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光学致动器的驱动结构及相应的摄像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14150发布日期:2022-05-06 03:09阅读:85来源:国知局
用于光学致动器的驱动结构及相应的摄像模组的制作方法
用于光学致动器的驱动结构及相应的摄像模组
1.相关申请
2.本技术是名称为“用于光学致动器的驱动结构及相应的摄像模组”、于2020年10月14日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011097162.3的母案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3.本发明涉及摄像器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光学致动器的驱动结构及相应的摄像模组。


背景技术:

4.随着消费者对于手机拍照需求的增加,手机摄像头(即摄像模组)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人像拍摄、远距拍摄、光学变焦、光学防抖等功能都集成在了体积有限的摄像头中,而其中自动对焦、光学防抖、光学变焦等功能往往都需要依靠光学致动器(有时也可以称为马达)来实现。
5.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具有马达的摄像模组。参考图1,该摄像模组通常包括镜头1、马达机构2(可简称为马达)和感光组件3。该摄像模组在拍摄状态下,来自拍摄对象的光线通过镜头1聚焦到感光组件3的感光元件3a上。在结构上,镜头1固定于马达的马达载体(图1中为具体示出)上,该马达载体是可活动部件,它通常可在马达的驱动元件的作用下,带动镜头1在光轴方向上移动以实现对焦功能。而对于具有光学防抖(ois)功能的摄像模组,其马达往往具有更复杂的结构。这是因为该马达除了要驱动镜头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外,还需要驱动镜头1在其他自由度上(例如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移动以补偿拍摄时的抖动。通常来说,摄像模组的抖动包括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平移(x轴、y轴方向的平移)和旋转(指在xoy平面内的旋转,其转轴方向可以与光轴大致相同),以及倾斜抖动(指绕x、y轴的旋转,在摄像模组领域中,倾斜抖动又称为tilt抖动)。当模组中的陀螺仪(或其他位置感测元件)检测到某一方向的抖动时,可以发出指令使马达驱动镜头朝相反的方向运动一距离,从而补偿镜头的抖动。通常来说,镜头只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进行平移和/或旋转来补偿摄像模组的抖动,这是因为如果让镜头绕x、y轴旋转,即如果通过镜头的tilt调节来实现防抖效果,可能会导致模组的成像品质下降,甚至会造成像糊而难以达到基本的成像品质要求。
6.然而,随着手机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镜头的体积和重量越来越大,对马达的驱动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当前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对摄像模组的体积也有很大的限制,马达的占用体积随着镜头的增大而相应的增加。换句话说,在镜头向更大体积、更大重量发展的趋势下,马达所能提供的驱动力却难以相应地增加。在驱动力受限的前提下,镜头越重,马达能够驱动镜头移动的行程越短,影响防抖能力。另一方面,镜头越重,马达能够驱动镜头移动的速度也越慢,镜头到达预定的补偿位置的时间也越长,这也会影响防抖效果。
7.因此,当前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提高摄像模组的防抖行程以及防抖响应速度的解决
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摄像模组的防抖行程以或防抖响应速度的解决方案。
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光学致动器的驱动结构,其包括:第一驱动部,其适于安装镜头并驱动所述镜头在在x轴和y轴方向平移;以及第二驱动部,其适于驱动感光芯片在x轴和y轴方向平移;所述驱动结构被配置为:根据所检测到的摄像模组的倾斜抖动角度a,确定所述第一驱动模块驱动所述镜头移动的镜头移动距离b,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模块驱动所述感光芯片移动的感光芯片移动距离c;其中,所述镜头移动距离b、所述感光芯片移动距离c以及所述摄像模组的像方焦距f之间满足:a=arctan(b/f)+arctan(c/f)。
10.其中,所述镜头移动距离b等于所述感光芯片移动距离c。
11.其中,所述镜头移动距离b大于所述感光芯片移动距离c。
12.其中,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驱动逻辑模块,其用于使所述镜头移动距离b和所述感光芯片移动距离c的比例保持在预设的固定比例。
13.其中,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驱动逻辑模块,其具有一防抖阈值k,所述驱动逻辑模块用于在所述倾斜抖动角度a小于等于所述防抖阈值k时,使所述镜头移动距离b和所述感光芯片移动距离c的比例保持在预设的固定比例,在所述倾斜抖动角度a大于所述防抖阈值k时,使所述感光芯片移动距离c到达其移动行程的最大值c
max
,所述镜头移动距离b根据关系式b=tan(a/f)-c
max
计算获得。
14.其中,所述驱动逻辑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倾斜抖动角度a小于等于所述防抖阈值k时,控制所述感光芯片和所述镜头同时超相反方向移动;其中控制所述感光芯片移动,使所述感光芯片移动距离c到达其移动行程的最大值c
max
,然后使所述感光芯片停止移动,同时控制所述镜头继续移动,直至使所述镜头移动距离b=tan(a/f)-c
max

15.其中,在xoy平面内,所述镜头移动的最大行程b
max
所对应的防抖角度小于所述感光芯片最大行程c
max
所对应的防抖角度。
16.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镜头的移动速度小于所述第二驱动器驱动感光芯片的移动速度。
17.其中,所述镜头移动距离b和所述感光芯片移动距离c的预设的固定比例根据所述镜头的重量、所述第一驱动部的驱动力、所述感光芯片或感光组件的重量以及所述第二驱动部的驱动力进行设定,以使得所述镜头和所述感光芯片移动到各自防抖目标位置的时间一致。
18.其中,所述第二驱动部适于安装感光组件,所述感光组件包括所述感光芯片,所述第二驱动部通过带动所述感光组件移动来实现所述感光芯片在x轴和y轴方向的平移。
19.其中,所述第二驱动部还用于驱动所述感光芯片在xoy平面上旋转。
20.其中,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基础部和第一可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基础部和第二可动部;其中所述第二基础部与所述第一基础部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可动部位于所述第二基础部下方并与所述第二基础部活动连接,所述感光组件位于与所述第二
可动部下方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可动部。
