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圈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9649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音圈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申请是申请日期为2013年4月8日、申请号为“201380024506.x”、发明名称为“音圈电机”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的和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的教导大体上涉及一种音圈电机。



背景技术:

近来,已开发了安装有能够将物体存储成数字静止图像或视频图像的摄像模块的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传统的摄像模块包括镜头和图像传感器模块,其被配置成将经过镜头的光转变成数字图像。

然而,传统的摄像模块受到下述缺点的困扰:缺少自动调节镜头与图像传感器模块之间的间隙的自动对焦功能,导致难以获得高质量的数字图像并且因此导致因用户手抖动而生成的手抖动引起的图像质量劣化。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音圈电机(vcm),其被配置成在镜头相对于图像传感器水平移动时同时进行对焦操作和手抖动补偿功能。本公开内容还提供了一种vcm,其被配置成通过响应于镜头的姿态而可变地改变转子的姿态来减小消耗电流。

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本公开内容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有摄像模块,该摄像模块包括:

转子,该转子包括镜头并且形成有第一驱动单元;

定子,该定子形成有第二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响应于与第一驱动单元的电磁交互来驱动转子;以及基座,定子固定在基座上,其中,在镜头处于up姿态的情况下转子与基座接触,并且在镜头处于down姿态的情况下转子远离基座。

在本公开内容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有音圈电机(vcm),该vcm包括:

转子,该转子包括第一驱动单元,该第一驱动单元被布置在固定镜头的线架的外周;

定子,该定子包括与第一驱动单元相对的第二驱动单元以及固定第二驱动单元的壳体;

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在一侧耦接到转子并且在另一侧耦接到定子;

基座,该基座支承定子并且具有暴露镜头的开口;以及

外壳,该外壳覆盖壳体并且耦接到基座,其中,在外壳和壳体中的任何一个处形成有防干扰单元,用于在转子相对于定子上升或下降的情况下,防止弹性构件的一部分干扰外壳或壳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检测vcm或镜头的姿态并且使用姿态数据控制vcm,可以减少电流消耗并且可以在最佳条件下驱动摄像模块。

另一有益效果在于,消除了致动器的机械偏移以减小电流消耗,增强电磁力的设计自由度,即使在弹簧中产生变化时也能通过将电流施加到相反方向来解决散焦问题,并且通过省却初始对焦来提高摄像模块的良率。

又一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未施加驱动信号的情况下使转子保持在远离基座的状态下,通过施加驱动信号将转子驱动到面向基座或者远离基座的两个方向,以及在转子被特别驱动到两个方向的情况下防止耦接到转子的弹性构件干扰覆盖转子的外壳,来防止vcm在对焦操作期间产生驱动故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vcm的摄像模块的框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vcm的镜头的up姿态的概念性截面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vcm的镜头的side姿态的概念性截面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vcm的镜头的down姿态的概念性截面图;

图5是示出了基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vcm的姿态的电流-距离特性的曲线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vcm的概念图;

图7是示出了图6的vcm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示出了图6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了图6的壳体的截面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壳体的截面图;

图11是示出了处于停止状态的图6的线架的截面图;

图12是示出了被升起到远离基座的方向的图6的线架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3是示出了下降到接近基座的方向的图1的线架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4是示出了图6的vcm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示出了图6的被移除盖构件和弹性构件的vcm的立体图;

图16是示出了图6的外壳、防干扰单元和弹性构件的部分的平面图;

图17是示出了外壳、防干扰单元、弹性构件和线架的截面图;

图18是示出了从基座升起的图17的线架的状态的截面图;以及

图19是示出了朝向基座下降的图17的线架的状态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vcm的摄像模块的框图。

参考图1,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摄像模块包括vcm(音圈电机,100)、姿态检测传感器(200)、自动对焦算法(300)、isp(图像信号处理器,400)、图像传感器(500)和控制器(600),其中,vcm(100)包括具有镜头的转子,并且响应于电磁力进行摄像模块的vcm(100)的自动对焦操作。

此外,姿态检测传感器(200)通过确定vcm(100)或镜头的姿态来输出姿态数据,并且isp(400)使用通过自动对焦算法(300)计算的镜头的最优焦距值生成用于驱动vcm的驱动信号,其中,通过与从姿态检测传感器(200)输出的vcm的姿态对应的姿态数据生成最优焦距值。

此时,姿态检测传感器(200)可以包括检测重力方向的陀螺仪传感器。自动对焦算法(300)通过基于距物体的距离检测vcm的最优焦距值来输出检测信号,以便准确地实现自动对焦并实现快速自动对焦响应时间。可以使用具有图像信号处理器(400)内部的算法的形式的自动对焦算法(300),或者可以通过嵌入在与图像传感器处理器(400)分离的芯片中来使用自动对焦算法(300)。

因此,如随后所描述的那样,姿态检测传感器(200)感测vcm或镜头的三种姿态,其中,虽然姿态检测传感器(200)可以感测vcm(100)或镜头的三种或更多种姿态,但是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描述了姿态检测传感器(200)感测vcm(100)或镜头的三种姿态,包括up姿态、side姿态和down姿态,以便于说明。

此外,图像传感器(500)将经过镜头的光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且控制器(600)控制vcm(100)、姿态检测传感器(200)、图像信号处理器(400)和图像传感器(500)。控制器(600)经由数据总线和/或控制总线连接至vcm(100)、姿态检测传感器(200)、图像信号处理器(400)和图像传感器(500)。

