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结构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452139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结构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当前,电子设备的操作界面中常常带有基本功能操作按键,此类按键在夜间或者光线较暗的环境下进行操作时,常常会因字符区域视觉不可见而造成操作不便,因此为操作按键增加了一种背光结构。
[0003]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背光结构占用空间较大,无疑增加了电子设备的厚度,不仅与目前追求的电子设备的轻薄趋势相违背,而且不利于用户进行操作,影响了用户使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背光结构及电子设备,该背光结构具有更少的占用空间,使得应用该背光结构的电子设备的机身更加减薄,提升了用户体验。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结构,包括:
[0006]光源;
[0007]导光结构,设有至少一个预定图案形状的透光区域,所述导光结构用于接收所述光源所发出的光,并使所述光源所发出的光通过所述透光区域透出;
[0008]其中,所述导光结构包括由镀有氧化铟锡ITO材料制成的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上对应于所述透光区域的部位设有触摸感应电路。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背光结构。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1]在本发明的方案中,通过在背光结构中设置导光结构,可使光源所发出的光从导光结构的透光区域透出,实现了背光结构的背光效果。其中,由于导光结构包括一由镀有氧化铟锡ITO材料制成的导光板,且该导光板上还设有触摸感应电路,因此实现了将导光板与触摸感应电路合二为一,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但结构更加简单,而且大大减少了背光结构的厚度,进而减少了背光结构的占用空间,使得应用该背光结构的电子设备的机身更加减薄,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12]图1表不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背光结构的截面图;
[0013]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背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背光结构传导光源光线的原理示意图;
[0015]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背光结构的爆炸图;
[0016]图5表不本发明实施例中背光结构的装配图;
[0017]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给背光结构的电子设备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0019]实施例一
[002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结构,如图1所示,该背光结构包括:
[0021]光源I ;
[0022]导光结构2,设有至少一个预定图案形状的透光区域2015,导光结构2用于接收光源I所发出的光,并使光源I所发出的光通过透光区域2015透出;
[0023]其中,导光结构2包括一导光板201,导光板201上对应于透光区域2015的部位设有触摸感应电路。
[002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背光结构包括光源I与导光结构2,该光源I所发出的光可以从导光结构2的透光区域2015透出,实现了该背光结构的背光效果。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导光结构2为一导光板201,该导光板201由镀有氧化铟锡ITO的材料制成,且该导光板201的透光区域2015上还设有触摸感应电路,因此实现了导光板201与触摸感应电路的合二为一。相对于现有技术,不仅结构更加简单,而且大大减少了背光结构的厚度,进而减少了背光结构的占用空间,使得应用该背光结构的电子设备的机身更加减薄,提升了用户体验。
[0025]实施例二
[0026]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导光板201包括:沿一平面平铺的第一板体2011和第二板体2012 ;其中,第一板体2011具有固定的第一厚度,由图2可知,第二板体2012的厚度大于第一板体2011的厚度,由于透光区域2015对应第一板体2011设置,因此光源I所发出的光经过第二板体2012后传导至第一板体2011,并从对应第一板体2011设置的透光区域2015透出,进而实现了背光结构的背光效果。由于第一板体2011与第二板体2012分别设计为不同的厚度,尤其是在厚度较薄的第一板体2011上设置触摸感应电电路,不仅实现了导光板201与触摸感应电路的合二为一,还保证了使其具有的厚度最小,减小了该背光结构占用的空间,实现了该对背光结构的轻薄化设计。
[0027]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板体2012可以沿所设置平面具有固定厚度值,当具有固定厚度值时,其厚度大于第一板体的第一厚度;第二板体2012也可以沿所设置平面具有变化的厚度值,当具有变化的厚度值时,第二板体2012上每一点处的厚度均大于第一板体的第一厚度。
[0028]其中,图2所示提供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导光板201的其中一种结构。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板体2012由具有固定的第二厚度值的厚度固定部分和厚度渐变的厚度渐变部分组成,且厚度渐变部分设置于厚度固定部分和第一板体2011之间,由于第二厚度值大于第一厚度值,因此厚度渐变部分从与厚度固定部分连接的一侧到与第一板体2011连接的一侧,其厚度由第二厚度值逐渐变化到第一厚度值,且其厚度越来越小。
[0029]其中,上述结构的导光板201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构成,也可以由多块导光板通过粘贴方式拼接构成。
[0030]具体地,如图2所示,采用多块导光板通过粘贴方式拼接构成的一种实施例为:
[0031]其中,该导光板201包括:
[0032]沿平面平铺、具有第一厚度值的第一导光板2013 ;
[0033]第二导光板2014,与第一导光板2013的第一部分相叠合设置;
[0034]其中,第二导光板2014与第一导光板2013的第一部分之间通过光学粘合剂粘贴进行粘贴连接,且第二导光板2014与第一导光板2013的第一部分叠合形成上述第二板体2012,而第一导光板2013除第一部分以外的第二部分为上述第一板体2011。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采用的粘合剂种类并不进行具体限定。
[0035]通过对上述两种构成方式进行对比,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构成具有如下优点:一体成型无粘合缝隙,具有更好的导光效果,不会对光的传导造成影响;而采用多块导光板通过粘贴方式拼接构成具有如下优点:加工更加简单,对导光板的形状更容易控制,减少了原料浪费,降低了开发成本。因此上述两种构成方式各有裨益,在进行制造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0036]其中,光源I所发出的光经过第二板体2012后传导至第一板体2011时,主要是通过第二板体2012的自身结构进行反射实现的,下面将就图3具体说明其传导原理。
[0037]如图3所示,当光源I所发出的光进入到导光板201时,首先通过第二板体2012的厚度固定部分,然后由厚度渐变部分的渐变斜面对其进行反射,反射之后的光再通过导光板201的内壁进行多次反射后,最终传导至第一板体2011内,并从对应第一板体2011设置的透光区域2015透出。其中,图3中标出的箭头方向为其反射路径。
[0038]因此,通过将导光板201设计为第二板体2012的厚度大于第一板体2011的厚度,且在第二板体2012上设计一厚度渐变部分,不仅实现了该背光结构的轻薄化设计,还可在光的传导过程中增加光的引入量,使得该背光结构具有更好的背光效果。
[0039]实施例三
[0040]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背光结构还包括第一遮光板3,设置于导光板201的出光侧,其中,第一遮光板3上设置有预定图案形状的透光孔301,且该透光孔301形成为导光结构2上的透光区域2015。另外,该背光结构还包括第二遮光板4,设置于导光板201的出光侧的相反侧,且该第二遮光板4同时覆盖光源I和导光板201。由于遮光板具有遮光、避免光外泄的功能,因此,传导至第一板体2011的光仅从透光孔301中透出。其中,为降低开发成体,还可将遮光板更换为涂覆在导光板201表面的遮光图层。
[0041]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该背光结构还包括用于设置电源的供电线路的柔性线路板5,其中光源I固定设置于柔性线路板5上。具体地,该柔性线路板5包括相互垂直、且相互电连接的第一柔性线路板501和第二柔性线路板502,其中第一柔性线路板501与设置背光结构的电子设备的主控线路板连接,光源I固定设置于第二柔性线路板502上,因此,当有电流通过时,光源I即可发光。由于柔性电路板5具有质量轻、厚度薄的特点,因此不仅减少了该背光结构的厚度,而且也减轻了该背光结构的总体质量。
[0042]其中,如图5所示,导光板201设置于靠近该柔性电路板5上光源I的一侧,所以光源I所发出的光可直接进入到导光板201中,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光外泄。另外,由于导光板201还与第二柔性电路板502相连接,因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