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手持凹座的照相机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6055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手持凹座的照相机外壳的制作方法
普通照相机有时带有手指握持的表面部分,使用户能较舒适地握持照相机。此握持表面的轮廓常常设计成这样的尺寸,它对某种尺寸的手是适宜的,但却不适宜于另一种尺寸的手,而且通常没有将其外型构造成可对手指作出另一种定位方式来获得舒适的握持。于是,此种照相机的使用者很有可能在这样一个位置上握持住相机,他将遮断住一部分透镜有效孔径或内装有闪光装置之照相机的闪光窗口。
为此,希望能设计出带有这样一种优异的手指握持表面的普通照相机,它能防止因手指偶然停落的位置而遮断透镜有效孔径或闪光灯窗口,同时能允许使用者的手指取各种握持位置。本发明提供了至少为使用者一个手而更理想是供其两个手使用的一种优异的握持面。具体地说,使用者的右手一般是用作为主要的握持手的。右手的食指是用来揿压快门开关钮的,而其余手指则是用来握持住相机机身的。使用者的左手有时用来进一步稳定住相机。一般地说,左手是位于内装闪光窗的相对一侧。不论是哪只手,都会取遮挡透镜有效孔径的位置,而对于小型照相机,尤其会如此。
小型的手持式照相机有时在其机壳的前面设有手指导向凹座,帮助使用者的手指定位。这些凹座常不能用来广泛地选择有效而舒适的握持位置,而保证使用者的手指不会遮挡闪光灯的和/或透镜的窗口。
本发明中最优的照相机具有一对手持凹座,它们从后方迂回到照相机壳的前面,最好是到照相机透镜的两侧。这些凹座平滑地连接着照相机的侧壁,终止于弧形连接的壁上,后者形成了一个将各凹座与机壳前面相接合的台阶,且最好呈锐角形式。在这一最佳实施例中,形成台阶的各壁从其与照相机关联的一侧,依约四分之一圆弧的形式延伸出去,跨过上述的前面,最好达到其相关联侧壁与透镜之间至少一半距离处,而在下端则终止于邻近照相机机壳前面下边缘一急速折回区。这些凹座的构成,是用来以各式样的舒适位置接受使用者的手指,并用来在快速操作照相机时,不会阻碍此照相机的相关光学元件,具体的说,即透镜、闪光装置窗口,以及安装在照相机正面的连带的测距器与取景器。一种现有技术照相机,(例如参看图8)将凹座示明在照相机机壳的前面,这些凹座与刚才所述的形状不同,它们有别于本发明的凹座,不能用来广泛地选择有效的舒适的握持位置。
当这种照相机为使用者握持住时,形成台阶之壁的弧形部分将舒适地接受右手弯曲的中指,同时接受相对其相关凹座平放之左手的弯曲的食指,而此右手的食指则恰当地位于快门开关钮之上。此凹座也可为伸出的手指握住,其中接受右手之凹座的形成台阶之壁的弧形部分,以对抵贴合的形式接受右手中指的指端,而以食指放到快门开关钮之上。右手的无名指此时可沿侧面放置而与右手凹座配合。左手凹座的形状构造成能密切地接受左手的食指与中指,或以另一种方式接受左手的中指与食指,而以食指可靠地置于机壳的顶部并避开机壳右上侧的闪光装置。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与特征将在参阅了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与后面的附图后,获得理解。


图1是本发明照相机壳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照相机的前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照相机的后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照相机的顶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照相机的底视图。
图6是图1所示照相机的右侧端视图。
图7是图1所示照相机的左侧端视图。
图8示明先有技术中的一种照相机。
图9至图11示明了使用者当采用图1所示照相机时,他的双手的另一些握持位置。
附图中示明了并于此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一最佳实施例,应该理解到,这里所公开的内容是作为本发明之原理的例释,而不是用于将本发明的最广特点局限于所阐明的实施例。
现在参看附图,图1至7示明了本发明之照相机10的各种示图,图8示明了先有技术的照相机壳,而图9-11则示明了本发明之照相机为使用者以三种不同方式握持的情形。首先考虑图1至7,照相机10的机壳12具有大致平行的主前壁与主后壁,并分别地在其上表面与下表面由大致平整的顶壁与底壁18、19分别连接,而在其各侧则为大致平整的右手侧壁与左手侧壁20、22所连接。这里的“右手”与“左手”等词,今后分别指照相机与使用者右手与左手相关的部分。举例来说,右手侧壁20是处于图2的前视图中所见之照相机的左手侧上,这种术语即贯彻始终使用。
