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面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552174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曲面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了一种曲面液晶显示器。所述曲面液晶显示器包括:具有像素电极和沿第一方向的曲率的显示基底;被结合到显示基底并与显示基底一起弯曲的相对基底;以及被插入在显示基底与相对基底之间的液晶层。每个像素电极包括沿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连续布置的多个域,并进一步包括位于每个域内并相对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倾斜的分支电极,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域的分支电极以交替的方式布置。
【专利说明】
曲面液晶显不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公开的实施例总地来说涉及液晶显示器。更特别地,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具有曲面形状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0002]液晶显示器包括被插入在两个透明基底之间的液晶层,并驱动液晶层的液晶分子,以在每个像素中控制穿过液晶层的光的透射率,从而显示期望的图像。
[0003]在垂直对准模式液晶显示器中,当电场被形成在两个基底之间时,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相对于两个基底垂直对准,垂直对准的液晶分子发射光,从而显示图像。垂直对准模式液晶显示器包括在不同的方向对准液晶分子所需的液晶域,因而液晶显示器的视角得到提尚O
[0004]近年来,曲面液晶显示器已被开发,这种曲面液晶显示器向观看者提供了具有改进的三维效果、投入感(或沉浸感)和身临其境感的图像。

【发明内容】

[0005]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具有曲面形状的液晶显示器,其能够防止上基底和下基底彼此未对准,并且具有每个域中的提高的液晶控制力,以增强整体透射率。
[0006]发明构思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包括多个像素电极并具有沿第一方向的曲率的显示基底;面对显示基底、被结合到显示基底并对应于显示基底而弯曲的相对基底;以及被插入在显不基底与相对基底之间的液晶层。每个像素电极包括沿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连续布置的多个域,并进一步包括位于每个域内并相对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倾斜的分支电极,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域的分支电极以交替的方式布置。
[0007]根据上述,域被布置在与液晶显示器在该方向上弯曲的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被设置为沿第二方向彼此相邻的两个域中的分支电极以交替的方式布置。
[0008]因此,虽然在上基底与下基底之间出现由于液晶显示器的曲面形状而导致的未对准,但防止了域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重叠,因而可以防止由于未对准而导致液晶分子被异常对准。
[0009]另外,彼此相邻的两个域的分支电极彼此交替布置。因而每个域中的液晶控制力得到提高,液晶显示器的整体透射率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0010]通过参考结合附图考虑的下述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中:
[0011]图1A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透视图;
[0012]图1B是图1A中所不的液晶显不器的侧视图;
[0013]图2A是示出了图1A中所示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的平面图;
[0014]图2B是示出了被限定在图2A中所示的像素区域中的域和液晶对准方向的图;
[0015]图2C是图2A中所示的Al部分的放大图;
[0016]图3A是沿图2A的线1-1’截取的剖视图;
[0017]图3B是沿图2A的线ΙΙ-ΙΓ截取的剖视图;
[0018]图4A、图4B、图4C和图4D是示出了由被形成在显示基底与相对基底之间的电场对准的液晶分子的透视图;
[0019]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的平面图;
[0020]图6A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的平面图;[0021 ]图6B是图6A中所示的A2部分的放大图;
[0022]图7A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的平面图;
[0023]图7B是图7A中所示的A3部分的放大图;
[0024]图8A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的平面图;
[0025]图8B是图8A中所示的A4部分的放大图;
[0026]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的平面图;
[0027]图1OA是示出了在非交替分支电极结构中的根据时间流逝的液晶对准状态的图;
[0028]图1OB是示出了在交替分支电极结构中的根据时间流逝的液晶对准状态的图;和
[0029]图11是示出了非交替分支电极结构的亮度与交替分支电极结构的亮度的比较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将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被连接到”或“被结合至Γ另一元件或层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被直接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中间层。与此相反,当一个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被直接连接到”或“被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或中间层。贯穿全文,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如本文所用,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和所有组合。
[0031]将理解的是,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来描述各种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该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教导的情况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第一组件、第一区域、第一层或第一部分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第二组件、第二区域、第二层或第二部分。
