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以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55121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导光板以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光板以及背光模组,其中,导光板包括一背面、一出光面、一连接背面与出光面的入光面。出光面包括一平面以及多个网点结构。每个网点结构具有一凸台以及一环绕凸台的第二凸环,且凸台及第二凸环凸出平面。凸台具有一顶部以及一环绕顶部的侧面。顶部具有一顶面以及一环绕顶面的第一凸环,且第一凸环凸出顶面。侧面具有一顶边以及一底边,且顶边与顶部的第一凸环连接,第二凸环连接侧面的底边与平面。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因为具有这些形成于出光面的网点结构,因此可以有效地让进入导光板的光束自出光面发出,提高导光板的出光率。
【专利说明】
导光板以及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元件以及发光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导光板以及背光模 组。
【背景技术】
[0002] 在光学技术的发展下,适当的发光元件可以在例如是显示设备中提供良好的光 源,进而在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提供清楚的显示画面供使用者观看。在现有的显示设备所使 用的光源中,侧面入光式的背光模组可以藉由点光源、导光板和反射片来降低显示设备的 整体厚度,同时又可以让显示设备所提供的显示画面具有均匀的亮度。
[0003] 为了让光束可以有效的自导光板发出,现有的导光板会形成微结构于邻近反射片 的一侧,藉以让光束可以自导光板的各处往反射片发出,并藉由反射片反射后往显示面传 递。然而,邻近反射片的微结构也容易影响显示面所呈现的画面,若上述的微结构的形状或 位置有偏差,则显示设备在显示面上也会出现例如是亮点或杂点的异物。因此,上述导光板 上所形成的微结构虽然可以提升整体背光模组的出光效率,但同时也降低了导光板的生产 良率,进而让导光板的生产成本大幅提升。
[0004] "【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因此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 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告知技术。在"背 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 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前已被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光板,其可以让进入其中的光束更有效率得发出,同时避 免画面上有杂物、杂点或色偏,进而提供更佳的画面品质。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可以有效率得提供均匀良好的亮度,同时提高 生产良率。
[0007]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 步的了解。
[0008] 为了达到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 一种导光板,其包括一背面、一出光面、一连接背面与出光面的入光面。出光面包括一平面 以及多个网点结构。每个网点结构具有一凸台以及一环绕凸台的第二凸环,且凸台及第二 凸环凸出平面。凸台具有一顶部以及一侧面。顶部具有一顶面以及一环绕顶面的第一凸环, 且第一凸环凸出顶面。侧面具有一顶边以及一底边,且顶边与顶部的第一凸环连接,第二凸 环连接侧面的底边与平面。
[000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凸台自侧面的底边往顶边内缩。第一凸环与 平面之间在平面的法线方向上的最大距离与网点结构在平面的法线方向上自平面凸出的 高度相同。
[00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这些网点结构符合:
[0011] ht为第一凸环与侧面的底边之间在平面的法线方向上的距离,hb f 为第一凸环与平面之间在平面的法线方向上的距离。
[00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这些网点结构符合:
[0013]
ht为第一凸环与侧面的底边之间在平面的法线方向上的距离,W t 为每个网点结构在垂直于平面的法线方向上的宽度。
[001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顶面平行于平面、朝平面凹陷或为一曲面。
[001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凸环具有一第一外环面以及一第一内环 面,第二凸环具有一第二外环面以及一第二内环面,第一外环面和第一内环面之间形成一 环状棱线,第二内环面连接凸台的侧面的底边,第二外环面连接平面。
[001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这些网点结构在靠近入光面的分布密度较这 些网点结构在远离入光面的分布密度低。
[001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这些网点结构是藉由热压或者射出的方式成 型的。
[001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平面在平行于平面的法向量的方向上位于顶 边与底边之间。
[0019]为了达到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 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单元以及一导光板,且发光单元适于发出一光束。导光 板包括一背面、一出光面、一连接背面与出光面的入光面。出光面包括一平面以及多个网点 结构。入光面适于接收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束,出光面适于发出自入光面接收的光束。每个 网点结构具有一凸台以及一环绕凸台的第二凸环,且凸台及第二凸环凸出平面。凸台具有 一顶部以及一侧面。顶部具有一顶面以及一环绕顶面的第一凸环,且第一凸环凸出顶面。侧 面具有一顶边以及一底边,且顶边与顶部的第一凸环连接,第二凸环连接侧面的底边与平 面。
