10D所示,辊偏压弹簧24S的上端部被卡止在弹簧收容部14R2的内壁上。另一方面,辊偏压弹簧24S的下端部朝向下方偏压一次转印辊24的未图示的轴。此外,辊偏压弹簧24S及弹簧收容部14R2分别被配置在一次转印辊24的轴向的两端部。另外,与各色所具备的多个一次转印辊24的每一个对应地设置有多个辊偏压弹簧24S及弹簧收容部14R2。

当中间转印单元14被安装到装置主体11时,如图10D所示,通过辊偏压弹簧24S的偏压力朝向感光鼓20按压一次转印辊24。此时的反力从辊偏压弹簧24S赋予到弹簧收容部14R2。由于弹簧收容部14R2为单元右壁14R及单元左壁14L的一部分,因此由于赋予到弹簧收容部14R2的反力,朝向上方按压右抵接部14P及左抵接部14Q。其结果,右抵接部14P及左抵接部14Q分别与右被抵接部10X1及左被抵接部10X2抵接。因此,中间转印单元14的安装方向后端侧(前端部)在上下方向的位置被固定。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不借助成像框架10F的情况下,能利用辊偏压弹簧24S的偏压力来精度良好地进行中间转印单元14的安装方向后端侧在装置主体11内的定位。此时,与中间转印单元14的后端侧相比较,不会强烈地进行中间转印单元14的上下方向的位置限制。因此,能够抑制因第三定位部而妨碍中间转印单元14的后端侧的位置限制,即由第二定位部进行的中间转印单元14的定位。

关于第四定位部

图像形成单元10进一步具备第四定位部。第四定位部被配置在中间转印单元14及成像框架10F上,并且在装置主体11内进行中间转印单元14在左右方向(第一方向)上的定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作为前面的第一定位部说明的第一单元固定部31及第一框架固定部32的周边具备第四定位部。前面的图6F表示用沿左右方向的切剖面观察第一框架固定部32被插入到第一单元固定部31中的区域的剖面。如图6F所示,当中间转印单元14被安装到成像框架10F时,第一框架固定部32的突起右面部32R与弯曲肋310的左端部抵接。

另外,成像框架10F具备框架右内壁部34(第四定位部)。框架右内壁部34为被配置在框架右壁10FR的内侧(左侧)的壁部。另外,框架右内壁部34具备相对面341。相对面341为框架右内壁部34中的面向左侧的壁面。另一方面,中间转印单元14具备下方外壁部33(参照图6D、图6F)(第四定位部)。下方外壁部33为单元右壁14R的一部分。如图6D所示,下方外壁部33被配置在第一单元固定部31的下方且被配置在第一单元固定部31左方。下方外壁部33具备下方突起331。下方突起331为从下方外壁部33的右侧面朝向右方突出设置的突起。下方突起331被配置为沿前后方向延伸。

当中间转印单元14被安装到成像框架10F时,如图6F所示,下方外壁部33的下方突起331与框架右内壁部34的相对面341抵接。其结果,通过前述的第一框架固定部32的突起右面部32R与弯曲肋310抵接,从而限制中间转印单元14的右方向的位置。通过下方突起331与相对面341抵接,限制中间转印单元14的左方向的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弯曲肋310、第一框架固定部32、下方外壁部33及框架右内壁部34作为第四定位部来发挥功能。因此,在不借助装置主体11内的部件的情况下,能够更加精度良好地进行中间转印单元14内的一次转印辊24与感光鼓20的定位。特别是,由于第四定位部限制一次转印辊24及感光鼓20的轴向的位置,因此能够容易且适当地调整一次转印辊24及感光鼓20的图像形成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

以上,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可采取例如以下的变形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多个显影装置23、多个感光鼓20及中间转印单元14从相同的方向被安装到成像框架10F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它变形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显影装置23及感光鼓20沿左右方向安装到成像框架10F。此外,在中间转印单元14从上方被安装到成像框架10F的情况下,与包括显影装置23和感光鼓20的单元相比较,能够利用重量较大的中间转印单元14的自重,容易且切实地进行中间转印单元14对于成像框架10F的定位。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第二定位部进行中间转印单元14的第三方向即上下方向的定位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它变形实施方式中,中间转印单元14的第三方向也可以是与第一方向(左右方向)及第二方向(前后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通过第二定位部来确定中间转印单元14中的相对于铅直方向以规定角度倾斜的第三方向上的定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