[0032]出于易于描述的目的,在本文中可以使用诸如“之下”、“下方”、“下”、“上方”、“上”等的空间相对术语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将理解的是,除了图中描述的方位之外,空间相对术语意在包含设备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元件将随后被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的“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包括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设备可被另外定向(例如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位),本文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符可以进行相应的解释。
[0033]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的实施例,并不旨在限制发明。如本文所用,单数形式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将进一步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在说明书中被使用时表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
[003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将进一步理解,诸如那些在常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的上下文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将不以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意义来解释,除非在本文中明确地如此定义。
[0035]各图不是按比例的。所有数值是近似的,并且可以改变。具体材料和组合物的所有示例都将仅被视为非限制性的和示例性的。其它合适的材料和组合物可以用来代替。
[0036]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解释本发明。
[0037I图1A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500的透视图,图1B是图1A中所示的液晶显示器的侧视图。
[0038]参考图1A,液晶显示器500包括经其显示图像并具有曲面形状的显示区域DA。因此,曲面液晶显示器500向观看者提供了具有改进的三维效果、投入感(或沉浸感)和身临其境感的图像。
[0039]液晶显示器500包括显示基底100、相对基底300和液晶层。相对基底300面对显示基底100并被结合到显不基底100,液晶层被插入在显不基底100与相对基底300之间。
[0040]除了显示基底100和相对基底300之外,液晶显示器500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元件。例如,液晶显不器500可以进一步包括向显不基底100和相对基底300提供光的背光组件(未示出)。然而,液晶显示器500的结构不应限于此或由此限制。
[0041]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液晶显示器500可沿第一方向Dl弯曲。因此,显示基底100的一部分或全部沿第一方向Dl弯曲,显不区域DA具有沿第一方向Dl弯曲的形状(即具有随着沿第一方向Dl的位置的功能而变化的高度或海拔)。另外,相对基底300具有与显示基底100的曲面形状对应的曲面形状。
[0042]如图1B所示,当第一点Pl被定义在沿显示基底100的侧表面的一个位置时,与第一点Pl相交的法线10经过相对基底300的第二点P2。另外,在第一点Pl处定义基本上平行于用户的视线方向的注视线15,注视线15经过相对基底300的第三点P3。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显示基底100和相对基底300具有曲面形状,第二点P2的位置可以不同于相对基底300中的第三点P3的位置。
[0043]第二点P2与第三点P3之间的第一距离dl根据液晶显示器500的曲率而变化。也就是说,随着液晶显示器500的曲率增加,第一距离dl变得更大。
[0044]如上所述,由于显示基底100和相对基底300的曲面形状而在第二点P2与第三点P3之间出现第一距离dl的现象被称为显示基底100与相对基底300之间的未对准。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液晶显示器500的结构,该结构防止了液晶分子的对准控制力或孔径比因未对准而劣化并提高了显示在液晶显示器500中的图像的显示质量。
[0045]图2A是示出了图1A中所示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的平面图,图2B是示出了被限定在图2A中所示的像素区域中的域和液晶对准方向的图,图2C是图2A中所示的Al部分的放大图。
[0046]液晶显示器500包括多个像素。然而,图2A仅示出了一个像素区域PA,为了便于解释,从图2A中省略了其它像素和其它像素区域。另外,图2A示出了像素区域PA被分成两个子像素区域的结构,但是像素区域PA可以具有像素区域PA没有被分成两个子像素区域的结构。
[0047]参考图2A,像素包括栅极线GL、第一数据线DL1、第二数据线DL2、第一薄膜晶体管TRl、第二薄膜晶体管TR2和像素电极PE。
[0048]栅极线GL大致在第一方向Dl上延伸,第一数据线DLl和第二数据线DL2大致在与第一方向Dl基本上垂直的第二方向D2上延伸。栅极线GL被电连接到第一薄膜晶体管TRl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R2,以将栅极信号施加到第一薄膜晶体管TRl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R2。
[0049]形成有像素电极PE的区域被定义为像素区域PA,像素区域PA包括第一子像素区域PAl和第二子像素区域PA2。第一子像素区域PAl和第二子像素区域PA2沿第二方向D2布置。像素电极PE包括被设置在第一子像素区域PAl中的第一子像素电极PEl和被设置在第二子像素区域PA2中的第二子像素电极PE2。
[0050]第一数据线DLl将第一数据信号施加到第一薄膜晶体管TRl,第二数据线DL2将第二数据信号施加到第二薄膜晶体管TR2。第一数据线DLl沿第一子像素电极PEl和第二子像素电极PE2的一侧延伸,第二数据线DL2沿第一子像素电极PEl和第二子像素电极PE2的相对侧延伸。第一子像素电极PEl和第二子像素电极PE2因而被设置在第一数据线DLl与第二数据线DL2之间。
[0051]第一薄膜晶体管TRl被电连接到栅极线GL、第一数据线DLl和第一子像素电极PEl。当第一薄膜晶体管TRl响应于来自栅极线GL的栅极信号被导通时,第一数据信号通过导通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Rl被施加到第一子像素电极PEl。
[0052]第一薄膜晶体管TRl包括第一栅电极GEl、第一源电极SEl和第一漏电极DEl。第一栅电极GEl从栅极线GL延伸或突出。第一源电极SEl从第一数据线DLl突出,并被设置在第一栅电极GEl上,第一漏电极DEl被设置在第一栅电极GEl上,并与第一源电极SEl隔开。第一子像素电极PEI通过第一接触孔Cl与第一漏电极DEI接触。
[0053]第二薄膜晶体管TR2被电连接到栅极线GL、第二数据线DL2和第二子像素电极PE2。当第二薄膜晶体管TR2响应于来自栅极线GL的栅极信号被导通时,第二数据信号通过导通的第二薄膜晶体管TR2被施加到第二子像素电极PE2。
[0054]第二薄膜晶体管TR2包括第二栅电极GE2、第二源电极SE2和第二漏电极DE2。第二栅电极GE2从栅极线GL延伸出。第二源电极SE2从第二数据线DL2延伸,并且被设置在第二栅电极GE2上,第二漏电极DE2被设置在第二栅电极GE2上,并与第二源电极SE2隔开。第二子像素电极PE2通过第二接触孔C2与第二漏电极DE2接触。
