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影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78157发布日期:2021-04-06 12:25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影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成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影盒。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显影盒,该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于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中,该显影盒通常包括有显影辊、送粉辊、出粉刀、显影剂仓、显影仓和搅拌架等。当显影盒在形成图像时,需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感光鼓接触,并且显影辊向感光鼓提供显影剂,此时则要求显影辊在显影盒中的位置应该完全被固定住。现有技术中的显影辊位置是由显影盒一侧的保护盖和显影盒另一侧的驱动齿轮承载部固定的,在拆卸过程中,由于固定显影辊的驱动齿轮承载部和保护盖形状过大,使得显影盒产生晃动,导致显影辊从显影盒中脱落以及显影盒中的显影剂洒出,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影盒,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显影盒中的显影辊拆卸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显影盒,可拆卸的安装至电子成像设备中,所述显影盒包括:

壳体,其内可容纳显影剂;

显影仓,设置于所述壳体上;

显影辊,安装于所述显影仓上,可绕沿轴向延伸的显影辊轴旋转;

驱动齿轮,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端;

轴承,安装于显影仓上,可用于支撑显影辊,设置在所述一侧端;

显影辊齿轮,安装在所述显影辊的一末端,用于驱动所述显影辊旋转;

计数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另一侧端;

所述壳体的所述一侧端设置有第一外表面、第一内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比所述第一内表面更接近于所述显影辊齿轮,所述第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内表面相对设置,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内表面。

优选的,还包括邻近所述轴承设置的用于限制所述显影辊轴向移动的卡簧。

优选的,所述轴承具有圆柱凸起、柱状凸起、第一表面,所述圆柱凸起和所述柱状凸起均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圆柱凸起、所述柱状凸起、所述第一表面可与所述显影仓配合,使得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壳体上。

优选的,所述柱状凸起的外表面设置有直立面和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上设置有间隔分布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朝向所述第一外表面的面均与所述第一外表面平行。

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使得显影辊可以从显影盒中平稳取出,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显影盒在拆卸过程中由于固定显影辊的驱动齿轮承载部和保护盖形状过大,使得显影盒产生晃动,导致显影辊从显影盒中脱落以及显影盒中的显影剂洒出,造成环境污染,给用户带来了极大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的实施例1的侧壁2一侧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的实施例1的侧壁3一侧的部分分解透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的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的实施例1的轴承与第一内表面接触的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的实施例1的轴承与第一外表面接触的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的实施例1的轴承与第二内表面接触的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的实施例1的轴承与第二外表面接触的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的实施例2的显影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的实施例2的卡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的实施例2的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的实施例2的轴承与第一内表面接触的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的实施例2的轴承与第一外表面接触的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的实施例2的轴承和卡簧所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显影盒包括:壳体1,其内容纳显影剂;把手11,设置于壳体1上,可方便用户放取显影盒;搅拌架6,设置于壳体1内部,搅拌架6可绕轴向延伸的搅拌轴线a3旋转,从而可将壳体1内的显影剂搅动;壳体1设置有显影仓8,显影仓8上设置有送粉辊5、显影辊4、出粉刀7,其中显影辊4可绕轴向延伸的显影辊轴线a1旋转,送粉辊5可绕轴向延伸的送粉辊轴线a2旋转;送粉辊5可将显影剂传送至显影辊4,再经由出粉刀7的作用,可在显影辊4的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显影剂层;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侧壁2,侧壁2上设置有显影辊齿轮21,送粉辊齿轮22,驱动齿轮24,第一传动齿轮23,第一搅拌架齿轮25,驱动齿轮承载部26;第一驱动齿轮24可安置在齿轮承载部26上,显影辊齿轮21可绕轴向延伸的显影辊轴线a1旋转,送粉辊齿轮22可绕轴向延伸的送粉辊轴线a2旋转,第一搅拌架齿轮25可绕轴向延伸的搅拌架a1旋转,显影辊齿轮21可以和送粉辊齿轮22啮合,送粉辊齿轮22、第一传动齿轮23可以和驱动齿轮24啮合,第一传动齿轮23可以和第一搅拌架齿轮25啮合,驱动齿轮24可以接收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驱动部件所传递的驱动力而旋转,从而可以带动送粉辊齿轮22、第一传动齿轮23、第一搅拌架齿轮25、显影辊齿轮21旋转;壳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侧壁3,侧壁3上设置有圆盖31,第二搅拌架齿轮32,第二传动齿轮33,计数单元34,其中向壳体1添加显影剂时可将圆盖31打开,第二搅拌架齿轮32可以和第二传动齿轮33啮合,计数单元34的计数齿轮(未标出)可以第二传动齿轮33啮合,第二搅拌架齿轮32可绕轴向延伸的搅拌架轴线a3旋转;显影仓8的两侧设置有相对立的第一端部81和第二端部82,第一端部81和第二端部82均垂直于轴向延伸的显影辊轴线a1,第一端部81相对于第二端部82更接近于显影辊齿轮,第一端部81上设置有轴承9a,轴承9a可以将显影辊的一端固定,第二端部82上设置有轴承9b,轴承9b可以将显影辊的另一端固定;显影盒还包括安装至侧壁2上覆盖送粉辊齿轮22、第一传动齿轮23、第一搅拌架齿轮25、显影辊齿轮21、驱动齿轮24的护盖41,以及安装至侧壁3上保护计数单元34,覆盖第二传动齿轮33、第二搅拌齿轮32的护盖42和保护送粉辊5、显影辊4端部的保护盖43。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轴承9包括有第一表面91,圆柱凸起95,柱状凸起94,圆柱凸起95和柱状凸起94均与第一表面91垂直,柱状凸起94的外表面包括圆弧面和直立面,在柱状凸起94的圆弧面上设有间隔分布的第一凸起93和第二凸起94,第一凸起93和第二凸起94朝向第一表面91的面均与第一表面91所在平面平行。下述轴承9a和轴承9b均为轴承9。

