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套管和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63409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光学套管和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容易地容纳多芯光纤而不相应地增加部件数量的光学套管。光学套管1包括:引导开口14,其由顶壁10、底壁11以及一对侧壁12和13形成;引导件15,其从顶壁10和引导开口14向前延伸;以及光耦合器20,其设置在顶壁10的上表面上。光耦合器20具有:波导对齐件21,其使光波导2对齐并固定光波导2;以及光转向器22,其改变来自光波导2的光的方向,并将光朝着相对的光学套管1发射。
【专利说明】
光学套管和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光学套管和用于将光纤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MT连接器是已知的用于将光纤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器。例如,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布2009-134262(专利文献I)公开了一种MT连接器,其中在与树脂一体成形的MT套管内形成了一排光纤孔,并且多芯光纤插入这些光纤孔中并固定在这些光纤孔中。MT套管不仅具有光纤孔,还具有用于定位的配合销,以及配合销与其配合的配合孔。
[0003]参考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布2009-134262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拟解决的问题
[0007]然而,由于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MT套管具有配合销,所以部件数量增加的同时,成本也一起增加。此外,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MT套管需要空间用于配合销和配合孔,因此用于附接光纤的空间相应地缩小,因此难以使用多芯光纤。
[0008]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能够容易地容纳多芯光纤的光学套管和连接器。
[0009]解决问题的方法
[0010]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套管,该光学套管包括:顶壁;位于顶壁的相对侧上的底壁;一对面向彼此的侧壁,其连接顶壁与底壁,使得在其内侧上与顶壁和底壁一起形成引导开口;从顶壁和引导开口向前延伸的引导件;以及设置在顶壁上表面上的光耦合器;该光耦合器具有波导对齐件,其用于使光波导对齐并固定光波导;以及光转向器,该光转向器具有:入射表面,其接收来自光波导的入射光,该光波导通过波导对齐件对齐和布置;光转向表面,其接收来自入射表面沿着入射轴线传播的光,并反射接收到的光,其中反射光从光转向表面沿着不同于入射轴线的转向轴线传播;以及出射表面,其接收来自光转向表面的光,并将接收到的光沿着出射轴线传播,并将光作为从光学套管发射的出射光传输;该光学套管具有整体式结构。
[0011]此外,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外壳的连接器,其中外壳包括:第一附接区域,该第一附接区域固定并保持光波导并在外壳内移动;和光耦合器,其设置在外壳内并在外壳内移动;光耦合器包括:第二附接区域,该第二附接区域固定并保持光波导,该光波导被固定并保持在第一附接区域中;和光转向表面,其在光波导被固定并保持在第一附接区域和第二附接区域中时接收来自光波导的光并转换方向;其中当连接器配合到相对的连接器时,第一附接区域移动并致使光耦合器移动。
[0012]本发明的效果
[0013]根据本发明,光学套管包括按整体式结构构造的引导件和引导开口,因此能够容易地容纳多芯光纤,而不相应地增加部件的数量。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光学套管的构造的透视图。
[0015]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光学套管的构造的透视图。
[0016]图3是示出应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光学套管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0017]图4是沿图1中的箭头IV的方向观察的视图。
[0018]图5是沿图4中的线V-V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0019]图6是沿图1中的箭头VI的方向观察的视图。
[0020]图7A是描述配合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光学套管的方法的示意图。
[0021]图7B是描述配合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光学套管的方法的示意图。
[0022]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光学套管的配合状态的透视图。
[0023]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光学套管的另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4]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光学连接器的配合状态的透视图。
[0025]图1IA是图10中的一个光学连接器的透视图。
[0026]图1IB是图10中的一个光学连接器的透视图。
[0027]图12A是组装到图1lA的光学连接器中的光纤单元的透视图。
[0028]图12B是组装到图1lA的光学连接器的光纤单元的透视图。
[0029]图13是沿图1lB中的线VII1-VIII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0030]图14A是使用图1lA的连接器固定而成的光纤组件的透视图。
[0031]图14B是使用图1lA的连接器固定而成的光纤组件的透视图。
[0032]图15是沿图14A中的箭头XV的方向观察的视图。
[0033]图16A是从图14A的光纤组件中省略右侧主体后的透视图。
[0034]图16B是从图14B的光纤组件中省略右侧主体后的透视图。
[0035]图17是沿图16A中的箭头XVII的方向观察的视图。
[0036]图18A是图10所示的另一种光学连接器的透视图。
[0037]图18B是图10所示的另一种光学连接器的透视图。
[0038]图19A是组装到图18A的光学连接器中的光纤单元的透视图。
[0039]图19B是结合到图18A的光学连接器中的光纤单元的透视图。
[0040]图20是沿图19B中的箭头XX的方向观察的视图。
[0041 ]图21A是从图19A的光纤组件中省略左侧主体后的透视图。
[0042 ]图21B是从图19B的光纤组件中省略左侧主体后的透视图。
[0043 ]图22是沿图18A中的线XXI1-XXII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0044]图2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连接器的配合状态的横截面视图。