[0055]如上所述,由于第一子像素电极PEl和第二子像素电极PE2分别由不同的第一数据信号和第二数据信号驱动,被显示在第一子像素区域PAl中的图像的灰度级不同于被显示在第二子像素区域PA2中的图像的灰度级。
[0056]如图2A所示,第一子像素电极PEl的尺寸与第二子像素电极PE2的尺寸不同。作为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子像素电极PEl具有比第二子像素电极PE2的尺寸更小的尺寸。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数据信号具有比第二数据信号的灰度级更高的灰度级。
[0057]参考图2B,第一子像素区域PAl包括沿第二方向D2依次排列的第一域DMl、第二域DM2、第三域DM3和第四域DM4。第二子像素区域PA2包括沿第二方向D2依次排列的第五域DM5、第六域DM6、第七域DM7和第八域DM8。
[0058]第一域DMl至第四域DM4的液晶分子响应于被形成在第一子像素电极PEl与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场被对准。这里,第一域DMl至第四域DM4的液晶分子对准方向被分别定义为第一液晶对准方向DR1、第二液晶对准方向DR2、第三液晶对准方向DR3和第四液晶对准方向DR4。关于第一液晶对准方向DRl至第四液晶对准方向DR4的细节将参考图4A至图4D进行描述。
[0059]第五域DM5至第八域DM8的液晶分子响应于被形成在第二子像素电极PE2与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场被对准。这里,第五域DM5至第八域DM8的液晶对准方向被分别定义为第五液晶对准方向DR5、第六液晶对准方向DR6、第七液晶对准方向DR7和第八液晶对准方向DR8。
[0060]参考图2A至图2C,第一子像素电极PEl包括第一水平主干电极HSl、第二水平主干电极HS2、第一垂直主干电极VSl、第二垂直主干电极VS2、以及第一分支电极B1、第二分支电极B2、第三分支电极B3和第四分支电极B4。
[0061 ] 第一垂直主干电极VSl和第二垂直主干电极VS2中的每一个在第二方向D2上延伸,第二方向D2与液晶显示器500弯曲的第一方向Dl相交。也就是说,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第二方向D2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方向Dl。
[0062]第一垂直主干电极VSl被设置在第一域DMl和第二域DM2的一侧,例如邻近于第一数据线DLl的一侧,第二垂直主干电极VS2被设置在第三域DM3和第四域DM4的另一侧,例如,邻近于第二数据线DL2的一侧。
[0063]第一水平主干电极HSl被设置在第一域DMl与第二域DM2之间,并在第一方向Dl上延伸而从第一垂直主干电极VSl的中心部分向外或远离。因此,第一垂直主干电极VSI和第一水平主干电极HSl形成以逆时针方向旋转约90度的T形。
[0064]第一分支电极BI的一部分从第一水平主干电极HSl延伸,第一分支电极BI的其它部分从第一垂直主干电极VSl延伸。另外,第一分支电极BI中的每一个在第三方向D3上延伸,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第三方向D3相对于第一方向Dl和第二方向D2倾斜。连续的第一分支电极BI沿第一方向Dl布置并彼此隔开。
[0065]第二分支电极B2的一部分从第一水平主干电极HSl延伸,第二分支电极B2的其它部分从第一垂直主干电极VSl延伸。另外,第二分支电极B2中的每一个在第四方向D4上延伸,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第四方向D4相对于第一方向Dl和第二方向D2倾斜。连续的第二分支电极B2沿第一方向Dl布置并彼此隔开。
[0066]第三方向D3相对于第一方向Dl在逆时针方向上倾斜,第四方向D4相对于第一方向Dl在顺时针方向上倾斜。作为被形成在第一方向Dl与第三方向D3之间的夹角的第一角为约+45度,作为被形成在第一方向Dl与第四方向D4之间的夹角的第二角为约-45度。因此,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第三方向D3基本上垂直于第四方向D4。
[0067]第一分支电极BI和第二分支电极B2以交替的方式沿第一水平主干电极HSl布置。具体地说,当被形成在相邻的第一分支电极BI之间的空间被称为第一狭缝USI时,第二分支电极B2和第一狭缝USl相对于第一水平主干电极HSl对称地设置,第二分支电极B2和第一分支电极BI相对于第一水平主干电极HSl非对称地设置。当被形成在相邻的第二分支电极B2之间的空间被称为第二狭缝US2时,第一分支电极BI和第二狭缝US2相对于第一水平主干电极HSl对称地设置,第二分支电极B2和第一分支电极BI相对于第一水平主干电极HSl非对称地设置。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虽然任何大小是可能的,但第一狭缝USl和第二狭缝US2中的每一个具有在微米级上测量的宽度。
[0068]第二水平主干电极HS2被设置在第三域DM3与第四域DM4之间,并在第一方向Dl上延伸,以从第二垂直主干电极VS2的中心部分突出。因而,第二垂直主干电极VS2和第二水平主干电极HS2形成以顺时针方向旋转约90度的T形。
[0069]第三分支电极B3的一部分从第二水平主干电极HS2延伸,第三分支电极B3的其它部分从第二垂直主干电极VS2延伸。另外,第三分支电极B3中的每一个在第五方向D5上延伸,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第五方向D5相对于第一方向Dl和第二方向D2倾斜。连续的第三分支电极B3沿第一方向Dl布置并彼此隔开。
[0070]第四分支电极B4的一部分从第二水平主干电极HS2延伸,第四分支电极B4的其它部分从第二垂直主干电极VS2延伸。另外,第四分支电极B4中的每一个在第六方向D6上延伸,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第六方向D6相对于第一方向Dl和第二方向D2倾斜。第四分支电极B4被定向为沿第一方向Dl布置并彼此隔开。
[0071]第五方向D5与第四方向D4相反,第六方向D6与第三方向D3相反。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第六方向D6与第五方向D5相交。例如,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第五方向D5基本上垂直于第六方向D6。
[0072]第三分支电极B3与第四分支电极B4以交替的方式沿第二水平主干电极HS2布置。具体地说,当被形成在相邻的第三分支电极B3之间的空间被称为第三狭缝US3时,第四分支电极B4和第三狭缝US3相对于第二水平主干电极HS2对称地设置。当被形成在相邻的第四分支电极B4之间的空间被称为第四狭缝US4时,第三分支电极B3和第四狭缝US4相对于第二水平主干电极HS2对称地设置。第四分支电极B4和第三分支电极B3相对于第二水平主干电极HS2非对称地设置。
[0073]第二域DM2的第二分支电极B2与第三域DM3的第三分支电极B3以交替的方式布置。具体地说,第二分支电极B2的第一中心线CLl与第三分支电极B3的第二中心线CL2以交替的方式布置。
[0074]参考图2C,第一分支电极BI至第四分支电极B4中的每一个具有第一宽度wl,第一狭缝USl至第四狭缝US4中的每一个具有第二宽度W2,第一宽度Wl大于第二宽度W2。第二分支电极B2中的每一个在第一方向Dl上从对应的第一分支电极BI偏移,偏移量约为第一宽度wl的一半(wl/2)或更小。另外,第三分支电极B3中的每一个在第七方向D7上从对应的第二分支电极B2偏移,偏移量约为第一宽度wl的一半(wl/2)或更小。第四分支电极B4中的每一个在第一方向Dl上从对应的第三分支电极B3偏移,第四分支电极B4偏移约第一宽度wl的一半(wl/2)或更小。
