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23346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光板,包括出光面和与出光面相对的底面,所述底面上含凸出的导光网点,所述导光网点远离所述底面的一侧为平台结构,所述平台结构跟所述底面相互平行。该导光板通过导光网点顶部的平台结构,能够增大导光网点的受力面积,降低导光网点受力时的压强,增加导光网点的抗压能力;使用了上述导光板的背光源,能够承受较大的外力作用,而不影响显示效果。
【专利说明】
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源。
【背景技术】
[0002]在LCD领域中,为了使LCD背光源的出射光更加均匀分散,一般采用在导光板远离出光面的一侧上设置有导光网点,现有的导光网点通常是半球形或者椭球形等弧面结构。当液晶显示模组或背光发光面受力按压时,背光源在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形变,由于弧形导光网点尖端受力面积小,外力过大时,会造成局部区域的导光网点轻微变形,导光网点受背光源形变挤压而导致网点的高度变矮时,该网点区域在视觉效果上会产生暗影不良,更严重时,会发生网点断裂,产生亮点问题。随着液晶显示行业的发展,人们对液晶显示产品的受力要求越来越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光板,包括出光面和与出光面相对的底面,所述底面上含凸出的导光网点,所述导光网点远离底面的一侧为平台结构,所述平台结构跟底面相互平行。通过导光网点顶部的平台结构,能够增大导光网点的受力面积,降低导光网点受力时的压强,增加导光网点的抗压能力。
[000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了上述导光板的背光源,该背光源能够承受较大的外力作用,而不影响显示效果。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种导光板,包括出光面和与出光面相对的底面,所述底面上含凸出的导光网点,所述导光网点远离底面的一侧为平台结构,所述平台结构跟底面相互平行。
[0007]通过导光网点顶部的平台结构,能够增大导光网点的受力面积,降低导光网点受力时的压强,增加导光网点的抗压能力。
[0008]进一步地,所述导光网点具有侧面,所述导光网点的侧面为一环形侧面、或者若干平面侧面。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导光网点的侧面与所述导光板的底面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小于或者等于90°。
[0010]所述导光网点的具体形状包括:圆柱形、圆台、长方体、正方体或者是其他符合上述条件的立体形状。网点投影形状不限定为圆形、或者方形、或者椭圆形,任何不规则、规则形状都可以;网点侧边是平面、环形曲面、柱形或者球形等、或者是其中的部分结合在一起。只要网点的顶部存在平台结构,且平台与导光板底面平行,导光网点侧边与导光板底面夹角小于或者等于90°的导光网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11]进一步地,所述导光网点的环形侧面与所述平台结构相交形成的角作圆角处理;或者所述导光网点的若干平面侧面与所述平台结构、一平面侧面与另一平面侧面之间相交形成的角作圆角处理。
[0012]—种背光源,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内的上述的导光板,所述导光板面向框架的侧边设置有发光源,所述发光源连接有FPC。
[0013]设置了上述导光板的背光源,能够承受较大的外力作用,而不影响显示效果。
[0014]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设置有光学膜;所述导光板远离出光面的一侧设置有反射片;所述框架上设置有遮光片。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源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或者光学膜的表面上靠近发光源的一端设置有黑色油墨层。
[0016]黑色油墨层具有吸光效果,在导光板的出光面或者光学膜的表面上靠近发光源的一端设置的黑色油墨层能够代替原背光源内靠近发光源一端的黑黑胶,起到吸光效果,防止可视区域靠近发光源的一端产生溢光,黑色油墨层的厚度很薄,不会对背光厚度造成影响。
[0017]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导光板通过导光网点顶部的平台结构,能够增大导光网点的受力面积,降低导光网点受力时的压强,增加导光网点的抗压能力,可以是背光源具有更好的抗压性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的结构图;
[0019]图2为图1所示导光网点的示例一的投影图(左)和横截面图(右);
[0020]图3为图1所示导光网点的示例二的投影图(左)和横截面图(右);
[0021]图4为图1所示导光网点的示例三的投影图(左)和横截面图(右);
[0022]图5为图1所示导光网点的示例四的投影图(左)和横截面图(右);
[0023]图6为图1所不导光网点的不例五的投影图(左)和横截面图(右);
[0024]图7为图1所示导光网点的示例六的投影图(左)和横截面图(右);
[0025]图8为图1所不导光网点的不例七的投影图(左)和横截面图(右);
[0026]图9为图1所示导光网点的示例八的投影图(左)和横截面图(右);
[0027]图10为图1所示导光网点的示例九的投影图(左)和横截面图(右);
[0028]图11为图1所示导光网点的示例十的投影图(左)和横截面图(右);
[0029]图12为图1所不导光网点的不例^的投影图(左)和横截面图(右);
[0030]图13为图1所示导光网点的示例十二的投影图(左)和横截面图(右);
[0031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源的的结构图;
