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23572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能够稳定地保持加压辊和环状带之间的按压状态。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加热单元,包括环状带;加压辊,具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轴部、覆盖轴部的周围的辊部以及将轴部支撑为能够旋转的轴承部,并构成为在加压辊与环状带之间传送记录介质;框架,支撑轴承部;第一齿轮,配置于加压辊的端部,并构成为与加压辊成为一体地旋转;第二齿轮,构成为与第一齿轮啮合并向第一齿轮传递驱动力,并配置成比第一齿轮靠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的上游侧;以及固定部件,以在环状带和加压辊彼此相对的方向上将加压辊固定于恒定位置的方式与轴承部卡合。
【专利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一直以来,公知有一种具备加压辊和以压接到加压辊的方式配置的定影带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对在加压辊的轴上安装的齿轮施加驱动力而使加压辊旋转,伴随着加压辊的旋转,定影带旋转。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在由于驱动力施加到加压辊的齿轮上而使加压辊在加压辊和定影带彼此相对的方向上向定影带侧移动的情况。
[0003]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公知有一种具备弹簧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弹簧在加压辊和定影带彼此相对的方向上朝向远离定影带的方向对加压辊的轴施力。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4-178486号公报【实用新型内容】
[0007]并且,在上述专利文献I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加压辊被弹簧始终向远离定影带的方向施力,因此存在加压辊移动而使加压辊和定影带之间的按压状态发生变化的情况。
[0008]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能够稳定地保持加压辊和环状带之间的按压状态。
[0009](I)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加热单元,包括环状带;加压辊,具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轴部、覆盖轴部周围的辊部以及将轴部支撑为能够旋转的轴承部,并构成为在加压辊与环状带之间传送记录介质;框架,支撑轴承部;第一齿轮,配置于加压辊的端部,并构成为与加压辊成为一体地旋转;第二齿轮,构成为与第一齿轮啮合并向第一齿轮传递驱动力,并配置成比第一齿轮靠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的上游侧;以及固定部件,以在环状带和加压辊彼此相对的方向上将加压辊固定于恒定位置的方式与轴承部卡入口 ο
[0010]根据这种结构,即使在从第二齿轮对第一齿轮施加驱动力而沿着朝向环状带的方向对加压辊施加了力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固定部件将加压辊的位置固定。
[0011]因此,能够稳定地保持加压辊和环状带之间的按压状态。
[0012]另外,通过在环状带和加压辊彼此相对的方向上将加压辊的位置固定,能够在环状带和加压辊彼此相对的方向上将第一齿轮的位置固定。
[0013]因此,能够抑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彼此的啮合错位。
[0014]另外,固定部件与轴承部卡合。
[0015]因此,能够通过固定部件将加压辊切实地定位。
[0016](2)另外,也可以是,固定部件包括:第一部分,从环状带和加压辊彼此相对的方向上的环状带侧与轴承部卡合;以及第二部分,与框架卡合。
[0017]根据这种结构,第一部分与轴承部卡合,第二部分与框架卡合,从而能够将加压辊固定于框架。
[0018](3)另外,也可以是,第二部分相对于轴承部配置在环状带和加压辊彼此相对的方向上的加压辊侧。
[0019]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在环状带和加压辊彼此相对的方向上将第一部分配置在加压辊的一侧,将第二部分配置在加压辊的另一侧。
[0020]因此,能够通过固定部件来切实地固定加压辊的位置。
[0021](4)另外,也可以是,固定部件具有大致圆筒形状,以围绕轴承部的方式配置。第一部分也可以是固定部件的内周面中的环状带和加压辊彼此相对的方向上的环状带侧的内周面。第二部分也可以是固定部件的内周面中的环状带和加压辊彼此相对的方向上的加压辊侧的内周面。
[0022]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在具有大致圆筒形状的固定部件的内周面配置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0023]因此,能够使第一部分和轴承部切实地卡合,并且能够使第二部分和框架切实地卡合。
[0024](5)另外,也可以是,第二部分是配置于传送方向上游侧的上游侧安装部和配置于传送方向下游侧的下游侧安装部。
[0025]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在固定部件中平衡性良好地配置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0026](6)另外,也可以是,框架具有收容部,该收容部在环状带和加压辊彼此相对的方向上的环状带侧敞开。轴承部也可以收容于收容部。
[0027]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容易地将加压辊组装于框架。
[0028](7)另外,也可以是,固定部件配置成在第一方向上比第一方向上的轴部的中央部靠第一齿轮侧。
[0029]在从第二齿轮向第一齿轮施加驱动力而对加压辊施力的情况下,主要对第一齿轮施力。
[0030]另一方面,根据上述这种结构,能够将固定部件配置在第一齿轮附近。
[0031]因此,能够通过固定部件来切实地固定加压辊的位置,能够抑制加压辊的松动。
[0032](8)另外,也可以是,固定部件在第一方向上配置于第一齿轮和辊部之间。
[0033]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将固定部件配置得离第一齿轮更近。
[0034]其结果是,能够通过固定部件进一步抑制加压辊的松动。
[0035](9)另外,也可以是,第一方向上的固定部件和第一齿轮之间的距离比第一方向上的固定部件和辊部之间的距离短。