[0045]图24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连接器的功能的示意图。
[0046]图25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连接器的功能的示意图。[0047I图26是示出图24的修改实施例的示意图。
[0048]图27是示出图25的修改实施例的示意图。
[0049]图28是示出图25的另一修改实施例的示意图。[°°50]图29是示出图24的另一修改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下文参考图1至图9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光学套管。图1和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光学套管I的构造的透视图,并且图3是示出使用光学套管I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应注意,图3示出一对光学套管1(1A和1B)的配合状态。该对光学套管IA和IB的形状相同,并且光学套管I在本实施方案中是凸-凹单元。
[0052]如图3所示,各自从光纤带3暴露的多个光纤2的端部固定到该对光学套管IA和1B,并且多个光纤2的顶部由这该光学套管IA和IB对齐并连接到彼此。因此,光沿图3的箭头A的方向传输穿过入射光侧上的第一套管IA以及出射光侧上的第二套管1B。应注意,下文中的前后方向(长度方向)、左右方向(宽度方向)和垂直方向(厚度方向)如图1和图2所示定义,并且为方便起见,根据这些定义来描述每个零件的构造。前后方向是光纤2延伸的方向,并且左右方向是多个光纤2平行布置的方向。
[0053]光纤2具有芯和包层,并且呈现具有预定外径(例如125μπι)的圆柱形形状。紫外线固化树脂(UV树脂)等涂覆在光纤2的周长上,因此,构造出了具有预定外径(例如250μπΟ的光纤线2a。通过将多个光纤线2a对齐,然后用UV树脂等涂覆光纤线2a的整个周长来形成光纤带3;并且在图3中,光纤带3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布置成四排的四个光纤线2a。应注意,光学套管I和光纤带3(包括光纤2和光纤线2a)的组件被称为光纤单元100。
[0054]如图1和图2所示,光学套管I具有顶壁10、位于顶壁10的相对侧上的底壁11,以及分别位于左侧和右侧的一对侧壁12和13,该对侧壁面向彼此并连接顶壁10与底壁11,并且整个主体呈现对称形状。在前后方向上穿过的矩形引导开口 14在顶壁10、底壁11以及侧壁12和13的内侧上形成。从引导开口 14的前端部向前延伸的引导件15设置在顶壁10上,并且光耦合器20设置在顶壁10的上表面上。
[0055]光耦合器20具有对齐件21和光转向器22,对齐件21使光纤2对齐并固定该光纤。图4是沿图1中的箭头VI的方向的视图,并且图5是沿图4中的线V-V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如图4和图5所示,在从前后方向上的中心部分到前端部的左右方向上较宽的扩展件102设置在顶壁10的上表面101上。具有预定深度的第一凹槽件103设置在扩展件102的后端部上,并且比第一凹槽件103深的第二凹槽件104设置在第一凹槽件103前面。光转向器22设置在第二凹槽件104前面。
[0056]与光纤2的数量相等的V形凹槽105在左右方向上以相等的间隔形成于第一凹槽件103的底部表面上。V形凹槽105的深度比第二凹槽件104的深度浅。V形凹槽105起对齐件21的作用,并且光纤2通过V形凹槽105定位。在光纤带3的顶端部上,光纤带3的涂层和光纤线2a的涂层被移除,并暴露光纤2。暴露的光纤2放置在V形凹槽105中,处于其中其前端部与光转向器22的后端表面221接触的状态下。在这种状态下,将粘合剂围绕光纤2的周长填充,并且光纤2通过粘合剂固定在扩展件102上。在光纤2被放置和固定的状态下,光纤2被定位成低于扩展件102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两者的上表面102a。因此,将光纤2附接到光学套管I的光纤单元100的最大高度由扩展件102调节。
[0057]光转向器22的后端表面221是在垂直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延伸并形成入射表面的垂直表面,该入射表面接收来自通过与V形凹槽105对齐而布置的光纤2的入射光,换言之,沿图5中的箭头A的方向的入射光。朝前方以预定角度(例如45度)倾斜的倾斜表面222设置在光转向器22的前端部上,并且倾斜表面222接收来自入射表面221的光,并形成将接收到的光全部向下反射的光转向表面。光转向器22的位于光转向表面222下方的底部表面223是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平坦表面。底部表面223接收来自光转向表面222的光,并形成出射表面,该出射表面将接收到的光从光学套管I向下(箭头B的方向)发射。
[0058]应注意,在图5中,光学套管I被描述为位于入射光侧上的第一光学套管1A(参见图1)。相比之下,使用位于出射光侧上的第二光学套管IB时,移动的方向与第一光学套管IA相反,光学套管I的底部表面223变成入射表面,并且垂直表面221变成出射表面。入射表面和出射表面与光的入射方向和出射方向垂直。
[0059]图6是沿图1中的箭头VI的方向的视图。如图1、图2和图6所示,左侧和右侧的成对第一伸出部153和154(153向上伸出,154向下伸出)在引导件15的上表面151和底部表面152上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伸出部153和第一伸出部154在左右方向上定位在相同相应位置中。如图6所示,第一伸出部153和154呈现矩形横截面形状,并且第一伸出部153的上表面和第一伸出部154的底部表面均为平坦表面。
[0060]如图5所示,从引导件15的前端部向后,第一伸出部153和154均具有预定的长度。第一伸出部153和154的前端部被成形为具有锥形形状,并且引导件15的比第一伸出部153和154更向前的前端部155也被成形为具有锥形形状。因此,朝着引导件15的前端表面,从第一伸出部153的上端表面到第一伸出部154的下端表面的长度(也就是引导件15的最大厚度tl)减小。
[0061]如图4和图5所示,左侧和右侧的成对第二伸出部107和112(两者均朝着引导开口14伸出)在引导件15后方、在顶壁10的底部表面106上和底壁11的上表面111上向后延伸。第二伸出部107和第二伸出部112在左右方向上定位在相同相应位置中,并且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与第一伸出部153和154匹配。如图4所示,第二伸出部107和112呈现三角形横截面形状,并且朝着引导开口 14,横截面面积减小。
[0062]如图5所示,下侧上的第二伸出部112从底壁11的前端表面到后端表面成形。另一方面,上侧上的第二伸出部107在从比底壁11的前端表面靠前、但比光转向器22的出射表面223靠后的位置处到顶壁10的后端表面成形,并且第二伸出部107的前端表面被成形为具有锥形形状。从第二伸出部107的底部表面到第二伸出部112的上表面的长度(也就是引导开口 14的最小厚度t2)大约等于引导件15的最大厚度tl。
[0063]如图6所示,引导件15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wl大约等于引导件14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2。如图1所示,引导件15的前端部的左端表面和右端表面被成形为具有锥形形状,并且引导件15宽度朝向前变窄。如图2和图5所示,侧壁12和13的前端部比底壁11更向前伸出,并且伸出部121和131的左内壁表面和右内壁表面均被成形为具有锥形形状。因此,伸出部121和131的连接到引导开口 14的左内壁表面和右内壁表面之间的间隔长度朝向前增大。侧壁12和13的前端表面构造垂直表面122和132,这两个垂直表面在垂直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延伸。
