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721141发布日期:2021-01-24 08:32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0001]
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显示面板在各行各业得到普遍应用,为了保护显示面板不被冲击、划伤,在显示面板上会加盖板。现有技术中,通过位于显示面板上方与盖板之间的经融化产生胶粘作用的胶条实现显示面板与盖板的封闭作用。但是这种方式,材料要求特殊,工艺复杂,同时要求此过程整体外部环境需要在真空中,对设备的要求苛刻。
[0003]
因此,现有的显示面板和盖板的结合方式实施条件较高,无法保证显示面板和盖板的封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用以提高显示面板和盖板的封闭效果。
[0005]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下的盖板,所述盖板完全覆盖所述显示面板,且所述盖板的至少一个侧边超出所述显示面板;外封层,所述外封层围绕所述显示面板的外周设置,且填充所述至少一个侧边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对应的侧边之间所形成的台阶;其中,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盖板和所述外封层之间形成有负压腔。
[0006]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外封层实现显示面板与盖板的整体封闭效果,则在进行实施时,只需要以显示面板和盖板为整体,基于边缘四周进行外封即可,实施比较简单,且能保证显示面板和盖板整体具有封闭效果,使显示面板和盖板之间不会进入灰尘或者产生水雾等。并且,在三者之间还形成有负压腔,负压产生的均匀压力和外封层的外封效果的共同作用使得显示装置的结构稳固,不易被破坏。
[0007]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隔离层,所述隔离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盖板之间,且位于所述外封层所围成的区域内。
[0008]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隔离层,可以实现在显示面板、盖板和外封层之间形成不同的负压腔效果。
[0009]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隔离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域的边缘以外,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盖板和所述隔离层之间形成负压腔。
[001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隔离层位于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域的边缘以外,且显示面板、盖板和隔离层之间可以形成负压腔,通过负压产生的均匀压力和隔离层将盖板和显示面板隔开的效果的共同作用,使得显示面板和盖板之间的结构更稳固,不易被破坏。
[0011]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盖板和所述隔离层之间形成的负压腔的压强为0.6~0.99个大气压。
[001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盖板和隔离层之间的0.6~0.99个大气压的负压压强,起
到更好的稳固作用。
[0013]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隔离层完全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域,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盖板、所述隔离层和所述外封层之间形成负压腔。
[001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隔离层完全覆盖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域,则隔离层将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域和盖板完全隔离开,此时,显示面板、盖板、隔离层和外封层之间形成负压腔,一方面,通过隔离层的隔离作用,能够避免盖板和显示面板之间产生牛顿环现象(由于显示面板和盖板之间相接触的表面是光面,厚度不均匀产生光学干涉而造成的现象);另一方面,显示面板、盖板、隔离层和外封层之间形成负压腔,保证显示装置的结构稳固性。
[0015]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盖板、所述隔离层和所述外封层之间形成的负压腔的压强为0.4~0.95个大气压。
[0016]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显示面板、盖板、隔离层和外封层之间0.4~0.95个大气压的负压压强,起到更好的稳固作用。