因此,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检测vcm或镜头的姿态,使用vcm或镜头的姿态控制vcm以减小电流消耗,并且在最佳基座上驱动摄像模块的vcm(100)。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vcm的镜头的up姿态的概念性截面图,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vcm的镜头的side姿态的概念性截面图,并且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vcm的镜头的down姿态的概念性截面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摄像模块处的vcm的镜头的up姿态的概念性截面图,其中,可以以下述这样的方式限定up姿态:vcm处的转子(130)的镜头(135)的光轴被形成为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并且基座(110)位于面向地面的位置。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vcm的镜头的side姿态的概念性截面图,其中,可以以下述这样的方式限定side姿态:vcm处的转子(130)的镜头(135)的光轴被形成为平行于地面的方向,并且基座(110)位于垂直于地面的位置。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vcm的镜头的down姿态的概念性截面图,其中,可以以下述这样的方式限定down姿态:vcm的转子(130)的镜头(135)的光轴被形成为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并且盖(150)位于面向地面的位置。

此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vcm包括:镜头(135);形成有第一驱动单元(138)的转子(130);形成有第二驱动单元的定子(120),第二驱动单元响应于与第一驱动单元(138)的电磁交互来驱动转子(130);以及其上固定有定子(120)的基座(110),其中,转子(130)在镜头(135)处于up姿态的情况下与基座(110)接触,并且转子(130)在镜头(135)处于down姿态的情况下远离基座(110)。

此外,在镜头(135)处于up姿态或side姿态的情况下,可能存在一些偏移,并且在镜头(135)处于down姿态的情况下,偏移可能由于转子(135)的自重引起的向重力方向的下垂而不再存在。此时,转子(130)、定子(120)和基座(110)可以是vcm(100)的部件。

参考图2,vcm(100)通过驱动镜头(135)进行自动对焦功能。作为示例,当在镜头(135)与图像传感器(300)之间进行自动对焦操作期间,安装在vcm(100)上的镜头(135)被移动到从基座(110)上升的方向。

vcm(100)可以包括基座(110)、定子(120)、转子(130)、弹性构件(140)和盖(150)。此外,基座(110)采用中心形成有用于通过光的开口的板的形状,并且用作转子(130)的下止动器。基座(110)的后表面或者沿后表面的方向可以形成有图像传感器(500),其中,图像传感器(500)将由转子(130)的光聚焦的光转换成数字图像或视频图像。

此外,定子(120)固定在基座(110)上。此时,第一驱动单元(138)可以是磁体,并且第二驱动单元(125)可以是缠绕线圈。可替选地,第一驱动单元(138)可以是缠绕线圈并且第二驱动单元(125)可以是磁体。

此外,定子(120)在其中可以形成有其中可以放置转子(130)的容纳空间。此外,弹性构件(140)可以在一侧固定到转子(130),并且在与该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固定到定子(120),其中,弹性构件(140)可以弹性地支承转子(130)。

在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弹性构件(140)可以包括形成在转子(130)的底部外周表面的第一弹性构件(143)和形成在转子(130)的上部外周表面的第二弹性构件(146)。在图2中的镜头处于面向上侧方向的up姿态的情况下,在不对定子(120)的第二驱动单元和转子(130)的第一驱动单元(138)施加电磁力的情况下弹性构件(140)接触转子(130)。即,在不对定子(120)的第二驱动单元和转子(130)的第一驱动单元(138)施加电磁力的情况下,弹性构件(140)使得转子(130)通过转子(130)的重力而接触基座(110)的上表面。

此时,vcm(100)识别到在转子(130)与基座(110)的上表面之间存在大约0.03毫米的偏移。因此,虽然图2的镜头处于位于上侧的up姿态,但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vcm(100)需要比弹性构件(140)的弹力和转子(130)的自重大的电磁力,以便使转子(130)从基座(100)升起。此外,盖(150)被固定到基座(110)以包裹定子(120)和转子(130)。盖(150)用作上止动器以停止转子(130)。

同时,本公开内容还可以被配置为使转子(130)在镜头(135)处于up姿态时能够接触基座(110),并且使转子(130)在镜头(135)处于side姿态或down姿态时远离基座(110)。

此外,vcm(100)可以由驱动镜头的致动器、由压电电力驱动的致动器或者由静电容方法驱动的mems(微机电系统)致动器应用。即,驱动摄像模块的镜头的致动器可以是vcm致动器、由压电电力驱动的致动器和由静电容方法驱动的mems(微机电系统)致动器中的一个致动器。

此时,vcm(100)可以包括具有镜头(135)的致动器(130)和驱动转子(130)的致动器。在镜头(135)处于up姿态或side姿态的情况下,致动器(130)可以与用作转子(130)的止动器的基座(110)接触,在镜头(135)处于down姿态的情况下,致动器(130)可以远离基座(110),或者在镜头(135)处于up姿态的情况下,致动器(130)可以与基座(110)接触,或者在镜头(135)处于side姿态或处于down姿态的情况下,致动器(130)可以远离基座(110)。

因此,本公开内容的优点在于,消除了制动器的机械偏移以减小电流消耗,增强电磁力的设计自由度,即使在电流由于弹簧的变化而被施加到相反方向时也能解决散焦问题,并且省却初始对焦以提高摄像模块的vcm的良率。

图5是示出了基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vcm的姿态的电流-距离特性的图。

参考图5,因为使转子从基座升起或浮起所需要的电磁力比弹性构件的弹力和转子的自重大,所以转子在摄像模块的vcm的up姿态下必须与基座接触,并且驱动单元可以被施加比基准水平大的电流。

因此,图5中的摄像模块的vcm的up姿态可以具有‘a’自动对焦搜索区间。因此,在图5中,转子不能由小于参考电流[ma]的电流驱动,并且因此,具有小于参考电流[ma]的电流的电流区间可以被限定为其中转子不操作的非驱动区间,并且在其中转子不操作的非驱动区间不实现自动对焦操作。

此外,在驱动转子的电磁力变得比弹性构件的弹力和转子的自重大的情况下,转子由大于参考电流[ma]的电流驱动。此时,具有大于参考电流[ma]的电流的电流区间可以被限定为其中转子被驱动的区间,其中,转子操作,并且在其中转子操作的驱动区间最终实现自动对焦操作。

