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锁定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转接环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9137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锁定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转接环组件。



背景技术:

摄影中,为了获得特殊效果,经常使用各种用于镜头前端的滤光镜,如近摄镜、偏光镜、渐变镜、nd镜、色温镜、柔焦镜、星光镜等。这些滤镜大多为带有螺纹的圆形,使用时与镜头螺纹连接。在使用过程中,滤镜的停用和使用切换比较频繁,由于是螺纹连接,因此拆装比较慢,有可能错过转瞬即逝的画面。

授权公告号为【cn2112846u】、名称为“照相机滤色镜转接环”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吸式转接环,磁吸式的结构可靠性低,对于较重的滤镜很难固定牢固,容易造成滤镜完全脱落的危险,而且上述方案是对滤镜停用后滤镜与镜头分离的结构形式,很难满足快速切换的目的,且需要继续收纳滤镜,容易错过很多拍摄机会,严重影响影像抓取;镜头、滤镜等是比较精密的光学仪器,而且将滤镜安装到镜头上时,要保证其精密度及光学效果,而稳定可靠的固定方式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故而,亟待提出一种方案,从根本上解决快速使用和停用滤镜的切换设计问题,并且在切换使用滤镜过程中,可以快速的将滤镜和镜头牢靠的锁定,确保其精度要求,对于摄影领域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快速锁定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转接环组件,可以应用在相机领域,不需要拆装滤镜,实现滤镜使用状态和停用状态的瞬间切换,保证摄影师抓拍宝贵的瞬间,并可将滤镜和镜头稳定、可靠的固定,使摄影师持续的专注于摄影过程,提高摄影质量。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快速锁定装置,包括旋转环、动环以及弹性锁扣;所述旋转环与动环通过一连接轴连接,且动环和旋转环可围绕所述连接轴转动;所述弹性锁扣安装在动环上,实现旋转环和动环的瞬间锁扣与旋转分离;所述弹性锁扣包括拨杆,拨杆的一端设置有与其垂直的卡扣,且在旋转环和动环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按压部;所述弹性锁扣通过一支杆固定在动环上,且在支杆上套设有扭簧。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为圆柱形,卡扣的端部设置有止挡部,以实现更加稳固的锁定,使动环和旋转环锁定额更加牢固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拨杆为弧形,且与其所安装位置的弧度相等,使整个锁定装置操作更加方便,且结构美观。

本发明另外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快速锁定装置的转接环组件,并且还包括与所述旋转环卡合连接的定环,且定环和旋转环可围绕其圆心所在轴线相对转动,所述动环和定环上设有分别与滤镜和镜头配合的通用螺纹,以与滤镜及镜头配合安装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环包括梯形卡接内环凹槽,所述定环包括与梯形卡接内环凹槽匹配的梯形卡接外环凸起,使两者配合的更加牢固,直接卡接即可,滤镜停用状态下,滤镜和滤镜端动环会自动保持于镜头下方,结构设计巧妙,使用方便,任何状态下不会影响拍照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环和定环接触面为阶梯状接触面,通过增加配合接触的接触面积来增大相对转动的稳定性,结构强度高,组件使用寿命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方案结合扭簧及杠杆原理,设计一种新颖的快速锁定装置,通过卡扣及卡槽的配合实现旋转环与动环的快速锁定与旋转分离;并将其应用在相机等领域,实现滤镜使用状态和停用状态的瞬间切换,所述旋转环和定环之间卡合连接,且可围绕其圆心所在轴线相对转动,在滤镜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确保滤镜在停用状态下始终自动保持于镜头下方;经实测证实,切换时间在1s内即可完成,完全不会影响摄影师抓拍宝贵的瞬间,和任何照相机通用,并且具有结构设计新颖,易于加工、成本低、结构强度高、使用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快速锁定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快速锁定装置旋转环与动环分离状态1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快速锁定装置动环与旋转环分离状态2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弹性锁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转接环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转接环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a-a’向剖视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滤镜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滤镜停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快速锁定装置,参考图1,包括旋转环2、动环1以及弹性锁扣3;所述旋转环2与动环1通过一连接轴4连接,且动环1和旋转环2可围绕所述连接轴4转动;所述弹性锁扣3安装在动环上,实现旋转环2和动环1的瞬间锁扣与旋转分离;如图2,图4所示,所述弹性锁扣3包括拨杆31,拨杆31的一端设置有与其垂直的卡扣32,且在旋转环2和动环1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卡扣32配合的卡槽21;拨杆31的另一端设置有按压部33;所述弹性锁扣3通过一支杆34固定在动环1上,且在支杆34上套设有扭簧35;本实施例中,采用在拨杆31下方设置有支撑杆36,扭簧36的一端位于支撑杆36的下方,另一端位于按压部33的下方的方式发挥扭簧的弹性力,同时,支撑杆起支撑作用,保证在旋转环2与动环1分离时,卡扣32始终稳定的处于动环1上的卡槽内,当然,可以在按压部的侧面设置插孔以将扭簧的端部固定或者是直接将扭簧的端部焊接亦可,这样将旋转环与动环配合时会更加迅速、方便。