[0075]如上所述,由于被设置为彼此相邻的域中的分支电极以交替的方式布置,被施加到液晶分子的电场被分散在两个域之间的边界区域,液晶对准控制力从而在域的外部部分中得到提高。例如,在第一域DMl与第二域DM2之间的边界区域,被设置在第一分支电极BI与第二狭缝US2之间的液晶分子被控制为朝向第一分支电极BI对准。类似地,在第一域DMl与第二域DM2之间的边界区域,被设置在第二分支电极B2与第一狭缝USl之间的液晶分子被控制为朝向第二分支电极B2对准。因此,液晶对准控制力在两个域之间的边界区域得到提高,并且域之间的距离减小,从而提高了每个像素的透射率。
[0076]再次参考图2A,第二子像素电极PE2具有与第一子像素电极PEl的尺寸不同的尺寸。然而,第二子像素电极PE2具有与第一子像素电极PEl的形状相似的形状。
[0077]第二子像素电极PE2包括第三水平主干电极HS3、第四水平主干电极HS4、第三垂直主干电极VS3、第四垂直主干电极VS4、以及第五分支电极B5、第六分支电极B6、第七分支电极B7和第八分支电极B8。
[0078]第三垂直主干电极VS3和第四垂直主干电极VS4中的每一个在第二方向D2上延伸。第三垂直主干电极VS3被设置在第五域DM5和第六域DM6的一侧,例如,与第一数据线DLl最近的一侧,第四垂直主干电极VS4被设置在第七域DM7和第八域DM8的另一侧,例如,与第二数据线DL2最近的一侧。
[0079]第三水平主干电极HS3被设置在第五域DM5与第六域DM6之间,并在第一方向Dl上延伸,以从第三垂直主干电极VS3的中心部分突出。
[0080]第五分支电极B5的一部分从第三水平主干电极HS3延伸,第五分支电极B5的其它部分从第三垂直主干电极VS3延伸。另外,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第五分支电极B5中的每一个在第三方向D3上延伸,连续的第五分支电极B5沿第一方向Dl布置并彼此隔开。
[0081 ]第六分支电极B6的一部分从第三水平主干电极HS3延伸,第六分支电极B6的其它部分从第三垂直主干电极VS3延伸。另外,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第六分支电极B6中的每一个在第四方向D4上延伸。连续的第六分支电极B6沿第一方向Dl布置并彼此隔开。
[0082]第五域DM5的第五分支电极B5和第六域DM6的第六分支电极B6以交替的方式布置。具体地说,当被形成在相邻的第五分支电极B5之间的空间被称为第五狭缝US5时,第六分支电极B6和第五狭缝US5相对于第三水平主干电极HS3对称地设置。当被形成在相邻的第六分支电极B6之间的空间被称为第六狭缝US6时,第五分支电极B5和第六狭缝US6相对于第三水平主干电极HS3对称地设置。第五分支电极B5和第六分支电极B6相对于第三水平主干电极HS3非对称地设置。
[0083]第四水平主干电极HS4被设置在第七域DM7与第八域DM8之间,并在第一方向Dl上延伸,以从第四垂直主干电极VS4的中心部分突出。
[0084]第七分支电极B7的一部分从第四水平主干电极HS4延伸,第七分支电极B7的其它部分从第四垂直主干电极VS4延伸。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第七分支电极B7中的每一个在第五方向D5上延伸,连续的第七分支电极B7沿第一方向Dl布置并彼此隔开。
[0085]第八分支电极B8的一部分从第四水平主干电极HS4延伸,第八分支电极B8的其它部分从第四垂直主干电极VS4延伸。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第八分支电极B8中的每一个在第六方向D6上延伸,连续的第八分支电极B8沿第一方向Dl布置并彼此隔开。
[0086]第七域DM7的第七分支电极B7和第八域DM8的第八分支电极B8以交替的方式布置。具体地说,当被形成在相邻的第七分支电极B7之间的空间被称为第七狭缝US7时,第八分支电极B8和第七狭缝US7相对于第四水平主干电极HS4对称地设置。当被形成在相邻的第八分支电极B8之间的空间被称为第八狭缝US8时,第七分支电极B7和第八狭缝US8相对于第四水平主干电极HS4对称地设置。第七分支电极B7和第八分支电极B8相对于第四水平主干电极HS4非对称地设置。
[0087]第六域DM6的第六分支电极B6和第七域DM7的第七分支电极B7以交替的方式布置。具体地说,第六分支电极B6的第三中心线与第七分支电极B7的第四中心线以交替的方式布置。
[0088]另外,第一子像素电极PEl进一步包括第一域连接电极LPl,第二子像素电极PE2进一步包括第二域连接电极LP2。
[0089]第一域连接电极LPl被设置在第二域DM2与第三域DM3之间,以电连接第二分支电极B2与第三分支电极B3。第二域连接电极LP2被设置在第六域DM6与第七域DM7之间,以电连接第六分支电极B6和第七分支电极B7。第一域连接电极LPl被设置在第二域DM2与第三域DM3之间的边界区域的中心,第二域连接电极LP2被设置在第六域DM6与第七域DM7之间的边界区域的中心。作为示例,第一域连接电极LPl和第二域连接电极LP2各自基本上平行于第二方向D2而延伸。
[0090]在第一域DMl中液晶分子由第一分支电极BI在第一液晶对准方向DRl上对准,在第二域DM2中液晶分子由第二分支电极B2在第二液晶对准方向DR2上对准。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液晶对准方向DRl和第二液晶对准方向DR2分别对应于第六方向D6和第五方向D5。[0091 ]在第三域DM3中液晶分子由第三分支电极B3在第三液晶对准方向DR3上对准,在第四域DM4中液晶分子由第四分支电极B4在第四液晶对准方向DR4上对准。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液晶对准方向DR3和第四液晶对准方向DR4分别对应于第四方向D4和第三方向D3。
[0092]如上所述,沿第二方向D2顺序布置的第一域DMl至第四域DM4被布置在第一子像素区域PAl中,第一域DMl至第四域DM4中的液晶对准方向彼此不同。因而,第一子像素区域PAl的视角可被加宽。
[0093]此外,沿第二方向D2顺序布置的第五域DM5至第八域DM8被布置在第二子像素区域PA2中,第五域DM5至第八域DM8的液晶对准方向彼此不同。因而,第二子像素区域PA2的视角也可被加宽。
[0094]在第一方向Dl上弯曲的液晶显示器500中,一个像素的第一域DMl至第八域DM8沿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方向Dl的第二方向D2布置。因此,防止了由于在第一方向Dl上弯曲的液晶显示器500的两个基底100和300之间的未对准而使具有不同的液晶对准方向的域在第一方向Dl上彼此重叠。因此,可以防止出现由于液晶分子的未对准而导致的纹理缺陷。
[0095 ]图3A是沿图2A的线1-1’截取的剖视图,图3B是沿图2A的线I1-1 I’截取的剖视图。
[0096]参考图2A、图3A和图3B,显示基底100包括第一基础基底S1、栅极线GL、第一数据线DL1、第二数据线DL2、第一薄膜晶体管TR1、第二薄膜晶体管TR2、像素电极PE和第一对准层HO。
[0097]第一基础基底SI可以是,但不限于,柔性的也是透光的绝缘基底,诸如塑料基底。栅极线GL被设置在第一基础基底SI上,栅极线GL被电连接到第一薄膜晶体管TRl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R2,以将栅极信号施加到第一薄膜晶体管TRl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R2。第一数据线DLl和第二数据线DL2与栅极线GL绝缘,并被设置在第一基础基底SI上。第一数据线DLl发送第一数据信号,第二数据线DL2发送第二数据信号。
[0098]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像素电极PE包括被设置在第一子像素区域PAl中的第一子像素电极PEI和被设置在第二子像素区域PA2中的第二子像素电极PE2。
[0099]第一薄膜晶体管TRl包括第一栅电极GEl、第一有源图案APl、第一源电极SEl和第一漏电极DEl。第一栅电极GEl从栅极线GL突出,第一有源图案APl被设置在第一栅电极GEl上,第一绝缘层LI被插入在第一栅电极GEl与第一有源图案API之间。第一源电极SEl从第一数据线DLl延伸,以与第一有源图案APl接触,第一漏电极DEl与第一源电极SEl隔开,还与第一有源图案API接触。