21.其中,所述第二可动部通过滚珠与所述第二基础部活动连接,并且通过基于所述滚珠的悬挂系统将所述第二可动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基础部的移动自由度限制在xoy平面以内。
22.其中,所述第二驱动部的驱动元件包括线圈和磁石;其中所述磁石设置在所述第二基础部的边缘区域,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二可动部的边缘区域;或者所述线圈和所述磁石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可动部和所述第二基础部的侧壁。
2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其包括:镜头;感光组件;以及前述任一用于光学致动器的驱动结构;其中,所述镜头安装于所述第一驱动部,所述感光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驱动部。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下列至少一个技术效果:
25.1.本技术能够提高摄像模组的防抖行程,从而可以对摄像模组的较大抖动进行补偿。
26.2.本技术能够提高摄像模组的防抖响应速度。
27.3.本技术的用于光学致动器的驱动结构具有结构紧凑的优势,特别适合于小型化的摄像模组。
28.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镜头重量、第一驱动部的驱动力、感光芯片(或感光组件)重量、第二驱动部的驱动力等因素进行设定,使得镜头和感光芯片移动到各自防抖目标位置的时间基本一致,从而获得更好的防抖效果。
29.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悬挂式线路板来减小连接带对感光组件防抖移动的干扰,从而有效地保障防抖行程和响应速度。
附图说明
30.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具有马达的摄像模组;
31.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具有防抖功能的摄像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32.图3示出了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具有防抖功能的摄像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33.图4示出了本技术中四种不同情形下的镜头和感光芯片的移动距离与模组倾斜角度的关系示意图;
34.图5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摄像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35.图6示出了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36.图7示出了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的摄像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37.图8示出了本技术再一实施例中的摄像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38.图9a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部的立体示意图;
39.图9b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40.图10a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部及感光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41.图10b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变形实施例中滚珠被设置在可动部下侧的第二驱动部的剖面示意图;
42.图10c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变形实施例中具有两层滚珠的第二驱动部的剖面示意图;
43.图11a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部的剖面示意图;
44.图11b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部的组装示意图;
45.图11c示出了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部的剖面示意图;
46.图12示出了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部的剖面示意图;
47.图13a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部的可动部的仰视示意图;
48.图13b示出了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部的可动部的仰视示意图;
49.图14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部的驱动元件在仰视角度下的安装位置;
50.图15a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部的含驱动元件的剖面示意图;
51.图15b示出了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部的含驱动元件的剖面示意图;
52.图15c示出了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部的含驱动元件的剖面示意图;
53.图16a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摄像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54.图16b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摄像模组的组装方式的示意图;
55.图16c示出了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摄像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56.图17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摄像模组及其连接带的布置方式;
57.图18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部和感光组件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
58.图19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部和感光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59.图20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感光组件及其所采用的悬挂式线路板的立体示意图;
60.图21a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悬挂式线路板展开后的正面示意图;
