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膜片及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65562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光学膜片及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膜片以及背光模块。该背光模块包含壳体、导光板及至少一个光学膜片。壳体具有相连的底板及侧墙。导光板承载于底板上。导光板的侧面与侧墙之间形成间隙。光学膜片包含片材本体及凸出部。片材本体承载于导光板上。凸出部连接片材本体的边缘,并相对片材本体弯折而插入间隙。根据本发明的光学膜片,其可提高光学膜片的固定性,并防止光学膜片在翻滚测试之下相对导光板发生跳脱移位等问题。
【专利说明】
光学膜片及背光模块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膜片以及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子产业日益发达,液晶显示器已成为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并应用在各种信息处理装置(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导航装置等)上。由于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板本身无法发光,所以在显示面板的下方必须提供做为提供光源的背光模块,进而使液晶显示器达到显示的功能。
[0003]有鉴于市场需求,液晶显示器边缘的设计趋近窄边框设计。而在液晶显示器往大尺寸与广视角发展的情况下,背光模块中材料的设计就必需考虑到大尺寸与窄边框液晶显示模块的组装性评估。以组装背光模块中的光学膜片为例,通常会在背光模块的壳体的侧墙上设置有定位结构(例如是凹槽),用以提供光学膜片进行卡合与定位,以避免光学膜片发生位移。
[0004]然而,在日趋严苛的翻滚测试之下,窄边框设计将使得背光模块内部可用来固定光学膜片的空间也不得不缩减,因此会对光学膜片的固定性产生不佳的影响,并导致光学膜片发生跳脱移位等问题而无法通过翻滚测试。
[0005]所以,提出一种可在内部空间有限的窄边框设计的背光模块中达到良好固定性,并可通过翻滚测试的光学膜片,是目前业界急需投入研发资源进行研究的项目之一。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膜片及背光模块,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0007]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膜片,其设置于导光板上。光学膜片包含片材本体以及凸出部。片材本体承载于导光板上。凸出部连接片材本体的边缘。凸出部的至少一部分是弯折而位于导光板的侧面之外。
[0008]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导光板包含板体以及凸耳。凸耳连接板体的边缘。片材本体承载于板体上。凸出部包含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连接片材本体的边缘,并承载于凸耳上。第二延伸部连接第一延伸部,并相对第一延伸部弯折而抵靠凸耳远离板体的一侧。骑缝线是形成于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之间的交界处。
[0009]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凸出部是相对片材本体弯折而抵靠侧面,并且骑缝线是形成于片材本体与凸出部之间的交界处。
[0010]本发明另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包含壳体、导光板以及至少一个光学膜片。壳体具有相连的底板以及侧墙,其中侧墙具有凹槽。导光板承载于底板上,并包含板体以及凸耳。凸耳连接板体的边缘,并卡合于凹槽中,其中凸耳与凹槽之间形成间隙。光学膜片包含片材本体、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片材本体承载于板体上。第一延伸部连接片材本体的边缘,并承载于凸耳上。第二延伸部连接第一延伸部,并相对第一延伸部弯折而插入间隙。
[001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至少一个光学膜片的数量为多个。光学膜片相叠于导光板上,并且第二延伸部是在间隙中相互错位。
[001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二延伸部是抵靠凸耳远离板体的一侧。
[001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骑缝线是形成于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之间的交界处。
[0014]本发明另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包含壳体、导光板以及至少一个光学膜片。壳体具有相连的底板以及侧墙。导光板承载于底板上,其中导光板的侧面与侧墙之间形成间隙。光学膜片包含片材本体以及凸出部。片材本体承载于导光板上。凸出部连接片材本体的边缘,并相对片材本体弯折而插入间隙。
[0015]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至少一个光学膜片的数量为多个。光学膜片相叠于导光板上,并且凸出部是在间隙中相互错位。
[001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骑缝线是形成于片材本体与凸出部之间的交界处。
[0017]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是对背光模块中的光学膜片进行改良。本发明的光学膜片的凸出部是至少部分相对片材本体弯折而抵靠于导光板的侧面,并插入壳体的侧墙与导光板之间的间隙,因此可提高光学膜片的固定性,并防止光学膜片在翻滚测试之下相对导光板发生跳脱移位等问题。此外,本发明还使光学膜片的凸出部在间隙中相互错位,因此背光模块可以在壳体的侧墙与导光板之间预留宽度较小的间隙,更有利于使背光模块实现窄边框设计。再者,由于上述间隙的宽度仅需略大于光学膜片的厚度即可,并不会对凸出部相对于片材本体的延伸长度造成限制,因此在光学膜片上制造凸出部时的精度要求较低,有利于提尚光学I旲片的广品良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A为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背光模块的立体组合图;
