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23522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显示模组包括具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的阵列基板及黑矩阵: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多条栅极线,由多个栅极驱动电路驱动;多条数据线,与多条所述栅极线交叉绝缘;多个控制元件,连接所述栅极线及所述数据线;多个标记像素电极,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每个所述标记像素电极对应连接一个所述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控制所述标记像素电极电位;所述黑矩阵,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上方,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所述黑矩阵具有对应所述多个标记像素电极的多个开口,每个所述开口的形状彼此不同。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可快速准确识别异常栅极驱动电路。
【专利说明】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显示模组100通常包括阵列基板110及黑矩阵150。设置在阵列基板110非显示区162的多个栅极驱动电路130通过栅极线140将显示信号驱动到各像素120上。黑矩阵150位于阵列基板110上方,并遮盖阵列基板110上各像素120内的驱动走线(未示出)及阵列基板110的非显示区162。
[0003]图1所示的显示模组100还未邦定IC驱动芯片,为制程中的中间产品。为了对显示模组100进行测试,需将显示模组100放置在测试冶具上来点亮显示模组100的显示区161。当某个栅极驱动电路130异常时,显示模组100的显示区161会出现显示异常的区域163。为了对异常栅极驱动电路130进行定位,在图1所示的方式中,使用油性笔迹在显示异常的区域163附近做异常标记170。然后,将显示模组100放置在光学显微镜(OM)下,对异常标记170附近的栅极驱动电路130进行观察,进而确认是哪个栅极驱动电路130发生了异常。
[0004]在对异常栅极驱动电路130进行定位的另一个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发现第一显示异常区域163后,将显示模组100放置在镭射机台上,利用镭射标记180在第一显示异常区域163附近切断一条栅极线140。再将显示模组100放置在测试冶具上进行点亮,利用目镜观测显示模组100。由于镭射标记180切断了第一显示异常区域163附近的一条栅极线140,该栅极线140对应的像素行164也形成第二显示异常区域164,因此,可以通过目镜观测第一显示异常区域164与第二显示异常区域163之间间隔栅极线140的数量。之后,再将显示模组100放置到光学显微镜下,找出镭射标记180,并根据所观测的间隔栅极线140数量,来定位异常的栅极驱动电路130。
[0005]无论上述哪种方式,都无法迅速准确地定位异常的栅极驱动电路。尤其对于利用镭射标记的方式,其还需要显示模组在镭射机台、测试冶具和光学显微镜之间多次来回,操作繁琐,并且镭射标记的方式需要将原本完好的栅极线进行切断来操作,对显示模组有一定的破坏性,增加后续修复的制程。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可快速准确识别异常栅极驱动电路。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具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阵列基板及黑矩阵: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多条栅极线,由多个栅极驱动电路驱动;多条数据线,与多条所述栅极线交叉绝缘;多个控制元件,连接所述栅极线及所述数据线;多个标记像素电极,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每个所述标记像素电极对应连接一个所述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控制所述标记像素电极电位;所述黑矩阵,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上方,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所述黑矩阵具有对应所述多个标记像素电极的多个开口,各所述开口用于区分不同的栅极驱动电路。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模组。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非显示区设置对应连接栅极驱动电路的标记像素电极,并且黑矩阵上的开口使得标记像素电极处的光可以穿过黑矩阵射出,同时通过黑矩阵上不同的开口(例如开口形状)来区分不同的栅极驱动电路,进而在测试时,能够通过标记像素电极处是否发光,来快速准确地定位异常的栅极驱动电路。
【附图说明】
[0010]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0011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一种定位异常栅极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0012]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另一种定位异常栅极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0013]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示意图。
[0014]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异常显示的显示模组的示意图。
[0015]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局部示意图。
[0016]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局部示意图。
[0017]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截面图。
[0018]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0020]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意识到,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材料等,也可以实践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某些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实用新型。