[0017]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显示面板设置在盖板上,所述盖板的至少一个侧边超出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至少一个侧边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对应的侧边之间形成台阶;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盖板的四周形成外封层,所述外封层四周相接,且所述外封层填充所述台阶,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盖板和所述外封层之间形成有腔体;对所述腔体进行抽气,以使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盖板和所述外封层之间形成有负压腔。
[0018]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制备显示装置时,先将显示面板、盖板和外封层依次设置好,使显示面板、盖板和外封层之间形成腔体,然后再基于形成的腔体形成负压腔,整个制备过程简单,且容易实施;由于外封层的外封效果,在形成负压腔时,可以通过外封层进行抽气(比如在外封层上开设抽气口进行抽气),不需要将整个装置位于真空中,提高显示装置的制备便利性。
[0019]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将显示面板设置在盖板上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形成隔离层;对应的,所述将显示面板设置在盖板上,包括:将形成有隔离层的显示面板设置在盖板上,所述隔离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盖板之间,且位于外封层所围成的区域内。
[002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外封层所围成的区域内,显示面板和盖板之间,设置隔离层,可以实现在显示面板、盖板和外封层之间形成不同的负压腔效果。
[0021]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形成隔离层,包括: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域的边缘以外形成隔离层;对应的,所述对所述腔体进行抽气,以使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盖板和所述外封层之间形成有负压腔,包括:对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盖板和所述隔离层之间形成的腔体进行抽气,以使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盖板和所述隔离层之间形成负压腔。
[002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隔离层位于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域的边缘以外时,在显示面板、盖板和隔离层之间可以形成负压腔,通过负压产生的均匀压力和隔离层将盖板和显示面板隔开的效果的共同作用,使得显示面板和盖板之间的结构更稳固,不易被破坏。
[0023]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形成隔离层,包括:在所述显示面板
的有效显示区域上形成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完全覆盖所述有效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对所述腔体进行抽气,以使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盖板和所述外封层之间形成有负压腔,包括:对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盖板、所述隔离层和所述外封层之间形成的腔体进行抽气,以使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盖板、所述隔离层和所述外封层之间形成负压腔。
[002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隔离层完全覆盖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域时,则隔离层将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域和盖板完全隔离开,此时,显示面板、盖板、隔离层和外封层之间形成负压腔,一方面,通过隔离层的隔离作用,能够避免盖板和显示面板之间产生牛顿环现象(由于显示面板和盖板之间相接触的表面是光面和厚度不均匀产生的现象);另一方面,显示面板、盖板、隔离层和外封层之间形成负压腔,保证显示装置的结构稳固性。
附图说明
[002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6]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0030]