另外,所述卡扣32为圆柱形,卡扣32的端部设置有止挡部37,且卡扣32的宽度与动环1和旋转环2的总厚度呈正偏差,方便卡合,使动环和旋转环锁定额更加牢固可靠,且通过止挡部也方便将动环和旋转环配合,实现更加稳固的锁定。本实施例中,所述拨杆31大致为弧形,且与其所安装位置的弧度相等,使整个锁定装置操作更加方便,且结构美观。

具体在操作过程中:参考图2和图3,将旋转环2与动环1由锁定状态到分离状态时,向下按压按压部33,所述拨杆31以支杆34为支点,在扭簧35作用下,卡扣32一端向上弹起,卡扣32从卡槽21中脱离,旋转环2和动环1分离,动环1围绕所述连接轴4转动,解开锁定,此时,在扭簧35作用下,所述卡扣32任然位于动环1上的卡槽21内;将旋转环2与动环1由分离状态到锁定状态时,直接使动环围绕连接轴向上转动即可,在转动过程中,卡扣32遇到旋转环2上的卡槽21时,直接瞬间扣合,实现旋转环2与动环1的瞬间锁定。

本实施例所述的快速锁定装置可以应用在相机等领域,实现可定点旋转的结构的快速锁定,结构设计巧妙,锁定迅速,结构强度高,可实现动环和旋转环的稳定配合及旋转分离。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另外提出一种具有实施例1所述快速锁定装置的转接环组件,参考图5,所述弹性锁扣3安装在动环1上,还包括与所述旋转环2卡合连接的定环5,且定环5和旋转环2可围绕其圆心所在轴线相对转动,所述动环1和定环5上设有分别与滤镜n和镜头m配合的通用螺纹(定环与相机镜头螺纹连接,动环与滤镜螺纹连接,连接方式为通用螺纹连接,提高转接环组件的适用范围,且组装安装方便)。图6为其爆炸图,具体的,所述动环1上设有方便安装支杆34和支撑杆36的安装孔,所述连接轴4为固定销41与销冒42的组合。

若旋转环2与定环5不能相对转动的话,则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并不能保证连接轴恰好位于正下方,即不能保证滤镜n位于镜头m的正下方,有可能遮挡视线,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环2与定环卡合连接,两者间隙配合,保证可以相对转动,具体的,如图7、图8所示,所述旋转环2包括梯形卡接内环凹槽22,所述定环5包括与梯形卡接内环凹槽22匹配的梯形卡接外环凸起51,从图8中可以看出,所述旋转环2和定环5接触面为阶梯状接触面,通过增加配合接触的接触面积来增大相对转动的稳定性,结构强度高,同时使两者配合的更加牢固,直接卡接即可,滤镜n停用状态下,滤镜n和动环1会自动保持于镜头m下方,不论如何旋转相机或以任何角度拍摄均不会影响拍摄视角,结构设计巧妙,使用方便。

当然,除了将梯形卡接内环凹槽22直接设置在旋转环2上之外,还可以采用在旋转环2内环内套设内套环的形式,所述内套环22与旋转环2螺纹连接,且在内套环上设置有环形凸沿,由内套环的环形凸沿与旋转环本体之间形成梯形卡接内环凹槽22,然后与定环5的梯形卡接外环凸起51相卡合,且环形凸沿同样起到止挡作用,同样保证旋转环2与定环稳定的转动。

结合图9和图11说明其具体实施过程:滤镜n由使用状态到停用状态时,参考图11,直接按压按压部33,则所述拨杆31以支杆34为支点,在扭簧35作用下,卡扣32一端向上弹起,卡扣32从卡槽21中脱离,同时,旋转环2和动环1分离,动环1在滤镜n的重力作用下向下围绕所述连接轴4转动,解开锁定,滤镜停用状态下(图10),滤镜n和动环1会自动保持于镜头m下方,达到图10所示状态,保证任何拍摄角度下不影响拍摄视角;此时,在扭簧35作用下,所述卡扣32任然位于动环1上的卡槽21内(可参考图2),以便于快速锁定。而将滤镜n由停用状态恢复到使用状态时,直接用手转动滤镜n端,使动环1围绕连接轴4向上转动即可,因为在转动过程中,不需要额外的操作,卡扣32遇到旋转环2上的卡槽21时会直接瞬间扣合,实现旋转环2与动环1的瞬间锁定,并且此种锁定方式结构稳定性高,并且锁扣与旋转环和动环的总厚度呈正偏差,以方便卡合且保证精度,并通过止挡部37更加稳定的锁定,避免长时间使用由于滤镜的重力作用而使旋转环和动环之间产生缝隙,结构设计巧妙,使用方便,任何状态下不会影响拍照视线,且状态的切换可瞬间完成,同时保证结构的稳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