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06528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0002]液晶显示装置(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具有机身薄、省电、无福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面板及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液晶面板的工作原理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当中放置液晶分子,通过给玻璃基板通电与否来控制液晶分子改变方向,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需要借由背光模组提供的光源来正常显示影像,因此,背光模组成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关键组件之一。
[0003]请参阅图1及图2,现有的侧入式背光模组主要包括有:铁框16、背光源11、反射膜12、导光板13、胶框14以及光学膜片15,并且,胶框14与铁框16分离设置。因此,在受到现有的工艺水平限制或者公差的存在,铁框16与胶框14之间往往会存在间隙,从而导致漏光现象。
[0004]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可以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铁框与胶框之间存在间隙而导致漏光现象。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铁框、设置于所述铁框内的导光板、设于所述铁框内并相对导光板设置的背光源、设置于所述铁框与导光板之间的反射片、设置于所述铁框内并位于所述导光板上方的光学膜片组、设置于所述铁框内的胶框、以及单面带胶的环形遮光膜,所述胶框下端设有第一收容槽,所述反射片的外沿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中,所述环形遮光膜贴于所述反射片外沿的下表面上,所述环形遮光膜的下表面与铁框相抵靠,以达到防漏光效果。
[0007]所述环形遮光膜及反射片的外沿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中。
[0008]所述胶框下端还设有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与第二收容槽呈阶梯设置,所述环形遮光膜收容于所述第一与第二收容槽中。
[0009]所述环形遮光膜贴合于反射片外沿及第二收容槽上。
[0010]所述第二收容槽的槽深等于环形遮光膜的厚度。
[0011]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背胶,所述反射背胶设于所述反射片的外沿与胶框之间。
[0012]所述背光源包括PCB板以及焊接于所述PCB板上的数个LED灯。
[0013]所述环形遮光膜为环形黑色PET膜。
[0014]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采用黑色的环形遮光膜贴于反射片外沿处,且环形遮光板的下表面与铁框相抵靠,从而达到防漏光效果,从而改善因工艺水平限制或公差的存在而导致分离的铁框与胶框之间存在间隙,发生漏光这一现象;进一步,还可以利用该环形遮光膜将反射片外沿与胶框连接在一起,防漏光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爆炸图。
[0016]图2为图1中背光模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21]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通过在胶框与铁框之间的间隙处设置黑色的遮光膜,利用遮光膜来挡住漏出来的光线,以达到防漏光效果,其具体结构包括:铁框2、设置于所述铁框2内的导光板4、设于所述铁框2内并相对导光板4设置的背光源(未图示)、设置于所述铁框2与导光板4之间的反射片6、设置于所述铁框2内并位于所述导光板4上方的光学膜片组7、设置于所述铁框2内的胶框8、以及单面带胶的环形遮光膜9。
[0022]所述胶框8下端设有第一收容槽8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容槽82的深度等于反射片6的厚度,所述反射片6的外沿62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82中,所述环形遮光膜9贴于所述反射片外沿62的下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环形遮光膜9还可以同时贴于靠近反射片外沿62的胶框8上,所述环形遮光膜9的下表面与铁框2相抵靠,以达到防漏光效果。
[0023]请参阅图4,作为可供选择的另一实施例,所述环形遮光膜9及反射片6的外沿62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82’中,即第一收容槽82’的槽深等环形遮光膜9与反射片6的厚度之和。所述胶框8’下端还设有第二收容槽84,所述第一收容槽82’与第二收容槽84呈阶梯设置,所述第二收容槽84的槽深等于环形遮光膜9的厚度,所述环形遮光膜9收容于所述第一与第二收容槽82’、84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遮光膜9的下表面同样也与铁框2相抵靠。所述环形遮光膜9贴合于反射片6外沿62及第二收容槽84上。
[0024]请参阅图5,作为可供选择的又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的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背胶5,所述反射背胶5设于所述反射片6的外沿62与胶框8之间。
[0025]所述背光源包括PCB板以及焊接于所述PCB板上的数个LED灯(均为图示),采用LED灯来制作背光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能耗低、亮度高等特点。
[0026]所述环形遮光膜9为环形黑色PET膜,防漏光效果。
[002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采用黑色的环形遮光膜贴于反射片外沿处,且环形遮光板的下表面与铁框相抵靠,从而达到防漏光效果,从而改善因工艺水平限制或公差的存在而导致分离的铁框与胶框之间存在间隙,发生漏光这一现象;进一步,还可以利用该环形遮光膜将反射片外沿与胶框连接在一起,防漏光效果更好。
[002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铁框、设置于所述铁框内的导光板、设于所述铁框内并相对导光板设置的背光源、设置于所述铁框与导光板之间的反射片、设置于所述铁框内并位于所述导光板上方的光学膜片组、设置于所述铁框内的胶框、以及单面带胶的环形遮光膜,所述胶框下端设有第一收容槽,所述反射片的外沿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中,所述环形遮光膜贴于所述反射片外沿的下表面上,所述环形遮光膜的下表面与铁框相抵靠,以达到防漏光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遮光膜及反射片的外沿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下端还设有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与第二收容槽呈阶梯设置,所述环形遮光膜收容于所述第一与第二收容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遮光膜贴合于反射片外沿及第二收容槽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容槽的槽深等于环形遮光膜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射背胶,所述反射背胶设于所述反射片的外沿与胶框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包括PCB板以及焊接于所述PCB板上的数个LED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遮光膜为环形黑色PET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背光模组,包括:铁框、导光板、背光源、反射片、光学膜片组、设置于所述铁框内的胶框以及单面带胶的环形遮光膜,所述胶框下端设有第一收容槽,所述反射片的外沿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中,所述环形遮光膜贴于所述反射片外沿的下表面上,所述环形遮光膜的下表面与铁框相抵靠,以达到防漏光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黑色的环形遮光膜贴于反射片外沿处,且环形遮光板的下表面与铁框相抵靠,从而达到防漏光效果,从而改善因工艺水平限制或公差的存在而导致分离的铁框与胶框之间存在间隙,发生漏光这一现象;还可以利用该环形遮光膜将反射片外沿与胶框连接在一起,防漏光效果更好。
【IPC分类】G02F1-13357
【公开号】CN204314573
【申请号】CN201420817287
【发明人】熊民清, 王明华, 吴培伟
【申请人】深圳市隆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