如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显影盒的第一端部81具有第一外表面52,第一内表面51,第一外表面52比第一内表面51更接近于显影辊齿轮21,第一外表面52与第一内表面51相对设置,第一端部81还设有贯穿第一端部81的第一限位洞55,以及位于第一外表面52上的第一凹槽53和第一限位结构54,轴承9a安装于第一端部81上;轴承9a的柱状凸起92a的内表面和显影辊一端相接触;柱状凸起92a的圆弧面和第一端部81相接触;柱状凸起92a的圆弧面上的第一凸起93a和第二凸起94a与第一端部81的第一凹槽53相接触,其中第二凸起94a表面至少有一部分与第一端部81的第一限位结构54相接触;轴承9a的第一表面91a和第一端部81的第一内表面51相接触;轴承9a的圆柱凸起95a位于第一端部81的第一限位洞55中,并且圆柱凸起95a外表面存在一部分与第一限位洞55相接触;轴承9a的圆柱凸起95a、第一凸起93a、第二凸起94a与第一端部81的配合使得轴承9a固定在第一端部81上;拆卸轴承9a时,需沿平行于显影辊轴线a1的直线方向上在第一外表面52端将轴承9a的圆周凸起95a向着第一内表面51端从第一限位洞55中推出使得轴承9a发生弹性形变,后将轴承9a绕轴向延伸的显影辊轴a1向着远离第一限位结构54的方向旋转,旋转至轴承9a可从第一端部81的开口处取出的位置,然后将轴承9a顺着第一端部81的开口的方向取出。

如图7-8所示,本实用新型显影盒的第二端部82具有第二外表面62,第二内表面61,第二外表面62比第二内表面61更接近于保护盖43,第二外表面62与第二内表面51相对设置,第二端部82还设有贯穿第二端部82的第二限位洞65,以及位于第二外表面62上的第二凹槽53和第二限位结构64,轴承9b安装于第二端部82上;轴承9b的柱状凸起92b的内表面和显影辊另一端相接触;柱状凸起92b的圆弧面和第二端部82相接触;柱状凸起92b的圆弧面上的第一凸起93b和第二凸起94b与第二端部82的第二凹槽63相接触,其中第二凸起94b表面存在一部分与第二端部82的第二限位结构64相接触;轴承9b的第二表面91b和第二端部82的第二内表面61相接触;轴承9b的圆柱凸起95b位于第二端部82的第二限位洞65中,并且圆柱凸起95b外表面至少有一部分与第二限位洞65相接触;拆卸轴承9b时,需沿平行于显影辊轴线a1的直线方向上在第二外表面62端将轴承9b的圆周凸起95b向着第二内表面61端从第二限位洞55中推出使得轴承9b发生弹性形变,后将轴承9b绕轴向延伸的显影辊轴a1向着远离第二限位结构64的方向旋转,旋转至轴承9b可从第二端部82的开口处取出的位置,然后将轴承9b顺着第二端部82的开口方向取出。