[0019]图1B为图1A中的背光模块的立体爆炸图,其中光学膜片与导光板叠合;
[0020]图1C为图1A中的导光板与光学膜片的立体爆炸图;
[0021]图2A为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式的背光模块的立体组合图;
[0022]图2B为图2A中的背光模块的立体爆炸图,其中光学膜片与导光板叠合;
[0023]图2C为图2A中的导光板与光学膜片的立体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将以附图公开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具体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具体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具体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
[0025]请参照图1A、图1B以及图1C。图1A为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背光模块I的立体组合图。图1B为图1A中的背光模块I的立体爆炸图,其中光学膜片14与导光板12叠合。图1C为图1A中的导光板12与光学膜片14的立体爆炸图。
[0026]如图1A至图1C所不,在本实施方式中,背光模块I包含壳体10、导光板12以及三个光学膜片14(图示中仅标示一个为例)。壳体10具有相连的底板100以及侧墙102。侧墙102具有凹槽102a,其是由侧墙102的内侧凹陷形成。在实际应用中,壳体10可由框架与胶框所组合而成。导光板12承载于底板100上,并包含板体120以及凸耳122。凸耳122连接板体120的边缘,并卡合于凹槽102a中。借此,当导光板12组装在壳体10中时,除了可通过侧墙102可对导光板12的板体120进行初步限位之外,还可通过相互卡合的凹槽102a与凸耳122进一步防止导光板12相对壳体10水平偏转。
[0027]如图1A所示,当导光板12组装在壳体10中且凸耳122卡合于凹槽102a时,凸耳122远离板体120的一侧与凹槽102a之间会形成间隙G。每一光学膜片14皆包含片材本体140以及凸出部142。每一片材本体140承载于板体120上,并彼此叠合。凸出部142包含第一延伸部142a以及第二延伸部142b。
[0028]对于每一光学膜片14来说,第一延伸部142a连接片材本体140的边缘,承载于凸耳122上,并与其他光学膜片14的第一延伸部142a彼此叠合。第二延伸部142b连接第一延伸部142a,并相对第一延伸部142a弯折。详细来说,片材本体140与第二延伸部142b是分别连接于第一延伸部142a的两相对侧。在光学膜片14相叠于导光板12上的情况之下(如图1B所示),第二延伸部142b是抵靠凸耳122远离板体120的一侧。因此,当背光模块I完整组合时,第二延伸部142b即可插入间隙G。
[0029]由此可知,本实施方式中的每一光学膜片14的凸出部142是使第二延伸部142b相对第一延伸部142a弯折而位于导光板12的侧面120a,并插入侧墙102的凹槽102a与导光板12的凸耳122之间的间隙G。通过凹槽102a与凸耳122之间的间隙G对第二延伸部142b限位,即可提高光学膜片14的固定性,并防止光学膜片14在翻滚测试之下相对导光板12发生跳脱移位等问题。
[003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光学膜片14相叠于导光板12上的情况之下(如图1B所示),第二延伸部142b在凸耳122远离板体120的一侧相互错位。因此,当背光模块I完整组合时,第二延伸部142b也会在间隙G中相互错位。通过使第二延伸部142b在间隙G中相互错位的设计,背光模块I即可在侧墙102的凹槽102a与导光板12的凸耳122之间预留宽度较小的间隙G,更有利于使背光模块I实现窄边框设计。再者,由于上述间隙G的宽度仅需略大于任一光学膜片14的厚度即可,并不会对凸出部142相对于片材本体140的延伸长度造成限制,因此在光学膜片14上制造凸出部142时的精度要求较低,有利于提高光学膜片14的广品良率。
[0031]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每一光学膜片14来说,骑缝线144形成于第一延伸部142a与第二延伸部142b之间的交界处。通过骑缝线144的形成,可使得第二延伸部142b易于相对第一延伸部142a弯折而不易回弹,因此有利于将第二延伸部142b插入凹槽102a与凸耳122之间的间隙G的程序。
[0032]在本实施方式中,背光模块I所包含的光学膜片14的数量为三个,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可根据实际光学需求而弹性地增减。
[0033]在实施方式中,侧墙102的凹槽102a、导光板12的凸耳122与每一光学膜片14的凸出部142的形状、位置与数量皆相互对应,并不以图1A至图1C所绘示的示意图为限,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弹性地调整。
[0034]图2A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式的背光模块3的立体组合图。图2B为图2A中的背光模块3的立体爆炸图,其中光学膜片34与导光板32叠合。图2C为图2A中的导光板32与光学膜片34的立体爆炸图。
[0035]如图2A至图2C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背光模块3包含壳体30、导光板32以及三个光学膜片34(图示中仅标示一个为例)。壳体30具有相连的底板300以及侧墙302。在实际应用中,壳体30可由框架与胶框所组合而成。导光板32承载于底板300上。当导光板32组装在壳体30中时,导光板32的侧面320与侧墙302之间会形成间隙G。每一光学膜片34皆包含片材本体340以及凸出部342。每一片材本体340承载于导光板32上,并彼此叠合。凸出部342连接片材本体340的边缘,并相对片材本体340弯折。在光学膜片34相叠于导光板32上的情况之下(如图2B所示),凸出部342是抵靠导光板32的侧面320。因此,当背光模块3完整组合时,凸出部342即可插入间隙G。
[0036]由此可知,本实施方式中的每一光学膜片34的凸出部342是相对片材本体340弯折而位于导光板32的侧面320,并插入侧墙302与导光板32的侧面320之间的间隙G。通过侧墙302与导光板32的侧面320之间的间隙G对凸出部342限位,即可提高光学膜片34的固定性,并防止光学膜片34在翻滚测试之下相对导光板32发生跳脱移位等问题。