[0021]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用于示意相对位置关系,某些部位的层厚采用了夸示的绘图方式以便于理解,附图中的层厚并不代表实际层厚的比例关系。
[002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包括具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的阵列基板及黑矩阵。阵列基板包括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多个控制元件及多个标记像素电极。多条栅极线由多个栅极驱动电路驱动。多条数据线与多条栅极线交叉绝缘。多个控制元件连接栅极线及数据线。多个标记像素电极位于非显示区,每个标记像素电极对应连接一个控制元件,控制元件控制标记像素电极电位。黑矩阵位于阵列基板上方。黑矩阵具有对应多个标记像素电极的多个开口。各开口用于区别不同的栅极驱动电路。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显示模组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桌上型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通过上述结构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可快速准确识别异常栅极驱动电路。
[0023]以下将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模组的结构。
[0024]首先参见图3,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示意图。
[0025]显示模组200包括阵列基板210及位于阵列基板210上方的黑矩阵260。在本文中,“上方”指的是两个元件的方位关系,可以包括两个元件接触或者两个元件之间间隔有其他元件或其他层。阵列基板210具有显示区211和非显示区212。显示区211显示图像。在一些实施例中,非显示区212围绕显示区211。在一些变化例中,非显示区212也可以仅位于显示区211的一侧或两侧。显示区211和非显示区212的位置关系可以随显示模组200的实际制程而确定。阵列基板210包括多条栅极线221、多条数据线222、多个控制元件230及多个标记像素电极240。多条栅极线221平行布置。多条数据线222平行布置。栅极线221的延伸方向与数据线222的延伸方向垂直。多条数据线222与多条栅极线221交叉绝缘。在显示区211内,多条栅极线221和多条数据线222围成多个区域223,每个区域223中布置用于显示的像素电极(未示出)。本文所指的像素电极并非表示一层电极,像素电极可以包括多层电极,或者像素电极也可以是由多层电极及其他膜层组成的元件。在每个区域223中还可以设置用于控制像素电极的电位的一个或多个薄膜晶体管。黑矩阵260用于遮挡显示区211内每条栅极线221与每条数据线222和每个区域223中的薄膜晶体管(未示出此部分黑矩阵260),此外黑矩阵260还遮挡非显示区212。
[0026]具体而言,多条栅极线221由多个栅极驱动电路250驱动,并向区域223中的像素电极传送栅极信号。具体而言,一个栅极驱动电路250驱动一行像素电极。栅极驱动电路250可以位于非显示区212。栅极驱动电路250可位于显示区211的两侧也可以仅位于显示区211的一侧。
[0027]本实施例中,显示模组200为还未邦定IC芯片的制程中间产品。对显示模组200进行测试时,需要将显示模组200放置在测试冶具上,测试冶具使显示区211发光。当显示模组200的某个栅极驱动电路250发生异常时,显示区211会出现异常显示的区域213,如图4所示。当出现异常显示的区域213时,为了快速准确地定位到异常的栅极驱动电路250,多个控制元件230及多个标记像素电极240设置在非显示区212。每个控制元件230连接一条221栅极线及一条数据线222。每个控制元件230对应连接一个标记像素电极240,并控制对应的标记像素电极240的电位。具体而言,控制元件230为薄膜晶体管。控制元件230的控制端(栅极)连接栅极驱动电路250,控制元件230的第一极连接数据线222,控制元件的第二极连接标记像素电极240。第一极和第二极分别为控制元件230的源极和漏极。更具体地,标记像素电极240具有与区域223内的像素电极具有相同的膜层结构,因此,当控制元件230控制标记像素电极240的电位时,可以利用与像素电极相同的原理,在标记像素电极240处发光。
[0028]控制元件230通过如下方式控制标记像素电极240的电位:
[0029]当进行测试时,与控制元件230对应连接的数据线222输出高电平,与控制元件230对应连接的栅极驱动电路250输出信号到控制元件230的控制端,使得与控制元件230对应连接的数据线222向标记像素电极240充电。显示模组200可在标记像素电极240处发光。
[0030]当正常显示时,与控制元件230对应连接的数据线222输出低电平,显示模组200在标记像素电极240处不发光。
[0031]为了使标记像素电极240处的光可以被观测,在黑矩阵260上设置对应多个标记像素电极240的多个开口 261。由于这些开口 261,黑矩阵260不在标记像素电极240处产生遮挡,因此,标记像素电极240处的光可以被观测。
[0032]为了防止开口处漏光,可以将黑矩阵上各所述开口填充色阻材料,色阻颜色不限。
[0033]进一步地,标记像素电极240与栅极驱动电路250—一对应,开口 261也与栅极驱动电路250—一对应。因此,开口 261可以提供用于区别不同栅极驱动电路250的信息。优选地,各开口 261具有不同的形状以区别不同的栅极驱动电路250。优选地,开口 261的形状为该开口 261对应的标记像素电极240连接的栅极驱动电路250的编号。例如,在图3所示的显示模组200中,各栅极驱动电路250按从上到下的顺序编号,对应地,开口261从上到下分为具有
1、2、3、4、5、6、7、8的形状,以使得标记像素电极240处发出的光可以按1、2、3、4、5、6、7、8的形状而被观测。本文所述的编号不限于阿拉伯数字,其还可以是字母、罗马数字等。在一些变化例中,各开口 261也可以具有相同的形状,并通过偏转的角度来区分不同的栅极驱动电路250。在又一些变化例中,开口 261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区分不同的栅极驱动电路250,在此不予赘述。
[0034]这样,对显示模组200进行测试时,若有异常的栅极驱动电路250,则显示区211出现异常显示的区域213,同时,对应异常显示的区域213的部分标记像素电极240处不发光(如图4所示),通过目镜可以快速观测到离异常显示的区域213最近的、标记像素电极240处按“4”的形状发光。换言之,原本按“5”至“8”的形状发光的标记像素电极240处不发光,进而可以快速准确得定位到对应形状“5”的栅极驱动电路250为异常的栅极驱动电路250。
[0035]下面分别通过图5和图6描述不同设置的标记像素电极240形状的实施例。