[0036]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将固定部件配置得离第一齿轮更近。
[0037]其结果是,能够通过固定部件进一步抑制加压辊的松动。
[0038](10)另外,也可以是,第一方向上的固定部件和第一齿轮之间的距离比第一方向上的第一齿轮的厚度短。
[0039]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将固定部件配置得离第一齿轮更近。
[0040]其结果是,能够通过固定部件进一步抑制加压辊的松动。
[0041 ] (11)另外,也可以是,固定部件与框架卡合,并与第一齿轮一体地构成。
[0042]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将固定部件形成为简易的结构。另外,能够减少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部件数量。
[0043](12)另外,也可以是,固定部件与框架卡合,并与轴承部一体地构成。
[0044]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将固定部件形成为简易的结构。另外,能够减少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部件数量。
[0045](13)另外,也可以是,环状带能够在环状带和加压辊彼此相对的方向上在靠近加压辊的第一位置和比第一位置更远离加压辊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0046]根据这种结构,在记录介质通过环状带和加压辊之间时,环状带位于第二位置,从而能够顺畅地传送记录介质。
[0047](14)另外,也可以是,加热单元包括:环状带,以能够环绕移动的方式构成;夹持板,配置于环状带的内侧;以及卤素加热器,配置于环状带的内侧。
[0048]根据这种结构,与加热单元具备加热辊的情况相比,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加热单元达到定影温度。
[0049]在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能够稳定地保持加压辊和环状带之间的按压状
??τ O
【附图说明】
[005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中央剖视图。
[0051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打印机的定影单元的立体图。
[0052]图3Α是图2所示的定影单元的左侧视图。图3Β是图3Α所示的定影单元的A-A剖视图。
[0053]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定影单元的下框架的立体图。
[0054]图5是表示将加压辊组装到图4所示的下框架的状态的立体图。
[0055]图6是表示将固定部件组装到图5所示的下框架的状态的立体图。
[0056]图7是图6所示的下框架和固定部件的左侧视图。
[0057]图8Α是从后方观察图2所示的定影单元的左端部的剖视图,表示加热单元和加压辊接触的状态。图SB是从后方观察图2所示的定影单元的左端部的剖视图,表示纸张P通过加热单元和加压辊之间的状态。
[0058]图9Α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下框架的左端部、加压辊的左端部和固定部件的立体图,表示加压辊和固定部件组装于下框架的状态。图9Β是表示在图9Α所示的下框架、加压辊和固定部件中从下框架拆下固定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C是从后方观察图9Α所示的下框架、加压辊和固定部件的剖视图。
[0059]图1OA是从后方观察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下框架的左端部、加压辊的左端部及加压齿轮的剖视图。图1OB是从右上方观察图1OA所示的加压齿轮的立体图。
[0060]图1lA是从后方观察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下框架的左端部、加压辊的左端部及轴承部的剖视图。图1lB是从右上方观察图1lA所示的轴承部的立体图。
[0061]图12Α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下框架和固定部件的左侧视图,表示弹簧安装到侧壁之前的状态。图12Β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下框架和固定部件的左侧视图,表示弹簧安装到侧壁之后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62]1.打印机的整体构成
[0063]如图1所示,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打印机I是电子照相方式的单色打印机,具备装置主体2、处理盒3、扫描单元4和定影单元5。
[0064]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提及打印机I的方向时,以将打印机I水平地载置的状态作为上下的基准。即,图1的纸面上方是上方,纸面下方是下方。另外,图1的纸面右侧是前方,图1的纸面左侧是后方。并且,将从前方观察打印机I时作为左右的基准。即,图1的纸面近前侧是左侧,纸面里侧是右侧。另外,左右方向是第一方向的一例。并且,前后方向是传送方向的一例。
[0065]装置主体2具有大致箱形的形状。装置主体2具备开口部6、前盖7、供纸托盘8以及排纸托盘9。
[0066]开口部6配置在装置主体2的前端部。开口部6以容许处理盒3通过的方式沿前后方向将装置主体2的内外连通。
[0067]前盖7配置在装置主体2的前端部。前盖7具有侧剖视大致L字状的大致板状。前盖7被支撑为能够以其下端部作为支点在装置主体2的前壁摆动。前盖7以敞开或封闭开口部6的方式构成。
[0068]供纸托盘8配置在装置主体2的底部。供纸托盘8以能够容纳纸张P的方式构成。
[0069]排纸托盘9配置在装置主体2的上壁。排纸托盘9以能够载置纸张P的方式从装置主体2的上表面向下方凹陷。
[0070]处理盒3被容纳于装置主体2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部。处理盒3构成为经由开口部6相对于装置主体2安装或者脱离。处理盒3具备鼓盒10和显影盒11。
[0071]鼓盒10具备感光鼓12、有栅极网电晕型带电器13和转印辊14。
[0072]感光鼓12能够旋转地支撑于鼓盒10的后端部。感光鼓12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圆筒形状。
[0073]有栅极网电晕型带电器13在感光鼓12的后方与感光鼓12隔开间隔地配置。
[0074]转印辊14配置于感光鼓12的下方。转印辊14与感光鼓12的下端部接触。
[0075]显影盒11在感光鼓12的前方安装于鼓盒10。显影盒11具备显影棍15、供给棍16、层厚限制刮刀17、调色剂容纳部18和搅拌器19。