图标:10-显示装置;11-显示面板;12-盖板;13-外封层;14-隔离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003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对于显示装置,可以是电子设备(比如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的显示装置,进而,该制备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的制备。为了便于技术方案的理解,接下来先介绍显示装置,再介绍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
[0033]
请参照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面板11、盖板12和外封层13。其中,盖板12设置在显示面板11下,盖板12完全覆盖显示面板11,且盖板12的至少一个侧边超出显示面板11。外封层13围绕显示面板11的外周设置,且填充至少一个侧边与显示面板11的对应的侧边之间所形成的台阶。显示面板11、盖板12和外封层之间形成有负压腔。其中,对于围绕外周设置,由于图1示出为一个视角(正视)下的结构图,因此不能体现围绕外周相接,但实际上,要对显示面板11和盖板12起到外封作用,其是围绕外周相接的,后续附图中有涉及外周相接的同理。
[003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外封层13实现显示面板11与盖板12的整体封闭效果,则在进行实施时,只需要以显示面板11和盖板12为整体,基于边缘四周进行外封即可,实施比较简单,且能保证显示面板11和盖板12整体具有封闭效果,使显示面板11和盖板12之间不会进入灰尘或者产生水雾等。并且,在三者之间还形成有负压腔,负压产生的均匀压力和外封层13的外封效果的共同作用使得显示装置10的结构稳固,不易被破坏。
[0035]
其中,显示面板11可以是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屏幕。盖板12通常为玻璃盖板,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中选择合适材质的盖板12。外封层13可以通过外封剂形成,外封剂可以是热固化、湿气固化、或者紫外辐射固化的胶粘剂,其需要和显示面板11和盖板12的侧面的附着力好,且有一定韧性,不容易产生微裂缝。
[0036]
对于盖板12,完全覆盖显示面板11,因此,盖板12的尺寸大于显示面板11的尺寸。除了尺寸,盖板12和显示面板11的形状可以基本相似,比如都为长方形,或者在长方形的基础上,边缘为弧形;或者其他与电子设备适配的形状。在盖板12的尺寸大于显示面板11的情况下,盖板12的至少一个侧边可以超出显示面板11,超出部分与显示面板11的对应侧边之间形成台阶。比如:盖板12的左右两边均超出显示面板11,则盖板12的左右两边与显示面板11的左右两边均形成台阶。
[0037]
由于外封层13围绕显示面板11的外周设置,对显示面板11和盖板12起到外封作用,则对于该台阶部分,一方面,该台阶可以便于外封层13对显示面板11和盖板12进行外封;另一方面,外封层13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填充该台阶部分。
[0038]
可以理解,由于外封层13围绕显示面板11的外周设置,且盖板12设置在显示面板11上,则在显示面板11、盖板12以及外封层13之间构成腔体结构,对于腔体结构,可以通过调整压强的方式,使其形成负压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显示面板11、盖板12和外封层13三者之间的腔体,可以形成不同的负压腔效果。
[0039]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显示装置10还包括隔离层,隔离层位于显示面板11和盖板12之间,且位于外封层13所围成的区域内。通过隔离层,可以实现在显示面板11、盖板12和外封层13之间形成不同的负压腔效果。
[0040]
其中,隔离层可以是具有一定柔韧性的有机聚合物材料(如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热塑性聚酯,或饱和聚酯)、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等,不具有粘性或仅具有微粘性。为保证其对光滑表面的浸润性,其两个表面可以有涂层,可以采用硅油作为涂层材料,其厚度和粘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比如:其厚度和粘度以能够均匀覆盖不产生空洞,并且不至于因局部堆积过厚产生流动为宜。
[0041]
隔离层位于显示面板11和盖板12之间,作为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请参照图2,隔离层14位于显示面板11的有效显示区域的边缘以外,显示面板11,盖板12和隔离层14之间形成负压腔。
[0042]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对于显示面板11,并不是所有的区域都为有效显示区域,通常来说,边缘部分虽然属于显示面板11的一部分,但是并不具有真正的显示效果,可以理解为显示边框;边缘部分所围绕的区域为有效显示区域。因而,隔离层14可以设置在有效显示区域的边缘以外,比如:绕着有效显示区域的边缘以外一圈,以围住显示面板11的有效显示区域。并且,在这种实施方式中,隔离层14还起到显示面板11和盖板12之间的隔开作用。此外,由于显示面板11和盖板12的周围还形成有外封层13,因此,隔离层14也可以间隔地设置,比如:在显示面板11的有效显示区域的边缘以外的四个角处形成隔离层14。
[0043]
进一步地,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1和盖板12之间的间隙会被隔离层14(或