此外,虽然转子在摄像模块的vcm的side姿态下与基座接触,但是转子不被驱动而是在将电流施加给转子时才开始被驱动,这是因为使转子从基座升起或浮起时未考虑弹性构件的弹力和转子的自重。因此,摄像模块的vcm的side姿态可以具有图5中的‘b’自动对焦搜索区间。此时,布置在side姿态的vcm可以由比处于up姿态的vcm的电流小的电流驱动。即,用于驱动处于side姿态的转子的启动电流比用于驱动处于up姿态的转子的启动电流小。

此时,摄像模块的vcm的side姿态的启动电流可以在0毫安至10毫安的范围内,并且up姿态与side姿态之间的姿态差可以为大约30微米至50微米。同时,在摄像模块的vcm处于down姿态的情况下转子远离基座,并且具有图5中的‘c’自动对焦搜索部,从而转子在摄像模块的vcm的down姿态下可以被反向驱动。

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

现在,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将向与本公开内容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相同的配置提供不同的附图标记,以便对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区分。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vcm的概念性图。

参考图6,vcm(1000)进行自动对焦功能和手抖动补偿功能。

自动对焦功能是从定子(1200)驱动转子(1100)的功能,并且为了进行自动对焦功能,在不对转子(1100)和/或定子(1200)施加驱动信号的情况下,安装有用于进行自动对焦功能的镜头的基座(1300)和转子(1100)彼此远离。

转子(1100)按照升起或浮起从基座(1300)浮起的转子(1100)的驱动信号而被驱动到远离基座(1300)的第一方向,以进行特定对焦功能(宏对焦)。在用于使从基座(1300)浮起的转子(1100)下降的驱动信号的情况下,转子(1100)被驱动到接近基座(1300)的第二方向以进行特定对焦功能(无穷远对焦)。

在将互不相同的驱动信号施加到从基座(1300)浮起的转子(1100)的情况下,通过减小电流量来减小电流消耗,从而可以实现低功率消耗特性,并且减小了转子(1100)的驱动距离以进一步减少转子(1100)的自动对焦操作耗费的时间。

在下文中,将详细阐述具有通过因此描述的双向驱动进行的自动对焦功能和手抖动补偿功能的vcm(1800)。

图7是示出了图6的vcm的分解立体图。

参考图6和图7,vcm(1800)包括转子(1100)、定子(1200)、弹性构件(1250)、基座(1300)和外壳(1400)。

转子(1100)包括线架(1110)和基座(1300)。转子(1100)通过响应于与定子(1200,随后描述)的交互而在基座的上表面处竖直移动来进行自动对焦功能并且通过在基座(1300)的上表面处倾斜来进行手抖动补偿功能。

例如,线架(1110)采用圆筒形形状,并且在内周处形成有用于与镜头(1130)耦接的内螺纹单元。线架(1110)形成有用于耦接到弹性构件(1250,随后描述)的耦接凸缘(1112)。线架(1110)可替选地在外周处形成有曲部和直部。线架(1110)在外周处形成有四(4)个直部和四(4)个曲部。

从线架(1110)的外周以凹入的形式形成的槽形成在四个直部上,这四个直部形成在线架(1110)的外周上。第一驱动单元(1120)相对地耦接到形成在线架(1110)的外周上的直部。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第一驱动单元(1120)可以互相相对地布置在四个直部中的两个互相面对的直部上或者这四个直部上,这四个直部形成在线架(1110)的外周上。

在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单元(1120)可以包括磁体,其中,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磁体可以是双极磁体或者四极平面磁体。定子(1200)包括第二驱动单元(1220)和端板(1230)。

现在,参考图7、图8和图9,壳体(1210)采用底部开口的方柱的形状。例如,壳体(1210)可以使用合成树脂通过注射成型处理来形成。壳体(1210)在其中布置有转子(1100)并且包裹布置在转子(1100)的外周的第一驱动单元(1120)。

在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壳体(1210)采用包括形成有防干扰单元(1211)的上板(1212)和侧壁(1214)的方柱的形状。当从顶部平面察看时,壳体(1210)的上板(1212)采用方形板的形状,并且上板(121)中心形成有暴露镜头(1130)的开口。壳体(1210)的侧壁(1214)从壳体(1210)的上板(1212)的边缘向包裹转子(1110)的方向延伸,并且侧壁中的每个侧壁采用板的形状。

定子(1200)的第二驱动单元(1220)通过缠绕涂覆有绝缘树脂的长导线形成。在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单元(1220)包括以方框的形状缠绕的线圈块。在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四个第二驱动单元(1220)可以形成在壳体(1210,随后描述)上以用于进行手抖动补偿功能,每个单元以相等的距离分离开。

第二驱动单元(1220)的一个侧端和面对该一个侧端的另一侧端可以相对于第二驱动单元(1220)互相相对地形成。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第二驱动单元(1220)的一个侧端可以布置在第二驱动单元(1220)的左侧,并且第二驱动单元(1220)的另一侧端可以布置在第二驱动单元(1220)的右侧。

第二驱动单元(1220)由于形成有通过绝缘树脂绝缘的长导线而具有预定的厚度,并且在具有预定厚度的第二驱动单元(1220)被布置在壳体(1210)的侧壁(1214)上的情况下,vcm(1800)可能在体积上增大。

在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壳体(1210)的侧壁(1214)的外周表面上与转子(1110)的第一驱动单元(1120)对应的部分形成有容纳槽(未示出),以便防止vcm(1800)由于第二驱动单元(1220)而在体积上增大。形成在壳体(1210)的侧壁(1214)的外周表面上的容纳槽采用与第二驱动单元(1220)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容纳槽的深度优选地形成为比第二驱动单元(1220)深,以便防止第二驱动单元(1220)从壳体(1210)的侧壁(1214)的外周突出。

虽然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阐述并示出了,槽形状的容纳槽形成在壳体(1210)的侧壁(1214)的外周,但是可替选地,与第一驱动单元(1120)对应的壳体(1210)可以形成有容纳第二驱动单元(1220)的通孔。