[0076]显影辊15能够旋转地支撑于显影盒11的后端部。显影辊15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圆柱形状。转印$昆15与感光鼓12的前端部接触。
[0077]供给棍16配置在显影棍15的前下方。供给棍16能够旋转地支撑于显影盒11。供给辊16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圆柱形状。供给辊16与显影辊15的前下端部接触。
[0078]层厚限制刮刀17配置在显影辊15的前上方。层厚限制刮刀17与显影辊15的前端部接触。
[0079]调色剂容纳部18配置在供给辊16和层厚限制刮刀17的前方。调色剂容纳部18以能够容纳调色剂的方式构成。
[0080]搅拌器19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在调色剂容纳室18内。
[0081]扫描单元4配置在处理盒3的上方。扫描单元4构成为朝向感光鼓12射出基于图像数据的激光束。
[0082]定影单元5配置在装置主体2的后方部。定影单元5具备加压辊21和加热单元22。
[0083]加压辊21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圆柱形状。
[0084]加热单元22配置在加压辊21的上方。加热单元22具备固定架盖24、固定架25、反射板26、作为卤素加热器的一例的卤素灯27、夹持板28和环状带29。
[0085]固定架盖24由耐热性的树脂构成,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下端部敞开的大致箱形的形状。
[0086]固定架25配置于固定架盖24的内侧。固定架25由金属构成,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下端部敞开的大致方筒形状。
[0087]反射板26配置于固定架的内侧。反射板26由金属构成,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下端部敞开的大致方筒形状。反射板26的内表面进行了镜面加工。
[0088]卤素灯27配置于反射板26的内侧。卤素灯27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圆柱形状。并且构成为通过通电而发出辐射热量。
[0089]夹持板28配置于卤素灯27的下方。夹持板28由金属构成,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平板形状。
[0090]环状带29是具有耐热性和挠性的膜,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圆筒形状。环状带29以使其内周面与夹持板28的下表面接触的方式卷绕在固定架盖24、固定架25、反射板26、卤素灯27和夹持板28的周围。环状带29的下端部与加压辊21的上端部接触。
[0091 ]在打印机I开始图像形成动作时,有栅极网电晕型带电器13使感光鼓12的表面均匀地带电。扫描单元4基于图像数据使感光鼓12的表面曝光。由此,在感光鼓12的表面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
[0092]另外,搅拌器19对调色剂容纳部18内的调色剂进行搅拌,并向供给辊16供给。供给辊16将由搅拌器19供给到的调色剂向显影辊15供给。此时,调色剂在显影辊15和供给辊16之间被摩擦带正电,并承载于显影辊15。层厚限制刮刀17将承载于显影辊15的调色剂的层厚限制成恒定厚度。
[0093]然后,承载于显影辊15的调色剂被供给到感光鼓12表面的静电潜像。由此,调色剂图像承载在感光鼓12的表面上。
[0094]纸张P通过各种辊的旋转从供纸托盘8以预定的定时逐张地供纸至感光鼓12和转印辊14之间。在纸张P通过感光鼓12和转印辊14之间时,感光鼓12表面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P。
[0095]接着,纸张P在通过加压辊21和加热辊22之间时被加热和加压。由此,纸张P上的调色剂图像热定影于纸张P。
[0096]之后,纸张P配置于排纸托盘9。
[0097]2.定影单元的详细情况
[0098]如图2和图3B所示,定影单元5具备下框架20、上述的加压辊21、一对固定部件41、驱动齿轮70、上述的加热单元22及上框架23。
[0099](I)下框架
[0100]如图4所示,下框架20具有上方敞开的有底框形状,具备一对侧壁30、底壁31、前壁33和后壁32。
[0101]一对侧壁30分别配置于下框架20的两端部,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
一对侧壁30分别形成为侧视大致矩形形状的大致板形状。一对侧壁30分别具有第一凹部35、支撑部36以及一对台阶面45。另外,一对侧壁30中的配置于右侧的侧壁30是右壁30A,配置于左侧的侧壁30是左壁30B。
[0102]第一凹部35从侧壁30的上端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向下方凹陷。第一凹部35具有上方敞开的侧视大致U字状。第一凹部35的下端配置于侧壁30的上下方向中央部。
[0103]支撑部36配置在第一凹部35的下方。支撑部36从侧壁30的左右方向外表面朝向左右方向外侧突出。支撑部36具有侧视半圆形状,在下端部具有圆周面。支撑部36的上表面兼作为第一凹部35的底面。支撑部36具有第二凹部38和作为收容部的一例的第三凹部39。
[0104]第二凹部38从支撑部36的上表面向下方凹陷。第二凹部38具有上方敞开的侧视大致U字状。
[0105]第三凹部39配置于支撑部36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第三凹部39从第二凹部38的内表面向支撑部36的径向外侧凹陷,并沿支撑部36的周向延伸。第三凹部39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比第二凹部38的左右方向的长度短。第三凹部39具有上方敞开的侧视大致U字状。
[0106]如图7所示,一对台阶面45分别在比支撑部36靠上方的位置配置于支撑部36的左右方向两侧。具体地说,如图4所示,一对侧壁30各自的上侧半部分配置成比下侧半部分靠左右方向外侧。如图7所示,一对台阶面45是一对侧壁30各自的上侧半部分的下表面。
[0107]底壁31架设于一对侧壁30的下端部之间。底壁31具有俯视大致矩形形状的大致板形状。
[0108]后壁32架设于一对侧壁30的后端部之间及底壁31的后端部之间。后壁32具有后视大致矩形形状的大致板形状。后壁32的右端部与右壁30A的后端部的下端部连续,后壁32的左端部与左壁30B的后端部的下端部连续,后壁32的下端部与底壁31的后端部连续。
[0109]前壁33架设于一对侧壁30的前端部之间及底壁31的前端部之间。前壁33具有主视大致矩形形状的大致板形状。前壁33的右端部与右壁30A的前端部的下端部连续,前壁33的左端部与左壁30B的前端部的下端部连续,前壁33的下端部与底壁31的前端部连续。
[0110](2)加压辊