[0064]前述光学套管I使用具有透光性的树脂作为部件,并通过树脂模塑而一体地构造。换言之,光学套管I具有单件式构造。因此,可减少零件的数量和成本。
[0065]下面将描述成对光学套管IA和IB的配合方法。图7A和图7B是用于描述光学套管IA和IB的配合方法的示意图。应注意,光学套管IA和IB以其中预先将多个光纤2固定到光学套管IA和IB中的每一个光学套管的状态配合,但图7A和图7B中省略了光纤2的图示。
[0066]首先,如图7A所示,在垂直方向上将第二光学套管IB相对于第一光学套管IA倒置,并且第一光学套管IA的引导件15的底部表面152与第二光学套管IB的引导件15的底部表面152相互接触。接着,当第二光学套管IB的引导件15在长度方向上沿着第一光学套管IA的引导件15滑动时,第二光学套管IB的引导件15插入第一光学套管IA的引导开口 14中,并第一光学套管IA的引导件15插入第二光学套管IB的引导开口 14中。
[0067]此时,由于引导件15的顶端部和引导开口14的入口部在高度方向和厚度方向上均被成形为具有锥形形状,因此容易地将引导件15插入引导开口 14中。在插入引导件15之后,引导件15的第一伸出部153和154(图6)与引导开口 14的第二伸出部107和112(图4)相互接触,并且第一伸出部153和154在第二伸出部107和112的顶部上滑动。因此,插入引导件15时的摩擦力得以减小,并且配合第一光学套管IA和第二光学套管IB时的插入力可减小。引导件15完全插入引导开口 14中之后,第一光学套管IA和第二光学套管IB处于配合状态,如图7B所示。处于配合状态时,引导件15的端部定位在引导开口 14的内侧上,而不从引导开口 14伸到外面。
[0068]图8是示出光学套管IA和IB的配合状态的透视图。如图8所示,处于配合状态时,第一光学套管IA的侧壁12和13的垂直表面122和132与第二光学套管IB的侧壁12和13的垂直表面122和132相互接触,并且第二光学套管IB在长度方向上相对第一光学套管IA的位置得到调整。另外,引导件15的第一伸出部153和154的最大厚度tl(图5)与引导开口 14的第二伸出部107和112的最小高度t2大致相等,并且第二光学套管IB在高度方向上相对于第一光学套管IA的位置得到调整。此外,引导件的宽度wl(图6)与引导开口 14的宽度w2大致相等,并且第二光学套管IB在宽度方向上相对于第一光学套管IA的位置得到调整。
[0069]通过按这种方式调整第二光学套管IB在长度方向、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相对于第一光学套管IA的位置,如图7B所示,第一光学套管IA的底部表面223(出射表面)和第二光学套管IB的底部表面223(入射表面)便可被布置成以较高的位置精度面向彼此。
[0070]图7B还示出了光的传输路径。从光纤2穿过入射表面221进入第一光学套管IA的入射光沿着入射轴线LI I传播,并且被光转向表面222全反射,从而改变方向。方向改变的光沿着出射轴线L12传播(由此得以转向),沿着出射轴线L13从出射表面223发射,并且作为出射光被传输到第二光学套管1B。
[0071]穿过入射表面223传输到第二光学套管IB的光沿着入射轴线L21传播,并且被光转向表面222全反射,从而改变方向。方向改变的光沿着转向轴线L22传播,沿着出射轴线L23从出射表面221发射,并且作为出射光被传输到光纤2。此时,第一光学套管IA发射的光所沿的出射轴线L13与第二光学套管IB接收的光所沿的入射轴线L21重合,因此,光学套管IA和IB的连接表面处的光传输损耗可减少。
[0072]本实施方案的光学套管可提供下列效果。
[0073](I)光学套管I提供:顶壁10;底壁11; 一对面向彼此的侧壁12和13,该对侧壁连接到顶壁10和底壁11,使得在内侧上与顶壁10和底壁11一起形成引导开口 14;从顶壁10和引导开口 14向前延伸的引导件15;以及位于顶壁10的上表面上的光耦合器20。光耦合器20具有对齐件21和光转向器22,对齐件21用于使光纤2对齐并固定光纤2。光转向器22具有:入射表面221或223,其接收被对齐件21对齐并定位的光纤2发射的入射光;光转向表面222,其接收从入射表面221或223沿着入射轴线LI I或L21传播的光,然后将接收到的光反射;以及出射表面223或221,其接收来自光转向表面222的光,将接收到的光沿着出射轴线L13或L23传播,然后将光作为从光学套管IA或IB发射的出射光传输。光学套管IA和IB具有整体式结构。
[0074]因此,光学套管I不需要MT套管所需的配合销和配合孔,并且也不需要相应的安装空间。因此,可容易地实现多芯光纤而不增加零件的数量。
[0075](2)配合在一起的成对光学套管IA和IB是凸-凹单元。因此可使用普通的零件,并且可降低成本。
[0076](3)光学套管I提供:第一伸出部153和154,其从引导件15的上表面151和底部表面152伸出,并沿着光学套管I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第二伸出部107和112,其从顶壁10的底部表面106和底壁11的上表面111伸出,并沿着光学套管I的长度方向朝着引导开口 14延伸。因此,在引导件1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引导开口 1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只有第一伸出部153和154以及第二伸出部107和112需要以较高的精度加工,因此可降低加工成本。
[0077](4)光学套管之一 IA被制成沿着与另一光学套管IB的长度方向平行的配合方向与光学套管IB配合,因此,在光学套管IA和IB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光纤2能够以近似直线的状态连接。
[0078](5)第一光学套管IA和第二光学套管IB的引导件15均在相对的第一光学套管IA和第二光学套管IB的引导开口 14的内侧插入,因此,可轻易配合第一光学套管IA和第二光学套管1B。
[0079](6)第一光学套管IA和第二光学套管IB配合后,第一光学套管IA和第二光学套管IB的第一伸出部153和154连接到相对的第一光学套管IA和第二光学套管IB的第二伸出部107和112以便滑动,因此,引导件15和引导开口 14的接触面积减小,因此容易地将引导件15插入引导开口 14中。第一伸出部153和154被成形为具有矩形横截面形状,并且第二伸出部107和112被成形为具有三角形横截面形状,因此,引导件15和引导开口 14在左右两点处线性接触,并且在接触面积减小时,可使引导件15稳定并将其支撑在引导开口 14内。
[0080]应注意,在该实施方案中,将光纤2对齐并容纳光纤2(作为光波导)的波导对齐件(对齐件21)按V形凹槽105构造,但波导对齐件的构造不限于此。在该实施方案中,被光转向表面22反射的光传播穿过光学套管I的方向(转向轴线的方向)与出射光从光学套管I发射的方向(出射轴线的方向)相同,但转向轴线的方向可以不同于出射轴线的方向,只要反射光沿着与进入光学套管I的光传播的方向(入射轴线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传播即可。
[0081]在该实施方案中,引导开口 14的入口侧上的伸出部121和131的内壁表面在左右方向上被成形为具有锥形形状(图2),但如图9所示,内壁表面可在引导开口 14入口侧的垂直方向上被成形为具有锥形形状。由此,将第一光学套管IA和第二光学套管IB配合变得更加容易。