[002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组还包括一反射片,配置于导光板邻 近背面的一侧。反射片具有一反射面,反射面适于反射来自背面的光束。
[002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凸台自侧面的底边往顶边内缩。第一凸环与 平面之间在平面的法线方向上的最大距离与网点结构在在平面的法线方向上自平面凸出 的高度相同。
[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这些网点结构符合:
[0023]
ht为第一凸环与侧面的底边之间在平面的法线方向上的距离,h b 为第一凸环与平面之间在平面的法线方向上的距离。
[0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这些网点结构符合:
[0025]
ht为第一凸环与侧面的底边之间在平面的法线方向上的距离,W t 为每个网点结构在垂直于平面的法线方向上的宽度。
[002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凸环具有一第一外环面以及一第一内环 面,第二凸环具有一第二外环面以及一第二内环面,第一外环面和第一内环面之间形成一 环状棱线,第二内环面连接凸台的侧的面底边,第二外环面连接平面。
[002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平面在平行于平面的法向量的方向上位于顶 边与底边之间。
[0028]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本实用新型 的实施例的导光板因为具有这些形成于出光面的网点结构,因此可以有效地让进入导光板 的光束自出光面发出,提高导光板的出光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因为包括有 上述导光板,因此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可以有效地自导光板的出光面发出,提高导光板的 出光率,同时导光板的这些网点结构会避免于画面中产生杂物或杂点,以提升画面的品质。
[0029]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 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30] 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0031] 图2是依照图1的剖面线Ι1ΙΓ所示出的局部剖面图。
[0032]图3是依照图2的区域A中的局部放大图。
[0033] 图4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网点结构的剖面及俯视的对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 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 制本实用新型。
[0035] 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示意图,图2是依照图1的 剖面线Ι1ΙΓ所示出的局部剖面图。请参照图1及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背光 模组100包括导光板200,且导光板200适于传递光束。本实施例的导光板200包括背面210、 与背面210相对设置的出光面220、连接背面210与出光面220的入光面230,其中出光面220 包含一平面301以及多个网点结构300。
[0036]图3是依照图2的区域A中的局部放大图。请参照图3,每个网点结构300具有凸台 310以及环绕凸台310的第二凸环320,且凸台310及第二凸环320均凸出于平面301。凸台310 具有顶部312以及环绕顶部312设置的侧面314。顶部312具有顶面311以及环绕顶面311设置 的第一凸环313,且第一凸环313凸出顶面311。侧面314具有顶边314S1以及底边314S2,且顶 边314S1与顶部312的第一凸环313连接,第二凸环320连接侧面314的底边314S2及平面301。
[0037]图4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网点结构的剖面及俯视的对照示意图,此 处为了清楚说明其中各元件的相对位置关系,于俯视部分以两种不同的线条分别表示俯视 示意图中的凸起部分以及凹陷部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换句话说,请参照图4,在 本实施例的导光板200中,出光面220上所形成的网点结构300以顶面311为中心自内而外依 序配置有顶面311、第一凸环313、侧面314以及第二凸环320,第二凸环320再与平面301连 接。侧面314的底边314S2连接第二凸环320,且侧面314和第二凸环320之间形成环状凹陷结 构,因此网点结构300的顶面311由内而外依序有第一凸环313、上述的环状凹陷结构以及第 二凸环320环绕,藉以提供良好的出光率于出光面220上。
[0038]由于本实施例的导光板200具有这些网点结构300配置于出光面220上,因此自入 光面230进入导光板200的光束在传递至网点结构300时可以穿出出光面220,进而让光束可 以更有效率得自出光面220发出。同时,由于网点结构300配置于出光面220上,在导光板200 中传递的光束不需经过多次的折射或全反射即可自导光板200发出,进而减少光束因折射 而产生的色散或色偏现象,因此降低光束自出光面220发出时的色散或色偏现象,并且可使 背光模组100自出光面220所发出的光的辉度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由于本实施例的导 光板200的这些网点结构300是配置于出光面220上,且网点结构300因为具有顶部312、第一 凸环313、上述环状凹陷结构以及第二凸环320,网点结构300上产生的异物会与网点结构 300成为一个整体且不会被网点结构300放大进而达到异物被遮蔽的效果,因此当出光面 220发出的光束形成影像时,网点结构300上的异物不会产生亮点或者杂点于所述影像中, 进而提升导光板200及背光模组100的生产良率。
[0039]在本实施例中,网点结构300的顶面311为凹面,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其他实 施例中,形成于出光面的这些网点结构的顶面更可以是平行于平面301或曲面,且出光面上 也可以同时形成具有顶面是平行于平面301、凹面及曲面的网点结构,本实用新型不限于 此。
[0040]详细来说,请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的网点结构300中,凸台310自侧面314的底边 314S2往顶边314S1内缩。换句话说,上述的侧面314类似于局部的圆锥状的侧面。