[0111]如图3B和图5所示,加压辊21具备轴部51、辊部52、一对轴承部53以及作为第一齿轮的一例的加压齿轮71。
[0112]轴部51由金属构成,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圆柱形状。轴部51具备大径部54和一对小径部55。
[0113]大径部54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中空大致圆柱形状。
[0114]一对小径部55从大径部54的左右方向两端面的中央部向左右方向外侧延伸。一对小径部55分别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圆柱形状。一对小径部55的直径比大径部54的直径小。
[0115]辊部52由树脂材料构成,覆盖轴部51的大径部54的周面。辊部52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圆筒形状。
[0116]一对轴承部53分别配置于一对侧壁30各自的支撑部36的第三凹部39内。一对轴承部53分别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大致圆环形状。一对轴承部53各自的上端部从一对侧壁30各自的支撑部36露出到上方。一对轴承部53各自的内径与一对小径部55的外径大致相同。一对轴承部53各自的外径与一对支撑部36的第三凹部39的外径大致相同。一对轴承部53各自的左右方向的长度与一对支撑部36的第三凹部39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一对轴承部53分别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嵌合到一对小径部55。由此,加压辊21能够旋转地支撑于下框架20。
[0117]加压齿轮71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大致圆筒形状。加压齿轮71在其整个周面上具有齿轮齿。加压齿轮71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收容加压辊21的左侧的小径部55的左端部而进行组装。由此,在加压辊21中,加压齿轮71、轴部51及辊部52成为一体,构成为绕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A2旋转。
[0118](3)固定部件
[0119]如图6所示,一对固定部件41分别配置于一对小径部55各自的上方。一对固定部件41分别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棒形状,具有侧视大致帽形状。一对固定部件41分别具备作为第一部分的一例的接触部60和作为第二部分的一例的一对安装部61。
[0120]接触部60具有俯视大致矩形的大致板形状。接触部60的前后方向的尺寸比侧壁30的支撑部36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小,且比加压辊21的轴承部53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大。接触部60的下表面60A与加压辊21的轴承部53的上表面53A接触。
[0121]—对安装部61分别从接触部60的前后方向两端缘向前后方向外侧延伸。即,一对安装部61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接触部60的两侧。一对安装部61分别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方柱形状。一对安装部61分别在其上表面与接触部60的下表面连接。具体地说,配置于前方的安装部61的后端部是接触部60的下表面的前端部,并与左右方向外端部连续。配置于后方的安装部61的前端部是接触部60的下表面的后端部,并与左右方向外端部连续。如图7所示,一对安装部61分别安装于一对侧壁30各自的支撑部36的上表面36A。具体地说,配置于前方的安装部61的后端部安装于支撑部36的上表面36A的前端部。配置于后方的安装部61的前端部安装于支撑部36的上表面36A的后端部。另外,一对安装部61各自的上表面分别与一对台阶面45接触。具体地说,配置于前方的安装部61的前端部的上表面与前方的台阶面45接触。配置于后方的安装部61的后端部的上表面与后方的台阶面45接触。
[0122]另外,一对安装部61中的配置于前方的安装部61是上游侧安装部的一例,配置于后方的安装部61是下游侧安装部的一例。
[0123]另外,如图3B所示,左侧的固定部件41配置成比左右方向上的轴部51的中央部靠加压齿轮71侧,更详细地说,配置于加压齿轮71和辊部52之间。从左侧的固定部件41的左端缘到加压齿轮71的右端缘的距离LI比从左侧的固定部件41的右端缘到加压辊21的辊部52的左端缘的距离L2短,且比加压齿轮71的左右方向的厚度L3短。
[0124](4)驱动齿轮
[0125]如图2和图3A所示,作为第二齿轮的一例的驱动齿轮70配置于加压齿轮71的前方。
[0126]驱动齿轮70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大致圆柱形状。驱动齿轮70—体地具备大径齿轮部72和小径齿轮部73。
[0127]大径齿轮部72配置于驱动齿轮70的左端部。大径齿轮部72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大致圆柱形状。大径齿轮部72在其整个周面上具有齿轮齿。
[0128]小径齿轮部73从大径齿轮部72的右表面向右侧突出。小径齿轮部73具有与大径齿轮部72共用中心轴线的大致圆筒形状。小径齿轮部73的外径比大径齿轮部72的外径小。小径齿轮部73在其整个周面上具有齿轮齿。小径齿轮部73的后端部与加压齿轮71的前端部啮入口 ο
[0129]并且,驱动齿轮70以能够绕在装置主体2中设置的未图示的支撑轴相对旋转的方式收容该支撑轴,被该支撑轴支撑为能够旋转。由此,驱动齿轮70构成为绕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Al旋转。
[0130](5)加热单元和上框架
[0131]加热单元22具备一对卡合部76。
[0132]—对卡合部76分别配置于加热单元22的两端部。一对卡合部76分别具有侧视大致矩形形状的大致板形状。一对卡合部76各自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与一对侧壁30各自的第一凹部35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一对卡合部76分别嵌合到一对侧壁30各自的支撑部36的第一凹部35。由此,加热单元22以能够沿上下方向滑动移动的方式支撑于下框架20。
[0133]上框架23具有下方敞开的大致箱形的形状,并从上方覆盖加热单元22。上框架23具备一对按压部件77。