[0082]接下来,参照图10至图29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光学连接器。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光学连接器(第一光学连接器5和第二光学连接器6)的配合状态的透视图。应注意,下文中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垂直方向如附图所示定义,并且为方便起见,根据这些定义来描述每个零件的构造。垂直方向是光学连接器5与光学连接器6配合的方向。
[0083]第一光学连接器5附接到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基板7,并且第二光学连接器6附接到在垂直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基板8。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光纤单元100(图3)的顶端部(也就是具有上述第一光学套管IA的光纤单元100的顶端部)设置在第一光学连接器5上。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光纤单元100的顶端部(也就是具有上述第二光学套管IB的光纤单元100的顶端部)设置在第二光学连接器6上。在将第一光学连接器5与第二光学连接器6配合时,第一光学套管IA与第二光学套管IB彼此配合,并且第一光学连接器侧上的光纤单元100的顶端部与第二光学连接器侧上的光纤单元100的顶端部连接。
[0084]首先描述第一光学连接器5的构造。图1IA和图1IB是第一光学连接器5的透视图。第一光学连接器5具有第一壳体50和容纳在第一壳体50内的多个光纤组件51,第一壳体50通过穿过第一基板7而附接到第一基板7。光纤组件51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四排光纤单元100,并且左右方向上的四排光纤组件51设置在第一壳体50中。
[0085]图12A和图12B各自是光纤单元100的透视图。应注意,第一光学连接器5侧上的光纤单元100与第二光学连接器6侧上的光纤单元100具有相同的形状。如图12A和图12B所示,利用树脂模塑构造的固定构件4固定于在多个光纤带3的一个表面上仅与光学套管(1A和1B)隔开预定距离的位置处。固定构件4平行于光学套管I的宽度方向延伸。在固定构件4面向光纤带3的表面41上沿宽度方向形成了一对接收凹槽42,并且在沿接收凹槽42宽度方向的两侧上形成了与接收凹槽42平行的接合凹槽43。每个接收凹槽42中容纳一对光纤带3,并且光纤带3通过粘合剂固定至固定构件4。固定构件4的另一表面44是平坦的。
[0086]如图1IA所示,第一壳体50具有前壁501、后壁502、以及左侧壁503和右侧壁504,其中左侧壁503将前壁501的左端部与后壁502的左端部连接,右侧壁504将前壁501的右端部与后壁502的右端部连接,并且第一壳体50由树脂模塑制成。前壁501、后壁502以及侧壁503和504分别在垂直方向上延伸,并且第一壳体50呈现其中上表面与下表面开放的框架形状。第一壳体50的内侧上形成了用于固定光纤组件51的固定空间SP10。
[0087]第一壳体50具有中心壁505,该中心壁将前壁501的左中心部和右中心部与后壁502的左中心部和右中心部连接,并且固定空间SPlO在左右方向上被中心壁505—分为二。导销506和闩锁507在中心壁505的上表面上向上伸出。中心壁505的上表面定位得比前壁501的上表面和后壁502的上表面更向下,并且中心壁505的底部表面定位得比前壁501的底部表面和后壁502的底部表面更向上。在前壁501的上表面上沿左右方向的中心部提供了面向下的剖面,并且该剖面在中心壁505的前侧上形成了凹陷部505a。
[0088]沿前后方向观察,伸出沿左右方向的中心部之外的卡圈件508和509分别设置在侧壁503的左表面和侧壁504的右表面上。与第一壳体50的外部形状对应的开口部70设置在第一基板7上,第一壳体50的下端部穿过开口部70,并且第一壳体50的底部表面向下伸出到第一基板7的底部表面之外。螺孔71和72围绕开口部70形成。螺孔71设置在第一壳体50的拐角附近,并且螺孔72设置在第一壳体50的中心壁505的前面和后面。
[0089]图13是沿图1lB的线XII1-XIII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如图1lB和图13所示,第一壳体50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狭缝500a,并且金属板500压配在狭缝500a中。应注意,图1IB中省略了金属板500右侧的图示。金属板500平行于第一壳体50的底部表面的开口延伸,并且第一壳体50的底部表面的开口的前端部和后端部被金属板500阻挡。凹陷部500b形成于金属板500的上表面上。
[0090]金属支撑板73附接到第一基板7的底部表面。支撑板73通过旋拧到螺孔71中的螺钉(未示出)固定到第一基板7 ο支撑板73具有矩形开口 730,并且第一壳体50设置于开口 730的内侧上。相应的旋转支撑构件74设置在第一壳体50的中心壁505的前面和后面。旋转支撑构件74具有凸缘部741和臂部742,并且由树脂模塑制成。
[0091]旋转支撑构件74的凸缘部741通过旋拧在螺孔72中的螺钉(未示出)固定到第一基板7,其中支撑板73插置在凸缘部741与第一基板7之间。臂部742在第一壳体50的底部表面上方从凸缘部741延伸到中心壁505的底部表面。换言之,臂部延伸使得第一壳体50的前壁50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和后壁502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分别插置。沿前后方向观察,销743在前侧上穿过前壁501和旋转支撑构件74的臂部742,并且在后侧上穿过后壁502和旋转支撑构件74的臂部742。因此,第一壳体50的下端部以可从第一基板7倾斜的方式支撑,其中销743充当支点。
[0092]支撑板73的左端部和右端部沿前后方向的中心部均朝下弯曲远离第一基板7的底部表面,并且弹簧支座731固定到支撑板73的上表面。卷簧(未示出)插置在弹簧支座731与第一壳体50的卡圈件508和509之间。因此,卷簧产生的弹力从第一基板7通过卡圈件508和509以及支撑板73施加于第一壳体50的左端部和右端部,所以第一壳体50以可在浮动机构作用下从第一基板7倾斜的方式被弹性支撑。
[0093]图14A和图14B是容纳在第一壳体50中的光纤组件51的透视图。光纤组件51包含:左右成对的主体52,其围住四组光纤单元100;左右成对的板构件53,其分别固定到左右成对的主体52的下端部;以及前后成对的弹簧支座54,其附接到板构件53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右侧上的主体52和左侧上的主体52彼此左右对称,并且右侧上的板构件53和左侧上的板构件53也彼此左右对称。前侧上的弹簧支座54和后侧上的弹簧支座54彼此前后对称。主体52和弹簧支座54由树脂模塑制成。板构件53由金属板制成。
[0094]图15是沿图14中的箭头XV的方向观察的视图(平面图)。如图15所示,主体52具有前壁521、后壁522以及连接前壁521与后壁522的侧壁523,并且在平面图中呈C形。如图14A所示,向上比侧壁523伸得更远的伸出部524和525在前壁521的上端部和后壁522的上端部上形成。伸出部524朝前具有增加的厚度和刚度。伸出部524向上比伸出部525伸得更远(参见图13)。
[0095 ] 图16A和图16B是分别从图14A和图14B所示光纤组件51中省略右侧主体5 2后的透视图,并且图17是沿图16A中的箭头XVII的方向观察的视图(前表面视图)。如图17所示,向前伸出的伸出部526设置在主体52的前壁521的前表面上。接合凹槽526a在伸出部526的外周表面上(右侧上的主体52的伸出部526的右端表面和下端表面,以及左侧上的主体52的伸出部526的左端表面和下端表面)形成。由预定厚度的金属板制成的U形夹57从下侧接合在左侧主体52和右侧主体52的接合凹槽526a中,并且左侧主体52的前端部和右侧主体52的前端部通过夹57连接。