[0100]第二绝缘层L2覆盖第一薄膜晶体管TRl,第三绝缘层L3被设置在第二绝缘层L2上。第一子像素电极PEl被设置在第三绝缘层L3上,第一子像素电极PEl通过穿过第二绝缘层L2和第三绝缘层L3形成的第一接触孔Cl与第一漏电极DEl接触。
[0101]第二薄膜晶体管TR2包括第二栅电极GE2、第二有源图案AP2、第二源电极SE2和第二漏电极DE2。第二栅电极GE2从栅极线GL伸出,第二有源图案AP2被设置在第二栅电极GE2上,第一绝缘层LI被插入在第二栅电极GE2与第二有源图案AP2之间。第二源电极SE2从第二数据线DL2突出,以与第二有源图案AP2接触。第二漏电极DE2与第二源电极SE2隔开,还与第二有源图案AP2接触。
[0102]第二子像素电极PE2被设置在第三绝缘层L3上。第二子像素电极PE2通过穿过第二绝缘层L2和第三绝缘层L3形成的的第二接触孔C2与第二漏电极DE2接触。
[0103]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有源图案APl和第二有源图案AP2中的每一个包括半导体材料,诸如非晶硅或结晶硅。然而,被包括在第一有源图案APl和第二有源图案AP2中的半导体材料不应限于此或由此限制。例如,第一有源图案APl和第二有源图案AP2中的每一个可包括诸如1620、2110、31102、111203、211231104、66203和!1?)2的氧化物半导体或诸如6348和63?的化合物半导体。
[0104]第一对准层110被设置在第一子像素电极PEl和第二子像素电极PE2上,并与液晶层LC接触。当在显示基底100和相对基底300之间没有形成电场时,第一对准层110将液晶层LC的液晶分子LM(参考图4A至图4D)对准为相对于第一对准层110倾斜。在这种情况下,由第一对准层110对准的液晶分子LM由电场进一步倾斜,以相对于显示基底100水平地对准。由于液晶显示器500的响应时间在超垂直对准(SVA)模式下得以提高,液晶分子LM响应于电场在SVA模式下操作。
[0105]相对基底300包括第二基础基底S2、滤色器CF、遮光层BM、公共电极CE和第二对准层310。第二基础基底S2可以是,但不限于,既光学上透射又是柔性的绝缘基底。
[0106]公共电极CE被设置在第二基础基底S2上,并与像素电极PE—起产生被施加到液晶层LC的电场。遮光层BM被设置为与栅极线GL、第一数据线DL1、第二数据线DL2、第一薄膜晶体管TRl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R2的位置对应,并阻挡光。另外,滤色器CF被设置在第二基础基底S2上,以滤波穿过液晶层LC的光,从而产生彩色光。
[0107]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遮光层BM和滤色器CF被设置在第二基础基底S2上。然而,它们不应限于此或由此限制。根据另一实施例,遮光层BM和滤色器CF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被设置在第一基础基底SI上。
[0108]图4A、图4B、图4C和图4D是示出了由被形成在显示基底与相对基底之间的电场对准的液晶分子的透视图。
[0109]更具体地,图4A是示出了由第一分支电极BI的电场对准的液晶分子的对准状态的透视图,图4B是示出了由第二分支电极B2的电场对准的液晶分子的对准状态的透视图,图4C是示出了由第三分支电极B3的电场对准的液晶分子的对准状态的透视图,图4D是示出了由第四分支电极B4的电场对准的液晶分子的对准状态的透视图。
[0110]参考图4A和图2B,第一分支电极BI中的每一个在第三方向D3上延伸。当在显示基底100与相对基底300之间没有形成电场时,液晶分子LM的被设置为邻近于第一对准层110的一部分和液晶分子LM的被设置为邻近于第二对准层310的一部分在预定方向上预倾斜(pre-tilted)。
[0111]在第一域DMl中,液晶分子LM由第一对准层110预倾斜的方向被称为第一预倾斜方向LDI,液晶分子LM由第二对准层310预倾斜的方向被称为第二预倾斜方向UDI。第一预倾斜方向LDl和第二预倾斜方向UDl可与第六方向D6基本相同。也就是说,被设置为邻近于第一对准层110和第二对准层310的液晶分子在第六方向D6上预倾斜。
[0112]当形成电场时,被设置在第一对准层110与第二对准层310之间的液晶分子LM响应于电场在第六方向D6上对准(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基本上平行于第一分支电极BI)。也就是说,由第一对准层110和第二对准层310预倾斜的液晶分子LM由电场沿第六方向D6进一步倾斜和对准。
[0113]因此,当施加电场时,在第一域DMl中液晶分子LM由第一分支电极BI在与第一预倾斜方向LDl和第二预倾斜方向UDl相同的第六方向D6上对准,第六方向D6可以被定义为第一液晶对准方向DRl。
[0114]参考图4B和图2B,第二分支电极B2中的每一个在第四方向D4上延伸。当在显示基底100与相对基底300之间没有形成电场时,第二域DM2中的液晶分子LM的被设置为邻近于第一对准层110的一部分和液晶分子LM的被设置为邻近于第二对准层310的一部分在预定方向上预倾斜。
[0115]在第二域DM2中,液晶分子LM由第一对准层110预倾斜的方向被称为第三预倾斜方向LD2,液晶分子LM由第二对准层310预倾斜的方向被称为第四预倾斜方向UD2。第三预倾斜方向LD2和第四预倾斜方向UD2与第五方向D5基本相同。也就是说,被设置为邻近于第一对准层110和第二对准层310的液晶分子LM在第五方向D5上预倾斜。
[0116]当形成电场时,液晶分子LM由电场进一步倾斜,并且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在基本上平行于第二分支电极B2的第五方向D5上对准。也就是说,由第一对准层110和第二对准层310预倾斜的液晶分子LM由电场进一步倾斜,并沿第五方向D5对准。
[0117]因此,当施加电场时,在第二域DM2中液晶分子LM在与第三预倾斜方向LD2和第四预倾斜方向UD2相同的第五方向D5上对准,第五方向D5可以被定义为第二液晶对准方向DR2。
[0118]参考图4C和图2B,第三分支电极B3中的每一个在第五方向D5上延伸。当在显示基底100与相对基底300之间没有形成电场时,第三域DM3中的液晶分子LM的被设置为邻近于第一对准层110的一部分和液晶分子LM的被设置为邻近于第二对准层310的一部分在预定方向上预倾斜。
[0119]在第三域DM3中,液晶分子LM由第一对准层110预倾斜的方向被称为第五预倾斜方向LD3,液晶分子LM由第二对准层310预倾斜的方向被称为第六预倾斜方向UD3。第五预倾斜方向LD3和第六预倾斜方向UD3与第四方向D4基本相同。也就是说,被设置为邻近于第一对准层110和第二对准层310的液晶分子LM在第四方向D4上预倾斜。
[0120]当形成电场时,液晶分子LM由电场进一步倾斜,并且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在基本上平行于第三分支电极B3的第四方向D4上对准。也就是说,由第一对准层110和第二对准层310预倾斜的液晶分子LM由电场进一步倾斜,并沿第四方向D4对准。
[0121]因此,当施加电场时,在第三域DM3中液晶分子LM在与第五预倾斜方向LD3和第六预倾斜方向UD3相同的第四方向D4上对准,第四方向D4可以被定义为第三液晶对准方向DR3。
[0122]参考图4D和图2B,第四分支电极B4中的每一个在第六方向D6上延伸。当在显示基底100与相对基底300之间没有形成电场时,第四域DM4中的液晶分子LM的被设置为邻近于第一对准层110的一部分和液晶分子LM的被设置为邻近于第二对准层310的一部分在预定方向上预倾斜。
[0123 ]在第四域DM4中,液晶分子LM由第一对准层110预倾斜的方向被称为第七预倾斜方向LD4,液晶分子LM由第二对准层310预倾斜的方向被称为第八预倾斜方向UD4。第七预倾斜方向LD4和第八预倾斜方向UD4与第三方向D3基本相同。也就是说,被设置为邻近于第一对准层110和第二对准层310的液晶分子LM在第三方向D3上预倾斜。
