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和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9924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导光板和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光板和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行业的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技术创新,液晶电视的各种新型技术不断涌现;其中,高亮+超薄+高动态显示背光模组就是主流创新技术之一,要实现此创新技术无疑主芯轴技术还是在侧入式背光模组上,现有的侧入式背光模组为了实现高亮+超薄+高动态,对导光板进行了诸多设计改进,然而均存在束光性能无法达到最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导光板,旨在高背光模组的导光板的束光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导光板,包括呈相对设置的反出光面和出光面、以及连接所述反出光面和出光面的入光面;所述导光板的反出光面上设有多个束光网点,所述束光网点呈菱形设置且具有与所述入光面垂直的第一对角线以及与所述入光面平行的第二对角线;所述第一对角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对角线的长度。优选地,所述多个束光网点在所述反出光面上形成有多个束光网点排,每一束光网点排包括在垂直所述入光面的方向上依次排列的多个束光网点。优选地,每一束光网点排的相邻两束光网点的间隔在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上呈逐渐减小设置。优选地,所述束光网点排的束光网点的面积大小在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上呈逐渐增大设置。优选地,任意两相邻束光网点排的束光网点相互错位设置。优选地,所述束光网点的第一对角线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0.25mm~1.0mm。优选地,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呈锯齿状设置。优选地,所述出光面的任意两相邻齿峰之间的间距范围为:70μm~150μm。优选地,所述出光面的任意齿峰和齿谷的高度差范围为:30μm~70μm。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呈相对设置的反出光面和出光面、以及连接所述反出光面和出光面的入光面;所述导光板的反出光面上设有多个束光网点,所述束光网点呈菱形设置且具有与所述入光面垂直的第一对角线以及与所述入光面平行的第二对角线;所述第一对角线的长度大于第二对角线的长度。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于导光板的反出光面上设置呈菱形的束光网点,并限制束光网点垂直于导光板的入光面的第一对角线长度大于束光网点平行于导光板的入光面的第二对角线长度,如此,相较于现有的设有呈圆形的原束光网点的导光板,在光能利用率相同的情况下,本申请导光板的束光网点产生的光亮区域的宽度更小,能更好地避免相邻光亮区域之间产生影响,即提高了导光板的束光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一实施例和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导光板和背光源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导光板的正面示意图;图4为图3中导光板的仰视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导光板11反出光面111束光网点排112束光网点112’原束光网点12出光面13入光面2背光源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导光板。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该导光板1包括呈相对设置的反出光面11和出光面12、以及连接反出光面11和出光面12的入光面13;导光板1的反出光面11上设有多个束光网点112,束光网点112呈菱形设置且具有与入光面13垂直的第一对角线以及与入光面13平行的第二对角线;第一对角线的长度大于第二对角线的长度。可以理解,该导光板1应用于侧入式背光模组,该侧入式背光模组的背光源2朝向导光板1的入光面13设置;本实施例中,背光源2为平行于导光板1的入光面13设置的灯条(lightbar),以使灯条发出的光从入光面13垂直入射,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背光源2也可为其他发光装置,并与入光面13呈预设角度设置。另外,本实施例中,束光网点112为印刷的镀银点,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束光网点112也为反出光面11上的凹点或凸点。本实施例中,束光网点112的长度为L1,宽度为L2。导光板1的束光性能指导光板1控制相邻光亮区域互不影响的性能;现有的束光网点(以下称原束光网点112’)普遍呈圆形设置,原束光网点112’与入光面13垂直方向的长度等于其与入光面13平行方向的长度,即原束光网点112’的直径长度,而本申请的束光网点112的第一对角线的长度大于第二对角线的长度,如此,本申请的束光网点112和原束光网点112’在面积相等的情况下,本申请的束光网点112的第二对角线的长度会小于原束光网点112’的直径长度,则本申请的束光网点112传递到出光面12的光亮区域的宽度会小于原束光网点112’传递到出光面12的光亮区域的宽度。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于导光板1的反出光面11上设置呈菱形的束光网点112,并限制束光网点112垂直于导光板1的入光面13的第一对角线长度大于束光网点112平行于导光板1的入光面13的第二对角线长度,如此,相较于现有的设有呈圆形的原束光网点112’的导光板,在光能利用率相同的情况下,本申请导光板1的束光网点112产生的光亮区域的宽度更小,能更好地避免相邻光亮区域之间产生影响,即提高了导光板1的束光性能。进一步地,参照图2,多个束光网点112在反出光面11上形成有多个束光网点排111,每一束光网点排111包括在垂直入光面13的方向上依次排列的多个束光网点112;同样,多个原束光网点112’也会形成多个垂直于入光面的原束光网点排。本实施例中,相邻两束光网点排111的间距为束光通带间距D1,相邻两原束光网点排的间距为束光通带间距D2,可以理解,在束光网点112和原束光网点112’面积相同且于导光板1上的排布方式相同的情况下,D1大于D2,即本申请的束光通带间距D1更大,也就意味着光到达出光面12形成光亮区域时的束光性能更好。进一步地,参照图1,任意两相邻束光网点排111的束光网点112相互错位设置。可以理解,如此设置,垂直入射的光在反出光面11的传播过程中,会交替通过两相邻束光网点排111的束光网点112,以减小光从一束光网点112到达另一束光网点112的时间间隙,降低光能的无故消耗,提高光效利用率。进一步地,束光网点排111的束光网点112的面积大小在远离入光面13的方向上呈逐渐增大设置。可以理解,光首次经过束光网点112后,部分会发生折射并扩散;增大后续束光网点112的面积,以使更多的光到达后续的束光网点112上,提高导光板1的光效利用率。进一步地,每一束光网点排111的相邻两束光网点112的间隔在远离入光面13的方向上呈逐渐减小设置。可以理解,如此设置,能使经折射的光尽快到达后续的束光网点112,以避免光扩散后无法再入射到后续的束光网点112上,而降低导光板内的光效利用率。进一步地,束光网点112的第一对角线的长度为L1,束光网点112的第二对角线的长度为L2。L1的取值范围为:0.25mm~1.0mm;可以理解,L1过大,在导光板1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导光板1上能设置的束光网点112的数量越少,降低了导光板1的导光性能;L1过小,会加大具有该束光网点112的导光板1的制造难度,降低该导光板1的生产效率,增加该导光板1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地,参照图3至图5,导光板1的出光面12呈锯齿状设置。可以理解,将出光面12设置为锯齿状是现有技术中广泛应用的提高导光板1光效利用率的方法,能有效增强背光模组的成像效果。进一步地,参照图5,出光面12的任意两相邻齿峰之间的间距为S,S的取值范围为:70μm~150μm。出光面12的任意齿峰和齿谷的高度差为H,H的取值范围为:30μm~70μm。可以理解,S过大、过小或H过大、过小,都会影响导光板1的光效利用率,并降低背光模组的成像效果。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该导光板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背光模组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