[0134]一对按压部件77分别配置于上框架23的两端部。一对按压部件77分别配置于一对卡合部76各自的上方。一对按压部件77分别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板形状。一对按压部件77分别卡合于拉伸弹簧78的一端。一对拉伸弹簧78各自的另一端与下框架20卡合。由此,一对按压部件77分别始终被施加朝向下框架20的作用力,将一对卡合部76分别向下方按压。即,加热单元22始终经由一对按压部件77而被施加朝向下框架20的作用力。
[0135]3.定影单元的动作
[0136]如图1所示,在上述图像形成动作开始时,在定影单元5中,通过卤素灯27来加热夹持板28,夹持板28达到高温。并且,从外部对驱动齿轮70的大径齿轮部72施加驱动力。
[0137]如图3A所示,驱动齿轮70被施加驱动力,从而向左侧视顺时针方向即旋转方向Rl旋转。
[0138]在驱动齿轮70旋转时,伴随着该旋转,加压齿轮71向左侧视逆时针方向即旋转方向R2旋转。
[0139]并且,如图1所示,伴随着加压辊21的旋转,环状带29环绕移动。由此,纸张P进入到加压辊21和加热单元22之间。
[0140]此时,如图3A所示,当从配置于前方的小径齿轮部73向加压齿轮71施加向旋转方向R2旋转的驱动力时,驱动齿轮70的小径齿轮部73的后端部向上方移动,随之,加压齿轮71的前端部向上方移动。由此,对加压齿轮71施加朝向上方即朝向加热单元22的力F。因此,对安装有加压齿轮71的轴部51施加朝向上方的力F。
[0141]另一方面,如图3B和图7所示,加压辊21的一对轴承部53各自的上表面53A与一对固定部件41各自的接触部60的下表面60A接触。并且,如图7所示,一对固定部件41中的一对安装部61分别与一对侧壁30中的一对台阶面45接触。
[0142]因此,如图3B和图7所示,一对固定部件41分别被一对台阶面45限制朝向上方的移动,由此限制一对轴承部53朝向上方的移动。尤其是,左侧的固定部件41限制左侧的轴承部53朝向上方的移动,因此加压辊21的朝向上方的移动被限制。
[0143]这样一来,一对固定部件41分别将加压辊21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固定在恒定位置。
[0144]并且,如图3A所示,纸张P从前方靠近定影单元5。
[0145]另外,如图8A所示,在定影单元5中,第一位置是如下的位置:在加压辊21和加热单元22之间不存在纸张P的状态下的加热单元22的位置,S卩加热单元22压接于加压辊21的状态下的加热单元22的位置。
[0146]如图8B所示,在纸张P进入加压辊21和加热单元22之间时,加热单元22克服一对拉伸弹簧78的作用力,从第一位置向上方滑动移动与纸张P的厚度相应的量。另外,纸张P位于加压辊21和加热单元22之间且从第一位置向上方移动的状态下的加热单元22的位置是第二位置。
[0147]并且,纸张P被夹持板28的热量加热,并且通过加压辊21和环状带29之间的按压而被加压。
[0148]之后,通过加压辊21和环状带29的旋转,纸张P从定影单元5送出。
[0149]这样一来,如图8A所示,加热单元22通过一对拉伸弹簧78的作用力而向下方移动,位于第一位置。
[0150]4.作用效果
[0151](I)根据该打印机1,如图6所示,一对固定部件41分别将加压辊21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固定在恒定位置。
[0152]因此,即使在从大径齿轮部72对加压齿轮71施加驱动力而对加压辊21施加朝向上方的力F的情况下,一对固定部件41也分别能够将加压辊21的位置固定,特别是,能够通过左侧的固定部件41将加压辊21的位置固定。
[0153]因此,能够稳定地保持加压辊21和加热单元22之间的按压状态。
[0154]另外,通过将加压辊21的位置固定,能够将加压齿轮71的位置固定。
[0155]因此,能够抑制加压齿轮71和驱动齿轮70的啮合错位。
[0156]并且,一对固定部件41分别与加压辊21的一对轴承部53卡合。
[0157]因此,能够通过一对固定部件41分别将加压辊21切实地定位。
[0158](2)另外,根据该打印机I,如图5所示,一对固定部件41分别具备从上方与一对轴承部53各自进行卡合的接触部60和卡合于下框架20的一对安装部61。
[0159]因此,接触部60卡合于轴承部53,一对安装部61安装于下框架20,由此能够将加压辊21相对于下框架20固定。
[0160](3)另外,根据该打印机1,如图5所示,在一对固定部件41各自之中,一对安装部61配置于接触部60的前后方向两侧。
[0161]因此,在一对固定部件41中能够分别平衡良好地配置接触部60和一对安装部61。
[0162](4)另外,根据该打印机I,如图4所示,一对侧壁30分别具有上方侧敞开的第三凹部39。并且,一对轴承部53分别从上方侧组装到一对侧壁30各自的第三凹部39。
[0163]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加压辊21组装于下框架20。
[0164](5)另外,根据该打印机I,如图3B所示,左侧的固定部件41配置成比左右方向上的加压辊21的轴部51的中央部靠加压齿轮71侧。
[0165]在此,在从驱动齿轮70对加压齿轮71施加驱动力而对加压辊21施加力F的情况下,主要对加压齿轮71施力。
[0166]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如果将左侧的固定部件41配置成比左右方向上的加压辊21的轴部51的中央部靠加压齿轮71侧,则能够将左侧的固定部件41配置于加压齿轮71附近。
[0167]因此,能够通过左侧的固定部件41切实地固定加压辊21的位置,能够抑制加压辊21的松动。
[0168](6)另外,根据该打印机I,如图3B所示,左侧的固定部件41配置于加压齿轮71和加压辊21的辊部52之间。
[0169]因此,能够将左侧的固定部件41配置得离加压齿轮71更近。
[0170]其结果是,能够通过左侧的固定部件41进一步抑制加压辊21的松动。
[0171](7)另外,根据该打印机I,如图3B所示,从左侧的固定部件41的左端缘到加压齿轮71的右端缘的距离LI比从右侧的固定部件41的右端缘到加压辊21的辊部52的左端缘的距离L2短。
[0172]因此,能够将左侧的固定部件41配置得离加压齿轮71更近。
[0173]其结果是,能够通过左侧的固定部件41进一步抑制加压辊21的松动。
[0174](8)另外,根据该打印机I,如图3B所示,从左侧的固定部件41的左端缘到加压齿轮71的右端缘的距离LI比加压齿轮71的左右方向的厚度L3短。
[0175]因此,能够将左侧的固定部件41配置得离加压齿轮71更近。
[0176]其结果是,能够通过左侧的固定部件41进一步抑制加压辊21的松动。
[0177](9)另外,根据该打印机I,如图SB所示,加热单元22能够相对于下框架20沿上下方向滑动移动,能够在加热单元22压接于加压辊21的状态下的第一位置和比第一位置更远离加压辊21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0178]具体地说,在纸张P通过加压辊21和加热辊22之间时,加热单元22位于第二位置。
[0179]因此,能够顺畅地传送纸张P。
[0180](10)另外,根据该打印机I,如图1所示,加热单元22具备卤素灯27、夹持板28和环状带29。
[0181]因此,与加热单元22具备加热辊的情况相比,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加热单元22达到定影温度,详细地说,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夹持板28达到定影温度。