[0124]当形成电场时,液晶分子LM由电场进一步倾斜,并且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在基本上平行于第四分支电极B4的第三方向D3上对准。也就是说,由第一对准层110和第二对准层310预倾斜的液晶分子LM由电场进一步倾斜,并沿第三方向D3对准。
[0125]因此,当施加电场时,在第四域DM4中液晶分子LM在与第七预倾斜方向LD4和第八预倾斜方向UD4相同的第三方向D3上对准,第三方向D3可以被定义为第四液晶对准方向DR4。
[0126]如上所述,沿第二方向D2依次布置的第一域DMl至第四域DM4被布置在第一子像素区域PAl内。因此,在第一域DMl至第四域DM4中,液晶分子LM由电场对准的液晶对准方向彼此不同。因此,第一子像素区域PAl的视角可被加宽。
[0127]类似于第一子像素区域PAl,第五域DM5至第八域DM8沿第二方向D2被依次布置在第二子像素区域PA2中。因此,在第五域DM5至第八域DM8中,液晶分子LM由电场对准的液晶对准方向彼此不同。
[0128]现在将参考第一域DMl和第二域DM2描述上述像素结构的效果。
[0129]参考图1B、图2B和图4A,当液晶显示器500沿第一方向Dl弯曲时,在显示基底100与相对基底300之间出现未对准。在这种情况下,显示基底100和相对基底300彼此未对准第一长度LI。
[0130]然而,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由于第一域DMl至第八域DM8被布置在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方向Dl的第二方向D2上,防止由于未对准而导致域彼此重叠。
[0131]更具体地说,在第一域DMl中显示基底100的液晶分子LM被预倾斜的第一对准层110的区域被称为第一预倾斜区域PRl,在第一域DMl中相对基底300的液晶分子LM被预倾斜的第二对准层310的区域被称为第二预倾斜区PR2。当在显示基底100与相对基底300之间出现未对准并且相对基底300在第一方向Dl上偏移第一长度LI时,第二预倾斜区域PR2相对于第一预倾斜区域PRl偏移第一长度LI。
[0132]然而,该像素没有被设置为在第一方向Dl上邻近于第一域DMl的域。因此,即使相对基底300在第一方向Dl上偏移,偏移的第二预倾斜区域PR2不与同一像素的另一域重叠,因而可以防止出现对准缺陷。结果是,与常规的显示器不同,可以防止由于对准缺陷而导致的透光率的劣化。
[0133]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子像素PEl和第二子像素PE2的结构。
[0134]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的平面图。在图5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先前实施例中的相同元件,因此对相同元件的任何详细描述将被省略。
[0135]参考图5,第一子像素电极PE1_2进一步包括第一分支连接电极BCl和第二分支连接电极BC2。第一分支连接电极BCl在第一方向Dl上延伸,以连接第一分支电极BI的边缘,第二分支连接电极BC2在第一方向Dl上延伸,以连接第四分支电极B4的边缘。
[0136]当第一域DM1(参考图2B)被限定为具有四边形形状时,基本上平行于第二方向D2的两侧被分别定义为第一左侧和第一右侧,基本上平行于第一方向Dl的两侧被分别定义为第一上侧和第一下侧。特别是,第一上侧被设置为邻近于上像素,该上像素被设置为在第八方向D8( S卩,与第二方向D2的相反的方向)上邻近于第一域DMl,第一下侧被设置为邻近于第二域DM2(参考图2B)。
[0137]第一分支连接电极BCl被设置在第一上侧,并被连接到第一分支电极BI。因此,第一分支连接电极BCl防止了在第一域DMl与被设置为在第八方向D8上邻近于第一域DMl的上像素之间的边界区域对液晶分子的对准控制力劣化。
[0138]当第四域DM4(参考图2B)被限定为具有四边形形状时,基本上平行于第二方向D2的两侧被分别定义为第二左侧和第二右侧,基本上平行于第一方向Dl的两侧被分别定义为第二上侧和第二下侧。特别是,第二上侧被设置为邻近于第三域DM3,第二下侧被设置为邻近于或面对第五域DM5(参考图2B)。
[0139]第二分支连接电极BC2被设置在第二下侧,并被连接到第四分支电极B4。因此,第二分支连接电极BC2防止了在第四域DM4与第五域DM5之间的边界区域对液晶分子的对准控制力劣化。
[0140]第二子像素电极PE2_2进一步包括第三分支连接电极BC3和第四分支连接电极BC4。第三分支连接电极BC3在第一方向Dl上延伸,以连接第五分支电极B5的边缘,第四分支连接电极BC4在第一方向Dl上延伸,以连接第八分支电极B8的边缘。
[0141]当第五域DM5被限定为具有四边形形状时,基本上平行于第二方向D2的两侧被分别定义为第三左侧和第三右侧,基本上平行于第一方向Dl的两侧被分别定义为第三上侧和第三下侧。特别是,第三上侧被设置为邻近于或面对第四域DM4,第三下侧被设置为邻近于第六域DM6(参考图2B)。
[0142]第三分支连接电极BC3被设置在第三上侧,并被连接到第五分支电极B5。因此,第三分支连接电极BC3防止了在第四域DM4与第五域DM5之间的边界区域对液晶分子的对准控制力劣化。
[0143]当第八域DM8(参考图2B)被限定为具有四边形形状时,基本上平行于第二方向D2的两侧被分别定义为第四左侧和第四右侧,基本上平行于第一方向Dl的两侧被分别定义为第四上侧和第四下侧。特别是,第四上侧被设置为邻近于第七域DM7,第四下侧被设置为邻近于下像素,该下像素被设置为在第二方向D2上邻近于第八域DM8。
[0144]第四分支连接电极BC4被设置在第四下侧,并被连接到第八分支电极B8。因此,第四分支连接电极BC4防止了在第八域DM8与下像素之间的边界区域对液晶分子的对准控制力劣化。
[0145]图6A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的平面图,图6B是图6A中所示的A2部分的放大图。在图6A和图6B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先前实施例中的相同元件,因此对相同元件的任何详细描述将被省略。
[0146]参考图6A和图6B,第一子像素电极PE1_3包括第一水平主干电极HS1’和第二水平主干电极HS2’,第二子像素电极PE2_3包括第三水平主干电极HS3’和第四水平主干电极HS4’。由于第一水平主干电极HS1’至第四水平主干电极HS4’具有相似的结构,将以第一水平主干电极HSl ’的细节作为代表性的示例来进行描述。
[0147]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水平主干电极HS1’的宽度随着从第一垂直主干电极VSI的距离增加而变小。更具体地,如图6B所示,当与第一水平主干电极HS I’的中心或中点相交并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线被称为中心线CT时,被设置在中心线CT的左侧的第一水平主干电极HS1’具有第三宽度《3,被设置在中心线CT的右侧的第一水平主干电极HS1’具有第四宽度w4。这里,第三宽度w3大于第四宽度w4。
[0148]另外,在第一方向Dl上与第一水平主干电极HS1’的中心相交的线被称为第一基准线RTl,沿第一水平主干电极HS1’的一边缘延伸的线被称为第一辅助线LTl,沿第一水平主干电极HS1’的另一边缘延伸的线被称为第二辅助线LT2。第一辅助线LTl相对于第一基准线RTl以从大约0.5度到大约2.0度的范围的量倾斜,第二辅助线LT2相对于第一基准线RTl以从大约0.5度到大约2.0度的范围的量倾斜。
[0149]同时,随着第一水平主干电极HS1’的宽度减小,被施加到第一水平主干电极HS1’的边缘场(fringe field)的强度增大。因此,如可以观察到的那样,边缘场的强度随着到第一域DMl和第二域DM2的第一右侧和第二右侧的各自距离减小而增加。因此,液晶控制力在第一右侧和第二右侧得到提高,可以防止在第一域DMl和第二域DM2的边缘区域中出现液晶分子的对准缺陷。
[0150]图7A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的平面图,图7B是图7A中所示的A3部分的放大图。在图7A和图7B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先前实施例中的相同元件,因此对相同元件的任何详细描述将被省略。