61.图21b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悬挂式线路板展开后的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62.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将参考附图对本技术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63.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技术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主体也可被称作第二主体。
64.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物体的厚度、尺寸和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65.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以”表示“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66.如在本文中使用的,用语“基本上”、“大约”以及类似的用语用作表近似的用语,而
不用作表程度的用语,并且旨在说明将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认识到的、测量值或计算值中的固有偏差。
67.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6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6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描述。
70.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具有防抖功能的摄像模组的剖面示意图。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模组包括镜头10、感光组件20、第一驱动部30和第二驱动部40。其中感光组件20包括感光芯片21。第一驱动部30被配置为可驱动镜头10在x、y两个方向上移动,第二驱动部40被配置为可驱动感光芯片21在x、y两个方向上移动。本实施例中,x、y方向互相垂直,且均与感光组件20的感光面平行。z方向则与感光面的法线方向平行。为便于理解,图2中还示出了基于x、y、z方向所构建的三维直角坐标系。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模块同时驱动镜头10与感光芯片21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来实现摄像模组的光学防抖。具体来说,镜头1与感光芯片21被配置为同时驱动,且朝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例如镜头10被驱动朝x轴正方向移动,则感光芯片21被驱动朝x轴负方向移动;镜头10被驱动朝向y轴正方向移动,则感光芯片21被驱动朝y轴负方向移动;或者镜头10被驱动在x轴及y轴移动,同时感光芯片21被驱动在x轴及y轴朝向与镜头10移动相反的方向移动,换句话说,当需要同时在x轴及y轴移动时,在xoy平面上镜头10的位移矢量和感光芯片21的位移矢量的方向是相反的。摄像模组通常包括位置传感器,该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摄像模组或者终端设备(即搭载该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的抖动。在检测出抖动时,位置传感器发出信号至摄像模组,驱动镜头10和感光芯片21作出相应的移动以补偿所述抖动,从而达到光学防抖的目的。本实施例中,将镜头10和感光芯片21配置为同时移动,且镜头10和感光芯片21移动方向相反,可以实现更快速的响应,具有更好的防抖效果更好。另外,通常摄像模组的防抖角度范围受悬挂系统和驱动系统的限制,无法做到比较大的补偿角度范围,本实施例中,通过同时驱动镜头10和感光芯片21在相反的方向上移动,实现了大角度的抖动补偿。另外,本实施例中通过同时驱动镜头10或及感光芯片21朝相反的方向移动,相比仅驱动镜头10移动的方案,镜头10与感光芯片21之间具有更大的相对移动的行程(为便于描述,可将这个相对移动的行程简称为防抖行程),可以具有较好的补偿效果。尤其是,由于防抖行程的增加,本实施例对于摄像模组的倾斜抖动也具有较好的补偿效果。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防抖移动的移动方向可以限定在xoy平面内,不需要使镜头10的光轴或者感光芯片21倾斜,从而避免了防抖移动所造成的像糊问题。
71.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感光芯片21还可以被第二驱动部40驱动在xoy平面内旋转,从而实现对摄像模组旋转方向上抖动的补偿。
72.进一步地,仍然参考图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摄像模组包括第一驱动部30、镜头10、第二驱动部40和感光组件20。所述镜头10安装于所述第一驱动部30。该第一驱动部30可以具有一个筒形的第一马达载体,该第一马达载体可以作为第一驱动部的可动部,镜
头安装于第一马达载体的内侧面。第一驱动部还具有一静止部,或称为基础部。本实施例中,基础部可以被实施为马达壳体。该马达壳体可以包括一底座和一盖体。底座具有通光孔。所述可动部与所述基础部活动连接。驱动元件可以是线圈磁铁组合,其可以安装于可动部和基础部之间。例如可以安装于第一马达载体和马达壳体之间。实际上,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部可以直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光学防抖马达的常见结构。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部40可以承靠并固定于所述第一驱动部30的底面。第二驱动部40也可以包括基础部和可动部。其中基础部与所述第一驱动部直接连接。可动部位于基础部的下方并与基础部可活动连接。感光组件20包括线路板23、安装于线路板表面的感光芯片21以及围绕在感光芯片21周围的镜座22。所述镜座22的底部可以安装于所述线路板23表面,其顶面可以固定于所述第二驱动部40的可动部。所述镜座22的中央具有通光孔,并且一滤光片24安装于所述镜座22(滤光片24也可以视为所述感光组件20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所述第二驱动部40的可动部的带动下,所述感光组件20可以相对于所述基础部在x、y方向上平移或者在xoy平面上旋转。为便于描述,本文中有时将第一驱动部30的基础部称为第一基础部,将第二驱动部40的基础部称为第二基础部,将第一驱动部30的可动部称为第一可动部,将第二驱动部40的可动部称为第二可动部。
73.图3示出了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具有防抖功能的摄像模组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摄像模组包括第一驱动部30、镜头10、第二驱动部40和感光组件20。所述镜头10安装于所述第一驱动部30。第一驱动部30和镜头10的结构和组装方式可以与图2所示的前一实施例一致,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部40位于感光组件20内部。本实施例中,感光组件20包括线路板23、镜座22、滤光片24、感光芯片21。所述镜座22的底部可以安装于所述线路板23表面,其顶面可以固定于所述第一驱动部30的基础部。所述镜座22的中央具有通光孔,并且一滤光片24安装于所述镜座22。镜座22、滤光片24、线路板23可形成一空腔,感光芯片21位于该空腔25中。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部40也可以位于所述空腔25中。具体来说,第二驱动部40的基础部可以安装于所述线路板23的表面,第二驱动部40的可动部则与所述基础部可活动连接。感光芯片21则安装于所述可动部的表面。这样,感光芯片21可以在第二驱动部40的可动部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基础部在x、y方向上平移或者在xoy平面上旋转。
