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光分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3151发布日期:2019-01-23 00:04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光分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分路装置,具体是指一种新型的光分路器。



背景技术:

光分路器是具有多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的关系汇接器件。传统的光分路器在使用时容易拉伤连接头与光分路器的接线端,导致连接不稳定;并且经常由于皮线光缆部分过长,导致连接杂乱,影响施工布线,现有可调节余纤长度的光分路器操作便捷度和稳定性不足,效率偏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新型的光分路器,该光分路器结构牢固,使用方便,通过固定架和橡胶垫块的设置有效解决了连接不稳定的问题;并且通过进线绕线盘、出线绕线盘与L型杆的配合,解决了余纤过长的问题,也使得光分路器的固定和打开无需借助额外的工具,降低了成本和工作难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光分路器,包括由上外壳和下外壳组成的外壳,所述外壳内安装有光分路器本体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分别设置于光分路器本体的进线端和出线端,所述外壳上设有与进线端、出线端对应的进线孔和出线孔,所述进线端与进线孔之间设有进线绕线盘,所述出线端与出线孔之间设有出线绕线盘,所述进线绕线盘和出线绕线盘可转动的安装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L型杆配合弹簧和限位孔进行固定,所述进线孔和出线孔的内侧设有橡胶垫块,所述L型杆的上端设有螺纹连接的压板,所述弹簧套设于L型杆的中端且相抵于限位孔的顶部与上外壳的内壁之间,所述限位孔包括上带孔板和下带孔板分隔形成固定部和限位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进线绕线盘和出线绕线盘的顶部露于外壳的外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进线孔和出线孔设置于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进线绕线盘和出线绕线盘的顶部可插入旋钮用于控制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光分路器结构牢固,使用方便,通过固定架和橡胶垫块的设置有效解决了连接不稳定的问题;并且通过进线绕线盘、出线绕线盘与L型杆的配合,解决了余纤过长的问题,也使得光分路器的固定和打开无需借助额外的工具,降低了成本和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所述L型杆与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上外壳;2、下外壳;3、外壳;4、光分路器本体;5、固定架;6、进线绕线盘;7、出线绕线盘;8、L型杆;9、限位孔;10、橡胶垫块;31、进线孔;32、出线孔;41、进线端;42、出线端;81、弹簧;82、压板;91、上带孔板;92、下带孔板;93、固定部;94、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光分路器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的光分路器,包括由上外壳1和下外壳2组成的外壳3,所述外壳3内安装有光分路器本体4和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分别设置于光分路器本体4的进线端41和出线端42,所述外壳3上设有与进线端、出线端对应的进线孔31和出线孔32,所述进线端41与进线孔31之间设有进线绕线盘6,所述出线端42与出线孔32之间设有出线绕线盘7,所述进线绕线盘6和出线绕线盘7可转动的安装于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3通过L型杆8配合弹簧81和限位孔9进行固定,所述进线孔31和出线孔32的内侧设有橡胶垫块10,所述L型杆8的上端设有螺纹连接的压板82,所述弹簧81套设于L型杆8的中端且相抵于限位孔9的顶部与上外壳1的内壁之间,所述限位孔9包括上带孔板91和下带孔板92分隔形成固定部93和限位部94。所述进线孔31和出线孔32设置于上壳体1与下壳体2的连接处。所述上带孔板和下带孔板的通孔为与L型杆较短端相匹配的长条形结构,且上带孔板与下带孔板的通孔在水平方向上对称分布。该光分路器的使用基本如下:在皮线光缆连接完成后,将弹簧套在L型杆上,然后将L型杆插入上外壳对应的限位孔内,将上外壳盖在下外壳上,通过转动L型杆使得较短端找到上带孔板的通孔后向下插入限位部,然后继续转动L型杆180度,使得较短端找到下带孔板的通孔后向下插入固定部,完成上壳体和下壳体和闭合连接。当需要调节余纤长度是,转动L型杆180度,使得较短端在限位部,即可将进线孔和出线孔位置对皮线光缆的夹紧程度减少,从而便于转动进线绕线盘和出线绕线盘调节余纤长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线绕线盘6和出线绕线盘7的顶部露于外壳的外部。所述进线绕线盘6和出线绕线盘7的顶部可插入旋钮用于控制旋转。提高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及其变换。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以本实施例的内容为基础进行的常规修改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