者隔离层14和外封层13,适用于隔离层14间隔设置的情况)围住,此时,显示面板11、盖板12、隔离层14(或者隔离层和外封层13)之间形成腔体,基于该腔体,显示面板11、盖板12、隔离层14(或者隔离层14和外封层13)之间可以形成负压腔。此时,负压产生的均匀压力和隔离层14将盖板12和显示面板11隔开的效果的共同作用,使得显示面板11和盖板12之间的结构更稳固,不易被破坏。
[0044]
此外,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1、盖板12、隔离层14(或者隔离层14和外封层13)之间负压腔的压强可以为0.6~0.99个大气压,能够起到更好的稳固作用。
[0045]
其中,在压强范围内选取合适压强控制点时,可以根据显示面板11对于应力引起的mura(专有名词,指面板显示不均匀性)的敏感性进行选取,通常来说,敏感性越高,选择越大的压强(负压对应的越小)。
[0046]
此外,对于第一种实施方式,适用于显示面板11和盖板12的之间相接触的表面不是光面(比如为雾面)的情况,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显示面板11和盖板12之间不会由于厚度不均产生光学干涉,造成牛顿环现象。
[0047]
隔离层14位于显示面板11和盖板12之间,作为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请参照图3,隔离层14完全覆盖显示面板11的有效显示区域,显示面板11、盖板12、隔离层14和外封层13之间形成负压腔。
[0048]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隔离层14位于显示面板11和盖板12之间,且完全覆盖显示面板11的有效显示区域,则隔离层14将显示面板11的有效显示区域和盖板12完全隔离开,此时,显示面板11、盖板12、隔离层14和外封层13之间形成负压腔,一方面,通过隔离层14的隔离作用,能够避免盖板12和显示面板11之间产生牛顿环现象(由于显示面板11和盖板12之间相接触的表面是光面,厚度不均匀产生光学干涉而造成的现象);另一方面,显示面板11、盖板12、隔离层14和外封层13之间形成负压腔,保证显示装置的结构稳固性。
[0049]
其中,由于隔离层14完全隔离显示面板11和盖板12,因此,此时形成的负压腔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1、隔离层14、外封层13之间形成的负压腔(如果紧贴,可以忽略不计);隔离层14、外封层13和显示面板11之间形成的负压腔(如果紧贴,可以忽略不计);外封层13和显示面板11、盖板12以及隔离层14该整体部分之间所形成的负压腔。
[0050]
此外,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1、盖板12、隔离层14和外封层13之间形成的负压腔的压强可以为0.4~0.95个大气压,起到更好的稳固作用。
[0051]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结合上述介绍的显示装置10的结构,接下来对显示装置10的制备方法进行介绍。请参照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包括:
[0052]
步骤201:将显示面板11设置在盖板12上。盖板12的至少一个侧边超出显示面板11,至少一个侧边与显示面板11的对应的侧边之间形成台阶。
[0053]
步骤202:在显示面板11和盖板12的四周形成外封层13。外封层13围绕显示面板11的外周设置,且填充台阶,显示面板11、盖板和外封层13之间形成有腔体。
[0054]
步骤203:对显示面板11、盖板12和外封层13之间形成的腔体进行抽气,以使显示面板11、盖板12和外封层13之间形成有负压腔。
[0055]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制备显示装置10时,先将显示面板11、盖板12和外封层13依次设置好,使显示面板11、盖板12和外封层13之间形成腔体,然后再基于形成的腔体形成负压腔,整个制备过程简单,且容易实施;由于外封层13的外封效果,在形成负压腔时,可以通
过外封层13进行抽气(比如在外封层13上开设抽气口进行抽气),不需要将整个装置位于真空中,提高显示装置10的制备便利性。
[0056]
接下来结合显示装置10的结构,对步骤201-步骤203进行介绍。
[0057]
结合前述实施例的介绍,显示装置10还可以包括隔离层14,在这种实施方式下,在步骤201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在显示面板11上形成隔离层14。对应的,步骤201包括:将形成有隔离层14的显示面板11设置在盖板12上。隔离层14位于显示面板11和盖板12之间,且位于外封层13所围成的区域内。
[0058]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显示面板11上形成隔离层,包括:在显示面板11的有效显示区域的边缘以外形成隔离层14。其中,在形成隔离层14时,结合前述实施例的介绍,隔离层14可以间隔形成,也可以在有效显示区域的边缘以外围成一圈形成。在形成隔离层14时,依据隔离层14的材质,可以采用涂覆或者胶粘或者其他可实施的方式。
[0059]
在这种实施方式下,步骤203包括:对显示面板11、盖板12和隔离层14(或者隔离层14和外封层13,适用于隔离层14间隔形成的方式)之间形成的腔体进行抽气,以使显示面板11、盖板12和隔离层14(或者隔离层14和外封层13,适用于隔离层14间隔形成的方式)之间形成负压腔。