[0182]5.第二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
[0183]参照图9A至图1lB说明打印机的第二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另外,在下文中,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标以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0184](D第二实施方式
[0185](1-1)第二实施方式的定影单元的详细情况
[0186]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棒形状的固定部件41与加压辊21的轴承部53接触。
[0187]与此相对地,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9B所示,具有大致圆筒形状的固定部件81与加压辊21的轴承部53接触。
[0188]详细地说,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定影单元5具有一对固定部件81,以取代一对固定部件41。
[0189]如图9A和图9C所示,一对固定部件81分别配置于下框架20的左右方向两端部,具体地说,以围绕支撑部36和轴承部53的方式配置。一对固定部件81分别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大致圆筒形状。一对固定部件81分别具备板部82、上卡合部83和下卡合部84。另夕卜,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上卡合部83是第一部分的一例,下卡合部84是第二部分的一例。
[0190]板部82配置于一对固定部件81各自的左右方向外侧的端部。板部82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大致圆板形状。板部82具有插通孔85。
[0191]插通孔85配置于板部82的中央部。插通孔85具有沿左右方向贯通板部82的侧视大致圆形形状。加压辊的小径部55插通于插通孔85。
[0192]上卡合部83配置于一对固定部件81各自的上端部。上卡合部83从板部82的上端部朝向左右方向内侧延伸。上卡合部83具有俯视大致矩形形状且朝向上方弯曲的大致板形状。上卡合部83的下表面83A与轴承部53的上表面53A接触。
[0193]下卡合部84配置于固定部件81的下端部。下卡合部84从板部82的下端部朝向左右方向内侧延伸。下卡合部84具有俯视大致矩形形状且朝向下方弯曲的大致板形状。下卡合部84的上表面84A与侧壁30的支撑部36的下表面36B接触。
[0194]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通过对加压齿轮71施加驱动力而对加压齿轮71施加朝向上方的力时,经由轴部51对轴承部53施加朝向上方的力。并且,从轴承部53对一对固定部件81分别施加朝向上方的力,特别是对左侧的固定部件81施加朝向上方的力。
[0195]另一方面,下卡合部84的上表面84A与侧壁30的支撑部36的下表面36B卡合,因此一对固定部件81各自的朝向上方的移动被限制。因此,通过一对固定部件81各自的上卡合部83,特别是通过左侧的固定部件81的上卡合部83,限制轴承部53的朝向上方的移动。由此,加压辊21的朝向上方的移动被限制,加压辊21在上下方向上被固定。
[0196](1-2)第二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0197]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印机I,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0198]并且,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印机I,如图9C所示,一对固定部件81分别具有大致圆筒形状,并以围绕轴承部53的方式配置。并且,在轴承部53的上方侧配置有上卡合部83,在轴承部53的下方侧配置有下卡合部84。
[0199]因此,即使在对轴承部53施加朝向上方的力的情况下,也能够使上卡合部83的下表面83A与轴承部53的上表面53A切实地卡合,并且能够使下卡合部84的上表面84A与侧壁30的支撑部36的下表面36B切实地卡合。
[0200]其结果是,通过固定部件81来切实地限制轴承部53朝向上方的移动。
[0201]因此,能够通过固定部件81来切实地固定加压辊21的位置。
[0202](2)第三实施方式
[0203](2-1)第三实施方式的定影单元的详细情况
[0204]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定影单元5具备固定部件41,轴承部53与固定部件41卡合,由此固定加压辊21。
[0205]与此相对地,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图1OA所示,在定影单元5中不具备固定部件41,卡合部92与加压齿轮71—体地设置。
[0206]详细地说,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图1OB所示,加压齿轮71具备齿轮部91和作为固定部的一例的卡合部92。
[0207]齿轮部91配置于加压齿轮71的右端部。齿轮部91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大致圆筒形状。齿轮部91在其整个周面上具有齿轮齿。齿轮部91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收容加压辊21的左侧的小径部55。齿轮部91与驱动齿轮70啮合。
[0208]卡合部92从齿轮部91的右表面向右侧突出。卡合部92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大致圆筒形状。卡合部92的下侧内周面从下方与左壁30B的支撑部36的下表面36B接触。
[0209]在通过对加压齿轮71施加驱动力而对加压齿轮71施加了朝向上方的力的情况下,加压齿轮71的卡合部92的下侧内周面与左壁30B的支撑部36的下表面36B卡合,因此加压齿轮71的朝向上方的移动被限制。因此,轴部51的朝向上方的移动被限制。由此,加压辊21的朝向上方的移动被限制,加压辊21在上下方向上被固定。
[0210](2-2)第三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0211]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打印机I,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0212]并且,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打印机I,如图1OA所示,在对加压齿轮71施加了朝向上方的力的情况下,加压齿轮71的卡合部92的下端部与左壁30B的支撑部36的下表面36B卡合,限制加压齿轮71的朝向上方的移动。