[0096]如图15和图16A所示,向前伸出的伸出部527设置在主体52的后壁522的前表面上。接合凹槽527a在伸出部527的外周表面上(右侧上的主体52的伸出部527的右端表面和下端表面,以及左侧上的主体52的伸出部527的左端表面和下端表面)形成。由预定厚度的金属板制成的U形夹58从下侧接合在左侧主体52和右侧主体52的接合凹槽527a中,并且左侧主体52的后端部和右侧主体52的后端部通过夹58连接。因此,如图15所示,光纤单元100的固定空间SPll在左侧主体52和右侧主体52的内侧上形成。应注意,夹57和夹58具有相同的形状。
[0097]朝向固定空间SPll伸出的多个位置调节件528沿前后方向以相等的间隔设置在主体52的侧壁523的内壁表面上。光学套管I的前端表面(图1所示顶壁10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分别与位置调节件528接触,并且光学套管I的后端表面与其背面的位置调节件528之间设置有间隙CU。因此可向后移动光学套管I。
[0098]如图16A所示,在前后方向上的四排光纤单元100中,固定构件4针对第一排光纤单元10a和第三排光纤单元10c固定在光纤带3的后端表面上,并且固定构件4针对第二排光纤单元10b和第四排光纤单元10d固定在光纤带3的前端表面上。因此,第一排光纤单元10a的平坦表面44与第二排光纤单元10b的平坦表面44面向彼此,并且第三排光纤单元10c的平坦表面44与第四排光纤单元10d的平坦表面44面向彼此。
[0099]前后成对的带底凹槽531和532在板构件53的上端表面上面向下形成。光学套管单元10a和10b的固定构件4的端部(也就是图12A中的接合凹槽43)从上方插入前侧是的带底凹槽531中,并且光学套管单元10a和10b的接合凹槽43分别接合在带底凹槽531的前壁和后壁中。类似地,光学套管单元10c和10d的固定构件4的端部(接合凹槽43)从上方插入后侧的带底凹槽532中,并且光学套管单元10c和10d的接合凹槽43分别接合在带底凹槽532的前壁和后壁中。因此,光学套管单元10a至10d的固定构件4固定到板构件53。
[0100]板构件53在带底凹槽531与532之间和带底凹槽532后方向上伸出,并且伸出部上设有通孔533和534。主体52的侧壁523的内壁表面上设有与通孔533和534对应的凸出部,但图中已省略。主体52的凸出部在左右方向上从外部与左侧板构件53的通孔533和右侧板构件53的通孔534配合,并且左侧主体52和右侧主体52通过从下方与夹57和58接合而固定到左侧板构件53和右侧板构件53。
[0101]板构件53的前端部比主体52的前壁521向前伸得更远,并且板构件53的后端部比主体52的后壁522向后伸得更远。接合凹槽535被成形为分别在伸出部的前端表面上面朝后,并在伸出部的后端表面上面朝前。如图16B所示,弹簧支座54的底部表面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心部上形成了圆形凹陷部540。在左右方向上伸出、与板构件53的接合凹槽535对应的伸出部541设置在弹簧支座54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上。通过从外部将弹簧支座54的伸出部541沿左右方向接合至带底凹槽535来使板构件53与弹簧支座54成一体。从而可组装光纤组件51ο
[0102]如图13所示,相应的梯级件50a设置在第一壳体50的前壁501的后表面和后壁502的前表面上,并且固定空间SPl O沿前后方向的长度在向上侧上缩短的距离比梯级件50a长。从前侧梯级件50a的后端表面到后侧梯级件50a的前端表面的距离等于从光纤组件51的主体52的前端表面到后端表面的距离。因此,主体52在第一壳体50中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得到调节。
[0103]应注意,相应的梯级件50a也设置在第一壳体5的侧壁503的右侧表面和侧壁504的左侧表面上,并接合到前壁501的梯级件50a和后壁502的梯级件50a,但图中已省略。一对光纤组件51如图1IA所示在左右方向上设置于侧壁503和504与中心壁505之间时,从侧壁503和504的梯级件50a到中心壁505的左右内侧表面的距离等于该对光纤组件51的左外侧表面与右外侧表面之间的距离。因此,主体52在第一壳体50内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得到调节。
[0104]如图13所示,卷簧59插置在光纤组件51的弹簧支座54的底部表面上的凹陷部540与安装于第一壳体50的底部表面上的金属板500的凹陷部50b之间,并且光纤组件51可抵抗卷簧59的偏压力升高和降低。图13示出了将第一光学连接器5配合到第二光学连接器6之后光纤组件51的位置,并且弹簧支座54被定位成低于梯级件50a的底部表面50b。在配合第一光学连接器5之前,弹簧支座54被弹簧59向上偏压并接触梯级件50a的底部表面50b。因此,光纤组件51的向上移动受到限制,并且光纤组件51在第一壳体50中的最大升高位置得到调
-K-
T O
[0105]接下来描述第二光学连接器6的构造。图18A和图18B是第二光学连接器6的透视图。第二光学连接器6具有附接到第二基板8的第二壳体60,以及容纳在第二壳体60中的多个光纤组件61。光纤组件61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四排光纤单元100,并且四排光纤组件61在左右方向上设置在第二壳体60中。
[0106]第二壳体60具有前壁601、后壁602、左侧壁603和右侧壁604,左侧壁603将前壁601的左端部与后壁602的左端部连接,右侧壁604将前壁601的右端部与后壁602的右端部连接,并且第二壳体60由树脂模塑制成。前壁601、后壁602以及侧壁603和604分别在垂直方向上延伸,并且第二壳体60呈现其中上表面与下表面开放的框架形状。第二壳体60的内侧上形成了用于固定光纤组件61的固定空间SP20。左右成对的盖子60a安装在第二壳体60的上表面上,并且光纤单元100向上延伸穿过盖子60a。
[0107]第二壳体60具有中心壁605,中心壁605将前壁601左右方向上的中心部与后壁602左右方向上的中心部连接,并且固定空间SP20在左右方向上被中心壁605—分为二。接合第一壳体50的导销506 (图1IA)的销孔606和接合闩锁507 (图11A)的闩锁孔607在中心壁605的下表面中钻出。凸缘部608和609分别在侧壁603和604的后端部和上端部上沿左右方向伸出,并且第二壳体60被穿过凸缘部608和609的螺栓紧固至第二基板8。
[0108]矩形通孔60b在前壁601和后壁602上与光纤组件61的夹67和68的倾斜部67a和68a(图19A,图19B)对应的位置形成。左右方向上的宽度恒定不变的狭长引导件610在垂直方向上延伸到前壁601的前表面。引导件610的下端部比前壁601的下端表面向下伸得更远(参见图22)。第二壳体60的外壁表面的下端部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比第一壳体50上方的内壁表面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短,并且第二壳体60的外壁表面的下端部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比第一壳体50的内壁表面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短。
[0?O9]因此,第二壳体60可插入第一壳体50中,并且如图10所不,一旦第二壳体60的下端部插入第一壳体50中,第二壳体60的引导件610便插入第一壳体的凹陷部505a中。同时,第一壳体50的导销506插入第二壳体60的销孔606中,并且第二壳体60定位在第一壳体50中。此外,第一壳体50的闩锁507接合在第二壳体60的闩锁孔607中,并且第二壳体60连接到第一壳体50 ο