同时,在壳体(1210)被布置有与第一驱动单元(1120)中的每个第一驱动单元对应的第二驱动单元(1220)的情况下,难以向第二驱动单元(1220)提供驱动信号。特别地,在壳体(1210)通过合成树脂制造的情况下,更难以将驱动信号从布置在基座(1300,随后描述)的后表面处的pcb(印刷电路板)发送到第二驱动单元(1220)。

端板(1230)用于将从布置在基座(1300)的后表面处的pcb提供的驱动信号发送到第二驱动单元(1220)。端板(1230)以厚度薄的金属板的形式制造,并且与第二驱动单元(1220)接触的端板(1230)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形成有镀覆层(随后描述)以用于改进与第二驱动单元(1220)的电接触特性。端板(1230)与壳体(1210)的侧壁(1214)平行形成。端板(1230)通过插入注射成型处理与壳体(1210)一体地形成。插入到壳体(1210)的端板(1230)的一部分通过容纳第二驱动单元(1220)的容纳槽暴露。

虽然在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阐述并示出了插入到壳体(1210)中的端板(1230),但是可替选地,端板(1230)可以通过被插入到形成在壳体(1210)处的插槽来组装。

在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端板(1230)的远端以预定长度从壳体(1210)的底表面突出以穿过基座(1300)。

通过壳体(1210)的容纳槽暴露的端板(1230)分别由第二驱动单元(1220)的一个侧端(1222)和另一侧端(1224)接触,并且端板(1230)由第二驱动单元(1220)的一个侧端(1222)和另一侧端(1224)电连接。端板(1230)与第二驱动单元(1220)的一个侧端(1222),并且端板(1230)与第二驱动单元(1220)的另一侧端(1224)通过连接构件互相电连接。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连接构件可以是电连接第二驱动单元(1220)的一个侧端(1222)和端板(1230)并且电连接第二驱动单元(1220)的另一侧端(1224)和端板(1230)的低熔点的金属焊料。此时,在形成第二驱动单元(1220)的导线包括铜的情况下,优选地,如上所述,在端板(1230)上的一部分处形成镀覆层,其中,第二驱动单元(1220)的一个侧端(1222)和另一侧端(1224)因为端板(1230)与第二驱动单元(1220)的差连接特性而被连接。可替选地,连接构件可以包括具有粘合能力和导电性的导电粘合剂。

再次参考图7,基座(1300)采用立方体的形状,并且基座(1300)中心形成有开口(1305)。基座(1300)以突出的形式形成有用于与壳体(1200)耦接的耦接柱(1310)。基座(1300)的耦接柱(1310)和形成在与耦接柱(1310)对应的壳体处的耦接槽通过压装方法耦接。基座(1300)的后表面安装有ir(红外)滤波器和图像传感器模块。

外壳(1400)包裹围绕转子(1100)的定子(1200),并且防止从定子(1200)的第二驱动单元(1220)生成的电磁波或者来自外部的电磁波被施加到第二驱动单元(1220)。可以通过金属板的压制工作形成外壳(1400)以用于阻断电磁波。外壳(1400)包括上板(1410)和侧板(1420)。上板(1410)和侧板(1420)一体地形成。

当从顶部平面察看时,上板(1410)采用方形板的形状,并且上板(1410)中心形成有暴露镜头(1130)的开口(1405)。上板(1410)处的开口的区域(平面)被形成为比线架(1110)的区域大,以使安装有镜头(1130)的线架(1110)能够进入上板(1410)的开口或者从上板(1410)的开口出来。

侧板(1420)沿定子(1200)处的壳体(1210)的侧壁(1214)的外周从上板(1410)的边缘延伸,并且侧板(1420)固定到基座(1300)。

弹性构件(1250)耦接至转子(1100)的上端以弹性地支承转子(1100),并且弹性构件(1250)弹性地支承转子(1100)以使转子(1100)能够在不对转子(1100)和/或定子(1200)施加驱动信号的情况下从基座(1300)浮起。转子(1100)被相对于基座(1300)双向驱动以在弹性构件(1250)使转子(1100)能够从基座(1300)的上表面浮起的同时进行自动对焦功能或手抖动补偿功能。弹性构件(1250)包括内部弹性单元(1252)、外部弹性单元(1254)和弹性连接单元(1256)。

例如,内部弹性单元(1252)耦接至形成在线架(1110)的上表面处的耦接凸缘(1112),并且内部弹性单元(1252)可以具有圆环的形状。

外部弹性单元(1254)被布置在内部弹性单元(1252)的外部,并且外部弹性单元(1254)采用例如带的形状,并且被布置在壳体(1210)的上板(1212)上。

弹性连接单元(1256)连接外部弹性单元(1254)和内部弹性单元(1252)以对内部弹性单元(1252)提供弹力。弹性连接单元(1256)采用长带的形状,其通过以锯齿方式弯曲来生成弹力。

同时,另外的弹性构件(1270)采用与弹性构件(1250)的形状相似的形状,并且另外的弹性构件(1270)耦接到线架(1110)的底表面以弹性地支承线架(1110)。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vcm(1800)在不对第一驱动单元(1120)和第二驱动单元(1220)施加驱动信号的情况下使得,通过弹性构件(1250)保持在浮起状态而使得转子(1100)远离基座的上表面。

在不对第一驱动单元(1120)和第二驱动单元(1220)施加驱动信号的情况下通过远离基座(1300)的上表面而浮起的转子(1100)响应于施加到第一驱动单元(1120)和第二驱动单元(1220)的驱动信号而被驱动到远离基座(1300)的上表面的方向或者驱动到接近基座(1300)的上表面的方向。

特别地,在转子(1100)响应于施加到第一驱动单元(1120)和第二驱动单元(1220)的驱动信号而被驱动到接近基座(1300)的上表面的方向的情况下,布置在定子(1200)处的壳体(1210)的上表面(1212)的弹性构件(1250)的弹性连接单元(1256)和内部弹性单元(1252)也与转子(1100)一起向下移动,其中,弹性连接单元(1256)通过弹性构件(1250)的弹性连接单元(1256)的位移而与壳体(1210)的上板(1212)接触,从而防止转子(1100)被正常驱动。

