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长度损耗标准传递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86724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纤长度损耗标准传递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纤长度损耗计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长度损耗标准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光纤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频带宽、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光纤一经问世就得到了快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和光纤传感领域。而光时域反射计作为光纤研制、生产、安装和维护必不可少的工具,其测量准确性直接决定光纤生产的质量以及故障的维修效率。因此研制光纤长度损耗传递标准对保障光时域反射计精确测量具有重要意义。
[0003]目前国内的光时域反射计研制和生产单位通常是通过光纤长度传递标准和光纤损耗传递标准分别来解决光时域反射计长度和损耗的量值溯源问题。宇航计测技术期刊2010年10月第30卷第5期名为“光时域反射计校准及其测量不确定度分析”的文献中采用光纤环路延迟方法对被测光时域反射计进行校准,但是该方法中对光时域反射计长度和损耗的量值传递是分离的,即光纤长度损耗传递标准是通过分别设计光纤长度传递标准和光纤损耗传递标准分别对光纤长度和光纤损耗进行量值传递,因此会存在如下问题:
[0004]1、体积大、重量重,不便于携带,不利于上门开展计量服务工作;
[0005]2、光纤长、盘数多、成本高,不利于批量化生产;
[0006]3、采用挤压方式将光纤盘固定于机箱内,固定光纤盘的轴与卡座之间长时间内会产生磨损,会引起光纤盘围绕固定轴旋转,从而导致光纤容易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光纤长度损耗标准传递装置,设计合理,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维护方便,节约成本,具有良好的效果。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种光纤长度损耗标准传递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前面板上安装有光纤接头盖板,所述外壳内安装有固定光纤耦合器和光纤跳线的支架,所述固定光纤耦合器和光纤跳线的支架通过沉孔螺丝固定在外壳的底面板上,所述固定光纤耦合器和光纤跳线的支架上安装有光纤绕线盘和夹具。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两个光纤盘、光纤盘固定部件、标准光纤和一个2X2光纤耦合器。所述标准光纤由两段组成,其中一段光纤为引导光纤,另一段光纤为环形光纤,所述引导光纤和环形光纤通过2 X 2光纤耦合器连接。所述光纤盘固定部件包括金属固定轴和光纤盘固定支架,所述金属固定轴穿过两个光纤盘的内径,通过螺丝将两个光纤盘固定在所述光纤盘固定支架上。
[0010]优选地,在所述两光纤盘中心对称位置钻孔,通过螺丝将光纤固定支架和两个光纤盘固定在一起。
[0011]优选地,所述光纤标准传递装置还包括提手,所述外壳和光纤盘固定支架上分别设置有金属板,所述提手一端通过沉孔螺丝固定在外壳的金属板上,所述提手另一端通过沉孔螺丝固定在光纤盘固定支架的金属板上。
[0012]优选地,所述光纤接头盖板通过机械卡槽来实现光纤接头盖板的开合。
[0013]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前面板上还安装有光纤温度显示数码管。
[0014]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5]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光纤长度损耗标准传递装置,通过将光纤长度传递标准中的环形光纤作为光纤损耗传递标准,将光纤长度标准和光纤损耗标准集成于一体,与现有技术中光纤长度标准和光纤损耗标准的分离式结构相比,该传递标准装置减少了光纤盘使用的数量,降低了标准传递装置的成本,减轻了标准传递装置的重量,方便外出携带,便于上门开展计量服务;此外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通过金属固定轴穿过光纤盘的内径,利用金属固定轴与光纤盘固定支架将两光纤盘进行横纵向固定,再在光纤盘中心对称处打两个孔,最后通过螺丝将光纤盘和光纤盘固定支架连接起来保证两个光纤盘不会发生轴向移动,避免了因为光纤盘的轴向移动而引起光纤断裂。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纤长度损耗标准传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光纤盘固定部件;2_固定光纤耦合器和光纤跳线的支架;3_光纤绕线盘;
4-提手;5_光纤接头盖板;6_夹具;7_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如图1所示,一种光纤长度损耗标准传递装置,包括外壳7。所述外壳7的前面板上安装有光纤接头盖板5。所述外壳7内安装有固定光纤耦合器和光纤跳线的支架2,所述固定光纤耦合器和光纤跳线的支架2通过沉孔螺丝固定在外壳7的底面板上,所述固定光纤耦合器和光纤跳线的支架2上安装有光纤绕线盘3和夹具6。所述固定光纤耦合器和光纤跳线的支架2通过光纤绕线盘3来缠绕和固定光纤跳线,通过夹具6来固定2X2光纤耦合器,避免由于光纤跳线或者光纤耦合器的拉拽而引起光纤的断裂。所述外壳7内还设置有两个光纤盘、光纤盘固定部件1、标准光纤和一个2X2光纤親合器。所述标准光纤由两段组成,其中一段光纤为引导光纤,另一段光纤为环形光纤,所述引导光纤和环形光纤通过2X2光纤耦合器连接。所述光纤盘固定部件I包括金属固定轴和光纤盘固定支架,所述金属固定轴穿过两个光纤盘的内径,通过螺丝将两个光纤盘固定在所述光纤盘固定支架上。由于金属固定轴的直径与光纤盘的内轴直径公差很小,再加上高摩擦系数垫片,这样就可以保证在金属固定轴两端上紧螺丝之后,光纤盘不会外移或者旋转。