[0110]图19A和图19B是容纳在第二壳体60中的光纤组件61的透视图。光纤组件61包含:左右成对的主体62,其围住四个光纤单元100;固定到左右成对的主体62的上端部的板构件63;支撑在左右成对的主体62的后端部上的板弹簧构件64;以及支撑在左右成对的主体62的前端部上的挤压构件65。右侧的主体62和左侧的主体62彼此左右对称。板构件63、板弹簧构件64和挤压构件65也彼此左右对称。主体62和挤压构件65由树脂模塑制成。板构件63和板弹簧构件64由金属板制成。
[0111]图20是沿图19B中的箭头XX的方向观察的视图(平面图)。如图20所示,主体62具有前壁621、后壁622以及连接前壁621与后壁622的侧壁623,并且在平面图中呈C形。如图19B和图20所示,向前伸出的伸出部626设置在前壁621的前表面上。接合凹槽626a在伸出部626的外周表面上(右侧主体62的伸出部626的右端表面和下端表面,以及左侧主体62的伸出部626的左端表面和下端表面)形成。由预定厚度的金属板制成的U形夹67朝下接合在左侧主体62和右侧主体62的接合凹槽626a中,并且左侧主体62的前端部和右侧主体62的前端部通过夹67连接。以一定倾角向前伸出的倾斜部67a设置在夹67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上。
[0112]如图19A和图20所示,向后伸出的伸出部627设置在后壁622的后表面上。接合凹槽627a在伸出部627的外周表面上(右侧主体62的伸出部627的右端表面和下端表面,以及左侧主体62的伸出部627的左端表面和下端表面)形成。由预定厚度的金属板制成的U形夹68朝下接合在左侧主体62和右侧主体62的接合凹槽627a中,并且左侧主体62的后端部和右侧主体62的后端部通过夹68连接。以一定倾角向后伸出的倾斜部68a设置在U形夹68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上。因此,如图20所示,光纤单元100的固定空间SP21在左侧主体62和右侧主体62的内侧上形成。应注意,夹67和夹68具有相同的形状。
[0113]朝向固定空间SP21伸出的多个位置调节件628沿前后方向以相等的间隔设置在主体62的侧壁623的内壁表面上。光学套管I的前端表面(图10所示顶壁10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与位置调节件228接触,并且光学套管I的后端表面与其背面的位置调节件628之间设置有间隙CL2。因此可向后移动光学套管I。分隔壁629沿左右方向在内侧上从最靠前的位置调节件628伸出,并且分隔壁629与前壁621之间形成固定空间SP22。挤压构件65容纳在固定空间SP22 中。
[0114]图21A和图21B是分别从图19A和图19B所示光纤组件61中省略左侧主体62的透视图。如图21B所示,伸出部65a从挤压构件65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上伸出。如图20所示,止动件629a被成形为面向伸出部65a在主体62的前壁621与分隔壁629之间的上端表面。因为伸出部65a与止动件629a接触,所以挤压构件65的向上移动受到限制。
[0115]如图21A所示,板弹簧构件64具有矩形基座部641和臂部642,臂部642从基座部641成角度向前和向上延伸,并且臂部642的顶端上形成弧形挤压部643。臂部642包括用于增加弹簧特性的一对横梁构件,分别为左侧横梁构件和右侧横梁构件。与基座部641右侧的上角部和下角部以及基座部641左侧的上角部和下角部配合的凹陷部在左侧主体62和右侧主体62的后壁622中形成,但图中已省略。因此,在左侧主体62与右侧主体62接合时,基座部641的角部与凹陷部配合,并且基座部641被固定到后壁622。此时,板弹簧构件64的挤压部643在向前方向上向光学套管单元100的固定构件4的后端表面施加偏压。所以如图20所示,光学套管I被向前推动,并且与位置调节件628接触。
[0116]如图21A和图21B所示,板构件63具有左侧壁631和右侧壁632和前壁633,前壁633连接到左侧壁631的前端部和右侧壁632的前端部。侧壁631和632的下端表面设有带底凹槽635和636,与第一光学连接器5的光纤组件51 (图16A)类似。光学套管单元100(图12B)的固定构件4的接合凹槽43与带底凹槽635和636的前壁和后壁接合,并且光学套管单元100的固定构件4被固定到板构件63。前后成对的半圆形伸出部637设置在侧壁631和632的上端表面上。向上且向后倾斜的倾斜部634从板构件63的前壁633的上端表面延伸。挤压构件65的下端表面邻接倾斜部634的上表面。
[0117]板构件63在带底凹槽631与632之间向上伸出,并且在前后方向上伸长的细长孔633在伸出部中形成。与细长孔633对应的凸出部625(图22)设置在主体62的侧壁623的侧壁表面中。凸出部625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几乎等于细长孔633的高度,并且凸出部625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比细长孔633的长度短。一旦左侧主体62和右侧主体62被夹67和68连接在一起,主体62的凸出部625便在左右方向上从外侧与左右侧板构件63的细长孔633配合。凹陷部625可在前后方向上沿细长孔633滑动,因此,左右侧主体62连接,以便可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到板构件63。从而组装出光纤组件61。
[0118]图22是沿图18A中的线XXI1-XXII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如图22所示,梯级件601a和602a设置在第二壳体60的后壁602的前表面和前壁601的后表面上,并且固定空间SP20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越靠近梯级件601a和602a的底部越窄。从第二壳体60上方插入光纤组件61时,伸出部626和627的下端表面将邻接梯级件601a和602a的上表面,因此,光纤组件61的向下移动受到限制。这时,夹67和68的倾斜部67a和68a的顶端插入光学连接器60的开口部60b(图18B)中,因此光纤组件61的向上移动也受到限制。
[0119]从光纤组件61的主体62的前端表面到后端表面的长度等于从前壁601的后表面到第二壳体60的后壁602在梯级件601a和602a上方的前表面的长度。因此,主体62在第二壳体60内的位置得到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主体62的凸出部625在板构件63的前后方向上与细长孔633配合,并且板构件63可抵抗板弹簧构件64的偏压力向后移动,同时上端表面的伸出部637邻接盖子60a的底部表面。应注意,如图18A所示,当一对光纤组件61定位在第二壳体60的侧壁603和604与中心壁605之间时,该对光纤组件61的左外侧表面与右外侧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从第二壳体60的侧壁603和604的左右内侧表面到中心壁605的距离。因此,主体62在第二壳体60内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得到调节。
[0120]下面将描述配合光学连接器5和6时的动作。例如,在将第二光学连接器6按压到第一光学连接器5时,连接位置由导销506(图11A)和引导件610(图18A)确定,同时,如图23所不,将第一光学连接器5的主体52的前壁上端部的伸出部524插入第二光学连接器6的主体62的前壁后部的固定空间SP22中,并且伸出部524的顶端接触挤压构件65的下端部。当进一步按压第二光学连接器6时,伸出部524将挤压构件65向上推压,因此通过倾斜部634向板构件63施加反向的推力。因此,板构件63抵抗板弹簧构件64的偏压力向后移动,同时光纤单元100的固定构件4也向后移动。
