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布线排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60750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布线排线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缆,具体是指一种室内布线排线夹。
【背景技术】
[0002]室内光缆是敷设在建筑物内的光缆,主要用于建筑物内的通信设备,计算机,交换机和终端用户的设备等,以便传递信息。室内光缆是由光纤(光传输载体)经过一定的工艺而形成的线缆,室内光缆主要由光导纤维和塑料保护套管及塑料外皮构成,光缆中无金、银、铜铝等金属,因此在室内光缆布线时,光缆的纤芯束管不能扭绞,即在固定多束光缆的过程中,固定件通常为多个并排设置的压板,且压板的两端通过垂直设置的螺杆固定后形成两端封闭的层状结构,多束光缆并排依次放置在层状结构内,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压板始终处于纤芯束管上,则在层状结构上的纤芯束管受力变形会造成损耗过大,特别是位于最低层的纤芯束管受力最为严重,使得纤芯束管中的光纤因长期受力发生断裂,影响正常的室内通信。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布线排线夹,方便光缆快速固定的同时,降低光缆的受力损耗,提高光缆工作时的稳定性能。
[0004]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室内布线排线夹,包括底板和多个上下叠置且为矩形的压板,在所述底板中部固定有中心杆,多个所述压板通过其一端端部开设的通孔转动设置在中心杆上,所述压板的另一端侧壁开有U型槽,且在所述U型槽内壁两侧安装有对置且为弧形的弹性突起,在底板上还固定有与U型槽相对应的夹持杆,当光缆固定时,所述与压板的位置被配置为,所述压板转动至与夹持杆接触,且夹持杆侧壁对两个弹性突起产生挤压直至夹持杆完全进入到U型槽内。本发明使用时,将单个的压板依次套设在中心杆上,即将并排整理好的光缆束置于中心杆与夹持杆之间的间隙处,然后将压板套设在中心杆上,旋转压板使得其绕中心杆转动直至与夹持杆接触,此时U型槽正对夹持杆,且由于两个弹性突起弧顶之间的间距比夹持杆的直径略小,使得夹持杆的外壁对两个弧形的弹性突起产生挤压使之发生形变,直至夹持杆完全进入U型槽内后,弹性突起回复形变而重新对U型槽的开口端进行半封闭限定,进而实现了对夹持杆的固定,而光缆束则被固定在压板与底板之间的矩形空间内,由此类推,对多组整理好的光缆束依次进行固定,最后在中心杆以及夹持杆上端通过螺帽等紧固件对其进行加固,最终实现对多个并排设置的光缆束进行固定安装。
[0005]并且两个弹性突起对夹持杆外壁始终保持一定的作用力,即使得处于层状结构的中下部区域内的各压板能够承受部分重力,该重力为层状结构的中上部区域内光缆束以及压板的重力之和,进而降低靠近底板一侧的光缆束外壁的承重力,避免该区域的光缆束因长期受力发生断裂,影响正常的室内通信;其中在对光缆布线线路布局更改时,只需将中心杆以及夹持杆上端的紧固件去掉,同时将压板反向旋转,即能实现压板与多个叠置光缆束之间的分离,避免了在光缆线路更改时逐一从两个螺杆上取出压板的流程,降低在压板取出过程中光缆受损的可能性。
[0006]在所述底板两端分别固定有相互平行的立柱、限位板,且所述立柱中部正对所述夹持杆,所述限位板正对所述中心杆。平行设置的立柱与限位板之间形成一个中空的U形区域,该U形区域可对多个上下叠置的光缆束产生导向和限位作用,避免光缆直接与中心杆以及夹持杆之间发生硬性接触而使得光缆内部的光纤受损,同时降低光缆外部绝缘层磨损的几率。
[0007]所述夹持杆的截面为椭圆形,且所述椭圆形的长轴所在的直线与所述压板的短边平行。作为优选,将夹持杆的截面设置为椭圆形,且夹持杆在与两个弹性突起的接触时,弹性突起发生两次形变,即压缩形变和回复形变,且在回复形变过程后两个弹性突起始终保持对夹持杆外壁产生一定的作用力,进而避免压板其上部受力后而发生向下的位移。
[000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对光缆布线线路布局更改时,只需将中心杆以及夹持杆上端的紧固件去掉,同时将压板反向旋转,即能实现压板与多个叠置光缆束之间的分离,避免了在光缆线路更改时逐一从两个螺杆上取出压板的流程,降低在压板取出过程中光缆受损的可能性;
2、本发明中平行设置的立柱与限位板之间形成一个中空的U形区域,该U形区域可对多个上下叠置的光缆束产生导向和限位作用,避免光缆直接与中心杆以及夹持杆之间发生硬性接触而使得光缆内部的光纤受损,同时降低光缆外部绝缘层磨损的几率;
3、本发明的夹持杆在与两个弹性突起的接触时,弹性突起发生两次形变,即压缩形变和回复形变,且在回复形变过程后两个弹性突起始终保持对夹持杆外壁产生一定的作用力,进而避免压板其上部受力后而发生向下的位移。
【附图说明】
[000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截面图;