[0041]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的网点结构300中,若以平面301为参考面,则第一凸环313 的高度(亦即距离hb)高于网点结构300中其他部分的高度。亦即第一凸环313与平面301之 间在平面301的法线方向dl上的最大距离与网点结构300在平面301的法线方向dl上自平面 301凸出的高度(亦即距离h b)相同。因此,对于传递于导光板200中的光束而言,凸台310和 第二凸环320在出光面220上形成多个适于破坏全反射的表面,因此光束可以有效率地自导 光板200中发出。
[0042]详细来说,请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的网点结构300中,第一凸环313具有一第一外 环面313A以及一第一内环面313B,第一外环面313A和第一内环面313B之间形成一环状棱线 S,环状棱线S环绕顶面311,因此第一外环面313A和第一内环面313B都可以破坏光束在导光 板200中的全反射,进而提高背光模组100的辉度。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外环 面313A和第一内环面313B之间亦可以圆弧状的表面互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0043] 本实施例的第二凸环320连接凸台310与平面301,且第二凸环320具有一第二外环 面320A以及一第二内环面320B,第二内环面320B连接凸台310的侧面314的底边,第二外环 面320A连接平面301。因此,第二凸环320可以提供良好出光率。
[0044]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平面301在平行于平面301的法向量的方向dl上位于顶边 314S1与底边314S2之间。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网点结构300的凸台310与第二凸环320自平 面301凸出,而形成于侧面314和第二凸环320之间的环状凹陷结构则是凹入平面301,且本 实施例的凸台310的顶面311也往朝向平面301的方向凹入,因此网点结构300自内而外具有 凹凸交替的结构,因此可以提供出光率。
[0045] 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200上的这些网点结构300是藉由热压或者射出的方式成型 的。具体来说,这些网点结构300例如是藉由模具来压出侧面314和第二凸环320之间的环状 凹陷结构,进而形成相邻的凸台310和第二凸环320。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网点结构 300可以轻易的形成在导光板200上。
[0046] 更具体来说,请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网点结构300符合:
其中ht为第一凸环313与侧面314的底边314S2之间在平面301的法线方向dl y 上的距离,hb为第一凸环313与平面301之间在平面301的法线方向dl上的距离。换句话说, 距离hb为第一凸环313与平面301之间在平面301的法线方向dl上的最大距离。
[0047]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网点结构300符合 其中Wt为每个网 ? 点结构300在方向d2上的宽度,且方向垂直于平面301的法线方向dl。因此,本实施例的网点 结构300可以良好地形成于导光板200的出光面220上。
[0048] 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的导光板200中,网点结构300在靠近入光面230的分布密 度较低,而这些网点结构300在远离入光面的分布密度较高。因此,本实施例的这些网点结 构300可以适度的对出光面220的发光效果补偿,进而让背光模组100可以提供均匀的发光 效果。
[0049]请再参照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100除了包含导光板200 外还包括发光单元110。导光板200包括背面210、与背面210相对设置的出光面220、连接背 面210与出光面220的入光面230,其中出光面220包含一平面301以及多个网点结构300。发 光单元110适于发出光束L,且发光单元110配置于入光面230旁。入光面230连接该背面210 与该出光面220,适于接收发光单元110所发出的光束L,出光面220以及网点结构300适于发 出自入光面230接收的光束L。
[0050] 本实施例的发光单元110例如可以是由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riginal Light Emitting Diode,0LED)或其他适于发出光束的发 光单元,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另一方面,发光单元110例如是由多个发光二极管形成,在 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由发光灯条形成,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0051]请再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100还包括一反射片120。反射片120配置于导 光板200邻近背面210的一侧,且反射片120具有一反射面121,反射面121适于反射来自背面 210的光束。换句话说,当本实施例的光束自入光面230进入导光板200后,本实施例的反射 片120可以将穿出背面210的光再次反射进入导光板200,因此背光模组100可以更有效率得 使用发光单元110所发出的光。
[005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本实用新型 的实施例的导光板因为具有这些网点结构形成于出光面,网点结构自内而外有顶面、第一 凸环、侧面、第二凸环,且侧面和第二凸环之间还有形成环状凹陷结构,因此可以让导光板 中的光束可以更有效率地自出光面发出,同时网点结构不会影响导光板所发出的光束所形 成的影像中,进而提升导光板的生产良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因为包括有上 述的导光板,因此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可以有效地自导光板的出光面发出,进而提升出光 面的辉度,同时导光板的这些网点结构不会形成影像于导光板所发出的光所形成的影像 中,进而提升背光模组的生产良率。