以下根据图5至图8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显影辊具体拆卸过程。

将安装于本实用新型的显影盒的壳体1的侧壁2上的护盖41卸下,再将驱动齿轮、送粉辊齿轮、显影辊齿轮卸下,沿平行于显影辊轴线a1的直线方向上在第一外表面52端将轴承9a的圆周凸起95a向着第一内表面51端从第一限位洞55中推出使得轴承9a发生弹性形变,后将轴承9a绕轴向延伸的显影辊轴a1向着远离第一限位结构54的方向旋转,此时只需将圆周凸起95a旋转至位于第一内表面51上,再接着将安装于壳体1的侧壁3上的护盖42和保护盖43卸下,然后沿平行于显影辊轴线a1的直线方向上在第二外表面62端将轴承9b的圆周凸起95b向着第二内表面61端从第二限位洞55中推出使得轴承9b发生弹性形变,将圆周凸起95b旋转至位于第二内表面61上,然后同时旋转轴承9a和轴承9b分别旋转至轴承9a可从第一端部81的开口处取出的位置和轴承9b可从第二端部82的开口处取出的位置,再同时将轴承9a和轴承9b分别顺着第一端部81和第二端部82的开口方向取出,此时显影辊4便从本实用新型的显影盒中取出,最后再将显影辊4两侧的轴承9a和轴承9b分别沿着显影辊轴线a1的延伸方向向着远离显影辊4方向移动取出。

实施例2

如图9至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定位显影辊4的方式不同,因此,对于显影盒结构以及原理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

如图9所示,为本实施例中显影盒的显影辊4的结构示意图,在显影辊4上设有在显影辊轴a1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分布的第二卡槽45与第一卡槽46,第一卡槽46相对第二卡槽45而言,更接近于第一端部81。如图10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用于固定显影辊4的卡簧47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用于支撑显影辊4的第一轴承10,第一轴承10包括有第二表面102,第一圆柱凸起101,第一柱状凸起103,第一圆柱凸起101和第一柱状凸起103均与第二表面102垂直,第一柱状凸起103包括第三表面104。

如图12至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卡簧47位于显影辊4的第一卡槽46中,卡簧47与第一卡槽46相接触,此外卡簧47的表面至少有一部分与显影辊4接触;第一轴承10的第一圆周凸起101位于第一限位洞55中,并且第一圆柱凸起101表面至少有一部分与第二限位洞65相接触;第一轴承10的第二表面102相对第一端部81的第一外表面52更接近于第一内表面51;第一轴承10的第三表面104在显影轴a1的延伸方向上位于第一外面52更接近于第一内表面51的一侧。位于第二端部的第一轴承10与第二端部的配合,以及更接近于第二端部的卡簧47与显影辊4的第二卡槽47的的配合与上述过程一致,因此对该部分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对显影辊4进行拆卸时,先将分别位于显影辊4的第一卡槽46与第二卡槽中的卡簧47取出,然后将分别位于第一端部81和第二端部82的第一轴承10沿着显影辊轴a1的延伸方向,从外表面的方向向着内表面的方向推,使得第一轴承10的第一圆周凸起101从显影仓8的端部的限位洞中推出,接着旋转第一轴承10,旋转至第一轴承10可以从端部的开口处取出位置,再顺着端部的开口方向将第一轴承10从显影盒中取出,此时显影辊4便从显影盒中取出,最后再将显影辊4两侧的第一轴承10分别沿着显影辊轴线a1的延伸方向向着远离显影辊4方向移动取出。

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的操作可以使得显影辊可以从显影盒中平稳取出,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显影盒在拆卸过程中由于固定显影辊的驱动齿轮承载部和保护盖形状过大,使得显影盒产生晃动,导致显影辊从显影盒中脱落以及显影盒中的显影剂洒出,造成环境污染,给用户带来了极大不便的问题。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