图3为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立柱、2-压板、3-底板、4-限位板、5-中心杆、6-夹持杆、7-U型槽、8-通孔、9-弹性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11]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底板3和多个上下叠置且为矩形的压板2,在所述底板3中部固定有中心杆5,多个所述压板2通过其一端端部开设的通孔8转动设置在中心杆5上,所述压板2的另一端侧壁开有U型槽7,且在所述U型槽7内壁两侧安装有对置且为弧形的弹性突起9,在底板3上还固定有与U型槽7相对应的夹持杆6,当光缆固定时,所述与压板2的位置被配置为,所述压板2转动至与夹持杆6接触,且夹持杆6侧壁对两个弹性突起9产生挤压直至夹持杆6完全进入到U型槽7内。
[0012]使用时,将单个的压板2依次套设在中心杆5上,即将并排整理好的光缆束置于中心杆5与夹持杆6之间的间隙处,然后将压板2套设在中心杆5上,旋转压板2使得其绕中心杆5转动直至与夹持杆6接触,此时U型槽7正对夹持杆6,且由于两个弹性突起9弧顶之间的间距比夹持杆6的直径略小,使得夹持杆6的外壁对两个弧形的弹性突起9产生挤压使之发生形变,直至夹持杆6完全进入U型槽7内后,弹性突起9回复形变而重新对U型槽7的开口端进行半封闭限定,进而实现了对夹持杆6的固定,而光缆束则被固定在压板2与底板3之间的矩形空间内,由此类推,对多组整理好的光缆束依次进行固定,最后在中心杆5以及夹持杆6上端通过螺帽等紧固件对其进行加固,最终实现对多个并排设置的光缆束进行固定安装。并且两个弹性突起9对夹持杆6外壁始终保持一定的作用力,即使得处于层状结构的中下部区域内的各压板2能够承受部分重力,该重力为层状结构的中上部区域内光缆束以及压板2的重力之和,进而降低靠近底板3—侧的光缆束外壁的承重力,避免该区域的光缆束因长期受力发生断裂,影响正常的室内通信;其中在对光缆布线线路布局更改时,只需将中心杆5以及夹持杆6上端的紧固件去掉,同时将压板2反向旋转,即能实现压板2与多个叠置光缆束之间的分离,避免了在光缆线路更改时逐一从两个螺杆上取出压板2的流程,降低在压板2取出过程中光缆受损的可能性。
[0013]其中,平行设置的立柱I与限位板4之间形成一个中空的U形区域,该U形区域可对多个上下叠置的光缆束产生导向和限位作用,避免光缆直接与中心杆5以及夹持杆6之间发生硬性接触而使得光缆内部的光纤受损,同时降低光缆外部绝缘层磨损的几率。
[0014]作为优选,将夹持杆6的截面设置为椭圆形,且夹持杆6在与两个弹性突起9的接触时,弹性突起9发生两次形变,即压缩形变和回复形变,且在回复形变过程后两个弹性突起9始终保持对夹持杆6外壁产生一定的作用力,进而避免压板2其上部受力后而发生向下的位移。
[0015]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室内布线排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3)和多个上下叠置且为矩形的压板(2),在所述底板(3)中部固定有中心杆(5),多个所述压板(2)通过其一端端部开设的通孔(8 )转动设置在中心杆(5 )上,所述压板(2 )的另一端侧壁开有U型槽(7 ),且在所述U型槽(7)内壁两侧安装有对置且为弧形的弹性突起(9),在底板(3)上还固定有与U型槽(7)相对应的夹持杆(6),当光缆固定时,所述与压板(2)的位置被配置为,所述压板(2)转动至与夹持杆(6 )接触,且夹持杆(6 )侧壁对两个弹性突起(9 )产生挤压直至夹持杆(6 )完全进入到U型槽(7)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布线排线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3)两端分别固定有相互平行的立柱(I)、限位板(4),且所述立柱(I)中部正对所述夹持杆(6),所述限位板(4 )正对所述中心杆(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室内布线排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杆(6)的截面为椭圆形,且所述椭圆形的长轴所在的直线与所述压板(2)的短边平行。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室内布线排线夹,包括底板和多个压板,在底板中部固定有中心杆,多个压板转动设置在中心杆上,压板的侧壁开有U型槽,在U型槽内壁两侧安装有弹性突起,在底板上固定有与U型槽相对应的夹持杆。在对光缆布线线路布局更改时,只需将中心杆以及夹持杆上端的紧固件去掉,同时将压板反向旋转,即能实现压板与多个叠置光缆束之间的分离,避免了在光缆线路更改时逐一从两个螺杆上取出压板的流程,降低在压板取出过程中光缆受损的可能性。
【IPC分类】G02B6/44
【公开号】CN104977681
【申请号】CN201510424637
【发明人】吴光武
【申请人】成都亨通兆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