74.以上结合两个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所述摄像模组的第二驱动部在结构上的不同实现方式。下面进一步地介绍基于本技术的设计思路,实现对摄像模组倾斜抖动的补偿的方法。
75.图4示出了本技术中四种不同情形下的镜头和感光芯片的移动距离与模组倾斜角度的关系示意图。图中位置a代表用于补偿摄像模组抖动角度a的镜头和感光芯片的移动距离组合。如图4所示,图中镜头移动距离为b,感光芯片(下文中有时简称为芯片)移动距离为c,镜头或者芯片移动距离可等效为光学成像时像面偏离光轴的角度。具体来说,当镜头在xoy平面平移距离为b时,其造成像面偏移角度α1与像距之间具有一算术关系,像距在不同拍摄距离下是不同的,为了计算以及表述方便,这里像距用像方焦距代替。具体的,其造成像面偏移角度α1与镜头像方焦距f之间的关系为:tan(α1)=b/f,当感光芯片在xoy平面平移距离为c时,其造成像面偏移角度α2与镜头像方焦距f之间的关系为:tan(α2)=c/f。本实施例中,镜头和感光芯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摄像模组综合补偿角度a的计算方式为:a=
α1+α2=arctan(b/f)+arctan(c/f)。在一个实施例中,镜头和感光芯片的移动距离可以设置成相同,即b=c。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镜头与感光芯片移动的距离可以被设置为不相等,例如镜头移动的距离可以大于感光芯片移动的距离,即b》c。该实施例中,第二驱动部可选择尺寸较小的驱动器(如mems驱动器等,此类驱动器的可移动行程通常也相对较小),以帮助摄像模组整体上实现小型化。
76.进步一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镜头移动距离和感光芯片移动距离之比可选的设置为保持固定比例,如b/c=6:4,或者b/c=7:3,或者b/c=5:5,无论摄像模组抖动的补偿值(例如综合补偿角度a)是多少,镜头和感光芯片移动的距离都保持该预设比例,有利于在摄像模组在可补偿范围内的补偿效果均匀,也有利于减小摄像模组防抖系统驱动逻辑模块的设计难度。
77.进一步地,在镜头移动距离和感光芯片移动距离基于固定比例进行防抖移动的配置下,由于感光芯片的可移动范围较小,有时摄像模组的抖动可能超出感光芯片的最大移动行程。因此,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一个防抖阈值,例如对于需要补偿的抖动角度a,可以设置一阈值k,当实际计算出的抖动角度a小于等于防抖阈值k时,镜头移动距离b与感光芯片移动距离c保持在固定比例,该固定比例可以预先设置,例如b/c=6:4,或者b/c=7:3,或者b/c=5:5。而当当实际计算出的抖动角度a大于防抖阈值k时,感光芯片移动距离c取其移动行程的最大值,即感光芯片最大行程c
max
,而镜头移动距离b=tan(a/f)-c
max
。换句话说,当摄像模组需要补偿的抖动角度在防抖阈值k以上时,基于预设的固定比例,镜头移动到对应于感光芯片移动距离最大值(即感光芯片最大行程c
max
)的位置后,第一驱动部可以驱动镜头继续移动,直到镜头移动距离b=tan(a/f)-c
max
。而与此同时,感光芯片先同步地向相反方向移动到感光芯片移动距离最大值c
max
,然后保持不动。
78.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xoy平面内,镜头移动的最大行程b
max
所对应的防抖角度(该防抖角度指摄像模组倾斜抖动的角度)可以小于感光芯片最大行程c
max
所对应的防抖角度。这种设计下,摄像模组的防抖系统可以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高端镜头中,镜头往往具有较多的镜片数,例如目前智能手机中后置主摄的镜头中的镜片数目可以达到8片,为了进一步地提高成像质量,有的镜头中还使用了玻璃镜片,这些都导致镜头重量较大。当驱动力没有明显增大时,驱动装置驱动镜头移动的速度将下降。而感光芯片或者感光组件的重量相对较轻,可以以较小的驱动力达到预设位置。因此,本实施例的方案中,可以更好地利用感光芯片或感光组件重量相对较近,移动速度相对较快的优势,有效地提高摄像模组防抖系统的响应速度。
79.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镜头移动距离和所述感光芯片移动距离的固定比例可以根据镜头重量、第一驱动部的驱动力、感光芯片(或感光组件)重量、第二驱动部的驱动力等因素进行设定,设定合适的固定比例,可以使得镜头和感光芯片移动到各自防抖目标位置的时间基本一致,从而获得更好的防抖效果。具体来说,镜头重量和第一驱动部的驱动力可以基本决定镜头的移动速度,而感光芯片(或感光组件)重量和第二驱动部的驱动力可以基本决定感光芯片的移动速度,当镜头的移动速度小于感光芯片的移动速度(例如镜头重量较大的情形)时,在设定所述的固定比例时,感光芯片的移动距离可以占有较大的比例,这样可以利用感光芯片移动速度较快的特点,使得该感光芯片移动更长的距离,让镜头和感光芯片移动到各自防抖目标位置的时间基本一致。
80.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部可以采用具有较大驱动力的驱动元件,以及具有大行程的悬挂系统。例如第一驱动部可以采用sma(形状记忆合金)元件进行驱动。相比传统的线圈磁铁组合,sma元件可以以较小的占用空间提供较大的驱动力,因此第一驱动部可以设计得更紧凑,有利于摄像模组的小型化。
81.进一步地,图5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摄像模组的剖面示意图。参考图5,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部40的基础部41与第一驱动部30的基础部(图5中未具体示出)固定在一起。镜头10可以安装于第一驱动部30的可动部(例如第一马达载体,图5中未具体示出)。感光组件20包括线路板23、感光芯片21、镜座22、滤光片24等。感光组件20可以安装于第二驱动部40的可动部42。具体来说,移动部42的底面可以承靠于感光组件20的镜座22的顶面。其中,在第二驱动部40中,基础部41与可动部42之间可以通过悬挂系统弹性连接。本实施例中,悬挂系统允许可动部42相对于基础部41在xoy平面平移。可选地,悬挂系统可以为滚珠系统,其优势是:在z方向上,可动部42和基础部41通过滚珠相接触,可动部42仅在xoy平面内移动,而在光轴方向上的移动可以被可动部42和基础部41之间的滚珠所阻止,从而避免对摄像模组的对焦产生影响。
82.可选地,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悬挂系统可以包含一弹性元件(如弹簧),固定部与可动部通过该弹性元件进行连接,其允许可动部相对于基础部在xoy平面平移,但阻止可动部相对于基础部在xoy平面以外的移动。相比于滚珠系统,设置弹性元件的优点是:该弹性元件可以在基础部和可动部之间提供一初始力,该初始力与驱动元件的驱动力相配合即可控制可动部移动的距离或者保持其位置,无需另外设置驱动元件提供共轭驱动力来控制可动部的位置。如果采用滚珠系统,在驱动元件不提供驱动力的情形下,可动部相对于基础部在xoy方向上是自由移动的,因此往往需要提供至少一对互相反向的驱动力才可控制可动部的保持在其初始位置。