[0020]在所述两光纤盘中心对称位置钻孔,通过螺丝将光纤固定支架和两个光纤盘固定在一起,能够进一步保证两个光纤盘不会轴向旋转。
[0021]所述光纤标准传递装置还包括提手4,所述外壳7和光纤盘固定支架上分别设置有金属板,所述提手4 一端通过沉孔螺丝固定在外壳7的金属板上,所述提4手另一端通过沉孔螺丝固定在光纤盘固定支架的金属板上。
[0022]所述提手4是通过将两个金属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外壳7和光纤盘固定支架上,然后再将提手4通过沉孔螺丝分别固定在两个金属板上。该结构设计一方面可以通过两个金属板将光纤盘固定支架和装置外壳7连接,增大光纤盘固定支架的机械强度;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直接将提手4安装在装置外壳7上而引起外壳7变形。
[0023]所述光纤接头盖板5通过机械卡槽来实现光纤接头盖板5的开合,用来对光纤的法兰接头进行保护。
[0024]所述外壳7的前面板上还安装有光纤温度显示数码管,主要用于实时显示光纤温度值,进而对光纤长度进行温度修正。
[0025]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纤长度损耗标准传递装置,将光纤长度标准和光纤损耗标准集成于一体,与现有技术中光纤长度标准和光纤损耗标准的分离式结构相比,该传递标准装置减少了光纤盘使用的数量,降低了标准传递装置的成本,减轻了标准传递装置的重量,方便外出携带,便于上门开展计量服务;此外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通过金属固定轴穿过光纤盘的内径,利用金属固定轴与光纤盘固定支架将两光纤盘进行横纵向固定,再在光纤盘中心对称处打两个孔,最后通过螺丝将光纤盘和光纤盘固定支架连接起来保证两个光纤盘不会发生轴向移动,避免了因为光纤盘的轴向移动而引起光纤断裂。
[0026]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光纤长度损耗标准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前面板上安装有光纤接头盖板,所述外壳内安装有固定光纤耦合器和光纤跳线的支架,所述固定光纤耦合器和光纤跳线的支架通过沉孔螺丝固定在外壳的底面板上,所述固定光纤耦合器和光纤跳线的支架上安装有光纤绕线盘和夹具,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两个光纤盘、光纤盘固定部件、标准光纤和一个2X2光纤耦合器,所述标准光纤由两段组成,其中一段光纤为引导光纤,另一段光纤为环形光纤,所述引导光纤和环形光纤通过2 X 2光纤耦合器连接,所述光纤盘固定部件包括金属固定轴和光纤盘固定支架,所述金属固定轴穿过两个光纤盘的内径,通过螺丝将两个光纤盘固定在所述光纤盘固定支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长度损耗标准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光纤盘中心对称位置钻孔,通过螺丝将光纤固定支架和两个光纤盘固定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长度损耗标准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长度损耗标准传递装置还包括提手,所述外壳和光纤盘固定支架上分别设置有金属板,所述提手一端通过沉孔螺丝固定在外壳的金属板上,所述提手另一端通过沉孔螺丝固定在光纤盘固定支架的金属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长度损耗标准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接头盖板通过机械卡槽来实现光纤接头盖板的开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长度损耗标准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前面板上还安装有光纤温度显示数码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纤长度损耗标准传递装置,属于光纤长度损耗计量领域,包括外壳,外壳内安装有固定光纤耦合器和光纤跳线的支架,外壳内还设置有两个光纤盘、光纤盘固定部件、标准光纤和一个2×2光纤耦合器,光纤盘固定部件包括金属固定轴和光纤盘固定支架,金属固定轴穿过两个光纤盘的内径,通过螺丝将两个光纤盘固定在所述光纤盘固定支架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光纤长度传递标准中的环形光纤作为光纤损耗传递标准,减少了光纤盘使用的数量,降低了标准传递装置的成本,减轻了标准传递装置的重量,方便外出携带;利用金属固定轴与光纤盘固定支架将两光纤盘进行横纵向固定,避免了因为光纤盘的轴向移动而引起光纤断裂。
【IPC分类】G02B6/44, G02B6/24
【公开号】CN204855856
【申请号】CN201520560377
【发明人】郑祥亮, 孙权社, 郭裕聪, 韩忠, 赵发财, 王少水, 王国权
【申请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7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