虽然在驱动至远离基座的上表面的一个方向的单向驱动vcm上未产生转子(1100)的驱动故障,但是可以在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双向驱动vcm中将转子(1100)驱动到接近基座(1300)的上表面的方向。

因此,如图7至图9中所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壳体(1210)的上板(1212)上形成防干扰单元(1211),以便防止壳体(1210)的上板(1212)与弹性构件(1250)的弹性连接单元(1256)引起通过双向驱动转子(1100)产生的转子(1100)的驱动故障的干扰。形成在壳体(1210)的上板(1212)上的防干扰单元(1211)以暴露镜头(1130)的开口周围的凹入凹口的形状形成在壳体(1210)的上板(1212)上。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干扰单元(1211)可以选择性地形成在与壳体(1210)的上板(1212)处的弹性构件(1250)的弹性连接单元(1256)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处。

参考图9,以凹入形式形成在壳体(1210)的上板(1212)上的防干扰单元(1211)的基底表面可以与壳体(1210)的上板(1212)平行地形成。可替选地,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干扰单元(1211)可以沿形成在壳体(1210)的上板(1212)的开口的周围环境连续地形成。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壳体的防干扰单元的截面图。

参考图10,形成在壳体(1210)的上板(1212)上且以暴露镜头(1130)的开口周围的凹入凹口的形状形成的防干扰单元(1211a)响应于弹性构件(1250)的弹性连接单元(1256)的移动朝下形成并且相对于壳体(1210)的上板(1212)倾斜形成。

虽然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已示出并阐述了防干扰单元(1211)形成在壳体(1210)的上板(1212)上并且以暴露镜头(1130)的开口周围的凹入凹口的形状形成,但是防干扰单元(1211)可以形成有用于穿过与壳体(1210)的上板(1212)上的弹性构件(1250)的弹性连接单元(1256)对应的部分的开口。

此外,在防干扰单元(1211)是用于穿过与壳体(1210)的上板(1212)上的弹性构件(1250)的弹性连接单元(1256)对应的部分的开口的情况下,防干扰单元(1211)的开口区域可以形成为比弹性构件(1250)处的弹性连接单元(1256)的区域更大。

现在,将参考图11、图12和图13描述vcm(1800)中的转子(1100)的操作。在不对第一驱动单元(1120)和第二驱动单元(1220)施加驱动信号的情况下,如图13中所示,由弹性构件(1250)保持转子(1100)相对于基座(1300)的上表面的浮起姿态。

在如图12中所示对第一驱动单元(1120)和第二驱动单元(1220)施加驱动信号以使转子(1100)能够远离基座(1300)的上表面的情况下,弹性构件(1250)处的内部弹性单元(1252)和弹性连接单元(1256)与转子(1100)一起上升以防止弹性构件(1250)产生干扰。

同时,在如图8中所示对第一驱动单元(1120)和第二驱动单元(1220)施加驱动信号以使转子(1100)被驱动到接近基座(1300)的上表面的方向的情况下,弹性构件(1250)处的内部弹性单元(1252)和弹性连接单元(1256)可以与转子(1100)一起下降以使弹性构件(1250)的弹性连接单元(1256)能够与壳体(1210)的上板(1212)接触。然而,在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防止壳体(1210)的上板(1212)与弹性连接单元(1256)接触的防干扰单元(1211)形成在壳体(1210)的上板(1212)上以防止弹性构件(1250)的弹性连接单元(1256)与壳体(1210)互相接触。

如根据前面的详细描述明显的是,转子在没有驱动信号的情况下保持远离基座的状态,响应于信号的施加将转子双向驱动到远离基座的方向或者面对基座的方向,并且特别地,在转子被驱动到面向基座的方向的情况下,防止耦接到转子的弹性构件与固定第二驱动单元的壳体的上板产生相互干扰,从而防止vcm在对焦操作期间产生驱动故障。

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将向与本公开内容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和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配置相同的配置提供不同的附图标记,以便将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和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区分。

图14是示出了图6中的vcm的分解立体图。

参考图14,vcm(2800)包括转子(2100)、定子(2200)、基座(2300)、外壳(2400)、弹性构件(2540)、防干扰单元(2600)和盖构件(2700)。

转子(2100)包括线架(2110)和第一驱动单元(2120)。转子(2100)响应于与定子(2200,随后描述)的交互在基座上竖直移动以通过在基座(2300)上倾斜进行自动对焦功能并且进行手抖动补偿功能。例如,线架采用圆筒形形状,并且线架(2110)在内周表面处形成有用于耦接到镜头(2130)的内螺纹单元。线架(2110)形成有用于耦接到弹性构件(2540,随后描述)的耦接凸缘(2112)。线架(2110)的外周可替选地形成有曲部和直部。线架(2110)的外周形成有四(4)个直部和四(4)个曲部。

从线架(2110)的外周以凹入的形式形成的槽形成在四个直部上,这四个直部形成在线架(2110)的外周上。第一驱动单元(2120)相对地耦接到形成在线架(2110)的外周上的直部。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第一驱动单元(2120)可以互相相对地布置在四个直部中的两个互相面对的直部上或者这四个直部上,这四个直部形成在线架(2110)的外周上。

在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单元(2120)可以包括磁体,其中,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磁体可以是双极磁体或者四极平面磁体。定子(2200)包括壳体(2210)、第二驱动单元(2220)和端板(2230)。

壳体(2210)采用在上表面和下表面处开口的方柱的形状。壳体(2210)在其中布置有转子(2200),并且壳体(2210)包裹布置在转子(2100)的线架(2110)的外周处的第一驱动单元(2120)。

在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壳体(2210)采用包括四个侧壁(2212)的方柱的形状。例如,可以使用合成树脂通过注射成型处理来形成壳体(2210)。