83.进一步地,仍然参考图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驱动整个感光组件20移动来实现防抖。同时,线路板23、感光芯片21、镜座22、滤光片24封装为一体,线路板23、镜座22、滤光片24形成一封闭空间,感光芯片21容纳于该封闭空间,提升了感光组件20的封闭性,保证了在摄像模组制作或者使用过程中感光芯片21成像不受灰尘的影响。
84.本实施例中,仍然参考图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的背面可以直接承靠于终端设备(即搭载所述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具体来说,线路板23的背面可以承靠于终端设备的主板或者其他承靠件90。虽然本实施例中将可动部42连接于感光组件20、将基础部41连接于第一驱动部30,但可以理解的是,可动部42与基础部41的移动是相对的。防抖移动中,移动方向相反是指:第一驱动部的可动部相对于其基础部的移动方向,与第二驱动部的可动部相对于其基础部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
85.进一步地,图6示出了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剖面示意图。参考图6,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部40的下方增加了一后壳49,该后壳49与所述第二驱动部40的基础部41连接,并形成一容纳腔,将第二驱动部40的可动部42和感光组件20均容纳于该容纳腔中。如图6,感光组件20与后壳49底部之间可以具有一间隙49a。即感光组件20悬空,该感光组件20仅与第二驱动部40的可动部42连接。本实施例中,后壳49直接承靠于终端设备。由于后壳49连接了终端设备和第二驱动部40以及第一驱动部30的基础部,因此在防抖过程中,以终端设备为参照物,第一驱动部30和第二驱动部40的可动部分别同时驱动镜头10和感光组件20
朝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部40的可动部42直接与感光组件20的上端面粘接,这样可以将滤光片24与外部空间隔开,从而避免可动部42在相对于基础部41移动的过程中摩擦或者碰撞产生的碎屑直接落到滤色片24表面。
86.图7示出了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的摄像模组的剖面示意图。参考图7,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30被实施为适于驱动镜头10在光轴方向上移动以实现对焦功能,同时还适于驱动镜头10在xoy平面内移动以实现防抖功能。可选地,第一驱动部30至少包括两个载体,分别是第一载体31与第二载体32,镜头10承靠于第一载体31,第一载体31与第二载体32之间设置有悬挂系统,第二载体32与第一驱动部30的外壳33之间设置有悬挂系统。本实施例中第一载体31与第二载体32之间的悬挂系统(即第一悬挂系统)设置为滚珠系统,第二载体32与外壳33之间的悬挂系统(即第二悬挂系统)为基于弹性元件(如弹片)的悬挂系统。本实施例中,第二悬挂系统设置在第一悬挂系统外侧,第一悬挂系统允许镜头10和第一载体31在xoy平面内平移以实现防抖功能,第二悬挂系统允许镜头10、第一载体31和第二载体32整体地在光轴方向上移动以实现对焦功能。可选地,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悬挂系统也可以设置在第一悬挂系统内侧。在另一变形的实施例中,第二悬挂系统还可以设置在第一悬挂系统下方。本实施例中,悬挂系统是指将两个部件可活动连接,且二者的相对移动的自由度(即移动方向)受到一定限制的系统。这两个可活动连接的部件可以分别称为基础部和可动部。通常来说,悬挂系统与驱动元件(例如sma元件或者线圈磁铁组合)配合使用。其中,由驱动元件提供驱动力,在该驱动力的作用下,可动部相对于基础部在悬挂系统所限定的移动方向上移动。
87.进一步地,图8示出了本技术再一实施例中的摄像模组的剖面示意图。参考图8,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二驱动部40的可动部可设置一向下延伸的延伸臂42a,该延伸臂42a与感光组件20的线路板23进行粘接。延伸臂42a上可以设置fpc板42b,该fpc板42b可以直接焊接于线路板23,从而使安装于可动部的驱动元件与线路板23电导通。本实施例可以避免感光组件20与可动部粘接时胶水流到滤光片上,从而影响成像。另外,本实施例中,感光组件20的上端面(即顶端)与第二驱动部40具有一间隙,可以避免滤色片被划伤或者碰碎。
88.进一步地,图9a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部的立体示意图,图9b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参考图9a和图9b,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部40的可动部42和基础部41的中央均具有通光孔,经过镜头的光线通过该通光孔入射感光芯片并成像。本实施例中,滚珠80优选为四个,分别设置在第二驱动部40的四角处(指俯视角度下的四角位置)。
89.进一步地,图10a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部及感光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参考图10a,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部40包括可动部42和基础部41,其中基础部41包括基底41a和盖41b。所述盖41b包括自基底41a向下延伸而形成环绕所述可动部42的侧壁41c和自侧壁41c水平向内延伸而形成的承靠台41d。所述侧壁41c的顶部连接所述基底41a,所述可动部42的边缘区域42a的下表面可以承靠于所述承靠台41d的上表面。滚珠80及可动部42的边缘区域42a被夹持于基底41a和盖41b的承靠台41d之间,保证了可动部42和基础部41在光轴方向上(即z轴方向)不会产生相对移动。这样,所述第二驱动部40仅允许可动部42相对于基础部41在xoy平面内平移。更具体地,所述基底41a和所述盖41b之间设置至少一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设置滚珠80,可动部42与基底41a分别紧贴滚珠80,从而保证可动部42
与基础部41在光轴方向上不产生相对移动。可动部42可以包括主体部42b和边缘区域42a,所述边缘区域42a的厚度可以小于所述主体部42b的厚度。所述主体部42b的下表面(也可以称为下端面)可以低于所述盖41b的下表面(也可以称为下端面),从而保证感光组件20在贴附到可动部42后不会接触到盖41b,避免感光组件20进行防抖移动时碰到或者摩擦到盖。
90.进一步地,仍然参考图10a,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础部41的上表面可以具有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可以包括位于外侧的第一台阶面41e和位于内侧的第二台阶面41f,第二台阶面41f的高度低于第一台阶面41e的高度,从而为摄像模组的对焦提供较大的轴向(即z轴方向)移动空间。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可安装于第二驱动部40的基础部41的所述第一台阶面41e。可动部42的边缘区域42a的上表面可以形成凹槽,该凹槽可以容纳滚珠80并限制滚珠80在凹槽内移动,同时也能将滚珠80与可动部42或者基础部41摩擦而产生的碎屑留在凹槽内。并且,由于可将滚珠80放置于凹槽内,可动部42、基础部41的基底41a和盖41b在进行组装时可以更加便利。而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位于外侧的凸台可以取消,这种设计可减小第二驱动部的横向尺寸,有利于摄像模组的小型化。由于所述凹槽的位于外侧的凸台被取消,此时凹槽实际上退化为凹陷台阶,该凹陷台阶的外侧台阶面低于内侧台阶面,并且该凹陷台阶与盖的侧壁以及基底共同形成用于容纳滚珠的容纳腔。