[0213]因此,轴部51的朝向上方的移动被限制。由此,加压辊21的朝向上方的移动被限制,加压辊21在上下方向上被固定。
[0214]其结果是,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来固定加压辊21。另外,能够减少打印机I中的部件数量。
[0215](3)第四实施方式
[0216](3-1)第四实施方式的定影单元的详细情况
[0217]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定影单元5具备固定部件41,轴承部53与固定部件41卡合,由此固定加压辊21。
[0218]与此相对地,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如图1lA所示,在定影单元5中不具备固定部件41,卡合部102与轴承部53—体地设置。
[0219]详细地说,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下框架20具备一对突出部110以取代支撑部36。
[0220]—对突出部110分别从侧壁30的左右方向外端面朝向左右方向外侧突出。一对突出部110分别具有俯视大致矩形形状且朝向下方弯曲的大致板形状。
[0221]如图1lB所示,一对轴承部53分别具备插通部101和卡合部102。
[0222]插通部101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大致圆筒形状。插通部101的内径与小径部55的外径大致相同。插通部101配置于侧壁30的突出部110,并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收容小径部55。
[0223]卡合部102从插通部101的下端向下方突出。卡合部102具有主视大致L字形状。卡合部102具备纵板部104和横板部105。
[0224]纵板部104从插通部101的左右方向外侧的端部向下方突出。纵板部10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板形状。
[0225]横板部105隔开间隔地配置于插通部101的下方,从纵板部104的下端部向左右方向内侧突出。横板部105具有俯视大致矩形形状且朝向下方弯曲的大致板形状。横板部105的上表面105A从下方与侧壁30的突出部110接触。
[0226]在通过对加压齿轮71施加驱动力而对加压齿轮71施加朝向上方的力时,经由轴部51对一对轴承部53施加朝向上方的力,尤其是对左侧的轴承部53施加朝向上方的力。
[0227]另一方面,一对轴承部53各自的横板部105的上表面105A与侧壁30的突出部110卡合,尤其是,左侧的轴承部53的横板部105的上表面105A与左壁30B的突出部110卡合,因此一对轴承部53的朝向上方的移动被限制。由此,加压辊21的朝向上方的移动被限制,加压辊21在上下方向上被固定。
[0228](3-2)第四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0229]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打印机I,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0230]并且,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打印机I,如图1lA所示,在对加压齿轮71施加了朝向上方的力的情况下,一对轴承部53各自的横板部105的上表面105A与侧壁30的突出部110卡合,与左壁30B的支撑部36的下表面36B卡合,尤其是,左侧的轴承部53的横板部105的上表面105A与左壁30B的突出部110卡合,因此,一对轴承部53的朝向上方的移动被限制。
[0231 ]因此,轴部51的朝向上方的移动被限制。由此,加压辊21的朝向上方的移动被限制,加压辊21在上下方向上被固定。
[0232]其结果是,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来固定加压辊21。另外,能够减少打印机I中的部件数量。
[0233](4)第五实施方式
[0234](4-1)第五实施方式的定影单元的详细情况
[0235]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41与加压辊21的轴承部53接触。
[0236]与此相对地,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如图12B所示,弹簧130与加压辊21的轴承部53接触。
[0237]详细地说,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定影单元5具有一对弹簧130以取代一对固定部件41ο
[0238]如图12Α和图12Β所示,一对弹簧130分别配置于下框架20的左右方向两端部,具体地说,以围绕支撑部36和轴承部53的方式配置。一对弹簧130分别由金属构成,具有大致圆环形状。一对弹簧130分别具备接触部131、第一安装部132和第二安装部133。另外,在第五实施方式中,接触部13是第一部分的一例,第一安装部132和第二安装部133是第二部分的一例。
[0239]接触部131是一对弹簧130各自的中央部,且具有大致圆环形状。接触部131以围绕轴承部36和轴承部53的方式配置。
[0240]第一安装部132配置于接触部131各自的后下端部。第一安装部132具有大致半圆环形状,与接触部131的后下端部连续。具体地说,第一安装部132以从接触部131的后下端部朝向前下方鼓出的方式呈大致半圆环形状地弯曲。
[0241]第二安装部133配置于接触部131各自的前下端部。第二安装部133具有大致半圆环形状,与接触部131的前下端部连续。具体地说,第二安装部133以从接触部131的前下端部朝向后上方鼓出的方式呈大致半圆环形状地弯曲。
[0242]并且,一对侧壁30分别具备凸起部120。
[0243]凸起部120配置于一对侧壁30各自的后下端部,从一对侧壁30各自的左右方向外侧面向外侧突出。
[0244]并且,在一对弹簧130分别组装于一对侧壁30的情况下,首先,在一对侧壁30支撑加压辊21的状态下,使一对弹簧130各自的第一安装部132卡合到一对侧壁30各自的凸起部120。
[0245]接着,如图12A的虚拟线所示,使一对弹簧130各自的第二安装部133分别卡合到一对侧壁30各自的凸起部120。
[0246]这样一来,一对弹簧130各自的接触部131以从上方向下方按压的方式接触于轴承部53的上表面53A。
[0247]其后,如图12B所示,通过侧视大致矩形的一对盖140分别覆盖一对弹簧130各自的左右方向外侧。
[0248]然后,通过一对螺钉141分别将一对盖140安装到一对侧壁30各自的凸起部120。