大致位于前壁14中央的为透镜窗口24,照相机的透镜26即设于其中。沿底壁10,靠近右手侧壁20处设有快门开关钮28,在本实施例中取大致呈矩形的条状。在顶壁18上还设有一胶片计数窗10,同时设有一嵌装的倒带钮32。横延过前壁14上部的透明壳窗34遮蔽式地保护着取景器窗36与闪光装置38。在机壳12后壁16上则有一相对应的取景器后窗。紧接闪光装置38之下装有一闪光灯充电开关40,它可由使用者操作,为闪光装置38用的充电装置(未示明)通电或断电。用手操作前壁14下部上设置的聚焦滑动件42,可以实现双位式的调焦。
形成有一对取特殊构型的凹座,它们从前壁14朝后迂回。在手凹座按以下方式形成由一朝后的大致平整的凹座面14,在一大致呈弧形的右手的形成台阶之凹座壁48处连接着前壁14,并平滑地连接着右手侧壁20。类似地,有一向后迂回的左手凹座面50,它在一大致呈弧形的形成台阶之凹座壁52处连接着机壳12的前壁14,并在外围平滑地连接着左手侧壁22。如图2清楚地表明,右上壁部分与左上壁部分53、54大致组成一圆周的四分之一,它们的各相应的下壁部分56、58则沿着一大致为线形的下边缘快速地折向其各自相关的侧壁20、22。凹座壁48、52最好连接上正向壁14而得以构成、易于感觉到的成锐角的边缘,但却平滑地连接着它们相关联的凹座面46、50。
应该注意到,凹座面46、50都充分地延伸过正向壁14,而在这里所示的实施例中,则至少延伸到从侧壁20、20至透镜26最近边缘的一半距离。此外还应该注意到,与左手凹座面50相关联的上壁部54则配置成,能令使用者手指所处位置不会干扰闪光装置38。
参看图9至11,可以看到凹座壁48、52是以使用时各式舒适的取向定位来置纳使用者之手指的。这里,图9至11示明了可握持照相机10的三种不同方式。凹座壁48、52设计成以三种不同方式来提供舒适的握持,而在所有情形中均设计成能确保使用者将把照相机握持在这样一个位置,其中任何一只手都不会遮挡透镜窗口24,而左手将不会妨碍闪光装置38。
例如考虑图9所示的手位,右手的食指可舒适地位于快门开关钮28之上,而中指可以舒适地卷曲贴向右手凹座面46,弧形的上壁部52所具的构型则可舒适地接纳中指并防止它会意外地盖住例如透镜26。左手凹座面50类似地弯曲着接受使用者左手弯卷的食指。
以上所述与图8中先有技术的照相机相反,在先有技术的照相机中,如图8所示,在机壳68的正向面66上设有手指导向壁62、64。就导向壁64而论,可以注意到,其中没有上部的围道来迫使使用者的手指避开机壳68的上部中央位置。结果当于勿忙条件下操作照相机时,几乎没有可能防止意外地障碍照相机的上部,例如障碍着测距器探测装置的窗口70,从而就会偶尔防碍着照相机的自聚焦作业。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右手凹座壁48则会阻止这种错位。
在图8中还可看到,手指导向壁62尽管提供了防止偶然地障碍闪光装置72的手段,但其构型不易被握持在图9所示的位置上。此外,由于凹座壁48、52构造成具有四分之一圆周的弧形上壁部分52、54。以及折向相关侧壁20、22的大致线形的下壁部56、58,就会在照相机壳12的两个面上提供适当大的握持区,同时也进一步提供了条件来防止手指意外地滑脱与凹座面46、50之下部已有的触合。
图10至11示明了握持照相机壳12的另一些方法。在这两个图中,右手的食指都是放在快门开关钮28之上,而伸出的中指的指端则抵向上壁部分52。同样有充分的空间用来接纳右手的无名指。就右手的定位来说,图10示明了一只手所取的位置,其中的食指与照相机壳10的顶壁触合,而中指与无名指则贴合上壁部分与下壁部分54、58。另外,如图11所示,左手的中指与手指也可以这样地定位。
尽管本发明已相对于一最佳实施例作了描述,但应认识到,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更广范围之前提下,是可以作出各种改变并以相当的部件置换其中的部件。此外,概括性的权利要求书并未用来规定这里所公开的那个具体实施例的细节,这是因为用来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不应受到此种细节的限制。还有,虽然一般说来,本发明具体提出的细节在适当的情况下会构成本发明的重要特征,但即使是在涉及到的具体权利要求中,也应按照与之等效的原则对其作出解释。
权利要求