91.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动部的边缘区域可以设置多个凹槽,凹槽的数量可以与滚珠数量匹配。每个所述滚珠分别容纳于对应的凹槽内。凹槽的底面可以是平面,这样可以保证可动部在平移时不会倾斜,同时,仅通过单层滚珠即可实现可动部与基础部之间在xoy平面内三个轴上相对移动。可选地,所述基底的与可动部凹槽对应的位置处也可以设置基底凹槽。在滚珠直径一定的情况下,这种设计能够减小第二驱动部的厚度。并且,所述凹槽的底面或者凹陷台阶的底面(指凹陷台阶的外侧台阶面)为平面,可以容许可动部相对于基础部在xoy平面内旋转,即绕z轴旋转。绕z轴旋转方向可称为rz方向,也可以称为rz轴旋转。本实施例中,感光芯片可以在x、y、rz三个方向上移动以实现防抖,因此具有更好的防抖能力。由于x、y、rz三个移动方向均处于xoy平面内,因此前文所述的在xoy平面内三个轴上相对移动,也就是指在x、y、rz三个方向上的移动。
92.图10b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变形实施例中滚珠被设置在可动部下侧的第二驱动部的剖面示意图。参考图10b,本实施例中,滚珠80位于盖41b的承靠台41d和可动部42之间。在滚珠80对应位置处,可动部42的边缘区域42a和/或承靠台41d可以设置凹槽,凹槽的槽底面可以设置为平面,从而允许可动部42相对于基础部41仅在xoy平面内移动,并且在xoy平面内移动时不产生倾斜。
93.图10c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变形实施例中具有两层滚珠的第二驱动部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设置两层滚珠81和82。具体来说,基底41a与可动部42之间设置一层滚珠81,可动部42与盖41b的承靠台41d之间设置一层滚珠82。相比图10a所示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由于在可动部42和承靠台41d之间增加了一层滚珠82,所以可动部42在防抖移动时不会直接与承靠台41d摩擦,减少了碎屑的产生。并且通过设置两层滚珠81和82可以减小可动部42在移动时的阻力。
94.进一步地,图11a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部的剖面示意图。参考图11a,本实施例中,可动部42的外侧面设置向内凹陷的卡槽42c,基础部41的盖41b的承靠台41d嵌合进所述卡槽42c内。这种方案中,第二驱动部40的下端面可以具有较大的面积,镜座
22与可动部42贴附时,胶水可以设置在镜座22更外侧的区域,从而使胶水尽量远离滤光片,减小了胶水流到滤光片24上的风险,同时也完全避免了镜座22在防抖移动过程中摩擦到基础部41的风险。进步一地,本实施例中,可动部42可以是分体式的,例如可动部42可以包括可动部第一构件43与第二可动部第二构件44,可动部第二构件44和/或可动部第一构件43侧面向内凹陷形成所述卡槽42c。进一步地,图11b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部的组装示意图。结合参考图11a和图11b,在第二驱动部42的组装过程中,可以先将可动部第一构件43、基础部41和滚珠80组装完成,再将可动部第二构件44贴附于可动部第一构件43的下端面。这种设计下,镜座贴附时无需担心胶水会接触基础部,同时胶水也可以设置在镜座靠近边缘的地方(不必避让四角的基础部)避免胶水污染滤色片。
95.可选地,图11c示出了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部的剖面示意图。参考图11c,本实施例中,所述可动部42可以是一体成型的,即卡槽42c直接在可动部42成型时形成。而盖41b可以是分体式的。参考图11b,盖41b可以包括两个分体的盖构件41b1和41b2,这两个分体的盖构件41b1和41b2可以分别从左右两边横向插入所述可动部42的卡槽42c,以固定可动部42和基础部41的轴向(即z轴方向)位置,进而完成第二驱动部40的封装。
96.进一步地,图12示出了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部的剖面示意图。参考图12,本实施例中,所述可动部42的外侧面设置向内凹陷的卡槽42c,基础部41的承靠台41d和滚珠80均设置于该卡槽内。
97.进步一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可动部粘接感光组件的镜座上端面,从而实现可动部与感光组件的连接。在变形的实施例中,所述可动部也可设置为具有一向下延伸的延伸臂,并通过所述延伸臂粘接感光组件的线路板,从而实现可动部与感光组件的连接。结合参考图8,在可动部的延伸臂42a粘接线路板23的方案中,可选地,镜座可以选择为高度较低的小镜座22a,小镜座22a仅用于安装感光芯片24,将高度较高的电子元件25如电容等设置于感光芯片21和小镜座22a的外侧。这种方案可以降低镜座高度,从而降低摄像模组的后焦,进而减小了模组的整体高度。而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至少部分电子元件设置在镜座外侧,优选地,第二驱动部40的可动部的外侧面具有所述卡槽,以便将延伸臂设置在第二驱动部的边缘处,使得延伸臂尽量远离电子元件,避免胶水对电子元件产生影响。
98.图13a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部的可动部的仰视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胶水50设置于可动部42的下端面与感光组件的镜座上端面之间。胶水50的布设可以避开四角区域,以避免胶水50渗漏到位于四角的滚珠容纳结构的缝隙,对防抖移动造成负面影响。同时,还可以避免可动部42的边缘过于靠近滤光片,降低胶水污染滤光片的风险。图13b示出了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部的可动部的仰视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胶水50可以沿着可动部42下端面的边缘区域布置成一个封闭的圈。这种设计可以增加感光组件的封闭性,避免灰尘掉落至滤色片上。
99.需注意,以上实施例可互相结合,例如11a、图11b以及图12所示的卡槽设计可以与双层滚珠设计相结合。其中,凹槽/凹陷台阶可设置在承靠台上也可设置在可动部上。
100.进一步地,图14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部的驱动元件在仰视角度下的安装位置。图15a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部的含驱动元件的剖面示意图。结合参考图14和图15a,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驱动部40的驱动元件为线圈磁石组合。其中磁石61可以设置在基础部41的边缘区域,线圈62可以设置在可动部42的边缘区
域42a。线圈62可通过设置在可动部42的fpc板(软板),fpc板与感光组件20的线路板23焊接导通。由于可动部42和感光组件20在防抖过程中是同步移动的,所以将线圈62通过fpc板焊接到线路板23能保证移动过程中导线或者焊接部没有相对运动,减小了焊接处电连接失效或接触不良的风险。本实施例中,磁石可以设置在基础部41的基底41a。