[0121 ]第一光学套管IA可在主体52的固定空间SPl I中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并且第二套管IB可在主体62的固定空间SP21中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所以,组装到第一光学连接器5中的第一光学套管IA与组装到第二光学连接器6中的第二光学套管IB的配合轮廓将以一定倾角倾斜。换言之,第一光学套管IA和第二光学套管IB在垂直方向上相互延伸并开始配合,但随着配合程度逐渐加深,第二光学套管IB侧上的固定构件4将向后移动,并且光学套管单元100(光纤带3)将变成固定构件4的支撑点并变形(弯曲),因此,第一光学套管IA和第二光学套管IB在维持配合轮廓时将倾斜(成第一倾角)。即使第一光学套管IA和第二光学套管IB完全配合,第二光学连接器6也将被挤压,直到第一光学连接器5的闩锁507与第二光学连接器6的闩锁孔607接合;光学套管单元100将进一步变形,作为固定构件4的支撑点,并且第一光学套管IA和第二光学套管IB在维持配合轮廓时将进一步倾斜(成第二倾角)。
[0122]这样,由于光学套管单元100因光学套管IA和IB的第一倾角和第二倾角而变形,所以弹力(变形的反作用力)作用于一个方向,将第一光学套管IA与第二光学套管IB推压到一起。因此,即便存在振动等影响,也可维持光学套管IA与IB之间的稳定透光特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光学套管IA和IB倾斜时按压光学连接器5和6,所以光学连接器5和6的配合力可减小。换言之,如果光学连接器5和6在光学套管IA和IB未倾斜的情况下配合,则需要极大的力才能使光学套管单元100弯曲。相比之下,在本实施方案中,在光学套管倾斜时配合光学连接器,因而使光学套管单元100弯曲的力可减小。
[0123]另外,在本实施方案中,一开始光学套管IA和IB在垂直方向上配合,所以光学连接器5和6的配合方向与光学套管IA和IB的配合方向是一致的,因此可轻易对准光学套管IA和1B。与之相比,如果光学套管IA和IB—开始就不倾斜,那么光学套管IA和IB的配合方向将不与光学连接器5和6的配合方向匹配,因此对准光学套管IA和IB会很困难。
[0124]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一壳体50左右方向上的中心部被支撑的方式使其能够通过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销743而相对于第一基板7倾斜,并且第一壳体50左右方向上的两个端部都经由卷簧被第一基板7弹性支撑。换言之,第一壳体50由第一基板7利用浮动机构支撑。因而在配合光学连接器5和6时的位置偏移可被吸收,因此配合操作是容易的。
[0125]下面利用概念图来描述对光学连接器5和6执行上述动作产生的效果。图24和图25是概念性地示出光学连接器5和6的初始配合状态和最终配合状态的示意图。如图24所示,在初始配合状态下,第一光学连接器5和第二光学连接器6的配合方向与第一光学套管IA和第二光学套管IB的配合方向匹配。如图25所示,在最终配合状态下,挤压构件65受主体52的伸出部524推压,并且固定构件4沿箭头A的方向(也就是在相对于光学连接器5和6的配合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与板构件63—起抵抗板弹簧构件64的弹簧力而移动。因此,光学套管IA和IB相对于光学连接器4和5以及光纤带3的配合方向倾斜,也就是说光纤2变形(弯曲),因此致使相互接触的力作用在光学套管IA和IB的接触表面上。
[0126]图26是示出图24的修改实施例的示意图。在图26中,弹性加强构件3a附接到光学套管IA和IB以及光纤带3。所以,即便长时间使用光学连接器5和6并且光纤带3的弹力减小,光学套管IA和IB之间也可维持稳定的接触力,并且光学连接器5和6的耐久性可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弹性加强构件3a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各种形状。例如,半圆曲线形状是可接受的。应注意,弹性加强构件3a可只附接到光学套管I,或可只附接到光纤带3。
[0127]图27是示出图25的修改实施例的示意图。在图27中,主体52的伸出部524也充当导销,因此省略了导销506。伸出部524邻接板构件63的倾斜部624,并且在不使用挤压构件65的情况下沿箭头A的方向移动板构件63。此外,图27中为光学连接器5提供了板构件530a,以便能够类似于光学连接器6那样滑动,因而提供了新的板弹簧构件540a。另外,与光学连接器5的伸出部类似的伸出部624设置在光学连接器6的主体62上。所以,在光学连接器5和6配合时,板构件63沿箭头A方向移动,并且板构件530a沿与箭头A方向相反的箭头B方向移动。换言之,两个板构件沿相反方向移动。
[0128]应注意,在图25所示的实施例中,与图27类似,伸出部524沿纵向延伸,因此可省略导销506和挤压构件65 ο此外,与图27类似,其中板构件53可滑动的构造也是可行的。
[0129]图28是示出图25的另一修改实施例的示意图。在图28中,角构件5b和6b设置在光学连接器5和6的主体52和62上,并且光纤带3相对于光学连接器5和6的配合方向以预定角度延伸。此外,阻止光学套管IA和IB倾斜的引导件5C和6C设置在光学套管IA和IB的区域中。换言之,图28示出了光纤带3在配合之前出现弯曲的构造。应注意,在图28中,导销6d从光学连接器6侧伸出,但导销6d可省略。
[0130]图29是示出图24的另一修改实施例的示意图。在图26中,固定构件4被固定到主体52和62的内侧,并且光纤带3在固定件处沿连接器5和6的配合方向延伸。沿光学连接器5和6的配合方向可移动地支撑光学套管IA和IB的引导件5e和6e设置在主体52和62上。光学套管IA和IB的引导位置在与连接器5和6的配合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对于固定构件的固定位置偏移,并且在图29中,光纤带3为略呈S形的曲线。光学连接器6以该状态配合到光学连接器5时,光纤2的顶端部(到光学套管IA和IB的附接部)将在主体52和62中沿着连接器5和6的配合方向移动。由此增大了光纤带3的弯曲程度,并且增大了光学套管IA和IB的邻接力。应注意,光学连接器6在配合到光学连接器5之前可处于不弯曲状态。图25、图27、图28和图29中光纤带3和光纤2变形的方向为示例,光纤带3和光纤2也可沿与所示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
[0131]应注意,在上述实施方案(图24)中,光学连接器6设有固定构件4(也就是第一附接区域)和光耦合件;固定构件4用来固定并保持光纤带3(作为光波导),并在主体62等的外壳中移动,光耦合件设置在外壳中,并在外壳中移动。换言之,光耦合件具有第二附接区域(也就是V形凹槽105)和光转向表面222,该第二附接区域固定并保持光波导,该光波导被固定并保持在第一附接区域内,光转向表面222在光波导被固定并保持在第一附接区域和第二附接区域内时改变光波导所接收的光的方向,因此,在连接器6与相对的连接器5配合时,第一附接区域将移动,从而致使光耦合件移动。在上述实施方案中,第二附接区域被描述为光学套管I,但更确切地说,第二附接区域是光纤2与光学套管I附接的区域。