[0151]参考图7A和图7B,第一子像素电极PE1_4包括第一垂直主干电极VS1’和第二垂直主干电极VS2’,第二子像素电极PE2_4包括第三垂直主干电极VS3’和第四垂直主干电极VS4 ’。由于第一垂直主干电极VSl ’至第四垂直主干电极VS4 ’各自具有相似的结构,将以第一垂直主干电极VSl ’的细节作为代表性的示例进行描述。
[0152]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垂直主干电极VS1’的宽度随着到它的中点的距离增加而变小。更具体地,如图7B所示,当与第一垂直主干电极VS1’的中心相交并沿第一方向Dl延伸的线被称为第一基准线RT3时,在第一方向Dl上第一垂直主干电极VS1’在第一基准线RT3上具有第五宽度W5并且在其端部具有第六宽度W6。也就是说,第一垂直主干电极VS1’具有锥形边缘。
[0153]当与第一垂直主干电极VS1’的外边缘的中点相交的线被称为第二基准线RT2并且经过第一分支电极BI和第二分支电极B2的边缘(S卩,沿第一垂直主干电极VS1’的最右边缘、沿第一垂直主干电极VS1’与第一分支电极BI和第二分支电极B2之间的界面延伸)的线被称为第三辅助线LT3时,第三辅助线LT3相对于第二基准线RT2以从大约0.5度到大约2.0度的角度倾斜。
[0154]同时,随着第一垂直主干电极VSl’的宽度变小,被施加到第一垂直主干电极VSl ’的边缘场的强度增大。因此,如上所述,在第一垂直主干电极VS1’的宽度随着到其中心的距离增加而减小的情况下,在第一垂直主干电极VS1’的外边缘处的边缘场的强度增加。因此,液晶控制力在第一上侧和第二下侧得到提高,可以防止在第一域DMl和第二域DM2的边缘出现液晶分子的对准缺陷。
[0155]图8A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的平面图,图8B是图8A中所示的A4部分的放大图。在图8A和图8B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先前实施例中的相同元件,因此对相同元件的任何详细描述将被省略。
[0156]参考图8A和图8B,第一子像素电极PE1_5进一步包括第一域连接电极LPl ’,第二子像素电极PE2_5进一步包括第二域连接电极LP2 ’。
[0157]由于第一域连接电极LP1’和第二域连接电极LP2’具有相似的结构,将以第一域连接电极LPl ’的细节作为代表性的示例进行描述。
[0158]第一域连接电极LP1’可以包括被布置为基本上彼此平行的两个电极,每个电极将相邻分支电极中的一个电连接到另一个相邻的分支电极。然而,被包括在第一域连接电极LPl ’中的电极的数量不应该被限制为两个。
[0159]在图2A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第二分支电极B2与第三分支电极B3的第一域连接电极LP1(参考图2)被设置在第二域与第三域之间的边界区域的中心,并被布置为基本上平行于第二方向D2而延伸。然而,根据图8A和图SB中所示的本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域连接电极LP1’在与第二分支电极B2和第三分支电极B3相交的方向上延伸。作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域连接电极LP1’可以相对于第二分支电极B2延伸的第四方向D4以从约60度至约120度的角度All倾斜。类似地,第一域连接电极LP1’可以相对于第三分支电极B3延伸的第五方向D5以从约60度至约120度的角度A12倾斜。
[0160]当第一域连接电极LP1’以与第四方向D4和第五方向D5不同的方向延伸时,第一域连接电极LP1’以曲折形式或形状连接第二分支电极B2和第三分支电极B3。因此,可以防止第一域连接电极LPI ’充当第二域DM2和第三域DM3的分支电极,液晶对准方向可以在第二域DM2与第三域DM3之间的边界区域变得更清楚或更明确。
[0161]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的平面图。在图9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先前实施例中的相同元件,因此对相同元件的任何详细描述将被省略。
[0162]参考图9,第一子像素电极PE1_6进一步包括第五分支连接电极BC5、第六分支连接电极BC6、第一域连接电极LPlj和第二域连接电极LP1_2。第二子像素电极PE2_6进一步包括第七分支连接电极BC7、第八分支连接电极BC8、第三域连接电极LP 1_3和第四域连接电极LP1_40
[0163]第五分支连接电极BC5在第一方向Dl上延伸,以彼此连接第二分支电极B2的边缘,第六分支连接电极BC6在第一方向Dl上延伸,以彼此连接第三分支电极B3的边缘。第五分支连接电极BC5和第六分支连接电极BC6被设置在第二域DM2与第三域DM3之间的边界区域。如上所述,由于第二分支电极B2的边缘由第五分支连接电极BC5连接,可以防止被施加到第二分支电极B2的边缘场被施加到第三域DM3。另外,由于第三分支电极B3的边缘由第六分支连接电极BC6连接,可以防止被施加到第三分支电极B3的边缘场被施加到第二域DM2。结果是,可以防止在第二域DM2与第三域DM3之间出现液晶分子的对准缺陷。
[0164]第七分支连接电极BC7在第一方向Dl上延伸,以彼此连接第六分支电极B6的边缘,第八分支连接电极BC8在第一方向Dl上延伸,以彼此连接第七分支电极B7的边缘。第七分支连接电极BC7和第八分支连接电极BC8被设置在第六域DM6与第七域DM7之间的边界区域。结果是,通过形成第七分支连接电极BC7和第八分支连接电极BC8,可以防止在第六域DM6与第七域DM7之间出现液晶分子的对准缺陷。
[0165]由于第一域连接电极LP1_1和第二域连接电极LP1_2具有与第三域连接电极LP1_3和第四域连接电极LP1_4的结构和功能相似的结构和功能,将以第一域连接电极LP1_1和第二域连接电极LP1_2的细节作为代表性的示例进行描述。
[0166]在图2A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第二分支电极B2与第三分支电极B3的第一域连接电极LPI (参考图2A)被设置在第二域DM2与第三域DM3之间的边界区域的中心部分,并被定向为基本上平行于第二方向D2。然而,根据图9中所示的本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域连接电极LP1_1和第二域连接电极LP1_2被分别设置在第二域DM2与第三域DM3之间的边界区域的两侧,以电连接第五分支连接电极BC5和第六分支连接电极BC6。第一子像素电极PE1_6被提供有开口 OP,开口 OP暴露了第五分支连接电极BC5与第六分支连接电极BC6之间的区域,以更清楚地界定第二域DM2与第三域DM3之间的边界区域。
[0167]图1OA是示出了在非交替分支电极结构中的根据时间流逝的液晶对准状态的图,图1OB是示出了交替分支电极结构中的根据时间流逝的液晶对准状态的图。
[0168]图1OA示出了当第一子像素电极被形成为非交替分支电极结构时第一域DMl至第四域DM4中的液晶对准状态。在非交替分支电极结构中,第一分支电极BI和第二分支电极B2不是以交替的方式设置,第二分支电极B2和第三分支电极B3不是以交替的方式设置,第三分支电极B3和第四分支电极B4不是以交替的方式设置。
[0169]在非交替分支电极结构中,液晶被异常对准的未对准区域出现在第一域DMl的左上侧和第二域DM2的左下侧。另外,未对准区域出现在第三域DM3的右上侧和第四域DM4的右下侧。未对准区域在从电场被施加到液晶层的时间点经过约5000ms的时间之后出现稳定,未对准区域的尺寸没有显著减小。因此,采用非交替分支电极结构的液晶显示器的整体透射率由于未对准区域而劣化。
[0170]图1OB示出了当第一子像素电极具有交替分支电极结构时第一域DMl至第四域DM4中的液晶对准状态。在交替分支电极结构中,第一分支电极BI和第二分支电极B2以交替的方式设置,第二分支电极B2和第三分支电极B3以交替的方式设置,第三分支电极B3和第四分支电极B4以交替的方式设置。