101.进一步地,图15b示出了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部的含驱动元件的剖面示意图。参考图15b,本实施例中,磁石61设置于所述基础部41的盖41b的承靠台41d。
102.进一步地,图15c示出了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部的含驱动元件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线圈62和磁石61可设置在可动部42和基础部41的侧壁。这种设计有利于减小第二驱动部40的厚度,从而降低摄像模组的高度。
103.仍然参考图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设置三个线圈磁石对(一个线圈磁石对即一个线圈磁石组合),分别称为第一线圈磁石对63、第二线圈磁石对64和第三线圈磁石对65。其中,第一线圈磁石对63与第二线圈磁石64对用于驱动可动部42在x轴方向上的平移,即提供x轴方向上的驱动力。第三线圈磁石对65用于驱动可动部42在y轴方向上的平移,即提供y轴方向上的驱动力。在俯视角度(或仰视角度)下,第一线圈磁石对63与第二线圈磁石对64可以分别沿着第二驱动部的两条相对的边布置,这两条相对的边可称为第一边45和第二边46,第一边45和第二边46不相交。而第二线圈磁石对64可以沿着第二驱动部的第三边47布置,第三边47与第一边45和第二边46均相交。本实施例中,三个线圈磁石对既可以实现x轴平移和y轴平移,也可以实现xoy平面上的旋转。例如第一线圈磁石对63与第二线圈磁石对64提供方向相反的驱动力时,可以产生使可动部在xoy平面上的旋转的组合驱动力。需注意,这种xoy平面上的旋转的驱动力提供方式并不是唯一的,例如第一线圈磁石对63与第三线圈磁石对65工作,也可以产生使可动部在xoy平面上的旋转的组合驱动力。可选的,第一线圈磁石对与第二线圈磁石的位置可以错开(即第一线圈磁石对和第二线圈磁石对的设置位置关于第二驱动部的中轴线可以是不对称的),以提供驱动力实现可动部在xoy平面内的旋转(即rz方向的移动)。
104.进一步地,图16a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摄像模组的剖面示意图。参考图16a,本实施例中,后壳49的侧壁可以具有第一通孔49b,以便线路板23的软板(fpc)穿过,从而与终端设备的主板或其他部件实现电连接。后壳49的底板49c的中央可以具有第二通孔49d,以便于摄像模组的组装。组装摄像模组的过程可以包括:先将镜头10安装于第一驱动部30,然后将第二驱动部40贴附于第一驱动部30的底部,最后将感光组件20通过后壳49底部的第二通孔49d向上贴附于第二驱动部40的可动部42。
105.图16b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摄像模组的组装方式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可将感光组件20放置在调整设备29上,后壳49底部的第二通孔49d允许调整设备29将感光组件20通过主动校准工艺来确定其优选的位置和姿态,然后再与第二驱动部40的可动部42通过胶水28粘结。
106.图16c示出了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摄像模组的剖面示意图。参考图16c,本实施例中,后壳49底部为完整的底板49c,即底板49c上不设置第二通孔,在组装时,可以先将第二驱动部40与感光组件20贴附在一起形成第一组合体,第一驱动部30和镜头10组立在一起形成第二组合体,然后再通过主动校准工艺确定第一组合体和第二组合体的相对位置(主动校准包含位置和姿态的调整),最后再根据主动校准所确定的相对位置将第一驱动部
30和第二驱动部40粘贴,其中用于粘结第一组合体和第二组合体的胶水27可以布置在第一驱动部30的底面和第二驱动部40的顶面之间。
107.进一步地,图17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摄像模组及其连接带的布置方式。参考图17,本实施例中,摄像模组可以包括第一连接带26a和第二连接带26b,第一连接带26a设置于第一驱动部30的顶部区域,并电连接第一驱动部30,第二连接带26b与感光组件20的线路板23连通。其中第二连接带26b可以设置多个弯折,形成弯曲层叠状,以缓冲感光组件20移动所带来的应力。第二连接带26b的末端可以设置连接器,连接器可选地通过按压的方式固定并电连接于中转柱,再通过中转柱26c导通终端设备的主板(或其他构件)。同样地,第一连接带26a的末端也可以连接一连接器,该连接器通过可通过按压的方式固定并电连接于中转柱26c,再通过中转柱26c导通终端设备的主板(或其他构件)。本实施例的方案中,第一驱动部30的导通电路可以与感光组件20分开,不受感光组件20的移动所影响。第二连接带26b和中转柱26c可以容纳在第二壳体70中,第一连接带26a位于第二壳体70外部,第二壳体70的顶部可以具有第三通孔70a,以便第一连接带26a的连接器伸入并与第二连接带26b或者中转柱26c电导通。
108.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可以构成用于光学致动器的驱动结构,该驱动结构中,第一驱动部适于安装镜头,第二驱动部适于安装感光组件,镜头与感光芯片被配置为同时驱动,且朝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例如镜头被驱动朝x轴正方向移动,则感光芯片被驱动朝x轴负方向移动;镜头被驱动朝向y轴正方向移动,则感光芯片被驱动朝y轴负方向移动;或者镜头被驱动在x轴及y轴移动,同时感光芯片被驱动在x轴及y轴朝向与镜头移动相反的方向移动,换句话说,当需要同时在x轴及y轴移动时,在xoy平面上镜头的位移矢量和感光芯片的位移矢量的方向是相反的。本实施例中,将镜头和感光芯片配置为同时移动,且镜头和感光芯片移动方向相反,可以实现更快速的响应,具有更好的防抖效果更好。另外,通常摄像模组的防抖角度范围受悬挂系统和驱动系统的限制,无法做到比较大的补偿角度范围,本实施例中,通过同时驱动镜头和感光芯片在相反的方向上移动,实现了大角度的抖动补偿。另外,本实施例中通过同时驱动镜头或及感光芯片朝相反的方向移动,相比仅驱动镜头移动的方案,镜头与感光芯片之间具有更大的相对移动的行程(为便于描述,可将这个相对移动的行程简称为防抖行程),可以具有较好的补偿效果。尤其是,由于防抖行程的增加,本实施例对于摄像模组的倾斜抖动也具有较好的补偿效果。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防抖移动的移动方向可以限定在xoy平面内,不需要使镜头的光轴或者感光芯片倾斜,从而避免了防抖移动所造成的像糊问题。
109.进一步地,在摄像模组中,感光组件的线路板通常包括刚性的线路板主体和柔性连接带,所述柔性连接带的一端连接所述线路板主体,另一端通过连接器来连接并导通电子设备的主板或其他构件。现有技术中,感光组件的柔性连接带通常从线路板主体的侧面引出,柔性连接带与线路板柱体的表面大致是平行的。这种布置方式下,柔性连接带会对该线路板主体的移动产生较大的阻力,这可能会使驱动线路板主体运动所需的作用力变大,造成防抖补偿的行程不足,响应速度下降。并且,连接带造成的阻力是不规律的,这使得第二驱动部对于该阻力的补偿变得困难,可能造成防抖补偿的精度下降。因此,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悬挂式的线路板以作为与所述第二驱动部适配的感光组件的线路板,这种设计方式将有助于克服连接带所带来的上述缺陷。