[0249]这样一来,在分别组装有一对弹簧130的状态下的定影单元5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通过对加压齿轮71施加驱动力而对加压齿轮71施加朝向上方的力时,经由轴部51对轴承部53施加朝向上方的力。并且,从轴承部53对一对弹簧130分别施加朝向上方的力,特别是对左侧的弹簧130施加朝向上方的力。
[0250]另一方面,如图12A所示,由于第一安装部132和第二安装部133卡合于凸起部120,因此一对弹簧130各自的朝向上方的移动被限制。因此,通过一对弹簧130分别限制了轴承部53的朝向上方的移动,特别是通过左侧的弹簧130的接触部131限制了轴承部53的朝向上方的移动。由此,加压辊21的朝向上方的移动被限制,加压辊21在上下方向上被固定。[0251 ] (4-2)第五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0252]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打印机I,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253]另外,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打印机I,如图12A所不,在一对弹簧130各自之中,第一安装部132和第二安装部133卡合于凸起部120。并且,在一对弹簧130各自之中,接触部131以围绕支撑部36和轴承部53的方式配置。
[0254]因此,在对轴承部53施加朝向上方的力的情况下,第一安装部132和第二安装部133与凸起部120卡合,因此一对弹簧130各自的朝向上方的移动被限制。
[0255]其结果是,通过一对弹簧130各自的接触部131,切实地限制轴承部53的朝向上方的移动。
[0256]因此,能够通过一对弹簧130分别切实地固定加压辊21的位置。
[0257]标号说明
[0258]1:打印机;
[0259]20:下框架;
[0260]21:加压辊;
[0261]22:加热单元;
[0262]28:夹持板;
[0263]27:卤素灯;
[0264]29:环状带;
[0265]39:第三凹部;
[0266]41:固定部件;
[0267]51:轴部;
[0268]52:辊部;
[0269]53:轴承部;
[0270]60:接触部;
[0271]61:安装部;
[0272]70:驱动齿轮;
[0273]71:加压齿轮;
[0274]81:固定部件;
[0275]83:上卡合部;
[0276]83A:下表面;
[0277]84:下卡合部;
[0278]84A:上表面。
【主权项】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单元,包括环状带; 加压辊,具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轴部、覆盖所述轴部的周围的辊部以及将所述轴部支撑为能够旋转的轴承部,并构成为在所述加压辊与所述环状带之间传送记录介质; 框架,支撑所述轴承部; 第一齿轮,配置于所述加压辊的端部,并构成为与所述加压辊成为一体地旋转; 第二齿轮,构成为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并向所述第一齿轮传递驱动力,并配置成比所述第一齿轮靠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的上游侧;以及 固定部件,以在所述环状带和所述加压辊彼此相对的方向上将所述加压辊固定于恒定位置的方式与所述轴承部卡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包括: 第一部分,从所述环状带和所述加压辊彼此相对的方向上的所述环状带侧与所述轴承部卡合;以及 第二部分,与所述框架卡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轴承部配置在所述环状带和所述加压辊彼此相对的方向上的所述加压辊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具有大致圆筒形状,以围绕所述轴承部的方式配置, 所述第一部分是所述固定部件的内周面中的所述环状带和所述加压辊彼此相对的方向上的所述环状带侧的内周面, 所述第二部分是所述固定部件的内周面中的所述环状带和所述加压辊彼此相对的方向上的所述加压辊侧的内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分是配置于所述传送方向上游侧的上游侧安装部和配置于所述传送方向下游侧的下游侧安装部。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具有收容部,该收容部在所述环状带和所述加压辊彼此相对的方向上的所述环状带侧敞开, 所述轴承部收容于所述收容部。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配置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比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轴部的中央部靠所述第一齿轮侧。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配置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辊部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第一齿轮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辊部之间的距离短。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第一齿轮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一齿轮的厚度短。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框架卡合,并与所述第一齿轮一体地构成。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框架卡合,并与所述轴承部一体地构成。13.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带能够在所述环状带和所述加压辊彼此相对的方向上在靠近所述加压辊的第一位置和比所述第一位置更远离所述加压辊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14.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单元包括: 环状带,以能够环绕移动的方式构成; 夹持板,配置于所述环状带的内侧;以及 卤素加热器,配置于所述环状带的内侧。
【文档编号】G03G15/20GK205507367SQ201620114670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2月4日
【发明人】森启城, 半田浩司, 小笠原达夫, 松野卓士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