第二驱动单元(2220)通过缠绕涂覆有绝缘树脂的长导线来形成。在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单元(2220)包括以方框的形状缠绕的线圈块。在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四个第二驱动单元(2220)可以形成在壳体(2210,随后描述)上以用于进行手抖动补偿功能,每个单元以相等的距离分离开。

第二驱动单元(2220)的一个侧端和面对该一个侧端的另一侧端可以相对于第二驱动单元(2220)互相相对地形成。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第二驱动单元(2220)的一个侧端可以布置在第二驱动单元(2220)的左侧,并且第二驱动单元(2220)的另一侧端可以布置在第二驱动单元(2220)的右侧。

第二驱动单元(2220)由于形成有通过绝缘树脂绝缘的长导线而具有预定的厚度,并且在具有预定厚度的第二驱动单元(2220)被布置在壳体(2210)的侧壁(2212)上的情况下,vcm(2800)可以在体积上增大。

在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壳体(2210)的侧壁(2212)的外周表面上与转子(2110)的第一驱动单元(2120)对应的部分形成有容纳槽(2214),以便防止vcm(2800)由于第二驱动单元(2220)而在体积上增大。形成在壳体(2210)处的侧壁(2212)的外周表面上的容纳槽(2214)采用与第二驱动单元(2220)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容纳槽(2214)的深度优选地形成为比第二驱动单元(2220)深,以便防止第二驱动单元(2220)从壳体(2210)的侧壁(2212)的外周突出。

虽然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已阐述并示出了,槽形状的容纳槽(2214)形成在壳体(2210)的侧壁(2212)的外周处,但是可替选地,与第一驱动单元(2120)对应的壳体(2210)可以形成有容纳第二驱动单元(2220)的通孔。

同时,在壳体(2210)被布置有与第一驱动单元(2120)中的每个第一驱动单元对应的第二驱动单元(2220)的情况下,难以对第二驱动单元(2220)提供驱动信号。特别地,在壳体(2210)通过合成树脂制作的情况下,更难以将驱动信号从布置在基座(2300,随后描述)的后表面处的pcb(印刷电路板)发送到第二驱动单元(2220)。

端板(2230)用于将从布置在基座(2300)的后表面处的pcb提供的驱动信号发送到第二驱动单元(2220)。端板(2230)以厚度薄的金属板的形式制造,并且与第二驱动单元(2220)接触的端板(2230)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形成有镀覆层(随后描述)以用于改进与第二驱动单元(2220)的电接触特性。端板(2230)与壳体(2210)的侧壁(2212)平行形成。端板(2230)通过插入注射成型处理与壳体(2210)一体地形成。插入到壳体(2210)的端板(2230)的一部分通过容纳第二驱动单元(2220)的容纳槽(2214)暴露。

虽然在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阐述并示出了插入到壳体(2210)中的端板(2230),但是可替选地,端板(2230)可以通过被插入到形成在壳体(2210)处的插槽来组装。

在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端板(2230)的远端以预定长度从壳体(2210)的底表面突出以穿过基座(2300)。

通过壳体(2210)的容纳槽(2214)暴露的端板(2230)分别由第二驱动单元(2220)的一个侧端(2222)和另一侧端(2224)接触,并且端板(2230)由第二驱动单元(2220)的一个侧端(2222)和另一侧端(2224)电连接。端板(2230)与第二驱动单元(2220)的一个侧端(2222),并且端板(2230)与第二驱动单元(2220)的另一侧端(2224)通过连接构件互相电连接。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连接构件可以是电连接第二驱动单元(2220)的一个侧端(2222)和端板(2230)并且电连接第二驱动单元(2220)的另一侧端(2224)和端板(2230)的低熔点的金属焊料。此时,在形成第二驱动单元(2220)的导线包括铜的情况下,优选地,如上所述,在端板(2230)上的一部分形成处镀覆层,其中,第二驱动单元(2220)的一个侧端(2222)和另一侧端(2224)因为端板(2230)与第二驱动单元(2220)的差连接特性而被连接。可替选地,连接构件可以包括具有粘合能力和导电性的导电粘合剂。

再次参考图14,基座(2300)采用立方体的形状,并且基座(2300)中心形成有开口(2305)。基座(2300)以突出的形式形成有用于与壳体(2200)耦接的耦接柱(2310)。基座(2300)的耦接柱(2310)和形成在与耦接柱(2310)对应的壳体处的耦接槽通过压装方法耦接。基座(2300)的后表面安装有ir(红外)滤波器和图像传感器模块。

外壳(2400)包裹围绕转子(2100)的定子(2200),并且防止从定子(2200)的第二驱动单元(2220)生成的电磁波或者来自外部的电磁波被施加到第二驱动单元(2220)。可以通过金属板的压制工作形成外壳(2400)以用于阻断电磁波。外壳(2400)包括上板(410)和侧板(2420)。上板(2410)和侧板(2420)一体地形成。

当从顶部平面察看时,上板(2410)采用方形板的形状,并且上板(2410)中心形成有暴露镜头(2130)的开口(2405)。上板(2410)处的开口的区域(平面)被形成为比线架(2110)的区域大,以使安装有镜头(2130)的线架(2110)能够进入上板(2410)的开口或者从上板(2410)的开口出来。

侧板(2420)沿定子(2200)处的壳体(2210)的侧壁(2212)的外周从上板(2410)的边缘延伸,并且侧板(2420)固定到基座(2300)。

参考图14、图15和图15,弹性构件(2540)耦接至转子(2100)以弹性地支承转子(2100),并且弹性构件(2540)弹性地支承转子(2100)以使转子(2100)能够在不对转子(2100)和/或定子(2200)施加驱动信号的情况下从基座(2300)浮起。转子(2100)被相对于基座(2300)双向驱动以通过使弹性构件(2540)允许转子(2100)能够从基座(2300)浮起来进行自动对焦功能。弹性构件(2540)包括内部弹性单元(2510)、外部弹性单元(2520)和弹性连接单元(2530)。