110.图18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部和感光组件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图19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部和感光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20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感光组件及其所采用的悬挂式线路板的立体示意图。参考图18、图19和图20,实施例的摄像模组中,感光组件20与第二驱动部40的可动部42连接,因此线路板主体71可在可动部42的带动下在xoy平面内移动。本实施例的线路板23被设计成悬挂式结构。具体来说,所述线路板23包括刚性的线路板主体71和柔性的连接带72,所述连接带72可以包括第三连接带72a和第四连接带72b,第三连接带72a和第四连接带72b可以分别从线路板主体71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为便于描述,这两个相对的侧面可称为第一侧面74a和第二侧面74b)引出并向上弯折。弯折后的所述第三连接带72a和所述第四连接带72b可以分别形成悬持部75。所述悬持部75可以与第二驱动部40(或者第一驱动部30)的基础部连接,从而形成悬持结构。该悬持结构可以让所述基础部通过所述柔性连接带72的弯折部73来悬持所述线路板主体71及其表面所述安装的各个部件(即悬持感光组件20)。具体来说,在一个例子中,所述悬持部75可以具有通孔(悬持孔75a),所述第二驱动部40的基础部41可以具有对应的挂钩75b,所述挂钩75b勾住所述悬持部75的通孔以连接所述悬持部75。现有技术中,连接带与线路板主体通常在同一平面,此时连接带相对线路板主体在同一平面上的偏折会产生较大的阻力。而本实施例中,连接带72与线路板主体71的连接位置设置了向上弯折而形成的弯折部73,此时连接带72相对线路板主体71在xoy平面(可视为水平面)产生的阻力相对较小。
111.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带72a和所述第四连接带72b可以沿着所述线路板主体71和所述感光组件20的周沿延伸,从而使得连接带72在至少三个侧面围绕所述感光组件。并且,所述第三连接带72a和所述第四连接带72b互相连接并电导通。其中,所述感光组件20具有与所述线路板主体71位置一致的第一侧面74a和第二侧面74b。第一侧面74a和第二侧面74b相对布置(即二者互不相交),而所述感光组件20的第三侧面74c与第一侧面74a和第二侧面74b均相交。所述连接带72可以环绕在所述感光组件20的第一侧面74a、第二侧面74b和第三侧面74c。所述第三连接带72a自所述线路板主体71的第一侧面74a引出并向上弯折形成所述弯折部73,然后沿着所述感光组件20的第一侧面74a延伸,并在拐角处在水平方向上弯折并继续沿着所述第三侧面74c延伸。所述第四连接带72b自所述线路板主体71的第二侧面74b引出并向上弯折形成另一弯折部73,然后沿着所述感光组件20的第二侧面74b延伸,并在拐角处水平弯折并继续沿着所述第三侧面74c延伸。第三连接带72a和第四连接带72b可在所述第三侧面74c接合并互相导通,从而构成一完整的连接带72。位于所述第一侧面74a、第二侧面74b和第三侧面74c的三个连接带区段可以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悬持部75,每个所述悬持部75具有至少一个通孔以便与所述第二驱动部40(或所述第一驱动部30)的基础部41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悬持部75能够通过位于线路板主体71相对两侧的弯折部73悬持线路板主体71,从而使线路板主体71在被第二驱动部40驱动运动时,所述弯折部73及所述连接带72能够进行弯折形变,满足线路板主体71的运动行程。
112.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位于所述第一侧面74a、第二侧面74b和第三侧面74c的三个连接带区段的所述悬持部73可以均由刚性基板补强。例如可以在柔性连接带的部分区域贴附刚性基板,以形成所述悬持部73。而柔性连接带的其他区域则仍保
持柔性状态,以便能够进行弯折形变,满足线路板主体71的运动行程。
113.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第三侧面74c的连接带区段可以具有一刚性的悬持部75c,该悬持部75c可以引出一第五连接带76,该第五连接带76可用于连接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的主板。
114.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持部也可以与外支架(图中未示出)连接,该外支架与所述第二驱动部的基础部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在一起。本技术中,悬持部可以通过其他中介物与所述第二驱动部的基础部固定在一起。其中,中介物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第二驱动部的基础部。该中介物上具有挂钩以勾住所述悬持部,或者该中介物与所述悬持部粘合。中介物可以是外支架,也可以是第一驱动部的基础部,也可以是其他中介物。
115.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持部可以不具有所述通孔。本实施例中,所述悬持部可以通过粘结的方式与所述第二驱动部的基础部(或者与第一驱动部的基础部或所述外支架)固定在一起。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带和所述第四连接带可以是软硬结合板,其中形成所述悬持部的部分可以采用硬板,而连接所述悬持部的部分以及所述向上弯折而形成的弯折部均可以采用软板。由于悬持部直接由硬板形成,因此本实施例中悬持部可以不再贴附刚性基板进行补强。
116.进一步地,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主体、所述第三连接带和所述第四连接带可以由一块完整的软硬结合板构成。
117.进一步地,仍然参考图18、图19和图20,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还可以具有一用于固定所述第五连接带76的固定部76a,这种设计可以避免所述线路板主体71、所述第三连接带72a和所述第四连接带72b受外部因素影响。
118.进一步地,图21a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悬挂式线路板展开后的正面示意图;图21b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悬挂式线路板展开后的背面示意图。参考图21a和图21b,本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23可以由软硬结合板构成。其中所述第三连接带72a和所述第四连接带72b的位于所述第三侧面74c的区段可以通过连接器78、79实现相互扣合(可结合参考图20),使所述第三连接带72a和所述第四连接带72b连接固定并进一步实现电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带72a和所述第四连接带72b内均设有电路,以将线路板主体71内的线路向外引出,进而通过第五连接带76及其连接器77连接外部电路。由于第三连接带72a和第四连接带72b可以各自通过对应的所述向上弯折而形成的弯折部73来引出一部分线路,因此每个弯折部73所需引出的线路可以减小,这样每个弯折部73的宽度可以缩小,从而进一步地减小柔性连接带72对线路板主体71移动所形成的阻力,进而降低第二驱动部40所需提供的驱动力。需注意,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线路板主体的线路也可以仅通过其中一个弯折部(例如第三连接带的向上弯折的弯折部或者第四连接带的向上弯折的弯折部)引出。
119.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