1.在一大致呈长方形的普通照相机机壳中,它有大致相互平行的垂直前壁面与后壁面,它们为第一与第二侧壁面以及顶壁面与后壁面相连,在此顶壁面上并与其右端邻近的为一可揿压的快门开关钮,后者可用右手食指揿压,此前壁面上则有一在上述两侧壁面之间的透镜窗口,改进之处包括在此透镜窗口的一侧有一供使用者右手用的握持区,该握持区为第一凹座面,向内迂回入上述前壁面,此第一凹座面的外部边界伸至第一侧壁面,而此第一侧壁面的内部边界则为一形成手指导向边界面的第一终端台阶所界定,而此边界面则将第一凹座面连接到上述前壁面,并沿一凸圆弧从第一侧壁面的上部延伸过此前壁面,在此,该第一终端台阶基本上对之横切,然后依同一方向逐渐弯曲向下,在此凹座面的下半部到达一基本上垂直的边界,用作使用者手指与透镜间的障碍物,而可令使用者的中指指端,当其食指指端触及顶壁面上可揿压之快门开关钮时,与前述第一终端台阶之一部分贴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其中此照相机的前壁面在前述透镜窗口之相对侧有一供使用者左手用的第二握持区,此第二握持区为一第二凹座面,它朝内迂回入上述前表面,此第二凹座面的外部边界延伸至第二侧壁面,此第二凹座面的内部边界则为一形成手指导向边界面的第二终端台阶所界定,而此边界面则与第二凹座面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相机,其中所说的第二终端台阶,沿一凸圆弧从前述第二侧壁面延伸过上述前壁面,在此它基本上对之横切,然后依同一方向逐渐下弯,之后到达此凹座表面下半部中一基本上垂直的限界,用作使用者左手手指与透镜窗口间的障碍物,此第二凹座面的大小与位置可令使用者一或多个手指的指端贴合此第二终端台阶的一部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相机,它还包括有邻近机壳前表面之上边缘与第一侧壁设置的闪光灯照明源,此第二终端台阶的上部构造成能在该照明源之下延伸,得以约束着使用者左手的手指处于避开此照明装置的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照相机,其中所说的凸状的第一终端台阶向外弯曲,在邻近但又分开所说前壁面底部的一处与所说的第一侧壁面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相机,其中所说之终端台阶的下部在此终端部分的全长上呈线性形式。
7.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照相机,其中所说之第二终端台阶之下部向外弯曲,在邻近但又分开所说前壁面的底部的一处,与所说的第二侧壁面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相机,其中所说之终端台阶的下部在此终端部分的全长上呈线性形式。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相机,其中所说的凹座的内表面一般是平整的,并与所说机壳之垂直前壁面平行。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相机,其中所说的终端台阶延伸过所说前壁面至少是其相关侧壁与所说透镜窗口之最近边缘间距离之半。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相机,其中所说的终端台阶构造成,使其相关联的凹座依一匀滑的弯曲部与所说前壁在一锐角处连接。
12.在一大致呈长方体的普通照相机壳中,它具有大致相应平行的垂直前壁面与后壁面,为第一与第二垂直侧壁面以及顶壁面与底壁面所连接,在此顶壁面左端邻近处有一内装的闪光装置,此前壁面在两侧面间有一透镜窗口,改进之处包括在此透镜窗口的左侧有一使用者左手用的握持区,该握持区为一凹座面,向内迂回入此前壁面,此凹座面的外部边界伸至第二侧壁面,而此凹座面的内部边界则为一形成手指导向边界面的终端台阶界定,此边界面连接着上述凹座面;所说的终端台阶沿一凸圆弧从第二侧壁面的上部延伸过此第二侧壁面,在此,该终端台阶基本上对之横切,然后依同一方向逐渐弯曲向下,在此前壁面的下半部到达一基本上垂直的限界,用作为使用者左手指与透镜窗口和闪光装置间的障碍物,此凹座面的大小与位置可令使用者的一或多个手指的指端与终端台阶的一部分贴合。
全文摘要
一种大致呈长方体的普通照相机机壳,在其壁面中有一对弧形凹座,构造成能以各种舒畅的握持位置接受使用者的手指。凹座的壁部构造成能够导向地接受使用者的手指,使之不会偶然地障碍透镜和/或照相机的闪光装置。
文档编号G03B15/05GK1042780SQ8910855
公开日1990年6月6日 申请日期1989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1988年11月15日
发明者哈里·马特苏达, 司格特·吴·罗宾森 申请人:哈金格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