[005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 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改,皆仍属本实 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实用新型 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之用, 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第一"、"第二" 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 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0054]【符号说明】
[0055] A:区域
[0056] dl、d2:方向
[0057] hb、ht:距离
[0058] II'II:剖面线
[0059] S:棱线
[0060] wt:宽度
[0061 ] 100 :背光模组
[0062] 110:发光单元
[0063] 121:反射面
[0064] 120:反射片
[0065] 200:导光板
[0066] 210:背面
[0067] 220:出光面
[0068] 230:入光面
[0069] 300:网点结构
[0070] 301:平面
[0071] 310:凸台
[0072] 311:顶面
[0073] 312:顶部
[0074] 313:第一凸环
[0075] 313A:第一外环面
[0076] 313B:第一内环面
[0077] 314:侧面
[0078] 314S1:顶边
[0079] 314S2:底边
[0080] 320:第二凸环
[0081 ] 320A:第二外环面
[0082] 320B:第二内环面
【主权项】
1. 一种导光板,包括: 一背面; 一出光面,相对该背面设置,该出光面包含一平面W及多个网点结构;W及 一入光面,连接该背面与该出光面;其中每个该网点结构具有一凸台和一第二凸环, 其特征在于,该凸台具有一顶部W及一侧面,该顶部具有一顶面W及一环绕该顶面的 第一凸环,该第一凸环凸出该顶面,该侧面环绕该顶部并具有一顶边W及一底边,该顶边与 该顶部的该第一凸环连接, 该第二凸环环绕该凸台,该第二凸环连接该侧面的底边与该平面,其中该凸台及该第 二凸环凸出该平面。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凸台自该侧面的该底边往该顶边内缩, 该第一凸环与该平面之间在该平面的法线方向上的最大距离与该网点结构在该平面的法 线方向上自该平面凸出的高度相同。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运些网点结构符合:ht为该 第一凸环与该侧面的底边之间在该平面的法线方向上的距离,hb为该第一凸环与该平面之 间在该平面的法线方向上的距离。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运些网点结构符合 ht为该 第一凸环与该侧面的底边之间在该平面的法线方向上的距离,Wt为每个该网点结构在垂直 于该平面的法线方向上的宽度。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顶面平行于该平面、朝该平面凹陷或该 顶面为一曲面。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环具有一第一外环面W及一第一 内环面,该第二凸环具有一第二外环面W及一第二内环面,该第一外环面和该第一内环面 之间形成一环状棱线,该第二内环面连接该凸台的侧面的底边,该第二外环面连接该平面。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运些网点结构在靠近该入光面的分布密度 较运些网点结构在远离该入光面的分布密度低。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运些网点结构是藉由热压或者射出的方式 成型的。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平面在平行于该平面的法向量的方向上 位于该顶边与该底边之间。10. -种背光模组,包括一至少一个发光单元和一导光板, 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单元适于发出一光束;W及 该导光板包括: 一背面; 一出光面,相对该背面设置,该出光面包含一平面W及多个网点结构;W及 一入光面,连接该背面与该出光面,该发光单元配置于该入光面旁,该入光面适于接收 该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束; 其中每个该网点结构具有一凸台和一第二凸环, 其特征在于,该凸台具有一顶部W及一侧面,该顶部具有一顶面W及一环绕该顶面的 第一凸环,该第一凸环凸出该顶面,该侧面环绕该顶部并具有一顶边W及一底边,该顶边与 该顶部的第一凸环连接;W及 该第二凸环环绕该凸台,该第二凸环连接该侧面的底边与该平面,其中该凸台及该第 二凸环凸出该平面。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反射片,该反射片配置于该 导光板邻近该背面的一侧,该反射片具有一反射面,该反射面适于反射来自该背面的光束。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凸台自该侧面的该底边往该顶边内 缩,该第一凸环与该平面之间在该平面的法线方向上的最大距离与该网点结构在该平面的 法线方向上自该平面凸出的高度相同。13.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运些网点结构符^It 为该第一凸环与该侧面的底边之间在该平面的法线方向上的距离,hb为该第一凸环与该平 面之间在该平面的法线方向上的距离。14.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运些网点结构符^ ht ? 为该第一凸环与该侧面的底边之间在该平面的法线方向上的距离,Wt为每个该网点结构在 垂直于该平面的法线方向上的宽度。15.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环具有一第一外环面W及一 第一内环面,该第二凸环具有一第二外环面W及一第二内环面,该第一外环面和该第一内 环面之间形成一环状棱线,该第二内环面连接该凸台的侧面的底边,该第二外环面连接该 平面。16.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平面在平行于该平面的法向量的方 向上位于该顶边与该底边之间。
【文档编号】G02B6/00GK205539558SQ201620064812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2日
【发明人】邹庆钰, 林国楠
【申请人】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