[0037]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光学膜片34相叠于导光板32上的情况之下(如图2B所示),凸出部342是在导光板32的侧面320相互错位。因此,当背光模块3完整组合时,凸出部342也会在间隙G中相互错位。通过使凸出部342在间隙G中相互错位的设计,背光模块3即可在侧墙302与导光板32的侧面320之间预留宽度较小的间隙G,更有利于使背光模块3实现窄边框设计。再者,由于上述间隙G的宽度仅需略大于任一光学膜片34的厚度即可,并不会对凸出部342相对于片材本体340的延伸长度造成限制,因此在光学膜片34上制造凸出部342时的精度要求较低,有利于提高光学膜片34的产品良率。
[0038]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每一光学膜片34来说,骑缝线344是形成于片材本体340与凸出部342之间的交界处。通过骑缝线344的形成,可使得凸出部342易于相对片材本体340弯折而不易回弹,因此有利于将凸出部342插入侧墙302与导光板32的侧面320之间的间隙G的程序。
[0039]在本实施方式中,背光模块3所包含的光学膜片34的数量为三个,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可根据实际光学需求而弹性地增减。
[0040]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一光学膜片34的凸出部342的形状、位置并不以图2A至图2C所绘示的示意图为限,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弹性地调整。
[0041]由以上对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详述,可以明显地看出,本发明主要是对背光模块中的光学膜片进行改良。本发明的光学膜片的凸出部是至少部分相对片材本体弯折而抵靠于导光板的侧面,并插入壳体的侧墙与导光板之间的间隙,因此可提高光学膜片的固定性,并防止光学膜片在翻滚测试之下相对导光板发生跳脱移位等问题。此外,本发明还使光学膜片的凸出部在间隙中相互错位,因此背光模块可以在壳体的侧墙与导光板之间预留宽度较小的间隙,更有利于使背光模块实现窄边框设计。再者,由于上述间隙的宽度仅需略大于光学膜片的厚度即可,并不会对凸出部相对于片材本体的延伸长度造成限制,因此在光学膜片上制造凸出部时的精度要求较低,有利于提高光学膜片的产品良率。
[0042]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各种不同的选择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主权项】
1.一种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设置于导光板上,所述光学膜片包含: 片材本体,其承载于所述导光板上;以及 凸出部,其连接所述片材本体的边缘,其中所述凸出部的至少一部分是弯折而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侧面之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含板体以及凸耳,所述凸耳连接所述板体的边缘,所述片材本体承载于所述板体上,并且所述凸出部包含: 第一延伸部,其连接所述片材本体的所述边缘,并承载于所述凸耳上;以及 第二延伸部,其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并相对所述第一延伸部弯折而抵靠所述凸耳远离所述板体的一侧,其中在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的交界处形成骑缝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相对所述片材本体弯折而抵靠所述侧面,并且在所述片材本体与所述凸出部之间的交界处形成骑缝线。4.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包含: 壳体,其具有相连的底板以及侧墙,其中所述侧墙具有凹槽; 导光板,其承载于所述底板上,并包含板体以及凸耳,所述凸耳连接所述板体的边缘,并卡合于所述凹槽中,其中所述凸耳与所述凹槽之间形成间隙;以及 至少一个光学膜片,其包含:片材本体,其承载于所述板体上;第一延伸部,其连接所述片材本体的边缘,并承载于所述凸耳上;以及第二延伸部,其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并相对所述第一延伸部弯折而插入所述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光学膜片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光学膜片相叠于所述导光板上,并且所述第二延伸部在所述间隙中相互错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部抵靠所述凸耳远离所述板体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的交界处形成骑缝线。8.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包含: 壳体,其具有相连的底板以及侧墙; 导光板,其承载于所述底板上,其中所述导光板的侧面与所述侧墙之间形成间隙;以及 至少一个光学膜片,其包含:片材本体,其承载于所述导光板上;以及凸出部,其连接所述片材本体的边缘,并相对所述片材本体弯折而插入所述间隙。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光学膜片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光学膜片相叠于所述导光板上,并且所述凸出部在所述间隙中相互错位。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片材本体与所述凸出部之间的交界处形成骑缝线。
【文档编号】G02B6/00GK106033132SQ201510126588
【公开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0日
【发明人】刘俊彬, 林进伟
【申请人】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