[0171]在交替分支电极结构中,液晶被异常对准的未对准区域出现在第一域DMl的左上侧和第二域DM2的左下侧,但未对准区域的尺寸小于非交替分支电极结构的未对准区域的尺寸。另外,未对准区域出现在第三域DM3的右上侧和第四域DM4的右下侧,但未对准区域的尺寸也小于非交替分支电极结构的未对准区域的尺寸。因此,交替分支电极结构具有比非交替分支电极结构的透射率更高的透射率。
[0172]如可以看到的那样,交替分支电极结构中的未对准区域的尺寸随时间流逝而缩小。此外,未对准区域的尺寸在5000ms之后持续缩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透射率。
[0173]图11是示出了非交替分支电极结构的亮度与交替分支电极结构的亮度的比较的表。
[0174]参考图11,如比较例中所示,当被布置在被设置为彼此相邻的两个域中的分支电极具有分支电极不是以交替的方式布置的非交替分支电极结构时,液晶显示器具有约
0.047179的亮度。
[0175]然而,在液晶显示器具有如图6B中所示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那样的交替分支电极结构的情况下,液晶显示器具有约0.047843的亮度,这相对于比较例增加了约1.4%。也就是说,当第一分支电极BI和第二分支电极B2以交替的方式布置,第二分支电极B2和第三分支电极B3以交替的方式布置,且第三分支电极B3和第四分支电极B4以交替的方式布置时,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增加了约1.4 %。
[0176]另外,在液晶显示器具有如图5中所示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那样的交替分支电极结构的情况下,第一分支电极BI的边缘由第一分支连接电极BCl彼此连接,第四分支电极B4的边缘由第二分支连接电极BC2彼此连接。当第一分支电极BI的边缘被彼此连接并且第四分支电极B4的边缘被彼此连接时,液晶显示器具有约0.048568的亮度,这相对于比较例增加了约2.9%。
[0177]因此,交替分支电极结构具有比非交替分支电极结构的像素透射率更高的像素透射率。
[0178]尽管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应局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相反,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下文中所要求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上述及其他实施例的各种特征可以以任何方式混合和匹配,以产生与发明一致的进一步实施例。
【主权项】
1.一种曲面液晶显示器,包括: 包括多个像素电极并具有沿第一方向的曲率的显示基底; 面对所述显示基底、被结合到所述显示基底并对应于所述显示基底而弯曲的相对基底;和 被插入在所述显示基底与所述相对基底之间的液晶层, 其中每个像素电极包括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连续布置的多个域,并进一步包括位于每个域内并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倾斜的分支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域的所述分支电极以交替的方式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液晶显示器,其中每个域的所述分支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连续布置并彼此隔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液晶显示器,其中沿所述第二方向连续布置的第一域、第二域、第三域和第四域被限定在所述多个像素电极中的每一个中,所述多个像素电极中的每一个进一步包括: 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域中并在第三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分支电极; 被设置在所述第二域中并在第四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分支电极; 被设置在所述第三域中并在第五方向上延伸的第三分支电极;和 被设置在所述第四域中并在第六方向上延伸的第四分支电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面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三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以逆时针方向倾斜,所述第四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以顺时针方向倾斜,所述第五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相反,所述第六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相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曲面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之间的第一角为+45度,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四方向之间的第二角为-45度。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面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多个像素电极中的每一个进一步包括: 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域与所述第二域之间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水平主干电极;和 被设置在所述第三域与所述第四域之间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水平主干电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曲面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分支电极和所述第二分支电极从所述第一水平主干电极突出,所述第三分支电极和所述第四分支电极从所述第二水平主干电极突出。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曲面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分支电极和所述第二分支电极相对于所述第一水平主干电极彼此不对称地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曲面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三分支电极和所述第四分支电极相对于所述第二水平主干电极彼此不对称地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曲面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二分支电极的第一中心线与所述第三分支电极的第二中心线以交替的方式布置。
【文档编号】G02F1/1343GK105911777SQ201610101268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4日
【发明人】太昌, 太昌一, 禹修完
【申请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