[0032]图15为图14所示的背光源的进一步改进后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4]如图1所不,一种导光板I,包括出光面11和与出光面11相对的底面12,所述底面12上含凸出的导光网点13,所述导光网点13远离底面12的一侧为平台结构131,所述平台结构131跟底面12相互平行。
[0035]通过导光网点13顶部的平台结构131,能够增大导光网点13的受力面积,降低导光网点13受力时的压强,增加导光网点13的抗压能力。
[0036]所述导光网点13还具有侧面132,所述导光网点的侧面为一环形侧面或者若干平面侧面,所述导光网点13的侧面132与导光板I的底面12形成一夹角α,所述夹角α小于或者等于90° ο
[0037]所述导光网点13的具体形状包括:圆柱形、圆台、长方体、正方体或者是其他符合上述条件的立体形状。网点投影形状不限定为圆形或者方形,或者椭圆形,任何不规则、规则形状都可以;导光网点13的侧边132是平面、环形曲面、柱形或者球形等、或者其中的部分结合在一起,只要导光网点13的顶部存在平台结构131,且平台结构131与导光板I的底面12平行,导光网点13的侧边132与导光板I的底面12的夹角α小于或者等于90°,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38]图2-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部分导光网点13的示例的投影图(左)和横截面图(右)。
[0039]所述导光网点13的环形侧面132与所述平台结构131之间相交形成的角作圆角处理;或者所述若干平面侧面132与所述平台结构131、一平面侧面132与另一平面侧面132之间相交形成的角作圆角处理。
[0040]如图14所示,一种背光源,包括框架2和设置在框架2内的上述的导光板I,所述框架2侧边、面向导光板I的一侧设置有发光源3,所述发光源3连接有FPC 5。
[0041]设置了上述导光板I的背光源,能够承受较大的外力作用,而不影响显示效果。
[0042]所述导光板I的出光面11上设置有光学膜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源在导光板I的出光面11上依次设置有扩散膜、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所述光学膜4的数量和类型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而采取不同的组合,不应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源实施例为限制,也可以不设置光学膜;所述框架2上设置有遮光片7;所述导光板I远离出光面11的一侧设置有反射片
6ο
[0043]如图1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源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光板I的出光面11或者光学膜4的表面上靠近发光源3的一端设置有黑色油墨层8,图15所示的黑色油墨层8设置在光学膜4中的扩散膜41靠近发光源3—端的下表面上。
[0044]现有的背光源中,为防止可视区域靠近发光源3的一端产生漏光溢光现象,会在导光板I靠近背光源3的非可视区的出光面上粘贴黑黑胶,起到遮光的目的。黑色油墨层8具有吸光效果,所述导光板I的出光面11或者光学膜4的表面上靠近发光源3的一端设置的黑色油墨层8,能够代替原黑黑胶,起到吸光效果,防止可视区域靠近发光源3的一端产生溢光,且黑色油墨层8的厚度很薄,不会对背光厚度造成影响。
[0045]所述FPC 5延伸至导光板I上,通过双面胶9粘贴固定。
[0046]背光源采用黑色油墨层8后,可预留出原黑黑胶占用的空间,FPC 5和双面胶9往视区方向加长,增加FPC 5与导光板I粘贴固定双面胶9的面积,提升了背光灯条的稳定性。
[004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导光板,包括出光面和与出光面相对的底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上含凸出的导光网点,所述导光网点远离所述底面的一侧为平台结构,所述平台结构跟所述底面相互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网点具有侧面,所述导光网点的侧面为一环形侧面、或者若干平面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网点的侧面与所述导光板的底面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小于或者等于9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网点的环形侧面与所述平台结构相交形成的角作圆角处理;或者所述导光网点的若干平面侧面与所述平台结构、一平面侧面与另一平面侧面之间相交形成的角作圆角处理。5.—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内的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导光板,所述导光板面向所述框架的侧边设置有发光源,所述发光源连接有FPC。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远离出光面的一侧设置有反射片。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设置有光学膜。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设置有遮光片。
【文档编号】G02B6/00GK205507131SQ201620326405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9日
【发明人】郭文, 周福新, 张 浩
【申请人】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