例如,内部弹性单元(2510)耦接至形成在线架(2110)处的耦接凸缘(2112),并且内部弹性单元(2510)可以具有圆环的形状。

外部弹性单元(2520)被布置在内部弹性单元(2510)的外部,并且外部弹性单元(2520)采用带的形状。

弹性连接单元(2530)连接内部弹性单元(2510)和外部弹性单元(2520)以对内部弹性单元(2510)提供弹力。弹性连接单元(2530)采用长带的形状,其通过以锯齿方式弯曲来生成弹力。包括内部弹性单元(2510),外部弹性单元(2520)和弹性连接单元(2530)的弹性构件(2540)并非布置在外壳(2400)的上板(2410)的内部而是布置在上板(2410)上。

另外的弹性构件(2580)采用与弹性构件(2540)的形状相似的形状,并且另外的弹性构件(2580)耦接到线架(2110)的底表面以弹性地支承线架(2110)。

防干扰单元(2600)置于外壳(2400)的上板(2410)与弹性构件(2540)之间。防干扰单元(2600)被驱动到其中耦接到弹性构件(2540)的内部弹性单元(2510)的线架(2110)更靠近基座(2300)的方向,并且在进行对焦操作期间防止生成由弹性连接单元(2530)与布置在弹性连接单元(2530)下面的上板(2410)之间的干扰引起的线架(2110)的对焦操作故障。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在外壳(2400)的上板(2410)与弹性构件(2540)之间未形成防干扰单元(2600)的情况下,上板(2410)不应当接触弹性构件(2540)的弹性连接单元(2530),其中,上板(2410)的开口(2405)的区域必须进一步增大以在没有防干扰单元(2600)的情况下实现非接触。

在上板(2410)的开口(2405)的区域进一步增大的情况下,外部物体可能通过开口(2405)进入vcm(2800)而在vcm(2800)的内部被收集,从而vcm(2800)的缺陷显现速率增大,缩短vcm(2800)的寿命。为了防止增大的缺陷显现速率增大,防干扰单元(2600)被置于外壳(2400)的上板(2410)与弹性构件(2540)之间。

以其中形成有开口(2605)的钢板的形状形成防干扰单元(2600),并且可以通过金属板的冲压处理或者合成树脂的注射成型处理来形成防干扰单元(2600)。

防干扰单元(2600)的厚度被形成为防止沿转子(2100)的线架(2110)的行程长度竖直移动的弹性构件(2540)的弹性连接单元(2530)接触上板(2410)。形成在外壳(2400)的上板(2410)上的防干扰单元(2600)通过包括点焊、激光焊或软焊的各种方法固定到上板(2410)。同时,在防干扰单元(2600)为合成树脂的注射成型体的情况下,防干扰单元(2600)使用粘合剂固定到上板(2410)的上表面。

为了使防干扰单元(2600)能够精确地布置在指定位置,防干扰单元(2600)形成有用于对准位置的引导孔(2610)。同时,耦接到防干扰单元(2600)的引导孔(2610)的引导凸缘可以形成在与引导孔(2610)对应的上板(2410)上。防干扰单元(2600)处的开口(2605)的区域被形成为比外壳(2400)的上板(2410)的开口(2405)的区域大。

因此,在防干扰单元(2600)耦接至上板(2410)的指定位置的情况下,外壳(2400)的上板(2410)的一部分暴露而不是被防干扰单元(2600)覆盖,其中,暴露部分是与弹性构件(2540)的弹性连接单元(2530)对应的部分。

即,在防干扰单元(2600)被布置在上板(2410)上,并且弹性构件(2540)的外部弹性单元(2520)被布置在防干扰单元(2600)的上表面上的情况下,在弹性构件(2540)的弹性连接单元(2530)与上板(2410)之间形成与防干扰单元(2600)的厚度对应的间隙。

在如图17中所示的那样通过防干扰单元(2600)在弹性构件(2540)的弹性连接单元(2530)与上板(2410)之间形成间隙(g)的情况下,即使在如图19中那样线架(2110)被驱动到接近基座(2300)的方向,也能防止因弹性构件(2540)的弹性连接单元(2530)与上板(2410)之间的接触引起的干扰。

参考图7、图17和图19,在使转子(2100)升高的驱动信号被施加至定子(2200)的情况下,转子(2100)的线架(2110)如图18中所示的那样上升,并且弹性构件(2540)的内部弹性单元(2510)和弹性连接单元(2530)向上移动。反之,在使转子(2100)下降的驱动信号被施加至定子(2200)的情况下,转子(2100)的线架(2110)如图19中所示的那样下降,并且弹性构件(2540)的内部弹性单元(2510)和弹性连接单元(2530)向下移动。

弹性构件(2540)的弹性连接单元(2530)响应于转子(2100)的下降与转子(2100)一起向下移动,从而弹性连接单元(2530)通过防干扰单元(2600)的厚度而不接触到上板(2410)或干扰上板(2410)。

盖构件(2700)包括暴露镜头(2130)的开口,并且盖构件(2700)通过按压布置在外壳(2400)上的弹性构件(2540)来固定弹性构件(2540)。

如根据前面的详细描述明显的是,在没有施加驱动信号的情况下转子保持远离基座的状态,转子响应于信号的施加而被双向驱动到远离基座的方向或者面对基座的方向,并且特别地,在转子被驱动到面向基座的方向的情况下,防止耦接到转子的弹性构件与覆盖转子的壳体产生相互干扰,从而防止vcm在对焦操作期间产生驱动故障。

提供本发明的先前的描述以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使用本发明。对本发明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明显的,并且本文中限定的一般原理在不背离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应用于各种变形例。因此,本发明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而是被给予与本文中公开的原理和新型特征一致的最广泛的范围。

注意,本技术也可以采用如下配置方案。

方案1.一种摄像模块,所述摄像模块包括:

转子,所述转子包括镜头并且形成有第一驱动单元;

定子,所述定子形成有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响应于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电磁交互来驱动所述转子;以及

基座,所述基座上固定有所述定子,

其中,在所述镜头处于up姿态的情况下,所述转子与所述基座接触,并且在所述镜头处于down姿态的情况下,所述转子远离所述基座。

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摄像模块,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中的任何一个驱动单元包括线圈,并且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中的另外一个驱动单元包括磁体。

方案3.根据方案2所述的摄像模块,其中,在将低于基准水平的电流施加到所述线圈的情况下,所述转子未被驱动,并且在将高于基准水平的电流施加到所述线圈的情况下,所述转子被驱动。

方案4.根据方案1所述的摄像模块,其中,在所述镜头处于垂直于所述up姿态的side姿态的情况下,所述转子与所述基座接触。

方案5.根据方案4所述的摄像模块,其中,用于驱动所述转子处于所述side姿态的启动电流比用于驱动所述转子处于所述up姿态的启动电流小,其中,所述side姿态的启动电流在0毫安至10毫安的范围内。

方案6.根据方案1所述的摄像模块,其中,在所述镜头处于side姿态的情况下,所述转子远离所述基座。

方案7.根据方案1所述的摄像模块,其中,所述基座中心形成有板形,所述板形形成有用于通过光的开口,所述基座执行所述转子的下止动器的功能,所述基座在后表面处布置有图像传感器,并且所述定子固定在所述基座上。

方案8.根据方案1所述的摄像模块,还包括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在一侧被固定到所述转子,并且在与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被固定到所述定子,以弹性地支承所述转子。

方案9.根据方案1所述的摄像模块,其中,在所述镜头处于down姿态的情况下,所述转子被驱动到相反方向。

方案10.根据方案1所述的摄像模块,还包括:姿态检测传感器,所述姿态检测传感器确定所述镜头的下述姿态中之一以输出姿态数据:所述up姿态、垂直于所述up姿态的所述side姿态和所述down姿态;图像信号处理器(isp),所述图像信号处理器使用从所述姿态检测传感器输出的姿态数据来生成用于驱动所述转子的驱动信号;以及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将穿过所述镜头的光转换成数字信号。

方案11.根据方案10所述的摄像模块,其中,所述姿态检测传感器包括检测重力方向的陀螺仪传感器。

方案12.根据方案10所述的摄像模块,其中,在所述镜头处于所述down姿态的情况下,所述转子被驱动到相反方向。

方案13.根据方案10所述的摄像模块,其中,在将高于基准水平的电流施加到所述线圈并且所述镜头处于up姿态的情况下,所述转子被驱动。

方案14.一种音圈电机(vcm),所述音圈电机包括:

转子,所述转子包括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被布置在固定镜头的线架的外周;

定子,所述定子包括第二驱动单元和壳体,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相对,所述壳体固定所述第二驱动单元;

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在一侧耦接到所述转子,并且在另一侧耦接到所述定子;

基座,所述基座支承所述定子并且具有暴露所述镜头的开口;以及

外壳,所述外壳覆盖所述壳体并且耦接到所述基座,

其中,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壳体中的任何之一处形成防干扰单元,用于在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定子上升或下降的情况下,防止所述弹性构件的一部分干扰所述外壳或所述壳体。

方案15.根据方案14所述的音圈电机,其中,所述防干扰单元形成在所述壳体的上板处。

方案16.根据方案14所述的音圈电机,其中,所述防干扰单元以凹入的形式形成在暴露所述镜头的所述开口的周围,并且形成在与所述壳体的上板平行的底板处。

方案17.根据方案14所述的音圈电机,其中,所述防干扰单元形成在暴露所述镜头的所述开口的周围,并且以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上板向下倾斜的方式形成。

方案18.根据方案14所述的音圈电机,其中,所述弹性构件包括:外部弹性单元,所述外部弹性单元被布置在所述壳体的上板处;内部弹性单元,所述内部弹性单元被布置在被耦接到所述转子的所述外部弹性单元的内部;以及弹性连接单元,所述弹性连接单元被布置在与所述防干扰单元对应的区域以生成弹力。

方案19.根据方案18所述的音圈电机,其中,通过在所述壳体的上板上对与所述弹性连接单元对应的部分进行开口来形成在与所述弹性连接单元对应的位置处形成的所述防干扰单元,并且在与所述弹性连接单元对应的位置形成的所述防干扰单元的区域被形成为比所述弹性连接单元的区域大。

方案20.根据方案14所述的音圈电机,还包括另外的弹性构件,所述另外的弹性构件的一部分耦接到所述转子的底表面,并且所述另外的弹性构件的另一部分耦接到所述基座。

方案21.根据方案14所述的音圈电机,还包括盖构件,所述盖构件通过按压所述弹性构件来固定所述弹性构件,并且所述防干扰单元置于所述外壳与布置在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处的所述弹性构件之间。

方案22.根据方案21所述的音圈电机,其中,在不对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施加驱动信号的情况下,所述转子通过所述弹性构件从所述基座浮起。

方案23.根据方案21所述的音圈电机,其中,所述外壳包括具有开口的上板和从所述上板的边缘延伸的侧表面板,并且形成在所述防干扰单元上的开口的区域被形成为比所述外壳的开口的区域大,以使所述上板的一部分能够通过所述防干扰单元暴露。

方案24.根据方案21所述的音圈电机,其中,所述弹性构件包括:内部弹性单元,所述内部弹性单元耦接到所述线架的上表面;外部弹性单元,所述外部弹性单元被布置在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处;以及弹性连接单元,所述弹性连接单元连接所述内部弹性单元和所述外部弹性单元,并且所述防干扰单元形成有所述弹性连接单元与所述外壳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以使所述线架能够驱动到两个方向。

方案25.根据方案21所述的音圈电机,其中,所述防干扰单元形成有引导孔,所述引导孔用于将所述防干扰单元布置在所述外壳的指定位置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