[0132]外壳可具有任何构造,只需满足以下要求即可:在光波导被第一附接区域和第二附接区域固定并保持,并且连接器配合到相对的连接器时,第一附接区域移动,从而致使光波导移动,同时还致使光耦合件移动。第一附接区域和第二附接区域的构造不限于上述构造。上述实施方案中,在光波导被固定并保持在第一附接区域和第二附接区域中,并且连接器配合到相对的连接器时,第一附接区域主要横向移动,并且光耦合件主要旋转地移动(倾斜),但第一附接区域和第二附接区域的移动方式并不限于此。
[0133]在该实施方案中,在光波导被第一附接区域和第二附接区域固定并保持,并且连接器配合到相对的连接器时,第一附接区域沿着与连接器的配合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但第一附接区域的一部分也可移动。上述实施方案的光耦合件在壳体中被光波导稳定地支撑,光波导又由第一附接区域和第二附接区域固定并保持,然而,至少因为光波导被第一附接区域和第二附接区域固定并保持,或者只是因为光波导被第一附接区域和第二附接区域固定并保持,光耦合件就可被稳定地支撑在外壳中。
[0134]可从各种角度描述上文提到的实施方案。例如,在图24所示的实施例中,当连接器6配合到相对的连接器5时,第一附接区域(固定构件4)和第二附接区域(光学套管I)将移动,并使光波导(光纤带3)的弯曲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在连接器6配合到相对的连接器5之前,光波导不弯曲。在连接器6配合到相对的连接器5时,第一附接区域在基本上垂直于连接器6的配合方向的方向上移动,并且第二附接区域在基本上平行于连接器6的配合方向的方向上移动。
[0135]上文给出的描述只用于并将总是只用于举例说明,只要不违背本发明的特性,本发明的内容就不限于上述实施方案和修改实施例。保持本发明基本特征的明显置换和替换都包括在上述实施方案和修改实施例的组成元件中。换言之,被认为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概念范围的其他构造都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此外,可将上述实施方案和修改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任意地组合。
[0136][附图标号]
[0137]1:光学套管
[0138]2:光纤
[0139]4:固定构件
[0140]10:顶壁
[0141]11:底壁
[0142]12 和 13:侧壁
[0143]14:引导开口
[0144]15:引导件
[0145]20:光耦合件
[0146]21:对齐件
[0147]22:光转向器
[0148]221(223):入射表面
[0149]222:光转向表面
[0150]223(221):出射表面
【主权项】
1.一种光学套管,所述光学套管包括: 顶壁; 位于所述顶壁的相对侧上的底壁; 一对侧壁,所述一对侧壁面向彼此并连接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使得在其内侧上与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一起形成引导开口 ; 引导件,所述引导件从所述顶壁和所述引导开口向前延伸;和 光耦合器,所述光耦合器设置在所述顶壁的上表面上; 所述光耦合器具有波导对齐件和光转向器,所述波导对齐件使光波导对齐并固定所述光波导; 所述光转向器包括: 入射表面,所述入射表面接收来自所述光波导的入射光,所述光波导通过所述波导对齐件对齐和布置; 光转向表面,所述光转向表面接收来自所述入射表面沿着入射轴线传播的光,并反射所接收的光,其中所述反射光通过所述光转向表面沿着不同于所述入射轴线的转向轴线传播;和 出射表面,所述出射表面接收来自所述光转向表面的所述光,并将所接收的光沿着出射轴线传播,并将所述光作为从所述光学套管发射的出射光来传输; 所述光学套管具有整体式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光学套管和第二光学套管,所述第一光学套管和所述第二光学套管配合在一起, 其中所述第一光学套管和所述第二光学套管的相应引导件在所述相对侧上插入所述第一光学套管和所述第二光学套管的所述引导开口内。3.—种具有外壳的连接器, 所述外壳包括: 第一附接区域,所述第一附接区域固定并保持光波导并在所述外壳内移动;和 光耦合器,所述光耦合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在所述外壳内移动; 所述光親合器包括: 第二附接区域,所述第二附接区域固定并保持光波导,所述光波导被固定并保持在所述第一附接区域中;和 光转向表面,所述光转向表面在光波导被固定并保持在所述第一附接区域和所述第二附接区域中时接收来自所述光波导的光并转换方向; 其中当所述连接器配合到相对的连接器时,所述第一附接区域移动并致使所述光耦合器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 其中所述光波导被固定并保持在所述第一附接区域和所述第二附接区域中,并且当所述连接器配合到所述相对的连接器时,所述第一附接区域移动并致使所述光耦合器移动,同时致使所述光波导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 其中所述光波导被固定并保持在所述第一附接区域和所述第二附接区域中,并且当所述连接器配合到所述相对的连接器时,所述第一附接区域沿着与所述连接器的配合方向正交的方向至少部分地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 其中至少由于所述光波导被固定并保持在所述第一附接区域和所述第二附接区域中,或者仅由于所述光波导被固定并保持在所述第一附接区域和所述第二附接区域中,所述光耦合器被稳定地支撑在所述外壳内。7.—种具有外壳的连接器, 所述外壳包括: 第一附接区域,所述第一附接区域固定并保持所述光波导并被保持在所述外壳内;和 光耦合器,所述光耦合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在所述外壳内移动; 所述光親合器包括: 第二附接区域,所述第二附接区域固定并保持光波导,所述光波导被固定并保持在所述第一附接区域中;和 光转向表面,所述光转向表面在光波导被固定并保持在所述第一附接区域和所述第二附接区域中时接收来自所述光波导的光并转换方向; 其中当所述连接器配合到相对的连接器时,所述第二附接区域在所述外壳内沿着所述连接器的配合方向移动并增大所述光波导的弯曲。8.—种具有外壳的连接器, 所述外壳包括: 第一附接区域,所述第一附接区域固定并保持光波导并在所述外壳内移动;和 光耦合器,所述光耦合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在所述外壳内移动; 所述光親合器包括: 第二附接区域,所述第二附接区域固定并保持光波导,所述光波导被固定并保持在所述第一附接区域中;和 光转向表面,所述光转向表面在光波导被固定并保持在所述第一附接区域和所述第二附接区域中时接收来自所述光波导的光并转换方向; 当所述连接器配合到相对的连接器时,所述第一附接区域和所述第二附接区域移动并致使所述光波导的弯曲增大。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 其中在所述连接器配合到所述相对的连接器之前,所述光波导不弯曲。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 其中当所述连接器配合到所述相对的连接器时,所述第一附接区域在基本上垂直于所述连接器的配合方向的方向上移动,并且所述第二附接区域在基本上平行于所述连接器的所述配合方向的方向上移动。
【文档编号】G02B6/38GK106030361SQ201580009020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8日
【发明人】早内贵之, T·L·史密斯
【申请人】3M创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