[0060]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如果需要使显示面板11、盖板12和隔离层14之间形成负压腔,在形成隔离层14时,可以在隔离层14上预留抽气口,在步骤203中通过该抽气口对显示面板11、盖板12和隔离层之间的腔体进行抽气,在腔体内的压强达到目标压强(前述实施例中介绍的对应该负压腔的压强范围)后,再将该抽气口进行封闭。其中,可以通过气管或者针头实现腔体内的抽气。以及,可以通过在抽气口接气压表监测腔体内的气压,以判断腔体内的压强是否达到目标压强。除了该种方式,也可以通过监测显示面板11和盖板12之间的中央间隙的变化来监测压强是否达到目标压强。例如:在进行抽气之前,先测量显示面板11和盖板12之间的中央间隙,然后在抽气的过程中,实时测量显示面板11和盖板12之间的中央间隙,当中央间隙满足目标压强对应的间隙时,确定达到目标压强。其中,间隙与压强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预先设置不同的压强,测量出对应的间隙,然后依据不同的压强所对应的间隙测量值来确定该对应关系。
[0061]
此外,在进行抽气口的封闭时,可以采用在抽气口外形成与隔离层14材质相同的材质的方式进行二次固化。
[0062]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如果需要使显示面板11、盖板12、隔离层14和外封层13之间形成负压腔,此时仍然可以通过在隔离层14上预留抽气口,以进行抽气的实施方式。
[0063]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显示面板11上形成隔离层14,包括:在显示面板11的有效显示区域上形成隔离层14;隔离层14完全覆盖有效显示区域。其中,相当于将隔离层14以完全覆盖有效显示区域的方式形成在显示面板11上。其形成方式,也可以采用涂覆或者胶粘或者其他可行的实施方式。
[0064]
在这种实施方式下,步骤203包括:对显示面板11、盖板12、隔离层14和外封层13之间形成的腔体进行抽气,以使显示面板11、盖板12、隔离层14和外封层13之间形成负压腔。
[0065]
在前述实施例中介绍过,显示面板11、盖板12、隔离层14和外封层13之间形成的负压腔可以有不同的情况,因而,在对显示面板11、盖板12、隔离层14和外封层13之间形成的腔体进行抽气时,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形成的负压腔进行抽气。比如:如果需要对显示面板
11、盖板12、隔离层14该整体和外封层13之前形成的腔体进行抽气,则,在形成外封层13时,可以在外封层13的与显示面板11、盖板12、隔离层14均未接触的地方预留抽气口,然后利用该抽气口进行抽气。再比如:如果需要对显示面板11和隔离层14;或者盖板12和隔离层14之间形成的腔体进行抽气,则,在形成外封层13时,可以在外封层13的与显示面板11和隔离层14均接触的地方或者与盖板12和隔离层14均接触的地方预留抽气口,以实现不同部分的腔体的抽气。
[0066]
此外,在抽气时,所采用的实施方式与前述实施例中介绍的相同;以及在抽气后,密封抽气口的实施方式也相同,但是需要结合抽气口所在的位置选择对应的材质进行密封,比如通过与外封层13对应的材质密封外封层13上的抽气口;以及在这种方式中形成的负压腔的压强在前述实施例中介绍的压强范围内。
[0067]
不管采用上述哪种实施方式,在进行显示装置10的内部腔体的抽气时,由于负压和重力的共同作用,可以使显示面板11和盖板12的接触面能够达到完全浸润,排空气体。
[0068]
在步骤202中,在形成外封层13时,外封层13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填充台阶。以及,在形成外封层13时,结合外封层13的材质,可以采用涂覆或者胶粘或者其他可行的实施方式形成外封层13,比如:涂覆外封层液体或半固体状的外封剂。
[0069]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了可以采用先在显示面板11上形成隔离层14,然后再将形成有隔离层14的显示面板11与盖板12结合的方式,也可以先在盖板12上形成隔离层14,然后再将形成有隔离层的盖板12与显示面板结合。其中,若前一种实施方式是在显示面板11的有效显示区域的边缘以外形成隔离层14,则在后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直接在盖板12的边缘上形成隔离层14,由于盖板12的面积大于显示面板11的面积,当形成有隔离层14的盖板12与显示面板11结合后,能够保证隔离层14位于有效显示区域以外。若前一种实施方式是在显示面板11的有效显示区域覆盖隔离层14,则在后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盖板12上与该有效显示区域对应的部分形成隔离层14,以使形成有隔离层14的盖板12与显示面板11结合后,能够保证隔离层14完全覆盖有效显示区域。当然,若采用后一种实施方式,步骤202和步骤203的实施方式与前一种实施方式相同。
[0070]
此外,上述制备过程,可以在预设的平台上进行,该平台的大小可以根据显示装置10中的各个部分的大小进行合理选择。
[0071]
需要注意的是,在将显示面板11设置在盖板12上,或者将盖板12设置在显示面板11上时,可以通过两者自身的重力使两者自然结合,也可以通过施加外力,使两者相接触的面能够被部分或者全部浸润。
[0072]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0073]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