[0036]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局部示意图。图5仅示出对应编号为“I”的栅极驱动电路的各个元件的示意图。在图5中,不限定标记像素电极240的形状,仅黑矩阵260的开口 261具有“I”的形状。尽管在标记像素电极240处可以发光,但仅在黑矩阵260的开口 261部分的光可以被观测到,未在黑矩阵260的开口 261的部分的光被遮挡。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由于无需考虑像素电极240的形状,因此,可以降低像素电极240的制程难度。
[0037]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局部示意图。图6也仅示出对应编号为“I”的栅极驱动电路的各个元件的示意图。在图6中,标记像素电极240的形状与黑矩阵260的开口 261形状相同。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由于标记像素电极240处的光不会被黑矩阵260遮挡,因此,可以减少多余标记像素电极240部分的功耗。
[0038]上述图5及图6仅仅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模组的局部示意图,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实现更多的变化例,在此不予赘述。
[0039]下面分别根据图7及图8说明,采用两种显示技术的显示模组的结构。
[0040]首先参见图7,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截面图。在本实施例中,显示模组采用IXD显示技术。因此,图7所示的显示模组还包括彩膜基板280,与阵列基板210相对。黑矩阵260位于彩膜基板280和阵列基板210之间。黑矩阵260和阵列基板210之间还设置有液晶材料。相应地,在本实施例中,彩膜基板280可在对应黑矩阵260开口的位置设置色阻。在采用LCD显示技术的实施例中,显示区内的像素电极为一层电极。标记像素电极与该像素电极同层形成以采用与像素电极相同的远离使液晶材料偏转来实现发光。
[0041]然后,参见图8,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截面图。在本实施例中,显示模组采用OLED显示技术。因此,图8仅示出阵列基板210及黑矩阵260。黑矩阵260与阵列基板210相对。在采用OLED显示技术的实施例中,显示区内的像素电极为OLED元件。标记像素电极与该像素电极按相同的制程步骤来形成以使得标记像素电极如OLED元件那样发光。
[0042]上述图7及图8仅示出两种显示技术的显示模组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显示技术使显示装置可在标记像素电极处发光。这些变化的实施方式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予赘述。
[004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非显示区设置对应连接栅极驱动电路的标记像素电极,并且黑矩阵上的开口使得标记像素电极处的光可以穿过黑矩阵射出,同时通过黑矩阵上不同的开口(例如开口形状)来区分不同的栅极驱动电路,进而在测试时,能够通过标记像素电极处是否发光,来快速准确地定位异常的栅极驱动电路。
[0044]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相反,本实用新型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置换。
【主权项】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的阵列基板及黑矩阵: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 多条栅极线,由多个栅极驱动电路驱动; 多条数据线,与多条所述栅极线交叉绝缘; 多个控制元件,连接所述栅极线及所述数据线; 多个标记像素电极,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每个所述标记像素电极对应连接一个所述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控制所述标记像素电极电位; 所述黑矩阵,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上方,位于非显示区的所述黑矩阵具有对应所述多个标记像素电极的多个开口,各所述开口用于区分不同的栅极驱动电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开口的形状彼此不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形状为该开口对应的标记像素电极连接的栅极驱动电路的编号。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像素电极的形状与该标记像素电极对应的开口形状相同。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开口填充色阻材料。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栅极驱动电路,所述控制元件的第一极连接所述数据线,所述控制元件的第二极连接所述标记像素电极。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为薄膜晶体管。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 多个像素电极,每个像素电极位于所述栅极线和所述数据线限定的区域内,所述标记像素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具有相同的膜层结构。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栅极驱动电路驱动一行所述像素电极。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及所述标记像素电极为OLED显示元件。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彩膜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所述黑矩阵位于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包括液晶分子。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像素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同层形成。13.—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所述的显示模组。
【文档编号】G02F1/1362GK205507317SQ201620268982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日
【发明人】颜华生
【申请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